溆浦在哪里办云南少数民族族证

溆浦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致贫原因及对策
2010年8月20日,我办收到国家民委和湖南省民委下发的《关于开展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行政村基本情况的调查》通知后,局长彭庆琳高度重视,一面向领导汇报,一面立即安排部署,迅速对全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展开调查。通过为期4天的调查和我们今年上半年3-5月份的民族工作调研综合,我们初步掌握了全县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现状和致贫原因。现就致贫原因及对策进行探析。
我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现状。综合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我县有少数民族贫困村105个,占在全县653个行政村中占17%;贫困地区人口115544人,其中少数民族有59948人,在这些地区中,劳动力人口71169人;其中文盲半文盲14466人,占贫困地区总人口的12%,因病因灾返贫5358人,占贫困地区总人口的0.5%。贫困地区中,共有自然村落421个,其中未通电的村落有12个,未通自来水的村落255个,未通电话的村落108个,未通油路的村落73个,未有村卫生室的73个。在全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中,居住在棚屋或石屋等简易住房的有3719户。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存在以下共同特点:
(一)比重大。我县少数民族行政村共105个,占全县行政村的近17%,贫困人口达到5358人。比重很大。
(二)文化程度低。在贫困地区中,我县少数民族文盲半文盲人数达到14466人,占整个贫困地区人口的12%。
(三)生存环境恶劣。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我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没有通油路的村达58个,未通电的村落有7个,未通自来水的村落有100个,未通电话的村落108个,未设卫生室的村落有73个,生存环境相当恶劣。
(四)底子薄。本次调查发现,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人均纯收入一直在低位徘徊,收入增长很慢。贫困地区2007年全县平均纯收入1759元,2008年1866元,2009年1990元。人民收入增长缓慢。
(五)承灾能力弱。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中,全年因病因灾返贫人口5358人,占调查行政村总人口的0.5%。承灾能力相当弱。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认为,我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致贫存在以下五大因素。
(一)恶劣的生存环境影响了经济发展。我县少数民族多生活在山高林密,土地贫瘠,地少人稀的地区。如自然村落位于温水乡冰脚村的第19瑶族组,人均耕地只有0.2亩。其次是这些地方的基础设施较差,主要在水利设施、低产粮田改造等。由于地处偏远,人烟稀少,加上人丁不多,要靠他们自身力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就更加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恶劣的生存环境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二)偏低的受教育程度制约了经济发展。由于多种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普遍受教育程度要低于其他地区。特别是我县有语言的花瑶、箭杆瑶,他们从小与汉族接触少,导致学生语言不通,大部分学生在中学、小学就已经辍学。在激烈的经济发展大环境中,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乃至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决定了他所处的位置和所担当的角色。受教育程度越低,他在劳动链中就只能处于底层,这样就制约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历史原因造成的贫富差距束缚了经济发展。由于历史等原因,少数民族地区一直落后于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整体滞后,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低于其他地区。经济的落后,生活水平的偏低,使他们弄潮经济发展的实力大打折扣,束缚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四)特定的一些因素阻碍了经济发展。由于少数民族的文化,语言和生活习惯等等很多方面都有别于汉族。他们的生活圈,社会圈,经济圈都相对独立。因此,在同汉族进行经济交流和社会交流的过程中,其流畅程度明显要弱于汉族和汉族之间。这样,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五)由于政策原因,得不到优惠照顾。我县虽有13.3万少数民族人口,有3个乡少数民族人口过30%,其中有2个乡少数民族人口过60%-80%,但没有一个民族乡,这13.3万少数民族按照现行的民族政策,得不到一点优惠和照顾,我们民族办多次上省里争取无门。
针对以上致贫原因,我们以为,要把好脉,对好症,再下好药,循序渐进,逐步扭转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贫困现状,达到共同富裕。
(一)是要通筋活络,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人们都知道,“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同样,要想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就必须搞好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抓好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硬件。硬件抓好了,才能配套很好的软件。今年,我县启动了民族团结进步行动,制定了民族团结实施方案。为经济落后的民族地区排忧解难。
