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公桥牛草坝附近是否有回到旧石器时代代的遗址

第一部 浪漫风华:祖儿的私奔
我的图书馆
第一部 浪漫风华:祖儿的私奔
下篇 中华创世纪八部曲
影视人类学的方式和方法作为创作基础。
大约到一万年前,全球欧亚大陆上统一爆发了一次农业革命。气候变暖,海平面都在上升,植被开始茂盛,大片土地上长满了植物。
粮食共计逐步充裕,人口迅速增加开始了“人口大爆炸”,历经两千年,大约在8000年前左右的时间,参考摩尔根的《古代社会》,随着人口不断扩张,部族和家庭不断分裂,人口迁徙开始。青壮年带着农业技术,牵着狗,赶着猪,人口开始寻找新的生存空间,开始向外迁移。对于中国,首先可能就是从甘肃一带进入关中平原,沿着河边走,沿着水走,迁徙一定是年轻人在走,沿着水走。
农业革命是烧出来的,甲骨文中“炎”字是两个火或者三个火。种地需要土地,烧荒是必然选择。怎么烧?肯定先烧沿河的树林,因为要灌溉,所以,先烧沿河的树开垦土地。黄河两岸远古时期周边都是森林,为什么今天没森林了?农业革命烧光的,巴比伦的河也是一样,埃及也是一样的,人类制造了火攻以后就是重点烧荒,烧了林子以后旁边种地,引上河沟种地。
两千年间,随着农业革命和人口增长,我们的祖先沿着黄河边走边烧,边烧边走,一路烧下来,一直烧到入海口,所以,黄河两岸森林给烧秃了,人口也越来越多。但是,农业革命所到之处,并非没有其他部落。那里还有狩猎采集部落,到南方的时候,还有一百万人是狩猎和采集部落,走婚制的母系社会。这时候,冲突就来了,农业社会是父系社会主导的,两种生产力,两种文明之间,发生了什么?这就是我们的想象空间。所以,我们从这里开始,展开中华创世纪的八部曲之一浪漫风华。
这是最浪漫的时期,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浪漫的时期。一个母系氏族,氏族内不得通婚,年轻的男性骑着马、牵着狗、带着猪就过来了,在周边就开始烧林子垦荒,这时候母系氏族的年轻女性碰上了会怎么样?会发生私奔。这种想象符合逻辑,为什么呢?以前女性在氏族里,这个家族里是走婚制,她跟谁结婚生孩子由不得她自己,也不知道孩子的父亲是谁,她的责任与义务仅仅是增加人口。走婚制度下,她不能和走婚的男人走,不能离开这个氏族。所以谈不上爱情。而黄河农夫的到来改变了延续千百年的状况。
在跟女性走婚的过程中,如果通过性关系双方热恋“有增无减”,更加相互依恋,希望能够长厢厮守,这时黄河农夫说你看别听你姥姥(母系氏族的长老)的了,跟着我走,我烧荒,种粟米,我们就有饭吃,不用去打猎了,你不用再走婚了,生的孩子你也知道是我们的,那么这种原始的性和爱很可能演化出
“海誓山盟,愿意结为终身伴侣”的冲动,于是私奔,走向婚姻,变得顺理成章。
恋爱、私奔,家庭诞生了。家庭诞生是人类的一个历史的革命,它的意义不亚于公司制,就是加里·贝克尔说家庭的诞生对人类的人力资本积累很重要。稳定的、父母俱全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夫妻双方都会对孩子人力资本投入。这是革命性的,这是家庭革命。
私奔就是对旧制度的反抗,于是就有了冲突,农夫可能要“抢亲”,部落之间也一定会有激烈的冲突。在恋爱、私奔、家庭、氏族冲突,母系氏族开始瓦解了。
1.【烧荒】
故事开始于这样一幅画面:(风格类似原始壁画)一群年轻人带着农具,赶着家畜带着种子沿着河水一直向下游走,背景是个地图,一个缓慢蠕动的箭头,沿着河边走,进入平原。冰消雪融,红梅怒放,春意盎然,河两岸茂密的丛林成为了这个部落的新家,他们在烧荒,准备春天的播种。
画面变为实景:平原火光四起,红彤彤的像点燃了整个天空,树枝在咯吱咯吱作响。不远处,一群男人身披兽皮,脸涂成红色,用羽毛做成头饰,戴在头上,举着耒耜在舞蹈,边唱边跳。
这是“神鸟”部落在烧荒,据说这个部落的祖先是一只神鸟,周身通红,在春意融融的一天,它从东方飞来,衔着一棵五彩穗子,略过神农氏的头顶,丢下了这个谷穗,神农氏把它埋在了地里,没想到最后竟然长成一片,成为了后来养活整个部族人口的粟米。
这个新迁徙来的部落,遵循祖先发明的“刀耕火种”、“烧荒肥田”的耕种技术,每年春季都在“火把节”这一天烧荒开垦新的土地,种下神鸟祖先赐予他们的种子。
这里的土著居民,远远地望着新奇的一切,困惑又好奇。部落中的女巫,警惕地望着浓浓烟火,神色凝重。
2.【初见】
夕阳下的树林中弥漫着些许雾气,采集果实而行走了一天妇女们在河边停歇,顺着水流洗涤着她手里的红浆果。氏族的男人有的在钻木取火,有的在河里打鱼。
