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是给人住的”,权威人士 楼市谈话释放楼市哪些信号

-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新闻关键词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广东省委宣传部、南方网决定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中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知识竞赛"活动。
“房子是给人住的”,楼市风向酝酿变化 权威人士谈话释放楼市哪些信号?
绘图:杨佳
5月9日权威人士再次通过《人民日报》“问诊”当前中国经济形势。针对房地产,经济学专家提出,部分去库存主要受货币宽松政策以及楼市加杠杆等因素影响来达到短期内经济稳增长需求,但从中长期来看,房地产市场确实需要通过推进城镇化来达到进一步去库存的目的。当下,通过降首付、降利率等楼市“高杠杆”手法已经受到质疑。权威人士对于房地产市场“高杠杆”的担忧,更像是对未来政策走势的一种预告。而部分开发商已经开始意识到当前楼市的问题所在,在一片红火的市场大环境下,已经有品牌开发商在营销上以“降价”等促销的方式卖房而并非借力信贷杠杆。 加杠杆去库存引担忧 5月9日权威人士通过《人民日报》“问诊”中国经济形势。在这一篇名为《开局首季问大势》的报道中,权威人士就提出“房子是给人住的,这个定位不能偏离”的观点,建议要通过人的城镇化“去库存”,而不应该通过加杠杆“去库存”,逐步完善中央管宏观、地方为主体的差别化调控政策。这篇报道登出后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分析人士指出,这番论调反映出了当下房地产市场一个普遍性的问题,那就是在信贷和货币宽松政策之下,行业的“虚火”已经越来越明显。 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6年第一季度GDP数据: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58526亿元,以2015年价格计算,今年一季度GDP增量为9851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22亿元。其中房地产行业的贡献非常明显。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767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6.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1%),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5.2个百分点。仅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2429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3.1%,销售额为18524亿元,同比增长54.1%,两项指标均创历史同期新高,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端呈现出明显的回暖状态。 然而这种快速的上涨背后却是借力于货币宽松的“高杠杆”。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就指出,“从一季度房地产市场情况来看,部分去库存主要是受货币宽松政策以及楼市加杠杆等因素影响来达到短期内经济稳增长需求。”然而这并非是长期健康的市场方式,而国内楼市的去库存也不应该仅由“高杠杆”来完成。章俊认为,“从中长期来看,房地产市场需要通过推进城镇化来达到进一步去库存的目的。” 何为“高杠杆”? 在人民日报刊登的专访中,权威人士两次提到了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这显然超出了各方预期。特别是在列举我国经济面临的九大风险点时,房地产泡沫仅位列于民营企业投资大幅下降风险之后,甚至超出过剩产能、不良贷款、地方债务等风险点,排名第二。 对于房地产行业的“高杠杆”从去年开始就已经被一些业内专家所提及。而在今年,特别是信贷政策宽松后,这一说法更为突出。有专家提出,楼市原本就是一个加杠杆比较多和比较高的行业。但是并非所有的杠杆行为都是不可取的。如降首付、降利率、增加按揭贷款额度等这些常规性的置业杠杆对于市场而言是健康的,可以有助于去库存。然而像一些场外配资等加高杠杆的行为把杠杆加得过高,的确值得警醒。 记者发现,从去年开始,广州不少楼盘都引入了“金融合作”。正常而言,传统的贷款置业是首付三成,最低两成,银行或者公积金贷款七成或者八成这样的方式进行操作。然而,“金融合作”则可能将买家需要支付的三成首付也转变成“贷款”的方式,不少楼盘可以做到一成首付甚至零首付。而这些产品往往都是通过地产中介公司完成。如链家、中原集团等房地产中介推出的首付贷、过桥贷等产品,一般支付首付的一半即可购房,使得购房者资金杠杆比例从1∶5(按照20%的首付比例计算)上升至1∶10,加上资金借贷环节增加导致的资金成本上涨,购房者还贷的风险大大增加。 有专家就指出,像这类型的高杠杆会导致资产轮动加快,相关市场急涨急跌,不仅影响到经济复苏的进度,甚至会进一步加大风险。“短时间内,购房者看到房价上涨,愿意承受高成本,但随着库存压力的再度显现,房价很可能重新回落,特别是二三线城市。若市场泡沫破裂,弃贷、违约情况增加,对中国经济将会产生破坏性的打击。” “高杠杆”警示或影响后市政策 权威人士通过《人民日报》发表的对于房地产市场“高杠杆”的担忧,对于当下的房地产市场而言似乎并非只是简单观点,更像是对政策走势的一种预告。 事实上,从3月底以来,房地产政策的走向已经开始转变,一线大城市的政策不断收紧,三四线城市市场的去库存进程加快,都预示着房地产已经不再被单纯地作为拉动经济的动力,而开始回归其自然属性。 从近一个多月的政策变化就可以看出些许端倪。3月底北上深等一线大城市收紧楼市政策稳楼市,而近期一些三四线城市更是频出政策“清库存”。就在5月9日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发表“高杠杆”担忧的第二天,中山就传出“调控”的消息。商品房成交价超过8000元/平方米的项目需要预约网签。这表示,像中山这样近期房价上涨过快的三四线城市,也开始“稳房价”。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就指出,从历轮楼市出现过热的阶段表现来看,每当市场出现过热时,全国性的调控政策势必会出台,为过热的楼市降温。如今,楼市调控政策基调转为“分城施策”,那也就意味着,哪个城市当前出现过热的状况,那个城市或将面临调控的风险。 开发商营销变阵积极回应 今年以来,在宽松的信贷政策之下,开发商的日子的确过得不错。但是在整体火爆的市场之下,早已有房企对于政策的转变表示担忧。而此次,权威人士通过党报发表对于楼市“加杠杆”的担忧,已经引起了部分企业的关注,从而迅速地改变营销策略。 就在分析出现的当天,就已经有企业作出反应。恒大地产就宣布,自5月9日起,恒大地产在布局国内的170多座城市、400多个大型楼盘中全面启动“全国楼盘8折大优惠”限时促销活动。记者了解到,此次全国性的8折优惠,并非是企业单纯的“冲业绩”。事实上,恒大地产今年1-4月,恒大地产集团的销售数据非常的靓丽,累计销售额高达887亿元,创同阶段销量历史新高,并完成全年销售任务的45%。有业内资深人士指出,恒大恰恰选择在这个时间祭出“8折大招”,显然是其政策敏感性的表现。甚至有分析称,在权威人士刚指出“房子是给人住的,这个定位不能偏离”的时候,房企亮出“8折大招”,“看来楼市之‘疯’要到头了。” 南方日报记者 蒋劲劲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在人民日报发声的权威人士到底是谁?释放哪些信号
