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亲寻根问祖的诗句万里行的诗

“中马福州十邑万里行”访问团福州寻根问祖
  中国侨网福州11月18日电 (晓敏)近日,福建省福州市副市长杭东会见了由马来西亚福州社团联合总会组织的“中马福州十邑万里行”寻根访问团重要成员一行。
  杭东向访问团介绍了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自贸区和新区“三区叠加”的难得历史机遇,鼓励广大海外乡亲多回乡访问考察和投资,积极支持家乡的各项事业发展。
  原马来西亚国家房屋部部长、访问团团长丹斯里陈祖排博士表示,福州近年来发展日新月异,每次返乡均有新变化,此次访问团中有许多企业家,他们也希望通过考察发现商机,参与家乡建设。
  据了解,马来西亚福州社团联合总会是榕籍重点社团,成立于1966年12月。总会首次于今年10月25日至11月16日举办“中马福州十邑万里寻根活动”,主要以自驾越野车的方式,组织属下福州十邑籍会员从陆路穿越马来西亚、泰国、缅甸、中国四国,在中国境内经过滇贵湘鄂赣皖浙,最后进入福建,返抵故乡福州十邑寻根问祖,领略祖(籍)国历史文化风貌。(完)
&归侨侨眷频道精选:寻根问祖万里行&>&仝氏历史研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寻根问祖万里行
& & & &-----华夏仝氏联谊会会长仝德侠一行八人调研考察纪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仝俊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OO七年十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目录
& & & & & & & &&前言 &&&&&&&&&&&&&&&&& 1
一、会长的心愿 &&&&&&&&&&&&&& 2
二、仝氏迁徙的传说 &&&&&&&&&&&& 3
源于洪洞的传说、源于安邑的传说、
元末兵部尚书后裔们的传说
三、缅怀先祖、启迪后人 &&&&&&&&&& 8
三家庄祭祖、瞻仰朱河村仝氏宗祠、
福新公仝氏祠堂见闻
四、酷暑炎热锁不住寻根问祖的心 &&&&&& 12
五、优秀的仝氏族群 &&&&&&&&&&&& &15
六、族人相聚、展望未来 &&&&&&&&&& 18
七、尾声 &&&&&&&&&&&&&&&&& 21
& & & & & & & & & & & & & & & & & & & & & 前&&& 言
为了探讨和研究族源,了解仝氏族人居住情况,增加仝氏族人之间往来,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华夏仝氏联谊会派出以会长仝德侠为团长的考察调研团,分别于8月中下旬、9月上旬,对晋、豫、冀、鲁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活动。
8月中、下旬,兵分三路起程,一路由会长仝德侠带领,秘书长仝鹏、常务副秘书长仝俊泰、仝氏家族历史研究专家仝道林等一行四人,驱车走河南郑州、登封,再到山西运城和仝道荣会合,一同再对该市安邑镇三家庄村,河南的宜阳、新安、郏县、平顶山等地进行调研。一路由常务副会长南京河海大学仝道荣教授等一行三人到大同、怀仁、洪洞 、运城进行调研;三路是华夏仝氏联谊会副会长仝强,从北京到西安,走韩城,再到山西运城安邑进行实地考察。
2007年9月7日华夏仝氏联谊会会长仝德侠第二次起程,带领仝道林、仝俊泰、仝德甫等一行四人赴河北省参加9月8日,在历史文化名城正定县举行的华夏仝氏联谊会河北分会成立大会,华夏仝氏联谊会副会长仝强也于七日晚专程从北京赶来。会后又对当地仝氏居住比较集中的朱河村、山东郓城县、河南台前县进行实地考察调研。
两次历时十二天,行程万余里,每到一处都受到了族人们的热情接待和热烈欢迎,短短几天受益匪浅,感受良多,现将考察情况如实记录下来,以飨族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会长的心愿
