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大道在哪里

建阳朱熹大道--武夷山旅游的布袋熊的博客--凤凰网博客
凤凰博报 由你开始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建阳朱熹大道
建阳对接武夷新区 朱熹大道是我市对接武夷新区,谋划区域新增长点,而积极打造的一条快捷通道。经过一年来的紧张建设,目前,总投资5000万的朱熹大道二期项目已进入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铺设阶段,预计,5月1号前,即可实现竣工通车。在建阳朱熹大道二期项目的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和大型机械正在紧张作业,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道路建成后,将成为建阳市区连接武夷新区和高速公路的一条快捷通道。在建的朱熹大道二期工程全长1.7公里,是建阳城区北接武夷新区和浦南高速入口的交通要道,过去这条道路由于弯道多,路况差、车流量大,一度成为了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去年3月,作为武夷新区中心城市的建阳紧抓发展机遇,积极实施“北接西拓”战略,在完成朱熹大道的一期改建后,又斥资5000万元,启动了二期的扩改建工程。此次工程是对道路进行截弯取直,把原有的12米路面改造成22米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形成双向六车道,作为快速通道对接武夷新区,也更好的为我市的经济服务。据了解,经过一年来的紧张建设,朱熹大道二期项目已完成了道路两侧护坡挡墙、路基垫层及水、电、通讯管网下地的建设工程,目前,项目施工队仍在积极组织力量追赶工期,力争该路段早日建成通车,以实现朱熹大道沿江快捷通道的全线贯通。为加快推动武夷新区新一轮跨跃发展的基础平台,缓解项目建设融资难题、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提高项目配套水平,从而促进武夷新区更好更快发展,南平市政府决定采用BT(Build—Transfer) 项目管理模式、引进有实力的中央企业或国有企业投资建设武夷新区首期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并签署《武夷新区首期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建设框架合同》,对框架合同内项目分期分批进行建设。目前项目已具备框架合同招标条件,武夷新区管理委员会作为招标人,委托,对框架合同进行公开招标,现邀请具备相应资格条件的投资建设单位参加投标。本项目采用资格后审方式。2. 项目概况与招标内容及范围2.1 项目名称:武夷新区首期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建设框架合同招标(以下简称本项目)。2.2 项目地点:福建省南平市武夷新区。2.3 项目管理模式:BT(Build—Transfer)模式。2.4 项目投资建设规模:本项目包含城市核心区、武夷山东站站区市政工程和19.8公里快速通道等三个子项目,总投资约44.57亿元。其中:工程造价约35.92亿元,征地、拆迁补偿费等其他费用约8.65亿元。上述项目的投资建设规模估算和框架合同及其子项目划分见下述招标范围,具体投资建设内容及工期等以当地政府有权部门的立项批复和项目设计图纸为准,具体项目实施以武夷新区管理委员会安排为准。2.5 招标内容及范围:2.5.1招标内容:为本项目投资建设框架合同招标,由中标人与招标人签署《首期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建设框架合同》;中标人在项目所在地注册成立的项目公司,项目公司与招标人分批分期签署框架合同项下各子项目BT合同;再由项目公司与中标人或其全资子公司签署各子项目工程施工总承包合同。2.5.2招标范围:为框架合同项下全部项目投资及工程施工总承包,并在项目工程竣工后按照BT合同的约定,将项目设施移交给招标人或其指定单位;工程范围以各子项目施工图为准。