扫描到手机,看更多国搜资讯
您可以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您可以在手机国搜客户端继续浏览本文,并可以分享给你的好友。
核心提示:从访谈内容看,三次主题均瞄准精确,从“当前经济形势”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到“调整中的中国经济”,大家关心的话题尽在其中。
9日,“权威人士”又出现了。这已经是第三次在党报的关键位置现身了。
从时间轴上看,“权威人士”三次发声,分别是日、日、日。虽然,时间节点看上去并没有那么显眼,但三次基本上有整年跨度,平均半年左右一次,也算是不成规律的规律。
从访谈内容看,三次主题均瞄准精确,从“当前经济形势”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到“调整中的中国经济”,大家关心的话题尽在其中。仅仅就一次权威访谈解读,显然是不够的。“权威人士”三次现身,到底给出了哪些干货?学习大国(XXDAGUO)带来最全的精华内容。
1.五问中国经济形势
1.经济增长速度回落
增速回落是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一个重要特征,但这是一个让人“不难受”的速度,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总的看,今年(2015年)以来的经济增速符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预期目标,经济运行在意料之中,仍处合理区间。
2.经济运行走势分化
“几家欢乐几家愁”,本质上是结构调整正逐步深化。综合看,凡是主动适应新常态,注重调整结构、需求分析、创新驱动和质量效益的,努力走向产业中高端的,发展势头都不错;反之,压力都比较大。
3.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有其必然性,我们要高度重视应对,但也不必惊慌失措。宏观政策要保持定力,稳字当头,并注重“三个结合”,即近期和长期相结合、发展和改革相结合、国内和国际相结合。
4.经济运行风险防控
从一定意义上说,防风险就是稳增长。当前经济风险总体可控,但对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仍要引起高度警惕。实现今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须把握好稳增长和控风险的平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5.宏观调控着力点
把握好分寸,是宏观调控的关键,既不过头,也避免不及。在加大力度稳增长的同时,要坚定不移调结构、防风险、化解过剩产能、治理生态环境、努力改善民生,正确处理好这几者之间的关系。如果采取大规模强刺激和拼投资等老办法,可能会积累新的矛盾,使包袱越背越重。
整体来看,关注经济形势,要看经济大势。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了新趋向、新情况、新问题,就应该理性看待、正确认识、保持定力、有效应对。更重要的是,人民群众对当前增长态势有充分理解,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底气。我们既要看到光明的前景,又要正视眼下的困难。只要把握好,就出不了大问题。
2.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含义
一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有明确的理念,也有清晰的思路,还有具体的任务。要坚定地干、大胆地干、扎实地干、精准地干、决不回头地干。二是,不是实行需求紧缩,供给和需求两手都得抓,但主次要分明,当前要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三是,不是搞新的“计划经济”,而是为了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
2.为什么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是,从“三期叠加”到“新常态”,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深化认识的过程。二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正确认识经济形势后选择的经济治理药方。不论主观上怎么想,都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不抓紧转变,总有一天会走进死胡同。三是,“四降一升”等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结构性的。在当前形势下,国民经济不可能通过短期刺激实现V型反弹,可能会经历一个L型增长阶段。解决中长期经济问题,传统的凯恩斯主义药方有局限性,根本之道在于结构性改革。
3.各项工作重点应该怎么转变
要努力实现十个方面工作重点的转变: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调整产业结构,要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推进城镇化,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促进区域发展,要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保护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保障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进行资源配置,要更加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扩大对外开放,要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