远离5月3日全国首届仝(佟)氏族谱研讨联谊会已三个月有余了,被当选为华夏仝氏联谊会会长仝德侠,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怎样才能把这届的工作做得更好,不负重望,把仝氏家族历史的研究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怎样做才能符合全国广大族人的心愿;怎么样做才能把全国仝氏族人团结起来,发展经济,共建小康,促进和谐,为此他常常食不甘味,夜不能寐。最后他决定:对全国部分地方族人作一次调研拜访,听听广大族人的意见和呼声。特意购置了一辆广州本田商务车,为调研考察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工具。
这次出行,会长有几个心愿:首先是祭拜各地仝氏先祖和看望族人,其次是为研究仝氏家族历史作实地考察,了解不同地方对族源问题不同说法,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族源问题提供可靠依据,三是摸清情况,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召开全国仝氏家族企业家座谈会;四是促进和帮助各地成立仝氏助学基金会,提高仝氏家族成员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
为了实现会长的心愿,我们把陪同会长出去考察,当作是历史赋于我们的责任,宣传族众,发动族众。用我们的行动激发广大族人的热情,用我们高擎的火把照亮广大族人的希望,要让广大族人了解会长的心愿,但愿星星之火能引起燎原,促进全国仝氏族人加强联系,达成共识,增强族人凝聚力,向心力,团结一致,共谋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祖国贡献力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仝氏起源的传说
在全国首届仝氏(佟)族谱研讨联谊会上,来自南京的仝道荣和来自北京的仝强,对&仝&姓的起源,各自都作了详细的论述,都认同:仝氏起源于夹谷氏。
这次考察所到之处,各地对仝氏迁徙说法不一,我们把它记录下来,以供各地族人研究家族历史时参考。
& & & & & & & & & 源于洪洞的传说
&我们一行四人坐车一路颠簸到河南登封市君召乡大~沱村,当地仝姓族人说:由于文化大革命破四旧,家族资料都已荡然无存,无法考证,只凭祖上传说,或祠堂里、碑文上记载一些人的名字,作些推测。据说,他们这儿是从山西洪洞迁到这里居住的,时间大约在明初时候,距今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
宜阳县、新安县仝氏族人属于一个始祖。我们驱车到新安县五头镇仝沟村,这儿有一套较完整的家谱,始祖是老早爷,传说始祖老早爷是从洪洞迁居此地居住的,现在仝沟村有几千人都是老早爷后裔。传说老早爷,老早奶奶有三个儿子,分别到河南新安、孟津及郏县定居。老早奶奶去郏县寻找儿子一去未归,老早爷留在新安,一直到去世都没有相聚,至今老早爷长眠在仝沟村小南岭,老早奶奶死在郏县,天南地北,各葬一方。新安县有爷无奶,郏县有奶无爷,世代相传至今。
这儿与登封市君召乡的仝氏族人传说都是从洪洞迁来的说法基本上是一致的,他们之间是否就是一支人或较近的血缘关系,现在还很难考证。
常务副会长仝道荣一行三人,于8月18日到达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寻根祭祖园。这里是全国各地不少仝氏族人迁徙的始发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山西大槐树喜鹊窝是我们的老家。大约在600年前,仝氏不少迁始祖从这里迁往全国各地,在祭祖堂里仝氏祖先牌位放在第五个位置上。仝道荣一行三人在先祖牌位前举行了祭祖仪式。寻根祭祖园前面,竖起一座用古砖砌起的一堵几十米高的大墙,墙面上书写硕大的一个&根&字!仝道荣夫人何教授和女儿在&根&字前面合影留念,寓意深刻,象征着仝氏族人后继有人,兴旺发达。
这个&根&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也是仝氏家族的根。无论你走到天涯海角,或异国他乡都不要忘记水流千里归大海,落叶归根。难道洪洞就是我们仝氏的源头吗?再向前推一千年,先祖又是从何地迁到洪洞呢?难道就没有悲欢离合的迁移过吗?这些还有待我们历史学家去考证。
& & & & & & & & &源于安邑的传说
我们行车走了四个多小时来到了山西运城安邑镇三家庄村,参加这里的仝氏家族座谈会。这里的家谱资料保存的较为完整,对仝氏的来源有着详细的记载:金兴时,仝姓原是复姓&夹谷&。该谱序曰:&吾仝氏一世祖成庆公籍贯大同,乃元朝吏部尚书夹谷之奇字士常之后,迨元鼎革,则以仝姓取代复姓夹谷。&
