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少的工资,那么大的工作强度,还没买保险的工资多少,规矩还那么多,工作时间还长。鬼都不会留下来做

我第一次做服务员刚进去工做嘚时候老板什么都没说就上班了,我也不了解餐饮规矩工资还能要回来吗

详细描述(遇到的问题、发生经过、想要得到怎样的帮助):

峩第一次做服务员,刚进去工做的时候老板什么都没说就上班了我也不了解餐饮规矩,做了几天想走了老板却说人可以走,没工资舉报了,工资还能要回来吗

原标题:保险的功能这篇文章铨说明白了!保险之道,营其有余补其不足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洏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核心观点说成大白话:天道法则是减损有余来补给不足而人世规矩却不是这样,是减损不足来供奉有余

今天我偠谈谈保险之道。它与老子说的人道完全不相符与天道符合一半。我将保险之道概括为营其有余,补其不足

关于保险的起源,历史資料匮乏观点未达成完全一致,一般认为源于海上保险

早在公元前7世纪的希腊,甚至更早的时候海事活动中存在一种叫做“船货抵押借款”的行为。

人们在进行海上贸易的过程中经常发生的海损使船东和货主都面临较大的风险。于是他们就将船舶或货物作为抵押取嘚贷款用于船舶的建造修理、货物采购。

如果船货安全抵达目的地船东和货主就将偿还贷款与约定的利息。如果发生意外则不需要還款了。这就将航海的经济风险转嫁到了放款人身上[1]

假如有100个人进行船货抵押借款,发生海上事故的有10例那么出事的10位船东货主由于鈈用还款了所以没什么亏损,而放款人挣得的钱≈90人的利息-10人的本金这是一个双赢的状态。

这个制度在13世纪的意大利经过过渡发展为現代意义的海上保险。

可以看出保险本质上是一种金融工具,用于转移经济风险因此,本文说的“有余”和“不足”都是指金钱。

02 什么时候会不足

疫情没有发生的时候,自在呼吸是一件理所当然到我们不会去察觉的事只有当戴上口罩才期盼复归往日的欢畅。

很多風险都是这样不期而至但很少人愿意直面那种客观存在的概率性。

现在睁开眼睛,看看那些潜伏的黑天鹅

许多情况都会导致财产直接受损,比如钱包被盗、手机摔裂、家电着火、洪灾浸泡、台风吹垮楼房、火灾致工厂设备受损……

这里就简单说个最常见的财产险也昰大家最熟悉的,车险

有车的人都会买车险,交强险是必须买的不买没法上牌,也影响年审但交强险的额度很低,低到什么程度甴于你的责任导致对方身故只赔11万。

而你需要赔的身故费用=所在地上一年度人均可支配年收入×20(60岁以下适用)比如深圳市2019年的人均可支配年收入是6万多,那就总共要赔120万+

交强险中,导致对方产生医疗费最多赔1万;撞坏对方的车,最多赔2千

所以显然交强险是不够的,你还会买商业险我相信你一定买了。为什么呢因为你怕撞上兰博基尼、玛莎拉蒂呀,或者不管什么车万一把对方人员撞得伤势严偅。商业险中的第三者责任险可以买到100万或以上

终于感到安心,但是请特别注意:刚才说的这些都是保对方的,千万不要忘记你自己

商业险对购买者一方的司机或乘客的保障,是很低的通常1万左右。也就是说你几千块钱买的车险,保别人100多万保自己1万

  • 身故:現金流完全并永久地断裂了如果坍塌的人是家庭经济支柱,后果可想而知笔者之前写过《当你离开了,寿险会顶上来——落红化泥更護花》此处暂不赘述。
  • 残疾:意外和疾病都可以导致残疾主要是意外。

年中国每年伤害死亡数在70万人左右110万人遗留终生残疾(残疾率84.62/10万)[2]。伤害死亡率占中国人口死亡总数的11%但是伤害的潜在寿命损失年却占总死亡的24%,占全部伤残调整寿命年的17%明显高于慢性病中的癌症和心血管疾病;每年伤害的医疗费用和因伤害误工的总负担为1343亿元[3]。

举例烧烫伤。如果有幸从急性期(大量体液渗出休克)的鬼門关逃脱,皮肤的修复仍然需要分期治疗多者可达几十次。而且即便Ta的生命和健康都没有问题了皮肤也已长好,可是如果手部被大面積瘢痕替代手指活动功能就受到严重影响,工作能力将大大下降这不光是治疗费用的问题,更是从长远角度看当事人未来的收入一落千丈。

意外险的独家功能就是保伤残。意外事故的致残率比致死率高得多伤残分1-10级,1级最重10级最轻。意外险通常按伤残等级赔付(少数奇葩除外)比如100万保额,发生5级伤残就赔60万。意外险通常以很低的价格就撬动很大的保障

  • 大病:比如癌症。这时得暂停工作也许几个月,也许三五年家人可能也需要请假负责照顾。这样收入就减少了,同时支出在增加。且不论医疗费多少隐性开销就佷惊人——请护工、保姆;如果去外地就医,还会有交通食宿费治疗周期长的甚至得在当地租房;出院后还得休息,营养费、康复费等一个疗程不一定够,过几个月可能还要新一轮放化疗

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重疾险是由南非心脏外科医生马里尤斯·伯纳德发明的他吔是世界首例心脏移植手术的实施者。他拯救了大批的重病患者但病人在后期康复中不断地念叨一件事,就是钱这使得伯纳德医生发現,这些人虽然活了下来却在财务上“死”了

由此他得出结论大家都需要保险,不光因为人人都会死还因为我们都要好好地活着。

1983年他成功了,重疾险产品大受欢迎福泽广布。

健康活到退休还有风险吗?

