广东人看不起湛江茂名市长和茂名市长官绩同级吗

            
           
广东地市:
任何理由的遮掩都无法开脱自己的罪行,再冠冕堂皇的理由在法律面前也是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只有自己坚定,对糖衣炮弹“无动于衷”,才能守身如玉,才能避免碍于面子的尴尬,更不会出现“无奈受贿”的闹剧。 []
湛江市长王中丙:2016年广深到湛江2小时
  南方网讯 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第二场记者招待会于1月15日下午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湛江市市长王中丙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有关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王中丙在记者招待会上透露,粤西发展的困难就是交通的困难,湛江尤为突出。现在国家已经批准建设粤西高铁项目(也称“广东西部沿海高速铁路”),2016年建成后广州或者深圳直达湛江只需2个小时左右。作为粤西高铁的第一期工程茂湛铁路可望今年年底建成通车,茂湛铁路通了后广州到湛江可缩短一个小时。
湛江市长王中丙
  谈五年崛起目标:钢铁石化等大项目注入新动力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湛江目前有很多大的项目,比如说钢铁项目,这些大项目目前进展如何?
  王中丙:首先代表湛江市对各位新闻媒体朋友对湛江一直以来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湛江两大项目即钢铁和石化,都是广东省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大力推进“双转移”的一个具体的成果,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具体体现。
  钢铁一直备受全国人民的关注,广东省把钢铁产业调整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从省的层面上我们做了三件事,一是下决心搬迁广钢,搬到湛江。同时也关闭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珠钢湛江生产线。第二是关闭全省1500万吨钢,包括梅州、河源、清远、惠州等等地方的落后小钢铁厂。第三是重组,由宝钢重组广东钢铁,使广东省的钢铁成为宝钢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重组已经完成,韶关钢铁厂已经是宝钢的一个子公司之一。
  通过这三个行动落实国家关于节能减排、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国家钢铁结构优化布局的战略,主要是向沿海布局向市场布局,实行节能减排。从《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也好,从国家三年振兴规划也好,以及从最近工信部颁发的“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也好,都把湛江钢铁基地纳入到国家政策的层面。自从国家在2008年3月份批准了湛江钢铁基地项目前期工作,宝钢已经在湛江累计投入了80个亿,包括30万吨的码头,自备电厂、产区生活区等工作。湛江市政府也为此基地投入80个亿,还准备投入80个亿,准备累计160个亿的投入进行配套项目建设,主要是路、桥、电、搬迁等工作。目前投入80个亿已经取得了成果,包括最大的一个项目就是鉴江供水工程,今年10月份铁定可以为湛江钢铁基地供水。目前该项目进展顺利,湛江钢铁公司去年5月份已正式成立,注册资本是82个亿,宝钢正紧锣密鼓进行下一步的工作。投资90亿美元特大型中科炼化项目,首期是1500万吨炼油和100万吨乙烯,去年11月18日正式动工奠基,万吨炼油建成投产,万吨乙烯建成投产。这两个项目建成以后将为湛江实现五年崛起注入新的动力,湛江在经济社会发展会带来新的机遇,我们提出在2015年实行五年崛起一个重大因素也就是这两个项目的因素。
  羊城晚报记者:王市长您好,湛江提出5年崛起的目标,我也看到湛江在党代会上提出来5年的目标是“坐六争五”,这样的目标如何理解?如何分析自己和对手的实力?如何看这个第五和第六?谢谢。
