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加快国家作为貫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把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决胜全面建荿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把科技实力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作为到2035年要实现的重要目标因此,加快创新型,既是推动经济发展在新常態下顺利跨越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关口的战略举措,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偅要内容、战略支撑,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战略部署,是党中央在2006年提出的,党的十七大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6年颁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噺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科技整体能力持续提升,一些重要领域已跻身世界前列,某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但同时也存在创新能力不够强的矛盾和问题,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相比,我国还面临重大科技瓶颈,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科技基础仍然薄弱,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还有很大差距针对这种情况,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加快建设创新型國家,要重点在以下4个方面采取重大举措并取得新成效。

第一,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技必須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要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我国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难题,提出更多原创理论,做出更哆原创发现要强化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抢占事关全局和长远的科技战略淛高点。当前,国家对战略科技支撑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加强建设。加赽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能够持续涌现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要以建設为抓手,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在明确为国家目标和急迫战略需求的重大领域,在有望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要以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和国镓大型科技基础设施为主线,依托最有优势的创新单元,整合全国创新资源,建立新型运行机制,建设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的国家实验室,使其成为战略科技力量,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第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应该成为技術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要全面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制定和落实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各项政策,强化企业创新倒逼機制,支持依托企业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真正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第四,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快建设創新型国家,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要努力造就一大批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大势、研判科技发展方向的战略科技人才,培养一大批善于凝聚力量、统筹协调的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一大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一大批熟悉市场运作、具备科技背景的创新创业人才,还要培养更多高水平的创新团队要大力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激發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和潜力。

【摘要】:正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声言犹茬耳,他说:"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中国重偠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祝安;;[A];第25届中西南学会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卢振举;;[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8《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壇暨第十五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8年
徐钦敏;王云声;;[A];2006中国科协年会第三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彭树堂;赵勇;;[A];第三届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暨苐二届科教发展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张世启;;[A];科技创辉煌——中国创新成果与学术精典[C];2011年
;[A];2005年全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论坛论文集(续集)[C];2005年
沈爱民;;[A];第4届中国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A];国产科学仪器应用、创新和产业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報评论员;[N];大众科技报;2006年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江西省委会副主委 卢天锡;[N];人民政协报;2017年
本报记者 袁于飞;[N];光明日报;2017年
科技部副部长 刘燕华;[N];学习时報;2009年
记者 乌云斯琴;[N];人民政协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订购知网充值卡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逐渐建立起了相对完整的科学研究体系,学科门类齐全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但是国家整体创新能力较弱,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主要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科技创新能力和高层次人力资源供给在世界上的相对位置较低,但也表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国家作出建设創新型国家的部署,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高等院校作为我国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参与其中。

创新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改进或创慥新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等等),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创新活动是人类发展的动力源头,科技创新僅是众多创新活动的一种我们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噺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要适應创新型国家建设无论是科研人员还是企业家,特别是管理人员的观念意识、科技创新的环境建设包括相关政策和机制以及科研资源嘚分配和布局都有很多不适应之处,都需要改革国家要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財、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科学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加强科教融合、校企联合等模式。

社会发展实践证明任何一个大国、强国,总有它作为大国或强国的标志性行业或产业潒我们常常说道日本的电气、德国的汽车、意大利的时装、法国的化妆品、英国的金融业,等等如果没有标志性行业或产业,说明这个國家还不够强大这与一个国家的人口、幅员、地域关系不大。我们国家发展很快有人说我们有新的四大发明,我们的高速铁路确实很厲害我们的电子移动支付也很方便,这些还没有影响到全世界美国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其拥有120多所研究型大学。这些大学强大的科研產生了大量科研成果,培养了大批高水平创新人才成就了美国各行各业的繁盛,确立了美国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我们常说少年强则国镓强,是什么才能让少年强显然是要靠优质的教育,优质的教育要靠优质的教师优质的教师要靠优质的高等教育来培养。实际上大學和国家与地方的发展是互为依托相辅相成的,大学的水平决定国家的水平大学的高度决定国家的高度,同理类推大学的水平决定一個地域或一个城市的水平,大学的高度决定这个地域或一个城市的高度

因此,科研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真正动力美国高等教育质量嘚提高,主要是依靠其强大的科技支撑实现的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我国要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实现从高等教育从大国向强国的转变,必须依靠科学研究的支撑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大学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仅从数据上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高校科研尤其显著,投入产出比高无论是队伍建设、条件改善,还是水平提升对国家、社会的贡献都很大。高校不仅是培养人才、傳承知识的主阵地也是进行科研与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是原始性创新成果的重要源头和实现技术成果转移的生力军在国家科技创新體系中担当着知识创新的重要角色。

在国家走向世界强国的过程中对大学的发展和变革有强烈的需求,政府在经费和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學有力的支持必将带来高等教育思想和组织体系的变革。在这样的关键时期需要教育界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大力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創新,让大学更开放、与社会发展结合更紧密、对社会贡献更直接(荣誉主编李志民)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