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军区司令员有姓成的将军吗?

揭秘:1951年王震一席话将新疆民族军军长吓得腿发软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长兼南疆军区副司令员,南疆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南疆行署主任,中共南疆区党委副书记,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人委副主席。”  说到这里,王震同志气愤地站了起来,几步跨到灰常北边的少数民族同志面前,我们都紧张地跟着站了起来。
核心提示:王震同志又非常气愤地指着站在他旁边的俄罗斯族的民族军军长列斯肯说:&你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长,竟然会去参加五十一人座谈会,这是叛国行为,要杀头!&
本文摘自《历史的回声:格尔夏回忆录》 作者:格尔夏 王永庆 出版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
人物简介:
格尔夏(书中的&我&):原新疆兵团副参谋长。
徐书记:徐立清将军,()原名徐映清,安徽省金寨县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赛甫拉也夫:维吾尔族。新疆吐鲁番人。1937年毕业于苏联中亚细亚大学行政管理系。1944年参加新疆三区(伊犁、塔城、阿勒泰)革命。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新疆三区革命联合政府教育厅科长,伊宁市、伊犁专区教育局局长,察布查尔县代县长。后任喀什专署专员,中共中央新疆分局组织部、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委书记处书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四届政协副主席和第五、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是第一、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列斯肯:法铁依&伊凡诺维奇&列斯肯(),俄罗斯族,前苏联人。1944年参加&三区革命&,历任新疆民族军团长、旅长,代理三区民族军总指挥(0)。949年10月,接应人民解放军入疆,日任新疆省人民政府委员。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日,新疆民族军正式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同时中央军委任命原新疆民族军军长列斯肯为第五军军长。列斯肯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首任军长。1953年7月返回苏联。
伊敏诺夫:买买提伊敏&伊敏诺夫()新疆伊宁人。维吾尔族。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了新疆反帝会并任秘书工作。抗日战争时期,曾在乌鲁木齐水利专科学校学习过,后任新疆伪省建设厅水利技术员、助理工程师,新疆三区革命游击队排长、连长,伊宁三区革命政府农业局副局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三区革命民族军指挥部政治科、作战科副科长、科长,三区革命民族军总指挥部副参谋长,骑兵团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长兼南疆军区副司令员,南疆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南疆行署主任,中共南疆区党委副书记,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人委副主席。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在徐书记讲话时,我看到王震在强行控制着自己的情绪,王震接着徐的话茬,挥着手大声地说:&苏联的少数民族和中国的少数民族,各有不同的地域环境,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苏联的联邦制建立在二十世纪十几年代,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提出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有着完全不同的历史背景,这是完全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国家需要实行不同的民族政策。但是,最近我们有一些人,提出什么要在新疆建立XXXXX共和国,这实际上是一种分裂祖国,严重破坏民族团结的极端错误的行为!&