4.正确把握宏观经济的总体思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五大政策支柱”,即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这“五大政策支柱”的具体内容已经公布并得到各方面广泛认可,但如何更加准确地加以把握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五大政策支柱”整体融合、有机结合、相互配合,旨在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
完成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既要有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韧劲,也要有立说力行、立竿见影的狠劲。长期看各项任务都有利于增强发展动力,短期看不同任务之间有“对冲”作用,必须全面推进,并把握好“度”。当务之急是斩钉截铁处置“僵尸企业”,坚定不移减少过剩产能,让“僵尸”入土为安。
6.社会能承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冲击
阵痛不可避免,但也是值得的。适当的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只有退够,才能向前。只要处理得当,阵痛不会很大,可以承受。但对于推进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冲击,切不可大意,具体政策要有序配套、稳妥实施。窗口期不是无休止的,问题不会等我们,机遇更不会等我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拖不得、等不起,否则“病情”会越来越严重。
7.确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预期成效
其一,要深化认识、下定决心,认识不到位的要尽快抓提高,思想不适应的要尽快换脑筋。其二,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要勇于做得罪人的事,否则过得了初一过不了十五,把包袱留给后面,将来会得罪天下老百姓。其三,排除干扰,心无旁骛,学好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整体合力。
须懂得,这次权威人士的“七问”,是在2016年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出现的,旨在深刻领会、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牢牢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
3.五问调整中的中国经济
1.经济形势怎么看
■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符合预期,有些亮点还好于预期。但经济运行的固有矛盾没缓解,一些新问题也超出预期。很难用“开门红”“小阳春”等简单的概念加以描述;
■综合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
■“退一步”为了“进两步”。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即使不刺激,速度也跌不到哪里去;
■对一些经济指标回升,不要喜形于色;对一些经济指标下行,也别惊慌失措。
2.宏观调控怎么干
■促进宏观经济健康发展,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招数都要用,但在不同阶段,侧重点和着力度是不一样的;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供给侧是主要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强、必须作为主攻方向。需求侧起着为解决主要矛盾营造环境的作用,投资扩张只能适度,不能过度,决不可越俎代庖、主次不分。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推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往远处看,也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线”,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
■目前,一些方案已基本成型。接下来中央还要专题研究,并尽快推动贯彻落实;
■“五大任务”是一个系统设计,每项任务都很吃重。从具体操作看,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4.预期管理怎么办
预期并非无中生有,也不是无关痛痒,它来自现实,又影响着现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本质上是预期管理。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更加复杂多变,导致预期不确定性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注重加强预期引导。
■稳预期的关键是稳政策,不能摇来摆去;
■要善于进行政策沟通,加强前瞻性引导,提高透明度,减少误读空间,及时纠偏,避免一惊一乍,不搞“半夜鸡叫”;
■我们的成绩和不足都摆在那里。对成绩不能说过头,对问题不能视而不见,甚至文过饰非,否则会挫伤信心、破坏预期。
5.经济风险怎么防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这个核心出了问题会拖累全局,会拖累全面小康的实现。尽管我国金融风险整体可控,特别是银行体系总体抗风险能力较强。
■今年伊始发生的股市汇市动荡,反映出一定的脆弱性。要避免把市场的这种“超调”行为简单理解成只是投机带来的短期波动,而要从整个金融市场的内在脆弱性上找原因;
■在现实情况下,要彻底抛弃试图通过宽松货币加码来加快经济增长、做大分母降杠杆的幻想。对各类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隐患,监管部门要密切配合,摸清情况,做好预案。
不得不说,有两大背景需要关注:第一,大背景,即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第二,小背景,即一季度,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实现了经济发展、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较好开局。
不管是于长远还是于短期,中国经济还在深刻的“调整期”,不过主线已经明了、改革方面清晰、重点任务突出、调控手段多样、防控能力不弱、经济信心很稳。或许,这些才是“权威人士”出面解疑释惑的最大信号。
权威人士在这三个时间点发声有何深意?
