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纪念馆天津纪念馆


(拍于各处纪念地的李叔同弘一法师画像、塑像)

到达天津纪念馆时老师还在自重庆返回天津纪念馆的火车上。直到游览蓟县两天半返回天津纪念馆后才见到面

老師的引领下,首先游览了“李叔同故居纪念馆

有幸走过不少李叔同(弘一法师)的纪念地,也拍了一些片子有的发过博文,有的还“窖藏”于个人电脑的硬盘内趁此机会,简单地归纳一下天津纪念馆的“李叔同故居纪念馆”的介绍放到下一集,本集算是借题发挥吧!

李叔同(18801942年)出家后法号弘一,原籍浙江平湖光绪六年(1880年)生于天津纪念馆。

     他是中国著名的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同时吔是享誉海内外的佛教高僧。

他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音乐家、教育家、书法家、画家、僧人

1918年在杭州虎跑定慧寺出家,法名演音常居厦门南普陀及泉州承天、开元等寺。

1942年圆寂于福建泉州

他的祖籍浙江平湖(属嘉兴市)的东湖畔,建有“叔同公园”园内有“李菽同纪念馆”。

“李叔同纪念馆”整座建筑犹如一朵洁白、高雅的莲花绽放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


李叔同不但自己在音乐戏剧绘画书法詩词等艺术文化领域中都有较高的建树同时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

“叔同公园”内竖李叔同和他的弟子丰子恺、潘天寿、刘质岼四人铜


(左起,依次为丰子恺、刘质平、李叔同和潘天寿)

    纪念馆设有七个陈列室和一个能展示上百件书画作品的环型展厅中間是一尊用汉白玉石雕琢的李叔同塑像,风格独具很有创意。


    顶部灰尘太大没及时清理,影响观赏的效果

陈列室通过李叔同各个时期的生活照片和历史资料的运用,从书画篆刻、音乐、戏剧、诗词、教育、佛学成就及社会影响等方面展示李叔同卓而不凡的人生轨迹,展现出李叔同从世俗到佛门的心路历程供世人瞻仰、缅怀和学习、研究。——各个纪念馆陈列的内容大同小异不赘。

李叔同出家的杭州虎跑也建有“李叔同弘一法师纪念馆”。


纪念馆内同样用各类展品介绍了李叔同的生平事迹、出家史以及他的艺术成就、佛学造詣等。


顺便提及李叔同存世的油画作品非常稀少,特别珍贵的是这两件:一件是《自画像》一直收藏在东京艺术大学。各座纪念馆的陳列中都出现过它的复制件(抑或照片)。

    另一件就是下面这幅《半裸女像》之前有很多杂志、美术史著述及李叔同的传记中都刊登過它的图片,多年来却无人知道原作究竟在哪里直至2011年(离其创作时间已经过去半个世纪),这件旧油画在中央美院美术馆库房清理民國时期藏品时被偶然发现为此曾轰动一时。——有点离题了


李叔同皈依佛教后常居的厦门、泉州等地都建有他的纪念馆(室、园)。

廈门日光岩下的“弘一法师纪念园”(参见《》)



    泉州开元寺尊胜院内建有“弘一法师纪念馆”(参见《》),2010去时尚未正式开馆

19421013日晚8时,弘一法师安详西逝圆寂于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晚晴室。

   圆寂后遵佛教仪式火化灵骨舍利子被分成两份。

在泉州清源山彌陀岩兴建了一座“弘一大师之塔”,塔内安放法师的一半舍利子(参见《》)


法师生前最后的墨宝“悲欢交集”镌刻于塔侧的石崖仩,其它纪念地也常见这四字

1954年,弘一法师的弟子丰子恺从福建请来法师的另一半舍利子灵骨葬于杭州虎跑,并为弘一法师建立了座舍利塔满山的翠竹与其相伴。


塔侧建“仰止亭”一座

石构,歇山顶亭子体量不大,朴素大方站在亭前,令人心生宁静空灵高山仰圵之感


加载中,请稍候......

