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导弹速度

加入微博,记录点滴,分享感动,握手明星
随着北约与俄罗斯在反导问题上冲突进一步加深,2011年11月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宣布将进一步强化本国战略力量的建设,同时还宣布准备在加里宁格勒部署先进的“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系统,作为美国在波兰部署反导系统的对抗措施。在美俄的反导争吵中,伊斯坎德尔导弹已被多次提起,那么伊斯坎德尔导弹有什么能耐?它是否真的可以对抗欧洲反导系统?腾讯军事为您作出分析。
第 0015 期
北约与俄罗斯在反导问题上冲突加剧
除了原有的罗马尼亚和波兰反导站点,美国还与西班牙达成协议计划部署4艘宙斯盾反导战舰,可以就近前往东地中海进行海基反导执勤。美国计划在欧洲部署的反导系统实际上比布什时代更进一步。
自美国提出欧洲反导计划以来,经历了小布什时期的第三反导基地计划到奥巴马时代分阶段适应性路线(PAA)的过程。2011年以来除了原有的罗马尼亚和波兰反导站点,美国还与西班牙达成协议计划部署4艘宙斯盾反导战舰,可以就近前往东地中海进行海基反导执勤,此外美国还签订协议在土耳其部署AN/TPY-2远程雷达。
尽管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近年来一直与俄罗斯进行联合反导的谈判,但这种谈判会议更像是一种单方面通牒,欧洲反导部署从来不会因应俄罗斯的意见作出改变。而俄罗斯提出美国以书面形式作出有法律约束力的保证,承诺欧洲反导系统不针对俄罗斯的要求也遭到拒绝。
在这样的形势下,俄罗斯不得不强硬回应,总统梅德韦杰夫表示俄罗斯保留退出新版《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权利,反导谈判破裂的话将在加里宁格勒部署“伊斯坎德尔”战术弹道导弹系统,并进一步在俄罗斯西部和南部部署针对反导系统的进攻性武器。在美俄欧洲反导的冲突中,为加里宁格勒的152导弹旅优先换装“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一直是俄罗斯反复提出作为“杀手锏”的反制措施,这尤其体现了“伊斯坎德尔”导弹在俄罗斯国防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伊斯坎德尔导弹的前世今生
在20世纪80年代初,奥卡河堪称战术弹道导弹的巅峰之作。高精度、加上强大的突防能力,对冷战前线的北约国家构成了极大的压力。
战术弹道导弹的巅峰之作――奥卡河导弹
说起“伊斯坎德尔”导弹,不能不提它的前辈9K714奥卡河导弹。9K714奥卡河导弹是斯科洛姆机械设计制造局研制,替换早期飞毛腿系列短程弹道导弹的先进短程弹道导弹,。奥卡河导弹质量约4.4吨、长度7.5米、直径0.9米,使用5~10万吨的战术核弹头,也可换为化学弹头或是高爆破片战斗部。比起飞毛腿,奥卡河具有更高的命中精度和复杂的弹道设计,尤其是末端高速垂直下落弹道大大增加了反导系统的拦截难度,导弹后期型还增加了再入机动弹头的设计,进一步提高了突防能力和命中精度。奥卡河导弹射程约400千米,命中精度为圆概率误差30~150米,这在20世纪80年代初来说堪称战术弹道导弹的巅峰之作。高精度、核弹头加上强大的突防能力,对冷战前线的北约国家构成了极大的压力。
这种无法防御的武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尽管《中导条约》(Intermediate Nuclear Forces)谈判之初决定销毁500~5500千米射程的中程弹道导弹,而奥卡河导弹射程不足500千米,但美国仍利用各种手段施加压力,迫使苏联在《中导条约》中同意销毁奥卡河导弹。销毁奥卡河导弹后,苏联和后来的俄罗斯短程弹道导弹中只剩下B-611防空导弹发展而来的SS-21/9K79短程战术弹道导弹,9K79导弹射程仅有120千米,取代的是更早的蛙7无控火箭,数量更是仅有一百多枚,更没有奥卡河导弹那样堪称无法防御的突防能力。
“伊斯坎德尔”战术弹道导弹基本上就是奥卡河导弹的借尸还魂。
奥卡河的接替者――伊斯坎德尔导弹
销毁奥卡河弹道导弹使苏联陆军战术弹道导弹部队面临青黄不接的局面。不过早在奥卡河导弹还未正式服役的1978年,斯科洛姆机械设计制造局就开始下一代短程战术弹道导弹的研制工作,1987年预研工作加速并在1988年得到国防部的许可。虽然《中导条约》销毁了奥卡河导弹,但1990年新型短程弹道导弹仍然得到苏联政府的正式立项,为了规避《中导条约》的限制导弹射程限制在500千米以内。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内动荡了很久,但新型弹道导弹在混乱中继续前行。“伊斯坎德尔”是亚历山大大帝的波斯称呼,这或许暗示新型导弹早期目标是出口而不是自用,从这个角度说“伊斯坎德尔”导弹和东风11导弹堪称难兄难弟。