去年5月25日发表的《五问中国经济》一文,提出了当时经济运行中人们最为关注的五个问题,即如何看待经济增长速度回落?为何出现经济运行走势分化?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应如何应对?经济运行风险防控需注意什么?宏观调控应当如何着力?权威人士一一进行了分析回答。
“权威人士”之所以在此时发声,文章其实给出了答案。2015年一季度GDP增长7%,中国经济出现进一步回落。在国际供求格局变化,国内“三期叠加”的阶段,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中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而专家民众对经济的看法也各不相同。
日的《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如何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含义、为什么要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工作重点应该怎样转变、如何正确把握宏观经济政策的总体思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是什么、社会能否承受供给侧改革带来的冲击、如何确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预期成效等供给侧改革涉及的七个方面,权威人士再次进行了详细解读。
事实上,“供给侧改革”这一新词在2015年末首次进入公众视野。11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11月18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演讲时表示,要解决世界经济深层次问题,单纯靠货币刺激政策是不够的,必须下决心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做更大努力,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2015年12月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成会议热词。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今天发表的《开局首季问大势》一文,也提出了五个问题,均是当前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包括经济形势怎么看?宏观调控怎么干?供给侧改革怎么推?预期管理怎么办?经济风险怎么防?权威人士在回答时,还涉及了股市、楼市、物价等多项民众关切的热点问题。
此次权威人士“发声”谈中国经济问题,正值一季度结束,各项经济数据已经出来,一季度GDP增长6.7%,开局良好,但经济下行压力仍比较大。权威人士明确指出:“中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
权威人士到底是谁?
“权威人士”出现在新闻报道中由来已久,《人民日报》海外版文章曾指出:中共中央机关报重要版面,由不具名的“权威人士”回应社会重大关切的做法,是沿袭自中共历史上一项悠久的传统。
据官方统计,从新中国成立前至去年5月《人民日报》上共有1605篇文章提到“权威人士”。
那么“权威人士”到底是谁?有媒体分析指出,人民日报中权威人士的文章,是一种“短、实、新”的文风。这种文风,代表了十八大以来,中央对领导干部文风要求的高标准。但是,“权威人士”是国家领导人的几率可能不大,领导人一般以署名文章的形式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此外,之前解读宏观经济政策的专家学者均进行署名。因此,综合来看,应该是参与了相关政策的制定和部署,如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或发改委主任,发改委分管宏观政策研究的副主任等这样级别的官员和专家。(据新京报)
责任编辑:张绵
中国证监会6日正式为中国资本市场首批13家国家级证券期货投资者教育基地授牌,并在京召开投资者教育座谈会。证监会主席助理黄炜在该座谈会上发表了题为《投资者教育要把风险揭示落到实处》的讲话。
随着中国首富王健林准备让他的主要商业地产公司从香港退市,银行业人士预计将有更多中资企业回归内地。中资企业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价格远低于在内地上市的股票。
涉事企业一方面可聘请美国本土律师进行辩解甚至进行一些防患于未然的举措,以规避对普通法“水土不服”的可能。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寻找当地“难友”。
虽然从首富宝座跌落、财富缩水了七成,但汉能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却称“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今年来汉能押宝太阳能汽车和分布式屋顶太阳能。
去年以来,央企加速重组改革,出现了“神车”、“神运”和“神船”等巨无霸央企,随着煤炭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业内认为煤炭等过剩行业可能会首先推动行业内央企重组整合,对“神煤”的出现也是期待颇高。
免责声明:
凡发布在本网上的内容,除标注为“中国搜索”或“国搜”的稿件外,其他均转自第三方网站,是为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不意味着本网认可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如有意见建议,请点击页面下方的“对国搜说”,欢迎及时反馈。
版权说明:
凡来源标注为“中国搜索”的本网稿件,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报刊热搜词
黄金周哪些景点最受欢迎,会不会被挤成饼干?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重磅解读!“权威人士”再现身,释放什么重大信号?_新浪财经_新浪网
  21世纪经济报道 21Plus
   22:56
  回顾:神秘的权威人士3次现身分别是什么时候?
  还记得那位神秘的“权威人士”吗?
  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一篇经济报道,引题是“本报独家专访权威人士,解析当前我国经济大势”,主标题是“正视困难保持定力前景光明”。报道五问权威人士,对宏观经济做出总体判断,并对未来政策做出指引。
  权威人士是谁?在如此重要位置出现这种情况,显然不是编辑部犯了低级错误,而是不便透露人物身份,这凸显报道的神秘性和特殊性,更使得报道具有解读价值。从中国政治逻辑看,该权威人士一定身份特殊,对宏观决策具有影响力,这篇报道实际是在向外界传达中共中央对经济大势的分析与判断。
  日,人民日报再度刊登权威人士的《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日,这位权威人士第三次现身人民日报,接受人民日报记者独家采访,把脉当前中国经济的五大问题。“权威人士”第三次现身要点有哪些?
  开局首季问大势,这回,权威人士说了啥?说了谁?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5大问题:
  经济形势怎么看?
  宏观调控怎么干?
  供给侧改革怎么推?
  预期管理怎么办?
  经济风险怎么防?