(二)是要输血强身,加大扶持扶助力度。少数民族地区落后于其他地区是不争的事实。因为落后,客观上他们的经济发展能力要低,底子要薄,基础要差。要使贫困地区能摆脱贫困,必须加大扶持扶助力度。首先要扩低保。要把生活仍很贫困,但受指标限制的那部分人纳入低保范围中来,确保他们生活无忧。其次要放低息或无息贷款。政府要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制订一些有利于他们的金融政策,给他们小额发展贷款,并且予以贴息,让他们有发展资金。再次要建组织。要政府牵头,部门引导,帮他们建立互助组织,让他们抱团状大。
(三)是要补脑明智,提升少数民族素质。提升少数民族素质,要从三方面入手。针对文盲或半文盲,要开办识字班、双语班,让他们脱盲。针对初高中毕业生,要开办技能班,让他们掌握技术。针对在职人员,要开办继续教育班,让他们继续受教育,不落后于时代。
(四)是要科学制定少数民族优惠政策,让党的民族政策普照整个少数民族。首先要肯定国家民委的大政方针是正确的。如对自治区民族优惠政策与省、直辖市有区别,也就是说自治区是重点。而省、直辖市民族优惠的重点则是自治州和自治县。《湖南省散居少数民族工作条例》也只把民族的重点放在民族乡。从过去的少数民族法律法规和出台的民族政策来看,我县除考生享受5-10分的降分以外,象我们散居民族大县没有享受到其他任何优惠政策。我们认为现行的这种民族政策很不公平,也不科学。长此以往,就会出现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民族乡靠党的民族优惠政策扶持富裕了,而散居少数民族县的民族村及少数民族穷了,甚至会出现因政策而上访等不稳定因素。因此,我们建议国家、省政府在制定民族法律法规和“十二.五”发展规划时,要科学的将散居少数民族县的民族村和贫困少数民族人口纳入扶持对象。这样做,将有助于民族大团结,有利于民族进步。
&&&&&&&&&&&
&&&&&&&&&&&&&&溆浦县民族事务办
2010年8月24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溆浦县在外少数民族青年踊跃回乡应征入伍&|&发布日期:&|&nbsp浏览()人次&|&&|&&]张恒  &黄部长,我们要报名当兵!&听说今年冬季征兵开始了,10月29日,溆浦县祖市殿镇向家垅村土家族青年王文强和李苏刚两兄弟来到镇人民武装部办公室报名应征入伍,据了解,这两兄弟是专程从深圳赶回来报名的。
  今年征兵工作启动以来,溆浦县早动员、早宣传、早部署,重点抓好了兵役制度改革的宣传教育,激发起了全民参军卫国热情。报名现场除了大批前来报名的适龄青年,人群中还有不少中老年人咨询报名事项。观音阁镇赤壁垅村77岁的向文华老人说:&保家卫囯是每个青年的应尽义务,何况现在大学生到部队去参军,不但国家有不少的优惠待遇,还会学到不少本事&。祖师殿镇柳林村的适龄青年刘向田原本准备外出打工,听说今年的征兵又开始了,他放弃了这个机会,一直在家等待报名应征:&参军入伍人生只有一次,我想到部队的大熔炉里去摔打几年,一来尽义务,二来学到更多的本事。&
  截至10月30日,该县已有500多位适龄青年来报名应征,其中大多数都具有大中专学历。(编辑:孙燕)[字号:
]前一则: 后一则:溆浦:90后大学生水库里养大闸蟹
播放次数:0
溆浦:90后大学生水库里养大闸蟹 查看详细》
溆浦:90后大学生水库里养大闸蟹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809351 湘ICP备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湘
Copyright (C)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怀化传媒网版权所有
怀化地区第一视听综合门户网 怀化市广播电视台主办
联系地址:湖南省怀化市城东新区怀化广电中心
技术支持:南京厚建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
&&&&&&&&&&&&&
&&&&&&&&&&&&&&&&&&&&&&&
溆浦教育信息网
溆浦教育信息网
溆浦教育信息网是由溆浦县教育局主办的负责建设和管理,服务于全县,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广大师生的综合性网络服务平台。溆浦教育信息网下设溆浦教育,教育管理,政策法规,教育科研,教学园地,招生考试,党务公开,基础教育,成人教育,教育督导思想作风建设,学生资助。为广大教师、学生、家长、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和关心教育的社会各界人士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务。经过多年的发展,溆浦教育信息网如今已成为一个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综合性教育门户网站。溆浦县教育概况&&& 一、学校情况。我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478所(民办学校60所),其中普通高中11所(民办高中4所)、初中49所(含2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心小学30所、村小329所(含民办完全小学1所)、幼儿园83所(民办幼儿园54所);职业中专、进修学校、特殊学校各1所;社办培训机构2所。二、学生情况。在校学生91307人,教学班2612个。其中普通高中9518人,187个教学班;职业中专1198人,34个教学班;初中16650人,351个教学班;小学46385人,1308个教学班;学前在园幼儿17496人,726个教学班;特殊教育60人,6个教学班。三、教师情况。教师总人数8929人,其中在职6464人,离退休2465人。在职人员中专任教师5981人、工人483人,其中专任教师高中705人、初中1891人、小学3088人、教师进修学校18人、县幼儿园35人、职中143人、机关101人。高中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553人,高级职称140人;初中教师中大专以上学历1751人,中级以上职称1007人;小学教师中中专以上学历3084人,中级以上职称2117人。(注:教师统计人数截止的时间是2008年12月底)&工作机构(含内设科室)主要职责县教育局是县人民政府管理全县教育事业的职能部门,其主要职能是:(一)贯彻落实国家教育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制定实施意见并监督执行。