“伊斯坎德尔”战术弹道导弹吸取了奥卡河导弹研制的经验和设计人员,1995年完成了研制工作,并在1996年进行了首次试射,随后在继续试射的同时展开指挥车发射车保障车的研制工作,发射车和弹药运输车选用白俄罗斯明斯克汽车制造厂的MZKT-7底盘,单车装载2枚导弹,其他车辆为KAMAZ-43101系列6X6底盘。2004年8月俄罗斯宣布完成了“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的试验,并在2005年宣布开始导弹的试装备,2006年“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通过俄罗斯陆军鉴定。2008年的南奥赛梯冲突中“伊斯坎德尔”导弹曾参与作战,对格鲁吉亚政府军进行了攻击,据称获得了不错的打击效果。
“伊斯坎德尔”战术弹道导弹已装备俄罗斯陆军,图为参加阅兵的导弹发射车。
“伊斯坎德尔”导弹曾在2008年的南奥赛梯冲突中使用,图为其火箭发动机残骸。
伊斯坎德尔导弹可突破现有反导系统拦截
“伊斯坎德尔”导弹装有高精度捷联惯导系统,仅靠惯导就可以达到30-70米的打击精度。
高命中精度,足以打击加固地下目标
9K720“伊斯坎德尔”导弹是俄罗斯研制的最新型短程弹道导弹系统,配有9M720、9M723、9M723E等导弹,其中9M720为研制早期使用的导弹,9M723为正式定型使用的导弹,9M723E则配备出口系统使用。“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的9M723导弹长度7.28米最大直径0.92米,发射质量为4615千克,弹头质量800千克,出口型的9M723E则分别为总重3800千克弹头480千克,最大射程则分别为500和280千米。
作为一种单级固体推进的短程弹道导弹,9M723导弹独树一帜的选用了弹头不可分离的设计,它的弹头可以选用高爆弹头、子母弹头、侵彻弹头、空气燃烧弹弹头或是电磁脉冲弹头。导弹的制导系统则可选用高精度捷联惯导、惯导加主动雷达制导、惯导加光电制导等制导方式,仅靠捷联惯导命中精度就可达到30~70米的圆概率误差,增加主动雷达后精度可提高到10米,光电复合制导进一步可以提高到5米,堪称精度最高的新一代短程弹道导弹,这个精度足以打击加固的地下目标,不过光电图像匹配制导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使用上有诸多限制。
伊斯坎德尔导弹弹头不可分离的设计,发动机燃烧完毕后,较大的弹体可以产生足够的升力,支持其采用低抛弹道、全程机动突防。
可全程机动,能够突破现有反导系统拦截
“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的9M723导弹最大的优势还是在于突防能力,9M723导弹弹体使用隐身材料和工艺制造,外型平滑雷达散射截面积小。导弹主动段仅12~15千米,降低了被反导系统探测到的概率。尽管导弹最大射程接近500千米但大部分弹道在50千米高度或是更低,弹道低伸平直而不是标准的抛物线弹道,50千米的飞行高度属于对THAAD太低而对PAC-3又太高的位置,增加了反导系统拦截的难度。用于拦截中远际导弹的标准3(SM-3)系列导弹拦截点比THAAD更高,更不具备拦截伊斯坎德尔的可能性。
9M723导弹还具备全程机动能力,初始阶段为燃气舵,主动段结束后使用空气舵面控制,飞行中段可进行水平面的Z字形机动。导弹发动机燃尽后的速度约为2100米每秒,由于全程在大气层内飞行并伴随机动导弹飞行速度将逐渐降低到1300米每秒。飞行末段导弹可进行高达20~30g的大过载拉起机动,并以700~800米/秒的速度垂直下落以突破反导系统。这些机动增加了预警探测系统跟踪探测的难度,复杂的大过载机动要求反导系统拦截弹具备极高的机动能力和更有效的制导方法,现有的反导系统很难对“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进行有效拦截。因此俄罗斯方面认为,1~2枚“伊斯坎德尔”导弹即可实现此前需要两位数弹道导弹才能实现的打击效果。
伊斯坎德尔导弹的高爆战斗部,两个红圈处为激光测高近炸引信。
奥卡河导弹的集束子母弹头,伊斯坎德尔导弹也有装备。
“伊斯坎德尔”的末制导光学相关器,型号为9E436,重量为20kg,目标图像装订输入时间小于5分钟,圆概率偏差CEP小于20米。