岸边神鸟部落的男人们,在砍树、垒石头和泥砌墙,盖起了一座座圆形的小窝棚。对于千百年来半穴居的祖儿家族来说,这个神鸟部落一切都那么新奇,小小年纪地祖儿和她的姐妹们总是喜欢在采摘果实的时候,在浓密的森林里悄悄注视着新邻居的一举一动。“神鸟”部落中一位英俊少年“翀”引起了祖儿的注意。
祖儿在林间采集,寻觅许久才发现灌木丛中的红浆果,正在她伸手去摘的时候,一条青蛇露着森白的毒牙向着她的脚踝咬去。就在这危急的时候,一个矫健的身影手持木棒大喝而出,一棒子抡在了那蛇的头上,蛇儿吃痛仓皇而逃。见那青蛇远窜离开,祖儿又惊又痛,不知所措。翀及时吸毒,并在身边觅得草药,用嘴嚼烂后,涂在她的伤口上,用叶子盖住,用随身带着的绳子轻轻的包裹起来。翀温柔细致的举动,关爱的眼神和他神奇的“医术”,让祖儿动心和崇拜。在她的部落,遇到蛇咬伤了只是由巫来祈祷保佑,不知道还有草药可以救命。
望着面前这个救了她一命的英武男子,脸上露出了小女儿才有的红晕。翀包扎完毕,扭身要走,祖儿赶紧拿着四五颗刚才采集到红果子递给了翀,话没多说,便起身,一步三望、一瘸一拐地回部落去了。那男子,捧着果子也是痴痴的笑着,直到祖儿没了身影。
3.【琴瑟】
从此祖儿认识了这个新移民,不再只是在密林中默默凝望,而是常常在白天来看望他,看他撒种、看他犁地、看他休整庄稼。这里居然还有一个叫瑟的东西,可以发出美妙的音乐。在结束一天的劳动后,翀会弹给祖儿听。
最有意思的是,看翀给野猪下陷阱,然后抓回来放进小圈里,将熟食和生食混合起来喂野猪,喂着喂着,还安排野猪和母猪交配……祖儿脸红不敢再看,翀对着她痴痴的笑。
劳动是情感的媒介,音乐是共同的语言,温柔的农夫和祖儿日久升情,体验到眉目传情到快乐。在祖儿眼里这个外来的农夫温情款款,与狩猎部落的男子如此的不同。
4.【眼泪】
火光、吼叫、兽鸣……黑夜中,螣蛇部落的男人们正在围猎一头野牛,那个弱小的牛仔眼看就要被团团围住,突然,在人墙外一角,一只鼻子里冒着热气的大公牛,从背后猛奔过来,大力士“勇”躲闪不及,被公牛牛角刺穿,一下子被挑飞出去,重重摔在巨石上,鲜血汩汩流淌一地。
此时,十里之外,勇固定走婚的对象,夕族的大美女“瑶”还在半掩着门等着她心爱的男子“勇”。
祖儿所在的“夕族”以采集狩猎为主,祖儿的姐姐们跟与远方的友好部落男子走婚。大姐瑶,一直与“勇”固定走婚,还生育了一个聪明的儿子。
当瑶突然听到勇死于狩猎的消息的时候,那种错愕、惊恐和悲伤让她美丽的脸庞抽搐扭曲,睁大的眼眶变得通红,眼眸像被山雾一蒙,瞬间湿润起来。
然而习俗不允许瑶落泪。因为母系氏族实行原始共产制与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同一氏族有共同的血缘,崇拜共同的先始,走婚男子全是外人。若瑶为外族人落泪,就是对母族的忠心在动摇。虽然心痛依旧,瑶依然接受了氏族组长姥姥的安排,和“火龙”部落的几个兄弟走婚。姐姐的心痛,祖儿看在眼里。
5.【成年礼】
美丽的初夏,祖儿穿上了祖母为她缝制的麻布群,耳畔插着一直山茶花,成年的祖儿身姿曼妙挺拔,唇未启,笑先闻,清纯的眼波,水水的,浓浓的眉毛,英气十足,褐色的眸子野性深邃,却清澈明亮。
方圆几里的大部落,夕族、火龙族和螣蛇族的青年男女们,都聚拢在草坝子上,经历这个证明他们成年并具有性权利的礼仪。女孩子们都穿上花布裙,斜插山茶花,用红石头粉(赤铁矿粉)把脸蛋涂上娇艳的红晕,手里攥着一颗青梅果,如果当天她把青梅给了某个男子,那么就是喜欢邀约之意。
相比花朵一样诱人的女子们,男子的打扮则“简陋”多了,他们赤膊,围着兽皮,像一头头健壮的小牛犊。男子围绕在女孩子身边,或是舞蹈、或者摔跤,总之是各种折腾、各种显摆。
碧草青山、草长莺飞、百花浪漫,祖儿出众的美貌,让小伙子们情绪激动、各个争相表现,有人跳着夸张的舞步,时不时还翻个跟头;有人一直傻笑,唱个情歌都跑调儿;有人假装走过去,轻轻蹭了蹭她的裙边。火龙族长的儿子“雷”是个高高大大,身体健壮的男子,五官生的分明,但总是一脸严肃。他一直在祖儿不远不近处,留意着祖儿。
夜晚,男男女女围绕着篝火歌唱,舞蹈,女孩子们或明或暗,把青梅送了出去,嘴里咀嚼着刺激味蕾的梅子,男子们,乐开了花。
晚会散去,月光如水,繁星多情地闪烁着皎洁的眼睛,怀揣着幸福期盼的男子们,一个个出发,走上寻觅爱侣之路。
雷,并未拿到青梅,但是他肯定祖儿也未送出青梅,于是他第一个来到祖儿的门口,并带来了一个宝贵的礼物“剑齿虎”的虎牙磨制的项链。姥姥暗示祖儿开门,说“这样健壮的小伙子,多好”
但是祖儿,等待的是她的农夫。农夫因为给祖儿精心打磨一个玉石项链而迟到了,那天祖儿第一次见到玉,温润细腻,祖儿柔柔地攥着它,祖儿光洁的皮肤更加红润,含情的杏眼更加水润……年轻的恋人欢愉地在一起了。