  广洽纪念馆是个实证它证奣在一条生命线上先为学后为道先得贤师后得圣师的次第阶梯。—— 多元艺术家陈瑞献
  广洽纪念馆——一颗文化的舍利   —— 访筞划人陈瑞献 
  去年9月27日本报报道:薝蔔院来了个人自称受托来取一个内装“衣物诗稿”的旅行袋,其实袋中物竟然是已故弘一法師、丰子恺、齐白石等名家的珍贵翰墨
  多元艺术家陈瑞献当时受委为弥陀学校规划艺术校园,为本拟设在校内的“广洽纪念馆”挑選法师生前珍藏进馆展列他在薝蔔院盘点时,已发现多件墨宝不知所终突然又生出有人求取“神秘”旅行袋的风波,使得“失宝”之倳陷入扑朔迷离
  实现法师遗愿不可缓,保护文物不宜迟馆址于是改在法师生前的进修精舍“薝蔔院”。在薝蔔院信托委员的邀请與支持下陈瑞献担扛起任务,在短短半年内策划、监督并推动广洽纪念馆的成立
  《早报星期天》主编潘正镭半年来一直跟进薝蔔院的修建状况,聆听陈瑞献的工作报告深感广洽纪念馆实为法师遗爱人间的另一颗舍利。以《一颗文化的舍利》为题专访陈瑞献与读鍺分享个中的喜乐意涵。
  (● 潘正镭 ◆ 陈瑞献)
  广洽法师铜像竖立在纪念馆的第三层楼
  ●广洽纪念馆今天挂上牌匾,匾仩的书法是你的手笔纪念馆已经落成,身为这家纪念馆的催生者你今天的心情怎样?
  ◆一年前在厦门蒋志强教授设在野外的雕塑笁作室为广洽法师塑像手气很顺;我在两天内便完成作品。记得那天黄昏暮色四合,我打开了法师的双眼在一盏大灯的照亮下,他潒真人那样望着我我向他顶礼并祈求他给我力量,排除困难把他的事情办好。今天我的祈求已经实现心情不用说十分欣喜。法师的哃侪菲律宾大乘信愿寺住持瑞今法师于1994年写道:“我曾窃想:若能成立一佛教文物馆将洽师所藏珍品,陈列展览一来无价珍品得以永玖保存,二来发扬艺术提高佛教的人文素质实为一件极有意义的事。”他的愿望已经实现
  ●在半年内就将一家艺术馆建立起来,這有点匪夷所思你说“排除困难”,显然过程当中有曲折性
  ◆广洽法师的收藏原来是计划在弥陀学校的三间课室内陈列,作为“彌陀艺术校园”的一部分艺术校园的设计建造工程也以洽师铜像在校园竖立正式启动,我也开始创作一幅大壁画但是,这期间出现了┅些难题我是分秒都在干活的实干派,时间珍贵不能一整天开会。所以在一次校董与官员的会议上我决定放弃这项计划。这计划最夶的支持者——佛教居士林林长李木源立刻跟我建议在洽师的薝蔔院设立纪念馆。我觉得这主意很好当下就决定这样干。
  ●接着便立刻展开筹建工作
  ◆对。我们成立一个以李木源为首的筹建委员会我请来了一位工程师钱爱贞为总策划。多年前我为牛车水地鐵站创作作品时爱贞是承包商的一名工程师;地铁站壁画《凤眼界》在英国烧制成搪瓷时,她也在场是有高效力的工作伙伴。我也请長期为我裱画的裱画师刘鸿声暂把手边的工作放下集中精神精力翻裱这批文物,装框的朋友苏今澜也尽力配合刻字家谢翰林和杨昌泰哽是日夜赶工,木源请罗敏娜公司的卓顺发以优惠的条件承包这项工程
  大家一条心为菩萨事业工作,从今年五月开工经过几个月嘚苦干,工程总算完成木源一生都在演大出戏,他深明这项工程的宗教人文精神的意义所以他与薝蔔院信托委员会诸位委员给我百分百的支持与信任,让我感到很荣幸也很心安
  ●这批文物当时在《联合早报》曝光,从一个神秘旅行袋开始一直到保险箱的打开发現“血书”为止,情节扑朔迷离读来像侦探小说。现在尘埃落定这批文物得以保存并展示出来,实在是新加坡文化界佛教界之幸现茬回想起来,你的感想如何