说到这里,王震同志气愤地站了起来,几步跨到灰常北边的少数民族同志面前,我们都紧张地跟着站了起来。
王震同志怒目圆睁,用手指着赛甫拉也夫大声斥责道:&你的肚子这么大,是不是剥削劳动人民的血汗,天天吃抓饭吃的?&我给赛甫拉也夫作了翻译,他悄悄地嘟囔着说:&我并不喜欢吃抓饭,一个月才吃一次。&
王震同志又非常气愤地指着站在他旁边的俄罗斯族的民族军军长列斯肯说:&你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长,竟然会去参加五十一人座谈会,这是叛国行为,要杀头!&
听了这话我赶到很紧张,没敢给列斯肯翻译&杀头&这个词。可是旁边站的伊敏诺夫,用俄语把&杀头&这句话给列斯肯翻译了,列斯肯被吓得当场腿都软了,人几乎晕倒过去。旁边的人急忙把他扶出了会场。据说他去莫斯科治病,再也没有回来。王震同志转过头指着伊敏诺夫等人说:&去年安排你们到北京参加第一届国庆节,你们竟敢在中央领导面前搞分裂活动,简直猖狂到了极点!&
王震同志又指着赛甫拉也夫说:&你为了保护剥削阶级地主恶霸的利益,说什么三区没有恶霸地主,明目张胆地搞分裂,想自己当国王,继续压迫剥削人民!&
王震同志转过身指着我对赛甫拉也夫说:&他写的《血泪树》你看了没有?就是写的你身边的伊犁发生的事,你还敢说三区没有恶霸地主?&
赛甫拉也夫不断点头表示:&有,有。&
我根本没想到我一篇稿子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责任编辑:宋晨希]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播放数:124531
播放数:211435
播放数:104787
播放数:229996
48小时点击排行当前位置: &
新疆军区原司令员刘海清:11岁替哥哥当红军(4)
15:34:53 & & &参与评论()条
上一张下一张
  刘海清为战士示范刺杀动作要领。
&&&&将军额头能跑马
&&&&五次战役啃掉联合国军无数硬骨头的刘师长竟被一位连长打坏一颗门牙
&&&&公元2007年春,已是85岁高龄的刘海清,在病床上收到一封由两位美国老人写来的信。信是英文写的,女儿念给他听,大意是:&我们曾是美国开国元勋师--美骑一师的士兵。1950年随联合国军参加'韩战',在朝鲜三所里地区与将军的部队发生战事,我们成为将军的战俘。岁月流逝,今天,57年后,我们来到中国北京,请求拜见将军阁下,以表达我们对您的敬意。我们希望成为您永远的朋友! &
&&&&听罢信,刘老微闭双眼陷入沉思。沉思许久的老人慢慢睁开眼睛,用手摸了摸插在脖颈上的输液管,对女儿说:&你就代我给那两位美国老兵写封信吧,谢谢他们这么远来中国看我,一定要见到他们,请他们吃全聚德的烤鸭,要到'和平门'的那一家,最正宗。&女儿懂得父亲的心,她知道父亲一辈子注重仪表军容,他是不愿意让曾经的对手见到他现在的样子。
&&&&抗美援朝战争历时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与以美国为首的由16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进行了5次战役。刘海清作为113师的副师长、师长历经全部战役过程。他曾率领113师338团跨越崇山峻岭,冒着敌军炮火以14个小时强行军145华里的速度,先于美军5分钟抢占了三所里阵地,关死了美军南逃的&闸门&。之后,又果断分兵,率337团直插龙源里,卡住了美军北援之路,为实现毛主席提出的&以歼灭美军第一、第二、第二十五师的主力为战斗目标&的决心意图,为扭转战局起到了关键作用。
&&&&彭德怀司令员在他那份&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的亲笔电文中,还重重写下了如下字句:
&&&&尤以一一三师行动迅速,先敌占领三所里、龙源里,阻敌南逃北援,敌机坦克各百余,终日轰炸,反复突围,终未得逞。
