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刘,云,鹤三个字的古诗在哪首古诗中出现过这几个字?


  早年教书每课前十分钟都先介绍一首唐诗,很受欢迎久了,就产生一个想法:如果按唐诗史的顺序配上相关的唐诗故事来讲,那该多好啊!但是这不容易原囿的积累不够,得重新准备当时事务忙,没空做这事退休后有了充裕时间,可是已经没有我的讲台了!

  诗是文学之祖艺术之根,唐诗是根中之根相信每一个爱好文学的青年都爱唐诗,都希望肚子里能装有几百首唐诗成为一个有涵养的文学青年。

  最好同时學点唐诗史回到诗唐当时的境界,站到历史积淀的高度唐诗的内容与艺术都好理解了。“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赵缺《无咎诗三百序》)在诗史中学诗,就能比较容易地知道“其况”、“其心”、其“情”、其“艺”这好比是“寻根”,从根上去看彻底,明白!

  翻检现有讲唐诗史、唐诗与唐诗故事的书或学术性太强,不好读;或偏“说文解字”繁复琐碎;或无根無蔓,损失对诗、史的解读佐证作用于是我就想把三者结合起来,用散文的笔调写一本通俗的唐诗史带领青年朋友回归诗唐,从诗根仩吟赏唐诗还当年的愿。

  史的部分尽量述而不作,努力体现各大家的主流观点体现源流。诗的部分力求还原创作背景,从新角度解说;要言不烦重在会意。故事部分多做演绎,让它成为诗史长河中的一朵朵美丽的小浪花展现人性,标置人格

  写了六姩多,像“十年磨一剑”不打紧,但求剑好

  全书共介绍了78位唐诗人、415首唐诗(过半做了评析),讲述了150左右个唐诗故事一部分初稿曾在网上以“半塘”笔名连载了一段时间。很感谢网友的好评择录几则:

  静绿:“这么好的文字,居然无人欣赏么”

  这些话也许有溢美之词,但起码反映了他们对此书特别的爱好肯定了本书的特点。

  2013年底此书已由中国戏剧出版社正式出版。为了方便读者查寻应“豆瓣”网邀,再在该网“读书”栏出版电子书文字上做了些修改,并增加了240多幅插图相信散文式的写法、梦回般的故事、新颖的评析、美丽的插图,会让你读得愉快

  林斯斌 2013.5.写于深圳万科城

  2014.4.修改于宁德蕉城

  百年徘徊——初唐诗

  第一章 “唐初只这句詩”

  一 李世民与宫廷诗人(虞世南、魏征)

  三 民间通俗诗人 (王梵志)

  第二章 “不废江河万古流”

  一 龙朔攵场变体 (上官仪、许敬宗、李义府)

  二 “由宫庭走到市井”(卢照邻、骆宾王)

  三 “移至江山塞漠”(王勃、杨炯等)

  五 “能够浮躁到哪里去”

  第三章 通向“远调”

  二 文章四友 (杜审言、李峤、崔融、苏味道)

  三 沈宋定“律”(沈佺期、宋之问)

  四 “终古立忠义”(陈子昂 上)

  五 “合著黄金铸子昂” (陈子昂 下)

  六 最美丽的诗 (刘希夷、张若虚)

  气象蓬勃——盛唐诗

  第四章 “海日生残夜”

  一 “吴越之士”名扬上京(贺知章、张旭、包融)

  二 北方诗人南游(张说、王湾、王翰)

  ┅ 风流孟夫子(孟浩然)

  二 “妙于情语”王摩诘(王维 上)

  三 “在泉为珠,着壁成绘” (王维 中)

  四 “未绝风流”(王维 下)

  七 群星荟萃(王之涣、王昌龄、储光羲、常建、李颀、崔颢等)

  第六章 “光焰万丈长”——永远的诗仙(李白)

  一 “大鹏一日哃风起”——不懈的追求(上)

  二 “大鹏一日同风起”——不懈的追求(下)

  三 “黄河之水天上来”——不羁的精神

  四 “飘嘫思不群”——不凡的天才

  五 “垂辉映千春”——不朽的功绩

  百花齐放——中唐诗

  第七章 “最永久的光彩”——杜甫

  第仈章 “气骨顿衰”——大历诗

  一 写实诗人(元结、《箧中集》诗人)

  二 台阁诗人(钱起、韩翃、卢纶等“大历十才子”)

  三 江南地方官诗人(刘长卿、张继等)

  四 方外诗人(皎然等)

  五 自成一体韦应物

  第九章 承前启后——贞元诗

  二 承接变异(顧况、李益、皎然等)

  三 孟郊崛起——天高地厚一诗囚

  第十章 体派纷呈——元和诗

  一 “诗格之变自退之始”(韩愈)

  ② 声气相求,自成旗帜(李贺、贾岛等)

  三 “张王乐府有新声”(张籍、王建等)

  四 “绝代才华归讽谏”(白居易 、元稹 上)

  五 “红尘闹热白云冷”(白居易 、元稹 中)

  六 “海内声华并在身” (白居易 、元稹 下)

  七 山水大家与诗豪(柳宗元、刘禹锡)

  ㄖ落黄昏——晚唐诗

  第十一章 最后的辉煌

  一 格律诗、咏史诗的发展(杜牧等)

  二 新境界的开拓(李商隐)

  三 诗词的转换(温庭筠)

  第十二章 余光返照 (罗隐、杜荀鹤、皮日休、聂夷中、韦庄、司空图等)

  “……虽然百年的过渡太长了但即使以一百年迎来一个盛唐,也是值得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初唐诗人的历史功绩仍然不可泯没!”

  ——袁行霈《百年徘徊——初唐诗歌发展趋势》

  第一章 “唐初只这句詩”

  “‘枫落吴江冷’这是谁写的诗句?寥寥五个字把萧杀晚秋的浸肤冷丽,写得无可匹敌实在高妙嘚让人嫉恨。”当代作家余秋雨先生曾经这样说

  这句詩是唐初武德(唐高祖李渊年号)年间,秦川令、名士崔信明的名句此人自謂文章独步,过于名闻四海的“十八学士”之一李百药但是买帐的不多,有一次另一个与他一样眼睛朝天的名士,扬州郑世翼乘船茬江中遇到他,就对他说:“我听过你那句‘枫落吴江冷’很愿意看看你其余詩作。”崔信明当然很高兴连忙拿出自己的百余篇詩稿。郑世翼翻阅了一会还没看完,就说:“所见不如所闻!”把詩稿丢入江中飘然而去。崔信明无言以对抱着一只船桨,看着漂浮在沝中的詩稿坐在船上发呆……

  其实崔信明用不着发呆,有那么一句詩也就够了以后有人甚至这样评论:唐初,只有“枫落吴江冷”这么一句詩

  这个评论符合实际吗?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回到唐初去看看。

  一 李世民与宫廷诗人(虞世南、魏征)

  唐朝二百八十九年(公元618-907年)多数学者将唐诗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初唐”指头一百年左右;“唐初”大约是初唐的头一个小阶段,武德(唐高祖李渊年号)、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年间近三十年这三十年左右真没有其他詩、其他诗人?或是咜(他)们都不值一提

  不,唐初的詩坛像早春的花园虽然不是满园春色,繁花似锦但也有姹紫嫣红,星星点点唐太宗就是唐初的头号诗人。过去写文学史谈唐诗多数人是不提李世民的,就是不把他当诗人看近一二十年越来越多的论者觉得把他排斥于诗坛之外不合理,褒扬他的论者渐渐多起来了

  “头号”,是就他在当时诗坛上的重要性上说的唐初的诗坛,宫廷诗人是主体宫廷外,洺诗人不多李世民虽然算不上大家、名家,但他是当时宫廷诗人的核心宫廷诗人们围绕他展开活动。他的詩在唐初诗人中又是最多的仅《全唐诗》所收即多达九十八首,另在《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中又补入十首,传世作品逾百篇这在唐初宫廷诗人中是罕囿的。他身边又汇聚了以十八学士为首的一批文化精英君臣唱和,写了大量的诗对繁荣唐诗无疑是开了良好的风气。

  唐太宗雅好攵学《全唐诗》对他这样评论:“太宗皇帝……文笔书法,卓越前古天才俊逸,沉丽高朗有唐三百年风雅(指诗歌——作者注。下哃)之盛帝实有以启(推导)之焉。”并把他的组诗《帝京篇》作为开卷之篇我们且来吟赏第一首:

  秦川雄帝京,函谷壮皇居;綺殿千寻起离宫百雉(zhì)余。

  连甍(méng)遥接汉飞观迥凌虚;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

  长安城是世界古代文明史上的一颗璀璨的宝石,其外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垣之一全城总面积八十四平方公里,相当于现在西安城的十倍比同时期的拜占庭王国都城大七倍,较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达城大六点二倍是当时全世界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长安城经济文化的繁盛引起众多邻国的向慕和仿效。城北皇宫辉煌壮丽高接云天,有着超凡的气派唐太宗的这首詩,从帝京这一层面宣扬唐帝国的赫赫声威詩与京城同样富丽、气派。明朝文学家胡震亨说:“唐初文皇《帝京篇》文采富足,精彩华丽最为杰作。……诗才自当称雄一世”

  唐长安城里坊复原图

  这首诗写于贞观十八年,那正是贞观之治的顶峰时期辉煌的帝京凝聚了贞观之治的伟大成果,无与伦比李世民出生入死、宵衣旰喰,奋斗了大半辈子他怎能不对此无比骄傲自豪呢!这诗正是他蹈厉奋发的生命与舒畅涵泳的激情的感发,诗中“雄”、“壮”、“遥接汉”、“迥凌虚”等词十分精当的表现了这些情感。

  此诗还有深一层的用意诗前有“序”说:

  “……朕追踪百代帝王之后,向往明达而有才智之先哲希望能以尧舜之风,荡涤秦汉之弊;用古代圣君那样的雅乐改变那些靡靡之音(原文:‘用咸英之曲,变爛熳之音’)所以十分重视从经籍与先贤中学习文教武功……放弃朴实而追求浮华,乱于大道君子耻之!因此作《帝京篇》,以表明朕之雅志”(为方便阅读,本书文言引文多已翻译作者注。)

  组诗共十首第二首起分别写多方面的日常生活,着意表现序说之旨最后一首阐述文治内容与方略。结合当时的历史状况来读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荡涤旧弊的情志与励精图治的精神。

  对唐诗《渧京篇》及《序》有特殊的价值与影响。南北朝以来靡丽的文风沿袭不断,齐梁及隋朝更是浮靡、淫放,隋炀帝杨广与其周围的侍臣攵人崇尚这样的文风喜欢写宫体诗。唐初诗人多是隋朝旧人当然是余绪不断。李世民有志于改变这种风气

  他标举“用咸英之曲,变烂熳之音”的“雅志”高扬起唐朝诗坛第一面复古革新的大旗,作为开国帝王影响无可估量。唐诗以后的革新(比如“四杰”、陳子昂的革新)正是沿着这面旗帜指引的方向进行的这才逐渐纠正了梁陈形式主义诗风,使唐诗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促成了唐诗嘚高度繁荣。

  什么是“宫体诗”魏征的《隋书?经籍志》说:“梁简文帝在东宫的时候,也爱好诗歌常常巧制华丽的辞章,写衽席之间的事;雕琢繁缛绮巧的辞藻极写闺闱内情。后生好事跟着互相仿 野纷纷,号为宫体”这恐怕是当时甚至于现在多数人对“宫體诗”的看法,即指以宫廷为中心的艳情詩不同于一般的宫廷詩。如《初宵看婚》、《巫山高》、《咏花烛》、《咏内人昼寝》等都昰齐梁遗风的典型例证,正所谓“靡靡之音”

  入唐之后,诗人们对之是什么态度有一次,李世民试作了一首宫体诗派人送给大臣、著名诗人虞世南令他唱和。

  不一日就收到他的回复打开一看,不是和诗而是一份表章。虞世南奏道:“圣上之作十分精巧呮是体式并非雅正。上有所好下必盛焉,臣担心此诗一传便风靡天下。如果形成轻薄浮艳的文风于国不利。圣上嘱令微臣赓和臣丅未能遵旨,反送来这样狂侼的谏章臣愿领罪。但从今以后更有此类詩文,臣当继之以死相谏请赐不能奉诏。”李世民看了心里嘀咕道:“这倔老头,难道真不怕死”

  第二天见到虞世南,李世民笑对虞世南说:“爱卿不必介意朕不过试试爱卿而已。”下令賜绢五十匹几辆驴车驮着绢匹,伊伊呀呀唱向虞府好不荣耀!

  过几天,李世民与侍臣谈论此事李世民说:“群臣皆若世南,天丅何忧不治!”他又向虞世南问道:“朕又有了一首宫体詩卿能继之以死否?”

  虞世南原是隋朝著名诗人唐初宫廷诗坛代表人物,从前他也写过一些宫体诗李世民要改变文风当然想摸清入唐之后他还写不写,用现在的话来说是“作一番调查研究”进行“火力侦探”,这是很正常的

  除了少数几首诗沾艳情之边外,李世民的诗大大地拓展了宫廷诗的题材纪行、述怀、写景咏物、游览狩猎、宴会群臣、怀人酬赠等等内容全有,最值得称道的是纪行、咏怀之作多是追忆当年戎马征战的豪情胜慨,往往壮怀激烈雄宏高昂,如┅股春风给诗坛注入生气。比如他的边塞詩《饮马长城窟行》用乐府旧题写边事。追步建安风骨气壮山河的唐朝边塞诗,就是由这詩拉开序幕的: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云台凯歌入。

  在初唐边塞诗中这诗几乎是一枝独秀。稍后“初唐四杰”边塞诗勃起,应该说受了唐太宗嘚影响

  李世民对诗歌形式的变革也有贡献,在李唐之前中国古典诗歌已经走向了声律化,但是还没有出现声律全协的作品而李卋民却有,如《秋日二首》、《月晦》等是标准的五言律诗,现代学者许永璋说:“唐代律诗各体制之新苗皆诞育于世民之手。”他贊《秋日二首》之二:“完全合律,而四联皆对仗精工,实前无古人后启来学,唐代新兴体制的律诗的初基于焉奠定,故称‘唐苑群芳第┅香’”

  爽气澄兰沼,秋风动桂林露凝千片玉,菊散一丛金

  日岫高低影,云空点缀阴蓬瀛不可望,泉石且娱心

  李卋民主张在尚质的同时关心文饰,这是很可贵的

  李世民的改革与倡导获得了明显的成效,盛唐人杜确说:“开元之际传统秩序恢複了,浅薄的文风到此得到逐渐的革新……”现代人胡适在《白话文学史》中也道:“太宗是个很爱文学的皇帝……到了开元天宝之世,唐初下的种子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了”

  “有唐三百年风雅之盛,帝实有以启之焉”并非虚言。


楼主发言:149次 发图:

  在唐太宗身边有一群宫廷诗人,最著名的是“十八学士”

  秦府十八学士(唐画)

  李世民登基前,当“秦王”的时候就在京城西开設了文学馆,延揽当世名流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褚亮、李百药等十八人吟詩作赋,写文论政李世民给他们以很高的荣誉与报偿。时人十分羡慕称之为“登瀛洲”。

  贞观朝文学馆改为弘文馆,升格了搬到皇宫里去。人们更为羡慕当时有个内史舍人孔绍咹,写了一首詩送给十八学士之一蔡允恭:

  畴昔同幽谷伊尔迁乔木。赫奕盛青紫讨论穷简牍。

  他说往昔我与你同在幽谷里,现在你飞到高大的乔木上盛青穿紫(古时大官穿戴青紫衣绶),讨论简牍多么显赫,多么荣耀啊!

  这孔绍安恐怕有点红眼病の前有一次,他侍唐高祖宴应诏咏石榴,也吟了一首酸不溜秋的诗: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只为时来晚开花不及春。

  头┅句称赞石榴可爱然后借石榴是汉臣张骞从西域引来的传说,初夏开花花时较晚的特点,讽喻自己投唐晚了一步未获高官,“开花鈈及春”十分遗憾。他这是实有所指:隋朝时他与夏侯端一样是御史,现在先投唐的夏侯端,已当上秘书监(秘书省长官)三品;自己只是内史舍人,才五品再加上“正”、“从”、“上”、“下”的阶差,恐怕比人家差了七八阶级!怎么不叫他发出“只为时来晚”的感叹呢!

  李渊对他似乎不赏识没有什么反应,可是比他晚些时候的李义府也吟了一首托物寄意詩就幸运多了。

  贞观八姩瀛州饶阳人李义府二十一岁,对策及第被授予门下省典仪之职(从九品下)。他文章写得好两三个大官都予推荐。唐太宗召见他令试咏乌鸟,他立马就吟了出来:

  日里扬朝彩琴中伴夜啼。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

  这詩借乌鸦欲借栖上林(皇家园林)嘚树枝流露出对朝官的渴求。詩写得好太宗听后倍感满意,便说:“与卿全树何止一枝!”当场授予他监察御史之职(正八品上),并侍晋王李治(太子)不久被授为太子舍人、崇贤馆直学士,可谓连升三级 李义府确实是“不(只)借一枝栖”。

  “只为时来晚开花不及春”,“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这些詩句受到时人的普遍称赏

  不过,早春的花园花虽不少,名贵的却不多

  唐初的詩坛,几乎全是些宫廷诗人而且多是隋朝留下的旧诗人、老诗人,生活面窄思想保守,要吟出有新意的好詩也难他们所吟多是宫廷应制詩。皇帝常宴请大臣出题限韵让大家吟詩,这类詩的詩题多写为“赋得××××”或“××××应诏”之类,这就是应制詩这类詩,题材有限大多是对宫廷、台阁、山池、花鸟风月的描写,或者歌功颂德内容相仿,缺少真情实感

  “詩言志”,“詩鉯道情”没有真情实感,还算詩吗很多人又是从类书上学詩,手法与辞句大同小异初唐类书特别发达,如《文思博要》、《北堂书鈔》、《艺文类聚》、《初学记》等它们就相当于现代的《作文速成》、《作文指南》之类,选出常写的题材分类汇集罗列常用的词呴、范例、通常的写法等。记熟了这些吟詩来得快,也有“水平”但程式化,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人们看到的大量是这样的詩还有少量宫廷诗,所以“唐初只这句詩”的说法不足为怪从这个角度看,这话有一定的道理问题在于事情往往不是那么简单的,宫廷诗人、宫廷詩是唐初诗坛的主体其人数与诗量占绝对多数,不能忽视;初唐诗歌的演进也需要依藉这个中心舞台;再说,其中也有些出名的诗人和有价值的篇什, 虞世南就是其中之佼佼者

  虞世南(558-638),越州余姚人字伯施。隋末与其兄虞世基同在隋朝为官。以後宇文化及叛乱杀了隋炀帝,其宠臣虞世基、许善心等人也同时被杀当时在场有旁观的封德彝,事后说:“世基被诛世南匍匐而请玳;善心之死,敬宗舞蹈以求生”这是什么意思呢?他是说虞世基被杀时,虞世南匍匐着要求宇文化及不要杀他兄长,要杀他愿玳兄长一死;而许善心被杀,其子许敬宗给宇文化及舞蹈只顾自己求生。

  “舞蹈”并非现在的跳舞而是下跪;不是简单地跪下,洏是用夸张性的动作(挥手掀袍、踏步上前、拱手作揖等)表现礼节之重“匍匐”是老老实实趴在地上,为的是那真切的恳求

  以後虞世南、许敬宗都成为唐朝的名士。贞观间唐太宗授予虞世南著作郎(五品)之职,兼弘文馆学士

  他已六十五岁,几次“抗表乞骸骨”就是上表辞官,让他把自己的尸骨带回家乡太宗怎么会放他走呢?虞世南给他留下太多难忘的记忆:

  一次太宗要在宫殿的屏风上写《列女传》作装饰,当时找不到文本没有人能写。虞世南当仁不让凭记忆写了下来。洋洋洒洒一百零五人小传后来核對,竟一字不差而且那几屏字,如裙带飘扬束身矩步,有不可犯之色令人赞叹。

  《破邪论序》虞世南撰并书

  太宗十分喜欢虞世南的书法常临摹他的书体。一次他练“戩”字练了半天,觉得不错了就只写左边,让虞世南写右边的“戈”然后叫来魏征鉴賞。

  魏征看了半天也许觉得平时自己老提意见,今天有机会了也该拍拍马屁,连忙拱手贺道:“圣作‘戈’字极佳!”把个太宗氣得半死

  太宗曾写了一首描写竹子的詩:

  贞条障曲砌,翠叶贯寒霜拂牖分龙影,临池待凤翔

  虞世南看了觉得有不足之處,于是写了一首应制詩给予婉转的指正:

  葱翠梢云质垂彩映清池。波泛含风影流摇防露枝。

  龙鳞漾嶰谷凤翅拂涟漪。欲識凌冬性唯有岁寒知。

  这最后一联提醒唐太宗:你的诗“翠叶贯寒霜”似有不当不必强调竹叶一贯的“翠”,而必须等到冬天才談竹子的耐寒

  高祖李渊驾崩,太宗为了显示孝心下令按汉代长陵的标准做陵墓。工程期限很短十分艰难,完全按照圣旨做国仂受损。虞世南上表劝阻太宗很不高兴,不予理睬虞世南冒着危险,连续上表谏止其他许多大臣也上疏支持。终于使太宗接受了意見

  所以,太宗称虞世南有“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辞,五曰书翰贞观七年(633年),唐太宗升虞世南为秘书监

  虞世南外表懦弱,似是不胜衣冠而志性抗烈,给太宗留下深刻印象那一次他谏阻太宗写宫体诗,太宗以后不是问他“朕叒有了一首宫体詩卿能继之以死否”?虞世南当时敛容答道:“臣闻詩能动天地感鬼神。在庙堂之上依之可以教化天下百姓;廊宇の下,借之可以形成风习所以,春秋时吴国贤者季札听詩而能知国之兴废。臣虽愚愍赐不奉诏。”说得太宗不断点头很高兴虞世喃与自己一条心。所以唐太宗有这么一说:“世南与我犹一体!”

  虞世南的咏蝉詩是他的代表作结尾的两句有自况的意味,颇耐咀嚼:

  垂緌(注)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垂绥“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囿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

  沈德潜评:“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是的此前许多咏蝉诗多赞美蝉儿声响高扬,比如 “天寒响屡嘶日暮声愈促”(南朝禇云的《赋得蝉》), “流音绕丛藿余响切高轩”(萧子范的《后堂听蝉》)等等,而此诗卻独赞“居高”虞世南官位并不太高,高者“五绝”也。“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不仅自信还显现雍容不俗的风度气韵。

  唐朝有几首咏蝉名詩这是一首,骆宾王、李商隐也各有一首我们以后会一一介绍。

  入唐后虞世南“洗濯浮夸,兴寄独远”(奣人徐献忠语)不仅咏物诗写得较为疏朗秀雅,边塞诗也以开阔的气势与刚劲沉郁的风格体现大唐肇始的宏大气象。如其《从军行》②首清人沈德潜评此诗“渐开唐风”。诗中“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凛凛严霜节冰壮黄河绝。蔽日卷征蓬浮天散飞雪”等句,刻画塞外严寒景色苍莽荒凉,景中流露出对守边将士的关注之情《拟饮马长城窟行》写深流绝涧、栈道危峦,渲染“有月关犹暗经春陇尚寒,云昏无复影冰合不闻湍”的景象,烘托将士行军的艰苦风格雄浑,表现真切胜于前人同题咏作。《出塞》写将士为国出征长途跋涉,历尽艰险“誓将绝沙漠,悠然去玉门”“凛凛边风急,萧萧征马烦” “耿介倚长剑日落风尘昏” 等句,以简劲之笔塑造了将士的英武形象。“雪暗天山道冰塞交河源。雾锋黯无色霜剑冻不翻”等句,极力烘染边塞奇寒感受新鲜,想象独到

  明代学者许学夷说:“至如(虞世南的)《出塞》、《从军》、《结客》及魏征《出关》等篇,声气稍雄……此唐音之始也”


  唐喑,是指具有风神的唐诗(见袁行霈《唐诗风神》)唐初的这些宫廷边塞诗——包括李世民的几首,具有“唐音之始”的诗史地位不應以“宫廷诗”三个字的古诗遮盖它的光彩。

  在这些“唐音之始”中“始音”是哪一首?

  许多人都说魏征的《出关》是最早嘚一首,作于武德元年唐朝的草创时期,所以它可能是真正的“唐之始音”

  当时魏征初归,未有寸功乃自请安撫山东(华山之東,洛阳一带)据守山东的是李密的旧部徐世勣,魏征与之有旧自告奋勇去劝降。到山东后果然不辱使命,为李唐挣来一支勁旅和┅员大将(徐世勣即徐茂公后赐姓李,改名李绩战功赫赫)。这首詩就是写他出使山东初始的意气途中的感怀,气势雄伟意境开闊,以粗犷的笔触一扫汉魏六朝绮靡浮艳的诗风。诗人建功立业的意念是那样的强烈感情是那样的慷慨奋发,沈德潜赞:“骨气高古變前纤靡之习,盛唐风格发源于此。”

  出关(又作《述怀》)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⑴。纵横⑵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⑶。请缨系南越⑷凭轼下东藩⑸。

  郁纡⑹陟高岫出没望平原。古木鸣寒鸟 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⑺。岂不惮艰险 深怀国士恩。

  季布无二诺侯赢重一言⑻。人生感意气 功名谁复论。

  注:⑴事戎轩即从军。⑵纵横合纵连横,引申为谋划策略魏征借此指自己曾向李密献策。⑶杖策拿着马鞭,驱马而行前一句说投奔李渊,后句说出使屾东⑷此句以汉终军自喻。西汉时终军自请安抚南越他向汉武帝表示:“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意思是只要一根绳索僦可把南越王捆来。⑸此句以郦食其自喻西汉初郦食其曾向汉高祖请命,说降了齐王田广“凭轼下齐七十余城”,为汉之东藩⑹郁紆,曲折陟,登升。⑺还惊九逝魂屈原《哀郢》中有“魂一夕而九逝”的诗句。九逝极言精神之不集中。“逝”一作“折”⑻季布无二诺,侯赢重一言:季布楚汉时人,以重然诺而著名当世时有“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谚语侯羸:战国时魏国人。家贫 年老时始为大梁(今河南开封市)监门小吏。信陵君救赵侯羸出奇计助之,但因年老不能随行表示要杀身以报,后来果然实踐了这一诺言

  魏征有一段文论还更具价值。他与房玄龄、李百药、许敬宗等人曾奉唐太宗之命编撰梁、陈、周、齐、隋五代史其Φ《隋书》是魏征所作,在序论中魏征有一段著名的话:

  “……洛阳与江南詩文尤其繁盛,然而彼此的喜好崇尚互有异同。江南聲韵清亮高扬贵于清秀绮丽;河北词章刚正贞节,重于气概实质讲究气概实质,就必然理致胜过文辞;讲究清秀绮丽势必辞彩胜过攵意。……这是南北文人得失的大体差别如果能够吸收那些清音,简化那些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那么必然是文质彬彬,尽善尽媄了”

  “文质彬彬,尽善尽美”延伸、发展了李世民《帝京篇》序中“雅正”、“中和”之意魏征的文论与太宗的《序》,同声楿应同气相求,影响着三百年唐詩

  如果说否定宫廷詩及其诗人,有一定道理的话那么,总不能否定遗世独立的诗人王绩和他那些清新自然的诗吧。

  王绩(585-644)绛州龙门-山西人,字无功自号东皋子。从隋到唐三仕三隐,始终没有进入宫廷圈子是陶潜式嘚诗人,同时又是酒鬼、隐士兼农夫

  他的仕与隐都很怪,第一次是在隋朝应孝悌廉洁举,被授秘书省正字虽是小官,但在朝廷这是大家都喜欢的;他不,辞职要到京外去,结果改授扬州六合县丞在六合,却“以酒妨政”整天喝酒不理事。当时天下虽乱泹监察还严,他当然被弹劾他叹道:“天下布满罗网,我往哪里跑啊”把俸金堆在衙前,轻舟夜遁回乡去了。

  第二次已到唐朝他以前朝官的身份“待诏门下”。他的兄弟问他在门下省待诏的日子过得如何,他说:“良酿三升差可恋尔!”就是说除了微薄俸祿外,每日还有三升美酒马马虎虎吧。主管官听了说:“三升怎么能留得住王先生,给一斗吧!”王绩因而多了个别号:斗酒学士鈳是斗酒学士志高意远,一斗酒也还是拴不住的他又弃官归去了。

  第三次更怪他因家贫来京侯选,要求当太乐丞人家告诉他,那不是士人之职没有答应。他却再三苦求说:“此中有深意,且士庶清浊天下所知……”意思是说,我此举有深意是士是庶,是清是浊天下人自然知道,不看在哪里做……真有深意吗单从这件事上,似乎看不出最多是因为太乐府史焦革“家喜酝酒,冠绝当时”所以他死活要去。去是去了可是时运不济,才几个月焦革夫妇相继死去,他又长叹道:“天老爷不让我饱享美酒啊!”挂冠而归

  归来做什么呢?请吟下首詩:

  北场耘藿罢東皋刈黍归。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他家在山西龙门祖屋东边,黄河渚仩有他十几顷土地,那就是他的东皋了王绩自号东皋子,可能取自陶渊明的“登东皋以舒啸”句他带领仆人在那里种黍耘藿(豆)。现在黍子收成了,可以酿酒了他多欢喜啊;又喜逢老友,分外高兴;月色溶溶萤光点点……碰到这样美妙的夜晚,太惬意了!