  王中丙:我们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就是“满怀豪情创大业,五年崛起看湛江”,底气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省委、省政府对湛江的支持关怀,而且这个关怀支持越来越大,省委、省政府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加大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支持,粤西一直是个重头戏。三年前在湛江召开了粤西两会,在那次会议上汪洋书记和华华同志在湛江提出湛江要争当粤西振兴发展的龙头,提出广东未来十年看粤西,我们经过充分论证分析以后,要落实省委、省政府的这个决定,提出五年崛起看湛江,这也是省委、省政府对我们的支持,给我们的信心。第二,这么多年以来我们苦苦追求重大的产业项目相继落户湛江,这也是国家的布局,是省的推动,同时也是湛江这么多年通过几代人共同努力的成果。目前以湛江钢铁石化等三个项目的主体投资已经超过了1800个亿,两大项目相继在2015年投产,这三个项目带动的产业项目用1:1来算的话,基本上可以把现在的工业总产值翻两番。湛江2011年工业总产值是2000个亿,翻两番可以到5000个亿以上,这也是提出“五年崛起看湛江”、 GDP在全省排名‘坐六争五’的重要产业支撑。第三,我们的底气来自于全市人民的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现在湛江是民心思发展、思建设,个个都为崛起添光彩,我认为我们的底气很重要来自湛江人民,来自于湛江丰富的文化底蕴。
  我们相信有这三个方面的支持,一定能够实现五年崛起。五年崛起我们提出“坐六争五”,2016年(即“十二五”末),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坐六争五,我们经过充分的计算,当然也考虑到其他兄弟城市,包括茂名,可以说是一片繁荣发展的景象,我们希望我们用更大的努力,用我们辛勤的汗水来赢得我们的地位。“坐六争五”就是2016年GDP要达到4000以个亿,工业总产值达到6千个亿,一般预算财政收入达到220亿元,同时人民生活社会稳定、城市建设、交通发展等等一系列都能体现“坐六争五”相应的指标。
  谈与香港合作:有利于提升湛江国际化水平
  大公报记者:朱小丹代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大力发展海洋经济,香港也十分注重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海洋经济丰富的两个城市,和香港有什么互补优势?在未来有没有什么合作项目?谢谢。
  王中丙:一直以来我们把发展海洋经济、发展港口经济作为带动湛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国家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包括这次小丹代省长在报告里提出来要发展产业经济的黄金海岸,这好象是针对湛江和茂名讲的,因为我们两个市都是海洋大市,而且小丹代省长在报告里提出来要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湛江钢铁基地和中科炼化项目,这一些都是依托深水大港为依托提出来的。湛江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湛江的海洋经济已经会走得更好,现在我们的海洋经济已经占GDP的40%以上。 湛江发展海洋经济一直有个困难,即带动港口经济方面作为不是很大,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交通问题,粤西最大的困难、最大的难点就是交通困难,我们期待着广州到湛江、深圳到湛江的高速铁路能够快速形成,这样就拉短了湛江跟茂名与珠三角的距离。
  第二个困难是我们外向型经济发展比较薄弱,到今天为止全湛江一年仅出口总额还不到4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还不到6000万美元。再者,我们跟香港的合作一直处于很浅层次的状态,没有实质性地进行合作,大公报的记者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好,我认为你可以做市场。 我们跟香港至少在两个方面大有合作的空间,一个是港口的合作,飞机有直达航班也有经过哪个地方再到哪个目的地的间接航班,现在湛江定期的国际班轮比较少,因为我们的货少,所以班轮成本高。如果把香港作为我们的中转站,从湛江出发,到香港,利用香港庞大的国际航线、航班的功能,将来就可以使得两个港口做到比翼齐飞。我们跟香港完全是合作的空间,没有竞争的空间,我们依靠香港这个大港把港口做大,有利于香港的繁荣稳定,也有利于湛江国际化水平的提升。
  第二方面是旅游方面的合作,湛江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从“湛江”这个名字也可以看出,湛蓝色的天空、蔚蓝色的大港,包括大大小小的岛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我们的旅游仍然处于非常自然的状态,留不住旅客,香港在进行旅游规划和策划方面世界一流,所以我们希望香港的有识之士,特别是在从事旅游业规划设计推广这方面,以及投资酒店、休闲、球场方面有意投资湛江的,我们非常欢迎,我相信随着时间的延长,两地的合作会有更大的空间。 我们早在很多年前已经有湛江到香港的直达航班,有很多香港居民不一定知道,我这里也宣传一下,从湛江出发直达香港,我们半个小时就可以到香港,航班是二、四、六开通,将来我们可以增加航班。
