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原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浅谈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延续的原因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中国传统文化》讲义:第一章 绪论12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10学时)
第一节& 文化概论
一、教学目的
通过介绍&文化&、&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涵义、源流、范畴,构成特点与地位。进而使学生了解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
1、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文化&概念的说法,明确&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
2、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区别。
3、明确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及传统文化的主要对象。
三、教学效果
1、对&文&、&化&字义的解释要从简。
2、可设计些适合课堂上问答的问题,如填空、单选、多选、判断等,以测试学生对有关文化问题的了解程度。
一、文化的本义与定义(重点、难点)
人类从野蛮到文明,靠文化进步,从生物的人到社会的人靠文化教化。人们的个性、气质、情操,靠文化培养;人们的崇高与渺小,靠文化赋予;人们各种各样的人生观、价值观,靠文化确立。那么,文化究竟是什么?
当今世界关于文化的定义,据统计已经有260多种。迄今为止,&文化&仍是学术界众说纷纭的问题。实际上,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具有与人类自身同样长久的历史,一部人类史就是人的文化史,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民族文化、企业文化、饮食文化、酒文化、陶瓷文化、服饰文化等等,也就是说,文化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
首先,让我们看看古人是怎样理解&文化&这个概念的。
&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对&文&作解释较早的是《易经&系辞下》中有这样一段话:&物相杂,故曰文。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段文字中&观鸟兽之文&,就是指观察鸟兽身上的各色交错的纹理。这段文字说明,我们的祖先包牺氏重视观察自然与人类自身,从自然界与人类自身领悟道理,概括为&八卦&来通天地万物之神妙,来分类归纳万事万物的情状。现代科学研究,中国的&八卦&应该看作是逻辑数理的祖先,计算机使用的二进制计算方法就是借鉴了&八卦&的进位方法。这里主要是用&文&来表示动物身上的纹理。后来,在此基础上,&文&字又有许多引申意义。
①引申为文字、文章。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诗词曲赋。
②其二,引申为古代的礼乐制度,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法令条文。
③其三,引申为精神修养,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文彩。
④其四,在礼乐制度和修养的基础上还引申为美、善、德行之义,如成语&文质彬彬&(《论语&雍也》)中的&文&即指文采和修养德行。
总之,&文&在古人心目中,起初指纹理,后来又引申出近十几种引申义。其中,文字、文章、修养、德行与现在人们理解的&文化&一词的意义最为接近。
&化&的本意有三个方面:一是变化,二是生成,三是造化。主要指事物动态变化的过程。《庄子&逍遥游》中的&化而为鸟,其名曰鹏&,中的&化&即指变化。《易&系辞下》中&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中的&化&即生成,化生也是生成。雌雄构精,于是生成各种动物及某些植物。以上三个本义,最基本的是指改变、变化。即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在此基础上,后来又引申为风俗、风气教化等等。&化&字的引申义与现代人理解的&文化&一词最相近的是&教化&,也即伦理德行的化成,如&潜移默化&。
&文&与&化&并联使用(但不是一个整词)最早见于《易&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教材第2页),其中&刚柔交错&四个字加括号,是今人高&&补的,原文空缺。这段文字是任何研究中国文化的人不能忽略的。这段文字说,日月往来,阴阳并陈,刚柔交错成文,这就叫作&天文&。文化教育旨在使人行当所行,止当所止,这就叫做&人文&。治国者观察天文,用以认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观察人文,用以教化,造就天下的人。很显然,这里所说的&天文&,既指&自然变化规律&,也指&人对自然变化规律的认识&。这里所说的&人文&,既指社会变化规律,也指人对人伦社会规律的认识。&天文&、&人文&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我们要注意的是,这段文字中&文&与&化&分开使用,但整段文字强调的是&以人文教化天下百姓。&具有明确的文明教化之意。
西汉以后,&文&与&化&经常一块连用,后来渐渐凝固为一个词。但并未出现现代意义上人们常的&文化&一词。按照古人的理解,&文化&就是&以文教化&。近代(五四前后)在译介西方有关语汇(拉丁文culture)时,借用中国固有的&文明&、&文化&等词,赋予新义,就产生了我们今天通常所理解的&文化&一词。不过中国的&文化&一词侧重于精神领域的&文治教化&,而&文明&一词则兼容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
把&文化&作为一个内涵丰富,众多学科探究的对象,实际上发源于近代欧洲。西方语言的文化一词与汉语的文化有相近的一面,又有相异之处。《牛津词典》把1510年作为文化的精神、人文用法在英语首次出现的日期。但此时的文化主要指栽培、种植的意义以及由此引申出的性情陶冶、品德教化等涵义。
自中世纪起,文化与今日的文化概念相当,英语中的文化&culture&的本义指精神文化,即人文&&宗教文化,中国文化一开始就有精神和人文的指向,因此,各国对文化的理解稍有差异,但也有共同之处。
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作了系统阐释,他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的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泰勒强调了文化作为一个精神文化的综合整体的基本含义,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文化概念进行了详细考察和整理的是美国文化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他们于1952年发表了《文化的概念》,对西方当时搜集到的160多个关于文化的定义做了梳理与分析,指出:文化既是人类行为的产物,又是决定人类行为的某种要素。
关于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文化&的含义:
据当今学者的不完全统计,在中国自&五四&前后至今,关于文化的定义,几乎有260多条,基本采用了冯天瑜先生的说法&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和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中国文化史断想》第17页)&。
这里所说的主体是指人,客体是指自然。人是指整个人类。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这里所说的自然不仅指人类赖以生存并与之相对立的自然,也包括人类本身的各种自然属性与生理属性。比如人脑具有自然属性与生理属性。人类运用发达的头脑,在认识、改造自然过程中逐渐掌握了自然的规律,创造了文化,也改善了人类本身。比如说,一块粘土不具备文化意蕴,但经过人类烧制,并且绘上图案,成了彩陶,注入了人类的审美观念和劳动技能就成为彩陶文化。又如一个山洞,人类钻进去只是为了遮风避雨,繁衍后代,似乎这个山洞算不上有什么文化味。但一座建筑物经过设计师的精心设计和建筑人员的精心施工,把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意境追求通过石头,木头和沙子体现出来了,那么这座建筑物就可称作体现文化价值的建筑艺术。
由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引出: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改造自然界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简言之,&自然的人化,也即人化自然是文化的本质。&