俄罗斯很早就在弹道导弹上尝试光学末端制导,图为飞毛腿导弹的光学末制导型号。
俄罗斯已部署2个伊斯坎德尔导弹旅
作为一种新型弹道导弹系统,“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具有易于运输、高机动性、维护性好、服役使用时间长、射击准备时间短并可飞行中更改目标的诸多优势,可用于对敌方指挥中心、防空和反导设施、军队集结地、重要工业设施和机场等诸多目标进行打击,还具备打击移动目标的能力。
导弹系统设计上采用综合设计,技术保障和信息处理等能力融为一体,导弹系统基本作战单位为连,一个典型的“伊斯坎德尔”导弹连装备有两套导弹系统,一套导弹系统具有一辆运输发射车,一辆装弹车,一辆指挥控制车,一辆任务规划车,一辆生活保障车,一辆维护车。2006年俄罗斯陆军计划在2016年前部署5个“伊斯坎德尔”导弹旅,2011年俄罗斯国防部宣布未来10年将购买120套“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装备10个导弹旅,并计划在国内每个军区都部署一个“伊斯坎德尔”导弹旅。目前俄罗斯完成了第一个“伊斯坎德尔”导弹旅列宁格勒军区26导弹旅的部署,第二个“伊斯坎德尔”导弹旅北高加索军区的近卫导弹第1旅也接近完成,一个导弹旅装备12套导弹系统。假以时日“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将构成俄罗斯陆军远程战术打击的中坚力量。
伊斯坎德尔导弹是对抗北约反导系统的唯一手段
美国在波兰和罗马尼亚部署陆基宙斯盾反导系统,让俄罗斯感到压力巨大,因为这不仅可以对付伊朗导弹,同样可以拦截俄罗斯向美国发射的洲际导弹。而俄罗斯已经无法扩大甚至维持自己的核武库。
俄罗斯在战略武器方面无力与美国展开竞赛
美国分阶段适应性路线计划将在在罗马尼亚和波兰各部署一套陆基宙斯盾反导系统,计划到2020年在罗马尼亚部署SM-3 Block IB和SM-3 Block IIA,同时波兰部署SM-3 Block IIB。美国弹道导弹防御局的说明中SM-3 Block IIB导弹是一种高加速和高速度,用于远程和洲际导弹上升段早期拦截的先进反导拦截弹,并可使用精确跟踪太空系统(PTSS)和空基红外系统(ABIR)的信息进行拦截。号称用于拦截伊朗洲际导弹的反导系统,却将进行早期拦截的反导拦截弹部署在欧洲北部的波兰而不是更靠近伊朗的罗马尼亚,这不能不让人怀疑部署反导系统的用意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目前欧洲北部没有前置部署AN/TPY-2雷达,但即使未来仍不部署,陆基宙斯盾反导系统接收融合来自PTSS和ABIR的探测跟踪数据,仍可保证拦截的顺利完成。
面对美国步步推进的欧洲反导系统建设,俄罗斯曾警告这可能带来新的军备竞赛,但我们仔细分析可以发现:俄罗斯大规模扩充核武库受到国力限制无力进行,今年核弹头的自然退役就提前完成了新的《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规定2018年完成的削减任务。在弹道导弹技术上,俄罗斯开始部署RS-24分导式多弹头洲际导弹,今年通过决议开始研制类似SS-18/R-36M的新型重型洲际导弹。Liner潜射弹道导弹项目也已经启动,将改进R-29RM使其具备携带10个核弹头的能力。加速新一代固体洲际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与弹道导弹核潜艇的部署,更是俄罗斯正在全力推进的核心内容。但俄罗斯的这些努力,总的来看仍难以抵消老旧洲际导弹的退役速度。
俄罗斯无力维持核武库的规模,更无法针锋相对地研制自己的反导系统,在战略武器方面,也就没有新的牌对消美国反导系统的影响。
在战略武器无法正面对抗的情况下,俄罗斯人想到了伊斯坎德尔导弹。在加里宁格勒飞地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可以打击波兰的反导基地,以战术武器达到战略武器的效果。
利用伊斯坎德尔导弹进行不对称对抗
在正面无法抗衡的情况下,俄罗斯人想到了陆军的“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系统。加里宁格勒的152导弹旅换装“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系统后,9M723弹道导弹500千米的射程可以覆盖整个波兰和部分德国东部地区,威胁到了这个区域内的各种反导设施如空基红外系统部署机场、拦截弹发射阵地、通信设施和探测雷达等的生存。虽然美国已经在波兰部署了爱国者导弹,但它无法有效拦截“伊斯坎德尔”导弹,更不要说防御一个旅“伊斯坎德尔”导弹的齐射攻击。