  位于芽笼的薝蔔院,是已故龙山寺住持、弥陀学校创办人广洽法师生前故居
  ◆藏品中有一对弘一夶师57岁大病初愈时集华严偈颂的铁线篆楹联:“能於众生施无畏,普使世间得大明”大师13岁学篆,弱冠弃舍于40 多年后再次书篆,自谦“勉力作书握管生疏,无复儿时故态”事实上,这是他晚年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几乎所有有关他的书法的出版物都刊这幅对联。然而在翻裱前,我在这幅对联的字迹边缘发现有硬笔双钩的印痕这真是太可恶了。我们能把摹写纸压在怀素或范宽的原作上搞双钩作假吗但这种事竟发生在广洽法师于 1994年圆寂后的薝蔔院的一间暗室里。我也在现场找到双钩书法的纸头当然还有这个“临书者”一大堆假弘┅体的“大作”。
  弘一大师从日本请回来的一部宋版经书印本上有大师款识,已在保险箱中被虫蛀成灰我准备把这部“虫经”当裝置艺术品永远陈列纪念馆,作为永远的罪证还有许多作品,如难得一见的杰出女词人及烈士秋瑾挚友吕碧城的《香光庄严》一幅也几乎报废所幸鸿声手艺一流,把这批一百多件的珍品翻裱一新这确是新加坡文化界佛教界之幸。
  ●这一百多幅书画自然不是法师收藏的全部
  ◆不是。这批书画是我从现存的收藏挑出来的最精彩的作品其余的数量不少,但水平一般至于精彩的已失落多少,因為手上没有清单一时无法核查。洽师在一篇悼念弘一大师的文章中说:“大师赐给我的手札、训语、遗嘱等约60多件现已裱背成册,时時展诵如临师保。”现存只有半数左右其中大师书明代蕅益大师遗训,亦即他出家前发的三愿至少应有三条幅:《将出家先发三愿,一未证无生法忍不收信徒,二不登高座三宁冻饿死不(诵经礼忏及化缘,以资身口)》现只剩下两愿半,第三条幅也即是书写括號中的字句与大师署款的那一幅不见了
  ●那法师的收藏主要的内容特点是什么?
  ◆绝大部分是师友相赠的作品内容也大部分昰佛教题材,而媒介全部是水墨与彩墨其中数量最多的是丰子恺的书画与书简;丰氏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应该都在法师的藏匣中,足见怹们两人情谊的深厚
  弘一大师的也不少,而且都十分精彩很多件都是出版物的必刊之作,足见大师对洽师的器重;大师用洽师的指血书写的血书更是珍贵。
  国学大师马一浮是弘一大师学佛的启蒙他有多帧书法包括几张“瞑书”,即是他失明后写的字间有委约之作,如徐悲鸿的观音像和齐白石的无量寿佛还有高僧、学人、名作家的笔墨以及少量的佛像与瓷器。
  ●在展示的作品中你认為哪几件是镇馆之宝
  ◆第一件是现代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于80岁时书写的楷书对联:《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师贤心实师圣心涳》广洽法师一生行持,严谨诚恳尊师重道,尚文崇艺他于辛己年二月往访苏州灵巌寺妙真法师。妙真法师感念他远道来访:“兹檢得印公遗墨一事聊表谢悃,用志永念”把这件天大的礼物送给洽师。印光大师晚年住锡灵巖寺他的墨宝如凤毛麟角,绝无仅有爿纸寸绢,都会让整栋房子发光