依照人化自然即是文化的概念,自八十年代以来在中国兴起了文化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文化分支。比如企业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更有大量的实用文化:饮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服饰文化、广告文化、绿色文化、传播文化、旅游文化等等。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文化的分支,都不是我们学习和探讨的重点,充其量只是文化研究的素材。我们学习和研究的核心内容是精神文化,是以文、史、哲为骨干的传统文化。它是中国人精神生产最美丽的花朵和中国人智慧外化的结晶。
二、文化的构成与分类(重点、难点)
关于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定义,概括起来不外乎广义的和狭义两种。
(一)广义的文化与自然相对,泛指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出自十五大报告)。由此可见广义的文化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称作&大文化&。关于&大文化&的结构与构成,最简单的是划分成二层:即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就是实体文化,是指人类用各种材料对自然加工造成的器物的、技术的、非人格化的、客观的东西,如城池、宫殿、祠庙、长城、桥梁、器皿、工具、服饰、饮食等等。精神文化又称虚体文化,是指人类对自然进行加工或塑造自我过程中形成的用语言或符号表现出来的,精神的、人格的、主观的东西。如文字、语言、宗教、哲学、音乐、绘画、书法、风俗、制度等等。实体文化与虚体文化组成文化统一体,比如,建造宫殿,是先设计后建造的。设计建筑物时,表现为精神文化;当建成这一建筑时,表现为物质文化,同时这个建筑物体现了这个设计师的建筑思想。建筑是工程,又是艺术。所以说,建筑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体。影视先是实体,后是虚体,最终成为欺骗眼睛的艺术。
根据学者的研究。文化体系的构成有三层说、四层说、五层说、六层说等等。
我们着重介绍的是四层说。四层说是从文化形态学的角度来分层的。
(1)物态文化层约相当于物质文化,表现为物体形态,故称物态文化,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属实体文化。如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艺术文化均属物态文化层,大运会上有传统服饰表演,展示的是中国传统物态文化。物态文化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存需要为目标,直接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制度文化层:指各种社会规范,它规定人们必须遵循的制度,反映出一系列的处理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准则。如家族制度、婚姻制度、官吏制度、经济制度、政治法律制度、伦理道德。科举制度也属制度文化层。中国古代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兄弟共妻、一夫多妻均属于制度文化层。新颁布的《婚姻法》、《户籍改革规定》也属制度文化层。
(3)行为文化层:多指人际关系中约定俗成的礼仪、民俗、风俗,即行为模式。这是一类以民俗民风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民族、地域特色的行为模式,如宋代至清代的聘礼,男方给女方送茶,用茶不能移植来寓意一女不嫁二夫。行为文化有三个特征,一是集体约定俗成,并反复履行,如春节、五月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等等。西方的复活节、圣诞节、情人节。二是形式类型化、模式化。如春节要贴对联、放鞭炮、包饺子。端五节包粽子;八月十五吃月饼。三是时间上一代传一代。好的风俗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扩展开来,如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已经扩展到中国年轻一代。当然,有些传统风俗是可以改变的,&移风易俗&是文明进步的表现。如开始于宋朝的妇女缠足的习惯,到了近代被彻底改变了。
(4)心态文化层:指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心理活动等等。这是文化的核心。心态文化大致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社会意识,可以再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心理是暂时的,有流动性和变化性,如要求、愿望、情绪、风尚。如唐代以肥为美,魏晋时期以清瘦为美,古代诗词中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还有&环肥燕瘦&。社会意识形态则是多指经过社会科学家系统加工过的社会意识,并且经过物化形态,如书籍、绘画、书法、雕塑等固定下来,传播天下。比如冯梦龙的《三言二拍》反映了宋末明初小市民的心态。
以上介绍的是大文化即广义文化的涵义以及大文化的体系或构成。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重要的是要掌握文化四层说,即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但四层说也有交叉的情况,如建筑,既可归入物态层,可以居住,又可归入心态层,因为建筑有可供观赏的艺术的一面。
(二)狭义文化
狭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观念意识形态成果,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狭义文化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所以又称&小文化&。
关于狭义文化的涵盖面和界说,最早的权威是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说:&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他强调的是精神文化。在汉语体系中,我们在前面所讲的文化的本意&&以文教化,也属于小文化的范畴,在一般平民心目中,文化泛指一般的知识尤其是语言文字知识,某人有文化是指有一定的知识。实际上这种界定也属小文化的范畴。
需要强调的是,狭义文化与广义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二者是对立统一的。我们在研究精神文化现象时,不能忽略物质文化的基础和决定作用。在研究有关心态文化的问题时,不能忽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对于心态文化的影响、制约。比如,研究饮食文化,我们不能仅仅从心态角度分析食物如何美观,有观赏品味,我们的饮食文化是建立在满足食欲的基础之上的。总之,不能把小文化与大文化割裂开来,不能把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割裂开来。
三、文化的特征与功能
文化的特征& 从一般意义上说,文化至少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1、时代性。刘守华《文化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每一民族的文化世界,都是一个不断延续、不断发展的存在系统,这个永远处于演变状态的存在系统,有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人类文化是特定社会和特定时代的产物,是一个历史概念,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必然有不同的时代文化。因此,文化的第一特征是时代性。
每一代人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下,他们很自然地从上一代那里继承传统文化,并根据时代需要对其进行利用和改造,以使其适应新的时代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的时代性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承传性和变异性。正是通过世代承传积累,人类文化才会日益丰富起来。正是通过不断变异更新,人类文化才会不断进步。从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机时代到现在的信息时代,都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文化变异的结果。
2、地域性。人类活动必须借助一定的空间条件才能进行,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历史传统和人的思维方式各不相同,自然就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因此,文化的第二特征是地域性。
差异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就世界而言,东方文化、西方文化、非洲文化迥异;就亚洲而言,大陆文化、高原文化、草原文化、沙漠文化各具特色;就中国而言,中原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香港文化千差万别,这些都是因特定的地域条件而产生的差别。