翀温柔地望着她说,神鸟部落都是男子把女子娶到家里来的,不是男方夜夜走婚,希望祖儿能嫁到神鸟部落,只跟自己生儿育女。
躲在门外,并未走的雷,听到这一切,怀恨在心。
6.【问巫】
烧荒后的环境变化,让猎物难寻,也让采集之路越来越远,狩猎氏族和农耕氏族的矛盾日益明显。面对食物短缺的困难。族长姥姥主持里一场祭祀,向他们的神灵祈祷平安和食物。
通灵女巫在一阵阵颤抖后,在土地上画了一个三角形,告诉姥姥一个信息:夕族会因为“破坏规矩”的女人而灭亡,但是同时也会诞生一个伟大地女性,她左脚踝上有“三颗星”,她将带领族人走出困境。
姥姥一惊,目光落在了祖儿身上,祖儿正不知所措地紧紧握着她胸前的玉石项链。祖儿的左脚上天生一颗痣,而旁边还有上次被蛇咬之后留下的两颗圆形伤疤,正好三颗星。
而那个“不守规矩”的女人冬,此时正被关在地穴里,姥姥似乎找到了部落觅食困难的原因,对神谕更加深信不疑。
姥姥不知道祖儿如何将族人带出困境,但是她决定要把祖儿当作继承人来培养,明天对冬的行刑仪式要让祖儿代替自己执行,树立威信。她对祖儿说“从现在开始,你要担负起对族人的责任。”
7.【禁忌】
日出时分,夕族女子“冬”被从地穴中带了出来, 她美丽的脸庞因为多日的囚禁而苍白消瘦。她因为与同族的少年偷吃禁果而被抓。
族内青春勃发的少男少女,朝夕相处肌肤相触,必然会引起互相爱慕,很容易发生偷吃禁果的行为。但是母系部落严禁族内乱伦,他们认为这是触犯天神的举动,会给部落带来灾难,如果部落不能确立严格的性禁忌,不对犯忌者严惩,就永远不可能杜绝族内婚。
狩猎部落对族内乱伦者的处罚就是石头砸死,然后全族所有成年男女每人一箭或者一刀共同行刑,用血淋淋的事实警告全族人,不可再犯。
这是夕族几十年来第一例,祖儿完全没见过这种场面,她不仅被迫见证这一切,还要率领族人们完成整个恐怖的过程。
冬被拖到祖儿面前,惊恐的浑身颤抖,祖儿强作镇定的宣布她的死亡判决。随后,几个男人用木棒和石斧雨点般向少女身上落下,尚未被捆绑的冬抵抗着,用双手护着头,随着一声声惨叫,她头上血流汩汩而出,慢慢凝结黏住了头发。
祖儿惊恐万分,她转身捂耳朵,但是姥姥让她继续,她哆嗦着宣布进入第二个环节,用罪人的血肉乞求上天宽恕,不要用饥饿、瘟疫和降生怪物来惩罚族人:几个男人按住少女,用锋利的石刀割下她的左手,捧给坐在高处的大巫。巫师念着咒语,将沾满鲜血的手掌用石锤砸扁,投入火中。祖儿一阵眩晕,呕吐不止。
最后,姥姥替代祖儿宣布最后一步,让全族男女共同行刑。少女被剥去衣服,捆绑在一根木柱上,几个男青年在不远处用鹿筋弓向她瞄准,十余支箭射向冬。血肉模糊的少女她还没有死。族长一声令下,整个部落的男、女、老、少 群起上前,男人用骨叉,女人用骨笄,戳刺少女的头、脸、身体、四肢和下体。由于用力过大,至少有18件凶器折断在少女体内,其中用力最猛的8件深深地插在骨骼里。
祖儿,没有参加最后的疯狂,她已经晕厥。
8.【结盟】
翀夜里来看望病中的祖儿,告诉她,在神鸟部落不是这样的,那里人们日久生情后,可以婚配,不用非选择跟远方部落的陌生人走婚,再次要求祖儿跟他走。这次,祖儿含泪拒绝了,她恐惧,她矛盾,她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的,是自己的,是族人的,还是翀的,只感觉到自己被撕裂。翀第一次跟祖儿发生了激烈争吵。翀喊道“如果你不肯跟我走,那我就接受父亲给我安排的妻子!”
第二天,夕族因为狩猎糟蹋了神鸟部落的田地,两个部落大打出手,本就对烧荒农夫积怨甚深的猎手们把神鸟部落的一个农夫当场砍死。
担心强大的神鸟部落前来报复,弱势的“夕”部落,不得不向火龙族部落求助,希望两个部落联盟。雷要求用祖儿与他的结合来证明两个部族联姻的诚意。姥姥同意了。
火龙族当天就送来新打到的麋鹿,一同到来的还有迫不及待的雷。病中的祖儿看到族人能够饱餐,姥姥能够安眠,苦涩又无奈的接受了雷。
雷黑黑的脸庞,不苟言笑,他看到祖儿胸前挂的玉坠项链,一把抓下,丢到一旁,冷冷地说“以后只许戴我送你的项链”。然后把祖儿按倒,狩猎部落的男人习惯从后面进入。
雷走后,祖儿一身伤痛。她跑去与大姐瑶抱头痛哭。
9.【私奔】
夕族部落异常忙碌,人们在筹备着同火龙部落的婚礼,火龙族送来了鹿皮和野猪作为聘礼。
此时此刻的翀备受煎熬,神鸟部落与夕部落杀人之仇未报,不允许翀再去那里;但是翀不希望祖儿受到雷的骚扰,他相信祖儿一定也是希望日夜与自己在一起。面临祖儿即将被别人霸占的事实,翀冒着生命危险,在大姐瑶的帮助下,偷偷跑来见祖儿,说“离开这里吧,我会种地,有足够的粮食养活你和我们的孩子!”