  15大判断:
  1、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符合预期,有些亮点还好于预期。但经济运行的固有矛盾没缓解,一些新问题也超出预期。很难用“开门红”“小阳春”等简单的概念加以描述
  2、综合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
  3、“退一步”为了“进两步”。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即使不刺激,速度也跌不到哪里去
  4、促进宏观经济健康发展,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招数都要用,但在不同阶段,侧重点和着力度是不一样的
  5、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供给侧是主要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强、必须作为主攻方向。需求侧起着为解决主要矛盾营造环境的作用,投资扩张只能适度,不能过度,决不可越俎代庖、主次不分
  6、我们明确了股市、汇市、楼市的政策取向,即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
  7、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往远处看,也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线”,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
  8、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更多地减少行政干预,让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好决定性作用。但“解铃还须系铃人”,减少行政干预离不开政府自我革命
  9、那些本身没有行政干预、市场机制发挥较好的领域,就别再去指手画脚了
  10、依靠过剩产能支撑的短期经济增长不仅不可持续,而且承受的痛苦比去掉这些产能要更大、痛的时间会更长
  11、稳预期的关键是稳政策,不能摇来摆去
  12、要善于进行政策沟通,加强前瞻性引导,提高透明度,减少误读空间,及时纠偏,避免一惊一乍,不搞“半夜鸡叫”
  13、让企业家既有“恒产”又有“恒心”。建立“亲”和“清”的新型政商关系,把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让他们充分体会到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在一些具体政策执行上,不要盲目翻旧账,使创业者有安全感
  14、今年伊始发生的股市汇市动荡,反映出一定的脆弱性。要避免把市场的这种“超调”行为简单理解成只是投机带来的短期波动,而要从整个金融市场的内在脆弱性上找原因
  15、“保人不保企”,把人员的安置作为处置“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的重中之重。能培训的培训,能转岗的转岗,确实不能转岗的要做实做细托底工作对话“权威人士”:L型走势是什么姿势?
  一、经济形势怎么看?
  问: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7%,仍运行在合理区间,好于市场预期。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实现了“开门红”,有人认为是进入了“小阳春”,更有乐观者认为中国经济已触底,将呈现U型反转。这是不是说明经济发展大趋势发生了变化?对于中国经济短期和中长期的走向,您的判断是什么?
  权威人士:总的看,今年开局的经济形势平稳。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符合预期,有些亮点还好于预期。但是,经济运行的固有矛盾没缓解,一些新问题也超出预期。因此,很难用“开门红”、“小阳春”等简单的概念加以描述。到底怎么看?还是要坚持两点论,还是要结合发展阶段和国际背景来看。
  从一季度形势看,我们希望稳的方面,稳住了,有些甚至还出现意想不到的回升。我们希望进的方面,也有了新进展。尤其是各地区各部门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按照中央的要求主动开展工作,成效正在逐步显现。
  然而,不可否认,我们面临的固有矛盾还没根本解决,一些新的问题也有所暴露。“稳”的基础仍然主要依靠“老办法”,即投资拉动,部分地区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特别是民营企业投资大幅下降,房地产泡沫、过剩产能、不良贷款、地方债务、股市、汇市、债市、非法集资等风险点增多。因此,在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而不是周期性的情况下,“进”才是“稳”的根基。“进”,就是解决经济运行中的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问题,这需要时间,目前还处在起步期,新动力还挑不起大梁。
  综合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
  我要强调的是,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今后几年,总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并存的格局难以出现根本改变,经济增长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一旦回升就会持续上行并接连实现几年高增长。“退一步”为了“进两步”。我们对中国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即使不刺激,速度也跌不到哪里去。对此,一定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一些经济指标回升,不要喜形于色;反之,对一些经济指标下行,也别惊慌失措。
  问:在经济回暖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当前经济运行分化趋势愈益明显。这种走势分化传递出什么信号?
  权威人士:分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新常态下,我们最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培育新动力、形成新结构,这意味着分化越快越好。无论是地区、行业还是企业,总有一部分在“二八定律”的分化中得到“八”的好处,脱颖而出,前景光明。还有一部分,尝到苦头,但也挨了教训,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了。我看也不是什么坏事。
  在可预见的未来,在经济分化中,我国将不断冒出更有活力的地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和企业,但有些地区、行业和企业日子也会越来越难熬。与其苦熬,不如苦干。现在这些地区、行业和企业的干部群众正在抛弃幻想,自立自强,主动促改革抓创新,力争迎头赶上。
  二、宏观调控怎么干?
  问:从一季度情况看,固定资产投资的回升,对于经济企稳发挥了关键引领作用。有一种观点认为,短期刺激仍然好用、管用、还要继续用。对此您怎么看?
  权威人士:这是大家议论比较多的一个问题,也是国际上高度关注的问题。能不能把握好这个问题,既影响眼前,又涉及长远。
  促进宏观经济健康发展,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招数都要用,但在不同阶段,侧重点和着力度是不一样的。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供给侧是主要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强、必须作为主攻方向。需求侧起着为解决主要矛盾营造环境的作用,投资扩张只能适度,不能过度,决不可越俎代庖、主次不分。
  当前,宏观政策要突出三个要求:
  一是适度扩大总需求,坚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注重把握重点、节奏、力度。
  二是坚定不移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眼于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
  三是注重引导良好发展预期,增强各方面对经济发展的信心。
  在工作中要做到“两个确保”:一是确保中央已定的政策不走样、不变形。二是确保中央的政策落地生根。
  问:一季度的成绩单显示,一些问题正在得到化解,另一些问题又露出苗头;经济工作面临“两难”、“多难”和“一果多因”、“一因多果”的复杂性。那么,宏观调控的着力点究竟应该放在哪里?