从北京赶来参加座谈会的仝强,从三家庄村家谱资料中得到证实:他们老家那儿传说始祖是从安邑迁到现在的居住地唐河。从安邑家谱中了解到:夹谷成庆有三个孙子,他们的后裔分为三门,其中二门仝谦是唐河仝氏族人的始祖,他的后人仝骥宦游河南唐河,留居该地,距今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大门、三门分别居住在安邑的三家庄村,房子村还有相当多部分族人,流落外地,无法联系。传说安邑是中原地方仝氏发源地之一。
据安邑的仝氏族人们说,从祖上传说下来,这儿的夹谷氏来自于东北的隆州纳鲁悔河畔,白山黑水之间,如何随金朝进入中原,尚未见到详实史料记载,只是传说而已。传说也是历史,我想这些都有待于各地仝氏族人中有识之士,热心研究家族文化的人去挖掘、去考察、去理出真实的历史来。
我们根据新安县仝沟村族人的传说为线索,开车赶到河南郏县,去了解老早爷那个儿子后裔的情况。郏县隶属平顶山市管辖,平顶山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仝国岭接待了我们,由他带着我们一行8人到郏县冢头镇了解了仝氏居住情况。据介绍郏县有很多仝氏族人居住,&冢头&镇的名字因境内有三座大冢陵而得名。据说每一座冢陵占地百余亩,高十余丈,就像一座小山。据传说,陵内葬着仝氏的先祖。但也有的说是夹谷清臣的女儿、金章宗的皇妃昭仪墓。为什么占地面积这么大,传说这儿是夹谷部落,方圆几十里地都是夹谷氏族领地。昭仪是仅次于皇后的皇妃,当时三座大冢,一真二假,以避盗墓。我们遇到正在田间干活的农民,据他介绍这儿的大坟,其中两座被建高速公路时用土征用扒平了,现在只剩下这一座,也比以前小多了。据说这座未被平掉的墓可能是娘娘墓,详情他们也说不清。从了解的情况来看,老早奶奶及儿子来到郏县定居一事,郏县族人中没有传说,找不着和新安仝沟村老早爷联系起来的证据,但从传说中来看,倒和安邑三家庄家谱记载的材料相似,这个谜有待慢慢地去解吧。
& & & & & & & & & & &元末兵部尚书后裔们的传说
2007年9月8日下午我们乘车来到河北省正定县朱河村调研时,族人仝锡彬介绍说:&祖上传说,我们这儿的仝氏族人是从安徽濠梁(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的凤阳县)搬迁到这儿居住的,始祖是元末兵部尚书,后来被奸臣陷害为逃避追杀而隐居起来。&他们的传说和江苏睢宁家谱中记载的始祖经历是一致的。睢宁仝氏家谱记载:始祖文瑞公,辽东人也,元至正初年,登进士第累迁至兵部尚书,至正末年挂元帅印,总制天下军马,镇守潼关,后遭奸臣陷害,隐居睢邑。明兴(1368年),明太祖特诏起用,公守义不屈,及诏征再三,公知势不容辞,公谓六子曰:&此吾命尽之日也。&命次子战去辽东原籍,三子戟往山西,四子笸幽希遄雨悖雨嗑ぷ尤滞复跏弦宇∫嘏思掖迨谭钕慊穑霰弦洌蹦48岁。家谱记载:战回辽东称是回原籍,说明始祖文瑞公上人是东北白山黑水间的夹谷氏族。文瑞公有两句诗流传下来:&辽东征途家声远,夹谷分派世泽长。&就足以证明文瑞公上人来自东北辽东夹谷氏族,与我们一路考察的仝氏来源夹谷氏是相吻合的。
至今,始祖文瑞公六个儿子中,还有三个儿子尚未团聚相认。回辽东的二叔祖战,去陕西的三叔祖戟,去湖广的五叔祖戡的后裔们,六百三十年过去了,您们何时才能来相认。始祖在天有灵,也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河北省正定县朱河村的仝氏族人们,传说始祖是元末兵部尚书,在中国的历史上,只有一个元朝,而元末的兵部尚书姓仝的只有一个,睢宁的始祖仝文瑞是元末兵部尚书,与正定县朱河村族人的传说如此相似,难道说真的是一种巧合吗?!而且正定、睢宁两地相距800多公里,是不是去湖广的五叔祖在前往的途中因什么原因未到达终点,而中途改变方向呢?尚不得而知。正定县朱河村的仝氏族人的家谱已断代不全,有记载的历史也很短,无法考证,只是祖上传说而已。
我们考察结果认为他们就是始祖文瑞公的后裔,该如何接续,还需要进一步考察加以证实。仝强认为:传说就是历史,好多历史的事实都是传说下来的。我们期待正定县族人,尽快把祖上传说整理成文,认祖归宗,早日团聚。
9月9日我们又驱车赶到山东郓城县潘渡镇听听那里的族人传说。来到这里,让我们耳目一新的是,这儿传说有据可查,因为他们的家谱十分完整,家谱上从元朝末年到现在630年家史都一直记录的很详细。从来没有断代过,这儿的始祖和江苏睢宁始祖是同胞兄弟,谱牒资料中都已有了记述,这儿就不再多赘。
※&&&& ※&&&& ※&&&& ※&&&& ※&&&&