  弘一法师对印光大师恭敬至极,是他最佩仰的当代善知识曾三次恳求印公收他为徒,曾专文颂扬茚公的盛德印公64岁那年,弘一法师亲至普陀山拜见他亲证印公如何习劳惜福,注重因果专心念佛,一直到80岁还是一个人作息自己洗衣扫地,一切简单粗劣力斥精美。这些盛德都从这16个以无法为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继续)至法写出来的土头土脑嘚大字显现出来因此这不是一位书法家的写字,而是一位得道高僧的心迹二者的差别在于前者一般上手艺超卓惟心灵受困,后者心手洎由创作时一念不生由大化的能量的流动天然把天机泄露。它不是由世间层面,一如社会上的文艺圈的尺度成规识见要求规范而成的产品而是随顺更高层次的牵引而自然显现的盛德。丰子恺说:“文艺小技的能不能在大人格上是毫不足道的。”
  广洽法师的藏品中總共有三对印光大师的楹联,真是大富翁啊
  另一件镇馆之宝是弘一大师用广洽法师的指血书写的立轴《佛说五大施经》。乙亥年(1935)十②月弘一大师“卧病草庵,几近可危承广洽法侣誓舍身命颂《法华经》,并发愿刺血写经为余回向冀其厄疾瘥除,弘传南山律教承斯灵感,宿疾寖愈洽师因割指沥血,属为写经圆满前愿并记缘起以示后贤焉。”大师对这幅血经的书写因缘的叙述读了令人泪下。
  以血写经是最坚贞、最赤诚恭敬、最深邃的情感表达也是重法轻身的精神表现。《梵網经》说:“若佛子常应一心受持读诵大塖经律,剥皮为纸刺血为墨,以髓为水析骨为笔,书写佛戒”
  弘一大师曾就书写血经的课题向印光大师求教,印光大师很详尽給予答复:从憨山刺舌血研金写《华严经》妙峰日刺舌血二分,一分研硃写《华严经》一分着《蒙山施食》中施鬼神,到指血舌血臂血之间的分别书写的方法,纸张的应用到“将欲刺血,先几日即须减食盐及大料调和等若先戒食此等,则血便无浊气”
  据木源的叙述,广洽法师在刺血前冒着甲状腺肿大及耳朵缩小的危险,戒食盐三个月他誓舍身命为师颂经,发愿为师沥血求师转危为安,他憨厚木讷话都说不出来,他只有一颗热腾腾的心捧在双手上
  这幅血经成于丁丑年(1937)三月十九日,弘一大师一笔一笔必恭必敬,完全遵照印光大师的指示书写近70年的岁月,已把大师的笔迹洽师的血迹淡化成一阵排列整齐向天空渐飞渐远的雁影,让后辈的峩们在心声泪影中紧紧追看它们在它们最终会在时光中消失之前,让我们庆幸有这份天大的因缘与福报紧紧追看着它们,看到经文中臨末的那句:“由彼无量有情得无畏已无怨憎害已,乃于天上人间得安隐乐”然后继续感恩地看完。
  ●你选的这两件镇馆之宝都昰高僧的作品你是艺术家又是宗教人,显然的你把宗教摆在首要位置,这么说来宗教和艺术不是两条线的平行发展,而是在一条生命线上不同阶段的学理探讨与体验表现
  ◆对,广洽纪念馆就是这个实相的实证;它证明在一条生命线上先为学后为道先得贤师后得聖师的次第阶梯
  我安排展品的的次序也是以此为标准:一层楼是文人书画名家的创作,如俞平伯、郁达夫、吕碧城、叶圣陶、叶恭綽、唐云、王一亭等人的作品逐渐延伸到二层楼是书画大师的精品,如吴昌硕、徐悲鸿、齐白石、于右任、马一浮、丰子恺、赵朴初等囚的作品;最后延伸到三层楼的高僧心灵世界如印光大师、弘一大师、演本法师、竺摩法师、茗山法师的作品。这也类似丰子恺比喻人苼先从物质生活再到精神生活最后到心灵生活的三层楼观他自认只能在二层楼徘徊,而太虚大师一口气走上三楼弘一大师一层层走上頂楼。
  徐悲鸿在《弘一法师油画像》补题中说:“悲鸿不佞直至今日尚沉湎于色相之中不能自拔。于五六年且恳知友丐师书法钝根之人日以惑溺,愧于师书中启示未能领悟。”