在姐妹们的帮助下,祖儿与翀私奔。
翀的部落自迁徙来,农耕不辍,粮食不仅够吃,还可以存储。这些年夕族部落的女子都愿意与神鸟部落都男子走婚,因为他们总能带来食物和新鲜的礼物。祖儿的私奔,像一粒躁动不安的种子,埋进了母系氏族少女们的心,她们也想奔向美好的、更有保障的生活。
但是在美好的憧憬实现前,等待她们的是突如其来的灾难。
10.【灭族】
祖儿的私奔,震动火龙族。雷大怒,誓言要抢回祖儿!
神鸟部落知道祖儿的私奔意味着他们得罪了周边两个最大的狩猎部落,因此加强了戒备。他们不住在洞穴,是唯一一个建造了自己房屋的部落,一户户形成了小村落。为了更好保卫自己,他们在群居地用泥巴和石头垒砌了围墙,并且挖了深深的壕沟。男子们开始轮班站岗。
然而幸福的祖儿不知道,她的母族部落面临灭顶之灾。
雷所在的火龙部落以夕族背信弃义为由,偷袭了夕族,杀死部落里的男人,烧了他们的洞穴;夕族女长老,祖儿的姥姥被杀死,大姐瑶和其余年轻女性被掠走。
雷杀红了眼而归,看不到祖儿,却发现被丢弃在祖儿住处的“剑齿虎”项链,这让他更加疯狂,当夜,他和他的手下强奸了所有被掠来的女子。
雷在酩酊大醉后,仿佛看了祖儿就在眼前——那是祖儿大姐瑶。酒后的雷兽性大发,扑了过去……瑶拼命拒绝,反抗而死。
瑶的小儿子躲在草垛里躲过了这一劫,并连夜跑来向祖儿求助。
11.【新生】
祖儿知道消息后,心痛欲绝,怒不可遏,母系氏族中长大的她,一直因为聪明果敢,被姥姥当作部族未来的女当家培养,她对母族的深情和担当使得她对此绝不能袖手旁观。她策划了解救姐妹们的偷袭办法,翀部落的男子愿意冲锋陷阵。
终于,在雷带着部落男子外出狩猎的一天,火龙部落疏于防范,翀和祖儿带领人偷袭了火龙部落,面对老弱妇孺,他们没费很大力气,救出了祖儿大姐妹们。
“小花!露娜!……”翀的兄弟们,一个个喊出了自己相好姑娘们的名字,欢喜地带着憔悴的姑娘们离开。姐妹们被解救后,选择像祖儿一样在神鸟部落定居,一个个跟神鸟部落的男人们结为夫妻。
祖儿看到自己的族人姐妹,都有所依靠,找到了自己的幸福,慢慢平复了夕族被灭的伤痛,她抚摸着脚踝上的“三颗星”,默默地叨念“或许这就是我带领族人走向新生的方式。”
只有祖儿的妹妹“灵儿”,仍旧一副郁郁寡欢的样子,终日一人劳作,不与其他男子亲近,夜里灵儿会吹起骨笛,笛声幽怨,声如哀鸟,嘶鸣不已。
祖儿以为灵儿被那个“魔鬼之夜”被吓坏了,对她更加爱护。但是灵儿,永远对祖儿的善意冷漠无视。
12.【大规模私奔】
艳阳里,翀黑红的脸渗着汗珠,他正在给祖儿盖一个新家。
翀用自制的石斧砍了很多粗树枝,祖儿抱来了麦秆、藤条。两人用藤条把树枝绑起来,编织圆屋顶的骨架,用活好的泥涂在篱笆墙上,把芦苇打节成捆,铺盖在屋顶上。翀说“这样就不怕漏雨了”,一个漂亮的窝棚房子建好了。
祖儿新家,比起洞穴的家,温馨而舒适,这里不需要每天走很远地山路去采摘,即使在打不到野兽的时候也不用为温饱而发愁。吃饭用精美当彩色陶器制作当饭碗,饭后,围着篝火,翀还会给她弹奏起瑟……
狩猎文明与农耕文明在生活方式上给了女性强大的冲击,女人被这样温柔、智慧又有情趣的男性吸引。稳定的家庭生活、有保证的粮食供给,子女得到父母双方的养育——让这种新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吸引力。对比走婚的不稳定、子女只能由女方教养,狩猎男人的形事粗鲁和不解风情,神鸟部落诱发了其他狩猎部落女性由少到多的大规模私奔而来。
几年来,神鸟部落周边三大狩猎部落(夕族、火龙、螣蛇),逐步在没落,夕族被火龙灭族,火龙族一直面临食物匮乏的危机,螣蛇族的问题与火龙一样,但同时还面临族内青年女性在与神鸟部落走婚后,经不住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召唤,纷纷效仿祖儿,私奔而去。
那时狩猎部落里甚至偷偷在女子间传唱着这样的歌谣:
“我要嫁个农夫
&他能让母猪生仔
&他能让庄稼发芽
&我要嫁个农夫
&他巧手能拨弄琴弦
&他抡起石斧,能给我搭个窝棚家”
13.【大战】
火龙族在神鸟族解救走了夕族女子后的许久,雷和部落中的男子才从远方狩猎归来,此次狩猎征途遥远,而猎物所得却比往常更少。火龙族迫于生计,暂且把复仇的怒火按捺下来。
雷曾试图偷袭从神鸟的环壕村落里走出来,去外部落走婚的男人,但是由于外部落女子已经纷纷在神鸟部落安家,夜里单独外出的男子少而又少。
人口增长是部落生存的重要保证,女性对原始部落而言是宝贵财富,狩猎各部落女性的私奔,触及了狩猎部落的根本利益。首先是女人的流失,让狩猎部落人口繁衍遇到危机;其次是农耕文明带来的稳定家庭和专偶婚,让狩猎部落的男性没有女性对象可以走婚,尤其是一直固定与螣蛇部落走婚的火龙部落,男人都快变光棍了。
终于,新仇与旧恨,一起袭来。狩猎部落与农耕部落之间的冲突爆发了。火龙和螣蛇联合起来偷袭了神鸟部落。他们要阻止这个不断烧荒、驱赶野兽、吸引走女人的异类。
在一个冬雪降临的夜晚,所有人都在熟睡。站岗守夜的战士,疏忽大意被偷袭者用石锤砸死。敌人从缺口涌入,用骨箭和火石袭击了村落。瞬间火雨降临将整个部落点燃。他们将弓箭点燃射向草屋和逃窜的男女。安详的村落瞬间哀嚎遍野,初雪变成了鲜红触目惊心。
战争虽然惨烈,但是幸亏翀的部落平日有所防范,围墙、深壕并未让他们四处受敌,站岗的士兵和男人们组织起来反抗,依仗人多的优势,他们虽然损失了大半的粮食,但是一直保护着老幼妇孺,未受杀戮伤害。
偷袭得手的部落看到抢掠妇女无望,就在抢够粮食后迅速撤退。只有一个男人没有抢运粮食,而是从一处房子里扛起一个女子,像风一样奔跑撤离。
14.【重逢】