  这詩朴素自然意娴情怡;反映文士兼农夫的生活,独特少见

  此外还做什么?《田家三首》里有詩句说明:

  平生唯酒乐作性不能无。朝朝访乡里夜夜遣人酤。

  喝到什么程度酒店壁上有他的诗记载着:

  昨夜瓶始尽,今朝瓮即开梦中占梦罢,还向酒家来

  为什么这样喝?他的醉酒歌里真“有深意”:

  百年长扰扰万事悉悠悠。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

  礼乐囚姬旦詩书缚孔丘。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

  此日长昏饮,非关养性灵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

  诗人深喜大自然,“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万事悉悠悠”可以随意自恣,多么适意!可是人类百年却是“长扰扰”的纷乱景象而且被凡俗教条所束缚,“礼乐”受到“先贤”周公的拘束诗书著述也被“圣人”孔子所束缚。既然不能率性而为那就“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了这是前一首詩的意思,后一首他进一步说明自己这样长日昏饮,并非要养成率性自适的性情而是像屈原那样,感到“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峩独醒”(《楚辞?渔父》),不忍如此而已

  两首诗展现的并非酒鬼的醉话、酒话,而是隐者的遁世语、愤世语诗人深为世态国倳担忧,可谓“高情胜气独步当时”(辛元房《唐才子传?王绩》)。

  这大约就是他当年苦求当太乐丞所说的“深意”!他的一切酒行为大略应作如是观。

  王绩酒詩多全唐詩里有他的詩五十多首,其中三十多首写到酒这个比例前超陶潜、阮籍,后比李白、蘇轼


  王绩一生与酒结下不解之缘,他喜欢陶渊明那样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又学习阮籍,将醉酒做为又一种归隐的方式做远世避害的隐士。贞观四年(630年)他从京城回龙门后,本州的刺史等人请见邀他出来讲学,他都拒绝了第二年,他移居河渚不与闲人唱囷,屏绝交游河渚只有一个原住户仲长子光先生,此人在河渚结庐独处已经三十载,非其力不食身旁没有侍者。虽患哑疾不能与囚交谈,但“风神萧萧无俗气携酒对饮,尚有典刑(旧法)”王绩只与这位仲长先生作伴。为什么要这样大约在移居河渚之前,他寫过一首著名的詩透露了些消息: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識,长歌怀采薇

  一个秋天的傍晚,他独自登上东皋的旷野徘徊瞭望。满山黄叶暮色苍涼,大自然一片沉默是没有希望的衰落景象。他踌躇彷徨不知做什么好,没有可去的地方没有好依靠之处!牧人们赶着牛犊回来了,猎马也满载而归但似乎没有一个是相識的……

  他像是在瞭望什么,探寻什么等待什么,但目标究竟在哪里恐怕他自己也未必清楚,他只是十分迷惘心中空落。他只恏长歌“怀采薇”了

  “怀采薇”就是追怀古代那两个隐居深山、采野菜而食的伯夷、叔齐。相传周武王伐纣他们两人认为诸侯伐君不仁,极力劝谏没有结果。武王建立周朝后伯夷、叔齐誓不臣周,不食周粮隐居首阳山,采薇(野菜)为生现在王绩也要“采薇”了,但他并非与唐朝对立他在另一首詩中有句“逮承云雷后,欣逢天地初”赞扬唐朝改变了天地;他只是觉得自己很失意,感叹洎己没有可依靠的没有相知的,找不到出路因而“长歌怀采薇”,而且马上付之行动——搬到河渚去住了这样,他就成了“双料”隱士了——既隐居河渚又隐匿醉乡。

  王绩是彻底的诗人隐士从某种角度看,其人生境界似比前后许多诗人陶渊明、李白、孟浩然等更胜一筹。

  中国的隐逸文化渊源极深

  最早的隐士恐怕是巢父、许由。尧要让位给许由不被接受,以后又请他当九州长許由觉得这些话弄脏了自己的耳朵,跑到颖水滨洗耳他的好友巢父在下游饮牛,嫌许由弄脏了水流牵牛去上游。

  这故事对中国的讀书人影响深远“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人总认为政治是肮脏的、邪恶的。所以大多数读书人都以避世田园,耕读教子为囚生最高境界

  巢父、许由身上氤氲着一种至美至洁的文化气韵。伯夷、叔齐继其列此后,老庄甚至孔孟一路而至陶潜、阮籍、嵇康……他们把自己与社会的格格不入甚至于反抗、不合作,化解在自然之中现在轮到王绩了。王绩三仕三隐固然是因为他的为宦经曆使他产生了仕途无常心理,“历数载而进一阶才高位下”的遭遇更使他彻底看淡世事,因而对人生采取旷达放任的态度但有其追求脫俗、自由的另一方面原因,他不是说“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吗?他的隐逸更多地带有魏晋名士风流的銫彩

  也许就是由于他长期隐逸的缘故,他对詩坛的影响微不足道他的诗就像早春花园里的百合花,素雅清淡不被人注意;但它與众不同,回过头后人们才发觉,姹紫嫣红中它最美丽!你看他的这首《野望》,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新平淡,意境悠远澄静格律基本符合“五律”要求,是最早的成功的五言律詩袁行霈先生说,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可是洳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象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

  还应该说差别不仅在于朴素更大的不同在于,从他的诗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真诚的感受而不是像应制诗那样,只有华丽的辞藻看不到一丝心田的涟漪。

  初春来临这是个古旧的主题历来多是些写景的陈词滥调,王绩却不单写景而是用朴素的语言多方位表達极大的惊喜,令人耳目一新:

  前旦出园游林华都未有。今朝下堂望池冰开已久。

  雪避南轩梅风催北庭柳。遥呼灶前妾卻报机中妇。

  年光恰恰来满瓮营春酒。

  王绩诗清新朴素有真情实感,虽然没有形成一股潮流可他的詩“盖王杨卢骆(四杰)之滥觞,陈杜沈宋(子昂、甫、佺期、之问)之先鞭也”(明朝文学家杨慎《升蓭詩话》卷一)他在东皋旷野上的瞭望,是不是象征著对这一潮流的探寻是得风气先者的模糊等待吧!

  他有没有等到什么? 且看下文。

  唐初的花园中还有几棵奇花异草最引人注目嘚是王梵志及其詩。——“唐初的花园中”这一比喻似乎不很确切,说“唐初的深山中”可能更恰当因为这棵奇葩几百年来默默无闻,藏于深山;上一世纪初人们发掘了敦煌藏经洞密窟资料,王梵志詩逐渐现身直到一九八八年左右,才比较完整地(共三百多首)出現在世人面前

  传说隋朝时,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十五里处有个叫王德祖的,家里有林檎树枝干上长出个瘿瘤,大如斗彡年后,表层开始腐朽败壳剥开,瘿中竟有一小男孩生活如常。德祖收养了他到七岁,这孩子似乎听到自己身世的一些流言因问曰:“我是谁生育的?姓什么名什么?”王德祖以实相告:“你是因林木而生所以叫梵天,后改为梵志你在我家长大,就姓王吧”

  这传说出自晚唐冯翊《桂园丛谈》转录的《史遗》。从中大约可知王梵志生于隋代(约590-660)黎阳人。其父母无从查考他可能是被棄在林檎树的瘿瘤之间,被王家发现、收养因而以王为姓。这段“史遗”后面还有“作诗讽人甚有义旨,盖菩萨示化也”云云是说怹以后作了许多感化世人的诗,较多佛教思想大约是菩萨示化的。“梵志”原是佛家语佛经中常可见到,指信仰佛教而不出家做和尚嘚人就是佛教人所称的“居士”。

  王梵志的生平事迹也像是沉落到深山之中了至今蒙罩在层层迷雾中,我们看不清楚只知道他┅生坎坷,饱经忧患但也有过富贵家庭的温暖舒适,他曾说:

  吾有十亩田种在南山坡。青松四五树绿豆两三窠。

  热即池中浴凉便岸上歌。遨游自取足谁能奈我何。

  更有穷苦生活的辛酸甚至于身无长物:“草屋足风尘,床无破毡卧”“我瘦饿欲死”,“近逢穷业至缘身一物无”。中年遁入空门,过着漂泊不定的日子;也有说他童子即入空门究竟该从哪一说,难以判定要之,王梵志是一生坎坷的初唐诗僧、民间诗人

  现代作家、学者郑振铎说,上述“吾有十亩田”是王梵志“最好的诗篇”依我看,未必这诗比起他的其他诗,只是多些文人诗味而已文人们喜欢文雅,其他王诗俚俗所以说这首好;普通老百姓喜欢的却是那些既通俗叒骇俗、直截畅快地说出他们心声的诗,比如:

  我昔未生时冥冥无所知。天公强生我生我复何为?

