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丶景两端”请从情 丶景的多角度描写景物比较这首诗和《小石潭记》的共同之

西藏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第八次月考)考试语文试题_新炬吧考试网
西藏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第八次月考)考试语文试题
高二年级(2016届)第八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古代诗文阅读(22分)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张俭字元节,山阳高平人。俭初举茂才,以刺史非其人,谢病不起。延熹八年,太守翟超请为东部督邮。时中常侍侯览家在防东,残暴百胜,所为不轨。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览遏绝章表,并不得通,由是结仇。乡人朱并,素性佞邪,为俭所弃。并怀怨恚,遂上书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①讨捕。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后流转东莱,止李笃家。外黄令毛钦操兵到门,笃引钦谓曰:&张俭知名天下,而亡非其罪。纵俭可得,宁忍执之乎?&钦因起抚笃曰:&蘧伯玉②耻独为君子,足下如何自专仁义?&笃曰:&笃虽好义,明延③今日载其半矣。&钦叹息而去。笃因缘送俭出塞,以故得免。其所经历,伏重诛者以十数,宗亲并皆殄灭,郡县为之残破。中平元年,党事解,乃还乡里。大将军、三公并辟,又举敦朴,公车特征,起家拜少府,皆不就。献帝初,百姓饥荒,而俭资计差温,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赖其存者以百数。
建安初,征为卫尉,不得已而起。俭见曹氏世德已萌,乃阖门悬车,不豫政事。岁余,卒于许下,年八十四。
论曰:昔魏齐违死,虞卿解印;季布逃亡,朱家甘罪。而张俭见怒时王,颠沛假命,天下闻其风者,莫不怜其壮志,而争为之主。至乃捐城委爵,破族屠身,盖数十百所,岂不贤哉!然俭以区区一掌,而欲独湮江河,终婴疾甚之乱,多见其不知量也。
①刊章:诏令上删除告密人的名字。 ②蘧伯玉:春秋时卫国的大夫,很讲义气。③明廷:汉代对县令的敬称。
《后汉书&党锢列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笃引钦谓曰&&&&&&&&&& 引:拉、拽
B.而俭资计差温,乃倾竭财产&&&&&&&& 差:缺欠
C.至乃捐城委爵&&&&&&&&&& 委:丢弃
D.起家拜少府,皆不就&&&&&&&&&& 起家:从家里出来任职
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俭正直贤良的一组是(2分)
&&& ①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 ②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
&&& ③览遏绝章表,并不得通&&&&&&&&& &&&④后流转东莱,止李笃家
&&& ⑤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 ⑥乃阖门悬车,不豫政事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张俭名知天下,在逃亡过程中,得到很多人无私的帮助。文中特别叙述了李笃的仁义之举,他不仅冒着家破人亡的危险收留了张俭,而且还说服了毛钦带兵而去,最后得以送俭出塞。
B.张俭疾恶如仇,他上书弹劾侯览及其母亲的种种罪恶,并请求加以诛杀;他对朱并谗佞邪恶的品质也极端厌恶,因而与两人结下仇怨,这是朝廷追捕张俭的直接原因。
C.作者在篇末评论中认为张俭的贤能是无可置疑的,同时,还指出张俭对个人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力量对比认识不足。
D.中平元年,张俭回到家乡,朝廷多次征召,他都一一回绝。建安初,不得已而为卫尉,当见到曹氏权势渐重.萌生篡位之心时,他便闭门谢客,不参与政事。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4分)
&&&&&&&&&& &&&&&&&&&&&&&&&&&&&&(2)伏重诛者以十数,宗亲并皆殄灭,郡县为之残破。(4分)
&&&&&&&&&& &&&&&&&&&&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5~6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此诗作于作者贬谪永州之时。
5.&石泉远逾响&中的&逾&字看似无理,实则精妙。谈谈你的理解(4分)
6.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两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简要赏析这首诗。(4分)
二、名篇名句默写(6分)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 。(贾谊《过秦论》)
三、阅读理解与鉴赏。(17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7~10题。
99号楼的供暖锅炉在天空第一次飘雪花的时候轰隆启动了。从早晨四点半到晚上九点半一直发出呼呼啦啦的吼声。不时还有一辆卡车碾过楼侧的地面,轰隆隆向锅炉房倾倒黑煤,于是粗大的烟囱冒出的的黑烟和着呼呼啦啦的吼声,随西北风压向99号楼。&&