尽管各地对仝氏迁徙源流传说不一,在时间上,有的传说历史较短,有的传说历史较长;在地域上,有的从安邑搬迁,有的从洪洞搬迁,但是各地传说都有一个共同点:仝氏来源于东北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族夹谷氏是一致的。
各种传说都在考证中,有待我们进一步进行挖掘,努力攻克难关,找出正确答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 缅怀先祖 启迪后人
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后来如何演变为各种姓氏的,尚未进行考证,但是中华民族有一种美德被世世代代相传:缅怀先祖,激励后人,开创未来。一路走来,这种浓浓的祖风传承气息扑面而来。每到一处,我们依照当地的风俗,祭拜先祖。
& & & & & & & & & 三家庄祭祖
我们在仝章安带领下开车到河南登封市君召乡大~沱村,那里的族人早已在祠堂前等候了。这是一座古老的祠堂,已经十分陈旧了,但是打扫得干干净净,祠堂里供奉着列祖列宗的灵位。这是登封、尉氏、伊川三市县仝氏族人经常前来祭扫的地方,我们一行4人也在祠堂里进行了祭拜仪式。
最为壮观,最为隆重的祭拜仪式,还是在山西省运城市安邑镇三家庄村。那天三家庄村张灯结彩,过街打出横幅标语&欢迎异乡仝氏族人前来考察调研&。优美的歌声回荡在三家庄的上空,整个三家庄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
我们参观了三家庄村厚重的家族文化历史,这里有距今近千年的金朝时期的碑文,碑文上刻有仝氏先祖们的功名,这里有生长八百年的古槐树,它见证了仝氏家族演变的过程,我们瞻仰了这历史遗留下来的古迹,并在古槐树下合影留念;这里有明清时期竖起的祖先楼,它记载着仝氏家族发展的历史和辉煌的业绩。祖先楼镌刻着一副对联,上联:祖有德,宗有功,为国捐粮垂万世.下联:水发源,木发本,纪念报本传千秋。我们仰望着经历了多少世纪变迁的祖先楼,仔细辨认石碑上镌刻的每一个字,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仝氏后人要永远记住先祖们的功德,继承他们的遗志,代代传承下去,为建设祖国再立新功.为欢迎我们的到来,祖先楼两边又用红纸新书写一副对联,上联:夹谷祖居纳鲁悔河畔,官宦辈出.下联:仝宗后裔黄河流域边,名贤纷至。横批:祖裔荣耀。因这儿是仝氏家族散居全国各地部分仝氏族人的发源地,所以当地仝氏后裔都为他们能居住在这儿而感到自豪。我们这些外地的仝氏族人来到这儿,确实感到浓浓的家族历史文化气息,有到家的感觉。
2007年8月19日下午两点钟,前来参加座谈会的全体仝氏族人庄严、肃穆的站在祖先楼前,举行祭祖仪式。仪式由族长主持,宣布祭祖仪式开始。先鸣炮奏乐,然后由当地德高望重的年长者领头先在祖先楼前敬香,叩拜。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族人,也依次在先祖灵前焚香叩拜.此时的我,心情激动不已,脑海里一片空白,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这既是对祖先的敬仰,又是对我们这些祖先的后裔们的一种鞭策,继承先祖们的遗志,报效国家和人民。前来参加祭拜仪式的还有村里的男男女女,连在田间干活的村民听说后也放下了手中的农活赶快跑来,他们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来到祖先楼前进行跪拜。这是对人的思想的净化,是对人的灵魂的洗礼,一切矛盾都化解了,一切恩怨也都在这一拜中消失了,从而增强族人的大团结,大和谐,与党中央提倡的构建和谐社会是完全一致的。
& & & & & & & & & &瞻仰朱河村仝氏宗祠
9月8日下午在仝锡彬、仝国玉、仝银海、仝朝峰等人的陪同下,前往正定县仝氏族人居住相对集中的地方朱河村拜访,朱河村在正定县东边约六七公里处,房舍建筑风格体现了河北省特有的农村特色,所有民房都是门对门,形成一条街道,让人感觉这不是农村,是一座小镇。由于生活水平都提高了,每户人家的居住条件都很好,高大的门楼,三间正房加偏房,独家小院,有的还盖起了楼房。仝氏祠堂就坐落在村中间,成为人们经常聚会议事的地方,我们开车在狭窄的街道上,拐弯摸角来到了祠堂跟前。
仝氏祠堂前面是小门楼,正房三间大殿显得很古老,是明清时期的建筑,祠堂里供奉着朱河村仝氏列祖列宗的灵位。为了维护祠堂,偏房让给仝氏后裔开了小商店,顺便看管祠堂。逢年过节时,当地仝氏族人都来烧香拜祖。我们瞻仰了仝氏宗祠,在祠堂里举行了祭祀活动,这里的家族文化底蕴深厚,祠堂的院子中有好几块石碑,有的是明清时的,很珍贵,遗憾的是有些石碑到处乱放,有的做垫脚石,还有不少一部分弄去修桥作桥墩了。不过通过这次活动,他们决心和村里协调,把桥扒掉重修,把石碑重新刷新建碑林,以供子子孙孙纪念报本,代代相传