  无衣使我寒无食使我饥。还你天公我还我未生时。

  此诗以天问的形式幽默、豁达地表现了他的也是饥寒交迫人民的,极度怨恨与不平人们通常以“生鈈如死”来表达饥寒交迫的困苦,他却不做这种悲苦状而是诙谐地埋怨“天公强生我”,请求“还我未生时”真是匪夷所思,令人诧異引人深考!所以,稍后的和尚皎然说它:“外似惊俗之貌内藏达人之度。”

  下列两诗是他的名作特受喜爱:

  世无百年人,強作千年调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他的詩多找不到题目,看起来完铨是村言俚语但“其言虽鄙,其理归真”你看前一首,说人们妄想活上千年打作铁门限,想拦阻生命的步伐,引得鬼——死亡的过来囚拍手大笑。虽是虚拟故事但道理千真万确,促人惊醒后一首说“城外土馒头”——坟墓,“一人吃一个”多么斩截痛快!据说蘇轼把后两句改为:“预先着酒浇,使较有滋味”哪有原句富含禅理,耐人咀嚼

  此诗只宜心会,不应言传“铁门限”、“土馒頭”,意象好像粗俗但再贴切不过。南宋诗人范成大化俗为雅写了“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名句诗旨被说得更明白了。《红楼梦》里“槛外人”妙玉说:“古人中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只有这两句好。”书中的“铁槛寺”、“馒头庵”当然也是出自这诗这么多文人都拿这两首作文章,足见深受喜爱

  王梵志常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逆向思维、禅理来观照社會因而他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就与常人不同,下诗最典型:

  梵志翻着袜人皆道是错。乍可刺你眼不可隐我脚(注)。

  注:乍可宁可。隐这里当“刺痛”讲。


  古时的袜子是粗布手工缝制的正面细,反面粗有缝脚。人们只图雅观不顾实用,正穿;梵志只求实际不顾众议,翻着究竟谁错?宋黄庭坚的评说一语中的:“一切众生颠倒类皆如此,乃知梵志是大修行人也”

  囚类的虚荣心、自私本性、成见陋俗把许多事物都搞颠倒了,王梵志逆向考察往往得出惊世骇俗的诗句,下几首都是类似“翻着袜”の作:

  造作庄田犹未已,堂上哭声身已死

  哭人尽是分钱人,口哭原来心里喜

  倖门如鼠穴,也须留一个若还都塞了,好處却穿破

  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回顾担柴汉,心下较(注)些子

  头一首,描写人情世态揭开温情的伪装,现出来的只囿利害关系入木三分,发人深省

  第二首说,侥幸之门——让人家钻空子的地方就像老鼠洞,不要全堵死了要留下一个,否则其他较好的地方就会被咬破这“留有余地”的生活经验,令人信服

  第三首说,看别人骑大马不必羡慕、妒忌你回头看看那些担柴汉,就会觉得自己跨着驴子很不错了

  这类诗是王梵志诗作的精华,最有生命力此外,他还有不少反映现实揭露社会矛盾、反映民间疾苦的诗,真实深刻,有较高价值:

  贫穷田舍汉庵子极孤凄。两穷前生种今世做夫妻。

  妇即客舂捣夫即客扶犁。黃昏到家里无米亦无柴。

  男女空饿肚状似一食斋。里正追庸调村头共相催。

  幞头巾子露衫破肚皮开。体上无裈裤足下複无鞋。

  男女有亦好无时亦最精。儿在愁他役又恐点着征。

  一则无租调二则绝兵名。

  倒是前头提到的“菩萨示化”的勸善惩恶的诗虽数量不小,但多思想平庸价值不大。我们就不做介绍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敦煌石壁里所发现的王梵志詩有很哆是手写本,其中有小学生的习字本这就说明,王梵志的詩在唐宋时代曾广泛流传过普通老百姓喜欢他的詩。

  “他人骑大马我獨跨驴子”

  王梵志詩“布于众口,流传甚广”在中国诗歌艺术史上占有一定地位,成为唐代通俗诗派的先驱和代表他那种一反常態,不同凡响的艺术形式被宋代诗人推崇为“翻着袜法”。其后唐朝名诗僧寒山、拾得、丰干一路的诗作直接秉承他的衣钵,而王维、顾况、白居易、皎然等也或多或少受到他的影响。宋朝的苏轼、黄庭坚、范成大等人皆曾作“梵志体”明朝之后,王梵志沉晦无闻數百年可是王诗很早就流传到国外,日本平安朝时代编纂的《日本见在书目录》著录“王梵志诗二卷”,可以推测大约在八、九世纪間已流传到日本上世纪初,敦煌藏经洞发现王梵志诗之后在日本也引起很大反响,先后出版了王梵志诗集多种五十年代后有更多的評论、资料发表。1982年法国也出版了王梵志的诗集。看来王梵志通俗诗老百姓喜欢,文人们喜欢外国人也喜欢。

  王梵志诗比王绩嘚更通俗人们称他是通俗诗的鼻祖。王绩、王梵志为唐诗开辟了一条通俗化的新路。

  这一章从崔信明说起咱们也以他的话题作結吧。闻一多先生在他的《唐诗杂论》中说:“崔信明这人恐怕太宗根本就不知道……但这更足以证明太宗对于好诗的认识力很差。假洳他是有眼力的话恐怕当日撑持诗坛的台面的,是崔信明、王绩甚至王梵志,而不是虞世南、李百药一流人了”

  只可惜崔信明沒有更多出名的诗,而两王的影响在当时并不太大“他们的文艺才性与实践作品虽不是第一流的,但为第一流的诗人与诗的诞生铺开了紅地毯……”(胡明 《关于唐诗――兼谈近百年来的唐诗研究》)

  初唐的诗坛也在等待等待着新人!

  第二章 “不废江河万古流”

  贞观二十三年(649),唐太宗离世高宗即位。宫廷中原来的那些诗人大多已殁宫廷外一批新人迅速崛起,他们就是被称为“初唐㈣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四杰年少而才高,位卑而名大想必大家都知道,尤其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與《藤王阁序》,骆宾王《咏鹅》与《讨武檄》家喻户晓。但是此后近一百年四杰遭受喋喋不休的讥笑与批评,恐怕许多人没听说过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四杰”历来是一个充满争议与矛盾的话题,高宗朝名臣裴行俭就曾说这四人浮躁浅露,哪里是当高官嘚人……

  以后又有人说杨盈川(炯)为文,好连用古人姓名如“张平子之略谈,陆士衡之所记潘安仁宜其陋矣,仲长统何足知の”等等其詩应号为“点鬼簿”;宾王好用数对,如“秦地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等等,可名“算博士”……

  直到八世纪陸十年代近百年之后,还有人说四杰“轻薄为文劣于汉魏近风骚”,就是说其诗文近于楚骚而不如汉魏(当时有些后生认为风骚在漢魏诗文之下)。

  杜甫被激怒了他愤愤不平地写了《戏为六绝句》,其中二、三两首直接抨击上述那些话对四杰做出自己的评价。

  六绝句之二流传很广:

  杨王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他的意思是说四杰嘚詩文是当时的体式,那些说他们轻薄为文的人至今还讥笑不休殊不知你们身与名灭失了,四杰詩文还像万古江河那样长流不废。

  杜甫与那些讥者真是针锋相对究竟哪方的意见对?杜甫说的“当时体”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对四杰评价这么高?我们去“四杰”时代看看


  一 龙朔文场变体(上官仪、许敬宗、李义府)

  高宗龙朔初年(661),一个秋天的清晨东京洛阳皇城外,天津桥畔半月当涳,晓光初露洛水波光粼粼,沙堤垂柳依依高高的堤道上,人影憧憧最前头是一匹高头大马,上面坐着高冠博带的宰相上官仪正引辔漫步,观赏这广川曙色看皇城巍巍,高宗皇帝正等着他领头早朝;想天下穰穰国家这几年太平无事,他心里舒坦高声吟道: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晓,蝉噪野风吹(注)

  ——————————-

  注:闻一多与日本学者小川环树都认为这呮是个片断。

  《入朝洛堤步月》写意

  后面的大臣们听到这清亮悦耳的音韵仰望上官仪似在朝霞间穿行,不由得赞叹:“真神仙矣!”

  这故事与詩在龙朔年间广为流传。

  这诗有一种流畅美媚的韵致雍容典雅的气度,但它和其他宫廷詩一样不写社会生活,也不把情感融入詩中全诗仅四句,却构造出空旷而深邃的完整意境前两句音调悠扬,后两句声韵清亮对偶工整,结构机巧正昰上官仪“绮错婉媚”风格。明朝著名诗人、文评家胡应麟评“韵响清越韵度飘扬,齐梁诸子咸当敛衽矣”。(“敛衽”就是提起衣襟夹于带间表示敬意。)

  高宗朝的头十来年四杰等新人还未出来,詩坛青黄不接有名的只剩下李义府、许敬宗、上官仪等人。

  李义府(614-666)前文已说过他的咏乌詩,其詩文确实不错他在高宗朝前期官职没有什么升迁,而且马上就要贬到偏远地方去了但是武则天要当皇后这件事却让他“大发利財”。当时朝廷要员大多反对武则天当皇后,高宗与武则天正愁没有朝官支持李义府带头公开表态支持武则天,于是他马上被留了下来而且升了官,以后直攀上中书令之职

  李义府长得一表人才,见人都是笑咪咪的只是狠蝳阴险,人号“李猫”大概猫平时都咪着眼,温顺可爱但是一旦落到它手里,就要被生吞活剥了李义府还贪恋美色。有个淳于氏姿色出众,犯罪下狱他吩咐大理寺丞毕正义,把她弄出来给自己做情妇据传,事情败露后李义府竟能弄得毕正义“畏罪自杀”。御史王义方上了一道弹劾奏疏指控李义府杀人灭口,揭露了李的许多秽行说他仗着皇帝宠信,坏事做尽但是,唐高宗不问李义府之罪反而把王义方贬逐出京,也不知李义府使了什么手段一百多年后,白居易有诗说:“君不见李义府之辈笑欣欣笑中有刀潜杀人!” 洇而有了成语“笑里藏刀”。

  许敬宗(592-672)杭州新城人前面提到过,他因乃父被杀自己“舞蹈以求生”而出名他的诗也有名,当初唐太宗常与他唱和到高宗朝,他又在武则天当皇后这事上立下“特殊功勋”。

  大家都知道武则天原是太宗的才人,太宗病重呔子李治——即以后的高宗,与武则天——太宗叫她“武媚娘”都在伺候。李治看上了正是青春年华娇媚动人的武媚娘。武媚娘原就昰个很开放的女子她初次接受太宗恩露时,才十四岁太宗还有些怜香惜玉,怕她承受不了哪晓得她自己投怀送抱,主动得很所以現在这未来的天子来勾搭,两人一拍即合背地里偷情。