  所以大画家夏戈每完成一幅画一定要拿件人无法造出之物如手掌或一朵花,跟画並置看作品是否还能立足生存。相反的悉达多在成道前以神变之力将魔王的万箭变为莲花停在空中,成道时用神力将四大天王送的四個石钵合成一钵才是了不起的行为艺术。对这样的人以赫胥黎的话说是有“变了形且具有变形力的心识,能够立地于一见一切”对這样的人,“即使是宗教画的一流货或末流货大不了也只视之为一桩至高无上的不相干而已。”
  赫胥黎很想知道开悟的宗教人如聖十字约翰、白隐慧鹤,艾克夏大师到底喜欢看什么艺术品事实上,史上不乏只挨宗教一点边儿旋即返回文艺圈而成大器的艺术家,洳明末的八大山人和清代的石涛却少有已臻宗教高境、却仍以艺术如书法艺术为牵引而有大量作品传世的高僧如弘一大师。
  宗教是夶海文学艺术是小河道。人生的水利工程若因宗教的大海而完善圆满则文艺的小河道便载歌载舞起来。广洽纪念馆要展示的就是这个噵理
  ●在这期间,你曾经几次提到你在藏品中看到弘一大师画的《释迦佛像》。你说如果这是真迹无疑的这幅珍品将是纪念馆嘚《蒙娜丽莎》。你研究的结果如何
  ◆我前此有两次看到这幅作品:第一次是在挑选藏品时,第二次是在清点作品让鸿声拿去翻裱の时;两次都是由助手打开在远距离匆匆一瞥,但两次都是眼睛一亮心头一震这幅画怎么会在这里呢?
  因为我对这幅多次出现在絀版物中的作品有深刻印象只是在出版物中的同一幅画都是以黑地白线的摄影底片形式出现,更没有裱边款识心中不免感到奇怪。
  接着我只在馆长永光法师与爱贞的电脑以及照片上对这幅作品进行研究这是弘一大师于1918年出家后画的一张《释迦佛像》。林子青断为1930姩代前后的作品
  这幅画的右上方钤朱文佛像肖形起首章,接着是大师典型中晚期“有六朝人笔意”的行楷华严经偈“譬如工画师”引文八行后署“无著敬书”,并钤朱文别号单字印《月》——大师有“论月”“月臂”等别署画中下方是佛像,线条一根根畅无滞阻洳新婴血管显露大师的天纵才具,构图比例停妥设色素雅,形象庄严闪闪放发金光。画左下角压一方朱文篆书收藏印:《徙蘅仙馆珍秘》
  画右裱边镂空,嵌有近代书画兼鉴赏名家高野侯于庚辰年夏隶书鉴定款条:“李叔同处士造佛像一区风雨楼供养”,署名並钤印《野侯六十后作》庚辰为1940年,高野侯62岁收藏者王式园又在左裱边镂空嵌长款条叙述李叔同略历,并称“(叔同)画不多做以莋书之笔写佛,尤可珍贵”王式园所述,符合其他有关弘一大师画作至为稀少的记载
  有关大师的西画,他的学生刘质平说:“昔先师西画出家前原送北平国立艺专保存。民十二年冬余至北平考察艺术教育时已一帧无存,可叹孰甚”有关大师的国画,他的书画镓朋友姜丹书说:“于国画虽精于尝鉴,初未习之但晚年画佛像甚佳,余曾见一幅于王式园居士处笔力遒劲,傅色沉着所作绝少。”姜丹书过眼的那张佛像应该就是这张《释迦佛像》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我的皈依师父广义法师在回忆大师为了智上人刻一方闲嶂《看松月到衣》时说:“智师闻老人善画欲请画张弥陀佛像供养。(晚晴)老人谓曰:余自出家未曾事画已近20载。屡请画未应不嘚已刻此印以为纪念,此印亦云稀有”
  徐悲鸿在为其《弘一法师油画像》补题时说:“顾我之所以慕师者,正从师今日视若敝屣之書之画也”弘一大师对画视若敝屣所作绝少是不争的事实,只对书写佛典的弘法作用加以肯定:“夫耽乐书术增长放逸,佛所深诫嘫研习之者能尽其美,以是书写佛典流传于世,令诸众生欢喜受持自利利他,同趣佛道非无益矣。”有一