根据美国公布的陆基宙斯盾反导系统部署方案,整个阵地占地2平方千米,1千米X2千米的地面上部署了陆基宙斯盾雷达和控制室、基于MK41发展而来的陆基垂直发射装置、通信中心、爆炸物仓库等各种占地广大的设施。目前“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不仅具备了可靠突防能力,还在不断提高导弹精度,进一步提高打击效果。5米的精度可以完成陆基宙斯盾反导系统巨大的雷达和控制室等核心设施的有效摧毁,从而根本上消除了波兰反导基地对俄罗斯洲际导弹部队的威胁。
由于“伊斯坎德尔”导弹具有很高的突防能力,俄军有望在奥卡河导弹之后再次获得不对称的打击能力,这就是2008年以来俄罗斯反复提出在加里宁格勒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抵消北约反导系统威胁的根本原因。这实际上是一种以战术武器优势抵消战略武器劣势的非常规做法,某种意义上,“伊斯坎德尔”导弹就是一根救命稻草,俄罗斯对抗北约反导系统的唯一手段。
在美俄关于欧洲反导系统的博弈中,伊斯坎德尔导弹由于其高精度和有效的突防能力的特点,配合加里宁格勒州的地理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同样面临美日反导系统的围堵,应该充分吸取俄罗斯发展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系统的经验,第二炮兵常规弹道导弹部队发挥出更大的战略作用。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出品:腾讯网军事频道
作者:张雪松
本期责编:黄治茂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流星”远程空空导弹_百度百科
“流星”远程空空导弹
“流星”远程空空导弹是一种快速和高机动性的超视距空对空武器。导弹采用主动导引头制导,能够在各种气候条件和电子战环境下全天候自动攻击空中目标。“流星”导弹具有远程防区外射程和高杀伤能力,可以配装近炸引信或触发引信,以确保在各种环境下有效毁伤目标。
“流星”远程空空导弹简介
随意对空发射 导弹自己去找攻击目标
“流星”远程空空导弹特点
“流星”导弹,,在导弹后部安排了两个不对称的冲压发动机进气口,弹体中部采用两片飞行翼,在其尾部设计有4片鳍状翼。整个导弹的气动外形十分特别。它着眼于欧洲下一代战机需要,采用了多种新技术。因此,与一般导弹相比,它具有很多独到之处:
“流星”远程空空导弹射程远:无须看到目标
“流星”导弹采用体积小、成本低和结构简单的固体冲压发动机,推力可调节。由于冲压发动机利用空气中的氧作为氧化剂,因此它比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能量高得多。同样体积和重量的发动机,冲压发动机能够提供至少两倍于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射程。“流星”导弹的最大射程可达150公里,比美国的“先进中距空空导弹”AIM-120的80公里要远许多,比俄罗斯的R-77“蝰蛇”导弹的100公里还要远,是打得最远的空空导弹之一。超视距作战的最大好处就是在载机发射导弹后能很快脱离作战空域,从而使发射载机获得最大程度的安全。
“流星”远程空空导弹速度快:高达4倍音速
它采用固体冲压发动机的另一优点是导弹的速度要比传统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快。“流星”导弹最大速度可达4马赫。由于具有较高的巡航速度,因此其生存力也就强。同时,由于高速度和高机动性,它还具备了打击高机动目标的能力,如打击敌方战斗机和巡航导弹等。英国宇航公司的一位军事专家称:除了绝对射程增加外,更重要的是可以扩大有效杀伤区,采用冲压喷气主发动机的空空导弹有可能使有效杀伤空域增大两倍。
“流星”远程空空导弹制导先进:自动追寻目标
中制导通过载机或空中预警机进行指令修正,末制导为X波段雷达主动搜寻,主动雷达导引头采用MICA空空导弹和Aster地空弹的A4导引头,因而导弹可实施全向攻击和具有多目标攻击能力。它的战斗部采用无线电近炸和触发式两种引信,在导弹接近目标时根据需要达到精确引爆,从而大大增加了对目标的杀伤概率。
“流星”远程空空导弹美俄导弹雄霸天空
长期以来,欧洲高端空空导弹的市场都是美国人的天下。到20世纪90年代后,以色列、俄罗斯、法国等国家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研制的先进空空导弹。特别是俄罗斯在20世纪90年代初推出了R-77“蝰蛇”空空导弹,其最大射程达到100公里左右,堪与美国AIM-120 AMRAAM先进中距空空导弹媲美。欧洲现役空空导弹都不能与之抗衡,要与携带“蝰蛇”导弹的敌对战机进行空中交战就只有吃亏的份儿。