供暖几天后的一个晚上,99号楼二十几家的防盗门被人一一敲响了。这个露着七分微笑三分乞求的人是新搬来的101,起草了一份状子,要起诉供热公司的供暖房噪音过大,影响居民生活,要求赔偿损失并改造锅炉减少噪音。请大家在状纸上签名。&&
大家都不耐烦,觉得这个已届中年的101是小题大做,都说:&忍一忍吧,你是初来乍到,习惯就好了。&101不服气,说我测过这锅炉声,分贝太高,属于噪音,我们已经受到侵害。我几次打电话到供热公司,他们置之不理态度蛮横,让我到法庭告去。我们当然应该维护合法权益。面对101的理论,99号楼的主人们在哈欠声中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好吧好吧,你就代表咱们告吧。&&
两天后正赶上一场大雪,天寒地冻,99号楼的暖气打摆子一样忽冷忽热起来,随后的一个星期,暖气片干脆生冷冰凉。99号楼有人打电话到供热公司询问究竟,电话那边说去问你们同楼的101吧。99号楼的居民们听懂了供热公司的弦外之音,纷纷去敲101的门。101听罢歉意地一笑说对不起诸位,但是错的不是我们。供热公司竟然以这种方式报复,咱们更不能让步,这场官司非打不可!&&
第二天暖气还是不热,101室的天花板便丁丁当当一直响个不停。101敲开了201的防盗门。201陪着笑说不好意思,屋里太冷只好跺脚取暖,再注意点儿就是。等101走回自己的屋子,天花板上的跺脚声更是一阵紧过一阵。晚上101匆匆出门了,半夜回来的时候踩在门前的啤酒瓶子上重重地摔了一跤。天一亮,99号楼的居民看见101抱着一摞纸一瘸一拐地走了。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99号楼的居民们忽然感觉久违的暖气又回来了,而且比先前还热。锅炉的声音比以前小多了。更让人吃惊的是,当天晚上从本市电视台《热点透视》栏目里看见了101。101理直气壮地站在法庭原告席上慷慨陈词,历数供热公司对99号楼居民的噪音污染、对居民合法权益的侵害。99号楼的居民们在暖暖的屋子里收看电视节目,兴奋难抑,纷纷拿出酒来庆贺。
当夜,各家的防盗门又被101一一敲开。这次他是来送供热公司的赔偿费的。最后来到了201户,主人端上热茶,红着脸说:&兄弟,对不起,实在对不起。&101说:&踩跺脚其实没什么,那几天冷得受不了,我也是直跺脚。&201说,我知道是谁在你家门前放啤酒瓶倒臭垃圾,实在是太缺德了。101说,没什么,都过去了,你就别说了。
几天后刮了一场大风,之后又下了一场大雪。天亮的时候那雪把一号楼道快封住了。电视上说这是本市50年来的第一次。人们很奇怪,要在以往这雪早被101铲走了。被雪堵在楼道的人们便想起101,只有101有工具。于是前去敲门。敲了许久没有动静。眼尖的在门上看见一张纸条:我搬家了。落款的时间已是两天前。
人们都愣了。面对眼前这堵半人高的雪墙,大家一时束手无策。
(选自《小小说选刊》)
8.下列对本文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小说主要讲述了&101&为维护99号楼住户的合法权益而状告供热公司的故事,选材典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
B.小说最后没有交代99号楼住户面对&101&走后而出现的&雪墙&最终作何反应,可谓&有始无终&,这种留白式的结尾,更能引起读者对本章的深思。
C.同样是受到了噪声的污染,99号楼的人们习惯了逆来顺受,&101&却奋起抗争,对比手法的运用,使&101&的形象突出、鲜明。
D.小说中两次出现&101&瘸着腿的细节,让人感到他的孤单、可怜,同情之心油然而生。
E.主人公&101&是生活中许多人的代表,为突出小说的生活真实,不应只给他一个代号,而应给他一个生活化的姓名。
9.小说标题&雪墙&有何含义?首段环境描写有何作用?(4分)
10.本文描写了99号楼两类人物,是哪两类?请分别概括其的形象特点。(4分)
11.请根据你对小说的理解,发挥想象,为小说设计并续写一个不超过60字的结局,并简述你这样写的依据或理由。 (5分)
第Ⅱ卷(语言表达题)(共55分)
四、表达交流。(15分)
1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父亲是我的人生导师,给我谆谆教导。他更是我们家的支柱,无论是家庭琐事还是与我们一家人有关的社会事宜,他都能有条不紊地处理好,总是不孚众望。
B.近来我们班级学习风气浮躁,出现在晚自习干各类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情的现象。特别需要提出的是,晚自习看课外书籍的行为蔚然成风。
C.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价值观多元,人们都各自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上来也勿勿去也勿勿,能推心置腹的朋友寥寥无几,人与人之间关系大多数都维系在白头如新的状态。
D.村里的小王老是小偷小摸,登堂入室,顺手牵羊,脚极不干净,大家见到他都避之不及。
13.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日北京时间19点,莫言荣获诺贝文学奖。这是首次我国作家获此大奖。
B.百姓自身渴望生存的意志无疑是&闯关东&的重要原因;而政府的政策导向,又往往将这一移民潮一次又一次地推向高峰。
C.经过班委会、班级会议和家长会的层层总结,我们班这次考试失利大致可归因于考试前没有认真复习、考试时心态上不重视和一直以来班级体学习氛围散慢等原因。
D.甘肃省位于我国西部内陆,水资源严重缺乏,旱灾繁发,因而解决其干旱地区缺水问题和全省性节水行动已迫在眉睫。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卡耐基和柯立芝崇尚&肥皂水&哲学,懂得以退为进,他要得到自己的利益,却处处为你着想,让你在一种温情脉脉提是找到彼此利益的共同点.换句话说就是:&&& 。 &&&。&&& 。&&& 。&&& 。
①只有知彼,我们才知道自己应该退让到什么程度
②必要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妥协
③处理好了这两点,我们就可以所向无敌
