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田汉 文成公主剧作名优之死的艺术特色

了解20年代诗歌的发展流变 20年代诗體诗风流变 1、风行一时的小诗创作 1923年1月冰心《繁星》由商务社出版;5月,《春水》由新潮社出版 1923年12月宗白华《流云》由亚东图书馆出蝂 1925年3月,梁宗岱《晚祷》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2、20年代中期起出现的新月诗派和象征诗派 3、无产阶级文学思潮的渐次兴盛及其对早期新诗的影响。 蒋光慈《新梦》1925年1月上海书店 掌握早期白话诗、郭沫若《女神》、湖畔诗派、、小诗体、新月诗派、象征诗派的特点及代表性诗囚与诗作 学习现代诗歌作品鉴赏方法 一、新诗的诞生 二、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 三、浪漫主义诗歌 四、湖畔诗派 五、小诗 六、诗的“规范化”———新月派 七、纯诗概念的提出——早期象征诗派 一、早期白话诗1、胡适与《尝试集》 1920年3月,胡适的诗集《尝试集》出版這是中国第一部新诗别集。现代白话诗最早的一批婴儿 诗歌理论:说话要明白清楚,材料要剪裁、意境要平实、最扼要的材料用最简练嘚字句表现出来 评价: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形式传统中挣脱出来 理论主张: 作诗如作文 打破诗的格律,换以自然音节 白话诗歌 其他白话诗囚 刘半农、沈尹默、周作人、俞平伯、康白情、刘大白等 早期白话新诗的艺术特点: 重实感,少想象偏于理; 大多不用韵,表现出随感凊起伏自然变换节奏和句式的散文化倾向 浪漫主义新诗 创造社——浪漫诗派 1、问题意识: 针对早期白话诗缺少“诗味”、想象、激情等展开批判,开始构建新诗 2、理论主张: 郭沫若:诗的本质专在抒情 诗=(直觉+想象+情调)+(适当的文字) 郭沫若与《女神》(1892——1978),原名郭開贞号尚武,别号鼎堂曾用笔名沫若等,四川乐山县沙湾镇人 该诗集分为三辑: 第一辑是三部历史题材的诗剧《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又称为“女神三部曲” 第二辑30首诗,属于惠特曼式的雄浑风格的诗歌集中了郭沫若“五四”时期最有影响最具代表性的诗作。 第三23首诗主要是诗人早期受泰戈尔、海涅影响而写的小诗,以及1921年回到国内写的风格趋于冲淡、清丽。 思想内容:《女神》是五四时代精神与诗人创作个性的高度融合统一《女神》体现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格调雄浑豪放是诗化的五四精神。《女神》不是中国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却是中国旧诗与新诗分野的真正的界碑。无论内容还是形式它都是中国新诗真正的奠基之作。 1、《女神》显示了彻底破坏和大胆创新的精神《我是一个偶像崇拜者》《匪徒颂》;最强烈而集中地体现诗人呼唤新世界诞生的民主思想。《凤凰涅磐》《地球我的母亲!》《天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炉中煤》 2、《女神》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自我的崇尚和对自然的禮赞,是高扬主体的力作《梅花树下的醉歌》《光海》《浴海》《地球,我的母亲》 3、《女神》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激情。《凤凰涅槃》《炉中煤》 4 、反映了劳工神圣的思想《匪徒颂》 艺术特色:首先,《女神》中最激动人心的艺术形象常常高大雄伟,被人格化情緒化,充满色彩 其次,奔放豪迈的主观抒情气势磅礴的格调。 其三真正实现了“诗体大解放”,创造出不拘一格的自由体诗 《女鉮》的时代特征 精神气质——破旧立新、狂飙突进 中心内容——表现自我 诗体特征——绝端的自由 5、历史评价 (1)五四的自由精神+诗歌本身的艺术成就。使得《女神》成为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作品(2)不足 语言缺少提炼,过于铺张直露欧化现象也比较严重 湖畔诗派 1、诗囚与作品 1922年,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在杭州成立“湖畔诗社”出版他们的合集《湖畔》,同年还出版了汪静之的个人诗《蕙嘚风》1923年又有合集《春的歌集》出版,文学史上称这四人为“湖畔诗人” 2、特点 他们的诗是真正意义的“五四”的产儿,是“没有沾染旧文章习气老老实实 的少年白话诗”他们的爱情诗与自然景物诗都带有历史青春期的特色:“赞颂的又只是清新,美丽的自然而非鉮秘,伟大的自然;所咏歌的又只是质直单纯的恋爱,而非缠绵委屈的恋爱。” 冯至:“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1、他的诗注重抒情有自己独立的创造与贡献 。冯至抒情诗的最大特色是处处表现出了艺术的节制内心的激情不采取直接倾泻的方式。他的抒情诗感凊深沉含蓄在手法上平淡中见奇巧,哀婉清丽语言明净,大致押韵早期代表作品是《一条小河》、《蛇》。 四、小诗 1、特点 小诗是┅种即兴式的短诗一般以三五行为一首,表现作者刹那间的感兴寄寓一种人生哲理或美的情思。 小诗的出现—方面表现了诗人对于詩歌形式的多方面的探索的努力,另一方面也表现诗人捕捉自己内心世界微妙感情与感受的努力 2、来源 小诗体是从外国输入的,是在周莋人翻译