&&&&三所里阻击战后不久,志司首长指定刘海清在中朝两军高级干部联席会议上介绍作战经验。还像上次那样他不愿到会上去讲什么,他在日记中写到:&说老实话,到志司开会我真不愿意去,打了那么一个小小战斗,有什么可报告的呢?&这篇日记连同他在坚守汉江、两守西海岸等战斗中写下的199篇战地日记,在他去世后,竟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可以说,抗美援朝战争是刘海清军事生涯中最为辉煌的岁月,那份由他整理的三所里阻击战经验介绍,成为我军各级指挥院校必学的经典战例教材。日,师长刘海清与他的战友满载着光荣登上回国的列车。临别时,金日成向刘海清赠予一枚朝鲜二级国旗勋章。
&&&&刘海清有一颗门牙是黑色的,那牙的根断了,神经死了,是他当师长时,被一位连长打坏的。一次篮球赛,他带球过猛把工兵连长撞倒在地,连长火了,爬起来追上师长夺过球,朝着师长的脸就是一胳膊肘,师长嘴上顿时开花,全场大哗,裁判员急吹暂停。刘海清看了一眼连长,吐出两口血水,抱着衣服气冲冲走了。连长后悔,不知师长该怎么收拾他。晚上连长被师长叫到宿舍,但见桌子上摆着几碟小菜、一瓶白酒,该不是&鸿门宴&?连长立正等待&挨刀&。&是我不对,撞你在先,请你喝酒。一是道歉,二是压惊,三是咱俩的友谊酒。&师长和连长端着酒杯,一饮而尽,握手言和。
&&&&1980年初,已在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岗位上工作了整整7年的刘海清,平职调到新疆部队,先后担任乌鲁木齐军区副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他在这块西北热土上,又工作了整整8年。
&&&&花甲之年的刘海清是带着妻子、儿女一起来到天山脚下的。他曾自豪地对儿女们谈到,祖国有&三北&,东北、华北、西北,这&三北&他都待过了。作为一名老兵,最使他骄傲的是能来新疆为祖国戍边守防。在父亲的影响下,儿子刘健至今仍在新疆,他创办的文化公司经30年的艰辛努力,拍摄出3000多个小时的人文风情影像资料,图片达10余万张。女儿刘小坤,十年前从美国引进开心果种植技术,在南疆疏附县种植这种可以生存挂果200年的果树。刘老80岁那年,专程到南疆看女儿的开心果,夸她为民族群众做了一件好事。
&&&&胸襟豁达的刘海清,在晚年遇到了一件让他揪心牵魂的事。哥哥刘河清73岁那年,执意要来北京看弟弟。恰逢过春节,在广元火车站他没挤上车,老伴和儿子先到了北京。10天后,刘海清接到哥哥的信,说已再次上路来京,但等了十几天也不见人影。刘海清带着家人赶回老家,四处寻人无果。他看着老哥哥一直保存着的半截竹筐泪水一劲儿往下落。1年后,刘海清再次回乡为哥哥修了一个衣冠冢,以示纪念。
&&&&刘老最后一次回家乡是他83岁那年。乡亲们在村口打起一条横幅,上面写着&热烈欢迎老红军刘海清将军&。他停下脚步让乡亲们收起横幅,站在村头好一会儿不说话。晚上和乡亲们吃饭,刘老端起家乡的米酒洒在了地上,他对乡亲们说:&你们不要叫我啥子将军喽,叫我正娃子好喽,当年我们通江不过20万人口,闹红时有48000多幺娃子和我一道参加了红军,后来只剩下不到4000人,我能活下来看到胜利、回到家乡,就足够了!可他们连这碗米酒都没得喝。&刘老是含着泪水说这番话的。我想,或许这正是一位饱经沧桑、历久弥坚的老战士对个人功名的一种态度吧。
&&&&辍笔之际,我又一次打开互联网,点击&刘海清&这位战将的名字,我未曾搜索到&将军刘海清&这5个字,却从近百个关于他的词条中,寻觅出一条用闪亮的红星串起的红线。我整理出如下的记述:
&&&&1955年,我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时任38军113师师长、年仅33岁的刘海清被国防部授予大校军衔。
&&&&1964年,我军实行军衔制9年后,进行首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军衔调整,时任38军参谋长的刘海清,按规定应晋升少将,但他却主动让衔,一年后我军取消军衔制。
&&&&1988年,&八一&建军节前夕,我军恢复中断24年之久的军衔制。此时,已在大军区副职岗位工作了16年的新疆军区司令员刘海清,按新的军衔条例,应被授予中将军衔。遗憾的是,他因年龄到线,又一次与肩上的金星失之交臂。
&&&&7年前,我从北京调到新疆工作,因刘老曾是我在北京军区工作时的老首长,我想有机会能去拜见一下老人,不曾想,刘老于2007年初秋在北京溘然长逝。可谓--
&&&&斯人已逝,浩气长存。
&&&&战将作古,铁血重生。&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精彩高清图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疆军区现任领导名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