  权威人士:当前,确实存在一些“两难”或“多难”的问题。最突出的表现是,一方面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另一方面实体经济高杠杆,如果急于克服下行压力,杠杆率就会进一步提高,怎么办?那就要具体分析问题的性质,看看哪个问题更是要害。
  我国劳动力总量逐年减少,产业结构在优化调整,即使经济出现较大幅度下行,社会就业也能保持总体稳定,何况我国经济也下行不到哪里去!但是,杠杆问题就不一样了。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负增长,甚至让储蓄泡汤,那就要命了。这么一比较,就知道工作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哪儿,就知道不能也没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两难”也就成了“一难”。最危险的,是不切实际地追求“两全其美”,盼着甘蔗两头甜,不敢果断做抉择。比如,一些国家曾长期实施刺激政策,积累了很大泡沫,结果在政策选择上,要么维持银根宽松任由物价飞涨,要么收紧银根使泡沫破裂,那才是真正的“两难”,左右不是!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就明确了股市、汇市、楼市的政策取向,即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股市要立足于恢复市场融资功能、充分保护投资者权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加强发行、退市、交易等基础性制度建设,切实加强市场监管,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严厉打击内幕交易、股价操纵等行为。汇市要立足于提高货币政策自主性、发挥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在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的同时,逐步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有弹性的汇率运行机制。房子是给人住的,这个定位不能偏离,要通过人的城镇化“去库存”,而不应通过加杠杆“去库存”,逐步完善中央管宏观、地方为主体的差别化调控政策。
  找到了着力点,在操作上还要把握好两点:
  一是避免短期化行为。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结构调整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是一场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持久战。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多做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事情,避免用“大水漫灌”的扩张办法给经济打强心针,造成短期兴奋过后经济越来越糟。
  二是避免不适度。既不过头,也防不及。即使方向正确、政策对路,一旦用力过猛,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还会酿成风险。比如,恢复房地产市场正常运行,去掉一些不合时宜的行政手段是必要的,但假如搞大力刺激,必然制造泡沫,这个教训必须汲取。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推?
  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否已形成一揽子成熟的工作方案?下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权威人士:中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往远处看,也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线”,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
  在今年1月份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专题研究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提出了“五个搞清楚”,即搞清楚现状是什么,搞清楚方向和目的是什么,搞清楚到底要干什么,搞清楚谁来干,搞清楚怎么办。按照这样的要求,中央各部门紧锣密鼓,认真细致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目前,一些方案已基本成型,针对性较突出、政策措施较明确,可操作性也较强。接下来中央还要专题研究,并尽快推动贯彻落实。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是一个系统设计,每项任务都很吃重,各项任务之间有关联互补作用,都要统筹兼顾,动态优化,积极推进。从具体操作看,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各阶段也要有不同的着力点。下一段,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等措施也会向纵深推进。这项工作的“减法”色彩较浓,不可避免涉及人和钱,即就业和债务问题,难度和要求都比较高。
  问:有舆论质疑“去产能”是“一刀切”、“搞摊派”、“计划经济老一套”。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行政手段是否必要?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应当怎么摆?
  权威人士:这里要厘清目的和手段的关系问题。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更多地减少行政干预,让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好决定性作用。但是靠什么手段能做到这一点?“解铃还需系铃人”,减少行政干预离不开政府自我革命。比如,减少对“僵尸企业”的补贴,不靠行政命令、单靠市场行吗?
  当然,那些本身没有行政干预、市场机制发挥较好的领域,就别再去指手画脚了。比如,消费品领域市场化程度高、竞争相对充分,市场能够自动出清,他们去不去产能完全可以依靠市场调节。一句话,不管用哪种手段,最终都是为了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把握好的关键点。
  完成“五大任务”,各级政府要积极作为、主动作为、带头作为:
  去产能,各地要明确具体任务和具体目标,加大环保、能耗、质量、标准、安全等各种门槛准入、制度建设和执法力度;处置“僵尸企业”,该“断奶”的就“断奶”,该断贷的就断贷,坚决拔掉“输液管”和“呼吸机”。
  去杠杆,要在宏观上不放水漫灌,在微观上有序打破刚性兑付,依法处置非法集资等乱象,切实规范市场秩序。
  去库存,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建立健全农民工进城的财税、土地等配套制度。
  降成本,就要把整体税负降下来,把不合理的收费取消掉,把行政审批减下来。
  补短板,就要注重脱贫攻坚的精准度,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钱从哪里来、投到哪里去”的体制机制。
  问:现在对去产能、去杠杆有些疑虑,认为与稳增长存在一定冲突,会加大经济下行压力,这个问题怎么看?市场出清了,后面能否接得住接得好?