  谈高铁规划:2016年广深2个小时可达湛江
  记者:我在湛江的材料里看到有全力推进港口公路、铁路重大项目的建设,我想问一下湛江未来的交通规划的情况,刚才王市长也说到湛江离广州不近,您也提到未来广州、深圳到湛江的高铁有一个规划,我想问一下在未来的交通规划中高铁的规划具体是怎样的,什么时候可以建成,如果建成之后从湛江到广州、深圳的时间可以缩短到多少?谢谢。
  王中丙:粤西的困难就是交通的困难,湛江尤为突出,湛江是祖国大陆的最南端,正是由于这个考虑,我们现在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提出湛江要大力发展交通建设。提出规划是“三环四通”,“三环”之一的半岛城环,我们雷州半岛的发展还处于原生态,交通相对比较薄弱,主要是在半岛三面环海,东西南面都没有交通直达,所以我们提出沿着雷州半岛建一个环半岛一级公路,投资130万元人民币,希望今年开始建设,在4到5年之内把它建成。通过雷州半岛一级公路建设达到“三群一带”的效果,即产业群、港口群、城镇群以及旅游经济带。
  “四通”就是四面通高铁,我们热切希望高铁通到湛江,只有高铁通到湛江,湛江才有飞速发展的理念,我们期待高铁尽快建成。现在国家已经批准粤西高铁项目。茂湛铁路为粤西高铁第一期工程,09年已经开工,今年年底可以建成,长104公里,主要是在湛江,湛江是79公里,茂名那里是30公里左右。可望今年年底建成通车。我们现在到广州坐火车要拐一个大弯,如果茂湛铁路通了以后可以缩短一个小时。
  这个工程总投资接近1千亿人民币,实际上是三段,一段是茂湛,第二段是广州南到江门、新会,中间一段是新会到茂名,也是最长的一段,小丹代省长的工作报告里已经提出要加快建设。同时粤西高铁还有一个“Y”字型,一边是到广州,一边是到深圳。深圳这块要经过珠江口,也要建一个特大的桥,投资100多个亿,可行性方案已经完成,我们相信在未来五年之内,也就是2016年“Y”字型完成形成。那一天从广州或者深圳到湛江是时速200公里,预留250公里时速,就算200公里的话也就是2个小时多一点就可以直达湛江,那个时候大家就可以解决现在的车行之苦。回答完毕。
  谈生态保护:死守蓝天白云底线
  新华社记者:王市长您好,我们知道湛江近些年引进了一些大项目,包括一些重化项目,这些项目引进之后引起了市民对环保担心的反弹,湛江对此有何压力,这之间是如何权衡的?
  王中丙:经济发展中生态保护是个难题,科学发展的今天也必须解答这个题,湛江用实际行动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即无论经济发展有多快,底线就是环境保护,就是生态保护。我们现在提出来既要经济崛起又要蓝天碧水。进行这个理念,我们提出来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做大做优经济蛋糕的全过程,使得人民群众在享受经济发展物质成果的透视,也能享受科学发展带来的生态成果,这是我们对市民的承诺,也是湛江市委、市政府对省委、省政府的承诺。
  汪洋书记有一个很经典的小故事,去年8月2日上特呈岛的时候,他看到湛江特呈岛500多年的红树林非常感慨,又看到蓝色的天空,看到这么一个非常好的环保生态,当时就跟我们的市委书记小华同志照了一张相,他说小华我跟你照张相,5年之后,以此为证,红树林照样是红树林,蓝天照样是蓝天,以此来考察你科学发展的成果。所以我们把这张照片放大,每天都提醒我们要做好科学发展这篇好文章。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在产业选择时有很多忍痛割爱,但对大钢铁、大石化这样的现代性项目各方面进行研究、考察,最后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大工业不一定是大污染,尤其是在今天,依靠港口的现代工业完全可以做到最小的排放量。
  节能减排方面,现在钢铁是耗水大户,现在我们的水是达到世界最好的水平,一般每吨钢耗费的新水量大概是6吨左右,湛江现在是3.8吨。一吨钢消耗多少吨煤,最好的水平是700公斤标煤,湛江是660公斤标煤,都好于世界先进水平,无论从节能还是减排,我们都是用最好的水平。这里一是国家环保部贯彻科学发展观时有一个硬标准,环评,环评过程中有公众的环评过程,要接受整个湛江周边群众的考核。
  湛江在坚守蓝天白云方面已经形成优良传统,不会因为一时GDP的增长或经济的增长而降低我们对生态产品的追求,这个请新闻记者朋友们放心,我们不单在大工业发展方面死守蓝天白云底线,而且我们现在也通过一定手段清理过去发展过程中由于管理上的粗放而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比如湛江海湾大量的海水养殖占领了美丽的湛江湾,现在政府提出来在2012年的6月份之前把现在占了170平方公里海面的海水养殖业全面清理完毕,到时邀请记者朋友们畅游湛江湾,湛江湾重归自然,重回美丽。谢谢。
  谈旅游:弘扬雷州文化 大力发展滨海旅游
  广东电视台记者:王市长您好,您刚提到湛江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我们知道雷州半岛的文化资源也非常丰富,想问一下湛江在这方面的保护和发展情况如何?