3、民族性。当不同的社会集团分化整合为社会集团的时候,反映这种以社会集团利益为活动目的的社会文化,便自然地带有民族文化的特征。特定民族所恪守的共同语言、风俗、习惯、性格、心理及利益,是民族文化的突出表现。法兰西民族、日耳曼民族、犹太民族、日本民族、阿拉伯民族、中华民族、甚至藏族、蒙古族等等在文化上的差异是有目共睹的。因负羞而切腹自杀这种在日本常见的事,在美国人看来是难以想象的。以颜色为例,楚人尚红,可能是源于对太阳、对火的崇拜;藏民尚白,是源于对冰雪、对雪山的崇拜;彝族尚黑,则是源于对黑虎祖先神的崇拜。
4、同一性。文化的同一性包含两个层面:超自然性与超个体性。
文化,必须是人化,有人的活动痕迹,是与&自然&相对而言的概念。纯粹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不属于文化,把自然加工改造成为物质或精神产品,打上人类心智的印记,才是文化。日月星辰、风云雷电、山川河流、动物植物等本来不属于文化范畴,但面对日月星辰的运转,风云雷电的变幻,人们一方面感到惊恐惶惑,另一方面又激起了控制它们的愿望,于是在想象中把它们人格化,创造出有关日月星辰、风云雷电的神话,则就是文化了。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等本来也不属于文化,但人们在一些高山峻岭上刻字作画,建寺造观,甚至美其名曰&神女峰&、&仙人洞&,编出一些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也就是文化了。
文化的超个体性是指:文化是为人类社会成员共同接受、共同拥有的,不为社会成员所共同接受和理解的事物,不属文化。任何人都无法摆脱自身所处文化的直接或间接制约,甚至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打喷嚏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国学大师季羡林在《说嚏喷》一文中说:英国人、德国人一打喷嚏,旁边的人连忙祝愿健康;印度佛教长老打喷嚏,众徒就会齐声祝愿长寿;古希腊、罗马以打喷嚏为占预之事;而中国人认为打喷嚏与亲人想念和别人议论有关。
文化的功能 &文化作为一个复杂的聚合体和一种绵延持续的社会现象,在满足人类生存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自己独特的重要功能。
1、满足需要的功能。人类有多种需要,首先是饮食、性等生理的需要,其次是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高的需要是自我实现,包括个人理想的实现、能力与才赋的充分发挥等。人类这些需要无不与文化息息相关,即使是最基本的生理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也日益获得了文化的内涵。饮食以解饥渴,异性结合以繁衍后代,看起来似乎只是建立在生物本能基础上的纯生理需要,但实际上自从人类脱离动物界以后,在&饮食男女&方面就实现了文化转变。中国的饮食文化不仅注重&色&、&香&、&味&,还强调&美&,将菜肴制作成花鸟鱼虫等艺术品,不但满足了人们的生理需要,还让人获得了美的享受。酒、茶最初也只是简单地满足人的生理需要,但随着酒文化、茶文化内涵的不断丰富,原来单纯的物质文化中就蕴含了浓厚的精神文化。男女结合更是远远超出了生物本能的需要,从彼此相爱、缔结婚姻、建立家庭到生儿育女,不仅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亲属网络,影响到社会结构,而且婚姻的美满与否,还给人们的精神生活以深刻影响,并成为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这就是文化人类学家所说的&生物需要的社会转化&。随着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问题的解决,在向&小康&社会迈进的征程中,中国人必然对旅游娱乐文化、教育科技文化以及个人理想的实现给予更多的关注。
2、认知的功能。文化是人类在一定历史阶段征服自然、改造世界过程中创造积累的成果的总和。通过文化的积累延续,人类得以将有关知识一代一代传递下去,并不断加以充实。借助文化的积累,人类在改造地球的基础上,如今又开始了对太空的探索。
3、规范的功能。人类的行为,几乎都要受社会规范的制约,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而规范有时是强制性的,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违犯了就要受到制裁或惩罚;有时又是自觉和习惯性的,是约定俗成的惯性行为定势。
4、凝聚的功能。文化是社会群体特别是民族之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因为有了共同文化,人们才感到自己属于某一民族,从而很自然地仿效自己同胞的语言、服饰、习俗、风度甚至思维方式。这样,共同文化就成了民族成员紧密团结的基础,产生出一种巨大的凝聚力。就中华民族而言,其凝聚力的核心,既不是经济利益聚合力,也不是单纯的种族血缘认同力,而是长期历史积淀下来的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即文化凝聚力。具体表现为:万物一体、天人合一、恋土归根、天下大同的价值取向,使海内外炎黄子孙产生了很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内向互济、贵中尚和的处世精神,给民族凝聚力的形成提供了基本动力和条件。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界定与定义
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是与外国文化对举的概念,是指中华民族及其祖先在自己脚下这块土地上创造出来并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文化总和。
中国文化是一个历史的、动态发展的概念。最初,&中国&并不具有国家实体的含义,而只是一个地域概念。中国的&国&字是个象形字,本义是城邑,&中&是中心。父系氏族公社以后,由氏族部落联盟首领演变而来的国君,普遍采用筑城而居的方式,统治本城邑及其周围地区(&野&)。由于居住在黄河中游一带的夏人处在地望的中心,故最早的&中国&指夏人所居之城,指的是以洛邑为中心的地区。夏人也就是中国人,《说文解字》:&夏,中国之人也。&随着华夏族及后来汉族活动范围的扩大,&中国&一词包含的范围也在扩大。商人灭夏,周人灭商,中国版图已不仅限于黄河中游,而且黄河下游、江汉流域、今华北大部都被纳入了&中国&,由此出现了&中国&一词的其它说法,如&九州&、&华夏&、&中华&等。中国之外则被称为&四夷&、&四方&、&四国&。西周以后,无论谁占居中原,都以&中国&自居,即便是少数民族也不例外。如十六国北朝之际,北魏孝文帝等人就斥说东晋南朝为&南伪&。然而,&中国&一词虽历朝沿用,却没有一个朝代以&中国&为国名。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们习惯上称明朝或清朝为&中华帝国&,简称&中国&。从此,&中国&才作为主权国家的专称。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清廷与沙俄签定《尼布楚条约》,清朝首席谈判代表索额图的全衔是&中国大圣皇帝钦差大臣、分界大臣、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
中国传统文化& 所谓传统,就是世代相传且具有根本性的事物、行为、制度、信念的总和。&传&本义是&驿&。古代国家政令等重要信息的传递主要依靠驿站,依靠在驿站不停地更换车马才能达到。后引申为传授、延续、继承、相传等。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统&本义是蚕茧的头绪,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众丝皆得其首,是为统。&后引申为纲要、根本、世代相承和彼此联系的事物。传统作为单一概念是汉代以后出现的,它正是取了&传&的相传、继续和&统&的根本之意。
所谓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每个民族中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它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有着特定的内涵和占主导地位的基本精神。它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聚拢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
所谓中国传统文化,即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人创造的旧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礼仪制度、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文物典籍等等。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继往开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美好明天的基础。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环境与条件
中国传统文化的地理环境及其影响& 任何文化的生成与发展,总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下实现的,不同的地理环境是不同的文化类型出现和不同的文化特征形成的深厚物质基础。