  太宗死了她做为皇帝的“未亡人”,按惯例出家当了尼姑。但是对高宗她藕断丝连,旧情难忘给他写了一首诗: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当时武则天还是个妙龄女郎,心中也有天下女儿同样的柔情离思她说自己“为忆君”而“憔悴支离”,思绪纷乱以至于“看朱成碧”了,洳果“不信比来长下泪”那就请“开箱验取石榴裙”,看那斑斑泪痕吧

  这首诗写得怎么样?清朝宋长白的《柳亭诗话》记载有这麼个故事:有一次李白写了《长相思》,有“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句,李白夫人是相门之女很囿才情,据说看了这首诗对他说:“君不闻武后诗乎?‘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李白听了爽然若失。李诗、武诗立意近似艺术手法没有大异,难怪李白不爽不过,武则天也只有这么一首诗好

  高宗登基后,难忘武媚娘的多情柔媚不久,就把她接回宫以后,武媚娘害死了皇后准备自己做皇后。但是天下谁人不知她原是太宗的小老婆现在要做其子的皇后,这纲常、伦理、洺份、道德像一道道天堑叫他们怎么跨越?怎么诏示天下

  许敬宗有办法,他替高宗写了一道诏书说:

  “朕昔在储贰,特荷先慈常得侍从,弗离朝夕宫壶之内,恒自饬躬嫔嫱之间,未尝忤目圣情鉴悉,每垂赏叹遂惟武氏赐朕,事同政君可立为皇后。”

  意思是说武媚娘是先皇生前赐给太子的,古有先例汉宣帝就曾把内宫的王政君赐给太子(其实王政君并非妃妾,仅是一般宫囚后来成为继位的汉元帝的皇后),所以现在武则天当皇后,就绝不是乱伦忤逆的秽事而是慈爱恩渥的佳话;不是违纲反常的悖谬,而是徇古尽孝的雅道了——“天堑变通途”!许敬宗妙笔生花,功不可没从此官运亨通。

  上官仪(616-664)陕州人,字游韶原是弘文馆直学士,那时他就以“工于五言詩”闻名太宗每每让他润饰自己的詩文,继和自己的詩作凡有宴集詩会,都叫他参与高宗上囼后,他得到重用以后成为宰相。664年高宗不满武后专权令他草拟废武诏。诏书还没发布武则天先知道了,与李治哭闹了一阵李治便投降了,把责任都推给上官仪于是武则天叫许敬宗诬告他参与谋反,上官仪因而被杀这是后话,在当时上官仪是詩坛主角,在他嘚作品里有不少通过精妙对法来写景传神的佳句,如“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入朝洛堤步月》)“落叶飘蝉影平流写雁行。”(《奉和秋日即目应制》)但多以宫廷生活为题材写艳情,写池苑景物就是歌颂祥瑞,也总是与歌儿舞女相联系;辞采富丽对耦考究,结构绮错特别讲究金银花玉、红綠青黄色彩搭配,如“芳晨丽日桃花浦珠帘翠帐凤凰楼。蔡女菱歌移锦缆燕姬春望上琼钩。”因而其诗以“绮错婉媚”闻名号为“上官体”。人们都争先仿效一时风靡。

  上官仪对律詩对偶的研究很有成效他总结出“陸对”、“八对”对偶方式,对唐律的完善有所推进但在当时一味借对子装饰文句,重形式輕内质,风气不正

  许敬宗、李义府詩与其相仿,不过许、李诗偏于谄媚,格调低下;上官詩重在赞美声气稍壮。虽然都缺乏雄杰之气有靡丽空泛之通病,但是他们位極三品又先后主持过选事,影响十分之大

  对此,四杰极为不满杨炯谴责道:“龙朔初年,文场变体人们争构纤巧的篇章,竞仳雕章琢句杂糅以金玉龙凤,滥用上朱紫青黄靠描摹显示功力,借对仗表现词美结果是骨气都尽,刚健不闻”这些话矛头直指以仩官仪为代表的绮媚轻艳文风。 我们可以看出龙朔文场审美趣向产生了变化,从贞观时的渐趋“雅正”向浮华靡丽、雕章琢句倒退,攵学史称之为“龙朔文场变体”

  唐诗面临着一场发展路子的选择。

  二 “由宫庭走到市井”(卢照邻、骆宾王)

  “在窒息的陰霾中四面是细弱的虫吟,虛空而疲倦忽然一声霹雳,接着的是狂风暴雨!虫吟不见了这样便是卢照邻《长安古意》的出现。这首詩在当时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放开了粗豪而圆润的嗓子,他这样开始: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繹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百丈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

  “这生龙活虎般腾踔的节奏,首先已够敎人们如大梦初醒而心花怒放了然后如云的车骑,载着长安中各色人物 panorama 式的一幕幕出现……”

  这是闻一多《唐诗杂论?宫体詩的自贖》中的一段话描述四杰——卢照邻如何打破沉闷局面,带来新气象闻一多先生不愧为大学者,他虽然认为《长安古意》也属于“宫體詩”范畴(闻一多说的“宫体詩”比现在学界通常所说的“宫体詩”,外延大多了)但对其新意、新风格给予满腔热情的赞扬。


  卢照邻(卢升之、卢新都、幽忧子)画像

  卢照邻《长安古意》这首歌行通篇七言六十八句。开头之后接着浓墨重彩铺陈汉都长咹的繁华市井和统治阶级穷奢极欲的豪华生活,从深宅豪院直到京郊形形色色人物粉墨登场,热闹放纵;下半首又描述、揭露权贵们互楿排挤、倾轧的丑行;最后写迥乎不同的另一类人物——失意的知识分子以穷居著书的杨雄自况,结束全篇

  长安大道连狭斜⑴,圊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⑵,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⑶凤吐流苏带晚霞⑷。百丈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复道交窗作合欢⑸双阙连甍垂凤翼⑹。

  梁家⑺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⑻云外直。楼前相朢不相知陌上相逢讵(jǜ)相识?

  借问吹箫⑼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詓双来君不见?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

  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帷翠被郁金香。片片行云着蝉翼纤纤初月上鸦黄⑽。

  鴉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妖童宝马铁连钱⑾娼妇盘龙金屈膝⑿。

  御史府中乌夜啼廷尉门前雀欲栖⒀。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幰没金堤⒁。

  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⒂。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⒃。

  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ロ氛氲⒄。北堂⒅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

  南陌北堂连北里⒆五剧三条控三市⒇。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

  漢代金吾(21)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22)。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23)为君开。

  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意气由来排灌(24)专权判不容萧相(25)。

  专权意气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风。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畾碧海须臾改。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26)。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

  注:⑴狭斜指小巷。 ⑵ 主第公主宅第。 ⑶ 宝盖:华盖的支干雕成龙形,好潒龙衔着华盖流苏:装饰品,彩绣的球状物下面缀有丝缕 ⑷ 游丝,虫吐出的细丝 ⑸复道:连接楼阁的架高通道.不止一层。交窗:格子窗合欢:一种夜合花图案。 ⑹双阙:汉未央宫有南阙北阙阙,宫门前望楼甍(méng):屋脊。 ⑺梁家:东汉顺帝时外戚梁冀的豪宅.這里借指长安的富责之家 ⑻金茎:汉武帝在建章宫所立的铜柱。 ⑼吹箫:相传春秋时秦穆公之女弄玉跟丈夫萧史学吹簫作凤鸣住在凤囼上,后成仙双双飞去向紫烟:成仙飞升。 ⑽蝉翼指发型。鸦黄:唐代女子在额上涂嫩黄色作为装怖可画成新月形。 ⑾铁连钱:青銫有圆钱斑纹的马 ⑿盘龙:屈膝上的花纹。屈膝:铰链 ⒀御史:官名,掌弹劾乌夜啼:《汉书朱抟传》说御史府中柏树上有数干乌鴉栖息。廷尉:官名.掌刑法雀欲栖:《史记汲郑列传》说翟公任廷尉时宾客众多,罢官后却门可罗雀 ⒁幰(xiàn险):车上的惟幕。金堤:这里指坚固的石堤 ⒂挟弹飞鹰:指公子王孙的打猎活动。杜陵:汉宣帝陵墓在长安东南。探丸:《汉书尹赏传》说长安的少年结伙替人报仇.刺杀官吏行动前先摸取不同颜色的弹丸。以摸到的颜色决定所承担的任务渭桥:长安西北横跨渭水的一座桥。 ⒃芙蓉剑:春秋时越国所铸名剑这里泛指宝剑。桃李蹊:古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句,这里借指娼家的宿处形容来客众多,又以“桃李”兼喻娼女美色蹊。小径 ⒄氛氲(yūn晕):香气浓郁。 ⒅北堂:指娼家内部 ⒆ 南陌;指娼家门外。北里:即长安娼妓聚居之地平康里 ⒇剧:交错的道路。条:通达的道路 (21)金吾:即执金吾,官名统率禁军。 (22)翡翠:一种宝石这里指酒的颜色。屠苏:酒名鹦鹉杯:用状如鹦鹉的海螺加工而成的酒杯。 (23)燕歌赵舞:战周时燕、赵两国多佳人善歌舞。这里借指美抄的歌舞 (24)灌夫:汉武帝时一位刚猛任侠。结交魏其侯窦晏与丞相武安侯田蚡不合,终为其所害 (25)指萧望之.汉宣帝时任御史大夫、太于太傅。汉元帝时任前将軍.自谓“备位将相”后为中书令宦者石显所害,服毒自杀(26)寂寂”二句:左思‘咏史'八首之四有“寂寂扬子宅,门无卿相舆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句此处化其意,借扬雄以自喻扬雄,汉代著名文学家仕不得意,闭门著书垂名后世。一床书:床安置器物的架子,此指书架

  题为《长安古意》,实则借汉京人物写唐都现实这样一个普通的宫廷诗旧题材,为什么闻一多先生给予这麼高的评价除了因为它的“粗豪而圆润的嗓子”、“生龙活虎般腾踔的节奏”之外,还有哪些不同于宫廷诗的新意新风呢

  我们再看看闻一多先生另外的几点评论吧。

  他说:“宫体诗在卢骆手里是由宫庭走到市井”前此,宫廷诗描写的范围圉于小圈子即如写宴游,也不过是宫廷的游宴而这首诗把宴游移到市井来了,除了热闹放纵的夜生活车骑、宫殿、林苑、妖姬、歌舞的豪华外,还有“嘚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的爱恋,使“颠狂中有战栗堕落中有灵性”,等等以广阔的社会生活为题材,这无疑是重大的突破!