(二)研究提出全县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和教育事业发展计划,拟定教育体制改革的政策以及教育发展的重点、结构、速度,指导并协调实施工作。(三)统筹管理本部门教育经费;参与拟定筹措教育经费、教育拨款、教育基建投资的政策性措施;监测全县教育经费的投入使用情况;按有关规定管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以及外国政府和组织对我县的教育援助和教育贷款;管理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助学工作。(四)统筹管理全县的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及社会力量办学等工作;指导、协调各部门有关教育工作;组织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的督导与评估。(五)规范并指导各级各类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德育工作、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及国防教育工作。(六)统筹和指导少数民族教育工作,协调对少数民族区域的教育援助。(七)主管全县教师工作,指导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统筹规划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监督执行各类学校的编制标准;负责教师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考核和奖励等工作。(八)统筹管理各类高等、中专学历教育的招生考试工作;负责高校毕业生和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归口管理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拟定并组织实施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方案。(九)负责全县教育基本信息的统计、分析和发布。(十)管理全县中、小学校和局直属事业单位,归口管理教师奖励基金会,指导有关学会、协会等社团组织的工作。(十一)负责全县教育督导、语言文字的管理、改革及推广普通话工作。(十二)按照党组织隶属关系,规划并指导局直属单位和学校的党建、宣传、统战等社团工作。(十三)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局管理的直属单位和中小学校干部的考察任免。(十四)指导和管理全县教育系统的纪检、监察和内部审计监督工作。(十五)承办县委、县人民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办公室综合协调局机关重要政务、事务;负责局机关综合工作的组织安排、督促检查;负责新闻宣传、文秘、档案、保密、信访、老龄、治安保卫、信息、绿化、计划生育、中小学校图书建设、机关财务以及机关后勤和行政管理工作。普教股综筹管理全县的基础教育工作、指导推进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指导全县基础教育体制和教育教学改革;归口管理和指导中小学、特殊教育、学前教育工作、归口管理中小学教材和配套用书;检查全县基础教育质量、组织指导初、高中毕业会考和中小学有关考试;管理中、小学学生学籍;指导中小学的德育和艺术、人口法制教育、国防教育;组织协调有关基础教育研究工作;归口管理学校体育、卫生健康教育工作;参与拟定全县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参与中小学布局调整、教学仪器、现代技术教育、设备建设、教师和校长队伍建设工作。计划财务股负责拟定全县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参与拟定教育经费筹措和管理的政策性措施;统计并监督全县教育经费投入、执行情况和教师工资发放情况;指导全县中小学建设及布局调整;编制县本级教育专款、各种外贸和国内捐赠款并分配安排市、县财政教育拨款;协同有关部门制订和规范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收费标准;参与现代技术装备建设;负责有关税务、财务检查等协调工作;指导学校后勤和财务工作、参与管理各类学校校办产业、国有资产和勤工俭学工作。人事股负责局机关及局直属单位和全县中小学干部人事、机构编制有关工作;会同有关部门贯彻实施各级各类学校机构编制、人事管理、劳动工资和收入分配的有关规定;指导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负责教育系统教师、干部职工的表彰奖励、教师调配工作;负责教育系统教师资格认定、招聘、职务评聘(审)等相关工作;指导和管理中小学师资培训和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局机关及局直属单位和中小学校干部的考察、任免;负责全县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毕业生指导工作;归口管理教师奖励基金和教育系统教职工人事档案工作。纪检监察室负责全县教育系统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行政监察工作、协助党组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负责对教育系统党员和干部进行遵纪守法教育,按照党组织隶属关系和干部管理权限、审理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违反党章及其他法规的案件,受理党员和干部的检举控告和申诉;监督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局属单位及中小学委任人员的工作。教研室研究先进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指导基层学校开展教研教改活动,根据学校实际提出执行教学计划、新课程标准的意见;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为基层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提出指导意见;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统筹、指导校本教研工作、总结推广教学经验;组织对中小学校的教学工作检查、教学质量检测评估。安全办负责全县教育系统安全相关工作,包括对各中小学校的安全工作进行牵头组织、综合协调、宣传教育、督查指导、考核评比,同时处理好与安全相关的日常工作。