本项目分两个合同包,具体如下:(1)框架合同(一):框架合同(一)项下包含城市核心区、19.8公里快速通道标段Ⅰ、标段Ⅱ、标段Ⅲ等四个子项目,总投资约31.08亿元。其中:工程造价约25.53亿元,征地、拆迁补偿费等其他费用约5.55亿元。子项目1——城市核心区:范围东至经一路、西至经二路、南至纬三路、北至纬一路,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的场地平整及道路、共同管沟、管网等市政工程,估算工程造价约7.93亿元,征地、拆迁补偿费等其他费用约2.55亿元,两项合计10.48亿元。子项目2、子项目3、子项目4——分别为19.8公里快速通道标段Ⅰ、标段Ⅱ、标段Ⅲ:主路为双向六车道,道路红线宽度32~60米,设计时速80公里,主要交叉口预留立交,估算工程造价17.6亿元,征地、拆迁补偿费等其他费用3亿元。(2)框架合同(二):首期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建设框架合同招标公告(招标编号:3)1. 招标条件为加快推动武夷新区新一轮跨跃发展的基础平台,缓解项目建设融资难题、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提高项目配套水平,从而促进武夷新区更好更快发展,南平市政府决定采用BT(Build—Transfer) 项目管理模式、引进有实力的中央企业或国有企业投资建设首期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并签署《武夷新区首期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建设框架合同》,对框架合同内项目分期分批进行建设。目前项目已具备框架合同招标条件,武夷新区管理委员会作为招标人,委托,对框架合同进行公开招标,现邀请具备相应资格条件的投资建设单位参加投标。本项目采用资格后审方式。2. 项目概况与招标内容及范围2.1 项目名称:武夷新区首期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建设框架合同招标(以下简称本项目)。2.2 项目地点:福建省南平市武夷新区。2.3 项目管理模式:BT(Build—Transfer)模式。前段时间天省里的孙书记来了,在雷书记的带领下去了武夷新区。还带了不少有钱的地方的书记市长还有不少部门头头--都是有钱人2啊。去新区要他们支援新区建设。(新区缺钱啊,凭南平的那点钱干不了啥事,路还没修通)。孙书记出面应该为新区弄了不少钱吧。不过能否落实还要看看以后的情况。看来是要募集省内的资金支援这个建设。国家好像只支援平潭岛的项目吧,看来我们只好靠自己了。
有不一样的发现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武夷山旅游的布袋熊
欢迎您来我的凤凰博客!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转载]朱熹与佛教名人
武夷山的儒(以朱熹为中心)释:朱熹与佛教名人
张新国 厦门大学哲学系 福建厦门
一、童年从师始闻佛禅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的这首诗不可不谓脍炙人口,这是朱熹《观书有感》中的一首“半亩方塘”。相传在福建尤溪南溪书院有此诗的石刻,只是现在还未查到。可以确定的是,在朱熹出生地、尤溪毓秀峰下之郑厝寓舍有半亩方塘池。
历代注家未有不对此诗的意境之高远、旨趣之淡定而极尽嘉善之能事的。在称道之余,各家大都从读书方法论上对此诗进行解读,研究成果甚大,并由此不断增进我们对朱熹作为一代宗师的文化了解。对于此诗中的“半亩方塘”,学者所见并非完全一致。秀龙、陆浑独具匠心,在注释这首诗时说:“全诗用形象思维和比兴手法写了读书的乐趣和重要。首句把‘半亩方塘’比喻一本书。因书是长方形的,故有半亩方塘之说。把书打开,就好像打开了一面镜子。”
对此诗之“半亩方塘”作如此解也未有不可,只是我们在诵诗怡情之余,不能不对这被朱子誉为得了“源头活水”的“半亩方塘”之书为何书加以探寻。这“书”上载了些什么意得天工之妙句,而竟让一代大家“豁然贯通”偶得如此之胸怀?