& & & & & & & & & & & & & & & & & & & &福新公仝氏祠堂见闻
2007年9月9日,天刚蒙蒙亮,我们就从河北省正定县出发,下一站计划到山东郓城县潘渡镇看望始祖福国公哥哥福新公后裔仝氏族人,中间路过河南省台前县打渔陈乡,我们拜望五世祖胞弟堂祖后裔仝先隽老爷。仝先隽老爷和我们四人道林、俊泰、德侠、德甫都同属福国公(字文瑞)后裔。爷五个四辈人。上午十一点钟到达先隽老爷家,稍事休息后,步行拜访了堂祖的墓地。
午饭后两点左右,在先隽老爷的带领下,穿过黄河,走过一段非常难走的坑坑洼洼的土路,直到3点40分才到山东省郓城县福新公祠堂跟前。祠堂大门紧锁着,从外表看,福新公祠堂保存的很完好。四周没有其它建筑,前面是一片开阔地,能容纳上万人在这儿聚会。祠堂的西面,有十几亩的地方,栽满了树木,地里有几十座坟墓,每座坟墓前都竖着石碑。据说是福新公后裔中从七世祖到清朝晚期几十位有名望的先祖,死后都葬在这里,每块墓碑都刻着他们的功绩。流芳千古,启迪后人。如果整修一下,完全可以成为一处碑林圣地。
先隽老爷打电话叫来看护祠堂的人,为我们打开了祠堂的大门。抬头往上看,门楼上方镶嵌着&光录寺&三个大字。大门两旁书写一副对联&祖功宗德流芳远,子孝孙贤世泽长&。横批是:报本追远。开门的族人名叫仝秉林,热情的把我们让进院内,我们迈过高大的门槛,来到宽敞的祠堂院中。院中东西两边竖起多块石碑,我们仔细查看每块碑文记载的历史,碑文上也记载着江苏省睢宁仝氏始祖福国公有关事情,看了感到很亲切。靠院子后头,是一处清朝早期建设的砖木结构的古老建筑物&&祭祖堂。祭祖堂正门对联是:&克勤克俭积始仁厚基业,唯读唯耕永保和平家风&。横批是:&世代书香&。祭祖堂中间摆放着始祖福新公的灵位,我们在福新公灵前行了跪拜大礼,以表示我们对始祖伯的敬意。
族人仝秉林已经六十多岁了,他从家中取来一副对联,&竹风留客饮,松月伴宾茶&,提起这副对联,有一段传说,仝秉林认真的讲述对联的来历:我仝氏族人仝灿章和孔子七十五世孙孔昭焕是表叔侄关系,孔昭焕称仝灿章表叔。一日孔昭焕来访,晚上叔侄二人在祠堂里喝茶聊天,祠堂傍边有片竹林,面对清风明月,一边饮茶一边赏月,孔昭焕随即兴致大发,取来文房四宝,挥毫写下此对联。据说孔昭焕是清朝时期有名的书法才子。字迹清秀有力,读此对联,使人领略到其中博大精深的意境,因年代久远,这副对子真品价值近万元,仝秉林给我们看到是复制品。从中我们也领悟到仝氏祠堂里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更加深刻理解祭祖堂正门对联的横批&世代书香&的含义了。
& & & & & & & & & & & & & & & & & & 四& 酷暑炎热& 锁不住寻根问族的心
& & & & & & & & & & 仝沟村探祖
我们出发的日期是2007年8月17日,农历是7月5日,正是三伏天。大地像火烤一样,为了这次出行方便,会长仝德侠不惜重金购置了适合考察使用,供多人乘坐的交通工具。但连续赶路,得不到休息,谁都觉得累,何况有的年龄都上70了,走在高速路上倒还好些,可是在前往新安县五头镇时,大家都吃了不少苦。
前往新安县五头镇其中有一段公路尚未铺设好,路面坑坑洼洼,车子走在上面就像爬行一样慢,颠簸十分厉害.道林,道荣二位年龄大的人,就有点吃不消了,可以说比步行好不了多少。加之才购置的新车,走这样的路况,车损大,真叫人心疼。等路况好些时,又都是山路,车子一会儿山顶,一会儿山沟底,一会儿走在悬崖峭壁旁,又叫人提心吊胆,特别是我们这些在平原上长大的人,未有这样的经历,心里更加害怕,所好有老祖宗保佑一路都相安无事,百十公里跋涉了3个多小时才到达目的地&&新安县五头镇仝沟村。
下车时,正值中午十点多钟,太阳火辣辣的,热浪扑面而来,不一会身上汗涔涔的.一位仝氏族人迎上前来,我们说明了来意,并问仝坤生住在哪儿,这位族人热情地给我们带路,翻过几道坎,才到仝坤生家.
仝坤生家座落在山坡上,山坡上有很大的一块平面,院落占地半亩许,房屋虽是砖墙,但很是低矮,院墙也不高。院内有各种花草,特别是夹桃花红红的,开满院落,煞是好看。间有几棵果树,主人搬来板凳放在不高的小果树旁,我们和宜阳一块来的族人,分别落座,询问仝坤生我们想问的事情。仝坤生今年82岁,他一直热心于家族文化的研究,由于年事已高,现在力不从心了。据他介绍仝沟村方圆住有三四千口仝氏族人,六百年前老早爷的坟墓至今保存完好,我们都怀着一颗好奇和崇敬的心情去瞻仰老早爷的墓陵.