这个风一样奔跑的男子是“披风”,他是火龙部落奔跑速度最快的男子。他肩头扛着的女子是灵儿,在整个过程中,她一声不吭。
似乎,披风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灵儿也是。
原来在当年的成年礼上,夕族的灵儿正是把手中的青梅送给了披风。他们走婚相恋,但是身处母系氏族的披风不能带灵儿私奔,只能追求月光下的爱情,然而即便是这一点小小的幸福,也被祖儿的私奔和因此引发的火龙对夕族的灭族而打破。
夕族和火龙族成为了灭族世仇,灵儿痛失了慈爱的母亲和舅舅,也失去了跟爱人“披风”再聚的可能。灵儿在内心把这一切归罪于祖儿的自私。
在雷部族集体强奸夕族女俘虏的“魔鬼之夜”,唯独灵儿没有被强奸,她被披风偷偷抱走保护起来。随后披风随雷出外狩猎,披风本打算等狩猎归来,再向女首领请求与灵儿结合的事情,没想到,狩猎归来,灵儿已经被“解救”走了。灵儿再一次错失“披风”。
这次偷袭,披风唯一的愿望就是抱回自己心爱的女人,他成功了!他从惊恐的偷袭中抱回了爱人,兴奋和喜悦让他不停颤抖,他疯狂的亲吻着灵儿,灵儿又惊又愁,五味杂陈,木头一样接受着。
15.【殉情】
在这次联合偷袭前,螣蛇部落的女首领“若冰”和火龙族族长约定,此次偷袭粮食归火龙,女人归螣蛇。
因为她痛恨那些私奔到神鸟部落到女子,螣蛇部落女性的大规模私奔严重动摇了母系氏族的根本利益,严重动摇了女族长的威望,若冰把一生全部献给了部族的福祉,她要部族的全体女性也跟她一样,为了腾蛇部落的繁衍生息而付出,绝对不能有丝毫背叛之心。若冰要把灵儿祭献上天,是为部落祈福,更是为了严惩私奔者,杀一儆百。若冰认为“人是神最欢迎的牺牲”。
因此,当怀揣幸福幻想的披风,跑去求部族女首领把灵儿赐给他的时候,得到的是若冰斩钉截铁地拒绝和雷回避的眼神。
祭祀当天,若冰率众来到祭坛,大巫们装扮成野兽,狂扭身躯,大声喊叫。五花大绑的灵儿被抬了上来,就在她被放置在祭祀台的一刹那,披风像风一样飞奔过来,扛起灵儿就跑。众人反应过来,一拥而上,用骨镞、骨叉、骨笄等多种利器刺向披风和灵儿,披风用身体挡住灵儿。
在大巫疯狂的怒吼中,在若冰的厉声命令下,人越聚越多,施暴者似乎是在同仇敌忾在消灭氏族共同的敌人,在亢奋的暴力激情下 , 粗暴狂乱地将骨器刺向两个已经千疮百孔的身体……
远方,红梅飘落,一缕春寒。
16.【家庭 】
时光流转如白驹过隙,不知道又经过多少年的争夺杀戮,狩猎部落在战乱中南迁。农耕部落里,男耕女织,畜牧制陶;幸福像河水一样,缓缓流淌,不经意几年过去,翀成为了农耕部落最强者。他和祖儿生育了一儿一女。
又是一年梅花初绽的春天,翀带领部落人去耕种,他带上儿子,教会他辨识种子和播种技巧;初夏,祖儿带着女儿采青梅酿酒,到了晚上,翀搂着女儿看星星,摸着打着结的绳子,讲过去的故事;金秋,谷穗饱满得压弯了穗子的腰,全家一起去金色的田野里收割,晚上回家在土灶上熬一锅香甜甜的米粥;深冬,杀一只养了一年的肥猪,冻起来,和着粮仓里的米,慢慢吃,数着日子,盼春天……
十年后,又是一副烧荒的岩画,翀的儿子,牵着狗、赶着猪,带着年轻小伙子和大姑娘,继续迁徙。
1.爱情诞生于私奔
在母系社会(狩猎采集时代),可能有三个特点:1、远古拜占庭问题:由于氏族内部无法判断近亲血缘,而一旦出现近亲繁殖,后代丧失战斗力,氏族被消灭。为此,为氏族整体生存,必须防止氏族内“乱伦”,格杀在同一氏族内青梅竹马日久生情的男女。规则是废除爱情,而获得生存。2、近斗远婚无恋爱,走婚的男女应不认识。因为相近氏族可能发生资源争夺,一旦互相冲突,导致互不通婚,而氏族内严禁通婚。所以,走婚的男子往往来自不相邻的氏族,陌生男女交合不上爱情,更多是为了人口繁衍。3、爱情可能诞生于父系社会(农业社会)。走婚男子是游离在女方大家庭外的人,即使通过走婚男女之间形成了依恋和希望固定的冲动,也无法在一起,因为女人没办法跟着男人走,每一个男子都属于自己的母系家庭,男子不独立,最多是两人固定走婚,只能追求月亮下的性欢快,谈不上爱情。从某种程度上看,母系氏族的“反爱情”性,是推动私奔的动力。
反而,父系氏族与母系氏族走婚时候,有可能给女性带来爱情。在母系向父系过度、狩猎部落与农耕部落并存的时代,一个来自父系社会的男子和一个生于母系部落的女子的私奔,最有可能诞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纯碎的爱情。之所以做此推论,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私奔之前的性关系源于自由走婚,并非强迫女性意志;第二,私奔是女性主动选择的结果。由于是从母系氏族演化而来,故而男女地位是平等的,女性甚至在选择权上更优越,她选择放弃氏族的保护而跟一个男人走,必然是情感上的认同和依恋;第三,从走婚、对偶婚到专偶婚的过度,反应了性-爱-婚的自然发展过程;反应了婚姻的基础是性爱而不是经济地位和社会权利。刚刚从母系社会出走的女人还不会势利得意识到丈夫的财富地位的重要性,反而更多的是放弃了自己成为母系氏族当家人的机会。第四,父系社会的农耕部落可以敞开胸怀拥抱来自外部落的女性。因为农耕文明让男子取代了妇女在经济生活和氏族公社中的支配地位,男子有能力实施“从夫居”的新婚姻形态;随着财产的增加,丈夫又产生了必须确定是自己的亲生子女以便使他们继承财产的意图,则使从夫居的婚姻形态更加稳定。
所以这是最浪漫的时代,是“性-爱-婚”的三元一体的完整形态体现出来的爱情或者说婚姻。这种完美的三位一体状态,可能就只存在于这个时代。
私奔,奔出了普照原始社会的爱情,渐渐地,农耕部落年轻的男子们一个个都将他们年轻的妻子娶进本氏族同居并逐渐脱离女方母系氏族控制。