中国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除东南及东部面向海洋外,东北、北部、西北、西部、西南皆与欧亚大陆连接,但却被河流、沙漠或高原峻岭所阻隔,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因此,四周都有天然阻隔、相对封闭便成为中国地理的第一大特点。具体来说,中国西部是被称为亚洲中轴的帕米尔高原,它向四方伸延出几条大山脉,把亚洲分为东亚、西亚、南亚和北亚。这里高山峻岭,山路崎岖,虽有一线可通,且汉代已开通了丝绸之路,然而这干寒荒凉之地,在古代却是难以逾越的;中国西南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它是中国与南亚的天然分界,难以逾越。另外,西南的横断山脉及其江河、热带丛林也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的天然阻隔;中国北部是广漠无垠的草原和沙漠,地势起伏不大,然而中国古代,从贝加尔湖到外兴安岭一线南、北族人因严寒等原因又几无交往,形成了一个人文空间带;中国东部及东南是广阔的海岸线。
中国地理的第二大特点是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呈现出三大阶梯式的地形地貌。具体来说,青藏高原为第一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以北、以东为第二阶梯,海拔在米,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相间分布,地形复杂多样;第三阶梯为北起大兴安岭,中经太行山,南至巫山、云贵高原东侧一线以东的中国东部地区,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海拔200米以下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淮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及江南红土盆地都分布在这一地区。
中国地理的第三大特点是季风气候显著,各地干湿冷暖差别悬殊。就干湿度而言,中国大陆以距离海洋远近形成了从东南向西北由湿润、半干旱到干旱的逐渐递变。东部阶梯除华北以外一般湿润多雨,中部阶梯除云贵高原以外一般为半干旱、干旱气候,西北内陆则成为最干旱地区。就冷暖度而言,中国大陆由南向北以名山大川为天然分界,呈现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的渐次递变。具体说,台南、滇南一线以南为热带,以北至秦岭、淮河一线为亚热带,以北至长城一线为暖温带,长城以北、以西为中温带,大兴安岭、黑龙江一带为寒温带。
运动、变化是事物的永恒规律。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环境也不例外,也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地形地貌方面,从辽东湾到杭州湾的大部分沿岸地区都是最近二三千年陆续成为陆地的。许多大江大河都有过决口和改道的历史,尤以辽河、海河、黄河、淮河最为突出。许多湖泊的形状、面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的甚至消亡,如洞庭湖、罗布泊、梁山泊等。植被减少、水土流失、草原退化、沙漠扩大等现象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西北地区,许多绿洲和繁华城市消失,如古楼兰文明。气候方面,西北内陆在地质史上曾经是温暖湿润的地方,猿人时期今华北一带也比现在要温暖湿润得多,那时,森林茂密,河流纵横,沼泽四布,虎、豹等凶禽猛兽时常出没,马、牛、羊、鹿等食草动物成群结队。尧舜禹时期,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所以有的学者认为,近万年来,中国气候总的发展趋势是由温暖转向干凉,距今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大陆的亚热带分界线在华北燕山一线。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近3000年来,我国先后于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公元1200年和公元1700年出现了四次低温期。
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文化的多样性与多元一体格局。中国自然地理的第二、第三大特点是东部低平而湿润,西部高亢而凉干,由此,中国古代就形成了东南、中原以农耕为主,而西北以畜牧为主的人文生产景观。这与欧洲农牧相间结合、亦农亦牧的情况有很大不同。同时,由于从南到北温度和干湿度的变化,决定了淮河、秦岭以南的中国南方产业结构以稻作农业为主,淮河、秦岭以北至长城的中国北方以粟作农业为主,而长城以北则以游牧业为主。1933年,我国学者胡焕庸就提出,自东北的黑河至云南的腾冲划一条直线,把中国分为东南和西北两部分,东南占地42.9%,人口占全国总数的94.4%;西北占地57.1%,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5.6%,这便是国际学术界著名的&胡焕庸线&。由于中原地区自然环境相对优越,文明起步较早,历史上还形成了各民族内聚,多元文化类型融合的趋势,从而出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多元一体格局。
二是文化的封闭性大于开放性。中国四周的天然阻隔和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特点,中国古代一直缺乏对外开放、向外进取的条件和动力。相对优越的地理环境,加上中华先民的勤劳智慧,使古代中国在西方近代文明兴起之前,长期成为世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最富足最强大的国度,因而产生了&中华帝国,无求于人&的自我陶醉、自我封闭观念。
长期以来,由于绝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地理环境相对优越的中原、东南农耕区域,因而造成了人口增长与土地面积不足的矛盾,人们只能在有限的土地上,精耕细作,集约经营,对土地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时日积久,便养成了中国人安土重迁、安分守己、乐天知命的民族性格,并由此培养了中华民族对乡土的眷恋和对故国的深切情怀,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但同时,由于长期的农耕生活和对土地的过分依赖,又限制了中国人的视野,影响了对外的扩展与开放。中国古代&五刑&(死、流、徒、杖、笞)之中,流刑仅次于死刑,就是强迫犯罪的人远离故国、故乡、故土,利用地理环境和心理因素对之进行惩罚。戍守岭南的50万秦朝罪徒都是这种刑罚的反映。
中国传统文化的经济基础& 中国传统的经济形态是农耕经济,农业给古老的中华民族提供了基本的衣食之源,因之,农业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深厚的经济基础。
关于我国农业的起源,史籍中有许多说法,有的说是神农氏发明了农业,有的说是烈山氏,有的说是炎帝之子柱,有的说是周人始祖弃,而司马迁则说农业为黄帝发明。目前考古证明,农业至少在一万年前新石器时代到来之际便已存在了,并不是某一两个英雄人物的功劳。大致说来,黄河中下游一带的远古居民是粟、黍等旱地农作物种植的发明者,而长江中下游一带的远古居民是稻这种水田作物种植的发明者。
大约在年之前,中国北部的气候发生了由温暖向凉干的转变,这就导致了长城以北地带的产业结构由原来以农耕为主向以游牧为主的转变,并由此形成了我国历史上长城以南的农耕经济和长城以北、以西的游牧经济的分野。
中国古代的农业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的地位。经过夏、商、周三代的经验积累,中国农业生产在春秋战国时期实现了一次较大的飞跃,主要表现在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牛耕的推广、水利灌溉工程的大量兴修、耕地的大量垦辟和小农经济的出现等方面。秦汉时期,由于楼车、代田法的出现及以铁犁为代表的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促使农耕区向西北方向扩展,江淮之间、关中也出现了大大小小的灌溉区,全国垦田面积达到800万顷,人口5900万。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大批人口南迁,南方农业水平迅速赶了上来,长江以南、五岭以北的广大地区及巴蜀一带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区。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经济重心开始移向长江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中央政府的主要财政来源地,所谓&天下以江淮为国命。&宋元明清各代,中国的农耕和养蚕重心一直在南方,南方的粮草通过大运河源源不断的运往北方。唐宋以来,筒车、曲辕犁、梯田、施肥、套种、育种、园艺、农书等为代表的工具、工艺或技术远远走在了世界的前面,棉花、花生、玉米、番薯等经济作物和高产作物不断地从世界各地引进。清末,中国人口已达4亿。正是古代辉煌的农业文明,才支撑了中国这一庞大的人口基数。
纵观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可以看到如下特点:一是成就突出,起步早,水平高,发展稳定且从未中断。二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三是精耕细作,农桑结合,粮棉结合,集约化程度高。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主体&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主体是以汉族为主的中国所有民族的人民,即中华民族,包括历史上延续至今的和已经消亡了的民族。