  权威人士: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处理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
  从长期看,稳增长与调结构是一致的。但在短期内,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可能存在矛盾。例如,去产能或许会影响一些地方的GDP和财政收入,去杠杆会使一些风险显性化。但如果不去,不要说长期稳不住,短期效果也越来越差,“僵尸企业”会越来越多,债务越积越重,加剧财政金融风险。处理好“稳”与“调”的关系,关键是把握好“度”,掌握正确的方法论,把深化改革作为主要抓手。
  必须明确,依靠过剩产能支撑的短期经济增长不仅不可持续,而且承受的痛苦比去掉这些产能要更大、痛的时间会更长。比如,一些产能过剩领域的企业,亏损加大,拖欠的工资增多,银行很痛苦,职工也很痛苦,而且越拖越痛苦。怎么办?长痛不如短痛。对这些企业进行“清盘”,既可以释放出土地、信贷等稀缺资源,也使这些企业的职工在纳入社保、接受培训后走上新岗位,看到。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加减乘除并用。在去掉无效产能的同时,也要增加有效供给,培育新的发展动力。这既需要决心,也需要咬定青山的努力、实实在在的政策。个别地方旧的矛盾、历史负担较大,短期调整确实难以见效,但也得迈开步子,“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四、预期管理怎么办?
  问:这几年,对于经济发展前景的预期不是很稳定,乐观情绪与悲观论调并存。从中可见,对经济现状和市场行为的深入研究还不够,存在“观点偏执”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如何引导好社会心理预期?
  权威人士:预期并非无中生有,也不是无关痛痒,它来自现实,又影响着现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本质上是预期管理。
  怎么稳预期?关键是稳政策。
  首先,大政方针不能动摇,核心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一点,中央从来没变过。
  其次,宏观经济政策不能摇来摆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导向越明确,落实越有力,市场预期就越好。反之,如果我们还走需求刺激的老路,市场就会担心迟疑、无所适从。
  第三,要善于进行政策沟通,加强前瞻性引导,提高透明度,说清政策目的和涵义,减少误读空间,及时纠偏,避免一惊一乍,不搞“半夜鸡叫”。
  还有,提高舆论引导可信度也很重要,必须实事求是,拿捏好分寸。适当的正面宣传对引导预期、提振信心是必要的,但是,对成绩不能说过头,对问题不能视而不见,甚至文过饰非,否则会挫伤信心、破坏预期。
  问:在当前经济大环境下,人的作用更为重要,特别是“三种人”,即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干部。在您看来,这些群体的积极性有没有激发出来?怎样形成全面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合力?
  权威人士: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不但要我们肯干、敢干,还要我们能干、会干,这就需要更好地发挥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现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大家有了方向,有了希望,能干、会干的人越来越多。同时,也要看到,不理解、不适应的现象依然存在,发挥上述三个“关键少数”的作用,还要做大量工作。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亟需发挥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包括面广量大的民营企业家。现在最关键的是通过保护产权、知识产权,使企业家既有“恒产”又有“恒心”。要建立“亲”和“清”的新型政商关系,把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让他们充分体会到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在一些具体政策执行上,不要盲目翻旧账,使创业者有安全感。
  五、经济风险怎么防?
  问:去年至今,银行业利润下滑和不良资产率上升颇受关注。一季度资本市场也一度发生较大波动。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们能否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权威人士:尽管我国金融风险整体可控,特别是银行体系总体抗风险能力较强,但今年伊始发生的股市汇市动荡,也反映出一定的脆弱性。要避免把市场的这种“超调”行为简单理解成只是投机带来的短期波动,而要从整个金融市场的内在脆弱性上找原因。其中,高杠杆是“原罪”,是金融高风险的源头,在高杠杆背景下,汇市、股市、债市、楼市、银行信贷风险等都会上升,处理不好,小事会变成大事。
  当前,最重要的是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去杠杆。在利用货币扩张刺激经济增长边际效应持续递减的情况下,要彻底抛弃试图通过宽松货币加码来加快经济增长、做大分母降杠杆的幻想。对各类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隐患,金融监管部门要密切配合,摸清情况,做好预案。目前银行坏账处于上升趋势,是经济问题在金融部门的必然反映。只要我们勇于面对,主动应对,不掩盖和拖延风险,结果就没那么可怕。
  问:伴随“去产能”,部分地区和企业出现人员下岗,这在钢煤行业更突出,甚至有一些地方出现群体性事件。请问“去产能”是否会给就业带来冲击,进而引发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应该怎样妥善处置?