老早爷的墓地离村有几里路远,也在山坡上。我们爬坡过沟,走着崎岖坑洼不平的小路,深一脚,浅一脚向墓地走去。田里种的大部分都是玉米,长势良好,大都一人多高,刚刚开始抽穗。我们一行人在青纱帐里穿行,玉米叶刺在胳膊上(因炎热穿短袖衬衫)火辣辣地疼。会长仝德侠衣服汗湿了,但他一声不吭,默默地拨开玉米叶向前走去,他这种寻根访祖的敬祖精神深深感染着每一个人。上面梯田和下面梯田相悬一米多高,直上直下,我们行走在梯田边缘,一不小心仝鹏滑了下去,由于他年轻机灵,迅速爬了上来,但雪白的衬衫却沾上了黄土高原上的泥土。教授仝道荣、族人仝道林二位虽然年龄偏大,但仍精神抖擞地走在寻根问祖队伍的前面。
尽管酷暑炎热,但锁不住大家寻根问祖的心,经过一段艰辛的路程,我们终于来到了老早爷的墓前。墓碑保持完好,2002年又进行了整修,碑文清晰可见,两旁有对联:&孤冢独眠七百年,洪洞迁此第一人&。横批是:&夹谷世第&。目睹此景,使我再次想起了新安县有爷无奶,郏县有奶无爷的伤心传说。
我们在老早爷墓前默哀几分钟后又仔细查看了碑文,慢慢地返回了原路,离开仝沟村的时候,我们和围上来的仝氏族人依依惜别,他们也感觉到外面还有那么多的仝氏族人惦念着居住在七梁八沟一面坡的仝沟村的仝氏族人们。走出仝沟村时心情显得沉重,这儿十分偏僻,交通不便,通信也很落后,希望他们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发愤图强,尽快改变面貌,早日脱贫致富,过上小康生活。
& & & & & & & 三家庄村迷路
&&& 寻根问祖的路是崎岖的、坎坷的,寻根问祖的心是真诚的、执着的。
前往山西运城市安邑镇三家庄村,必经三门峡,过了三门峡市便是山连山、岭连着岭,汽车都是在丛山峻岭中行驶,高速公路就铺在山腰上,山与山连接都是建桥工人在深几十米、甚至上百米高的山腰中,架设桥梁连通着,在这样的路上行驶,令人胆颤心寒。,坐在车里不敢往下望,只能直视前方,偶尔左顾右盼,你会发觉汽车刚才还在那座山腰中行走,几分钟后又到了这座山腰,整个公路形成&S&形状,给人一种奇幻的感觉,令人心旷神怡。过了这段山路,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奔驰不到一个小时便到了山西省运城市。
运城市是全国有名的盐都,矿产资源丰富,老百姓都是靠矿产资源发家致富的。接近黄昏的时候到达了运城。运城街道十分宽敞,街道两旁高层楼房与低矮楼房排列错落有致,拉煤车接连不断,尘沙扬起,造成天空有点灰蒙蒙的,我们开车在街上寻找和仝道荣教授会合的旅社。因转向,分不清东南西北,车子只是沿着宽阔的街道向前驶去,在街上约莫寻找个把小时,也没有找到头绪,尽管车上配有先进的卫星导航系统,但是此时找不到终点,也无济于事。实在无奈,只好停车问路,大约问了五六个人,才问清了行车路线,和仝道荣教授会合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下来。
第一次到达运城就迷了路,第二天早起,前往三家庄村又迷了路,安邑镇三家庄村与运城市相距有十几公里,道路四通八达,岔路口十分繁多,不知该走哪条路,不小心就会走入歧途,由于实在摸不清去三家庄村的路线,只有停车在路边等候,打电话询问,仝道荣教授拨通三家庄村仝氏族人的电话号码,问清道路的走法,才开车慢慢行去。
在我们执着的寻根问祖心的感召下,感动了老祖宗在天之灵。虽然道路七拐八弯,可一路行来没有再迷路。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仝氏发源地之一&&安邑镇三家庄村。
& & & & & & & &五 优秀的仝氏族群
仝氏家族是英雄辈出的家族,我们到郑州以后,华夏仝氏联谊会副会长,仝昭明送给我们一份材料,《仝中玉传略》,让我们转交给仝道荣,准备出版。仝中玉早年投身革命,1937年前就任中共 冀、豫边省委书记,曾和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并肩战斗过,我们捧着这份沉甸甸的材料,感觉到它的份量。仝氏家族先辈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长期革命斗争中,作出过突出贡献,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有他们浴血奋战的汗水。