④只有知己,我们才能弄清楚自己应该坚守住什么样的底线
⑤正因为如此,我们对自己和对方都应该有充分的了解
A.④①②⑤③&&& B.②⑤④①③&& &C.⑤④①②③&&& D.②⑤①④③
15.面一幅漫画的题目是&下基层&钓&研&,漫画的题目好在哪里?它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问题?(5分)
(1)题目的好处:&&&&&&&&&& &&&&&&&&&& 
&&&&&&&&&& (2分)
(2)社会问题:&&&&&&&&&&  
 &&&&&&&&&& &&(3分)
16.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对&二十四史&作一解说。(可适当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4分)
&①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历史借鉴是二十四史的编撰目的。
&②封建统治者称二十四史为&正史&。
&③纪传体是二十四史采用的体例。
&④对中国四千多年来的历史,二十四史所作的记录是比较系统的。
& 答:二十四史是_______
五、写作(4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 要求:①角度自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在下一页 新炬吧考试网()整理
上一篇:下一篇:小题1: “燃”字以火的燃烧写花的鲜艳无比,表现春光美好。“又”字暗指其滞留异乡时间长,年年因春而生乡愁。小题2:江碧鸟白,山青花艳,春光美好,而乡愁却让人黯然神伤,以乐景突出(反衬)哀情。小题1:试题分析: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象燃烧着一团旺火,多么绮靡,多么灿烂!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今年的春天转眼又要过去了,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去呢?“又”字,都写得很有分量,春色诱人,确实值得人流连欣赏,但是年复一年的而回乡的愿望却始终不能实现。“又”字包含着诗人诸多感慨在内。点评: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这是典型的炼字题,而且答案非常标准,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题。小题2:试题分析:春来之后,江水显得特别碧绿透明。碧波之上几只洁白的水鸟正在戏水。屋后的青山,也显得更加清秀,在早晨阳光的映照下,山花鲜艳如火。寥寥十个字勾画出一幅色彩绚丽意境优美的图画,它将一切山景物态在春日风光中所呈现出来的蓬勃的生机,生动的神态,传神地描绘出来了。异乡优美的景色固然也能使人流连忘返,但对于长期漂泊异乡的诗人来说,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又容易触起他思乡的情怀。因此是乐景衬哀情。点评:写景就是为了抒情。诗中的景物,都是为烘托气氛、抒发感情服务的。要想鉴赏诗歌景物,首先要在阅读中明确所写景物的“乐”与“哀”。从乐与哀角度来说,主要包括一下几种情况: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乐景衬哀情,其中前两种是诗歌中常见写法。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浣溪沙①&&&&&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②。注:①这首词是词人于元丰五年(1082)谪居黄州期间所作。②黄鸡:即“黄鸡催晓”,语自白居易《醉酒》诗。小题1:苏轼,北宋词人,其词开豪放一派,同一流派的代表词人还有&&&&&&&&&&&,与他们风格不同的另一个流派叫做 &&&&&&&&&&&&&&&&。小题2:词中所写是什么季节?从哪里看出来?(2分)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简要分析。(2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蒿里行曹操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小题1:对这首诗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关东义士”指讨伐董卓的诸军首领。“群凶”指董卓等军阀。B.“初期……”两句借历史典故对“关东义士”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灭掉董卓。C.“军合……”两句是说诸军在讨伐中貌合神离,各自观望不前。D.“白骨……”句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千里无鸡鸣”表明连鸡都害怕战争。小题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本诗反映了动乱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对割据势力的痛恨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B.诗中也暗含着作者要削平战乱,进而篡夺汉朝政权的野心。C.本诗以叙事为主,叙事、描写、抒情有机结合,内容丰富,语言朴实。D.本诗前半部分写原因,后半部分写结果,思路贯通,层次清晰。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小题1:两首诗的结句都有“使人愁”三个字,请指出两首诗中“愁”的内容各是什么?