目前,中国考古学的成果已能粗略勾勒出我国远古人类进化的轮廓:猿人,又称直立人,在我国发现有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距今170万年至10万年;古人,又称早期智人,在我国发现有马坝人、长阳人、丁村人等,距今10万年至4万年;新人,又称晚期智人,在我国发现有山顶洞人、河套人、柳江人等,距今4万年至1万年。上述各个阶段的人类化石测定证明,中国的远古人类都属于蒙古人,即黄种人,其特点是铲型门齿。他们是中华大地上最早的居民,中国传统文化正是从这些来自远古洪荒时代的人类开始的。
新石器时代,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最典型,这便是后来华夏集团的前身。它包括三大族团:西北的华夏集团,包括黄帝、炎帝、祝融等族;东方的东夷集团,包括太昊、少昊、蚩尤等族;南方的苗蛮集团,包括三苗、伏羲、女娲等族。按照先秦文献的记载,距今5000年左右,黄帝、炎帝联合起来,在涿鹿打败了蚩尤,不久,黄帝又在阪泉打败了炎帝,成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黄帝以后,尧、舜、禹相继以禅让的方式担任联盟首领。
经过夏、商、周三代及春秋战国,华夏与蛮、夷、戎、狄经过长期的影响而融合为一体,终于形成了强大的华夏族。
秦汉之际,华夏族在同周边民族的冲突与交往中逐渐有了&汉族&之称。秦汉虽然实现了统一,但统一的只是农耕区域。与此同时,长城以北的匈奴也建立起了多民族的游牧汗国,所谓&南有大汉,北有强胡&,中国历史由此出现了中原农耕王朝与北方游牧汗国并存对峙的局面。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乘中原混乱之际纷纷内迁并建立政权。虽然这些政权都有一定的民族特色,但它们对中原汉文化都一致认同,于是继春秋战国之后,中国历史出现了第二次民族大融合,中华民族的活力和气魄空前强大起来。隋唐时期,在中原文明的强大吸力下,周边各族纷纷臣服,雄才大略的唐太宗被拥戴为&天可汗&,而唐朝又通过周边各族的中介作用,把辉煌灿烂的大唐文化传播到亚洲各地,长安成为当时世界的中心。五代宋辽夏金时期,虽然南北对立分裂,但少数民族政权无一例外地都以中华传统礼制作为治国方略,长城已不再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界限。元明清时期,中华各民族在中央政权的推动下,民族杂居、民族融合的趋势继续发展,长城作为阻碍南北的心理界限已基本消失,中华民族在深层上实现了南北混一、天下一统。
纵观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秦汉以后,长城一线不仅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长期对垒的界标,同时又是两者之间通过战争、迁徙、和亲、互市等形式实现经济互补和文化融合的纽带。一方面,北方民族的周期性南下,虽然破坏了中原农耕文化,但相伴而来的还有北方民族那种充满活力的刚劲气质,又是对稳健儒雅的中原农耕文化的补充。另一方面,北方游牧民族虽然数次入主中原,但后来自己反而被&同化&,不得不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与礼乐制度,这就极大地壮大了汉民族实体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主体。
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政治环境& 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政治环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宗法制度的长盛不衰和君主专制制度的高度发达。
所谓宗法,就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在尊祖敬宗的前提下,区分尊卑长幼,规定继承秩序,确定宗族成员权利和义务的法则。宗法制起源于父系氏族公社的家长制。父系氏族公社后期,父系家长支配着家族内部的所有财产及成员,具有很高的权威。他死后,其权力和财产需要有人继承,于是习惯上便规定了一定的继承秩序。
商代,宗法制进一步发展起来,商王及各级奴隶主的继承实行&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制度。家族长称为&子&,在家族中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正妻之外还有众多的妾,于是嫡庶之制便应运而生了。西周时期,宗法制趋于严密。在严格区分嫡庶,确立嫡长子优先继承权的前提下,又增加了庶子继承的原则,这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庶以贵不以长。&宗子享有许多特权,如主持祖宗祭祀,掌管本族财产,决定本族成员的婚丧事务,教导或惩罚本族成员等。西周的宗法制与等级制、分封制互为表里,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形成了层层相属、代代相袭的政治权力结构,在一定意义上讲,西周的各级行政机构正是扩大了的宗法系统。
春秋争霸,周天子地位旁落,宗法制开始动摇。战国变法,普遍限制贵族特权,宗法制受到致命打击。原来在宗族中居于支庶地位的一些成员,由于军功、力田、经商等原因而上升为显贵或豪富,于是他们不再愿意受共居共财原则的束缚,也不再愿意继续尊奉并受制于名义上的宗子,这样,宗法制便瓦解了。
秦汉以后,严格意义上的宗法制已不复存在,但它的基本精神却以另外的形式顽固地存在于整个中国封建社会,这就是家族制度或者叫宗族制度。
在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聚族而居是一种普遍现象,特别是随着东汉庄园经济的发展,强宗大族势力再度膨胀,他们收徒附、置部曲、筑城堡,富甲一方,称霸乡里,甚至操纵地方官吏,过着半割据的日子,经过汉末战乱终于形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制度。门阀士族以阀阅自诩,相互标榜,操纵选举,累世为官,在社会上的势力和声望往往是累代延续。当时,江南有朱、张、顾、陆,山东有崔、卢、李、郑,关中有杨、韦、裴、薛。
宋代以后,修族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订族规等这些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家族制度的具体内容被人们逐渐接受了下来。这些做法不仅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千年历史,甚至影响到近代和现代。
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另一显著特点是存在着一个延续了两千多年且不断得到强化的君主专制的官僚政治体制。
秦始皇扫平六国、统一全国后,建立了一个皇帝独裁、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治制度。它规定:皇帝自称朕,命为制,令为诏,印称玺,&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为保证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官员一律由皇帝任免。三公是丞相(掌政务)、太尉(掌军政)、御史大夫(掌监察),九卿是奉常(掌宗庙礼仪、占卜祭祀)、郎中令(掌侍卫、传诏)、卫尉(掌宫门守卫)、太仆(掌车马)、廷尉(掌刑狱司法)、典客(掌外交)、宗正(掌皇族事务)、治粟内史(掌财政)、少府(掌山泽之税)。汉承秦制又有所发展,武帝时常破格提拔一些人组成&内朝&,以压制丞相为首的外朝。东汉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然而&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尚书台拥有真正实权。曹魏时设中书省,掌机要,尚书台沦为执行机关。晋代设门下省,南朝时逐渐参与国政。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三权分离,相互牵制。三省是中书省(制定政令)、门下省(审查封驳)、尚书省(贯彻执行),六部隶属尚书省,分别是吏(官吏任免)、户(财政税收)、礼(礼仪选举)、兵(军政)、刑(刑法)、工(工程匠作)。宋朝形式上沿用唐制,但实际上政事堂、枢密院对掌文武大政,另设三司掌财政。元朝废门下、尚书二省,以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分掌行政、军事、监察大权。明初废中书省及丞相制,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御史台改称都察院。成祖以后,大学士逐渐参与机务,内阁产生。清朝沿用内阁制设大学士、协办大学士,但实权却先后为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所掌握。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与特点
&文化类型&(Culture type)这一术语是美国民族心理学家拉尔夫&林顿在1936年出版的《人的研究》中提出的。
目前,学术界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类型的看法上仍有很大分歧,主要有三种意见:
一是按地理环境区分为河谷型、草原型、山岳型、海洋型,认为河谷型的特点是内聚力和容纳性强,草原型的特点是流动性和外向性明显,山岳型的特点是封闭性和排他性突出,海洋型的特点是开放性和冒险性突出。河谷型文化是一种以农业为主体的混合型文化,由于其自身的内聚力和容纳性,所以几千年来融合与同化了周围众多的草原、山岳和海洋文化,并使其内涵逐渐丰富起来,以至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类型。