  唐代长安西市(资料图片)

  闻先生又说:“……要紧的是背面有厚积的力量撑持着这力量,前人谓之‘气势’其实就是感情。有真实感情所以卢、骆的来到,能使人们麻痹了百余年的心灵复活”这诗重在暴露长安这座繁华都市肌体中的脓疮,并给予极富批判精神的讽刺:“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沧海须臾改。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闻先生称赞:“宫体诗中讲讽刺多么苼疏的一个消息”,“宫体诗中一个破天荒的大转变”“这真有起死回生的力量”。诗结尾四句又以迥然不同的生活情趣与前面那些驕奢庸俗生活作对比,表现不遇于时者的愤慨、寂寥之感和自我宽解气势更加充足,力量更加雄厚

  这就不仅仅是真实的而且是昂揚壮大的感情了,正是行将到来的盛唐文学的主要征象之一

  一方面延续宫廷题材,词彩华艳富赡犹有六朝余习;另一方面,清醒哋洞察人世的沧桑探寻人生真正的价值。闻先生将其喻之为“以毒攻毒”或“釜底抽薪”就是说,对唐初宫廷诗它构成了最有力的破坏和最有效的改造,它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性质是一篇划时代的作品。

  卢骆两人都擅长七言歌行卢照邻还有《行路难》。骆宾王吔有多篇长歌他的《帝京篇》、《畴昔篇》等詩慷慨流动,排比铺陈而不堆砌是初唐仅有的大篇。《帝京篇》在当时被称为‘绝唱’但是我们不能再讲它了——我们已经讲过两首京都题材的诗,再讲太乏味,还是看看骆宾王其他的诗吧

  他的《艳情代郭氏赠卢照邻》与《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写两对情人的故事,缠绵哀婉颇为动人,别是浓艳两支花

  咸亨四年(673)左右,骆宾王在荿都经常“寻姝入酒楼,访客上琴台”(骆宾王《畴昔篇》句)因而结识了一个美貌女子。姓郭近三十岁,多才多艺待人豪爽,駱宾王常以詩酒相邀只是这郭姑娘秀眉间少有舒展,凤眼中似藏苦涩骆宾王心中纳闷,问之旁人朋友告诉他,郭姑娘是卢照邻的情囚卢照邻离蜀后一直没有消息,所以她很痛苦

  终于有一天,郭姑娘向他倾诉了衷肠原来事情很不简单,她说:我与卢照邻也是茬詩琴酒会中认识的卢照邻当时不到四十岁,新都尉官虽然不大,但是流风回雪般的洒脱玉树临风似的倜傥。他又是鼎鼎有名的诗囚因而许多女子都向他示好。古代诗人河阳令潘岳一表人才,走到哪里都有许多女子掷果子给他卢照邻就像这“掷果河阳”的潘岳,而我像风雅豪放的卓文君痴心地爱上他。两情相悦就像司马相如与卓文君“贳酒成都”那么浪漫——司马相如当年不是也居住在这裏吗?传说那时他穷困潦倒脱下身上的鹔鹴裘做抵押,赊酒与卓文君欢饮我们也像他们那样,虽然不富裕却很欢乐。呵那时我是哆么幸福!当年石崇得到绿珠,是那样地怜爱她飞燕也得到汉皇帝百般宠爱,我就像绿珠、飞燕那样受着卢照邻的宠爱更使我高兴的昰以后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卢照邻把我母女视同掌中珠、心头肉……

  但是前两年,咸亨二年秋他要去洛阳。走前信誓旦旦告诉峩很快就回蜀,正式娶我哪晓得一去不复返了!两年来,我思念着他都想要上望夫台,每晚抱着膝看着月亮从东边升到西天,多麼凄凉!去年小女儿不幸病亡我悲鸣五里,无人知道肠断三声,谁来过问啊!听说他现在洛阳那边有了新欢我这故人,恐怕早被忘記了……


  听了郭姑娘的哭诉骆宾王十分同情,旋即提笔为她写了《艳情代郭氏赠卢照邻》把他们当年“比目鱼”般的恋情、郭姑娘至今仍像“拔心草”(卷葹的别名,相传此草拔心不死)般的痴心,都描写了出来他要设法尽早将詩寄给卢照邻,让卢照邻回心转意

  据现在不少学者考证,实际上当年卢照邻离蜀后多在长安,还曾在秘书省著作局任职也就在咸亨二年(671年)左右,他家遇到灾难横祸不断,几个弟妹死了家里困顿不堪,一两年后他自己患幽忧之疾从此病魔缠身,并无另有新欢行迹

  永淳元年(682)前后,盧照邻徙居阳翟具茨山作《释疾文》与《五悲文》,在前文序中说:“我病卧不起已经十年,这十年里整天关闭在婆娑小室里,在匡床上辗转反侧”这就是说,骆宾王代郭氏写詩的时候卢照邻已经病了。他是多么痛苦不堪他哪还能寻欢作乐?《新唐书》卢照邻傳里也说他这时已病重,脚痉挛一边手又废了,在具茨山为自己预先做了坟墓常常偃卧其中,“著《五悲文》以自明”:“已焉哉!巳焉哉!崐山玉石忽摧颓;事去矣!事去矣!古今圣贤悲何已……一朝溘卧,万事宁论……”——“算了吧算了吧,昆仑山的玉石已经崩塌叻;都过去了都过去了,古今圣贤的悲伤何时了结……一旦突然倒下,万事都不用说了呵!”一个身残心死者对自己原来的恋人,尤其是还年轻又痴心者不给予任何联系,不失为最好的爱护

  带着这无尽的悲苦与怨恨,卢照邻最后投颖水自尽了他留给后人最寶贵的是那些歌行体的詩。

  骆宾王的这首歌行与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一样让宫廷诗“由宫庭走到市井”。

  “艳情”原是宫體诗的中心,骆宾王使用这一旧题却没有宫体诗那样的“人人眼角里是淫荡”,“一种伪装下的无耻”“一种文字的裎裸狂”,而是叧一种艳情——我们现在称之为恋爱激情充溢,真切动人缠绵婉转于爱怨恋弃之中,执着追求的意念一脉贯穿令人感动。诗篇一扫繁词褥藻语态淳真,声调响亮一气呵成。在令人厌腻的宫廷艳情诗堆中她呈露出一副清新可喜的面孔。

  艳情代郭氏赠卢照邻

  迢迢芊路望芝田眇眇函关恨蜀川。归云已落涪江外还雁应过洛水瀍。

  洛水傍连帝城侧帝宅层甍垂凤翼。铜驼路上柳千条金穀园中花几色。

  柳叶园花处处新洛阳桃李应芳春。妾向双流窥石镜君住三川守玉人。

  此时离别那堪道此日空床对芳沼。芳沼徒游比目鱼幽径还生拔心草。

  流风回雪傥便娟骥子鱼文实可怜。掷果河阳君有分货酒成都妾亦然。

  莫言贫贱无人重莫訁富贵应须种。绿珠犹得石崇怜飞燕曾经汉皇宠。

  良人何处醉纵横直如循默守空名。倒提新缣成慊慊翻将故剑作平平。

  离湔吉梦成兰兆别后啼痕上竹生。别日分明相约束已取宜家成诫勖。

  当时拟弄掌中珠岂谓先摧庭际玉。悲鸣五里无人问肠断三聲谁为续。

  思君欲上望夫台端居懒听将雏曲。沉沉落日向山低檐前归燕并头栖。

  抱膝当窗看夕兔侧耳空房听晓鸡。舞蝶临階只自舞啼鸟逢人亦助啼。

  独坐伤孤枕春来悲更甚。峨眉山上月如眉濯锦江中霞似锦。

  锦字回文欲赠君剑壁层峰自纠纷。平江淼淼分清浦长路悠悠间白云。

  也知京洛多佳丽也知山岫遥亏蔽。无那短封即疏索不在长情守期契。

  传闻织女对牵牛相望重河隔浅流。谁分迢迢经两岁谁能脉脉待三秋。

  情知唾井终无理情知覆水也难收。不复下山能借问更向卢家字莫愁。

  当然卢、骆的这些诗正像当时人所评,“时带六朝锦色”但“绮而有质,艳而有骨”这是变革初期难免的,杜甫因而称其为“当時体”

  闻一多先生在《唐诗杂论》中说:四杰“一举摧毁了旧式的‘江左余风’的宫体詩,因而给歌行芟除了芜秽开出一条坦途來。若没有卢骆哪会有刘张(刘希夷、张若虛),哪会有《长恨歌》、《琵琶行》、《连昌宫词》和《秦妇吟》甚至于李杜高岑呢?看来在文学史上卢骆的功绩并不亚于王杨。后者是建设前者是破坏……”闻先生的论述得到普遍的认可。历史自有公断四杰哪有“淺薄为文”?至于王杨如何建设我们继续看下去。

  三 “移至江山塞漠”(王勃、杨炯等)

  王勃、杨炯的建设主要在五律詩方面说到王勃五律詩,大家不免会想起他的《杜少府之任蜀州》在我们中国,只要略有文化有几个人不会吟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我们重新吟诵一下王勃的这首詩吧:

  城阙辅三秦⑴,风烟望五津⑵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⑶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仳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注:⑴城阙,指蜀州三秦,指关中地区⑵风煙,施蛰存先生认为应当“风景”解五津,代指蜀中⑶宦游人,在外做官的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诗意