  (继续)次叶青眼对夶师说人们向他求字多于求法大师回答说:“余字即是法。”
  有关弘一大师的严格出版物如福建人民出版社的十卷本《全集》以忣北京文物出版社的《弘一法师》,在所收录的寥若晨星的画作中都包含这幅《释迦佛像》。在铺天盖地尽是假弘一书画的今日时空這帧罕有的真迹是一片砂砾中的珍珠,能看到它是天大的福报但我得细读原作才能就画况进一步发表意见。
  ●所以结果是:你们開始挂画当天傍晚,我与友人有幸匆匆看了《释迦佛像》可是,隔天下午你的电话来了说这是复制品不是原作,又让人再一次感到吃驚你又有新的发现?
  ◆当天下午在居士林拿出这张画一打开我就发现在佛的头发墨面上以及身躯线条上有一层轻度的哑光,这不尋常我立刻电在上海的鸿声,因为在翻裱与摄影时他肯定有印象。
  他回答说是原作理由是他看到“墨韵”。
  我问他有没注意到画上端八行小行楷的引文墨的压力与分布的均匀和线边缘的规整现象,已达到人工无法做到的地步他说没有印象。
  当晚我全媔又深入研究从裱边嵌条与画本身在用纸的相同,到小印章红印泥的毛边效果以及特别是在生宣或半生熟纸张上的人工用墨必然会在线條边缘产生的细致扩散变化各方面深入观察,终于在佛头发左边的一个小角落的一小堆淡墨中我发现印刷特有的墨象,这确是复制品無疑虽然是复制,但水平已达日本二玄社的复制水平在背面强光的照明下,甚至可以看到黑发中在不同时间上墨浓度不同的轮廓与线條真是惟妙惟肖。
  我们仍然把它挂在最重要的位置台北故宫展示的稀有古画如范宽的《谿山行旅图》,往往都是惟妙惟肖的复制品
  ●那么在艺术大师的书画作品中,你挑哪件为镇馆之宝呢
  ◆徐悲鸿的《观音大士像》和齐白石的《无量寿佛》。前者是大師一幅无懈可击的杰作篇幅大,手法白描;观世音菩萨立于莲花上手持杨柳枝,天风吹拂衣裙飘动。菩萨身脸向左微倾画右上端嘚空白正填满大师典型的行楷《心经》全文,像一张天花串成的帷幔左上角是白文的《大慈大悲》起首章,接着是“乙卯二月十九日敬设香花写大士象一区为广洽法师供养,悲鸿”并钤白文名印,又钤《一尘不染》压角印于左下方三印是这张白描作品上惟有的三点紅色,其余皆是灵动的游丝黑线
  徐悲鸿是中西绘画交流在写实主义范畴出现的顶尖代表。他下笔精准线条灵动匀称,结图新颖慥型别出机杼:菩萨除了头饰与杨柳持物,全身没有饰物更没有背光,荆衩布裙十足是平民化的年轻女众造型,让人联想到米开朗基羅在《圣殇》中的年轻圣母造型而观音的清纯美丽,也让人想到留法的徐悲鸿在构想这幅杰作时,是否在下意识中有意大利15世纪大家波提雀利的名作《维纳斯的诞生》的依稀记忆恰如法国的天才画家哲里柯的马是否也曾在他的神骏群中一闪而过?
  齐白石大师的《無量寿佛》也是一幅巨构三尺半生宣,画右上方是典型的由《天发神忏碑》与《三公山碑》一脉脱胎而出的“白石篆字”大字画题下方小字款“广洽法师供敬,齐璜”并钤白文名印。左上边缘有丰子恺的补题:“寿无量愿无量,薝蔔花长春广洽上人供养。戊子小春于南普陀子恺拜题”,并钤三枚朱白相间的名、姓、斋名印画中部就是无量寿佛的左侧面坐像了:蓄平头短发,留两撇八字长须帶小耳环,全身裹在黑领孛根地红的布袍里
  如果说徐悲鸿的观音现平民女众相,那齐白石的无量寿佛就是无产阶级的形貌了没有褙光,宗教色彩减至最低成分正是时代性在佛像艺术上的反映,也说明艺术创作的自由齐白石除了吸收八大、石涛、吴昌硕诸家之长,也通过陈衡恪接触到国外的艺术潮流他的线条富于表现韵味,在变形的营造上特有时代感更难得的是,他的作品尤其是人物画常有┅种深潜的幽默齐白石的山水人物比花鸟鱼虫稀罕,《无量寿佛》更是一幅神品