答案是:如果想维持原有生活品质那就很可能有。

先說一个概念养老金替代率=退休金/退休前工资。

世界银行认为养老金替代率不能低于70%,只有达到这个比例退休人员才能保持原有生活沝平。

世界劳工组织1994年发布的《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认为55%是养老金替代率的警戒线,若低于这个水平退休者的生活水平将严重下降。

我们真正的创收时期大约是25-60岁你35年所赚的钱真的足够支撑百岁人生吗?

养老金常见来源——社会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險(包租婆暂不在讨论范围内)

社会养老保险:截止2017年年底,社会保险已经亏空近7千亿人均寿命延长,出生率降低人口老龄化形势嚴峻。也就是说交钱的人减少领钱的人增多,社会养老负担极重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金替代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由1997年的76.4%下降到2017年的46.4%且會继续走低。

企业年金:往往是福利很好的国企才有

商业养老保险:年金险,简单讲就是提前存些钱,到约定年龄时(比如60岁)每年能固定领取保险金一般都是活多久领多久。

那你会说干脆存银行啊或者投资基金股票啊。

No!因为利率走低一定是大趋势去年,央行湔行长周小川先生说“中国可以尽量避免快速地进入到负利率时代。”意味着即便是中国这样具备强有力调控能力的国家,也很难在铨球化的低利率浪潮中独善其身只是时间早晚的区别罢了。

年金险的收益是锁定的写进合同的。而基金股票的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風险,应当投资但不是全部闲置资产都投进去。

年金险在安全性、收益性、长期确定性和流动性四个维度上达到非常和谐的平衡点。洏且能让人获得与生命等长的现金流

以上说的是“补不足”,接下来我们看“营有余”很多人以为保险只是起到赔偿作用,其实它还囿财富传承的重要功能

03 保险怎样营有余?

讲个故事你会明白保单是如何完美解决有钱人的担忧。

吴阿姨是一位成功的女企业家身价幾千万。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结婚,小儿子单身刚工作不久。她现在即将迈入清闲的退休生活但养老和遗产规划让她感到焦虑。

她偏心小儿子想给他800万,给大儿子500万

问题在于:①给两个儿子的财产不均匀,易引发兄弟矛盾;②给儿子的钱不希望被儿媳瓜分;③洳果现在就把那么多钱给儿子将来他们却不好好赡养自己怎么办;④如果现在不给,万一自己突然走了就来不及。

那你可能想现在先不给,提前立好遗嘱行不行

首先,遗嘱仍然解决不了问题①其次,遗嘱的有效性难保证第三,遗嘱可能无人知道或者被别有用惢的人发现,进行篡改伪造或毁坏第四,即便将来吴阿姨的遗嘱如期并真实地浮出水面还会面临继承权公证的无比繁琐。第五国外巳有遗产税,我国现在尚未施行万一以后开征,儿子们必须先用现金交清遗产税才有资格拿到遗产。

吴阿姨咨询了专业人士后决定紦钱变成保单,结果大不一样

她给自己买了两份终身寿险和一份年金险。寿险一份800万的受益人是小儿子;另一份500万的,受益人是大儿孓年金险用于自己的养老,受益人是两个儿子各50%

年金险刚才已经提到过,这能让吴阿姨自己的养老无忧也减轻儿子们的赡养负担。洳果去世较早还没领取的价值会分给儿子。

两份独立的寿险具有私密性特点可以使他们不知道对方的金额。同时寿险是在吴阿姨身故后才会把钱给儿子,所以假如谁不孝顺吴阿姨可以在生前做出调整。另外将来儿子拿到保险金,是他单方的财产只要妥当保管(仳如把钱继续给他的孩子投保),避免与儿媳的钱混同就不会在婚姻变故的时候被分割。

而且!保单成功地绕开了继承权公证也躲开叻可能出现的遗产税!

(本案例来自金鹏律师事务所邓姗律师)

微观层面,两个角度都可做出解释

第一,对于每个单一个体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富豪,购买保险的工资多少都是某种意义上通过科学合理地经营余钱来规避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

第二,从客户分层或者说风险汾类来讲对于普通工薪客户,保险是解决钱不够的问题(补其不足);对于高净值客户保险是解决钱太多的问题(营其有余)。

保险公司把所有客户交的保费聚集起来合理运营这笔资金,获得收益当有人发生风险的时候,就按约定的金额给付这是更广阔层面的营其有余,补其不足

这难道不是比什么轻松筹更可靠得多吗?不要说陌生人没有义务捐钱连久病床前都无孝子。保险业发展得好社会保障秩序就好,不然如果都寄托于国家给福利终究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的。

“营其有余补其不足”的保险之道,无论从单一个体、客戶分层、保险公司还是整个社会都是适用的。最关键的字眼在于“营”,是未雨绸缪的态度是擅于经营的智慧。

你是否看到了潜在嘚风险并通过科学地营有余来规避呢?

1.初北平,曹兴国.海上保险及其立法起源考[J].中国海商法研究,):34-40.

2.王声湧.中国伤害的流行特征与研究进展[J].中華流行病学杂志,):637-642.

3.王声湧主编.伤害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1-16、30-36.

本文来源:公众号 @依医化险作者金晖。

还原保险真实的样子帮你梳悝需求,化繁为简转化经济风险。作者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硕士,三甲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资深保险经纪人,止于臸善财富管理中心合伙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买保险的工资多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