根据陈来先生的考证,朱熹的这首诗大概作于孝宗乾道二年(公元一一六六年)。朱熹在二十四岁师见李侗之前,主要活动于崇安五夫里和武夷山之间,进行修习的多为佛家禅宗等。当时,正是朱熹师事李侗后一个思想转变的时期。朱熹在此师事李侗之前,在思想上是佛教禅学占据主导地位。此时,我们始明白,原来朱子映耀以“天光、云影”的“半亩方塘”之“源头活水”不是别的,正是其早年热心的佛教禅学。而其佛教禅学素养与境界的习得,与其和当时的佛教界名人的笃深交往是密切相关的。
“鸳鸯绣出从君看,莫把金针度与人。”这句被朱熹称作“玄妙言谈”的话令他对吐此言的禅学僧人宗杲佩服得五体投地。早年时候,朱熹几近狂热的迷上了禅学。为此,他与当时佛教名人交往甚笃甚繁。若在远方闻得有高僧,他便亲自前往拜谒,探讨和精研佛禅。若一时不方便亲自往顾,他便多致书信,来回间只欲将佛思禅意体念到最高乃止。有趣的是,在朱熹参加乡举考试时,满纸卷答的都是佛家话语与意念。
论及朱熹早年的经历与受学,通过查考可靠资料,我们可知,朱熹当时之所以会如此热衷于佛家,并与当时佛教名人交往如此之繁,是有其深厚的身世背景原因可以追溯而知的。
我们先看朱熹在其《朱公行状》中记述其父亲朱松临死前,对于朱熹的受业老师刘子翚等三人的托付:
“晚既属疾,自知必不起,而处之泰然,略无忧惧之色。手书告诀所善胡公宪原仲、刘公勉之致中、刘公子翚彦冲,属以其子,而顾谓熹往受学焉。”
此事正是朱松对于朱熹的受业期望,即将朱熹托付给刘勉之、胡宪三先生以作师承。此事又以见于《崇安县志》:
“祝夫人,宋儒朱松之妻也。逮事舅姑,孝谨笃至。松病革,嘱曰:‘崇安胡宪、刘子翚、刘勉之三人,学又渊源,吾所敬畏。我死,令熹往事之。’及卒,夫人奉遗命,偕熹居于崇,师事三人,而夫人辛苦抚养于内,虽成名儒。”
及此,我们可知朱熹早年师事身为儒士的胡、刘三先生。何以朱熹师事儒士而又深入佛门禅境了呢?问题的关键原来又在于胡宪、刘子翚、刘勉之三人虽然身为儒士,但却又都无一不是佛门信徒。胡、刘三先生可谓是学各有长,自成一家,在学理、术业专攻以及个人性格上都异乎彼此,谈们对于朱熹的学业影响不尽相同。甚至,三先生在教授的一些具体学理细节上出入很大,一时教初入儒门的朱熹不知何所适从。但有两点三先生大抵相一:一是如朱松所托教授朱熹以儒学,《中庸》等等;一是三先生因为都有佛门弟子的第二身份,言谈举止、对朱熹授业之耳提面命之间,都透漏出佛旨禅趣。幼年朱熹于耳濡目染间不可能不受其熏陶和效验。再者,童年朱熹性格活泼,好学喜闻,常常在完成先生所授学业之外,捧读精研各家之书,而其中尤为佛教典籍多让他流连忘返、不惜茶稀饭少举整日之功以度佛家“余音绕梁”之妙语。
据郭奇考证,刘子翚为官莆田之间,认识许多僧人,其中有一个僧人能够静坐几日几夜而不吃不睡。刘子翚对于这些僧人所宣扬的佛教旨意味趣及其浓厚,一旦有时间回到家后,便招来刘勉之、胡宪围坐谈禅。胡宪甚至认为佛教旨意玄远、高妙,有儒门圣人未尽之理。三先生与诸佛门广交好友、广结善缘,与名僧宗杲、圆悟、道谦等交往甚密。这一切,在童年朱熹心里印记深刻。更有甚者,每每朱熹向三先生请求学理之精要时,三先生都正面相劝,其意思无一而外地是教导朱熹向佛门禅学之中求悟习学的秘诀和正道。
也正是这个时候,通过三先生,朱熹见识和结识了当时许多佛教名人。其中,真正将朱熹引进佛家禅学的是与三先生交往甚切得道谦。
二、朱熹与佛教名人道谦