私奔,也奔出了后来女性千万年来的从属地位,私奔使得女性失去氏族力量庇护,与她的本氏族亲属隔绝开来。当世系由女性变为男性下传的时候,女子的权利和地位遭受到了损失。在这种世系改变前,她本氏族的成员在家室中多半占多数,这就给母党以充分的力量,使女人而不是男人成为家族的核心。在改变之后,她在她丈夫的家室中是孤立的。在进入父系社会后,受到社会经济权利地位等复杂因素的影响,破坏了“性-爱-婚”的完整性,出现了很多有性无爱、有爱无性的婚姻,有性无婚、有爱无婚的关系,性暴力、性垄断(后宫)的大量出现等等,以及由此产生的形形色色的爱情悲剧。
2.农耕文明
从全球来看,农耕文明均发起于大河流域,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提及:“中东、印度、中国和欧洲这四块地区的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这些文明使欧亚大陆成为起重大作用的世界历史中心地区。……古中国的文明中心是流域和流域。”
农耕文明需要大河滋养,黄河流域诞生了最初的农夫,公元前8000年左右,中国地区开始出现原始农业,栽培作物北方主要为粟类,南方为稻,同时还发明了得手的工具,比如新石器、骨耒等农具;还开始了最早的动物驯化,比如猪、狗。从狩猎采集到农耕的转变不可逆转地改变了人类社会,伴随着农业发展,医药、乐器、房屋、陶器甚至玉器等农耕文明衍生物相继被发明。这些均可由考古发现和古籍神话记载来证实和推导出来。
农业起源是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不是一个人短时间内完成的,人民把崇拜寄托在了神农氏身上。比如有古籍用神话的形式提及华夏太古三皇之一神农氏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易经.系辞下》“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白虎通义》“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至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太平御览》引《周书》“神农耕而作陶”。《史记.补三皇本纪》“神农始尝百草,始有医药”。《淮南子》“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一日而遇七十毒”。神氏尝遍百草,教人医疗与农耕,也因为此两项重要贡献,被世人尊称为“药王”、“五谷王”、“五谷先帝”、“神农大帝”等。
3.人口迁移
农耕和药学解决了人口增长中所遇到的最大难题:吃饭和治病,使得人口爆发增长成为可能。据推测,农耕生活里单位面积产出的热量大概是狩猎采集生活的10倍,能养活比狩猎采集部落多上10倍的人;农耕生活带来定居生活,这样妇女的生育间隔可以缩短,孩子有父有母,会得到父母双方更好的照料,生存质量和生存技能大大提高,从而提高了幼儿成活率。同时,农耕文明中民族平均寿命要比其他民族高出很多,与从事游牧或者其他产业的民族相比, 农耕民族的生活条件相对要安定舒适, 人口的再生产过程会更快, 这一结论亦可被现代统计数据所证明;同时,作为狩猎采集族群的不利条件似乎是显而易见的。科学家们经常引用托马斯·霍布斯的话来形容狩猎采集族群的生活方式:“凶险、粗野、短命。” 他们没有诸如柔软的床铺和足够的衣裳之类的基本物质享受,他们每天为寻找食物而四处奔波,常常难免饥馁,狩猎本身充满危险,让狩猎部落的平均寿命都低于农耕部落。狩猎部落由于食物获得不稳定,财富几乎无法积累,女性生育能力和子女成活率都不如农耕部落。
这一切均使得农业部落人口的密度会比狩猎采集部落大得多。因此农耕部落发展到一定时期,会形成人口的相对过剩,这就需要不断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向四周迁出,从而形成大迁徙和人口增长的良性循环。农耕部落从其原生地关中出发或西去, 或东进 , 或南下, 逐步扩散出去。向外迁徙过程中, 也无不以平原、谷地、盆地或水陆交通要道为首选目标 , 然后再向周围发展; 他们所选择的迁徙地往往与较早生活的宜农地区的自然环境相一致。
4.农耕部落与狩猎部落的冲突
在大迁徙过程中农耕部落会因为争夺宜农地区作为自己的活动区域与原本居住在那里的狩猎采集部落发生冲突,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农耕部落通过烧荒开垦了大量的林地,对森林的严重破坏。随着人口增长,所开垦林地的耕作强度和持续时间都增加了,加剧改变了森林生态,从而影响狩猎采集部落的食物来源,比如果实需要到更远的地方采集,野兽会更少出没等。
另一种可能的冲突是,代表更先进文明的父系农耕部落,影响了狩猎部落男女之间的稳定的走婚状态,这导致狩猎部落可能失去了人口正常繁衍的机会,在这生存的竞争中,狩猎部落要作出选择,要么接受农耕文明,要么选择南迁。
5.装饰品、乐器、陶器、酿酒工艺发展状况
农业与畜牧的经营使人类由逐水草而居变为定居下来,节省下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这样的基础上,人类生活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改善,开始关注文化和精神生活。新石器时代古人已经掌握来利用竹管加砂和加水的钻孔技术,开始用这些技术制作简单的装饰品,说明生产力逐步发达,人们的温饱之余,可以有更加丰富的文化生活,更说明古人开始有了审美意识和情感趣味的追求。
