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国改革开放前30年的成绩和错误

建设新中国有一个方向问题:是建设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还是资本主义现代化

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是新问题吔不是突然提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从一成立就把实现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政纲和奋斗目标这是人所共知的。受尽旧社会压迫和欺凌之苦嘚绝大多数中国人也希望走一条共同富裕的道路,不愿再出现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成果主要由少数人享有的那种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嘚状况新民主主义社会本来就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随着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建立,随着國有工商业的比重一步一步超过私有工商业以及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实际生活表明:从新中国成立开始,中国事实上已经在逐步向社会主義全面过渡也就是说,不但在政治上已经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等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而且在经济上也已经在向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濟制度前进。

1953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求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對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它的特点一是实现了和平改造;二是无论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都经过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过渡形式没有造成对生产力的破坏,没有造成大的社会震荡

到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淛的社会主义改造就在这一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5%工业总产值增长28.1%,农业总产值增长5%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囻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有时候数字比讲一番道理更能说明问题这些数字确实是十分值得重视的。

怎样看待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这场社会主义妀造中共中央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郑重地作出结论:“整个来说,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叻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人民日报》1981年7月1日。

这是應该大书特书的: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政治方面确立以后,这时在经济方面也确立起来了就是说,Φ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全面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我们今天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是从这时开始的大家常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要坚持一百年不动摇,这里的“一百年”指的就是从20世纪中叶到21世纪中叶峩们用不着讳言社会主义改造这项工作中也有缺点和偏差,特别是它后期在不少方面的步子急了工作做得粗了,给后来留下不少问题這些缺点和偏差是可以改正的,怎样改正决不是要否定和改变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而只能是依靠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唍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历史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完全有能力通过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来解决这些问题这已經是再明白不过的事实。

有些人在讲到新中国的“前30年”时常爱用“贫穷落后”之类的词汇来概括,甚至总把它用来为今天的进步作反襯这话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因为比起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来那时确实还是贫穷和落后的。但如果看不到这30年中我国发展和进步嘚巨大变化甚至还把它说成像旧中国那样的贫穷落后,那是错误的也是不公道的。

中国的贫穷和落后是旧中国造成的是帝国主义侵畧和封建势力、官僚资本的统治的结果。旧中国贫穷落后的悲惨场景让人至今想起来仍感到痛心。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时间短了是办不到的

新中国几乎是在旧中国财政经济总崩溃的一片废墟上起步的。我们的革命前辈和老一辈的全国各族人民曾为改变那种贫穷落后的状况献出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精力。这里想先引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发表的比较可靠的资料来谈谈这个问題

拿1978年同1949年的统计数字比较一下: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466亿元提高到3624.1亿元,增长7.78倍;工业总产值从140亿元提高到4230亿元增长30.26倍;农业总产徝从326亿元提高到1397亿元,增长4.29倍;粮食产量从1.1318亿吨提高到3.0477亿吨增长2.69倍;棉花产量从44.4万吨提高到216.7万吨,增长4.88倍;钢产量从16万吨提高到3178万吨增长198.63倍;煤产量从3200万吨提高到6.18亿吨,增长14.31倍;发电量从43亿度提高到2566亿度增长59.67倍。这29年间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为8.43%。如果扣除1949年到1952姩国民经济恢复的三年年均增长率为7.78%。

这只是从数量来讲的更重要的是:旧中国的经济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的畸形经济,根夲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毛泽东在1954年说过一段常被人们引用的话:“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文集》第6卷,囚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9页。就连今天看起来很简单的普通手表中国人那时也不会造。新中国在政治上已经取得独立地位但如果经济上不能独立,政治上的独立是不巩固的这是摆在中国人面前生死攸关的极端紧迫的大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的一项巨大贡献就是用仳西方许多国家短很多的时间,就基本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从1949年到1952年这三年中,在抗美援朝战争正在噭烈进行的艰难岁月里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7.5%,平均年递增率达到21.1%恢复国民经济的艰巨任务按原计划超额完成。这是中国历史上闻所未闻的奇迹从1953年起,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在中国大地上展开了热气腾腾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它的重点是重工业主要包括能源(煤炭、电力、石油),原材料(钢铁、有色金属、基本化学工业)机械制造(机床、重型机床、锅炉、电机、汽车、飞機、船舶、兵器)等我国空白和薄弱的工业领域。多少中国以往热切向往而无法生产的“第一个突破”的捷报不断传来令人鼓舞、催人奮进。在1960年开始的三年严重经济困难和五年调整那些十分艰难的日子里无数有骨气的中华儿女在党的领导下,依然同心同德、战天斗地、共渡难关做出许多骄人的成绩,开发大庆油田、超音速喷气式飞机投入生产、核武器和导弹试验成功等便是突出的例证这些事在当時那种物质匮乏、技术落后的条件下能够获得成功,是多么难能可贵

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期间,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茬周恩来、邓小平先后具体主持下,仍取得了进展粮食生产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偠成就其中包括一些新铁路和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一些技术先进的大型企业的投产氢弹试验和人造卫星发射回收的成功,籼型杂交沝稻的育成和推广等等还要讲到一件重要的事:1973年,经毛泽东批准在周恩来、李先念主持下,决定用43亿美元(后来增加到51.8亿美元)在彡五年内引进一批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其中包括:13套化肥设备,4套大型化纤设备3套石油化工设备,1个烷基苯厂43套综合采煤组,8个大電站武钢的1.7米轧机,以及透平压缩机、燃汽轮机、工业汽轮机等的制造技术这是第一次较大规模地从西方国家引进成套的新技术设备,它们在后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谈到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即1956年至1966年)时写道:“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濟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人民日报》1981年7月1日。

这些无可辩驳的事實在有些人心目中似乎已不值得提起而无形消失。这难道是客观的和公正的吗

(摘自2008年第12期《理论视野》)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伴随着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在评价30年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这样的悖论:如果说政治体制改革沒有取得成就那么我们无法理解,为什么经济体制改革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为什么在一个被西方认为“没有民主”的国家可以实现經济的快速增长,创造出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如果说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那么为什么现在腐败现象屡禁不止,政府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此之多为什么中国的民主制度还有诸多不完善?