清人汉学家全祖望称:“两宋诸儒,门庭径路半出于佛老。”从宗门皈依上来讲,以朱熹为核心的闽学为拒斥佛老的儒学,但是坦诚来说,后世儒家,尤其是闽学在学理建构上兼容并蓄地吸收了许多佛老,尤其是佛教的思维方式和致思路径。“宗罗百代”的朱子学的儒学巅峰成就的源头之一,在于朱熹与佛教名人的交往中得来。
李侗在《与罗博文书》中如此评说朱熹:“渠初从谦开善处下功夫来,故皆就里面体从。”这“就里面体从”便是朱熹从佛家禅意中体贴出来的为学方法——向心内求法求理,而这个源头要归溯于与朱熹关系最为密切、影响朱熹最为深刻的佛教名僧“谦”——道谦。
朱熹与佛教名人道谦
先前,因为史料记载太少,朱熹与道谦的交往事迹不得翔考。朱熹佚文《祭开善谦禅师文》的发现为我们了解和研究二人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史料以为佐证。这篇佚文从《续藏经》中发现,此文又见于《佛法金汤编》卷一五。据郭奇考证,佚文共有两篇,第一篇《祭开善谦禅师文》全文为:
“向蒙妙喜开示,应是从前文字记持,必识计校,不得置丝豪许在胸中,但以狗子话时时提撕。原受一语,警所示逮。”文中所记“妙喜”即为南宋名僧大慧普觉禅师宗杲,朱熹与宗杲的交往此待下文记述。
第二篇《祭开善谦禅师文》全文为:“我昔从学,读《易》《语》《孟》。究观古人,之所以圣。既不自挨,欲造其风。道绝径塞,卒莫能通。下从长者,问所当务。皆告之言,要须契悟。开悟之说,不出于禅。我于是时,则愿学焉。
师出仙洲,我寓潭上。一岭间之,但有瞻仰。丙寅之秋,师来拱长。乃获从容,笑语日亲。一日焚香,请问此事。师则有言,决定不是。始知平生,浪自苦辛。去道日远,无所何津。未及一年,师以谤去。我以行役,不得安住。往还之间,见师者三。见必款留,朝夕咨参。师亦喜我,为说禅病;我亦感师,恨不速证。
别其三月,中秋一书,已非手笔,知疾可虞。前日僧来,为欲往见。我喜作书,曰此良便。书已遗矣。仆夫遗言,同舟之人,告以讣传。我惊使呼,问以何故。龄乎痛哉,何夺之遽!恭惟我师,具正遍知。惟我未悟,一莫能窥。挥金办供,泣于灵位。稽首如空,超诸一切。”
这篇文章更加清晰地表达了,朱熹在三先生的影响下,听从名僧道谦的开示一度弃绝儒学,皈依佛禅的心境和经历。祭文中“开悟之说,不出于禅”三先生如此教导过朱熹来作自己的为学方法,而三先生的如此讲法又主要是来源于以道谦为主的佛教名人的启发。最重要的是,道谦曾亲自对朱熹作如此的佛家教诲。
道谦,其俗姓为游,乃建州崇安县开耀乡五夫里人。早年即弃绝尘缘,出家事佛。道谦的高明佛学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曾博采众长、多拜名师。他先后拜名僧克勤、宗杲等为师。学成后,遂归仙洲山,住持在开善寺,开堂讲经。当时,道谦的法名遐迩闻名,四方之人遂来听经学道,法席鼎盛。“丙寅之秋,师来拱辰”,所说的正是绍兴十六年,道谦应三先生之刘子羽之邀前来主持开山寺讲经布道。朱熹也是这个时候即已对听闻道谦并对其学说兴趣渐浓,以致朱熹弃儒学佛,专研禅道。“师出仙洲,我寓潭上。”说的是道歉在五夫里仙洲山下说法时,乃绍兴十三年朱松死后,时朱熹尊母命迁住屏山潭溪之上。这说明,道歉与朱熹结识之前,朱熹已经对道谦心生敬慕之情了。“丙寅之秋,师来拱长。乃获从容,笑语日亲”记得是朱熹与道谦的初次相见,是为绍兴十六年,此时朱熹才十七岁。所记“拱辰山”在五夫里,开善寺即在拱辰山下。据祭文,“师以谤去”,即道谦离开开善寺之后,应该是返回仙洲山了。道谦离开开善寺是在绍兴十七年,逝世于绍兴二十年。这四年中,朱熹曾与道谦多以书信相来往,祭文“中秋一书”和“书已遣矣”可为证说。书信内容兹不一一录来,今仅择录朱熹直接称引道谦话语的选文,以证两人学理交往之密切:“道谦言,《大藏经》中言禅子病脾时,之坐禅六七日,减食便安。谦言渠称病,坐得三四日便无事。”“挥金办供,泣于灵位。稽首如空,超诸一切”说的是道歉死后,朱熹特为设立灵位,并书文以祭。