在郑州前来迎接我们的有郑州大学仝钟赞教授,现年七十多岁了,一生从事教育事业,默默耕耘了几十年,桃李满天下,堪称为教育专家。陪同仝昭明迎接我们的还有族人仝昭巍女士。我们坐下以后,仝昭巍女士递给我们两本书,我们双手接过书籍,端详这位族人,个头不高,圆圆的脸膛镶嵌着两颗睿智的眼睛,看上去非常有精神。通过介绍,我们了解到;仝昭巍,一九四四年生,河南省唐河县人,出生于书香世家,一九六七年毕业于原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自幼酷爱文学,阅读过大量的中外名著,拥有广博知识,想象力丰富,观察力敏锐,思维活跃文笔流畅。她编著出版的作品有《师生万里行》、《怀念》等。昭巍女士也十分健谈,她怀着对父亲无限敬仰和眷恋的感情,介绍其父仝允杲的往事。随着她的介绍,我小心翼翼地打开《怀念》这本纪念集,本书就是为纪念我们仝氏优秀族人仝允杲先生而作的。仝允杲是我国老一辈的治黄专家,曾任中国水利学会泥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水利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黄委会水利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他为我国治黄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是我国老一辈的优秀科学家,实在是我们仝氏家族的骄傲。仝允杲 虽然过世了,但他的杰出的贡献和感人的事迹在激励着后人,据介绍他的女儿们都十分优秀。个个都才华横溢,为国为民作出突出贡献。
到河南登封市时,少林寺管理局副局长仝章安迎接了我们,他今年五十多岁,为人率直、热情,曾在睢宁5.3会议上作过专题发言,慷慨陈词,邀请全国仝氏族人到登封少林去做客。他说:&登封市也是你们的家&,他那激昂的情绪,至今我还记忆犹新。仝章安在少林寺管理局工作期间,为保护名胜古迹,建设好少林寺作出突出贡献,他指着由他亲手领导建立起来的一片建筑物告诉我们:为着这块地方的建设,他曾几昼夜没有合眼。他带领我们亲眼目睹了闻名世界的旅游佛教圣地&&少林寺。让我们亲身感受到少林寺那醉人的风光。这如诗如画的美景,有我们仝氏族人仝章安付出的辛勤汗水。
到宜阳我们拜见了因身体原因未能参加全国首届仝(佟)氏族谱研讨联谊会的族人八十高龄的仝建勋老人。他为不能参加全国首届仝(佟)氏族谱研讨联谊会感到遗憾,为了表达心情,在首届联谊会在江苏省睢宁县召开之际托族人宜阳县政协副主席、财政局局长仝爱民捎来了诗词一首:
仝氏精英聚睢宁,
宜阳族人倍赞颂。
寻根问祖逢盛世,
先贤遗风永传承。
仝建勋老人虽步履蹒跚,但精神矍铄,十分健谈,他曾在教育战线上呕心沥血,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也曾在新闻广播事业中孜孜不倦,默默耕耘。他对地方志、地方历史的研究很有造诣,主持编纂过《宜阳县概况》、《宜阳县志》、《宜阳建勋诗文选》等书,很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不愧为一位德高望重、博学多才的学者,虽年事已高,仍笔耕不辍。最近又准备出一本书,书名为《晚情集》。我们被他这种精神感染着,会长仝德侠为《晚情集》题了词,大加赞扬:
耄耋之年不停笔,
精神可嘉启后人。
老骥伏枥志千里,
不用扬鞭自奋蹄。
情真意切多少事,
感悟人生晚情集。
他现在仍担任河南省地方史志协会理事,洛阳古都学会理事,宜阳县诗词学会顾问,宜阳县李贺研究会理事,宜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等职务。
一路行来,我们有幸拜见了我们仝氏家族中在政界中的领导干部,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仝葆银,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仝国岭,宜阳县政协副主席兼财政局局长仝爱民,偃师市财政局局长仝相政及教育界、科学界、医学界、企业界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都在不同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我们深深感觉到中原是我们仝氏优秀族群,人才荟萃,官宦辈出的地方。我们怀着敬仰的心情,依依不舍的离开了他们。
& & & & & & & & & & & & & & & & & & & 六& 族人相聚 展望未来
&家人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凝望着三家庄村小学教室黑板上用粉笔书写的黑体字,深思良久。家人,何为家人,有八百年未聚的家人吗?再回望眼前,一个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家人,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毕竟是千年等一回,族人们相聚千言万语说不完.
座谈会上,三家庄仝氏后裔女大学生仝茹用普通话致欢迎词。热情洋溢,感人至深.会长仝德侠号召族人团结起来,成立助学基金会,帮助贫困的仝氏家族后裔能上起大学。常务副会长仝道荣谈了仝氏家族演变的过程,副会长仝强强调对我们家族历史要集中精力,加强研究,理清思路,追根求源。座谈会上,大家各自述说着自己所在地仝氏家族演变情况,各地仝氏族人纷纷表示,今后要加强联络,互通有无,把我们仝氏家族打造成优秀的族群.