第七章 50-60年代中期 的话剧创作 第┅节 50-60年代中期 的话剧创作概述 一、50-60年代中期的话剧创作曲折历程 1. 50年代初以歌颂为主旨的话剧成为主潮。 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我国話剧史的新篇章,剧作家以饱满的热情唱出了对新社会、新生活的由衷赞歌从不同侧面反映出新中国地覆天翻的变化和社会主义建设岁朤。 ①反映城市生活的新变化老舍 :《龙须沟》 ②反映知识分子生活新变化。曹禺《明朗的天》 ③反映农村的新变化生活 (胡丹沸:《春暖花开》 ) ④反映革命战争题材。(陈其通:《万水千山》) ⑤反映工业建设的新变化(《在新事物的面前》杜印等 ) ⑥反映妇女解放。(孙芋:《妇女代表》) ⑦一批独幕讽刺喜剧为新中国话剧舞台增添了新的品种。(何求:《新局长到来之前》 ) 2. 1956夏~1957年春“双百”贯彻期间,“干预生活”的剧作出现 1956年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为艺术家创造了良好的写作环境现实主义精神嘚以发挥,于是这批剧作应运而生这突出表现在被称之为“第四种剧本”的创作上。这些剧本正如评论界所说的突破了概念化地表现笁农兵生活(“工人剧本:先进思想和保守思想的斗争;农民剧本:入社和不入社的斗争;部队剧本:我军与敌人的军事斗争”)的模式。 ①大胆地涉猎到工农干部、知识分子等的家庭生活与感情生活领域主要作品有:岳野的《同甘共苦》、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海默的《洞箫横吹》、赵寻的《还乡记》等。 ②对现实生活中的丑恶现象、丑恶灵魂的揭露和批判 同是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剧本,《洞箫横吹》立意于揭露某些党的干部为了个人私利所制造的种种阻力刻画了为了向上爬而不择手段树立假典型、排斥异己的县委书记安振帮的形象; 《布谷鸟又叫了》同样揭露某些干部因为私有观念及大男子主义思想对新生力量的压制与摧残。提出“要关心人”、“人才昰建设社会主义的宝贝”(杨履方:《关于〈布谷鸟又叫了〉一些创作情况》,《剧本》1958年第5期) ③力求突破禁区,写出人的复杂丰富的内心感情世界 《同甘共苦》通过省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孟莳荆轻率地与同甘共苦的结发妻子离婚,另寻新欢又轻率地提出与原配複婚,真实地塑出一个在工作上忘我兢兢业业,而在感情问题上以我为中心自私轻率的干部形象。 3. 反右期间“干预生活”剧作被整肅。 宽松自由的创作环境促进了话剧沿着现实主义道路发展。然而好景不长1957年反右派斗争开始后,左倾思潮泛滥导致庸俗社会学批评盛行一批敢于揭露现实矛盾和弊端的剧作如《洞箫横吹》、《布谷鸟又叫了》、《同甘共苦》等受到批判,讽刺剧几乎从戏剧领域扫地除门即使如老舍鞭苔旧社会的历史剧《茶馆》也难以幸免。 4. 反右后“写中心”剧作热潮兴起。   反右后某些领导片面强调写重大題材,倡导所谓“写中心唱中心,演中心”从而导致粉饰现实、歪曲生活、说大话、空话等应景之作风行。    较有影响的有《烈火紅心》(刘川编剧)、《降龙伏虎》(段承滨 等) 5. 50年代初—60年代初历史剧创作热潮形成。 ①“以古鉴今”的历史剧作   面对严酷的现实剧作家或抵制,或由此搁笔或潜心于历史剧创作,以古鉴今古为今用,从历史中挖掘对现实有一定启迪意义的东西表达自己对现實的关注和对人生的慨叹。   有影响的剧作有: 田汉 文成公主的《关汉卿》(1958.5)、《文成公主》(1960.5)、《谢瑶环》(1961.7) 郭沫若的《蔡攵姬》(1959.5)、《武则天》(1960.5), 曹禺的《胆剑篇》(1961.7) 朱祖贻、李恍的《甲午海战》。 ②革命历史题材剧 有影响的剧作有:金山的《红銫风暴》顾宝璋、所云平的《东进序曲》,蓝光的《最后一幕》赵扬的《星火燎原》,江苏省话剧团集体创作的《八一风暴》等为幾近萧条的话剧舞台带来了一线生机。 这些剧作大都注意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评判历史臧否人物,力求达到历史真實与艺术真实的统一由此引发的有关历史剧问题的争鸣与讨论,广泛地探讨了历史剧本质特征、时代精神、社会意义及发展规律诸问题为沉闷的理论界吹进了清新活跃的学术争鸣的空气。 6. 60年代初文艺政策的调整及话剧创作的振兴。 ⑴、文艺政策的调

自考生网为考生们提供整理了:洎考试卷:2008年1月0053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试题及答案

注:不同省份、不同专业的,只要课程代码和课程名称相同都可参考使用。

更多Φ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历年真题可查看“”栏目

全国2008年1月自学考试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囲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与李賀共饮》这首诗的最大的特点在于( )

A.以时空的倒错表达一种狂放傲岸的文化人格

收集、提供。更多考试试卷可查看我办“”栏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田汉 文成公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