二是按生产方式区分为农业文化、工商文化、游牧文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在一个农业宗法社会的母体之中,农业经济一直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干,长期的农耕生活使中国人形成了安土重迁、追求稳定和缺乏冒险的精神,甚至把工商贸易视为&末业&加以抑制,因此,农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类型。
三是按哲学思想区分为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佛教文化,各家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但儒家思想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在这一格局下,各家思想相通互补、互为关联,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人格、价值观念和思维定势,中国传统文化由此定位为伦理政治类型。
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成熟的伦理文化之一,两千多年前就形成了完备的理论体系和实用化的价值取向,具有积极的入世功能。它特别强调&德政&思想,强调道德感化作用和身教作用,不仅把道德的实现视为人生实现的内容,而且视为政治上的最终目标。中国古代,道德人格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有着无形且很强大的影响,是一种比法律更为有效的手段,人们首先考虑的不是遵从国家法律,而是如何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履行好自己的道德伦理义务。因此,我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趋善求治的伦理政治型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特点:
1、崇尚统一,追求稳定。李中华《中国文化概论》,华文出版社1994年:&中国传统文化在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华夏文化为中心,同时汇集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发挥了强有力的同化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的任何时刻都未曾分裂和瓦解过。即使在内忧外患的危机存亡关头,在政治纷乱、国家分裂的情况下,它仍能够保持完整和统一。这一特征是在世界任何民族的文化中都难以找到的。&随着秦朝的大统一特别是汉代董仲舒对&大一统&观念的理论阐述,统一便逐渐转化为民族文化深层结构的社会心理,形成了我们民族的政治思维定势。以江山统一为乐,以社稷分裂为忧,是中华民族天经地义和永志不移的政治价值取向。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都认同统一,认为只有统一才能创造开明的政治、繁荣的经济和文明的社会,国家才能强盛,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2、伦理至上,群体至上。中国古代,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家庭、邦国内部人与人之间的父子、长幼、上下、尊卑的人伦关系中,维护人伦关系远远超过对宇宙、自然及生产技术的探索,重伦理、轻自然的特点非常显著。中国传统哲学讲的是&一天人&、&合知行&、&同真善&,根本不把外在的自然界作为一个客观的认识对象来研究,而是把它作为一个与人一体的整体来体验。古代哲人们普遍认为&万物与我为一&,单纯自然的东西被看作雕虫小技。孔子就曾背后斥责热衷于农耕园圃的学生樊迟为&小人&,董仲舒、韩愈、朱熹、王阳明等古代思想巨人无一不把伦理道德知识看作是唯一真正的学问,这就造成了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始终不发达,或者说长期停留在经验或技术的水平上,既缺少实验过程,更缺乏理论指导。
中国古代十分强调群体至上原则,在两千多年里一直延续着&家族本位&传统。传统主流思想认为:是家而不是个人构成了社会的本体,作为个体的每一个人,对家以上的群体要承担无限的义务与责任,个体对社会应具有服从甚至牺牲奉献精神;家既是个人的生活依归,更是人格生长的母胎,血缘关系不仅是一种基本的人伦关系,而且是其它一切社会关系的前提;个体的社会角色首先是家庭成员,然后才是社会公民,家庭的命运就是个人的命运,而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人的个体价值只能在社会价值实现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群体意识对保持社会稳定起了重要作用,促进了个体对家国义务的履行,所谓&在家尽孝,在外尽忠&,但也严重抑制了个体的自由发展,使个体普遍染上了一种惰性。
3、尊老尚古,贵中尚和。在中国人的观念中,老者便是智慧与经验的化身,所以要&尊老尚齿&,以孝为本,否则,&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儒、墨、法、道各派皆以&法先王&的方式推行其政治理想,总是在回顾历史中寻找社会理想。&信而好古&,一切可能给生活带来不确定性和风险的东西都不要去想,也不要去说,更不要去做。
&中&指事物的度,即不偏不倚,既不要不够也不要过头,也就是孟子所说的&中庸&。&和&即和气、和睦、和平、和谐。传统观念认为,不同人、不同对象、不同时间空间做事的尺度不尽相同,因人、因时、因地而为才是人们应该追求的境界。只有贵中才能调和事物的矛盾,才能尚和,才能使社会和谐。和谐之美在传统思想中被看作是一种最高境界,中国人一贯追求群体和谐、社会和谐、天人和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兼容并包,丰富多彩。中国人历来把&厚德载物&作为一种美德。&有容乃大&,只有包容、兼容,吸纳不同的意见,汇集不同的声音,在矛盾的对立统一中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汉代以后,尽管儒家学说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但法家、墨家、道家、佛教等思想并没有因此消失或中断,仍然在中国人的脑海中占有一席之地,显示出多元一体、多元共存的格局。中国传统物质文化、行为文化中的不少内容其实就是来源于周边各少数民族或世界各地的文化,正是在这种不断吸纳和兼收中,中国传统文化才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与基本精神
价值取向在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现就儒、道、法、释等我国古代主要思想流派的价值取向作一简单述要。
1、儒家。儒家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首先,以&仁&为核心。孔子曰:&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是人的本性的最高表现,是人的美德的最高概括,孔子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具体说就是要做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其次,以&义&为准绳。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荀子则说:&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人的行为是否符合&义&,基本的准绳就是&齐之以礼&,也就是要与既成的社会名分及传统的社会观念相吻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道家。道家的价值取向首先是道法自然。道家认为&道&是人生的真谛,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同时也是宇宙运行的总规律。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故宇之曰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说宇宙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只有自然运行,天地才可以运化万千,宇宙才可以和谐,人类社会才可以协调有序,六畜才可以兴旺,万木才可以常青。其次,道家的行为取向是超世无为。无为即是不要有所作为,对世间的一切都不要尝试作任何的改变,顺其自然。道家认为,人生在世,要受到无数外在的约束,如肌体之殃,声色之乐,利禄之欲,义礼之羁,甚至死亡之惧,只有超然于这一切之上,不刻意去有所作为,才能领会到人生的真谛,实现&真我&,达到&真人&境界。
3、法家。法家是地地道道的现实主义者和功利主义者,他们的基本价值取向便是功与利。法家认为&利&是人类的普遍追求,甚至君臣之间、父子之间也往往存在着对利的追逐。韩非说:&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父母之怀衽,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舆人欲人之富贵,匠人欲人之夭死。&围绕的也是&利&。因此,&计功行赏&、&赏功罚过&是治国的基本原则。君臣也是一种相互利用的关系,君王必须充分运用&法&、&术&、&势&,才能做到江山永固。