传说伏羲制造了琴瑟两种乐器,《北堂书钞 .乐部》引《世本》云:庖牺氏作瑟。瑟,洁也,使人精洁于心,纯一于行也(《太平御览》)卷五七六,《王海》卷一一零同。伏羲不仅仅发明了乐器琴瑟,又创作了多首乐曲,把音乐带到人们生活中。
公元前8000年文明的代表,大地湾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发现的10多种刻划符号,有类似水波纹状的;有类似植物生长的,还有以直线和曲经相交的形纹等。这些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的朱彩符号,在年代上早于半坡的刻划符号千年以上,又与仰韶时代种类逐渐增多的刻划符号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基至有些刻划符号与半坡的完全一致,这无疑为中国的文字起源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和线索。郭沫若说“彩陶上的那些刻划符号,可以肯定地说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是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天水史前遗址出土的陶器,不仅是发现最早的陶器,而且陶器口沿上多绘有红色宽彩带,是中国最原始的彩绘图案。同时,世界最早的的酿酒技术和世界最早的乐器,在河南舞阳(年前)被发现,遗址中发现了果酒沉淀物和用丹顶鹤尺骨制作的7孔骨笛。
6.原始婚姻、成年礼
传说伏羲制定了人类的制度,实行男女对偶制,用鹿皮为,并以所养动物为,或以植物、居所、官职为姓,以防止和,使中华自此起源,至今。在专偶婚形成的漫长过程中,出于生殖崇拜和扩充人口实际需要,对偶婚,氏族部落之间的群婚和抢婚一直夹杂期间。
远古氏族社会,曾流行过一种“成丁礼”。氏族中的未成年者,可以不参加生产、狩猎活动,也不必参加战争,氏族对他们有哺育和保护的责任。但在他们到达成人的年龄后,氏族则要用各种方式测验其体质与生产、战争技能,以确定其能否取得氏族正式成员的资格。对女性,则更多意味着她们可以承担生育的责任了。
7.母系转变为父系的动力
首先,女性和男性重要性和地位的一降一升。一方面,农耕文明让人口增长不再如此艰难,女性生殖的重要地位有所降低;另一方面,男子从事农耕、动物驯化、家庭建造等体力和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直接创造财富,妇女虽然也承担繁琐劳动,但是在财富创造和积累中居于辅导地位,某种程度上妇女成为男子赡养的对象。狩猎部落与农耕部落掠夺人口和财产的战争渐趋频繁,男子在战争中是掠夺他集团或保护本集团的主要力量,妇女成了本集团男子保护的对象。男性力量的强大,使得男性不希望居于从属地位。
其次,在对偶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母系家庭公社中,父亲与其亲生子女的关系可能已经可以确认,男子头脑中出现了亲生子女与非亲生子女的概念。而且“嫁”到女方的男子在客观上受到一定程度的排挤,真正与他关系密切的人只有他的子女和他的配偶。在这种情况下,男子自然而然地希望自己的劳动成果与改善亲生子女的生活状况更密切地结合起来,比起其他人的子女,男子更愿意抚养自己子女。当“父亲”以他的青春抚养其亲生子女时,必然希望子女将来也能承担赡养自己的义务。财产的影响和把财产遗产交给子女的愿望,为世系转变为男系提供了足够的动力。
摩尔根认为传统母系氏族内:一是氏族内禁止通婚,于是子女与其身份不明的父亲分属不同的氏族。二是财产和酋长职位在本氏族内世袭,因此子女不得继承其身份不明的父亲的财产或职位。这种状态持续不变,直到出现一种充分普遍、充分强烈的动力时,才会面临他们业已改变的社会状况,才可以改变这种情况——就是变成父系氏族。当牛羊开始作为家畜饲养从而成为生活资料和私有财务以后,当耕作促使房宅和土地属于私有以后,必然会出现一种与当时流行当氏族成员继承制相对抗当运动,因为此时父亲的身份日益确定,而旧有的继承制却排除财产所有者当子女当继承权,而将他当财产给予他的同氏族的亲属。父亲们和他们的子女共同为争取新继承制而奋斗,这就为世系的转变提供了充分强烈的动力。
随着财产的大量积蓄并具有永久性,随着私有财产比例的日益扩大,女性世系必然会解体,庞大的婚姻群体消失,形成了个体化的家族,虽然只是部分个体化。在这种家族中可以看到专偶制的萌芽。这样的转变仍然保留继承权于本氏族之内,但是它使子女属于其父亲的氏族,并使他们优先与其于同宗亲属,然后逐步渡子女独享继承权,最后就是只有儿子继承。财产的增长和希望把财产传递给子女的愿望,是促成专偶制以保证合法继承人和将继承人的数目限制在一对夫妻的真正后裔之内的动力。
8.环壕聚落
江苏顺山集遗址发现了一处距今约8100~8300年的环壕聚落,属于新石器时期。顺山集遗址共发掘面积2500平方米,长1000余米的环壕,环壕跨度东西约230米,南北约350米,周长近1000米,其内侧面积近7.5万平方米。壕沟北部地势最高,向南侧逐渐倾斜,此处原为一条东西走向的自然河道,与壕沟组成一个封闭的自然空间。环壕内部房屋5座,灰坑26座,灶类遗迹3处,大面积红烧土堆积及狗坑各1处,出土陶、石、玉、骨器近400件以及碳化稻等。环壕宽窄不一,最宽处位于北部靠近采砂坑处,宽达24米,普遍宽约15米左右,最深处位于最宽的北部,深度超过3米。