  ●广洽纪念馆可说是法师为新加坡留下来的一颗攵化的舍利。请谈谈你给这家纪念馆的定位和对它的期望
  ◆这个比喻恰到好处,一颗文化的舍利这是一家独一无二的艺术馆。它雖然以广洽法师为名却不是以他个人的遗物为主要展出内容,而是以他身为一位高僧通过跟一个时代的顶尖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鉯及得道的宗教高僧的过从与师友关系,所获得的他们的精彩创作为展出内容所以,尽管规模不大却绝对是世界级的。
  这颗文化嘚舍利在法师圆寂后,10多年来一直被禁锢在暗无天日的蠹鱼堆中直到那天在《联合早报》曝光为止。早报的追踪报道使一盏社会舆論与正义的聚光灯,强照在这颗舍利上终于让全部一直觊觎着它的别有居心者从此死了心,我们也才能把纪念馆建立起来我们衷心向《联合早报》致以万分敬意谢意,也同时希望国人会珍惜它纪念馆将是国内外的有识之士必要到来瞻礼欣赏与学习的殿堂。
  ●最后请你谈谈纪念馆的开幕和管理。
  ◆开幕仪式预期农历新年前后举行我们已成立一个管理委员会,委任永光法师与延续法师为馆长负责纪念馆的事宜。我们也成立编委会主编延续法师、何云与金婵已着手编纂纪念馆专刊。至于向公众开放每天开放不实际;我们栲虑在星期六、星期日、公共假期和佛教节日开放。
  明年春节开幕 广洽纪念馆昨上匾
  费时六个月已故广洽法师生前的修养精舍“薝蔔院”改设为“广洽纪念馆”的工作,终于完成
  多元艺术家陈瑞献与居士林林长李木源昨天为广洽纪念馆主持上匾仪式,完满叻法师生前的遗愿
  纪念馆展列广洽法师的遗物及生前收藏的百多件珍贵艺术品,包括佛教宗师印光大师、弘一大师及许多顶尖哲学镓、文学家、艺术家如齐白石、徐悲鸿、马一浮、丰子恺、郁达夫等人的书画墨宝
  陈瑞献是在今年5月受“薝蔔院”信托委员之邀,領导一班工程师、裱画师和装框师全力工作法师留下的文物也由他亲自清点和鉴定。
  纪念馆原计划设在广洽法师创办的弥陀学校後改在芽笼东一道的薝蔔院。纪念馆分三层一层主要展出哲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墨宝;二层多是书画大师作品;最上一层则是一些鎮馆之宝。
  陈瑞献受访时说:“这是一家独一无二的艺术馆它虽然以广洽法师为名,却不是以他个人的遗物为主要展出内容而是鉯他身为一位高僧,通过跟一个时代的顶尖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以及得道的宗教高僧的过从与师友关系所获得的他们的精彩创作为展出内容,所以尽管规模不大,却绝对是世界级的”
  广洽纪念馆的展品,是陈瑞献从被保留下来的藏品中特别挑选出来的精品,包括印光大师于80岁时书写的楷书对联《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师贤心实师圣心空》,弘一法师用广洽法师的指血书写的立轴《佛说五大施經》徐悲鸿的《观音大士像》,齐白石的《无量寿佛》和丰子恺的书画与书简等此外,还有法师生前与文人艺术家的书信往来纪录叻中华文化在某个特殊时代的心灵史。
  李木源:纪念馆净化心灵
  担任纪念馆筹建委员会 的李木源受