(4分)小题2:两首诗在构思上有着相似之处,请结合诗作内容简要分析。(4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野步&&清?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小题1:本诗第一句“峭寒催换木棉裘”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2)&&&&&&&&&&&&&&&&&&&&&&&&&&&&&&&&&&&&&&&&&&&&&&&&&&&&&&&&&&&&&&&&&&&&小题2:诗中“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两句历来为人称道,结合你的理解作简要赏析。(3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古代诗歌阅读(6分)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第5题。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渡桑乾&&&刘&皂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小题1:请从体裁和内容上说说这两首诗的相同之处。(2分) 小题2:文章开篇如惊鸿,一瞥已是惊天地。请你简要赏析这两首诗的开端诗句。(4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战城南杨炯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塞下曲·其二王昌龄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小题1:两首诗的题材都是&&&&&&&&&&&&&&&&&,都描写了&&&&&&&&&&&&&&&&的自然景象。(3分)小题2:《战城南》中“寸心明白日”一句所表现的情感,与《塞下曲》的整体情感有什么不同?(4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王叔明《岩居高士图》〔元〕倪瓒①临池学书王右军②,澄怀观道宗少文③。王侯笔力能扛鼎④,五百年来无此君。【注】①倪瓒,元代最有影响的画家,画界的权威。②王右军,东晋书法家王羲之。③宗炳,字少文,南朝宋代画家,平生喜观漫游山水,将所见景物图于壁上,自称“澄怀观道,卧以游之”。④扛鼎:《史记?项羽本记》:“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小题1:诗的前两句提到王右军和宗少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答:&&&&&&&&&&&&&&&&&&&&&&&&&&&&&&&&&&&&&&&&&&&&&&&&&&&&&&&&&&&&&&&&&&&&&&&小题2:后两句暗含王叔明画作的特点。作为元代著名画家,他的画作有较强的代表性。请结合作者对王叔明画作的感情倾向,分析元画的欣赏趣味。(4分)答:&&&&&&&&&&&&&&&&&&&&&&&&&&&&&&&&&&&&&&&&&&&&&&&&&&&&&&&&&&&&&&&&&&&&&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与李布政彦硕冯佥宪景阳对饮王&越相逢无奈还伤别,尊酒休辞饮几巡。自笑年来常送客,不知身是未归人。马嘶落日青山暮,雁度西风白草新。离恨十分留一半,三分黄叶二分尘。【注】此诗乃明代王越在镇守西北边陲时为布政(官名)李彦硕、佥宪(官名)冯景阳设酒饯行而作。小题1:诗歌的第三联选取了哪些能体现节令特征的意象,描写了怎样一幅画面?(4分)小题2:这首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高中古诗词鉴赏 要有答案的!【*简短**】_百度知道
高中古诗词鉴赏 要有答案的!【*简短**】
以简短为主!3Q大约需要10个!
我有更好的答案
1. (2007年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超然台①作(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 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点火,节后点火称新火。(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第(1)题侧重于对其中关键词语的理解,由此把握词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第(2)题侧重于对本词的内容与形式的总体理...
1.(全国卷Ⅰ)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⑴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⑵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1)对偶。“芳草”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2)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都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2.(全国卷Ⅱ)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古诗词鉴赏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写景的角度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