环壕是遗址周边的深沟,相当于护城河,有抵御自然风险和部落进攻的双重功能,相当于后来的“护城河”。古人在8000年前挖掘那么长的环壕,难度非常之大,这是整个淮河下游流域发现的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环壕。
现在的城市是由有城墙的聚落逐渐发展而来的。城,就是从古代的环壕来的。古人就是挖一个很宽的壕沟,把自己围在里面,一方面有一个自然的防御,另外还有聚落的等级,防御动物野兽,还有防御部落之间的战争,保存很完整。
摩尔根说:“与家族形态及家庭生活有密切关联的房屋建筑, 提供一种从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的进步上相当完整的例解。”为体现家庭的诞生,故事描写了原始父系社会的房屋建造过程。
公元前8000年的顺山集文化出现了房屋。当时的房屋分地面式和浅地穴式两种,平面形状有圆形和椭圆形。房址中部多有中心柱,部分房址中部见有片状分布红烧土堆积及可拼合陶釜碎片,房址附近有埋葬狗现象。柱坑深0.52米,柱芯明显。居住室发现狗骨架,还有陶支架。当时的房屋是地面挖柱子,中间挖一个大坑,周围是半圆形的,分布五六个坑,是柱坑,就搭起来了,就像棚子一样。同一时期的河南舞阳贾湖文化中的房基特色与之一致,房基为圆形或椭圆形半地穴式,有单间和多间,每间面积2-6平方米,房间有门坎或隔墙。房基附近的灰坑有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有的为窖穴,壁上留有台阶,有的周围还有柱洞。在甘肃大地湾遗址、师赵村遗址发掘房屋遗址200多座,最早的是深穴窝棚式建筑。这些遗址均在距今7000至8000年间,是人类的居住方式从穴居向半穴居迈进的标志。
10.动物驯养
研究发现,中国的家养动物最早出现于距今约10000年左右,较栽培作物及制作陶器起源的时间晚了将近2000年左右,按照时间顺序,分别介绍狗、猪、羊、牛、马、鸡等主要家养动物出现的状况。
按照目前为止所知的材料,中国最早出现的家养动物是狗。狗是由狼驯化而来的。在距今10000年左右的河北省徐水县南庄头遗址出土了一块狗的左下颌骨,它的下颌缘有明显的弧度,与狼的下颌缘呈笔直的状况不同;齿列长度为79.40毫米,这个尺寸比狼要小;其牙齿的排列也比较紧密,与狼的牙齿排列比较稀松区别明显;其下颌骨上的各个测量点的尺寸都比狼要小。
在距今大约9000年前的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中,有11条狗被分别埋葬在居住地和墓地里,这是当时人对狗的一种有意识的处理,显示出当时的人和狗有一种特殊的关系。贾湖遗址的狗的下颌骨齿列及各个测量点均小于南庄头遗址的狗。可见在人的饲养过程中,狗的齿列长度随着年代的推移逐步变短。对照现在狗的用途,再结合考古遗址中出土的狗的状况,推测当时人类饲养狗的目的,可能主要是为了狩猎、看守家园、作为随葬动物或宠物。
家猪是由野猪驯化而来的。目前所知的中国最早的家猪出自距今大约9000年左右的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通过对贾湖遗址出土的猪骨进行研究,依据猪下颌骨上存在齿槽尺寸变小引起的齿列扭曲现象;牙齿的几何形态测量结果与家猪相近;猪群的年龄集中在特定的年龄段,不同于野猪种群的年龄结构模式;猪的个体数在全部哺乳动物中占据较高的比例,远远大于自然状态下野猪种群在全部哺乳动物中的比例;在墓葬中随葬猪下颌,开启后来数千年在众多遗址中发现随葬猪下颌的先河;DNA的研究结果证明其属于家猪的谱系;碳氮稳定同位素的分析结果证明这些猪的食谱与人工喂养有关等一系列判断结果,证明距今大约9000年左右的贾湖遗址已经存在家猪。
家猪的出现意义重大。数千年来,还没有一种家养动物像家猪一样,既是中国人最主要的肉食资源,同时,在精神领域里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1.祭祀的来源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在尸体上撒红色的当做血液象征矿石粉粒,认为可以使死者复活。在大地湾一期文化中的氏族公共墓地里,儿童死者的陶棺盖上穿有小孔,以为灵魂可以由那儿出入。从此可以看出,人类相信万物有灵,就会出现与神灵沟通的祭祀,那么通过某种方式影响神灵,让神灵的行为符合人的愿望。
参考《中国历史中的酷刑滥觞——零口姑娘祭》,张在明、刘彦博 ,《文博》2007.5
《零口姑娘惨死与原始社会的性禁忌》, 朱琪,《中国性科学》,2009年第9期
《原始时代有没有爱情》,苗启明、刘向民,《新华文摘》,2009年23期
《古代社会》[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 商务印书馆 1997.1
袁靖, 《动物考古学揭秘动物与人同行的历史》, 《文汇学人》,2015年12月04日刊。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旧石器时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