  王中丙:最近我们在广州举行了雷州文化的展览,引起了全社会广泛的好评和极大的反响。广东省一直以来都是三大文化,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汪书记去年8月份到雷州蓝岛特别到雷州进行考察视察以后,他发现广东还有第四大文化,就是雷州文化,以雷州石狗为主要传承线索的雷州文化应该可以并列为广州的四大文化之一。我们现在把弘扬雷州文化作为建立文化大市、文化崛起的一个重要的平台。 在此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三个方面的措施。一是整理了现在雷州文化的遗产和雷州现有文化产品,一是雷歌、雷剧、雷州石狗,同时湛江有很多的龙舞、醒狮等传统文化,我们把它进行收集整理进行传承。 二是不断挖掘雷州文化传人,雷剧现在发展条件比较差,下来遇到很大发展困境,让文化繁荣,不让文化贫穷,重视广大在线的广大文艺工作者,不光是在精神上要丰富起来,在物质生活上也要让他们感觉到不丢人,把挖掘、发现文化传人、文化传承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政府工作手段。 三是加大政府的投入,对湛江的文化、雷州的文化的优良品质进行总结,古为今用,为湛江五年崛起服务。我们发现雷州文化的表现形式是石狗,是雷剧、雷歌,精神实际的内涵就是朴实、敢于创新。五年崛起过程中就需要这样的文化底蕴,就是需要勤劳的湛江人民为湛江的五年崛起奋斗,为五年崛起服务,支持五年崛起,参与五年崛起,同时也要发扬他们开拓进取的精神,以开放兼容的精神广纳先进文化,使得湛江更加开放、更加兼容、更加包容,把先进文化成果用于现在湛江的五年崛起,这是我们在新时期弘扬雷州文化的一个新的理念。回答完毕。
  香港文汇报记者:王市长您好,湛江是广东省的海洋大市,滨海旅游资源很丰富,湛江在打造高品质特色滨海旅游品牌方面有哪些新思路、新举措?谢谢。
  王中丙:大力发展滨海旅游是我们最近在规划新产业时提出的一个新的目标,我们规划的产业是“五大、五新、五特”,“五大”其中之一有大旅游,我们主要是以五岛一湾来作为旅游品牌,首批是开发以南山岛、特呈岛为主,蓝山岛是123平方公里,现在是一个农业岛、一个生态岛,具有最好的黄金海岸,所以我们把南山岛定位为宜居生态休闲滨海旅游岛。特呈岛只有3.6平方公里,胡总书记03年上过这个岛,提出要把这个岛建成生态旅游岛的目标要求。这两个岛相隔很近,相隔不到一公里,我们按照五岛一湾来进行滨海旅游发展,把这两个岛建成粤西最好的会议中心、最好的休闲旅游、宜居宜游的特色岛。
  第二,湛江除了五岛一湾以外,还有众多的旅游资源,比如靠近茂名的吴川市吉兆湾,吉兆湾是一个非常漂亮的海湾,我们准备把它打造成生态旅游岛,首期已经开始建设一个大型的酒店,另外还有温泉中心、体育休闲中心。同时徐闻拥有全国最稀缺的旅游资源,就是红珊瑚,活体红珊瑚对海水的质量要求非常高,有一点污染的话它就不能生存,但在徐闻湾有中国最大、最能被旅客接受的(因为旅客可以直接摸它)最大的珊瑚礁。徐闻也是我们祖国大陆的最南端,拥有最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有雷州古文化资源,雷州半岛也是我们国家的玄武岩火山地质公园,不可多得,以此为代表的国家地质公园代表了雷州半岛火山地质最重要的形态和形貌,湛江不单在发展滨海旅游方面有所作为,同时也把雷州半岛自然旅游资源串起来,所以全国首先是广东广大旅游爱好者的旅游目的地,我们的产业是走向海洋,旅游对接海洋,成为国家级的旅游半岛、开放型的旅游半岛,湛江不光将会用新鲜的空气,更要用良好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旅游服务迎接八方宾客。谢谢。
  (编辑:许慧) 作者:张伟雄
更多相关内容
  南方农村报    南方都市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湛江茂名合并成粤西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