成教股对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籍管理、新生招生、毕业生就业等工作进行指导;负责县内民办教育机构的审批、发证、年检评估及日常管理工作;负责县内全国统一的自学考试和成人高考的报名组考工作;对县内农村农民进行科学技术教育,进行县内劳动力就业培训,管理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和岗前培训的管理。电教、仪器站负责全县中小学校教学仪器的配备管理工作;组织实施高中、小学实验操作测试及初中实验操作毕业会考工作;对全县中小学校教学仪器使用管理进行监控;负责县内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测试工作;指导县内中小学校的校园网建设;负责县教育信息网的维护;对县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教师、信息员进行培训。招生办负责组织高考考生报名及体检工作;负责组织高考考生信息采集及审核工作;负责组织高考组考及协调工作;负责组织上线考生志愿填报及录取工作;负责高考信息发布工作;负责组织高考考生档案的整理及上报;负责发放被录取考生的纸质档案;负责组织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招生录取工作;负责其它与招生考试相关工作。勤工俭学管理站负责并指导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学校独立或联合经营的校办企业,开展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活动;指导中小学校建立并发展好学生劳动实践基地,积极开展创收活动,弥补教育经费不足,改善办学条件。教育工会根据上级党委和上级工会的工作部署,制定工会工作计划,检查指导各学校工会开展工作;贯彻《教师法》、《教育法》、《工会法》,努力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做好领导与教职工的沟通工作;协助党委做好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开展有益于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各类教育活动;履行民主参与职能,组织和代表教职工参与教育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充分发挥工会在民主监督渠道中的作用;按时召开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组织筹备工会委员会的选举工作,并向大会报告工作;认真落实教代会“四项职权”,负责教代会的筹备工作和会务工作,并督查会后各工作委员会日常工作的开展情况;组织好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教职工的文体生活;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收缴、管理和合理使用工会经费。审计股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指导本系统的内部审计工作。根据《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教育部第17号令),负责对下列事项进行审计:(一)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二)预算执行和决算;(三)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四)专项教育资金的筹措、拨付、管理和使用;(五)固定资产和管理和使用;(六)建设、修缮工程项目;(七)对外投资项目;(八)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有效和风险管理;(九)经济管理和效益情况;(十)有关领导人员的任期经济责任;(十一)本部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和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负责对本部门、本单位和所属单位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中的重大事项组织或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并向本部门、本单位领导或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审计调查结果。法制股负责全县教育系统法制宣传、培训、检查工作,编制、拟定教育普法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和推进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依法治校工作。报告教育行政案件,积极配合做好调查取证,送达教育行政法律文书等工作,监督行政处罚决定的实行;受理并报告行政复议申诉、行政赔偿请求,做好上传下达及调解工作。在本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会同其它部门开展教育执法检查,对执法过错人员依法追究责任,配合公安、司法机关依法查处教育违法案件。负责对全县教育系统规范文件进行审核及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执法资格审查,安排培训考核和执法证件的发证、年检工作。挂靠单位溆浦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按照国家、省有关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对各办事处、乡镇和各级各类学校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和评估,制定教育督导评估方案并组织实施;研究提出全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长期奋斗目标、总体规划和思路;起草综合性的地方教育有关文件;牵头组织全县教育方面的迎检验收工作;牵头组织教育局各相关股室的检查工作;组织指导全县教育执法、执法监督工作;指导全县教育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的研究和试点。
暂无相关产品记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