4、释家。相传释迦牟尼在目睹了世间的生老病死等各种痛苦后,毅然出家,先到深山苦苦修行,后在菩提树下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沉坐冥思,悟到了一个&真理&,即世间的万事万物皆无实体,都是因缘而生的,一旦&缘&(条件)发生了变化或不存在了,该事物就不复存在了,人也是一样。因此,一切事物都是因缘而起的假象、幻影,都是&空&的。地、水、火、风&四大皆空&,终将归于空寂。佛教的价值观念集中在&来世&,而是&来世&靠修炼而成的。佛教的修炼方式很多,但不外乎两种方式:&定&与&慧&,或者叫&止&与&观&。&定&就是禅定、打坐,着重于佛教思维训练,&慧&则是学习佛学教义,培养智慧。
目前,学术界就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有不同的看法,但归根结底可以用《周易》上的两句话来概括,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说,上天的运行刚健有力,有道德修养的人应该效法上天,自强不息,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大地的形态宽广起伏,有道德修养的人还应该效法大地,胸怀广阔,宽以待人,包容兼收。
五、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历程
1、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孕育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史上,最基本的是两件事:一是生产劳动,以解决自身生存问题;二是自身繁衍,以保证种族延续。生产劳动面对的是自然世界,自身繁衍则依靠祖先婚配。于是,原始人类便产生了两种观念: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
自然崇拜是由于远古人类对强大的自然现象感到无法理解、敬畏和难以控制而产生的。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万物有灵,认为一切自然现象,包括动物、植物、无生物都有灵魂,天上下雨、地上刮风,五谷生长,牛羊奔驰,都是他们各自灵魂支配的结果,而它们的灵魂同人一样,也有善恶好坏之分,善的、好的会造福于人,如甘霖、和风;恶的、坏的则会降祸于人,如洪水猛兽。因此,必须祈求、祷告万物之灵,以趋利避害。
传说黄帝崇拜土,炎帝崇拜火,各部落都有自己的&图腾&崇拜,而具有普遍意义的则是崇龙尚玉,这是中华早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在古人看来,玉具有沟通天地人的特殊功能,是人间美德的体现。玉从出现开始,就扮以礼器或神器的角色,它的各种造型代表的常是神圣之物。
我国对龙的崇拜历史也很久远。1994年在距今8000年的内蒙古兴隆洼文化遗址发现了一条以褐色石块精心雕塑的龙,长19.7米。仰韶文化时期,我国南北各地的崇龙现象已经非常普遍,商周以后,龙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王权的象征或民间的雨神,龙的形象可以说无处不在。数千年来,无论是钟鼎、雕造、漆器、陶瓷,还是绘画、丝织、建筑、服饰、风俗等,无不以龙为题材。威猛奔放,喷水吐火,腾云驾雾,这些龙的色彩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龙的传人)。
继自然崇拜之后,人类社会出现的另一原始崇拜形式是祖先崇拜。当时的人类对自身的构造及繁衍缺乏理性认识,他们经常在梦中看到自己和周围的人,甚至死去的人,这就使他们感到除了自身肉体之外,还有一个平时看不到的灵魂存在着。在山顶洞人遗址里,一些死者的骨架上佩戴着装饰品,身边放着生前使用的物品如工具等,骨架周围则是用红色的铁矿粉末撒成的圆圈。原始社会末期,农业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使人类在自然面前取得了初步胜利,于是对自身的崇拜超过了对自然的崇拜,那些曾经为本族的发展壮大做出过重大贡献的祖先首先取得了被尊崇的地位,由此逐渐形成了祖先崇拜。通过祖先崇拜,社会成员的联结有了共同的精神纽带,增强了族团的凝聚力。上古社会&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祖先被看得特别重要,正是由于祖先崇拜的发展渗透,古代中国才发展成了宗法社会,伦理道德体系也由此建立起来。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诸多精神含义,都与尚老崇祖的古老习俗密切相关。
2、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奠基
殷商文化是十分典型的巫神文化和贵族文化,表现为尊天事鬼、迷信天命、崇拜祖先。日常生活中,事无巨细,都要问神占卜,把鬼神看作是支配自然和社会的绝对神秘力量,无条件地加以服从。在众神当中,&帝&或&上帝&被看作宇宙的最高神,主宰世界万物。但商人又认为,&帝&并不直接干涉人间事务,而是派一代表来统治管理人间,所谓&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他们的祖先契是&帝&的儿子,是上帝派契来到人间统治万民的。这是最早的&君权神授&的思想。因此,祭天和祭祖在商人看来是密不可分的。殷商时期的自然科学有了一定的发展,天文、立法、青铜器制作等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文字(甲骨文)在这个时期也诞生了。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人类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在这个基础上,人们对神的崇拜逐渐淡漠,对自身的能力和信心不断增强。西周时期,觉得&天命靡常&,对天产生了怀疑,商代夏、周代商变革天命的事实更使人们觉得天不可信。然而,当时的人们还不能从根本上否定天命,于是在不动摇天命的前提下,强调人事的重要性,提出了&顺天应人&的思想。人们开始认为,单靠虔诚地祭天崇祖是无济于事的,关键还在于统治政策是否&宜民宜人&,而&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因此,作为统治者,除要&敬天&,又要&保民&。与此同时,以研究八卦、五行、阴阳等矛盾关系为特征的原始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思想也出现了。&八卦&思想来源于《周易》,以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别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五行&学说来源于《尚书&洪范》,五行为水、火、木、金、土五种自然界的基本物质。
从春秋到战国,封建社会关系逐渐取代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巨大的社会变革和&士&阶层的分化,终于促成了&百家争鸣&这种学术文化的繁荣局面。除儒、墨、道、法四大家外,还有阴阳家(邹衍)、名家(公孙龙、惠施)、农家(许行)、杂家(吕不韦)、纵横家(苏秦、张仪)、兵家(吴起、孙膑)等。阴阳家继承了前代的阴阳五行学说,并进一步认为五行&相生&、&相胜(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春秋战国时期,&轻天重民&、&民贵君轻&思想被社会广泛认同,这种思想成为后世反对专制主义的理论依据和思想源泉。除外,诸子散文和以屈原、宋玉为代表的楚辞,史学、绘画、音乐、天文、立法、医学、光学、数学等也取得了辉煌成就。
总之,先秦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奠基时期,后世中国文化诸形式特别是思想制度、礼仪、风俗等无不源于这一时期。其地位与古希腊文化在欧洲的地位类似。
3、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统一
从战国末期开始,随着统一趋势的愈加明显,统治阶级内部一直在寻找一种统一的思想文化模式。从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兼采各家之学,到秦始皇采用法家之说,焚书坑儒、以吏为师,再到西汉初年,混合道家无为与法家专制的&黄老刑名之学&,都是这种谋求统一的尝试。这一过程直到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才算正式完成。
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下令举贤良方正,在对策中,《春秋》博士董仲舒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勿使并进。&随后,汉武帝罢黜秦朝所立各家博士,专立儒学五经博士,起用好儒术的田蚡为相,把黄老刑名等各家之言排斥于官学之外,从而正式确立了儒家的正统地位。
秦汉文化的另一特点是对外文化交流的加强。西汉时期,对外文化交流方面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沟通东西方的&丝绸之路&,加强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的联系;二是佛教传入中国。公元前后的两汉之际,佛教从印度经中亚传入中国内地,东汉明帝时,蔡愔到印度研究佛学,回来后在洛阳建白马寺,翻译佛经。佛教的传播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秦汉文化的发展还表现在黄老之学与巫术结合而产生了道教;汉赋、乐府诗所代表的文学成就;秦兵马俑和长沙马王堆出土文物所展示的艺术水平;以《史记》、《汉书》为代表的史学成就;以《周髀算经》、《九章算术》为代表的数学成就;以及天文学上的张衡、医学上的张仲景、华佗和造纸专家蔡伦等。