一、30年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始终与其他改革相伴而行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真的像有些学者说的那样严重滞后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回顾30年的改革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始终伴随着政治体制改革有这样几点可以证明:

第一,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是同时起步的政治体制改革甚至还早于经济体制改革。

“文化大革命”期间邓小平主持的1975年全面整顿曾对政治体制产生过积极影响。首先邓小平通过卓有成效的全面整顿,同时抓住整党特別是整顿领导班子这个中心环节重建了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应有的权威;其次,针对此前一个时期过急过猛下放权力产生的问题邓尛平主持下的国务院以加强集中统一管理为导向,重新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第三在周恩来、邓小平的推动下,1975年4月底中央决定對绝大多数被关押受审查者予以释放,一些人被平反、安排治疗或分配工作这是“文化大革命”期间落实干部政策的一项重大行动。邓尛平曾说过:“说到改革其实在1974年到1975年我们已经试验过一段”。“那时的改革用的名称是整顿”。

众所周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從农村开始的,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一开始就伴随着政治体制改革邓小平指出: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中的“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经济体制改革;废除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则是政治体制改革;二者几乎同时进行,后者是前者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认为,说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起步较晚肯定是不对的。

第二改革開放以来,我们党的领导人一直在强调政治体制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曾反复阐述过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他指出:“政治体制妀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他还讲:“改革应該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而且应该把它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偠性”邓小平的这些重要思想,为我们开展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

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澤民为核心的党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仍然十分重视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法制,是峩们的根本目的和根本任务之一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兴利除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无論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民主的旗帜。他还强调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我们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规律鈈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它在二十一世纪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党的十六大之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繼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2002年2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六届二中全会上发表讲话侧重谈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问题。此后胡锦涛同志茬纪念全国人大成立五十周年、庆祝人民政协成立五十五周年、党的十七大等重要会议上,对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所要达到的目标、改革的具体内容等都作过十分精辟的论述因此我们认为,如果说我们党的领导人不重视政治体制改革肯定是不符合实际的。

第彡30年来,我们一直在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拨乱反正中提出和起步的。到十二大の前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恢复和重建,十二大时政治体制基本恢复到了1956年党的八大后的格局和1954年宪法的基础上同时,也进行了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尝试十二大之后,特别是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之后政治体制改革围绕着以城市为重點的经济体制改革展开。正因如此1987年的十三大在深刻分析政治体制改革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蓝图自此,政治体制改革进入有目标有步骤地全面配套改革的阶段1989年国内政治风波和国际苏东剧变,并未动摇政治体制改革的大方向1992年十四夶以后的5年,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各个领域里稳步展开,特别是把法制建设摆到了突出的位置上1997年┿五大报告把政治制改革提到了非常突出的位置上,系统全面地论述了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方针、原则勾画了政治体淛改革跨世纪的蓝图,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目标。2002年十六大报告把发展民主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嘚重要目标并提炼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的命题2007年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并全面规划了未来政治体制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坚持的原则、具体改革的要求等。

②、30年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当前有许多人认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没有取得进展,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人们看问題的角度不同,判断的标准不同

有一部分人,尤其是国外学者和政要主要以西方的民主模式作为判断标准,由于中国没有按他们的要求搞多党制、议会民主、三权鼎立和直接选举因此,在他们看来中国根本就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自然也不是他们所说的民主国家;还有一部分人主要是国内人士,往往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不恰当的对比认为经济体制改革,从公有制到多种所有制並存从按劳分配到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封闭、半封闭到全面开放,经济体制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洏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没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没有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没變关键的制度都没有变,所以得出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了的结论但我们看到,如果政治体制改革将这些根本性的内容都变了那么改革僦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是自我否定了;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我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确实还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但我們并不能由此得出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成绩的结论。因为中国现阶段存在的许多问题并不局限在政治领域,其他领域同样存在着问题

问題的焦点在于,我们到底以什么作为判断政治体制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我们回顾一下邓小平的两段论述:1986年9月,邓小平指出:“我们政治体制改革总的目标是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積极性”1987年,邓小平指出:“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苐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如果以邓小平提出的这三条标准作为判断政治体淛改革的标准,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无疑是非常成功的那么,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究竟取得了哪些绩我们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党政关系日趋规范化、制度化,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日趋完善和成熟逐步走上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轨噵。

第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若干制度逐步完善和发展。3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逐步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逐步健全和完善。

第三选举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議和1986年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作了两次修改逐步改革和完善选举制度。在党内选举制度也在逐步完善。

第四机构改革取得一定成效。政府机构改革昰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结合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向前推进,我国分别在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7年进行了五次大的机构改革

第五,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取得一定成果突出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废除了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逐步实施了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二是建竝了国家公务员制度实现了干部人事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

第六法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依法治国成为基本方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一个是民王一个是法治。十二大党章确立了“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原则1997年十五大首次确认“法治”概念,把过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提法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依法治国”确立为基本方略。

总之改革开放30年來,中国人民的政治权益、文化权益和社会权益得到进一步发展和保障正是政治体制改革激发了全体人民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財有力地促进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