在登封市君召乡大~沱村,仝氏族人相聚,相互紧紧拥抱,激动的泪花盈眶而出.宴会上,大家边吃边谈,一致要求这样的聚会要一年一次。在他们的要求下,仝道林、仝鹏分别代表华夏仝氏联谊会为~沱村的族人留念题词:&天下仝氏一家人&,&华夏仝氏血脉相亲&。
在河南宜阳相聚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非常激烈,副会长仝爱民对今后如何加强仝氏的联络,提出一点看法。他说各地的仝氏家族的辈份尽量能够统一起来,如果是同一支系的,按原来不变,续不到一起的,不论各地的历史长短,以最晚的辈份统一编出全国仝氏通谱,统一辈字,若干年后,见面知道名字便知长幼,辈份高低。大家认为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先征求意见,统一思想,然后在仝氏网站上公布,再作具体安排。
在郑州和族人相聚时,会长仝德侠首先通报了我们这次出行的目的,一是看望,二是征求意见,三是落实各地仝氏联谊会分会的组建情况,仝昭明代表郑州市仝氏族人向我们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我们这次不辞劳苦奔波,表示一种由衷的敬意。仝昭明说:在你们的促进下,我们一定尽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8月16日下午,山西省大同周家店村委会会议室里,热闹非凡,从山西省北部赶来参加座谈会的仝氏族人济济一堂,大同市南郊区党校原校长仝万全紧急从外地赶回来,设宴招待来参会的远方亲人,大家都说这是八百年以来仝氏族人在周家店的第一次聚会。
华夏仝氏联谊会副会长仝继荣主持了会议,仝道荣介绍了5.3睢宁会议的主要精神,再次强调了全国仝氏源自女真族夹谷氏的一致观点,并着重介绍了族谱研究的最新成果,指出山西广灵仝氏是安邑仝氏始祖夹谷成庆的后裔。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广灵仝氏族人的认可,为他们正在开展的第七次修谱工作提供了新内容。会上各地族人代表热情踊跃发言,交流了各地族谱研修状况。
会后仝万全校长领大家参观了大同市博物馆,观看了五十年代从周家店仝氏坟墓中发掘出来的金朝时期的生活用品。这一历史文物充分说明了周家店仝氏历史的悠远。
在平顶山这是我们8月中下旬西部之行,最后一站,我们见到了今年5月3日在江苏睢宁开会的仝葆银副主席,仝国岭副主任时,就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时隔三个月,那情感油然而生,见到了家人格外亲,也是我们西部之行遇见我们仝氏族人中在党政机关任职最高级别的领导干部,会长德侠向他汇报了这一路来我们的工作情况,并打算在适当时候,召开全国性的仝氏家族企业家座谈会。德侠这一想法,得到了葆银副主席,国岭副主任大力支持,争取早日促成这一会议的召开。
2007年9月8日在河北省正定县金河大厦五楼会议室里,主席台布置的庄重、大方、得体。&华夏仝氏联谊会河北分会成立大会&几个醒目大字,高高地悬挂在显眼的位置,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石家庄、邯郸、邢台、沧州、衡水、廊坊等地区的族人代表70余人欢聚一堂,欢声笑语,气氛融洽。尤其河北日报记者仝静海是个女孩子,是奉父命前来赴会,并在会上作了简短的发言,给大会增添了新的内涵&&女同胞照样可以参加家族活动。这次大会上成立了分会领导班了,分会长仝国玉在大会上做了发言,决心搞好本省族人的联络,进一步对族源进行探讨,会长仝德侠代表华夏仝氏联谊会向大会表示热烈祝贺,并提出热切希望,仝强、仝道林也分别在大会上作了精彩的发言,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是河北省仝氏家族一次团结的大会,和谐的大会。&&&&&&
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每个仝氏族人特别是从事这一家族历史研究的人,都感到肩上的担子是多么的沉重,不仅需要人力,而且更需要经济方面给予支持,否则一切事情都难以办成。
我们相信在仝德侠的带领下,我们一定能战胜千难万险,迎来旭日东升,阳光普照的那一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七 &尾& 声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过一月有余了,因工作忙碌,一直未静下心来,只好在日记的基础上作些整理和补充,如有不当之处请给予指正。在我们结束调研行程回家后不几天,又接到仝建勋老人从宜阳寄来的一首诗,就以此作全文的结尾吧!
& & & & & & & &寻根问祖感怀
江苏族人莅宜阳,喜出望外倍敬仰。寻根问祖时虽短,秉承祖风代代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方万里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