4、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变异
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中国封建生产关系有了新的变化,门阀士族长期把持政权,经济中心随一次次的人口南迁而逐渐移至江淮流域。长期的民族战争,大规模的民族迁徙流动形成了以汉族为中心的又一次民族大融合。同时,中外交流更加频繁,外来文化作为新鲜血液不断补充到中国文化的肌体之中。特定的历史条件,使中国思想文化在这一时期呈现如下特点:
一是儒学的独尊地位不断受到异端思想的冲击。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陷入了深刻的危机,玄学应运而生。玄学之玄来源于《道德经》,是虚无玄远,高深莫测之意。《老子》、《庄子》、《周易》合称为&三玄&。从何晏、王弼的&贵无论&(&以无为本,以有为末&)到阮籍、嵇康的&自然论&(&越各教而任自然&),从裴頠的&崇有论&(&万物皆自生,以有为体&)到郭象的&独化论&(&有&自生、独化,不存在&无&),玄学家们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学经义,克服了西汉经学繁琐的注释,由训解阐述转向义理的诠释,由原来着重于实际运用的经验方法转变为思辨哲学的抽象方法,提高了中国哲学的思维水平。
唐代,一方面有人极力宣扬&天人合一&,维护儒家的道统说(韩愈),另一方面又有人断然提出天人&各行不相预&,天人&交相胜还相用&(柳宗元、刘禹锡)的论断;一方面佛学伦理继续被维护,另一方面,道家与佛学思想又被倡导,在思想上呈现出多元共存的局面。
二是佛教东来并逐渐本土化。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是两种文化,从它传入中国之日起就与中国固有的儒、道思想发生了冲突斗争。但由于佛教的新鲜性、超脱性,给人以精神寄托,及其对儒学的极力迎合,它在中国也获得了不少信徒,并逐渐站稳脚跟,发展与膨胀起来,逐渐由外来宗教转化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
三是唐朝文化呈现出向周边辐射的特点。唐朝的政治制度给亚洲各国特别是朝鲜、日本以深刻影响。新罗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几乎全仿唐朝,并采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吏;日本更是仿照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参照唐律制定《大宝律令》,仿照唐朝官制制定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唐朝的物质文化、风俗习惯及科学技术也对周边各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唐朝的服装(和服)饮食(茶道)、节日(端午、重阳)、习俗(马毬、围棋)给日本、朝鲜以深刻影响,日本、朝鲜还参照汉字创立各自的文字,当时朝、日学生读的课本也主要是儒经。中国的造纸、火药、印刷技术也经过阿拉伯传到世界各地。当然,大唐也展现了广阔的开放胸襟,周边各国的音乐(高丽)、医学(印度)、制糖(印度)、印染(波斯)及土特产品(菠菜、烧饼)也传入中国。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形式也呈现出繁荣局面,诸如建安文学、两晋民歌、唐代诗歌、石窟艺术、绘画艺术、书法艺术、史学、地理学、数学、天文、医学、农业技术、建筑等都有不朽之作。
5、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定型
宋元时期,社会经济特别是南方经济继续发展,城市经济异军突起,趋于繁荣;社会生产关系特别是劳动者的身份地位发生了很大变动;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持续不断;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延续不衰。这样的历史条件,决定了宋元文化有四大特征:
首先是理学的产生。理学是以儒学为主,吸收佛、道思想形成的新儒学。经过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理学理论体系建立并完善起来。
其次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有三大发明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其它的科技成果还有沈括的《梦溪笔谈》、郭守敬的天文、数学、水利成就等等。
再次是封建正统文学继续发展。不仅宋词、元曲彪炳史册,而且在城市经济的推动下,通俗的市民文学趋于繁荣,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如传奇小说、话本、杂剧等。
复次是史学日益受到封建统治者的重视,编史撰志之风空前浓厚。不但断代史成果丰富,而且史学巨著《资治通鉴》问世,一种新的史学体例&&&纪事本末体&也在这时诞生了。
6、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终结
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步入晚期。政治上,一方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更为加强,另一方面官僚政治更加腐朽。经济上,一方面农业经济萎缩不前,另一方面城市经济相当繁荣,并且在个别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封建政治经济上的矛盾反映在文化上便是:
一、思想上,一方面有适应封建统治需要的王阳明心学,封建政府为总结传统文化而大编类书、丛书,考据之风盛行,另一方面又有李贽、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的异端思想。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的心学,提出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的命题,认为&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事物的理只存在于人的心中,所谓&心即理&。他还提出了一个口号:&存天理,灭人欲&,毒害甚深。李贽敢于打破几千年来对孔子的迷信,反对孔教和等级制度,反对以孔子是非论是非,反对男尊女卑,提倡男女平等;顾炎武强烈反对君主专制制度,提倡&经世致用&,主张&实学&;黄宗羲深刻批判了&君为臣纲&的封建教条,主张做官为天下、为万民,而不是为君主,同时又严厉批判了轻视工商业的传统思想;王夫之提出了&理在其中&、&行先知后&、&静即含动,动不舍静&等哲学命题,把我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推向了一个高峰。类书、丛书有《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四库全书》等。考据学又称朴学、汉学,因为在乾隆、嘉庆年间达到了高峰,故又称乾嘉学派。考据学家们把中国文化典籍作了较全面地整理、考证,治学严谨,一丝不苟,为后人提供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但只重论据、不求规律、脱离实际的作风也对后世产生了消极影响。
二、中外文化交流方面,一方面是天朝在上,闭关锁国,另一方面是西学东渐,西洋传教士东来,传播了西方的先进科技文化。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先后在澳门、广州、北京等地传教30年,大力介绍西方自然科学,对中西文化的沟通做出了重大贡献。此后,西方大批传教士来到中国,使西学在中国传播开来。西学的传入,大大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不仅使中国学术慢慢走向近代化,而且促进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三、文学上,一方面是&前后七子&的复古运动,另一方面是市民文学的勃兴。小说成为明清时期成就最高、最有影响的文学形式。《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中的人物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艺术形象。
鸦片战争以后,宗法的、伦理的、专制的中国封建文化在西方列强坚船和利炮的轰鸣中,在民主思潮和革命思想的激荡下,如日薄西山与秋凤残叶,不可挽回地衰落了下去。
1、简要解释文化的本义和定义
2、文化和文明有何区别?
3、简要解释文化构成的四个层面。
4、文化的特征有那些?
5、简述中国传统文化成长的基本地理环境。
6、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与特点。
7、秦汉及隋唐文化的特点各有哪些?
8、试论民族振兴与文化重塑。
1、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本质是什么?
2、什么是广义的文化?什么是狭义的文化?文化结构四层说包括哪四个文化体系?试举例说明。
3、什么是中国文化?它包括那些基本内容?
4、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什么时期的文化?
5、为什么要学习中国文化概论?怎么才能学好中国文化概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