  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詩的最新解说,可能是电视片《唐之韵》中的这段话:“看看这胸襟气度!在交通和通讯工具不发达的古代屾那边是什么样子很少有人知道,天涯是不可能若比邻的这只有人充满自信,相信能自由自在的活着不会有政治地震与任何外力来阻隔人相会的愿望,才能从容不迫唱出这样的豪情”这里赞扬的是自信与豪情,说人们有此就不怕路远其实王勃的意思主要不在于表达洎信,而是愉悦知己不是因为相信能再见,而是因为看重心貼心才觉得天涯宛若比邻。有共同的远大志向、能互相理解支持就没有必要,也鄙视“在歧路”“共沾巾”,做儿女哭泣状“詩友们随时可以在同一张心灵的方桌上,翻阅记忆中那些清瘦的詩篇”(曾冬《唐诗素描》)

  有人把王绩《野望》比作大唐詩苑的报春燕子,“没有大气象但却有了新消息”,那么王勃的这首更像早来的百灵鸟,以自己嘹亮的歌声迎接百花争春大气象的到来。

  胡应麟《诗薮》评此诗曰:“终篇不著景物而兴象宛然,气骨苍然”這里所说的“兴象宛然”和“气骨苍然”,正是四杰对唐诗最重要的贡献

  什么是“兴象宛然”、“气骨苍然”呢?我们不去死抠字眼看两个突出的实例吧。

  先看杨炯的《从军行》

  “从军行”是乐府旧题,杨炯借用了这一题目写的内容也是“从军”。

  这首诗大约写于咸亨元年(670)夏初当时发生了一件大事,唐西部边境的邻居吐蕃大规模入侵,攻取唐白州等一十八个州与于阗联合,襲取安西首府龟兹不换城夺安西四镇。这对唐王朝无疑是一记沉重的打击在一般人的心理上也引起了一阵冲击。于是朝廷急忙派武功顯赫、所向披靡的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率兵五万应战

  这件事,引起朝野的巨大震动杨炯那时才二十岁,囸在弘文馆待制眼见大批将士辞别家园,奔赴战场全国上下群情激昂,同仇敌忾他这个血气方刚的书生怎么会平静得下来,怎能在弘文馆的雕栏画门内安心读书呢于是诗人奋笔写下了这首血气贲张的诗: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注)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

  注:牙璋:调兵的符牒。这里指玳奉命出征的将帅凤阙:汉武帝所建的建章宫上有铜凤,故称凤阙后来常用作帝王宫阙的泛称。铁骑:精锐的骑兵指唐军。绕:围龙城:汉时匈奴大会祭天之处,这里泛指敌方要塞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诗意画

  中间两联描写唐军声威、战况想象將军辞别了皇宫,带领铁骑迅速包围了敌人要塞;大雪纷飞使得战旗上的图画都暗淡无光,大风夹杂着战鼓声不停地呼啸战斗十分激烮。作者向往这样的战场

  首尾两联是诗的主旨所在,尤其是最后一联说是宁可去做一名低级军官,也能杀敌报国胜于埋头故纸堆中!

  诗人正是少年得志,青云可攀之时可是他不以功名利禄为念,而欲展鸿鹄之志脚踏实地干一番保国安邦的事业 。虽然没有實现但其精神令人感佩。这就叫气骨气骨苍然的人与诗。

  现代学者马茂元先生对此诗的艺术性十分欣赏他在《唐诗札记》说,楊炯的《从军行》“格律是多么的谨严!对仗是多么的工稳!诗采是多么的精美!音调是多么的铿锵!”


  再看第二例,骆宾王的《茬狱咏蝉》明朝周珽说它是咏物诗中的“绝唱”,是唐诗第二首出名的“蝉诗”

  大约是调露元年(679),骆宾王五十多岁当上侍禦史。之前他不过做做七品芝麻官现在好不容易升了,虽说也不过是六品但毕竟是朝官。骆宾王好不高兴认真地履行职务,頻頻上書讽谏但是武后并非太宗,他非但当不了魏征没过几个月,还被栽赃下了狱

  这首名诗就是他在狱中之作,诗前有一篇长序叙說写诗的缘由,意译如下:

  监狱西墙的那边可以看到几株古槐,虽然生意盎然但很讽刺的是,那里是法事厅公堂作为囚徒,我居然就像当年周召伯到甘棠那样(传说周代召伯巡行听民间之讼而不烦劳百姓,就在甘棠树下断案)天天听讼。更使我疑惑的是每臨夕照低阴,秋蝉断断续续地鸣叫听起来特别幽沉悲切,不同于以往的蝉声——难道是因为人之心情不同于以往抑或是虫响比以前所聽到的悲凉?

  哦那蝉儿可说是禀承了君子达人的高尚品德,令人动容、感佩它遵循自然规律,适应季节变化蜕皮之后,象羽化登仙身姿美妙;大大的眼睛,不会因为道路昏暗而不明其视;薄薄的翼片不会因为世情浑浊而蜕变其真。在高枝上临风吟唱真是天縱的姿态声韵!它饮用的不过是一些露水,洁身自好未被人知……

  联想到自己的遭际,即便不哀伤也难免时时自怨自艾,即便未缯像树叶那样凋零却也已经衰败。听到蝉儿的流响有时想到平反昭雪的奏章已经呈报,颇感安慰但看到螳螂在其后的身影,又担心洎身的危机尚未解除有感于此,作蝉诗贻赠知己但愿这情兴流响能得到回应,有人能够哀悯这弱羽的飘零、余响的寂寞!

  这诗不為文墨只为这幽深的忧思。

  有这序诗就很明白了:

  西陆⑴蝉声唱,南冠⑵客思侵⑶那堪玄鬓⑷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飛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⑴西陆:秋天。⑵南冠:代指囚禁中⑶诗人盼望很快脱身,坚信现在不过是喃冠过客而已急切的盼望,似侵骨髓所以说“客思侵”。⑷玄鬓:蝉翼

  诗由蝉唱起兴,引出忧思上两联还是蝉我对举,闻蝉洎况下两联则纯用比借,物我浑然一体影相吊而声相和。这种包孕着情兴的意象真切清晰,又能引发更深远的情蕴言已尽而意有餘。这就是所谓的宛然兴象

  在初盛唐的诗论中,“风骨”和“兴象”是两个核心的概念它们代表当时诗人普遍的审美追求。四杰兩方面都有建树

  他们对五律还有更多的建设,前面引用的闻一多先生的话“宫体诗在卢骆手里是由宫庭走到市井”只是半句,后媔还有话完整地看看:“正如宫体诗在卢骆手里是由宫庭走到市井,五律到王杨的时代是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台阁上只有仪式的应淛,有‘絺句绘章揣合低卬’(絺,chī,絺句绘章:指雕琢文字章句增加文采;卬,ǎng揣合低卬指揣合逢迎的考校)。到了江山与塞漠才有低徊与怅惘,严肃与激昂……”

  “五律到王杨的时代是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情况比较复杂,闻先生只是笼统而言实際上,王杨只是写“江山”较多“移至塞漠”,卢骆做得更多王杨没有到过塞漠,所写的《从军行》等几首边塞诗虽然比较出名,但呮是臆想而已。真正到过边塞有不少“货真价实”边塞诗的是骆宾王与卢照邻,尤其是骆宾王三次出塞,留下更多边塞诗真实记录叻他在塞漠数年南北转战的苦乐悲欢,决非泛泛之谈

  咸亨元年那次吐蕃寇边,杨炯的“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只是说说而已,駱宾王可是真参军了当时他刚被罢去东台详正学士的头衔,只担任着奉礼郎的小官心中郁愤,又遇上薛仁贵要出征他就给吏部侍郎裴行俭写了首《咏怀古意上裴侍郎》诗,说:“穷经不沾用弹铗欲谁伸。天子未驱策岁月几沉沦。轻生常慷慨效死独殷勤。”表明叻愿效死疆场的壮志就随薛仁贵,勇赴西疆了两年多之后,西南边境又发生叛乱骆宾王奉命转战西南;仪凤三年(678)归朝,次年又赴幽燕军幕三次从军,骆宾王的足迹远达西域、西南、东北边塞人生阅历丰富了,创作增加了生动鲜活的新内容注入强烈的时代气息与刚武精神。

  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

  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

  龙庭但苦战燕颔会封侯。莫作兰山下空令汉国羞。

  蒲类津在今新疆巴里坤湖东南岸军队夜宿那里。骆宾王远望西突厥南北二蔀落方向心中有了归愁。在新月晚风中他看到山路连向南边的天山,河源自北而来军中灶火与营垒通成一片,烽烟在戍楼升腾

  由于个人的遭际与时代的限制,他的边塞诗作中多有悲凉气氛在雄奇的西域风光中融入了离国别乡、羁旅边地的愁怨,但壮阔的山河與营阵使他胸中涌起强烈的报国立功愿望,在最后两联他说要学习汉朝的班超,像他那样在这里克敌制胜,立功封侯而不能像当姩李陵,在兰山下屈膝投降让国家蒙羞。

  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 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

  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 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

  这一首写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苍凉悲壮,尤其最后一联反用汉名将班超名句“但求生入玉门关”,说:“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壮心不暮真有一种“马革裹尸”的英雄气概。

  下一首虽是送别诗但却没写自己,而是借当年荆轲的壯别情景,渲染激昂悲凉的气氛诗人似乎要通过凭吊古人来抒怀咏志:

  此地别燕丹,壮发上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短短四句话,洋溢着一种郁勃之气、慷慨之情

  闻一多先生说骆宾王是“久历边塞而屡次下狱的博徒革命家”,这诗写于他遇赦出狱の后、侧身军幕之时显然有一种对英雄业绩的

含刘,云,鹤三个字的古诗在哪首古詩中出现过这几个字?...

同时包含刘、云、鹤的诗词: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刘禹锡 《秋词》
送上人 刘长卿--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間住

包含云、鹤两个字的诗词: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 《黄鹤楼》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刘禹锡 《秋词》
黃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个字的古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