  权威人士:当前就业领域最突出的问题是,对“僵尸企业”的处置、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整会引起下岗压力显性化。这轮下岗的行业和地区较集中,其中大部分是国有企业特别是40—50岁职工。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完善相关政策,讲究工作方法,稳妥审慎地去产能:
  一是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人不保企”,勇于处置“僵尸企业”。我们强调要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但对那些确实无法救的企业,该关闭的就坚决关闭,该破产的要依法破产,不要动辄搞“债转股”,不要搞“拉郎配”式重组,那样成本太高,自欺欺人,早晚是个大包袱。
  二是要把人员的安置作为处置“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的重中之重。能培训的培训,能转岗的转岗,确实不能转岗的要做实做细托底工作。要有人文关怀,带着感情,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既帮他们解决好生活困难,又助他们提高再就业能力。这次产能过剩带来的一大教训是,距离上一轮国企改革10多年后,国企“人浮于事”仍很严重,职工“下不来”、“裁不掉”,企业办社会、政企不分、企社不分的问题依然突出。本轮国企改革一定要在这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真正把国企建成能面对市场竞争、以质量效益为导向的现代企业。
  问:今年以来,肉价菜价走高,老百姓很关注,也有担忧。如何既防范可能出现的通胀风险也注重防范通缩风险?
  权威人士:处理好物价问题,是宏观调控的永恒主题。从我国来看,价格形势趋于复杂。在社会上认为通胀的人在增加,认为通缩的也不少,各有各的理由。
  依我看,还不能匆忙下结论。一方面,产能过剩依然严重,工业品价格总体下降的趋势一时难以根本改变,物价普遍大幅上涨缺乏实体支撑;另一方面,市场流动性充裕,居民消费能力旺盛,出现严重通缩的可能性也不大。但是,我们必须保持警觉,密切关注价格的边际变化,尤其是工业品价格、消费品价格、资产价格及其相互作用。对部分食品涨价问题,既要加强调配、保障供给,也不能反应过度,干扰价格信号,对城市低收入群体,各级政府要及时跟进补贴政策,托好底。“权威人士”透露中国经济三大信号?
  中国经济当前“脉象”如何?宏观调控会否重走老路?供给侧改革究竟如何推进?
  “权威人士”9日在官方媒体《人民日报》再度发声,传递出关于中国经济的三大信号。这是自去年5月以来“权威人士”第三次在《人民日报》“发声”谈中国经济,引发各方关注。
  ——中国经济呈“L型”走势
  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为6.7%,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多项重要经济指标均有显著反弹。有观点认为,一度被阴霾笼罩的中国经济春意渐浓,更有乐观者预测中国经济将实现“U”型触底反转。
  但权威人士认为,很难用“开门红”、“小阳春”等简单概念描述中国经济。当前经济运行的固有矛盾没缓解,一些新问题也超出预期,故中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且这个L型走势“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
  “这个‘把脉’客观清醒。”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万喆表示,经济深度调整不会立竿见影,短期目标即使达成,还需看是否能够稳固。在此情况下,不能轻言经济将见底回升。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也认为,当前经济仍处于新旧动能转换中,创新的驱动效应、人才红利释放、产业结构调整都有一个过程。此外,中国经济正在向消费和服务拉动转型,而从世界范围来看,这类经济体增速普遍不高。这些都决定了中国经济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高歌猛进”。
  “L型判断符合实际,也符合规律。”徐洪才表示,此时做出这一判断“适逢其时”,有利于避免“头脑发热”,防止宏观调控出现不良苗头。
  ——没必要加杠杆硬推经济增长
  本轮经济企稳与刺激投资直接相关。官方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67万亿元人民币,创单季历史新高信贷规模。4月制造业和服务业PMI两大先行指标双双下滑,使加大刺激力度呼声再起。
  对此,权威人士明确说“不”。他指出,投资扩张“只能适度,不能过度”。中国经济“下行不到哪里去”,但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故“不能也没有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
  权威人士并表示,在操作上,宏观调控要避免短期化行为,避免用“大水漫灌”的办法给经济打强心针;同时要避免不适度,既不过头,也防不及。
  在徐洪才看来,一季度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已经到了L相对稳定的后半段”,此时尤其需要保持头脑清醒,着眼于长期可持续发展,培育市场机制,优化经济结构。“提出不能硬推经济增长,并不意味着稳增长不重要,而是要在坚持货币和财政政策总基调不变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宏观调控的灵活性,做更富前瞻性、针对性的调控。”
  瑞银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近期政策宽松势头或已见顶,房地产政策和货币信贷料难进一步放松。
  ——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改革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线”、“输不起的战争”,权威人士对供给侧改革的评价,意味着这场改革将“真刀真枪”推进,不会止于口号、流于形式。
  他指出,去杠杆要积极稳妥,“要彻底抛弃试图通过宽松货币加码来加快经济增长、做大分母降杠杆的幻想”。去产能方面,对那些确实无法救的企业,“该关闭的就坚决关闭,该破产的要依法破产,不要动辄搞债转股,不要搞‘拉郎配’式重组。”
  徐洪才认为,这反映出高层对推进供给侧改革充满紧迫感。“如果在这方面犹豫不决,拖泥带水,不仅会浪费国内资源,还会进一步拉大和发达经济体的距离。”
  权威人士指出,“加减乘除并用”,在去掉无效产能的同时,也要增加有效供给,培育新的发展动力。这意味着中国供给侧改革将更注重多管齐下,加强“立新”减少“破旧”带来的冲击。
  【相关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民日报权威人士是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