“流星”远程空空导弹军火市场需求旺盛
另外,国际军火市场专家还估计:到2011年前,全世界需求的先进中、近程空空导弹总数在5.3万枚以上,总价值高达120亿美元。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诱惑,欧洲空空导弹制造商们也为之垂涎。谁能研制和推出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下一代空空导弹,谁就可以把握先机分得最大一块蛋糕。
“流星”远程空空导弹欧洲发奋自力更生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欧洲导弹工业界行动了。先是英国公司提出研制超视距空空导弹动议,继有法国马特拉BAe动力公司等几家欧洲公司参与支持。1997年,“流星”超视距空空导弹研制计划实施。导弹计划于2007年进入现役。
“流星”远程空空导弹发展前景
六国联手求一弹
“流星”远程空空导弹强强联合对阵雷声
2000年,欧洲最著名的几大导弹公司——德国的MBD公司、法国的马特拉BAe动力公司和意大利的阿勒尼亚马可尼等联合成立了“MBDA”导弹公司,后来德国的LFK公司也加入到这一跨国公司。MBDA的总部设在英国的伦敦。日,MBDA公司正式成为仅次于美国雷声公司的世界第二大导弹生产商,年销售额达到25.5亿美元。
“流星”远程空空导弹对手强大前景堪忧
为同美国的AIM-120 AMRAAM先进中距空空导弹竞争,MBDA公司正在加快发展比AMRAAM性能更好的“流星”超视距空空导弹。但由于欧洲各国的防务经费紧缩,“流星”空空导弹继续研制的经费未能全部到位,能否按计划服役还难以确定。而美国雷声公司主宰国际、国内市场,销售了数千枚AMRAAM,并继续发展新的改进型。
“流星”远程空空导弹未来两年分出胜负
为打造“流星”空空导弹,英国、法国、瑞典、意大利、德国和西班牙6国共同努力,克服困难,第一次走到了一起。日,所有参加国都为耗费12亿英镑(18.6亿欧元)的欧洲“ 流星”完成了法律手续。MBDA宣布:欧洲国家出产的“台风”、“阵风”、“幻影”和“鹰狮”战斗机将装备“流星”导弹。“流星”导弹计划到2007年装备,因此今明两年的发展十分关键。
“流星”远程空空导弹五个同类两大对手
当今空空导弹领域群星闪烁。除美国的AIM-120 AMRAAM先进中距空空导弹、俄罗斯的R-77“蝰蛇”导弹外,还有法国的“米卡”导弹、以色列的“德比”和南非的R-Darter空空导弹,它们都具有超视距作战能力,且都采用主动雷达导引头,具备发射后不用管的本事,在国际市场都拥有一席之地。单从技术指标来看,“流星”的综合性能应在现役的几种中、远程空空导弹之上,特别耀眼。可“流星”导弹还要到2007年后才能装备,此间它还要突破一些技术环节,还有些不确定的因素,它要一枝独秀也难。
面对“流星”挑战,空空导弹研制强国是不会轻易退缩的。美国雷声公司正在着手对AIM-120 AMRAAM导弹进行“绝对革命性”技术改进,如开发具有“多方向破片杀伤”能力的“定向”弹头、加大AIM-120 AMRAAM导弹大离轴角的性能,以使其能够攻击载机后面的目标等,目的是要“把AIM-120 AMRAAM的优势保持到2007年以后”。同时,美国正大力推行“买我飞机得买我导弹”的“捆绑销售”办法,确保自己的市场份额不丢失。俄罗斯也在着手改进其R-77“蝰蛇”导弹。以色列正在发展第5代空空导弹“怪蛇”-5,据说将为战斗机飞行员提供“革命性的全向攻击能力”。由此可见,这一领域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企业信用信息欧洲最快的导弹速度_百度知道
欧洲最快的导弹速度
洲际导弹的再入速度在20马赫以上最快的飞机当然是保持世界纪录33年的SR71 黑鸟,所以这个速度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和参考价值.35马赫,创造世界纪录时的速度是3。导弹的话一般弹道导弹再入大气层的速度都在10马赫以上,通过固体火箭可以在离开大气层前就超过8马赫,但是由于是无动力的自由落体。大气层飞行速度最快的导弹就是美国海军的标准SM3拦截导弹了
知道智能回答机器人
我是知道站内的人工智能,可高效智能地为您解答问题。很高兴为您服务。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速度最快的导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