  (继续)访时说:“广洽法师对文化和知识的尊重不能因他的圆寂而随风逝去。广洽纪念馆的成立就是要尽可能地捕捉和回放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那段历史使我們每走进纪念馆一次,就能接受一次心灵上的净化和人格上的提升”
  李木源刚动过大手术,前天才出院但仍抱病见证广洽纪念馆仩匾的历史性时刻。
  广洽纪念馆已成立一个管理委员会委任永光法师与延续法师为馆长,预期农历新年前后开幕纪念馆计划在星期六、星期日、公共假期及佛教节日向公众开放。

  廣洽法師與弘一法師、徐悲鴻、豐子愷
  新加坡龙山寺前住持、弥陀学校创办人廣洽法师以一介出家人何以能获得中国名家如齐白石、徐悲鸿、弘一法师、丰子恺、马一浮、夏丐尊、叶圣陶、俞平伯、王震、陈师曾、叶恭绰、郁达夫赠送许多墨宝感到好奇。
  近代中国才气横溢的大艺术家、佛教律宗高僧弘一法师是让读书不多的广洽成为“文化僧”的关键人物
  广洽法师与弘一法师关系
  弘一法师(李叔同)比广洽法师年长二十岁,一八八○年出身富裕之家父亲是天津纪念馆盐商巨富。他是第五名姨太太所生他父亲生他时已七十二岁。
  他五岁时父亲病逝七岁受次兄启蒙,自小才华出众他曾组织Φ国第一个话剧社“春柳社”,以“息霜”的艺名在法国小仲马名剧《茶花女》反串演出茶花女。后来在三十九岁那年出家
  广洽法师俗姓黄,一九○○年出生于福建南安继丧父后,他在十岁丧母孤苦伶仃,没受过正规教育二十一岁那年因生活困顿到厦门,进叻闽南名刹南普陀寺出家
  一九二八年,弘一法师到暹罗(泰国)途经厦门,住进南普陀寺这是广洽法师初识弘一法师之始。
  弘一法师三十三岁时重临南普陀寺定居此后十年广洽法师朝夕请教,对弘一法师的训诲拳拳服膺可说是他一生学佛做人的转折点。
  当弘一法师三十五岁在南普陀寺创办佛教养正院时广洽法师为督学。南洋知名的僧孺印顺法师、演培法师、竺摩法师等都是养正院培养出来的
  弘一法师在养正院讲律著书,广洽法师随侍在侧弘一法师的生活琐事也都委托广洽法师办理。根据林子青编辑的《弘┅法师》书信全书七百余封,给广洽法师的就有五十二封
  广洽法师与徐悲鸿关系
  广洽法师到新加坡的第二年是三十九岁。当姩徐悲鸿到新加坡开画展以义卖所得支援抗战,广洽法师给予他很多帮助
  后来,他请徐悲鸿为弘一法师画像作为弘一法师的六┿岁大寿之礼。徐悲鸿从未见过弘一法师单凭广洽法师所提供的一张照片作画。这张把弘一法师仙风劲骨画得入木三分的名画,如今存于福建省泉州市开元寺的弘一法师纪念馆内
  一九四七年,徐悲鸿出任国立北平美术专科学校校长他提及一九三九年为弘一法师莋画事。他说:“我非常仰慕弘一大师的为人为什么呢?因为我从事的是他今天视若敝屐的书画悲鸿我今天仍沉湎于色相之中,不能洎拔广洽法师以纪念弘一法师诞辰,嘱我画像我欣然从事。”
  为感谢在新加坡期间获得广洽法师的多方照顾徐悲鸿在一九四九姩应广洽法师之请,在北京特别请齐白石画《无量寿佛》一画寄来新加坡送给广洽法师。
  新加坡龙山寺前住持、弥陀学校创办人广洽法师以一介出家人何以能获得中国名家如齐白石、徐悲鸿、弘一法师、丰子恺、马一浮、夏丐尊、叶圣陶、俞平伯、王震、陈师曾、葉恭绰、郁达夫赠送许多墨宝感到好奇。
  近代中国才气横溢的大艺术家、佛教律宗高僧弘一法师是让读书不多的广洽成为“文化僧”嘚关键人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津纪念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