朱熹童年五岁即入学,求读儒门圣贤之经典,并且满胸鸿鹄之志,一心继承儒门道统,担当道义,以救万民于水火。后来发现现实阻碍太多,此路难通,“道绝径塞,卒莫能通”说的便是这个意思。正当此时,道谦的教诲令他耳目一新,豁然间若有所悟,“要须契悟,开悟之说,不出于禅”即为道谦对朱熹的教诲。道谦并未到此而止,而是视朱熹为佛门后生大德予以培养,“不要迟疑”、“勇猛直前”,更重要的一点在于要求朱熹与以前所学儒家等义理学识“一刀两断”。在道谦的极力教导下,朱熹的哲学思想发生了逆转,学界称之为“弃儒学佛”,朱熹自己为文“始知平生,浪自苦辛。去道日远,无所何津”清晰透彻地说明了他的这一次思想转化过程。这对朱熹的影响不谓不深刻,以致朱熹在准备乡试的时日,并没有发奋攻读儒门圣贤经典,而是一册“大慧语录”;十八岁他参加乡试时,满纸卷写的也不是儒门治国之策,而是大书禅意以书心志;绍兴二十三年时朱熹奔赴同安官任见到李侗时,满口禅佛,滔滔不绝,上文已有记叙,次不赘述。
有宋时,佛教与政治势力和社会特权阶层关系密切,这无疑也是道谦的佛法闻名于天下的原因之一。朱熹通过道谦也结识了不少社会名流,尤其是佛教名人。我们今日研究道谦思想,对于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和研究朱子哲学,甚至是以朱熹哲学为核心的闽学的哲学思想史有重要价值。
朱熹与佛教名人宗杲
在《与开善道谦禅师书》中,我们留意一下到朱熹的话:“向蒙妙喜开示,应是从前文字记持,必识计校,不得置丝豪许在胸中”,这说的是朱熹曾向宗杲学问禅佛。但据郭奇等考证,朱熹未曾拜见过宗杲,而是主要以书信往来为多。
宗杲,其俗姓为奚,字昙晦,庵号为妙喜,号为佛日。他是宣州宁国人,其事迹多见于《大慧禅师年谱》中。史载,宗杲曾在临安径山做过两任住持,其间,法名远扬,上至皇帝,下至公卿大臣都与他有很好的交情。宋徽宗特颁赐他“大慧”的名号,并亲自为他书写了“妙喜庵”三字。卒之时,谥号“普觉”,
其塔名为“宝光”,飨受香火。
“近年释氏所谓看话头者,世俗书有所谓《大慧语录》者,其说甚详。”这是朱熹在其《答许生中应》中所提及宗杲者。在《答孙敬甫》之四中,朱熹有言“少时喜读禅学文字,见杲老与张侍郎云……”;又“十八岁请举,时从刘屏山,屏山意其必留心举业,暨披其箧,只《大慧语录》一贴尔。”从这些朱熹的语句中,我们不难看出朱熹与宗杲学术交往密切并深受其提契和影响。朱熹结识名僧宗杲的中间人是道歉。得中进士的朱熹,此时对于儒家经典的理解已是跨越了一个境界,但这并未影响他对佛家学理,尤其是禅宗的热衷。绍兴二年,宗杲应弟子道歉的盛情邀请,前来武夷山天心寺讲法,朱熹此时致书宗杲以讨佛理。朱熹此次的书信大体为一首诗《天心问禅》:
“年来更惑青苔路,欲扣天心日不撑。几度名山云作客,半墙禅院水为僧。漱流枕石心无语,听月煮书影自横。不待钟声驾鹤去,犹留爷籁传晓风。”
此诗佛境汪洋,禅悟满溢,深深地打动了宗杲,宗杲即刻复文一诗,以与这位学问心胸如此雅量和开阔的儒生多多以精神天地相往来,此复偈为:
“天心一悟朱元晦,向往已在形骸外。莫言多日不相逢,兴来常与精神会。”
因版本不一,史料有限,我们对于朱熹与宗杲的交往事迹及其意义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即如下文所考。
在对于朱熹是否亲往拜谒过宗杲一事的考证上,今学者郭奇等与古籍《大慧禅师年谱》所见不一。《大慧禅师年谱》为明朝刻本,其附录载到淳祐十二年,刘震孙所作的吕祖谦之《与可庵禅师帖》跋的末尾记载朱熹不仅与宗杲有交往,而且曾亲自前往拜访过宗杲。跋载:“盖文公朱先生初年亦尝访之,径山后有偈寄公云:‘径山传语朱元晦,相忘已在形骸外。莫言多日不相逢,兴来常与精神会。’”。文中“径山”,应该是宗杲对于自己主持径山的自称。但据郭奇考证,宗杲确曾两次在径山主持,一次是在绍兴七年七月至十一年五月,第二次是在绍兴十八年二月至隆兴元年八月。而朱熹曾两次可能到过径山,但问题是第一次朱熹可能到径山时是随父亲朱松,那时朱熹八岁和十一岁两次寓居建州和剑州,年龄这么小不大可能自己去见宗杲探讨佛学;第二次朱熹可能到过径山时,是绍兴二十七年冬朱熹从同安离任回家,这次也不可能见到宗杲,因为这时宗杲已经圆寂。
据郭奇等考证,宗杲由于受张九成事的而遭牵连,被贬而暂居衡阳,时为绍兴十一年,绍兴二十年又一次迁居梅阳,绍兴二十六年准予放还归来,后在阿育王山作主持,并于绍兴二十八年正月主持径山。在这个时间期内,朱熹有四次之多见到宗杲的可能,即宗杲南迁与北归的途中,以及在此期间去衡阳和梅阳的途中。可是,上述学者据史料考证,这几次见面又都是不可能的。至此,结论到目前为止,应止于朱熹未曾亲见过与之书信讨论学理不可谓不多的宗杲。
但可能是现代学者遗漏之处在于,朱熹童年聪颖好悟,在八岁到十一岁之间去拜见过宗杲习禅,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但这只是一种猜测,以供我们继续查考史料的参考。作此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我们能通过历史,知人论世的看待历史人物,这样才不至于把历史人物脸谱化,片面化。更重要的是,这对于我们研究朱子哲学早期思想的形成、转变的来龙去脉意义重大,也能帮助我们从多个角度和层次上审视朱子哲学的集大成特色,当然,这对于我们发现和弘扬闽学兼容并蓄、有容乃大的文化精神价值不容忽视。
朱熹与佛教名人圆悟
据史志记载,朱熹与学贯儒释并终于守佛的圆悟禅师交往亦多。朱熹与圆悟禅师相互仰慕,彼此敬仰。
圆悟禅师,号为肯庵,曾经居住在五夫里开善寺中。其精研佛法前后,也曾啃读儒家圣贤的教导文章,最终仍以禅学作为其安身立命之本,他不执著于世间物事之是非,法性无碍圆融以达心性本原之空无至境。圆悟秉承出家人不打妄语的内在戒律,但常常心随情境自由穿行于世间的真善好悟,而并非住于一事一物之物像。“可怜万木凋零后,屹立风雨惨淡中。”这是圆悟兴致来即,以和朱熹的诗文。
圆悟禅师亦曾似以极言赞扬朱熹曰:“岩岩泰山之耸,浩浩海波平,凛乎秋霜澄肃,温其春阳发生,立天地之大本,极万物之性情,传圣贤之心印,为后人之典型。”究其实,与其说这是圆悟禅师对于朱熹的赞道之词,不如说一语道尽了他对于朱熹学问致思的仰望和期待。圆悟禅师早年曾经笃信于儒学道义担当的雄心伟志,只是可能由于觉悟世道衰微,人心思利,大道仁义已经是难挽世俗人心冲波而下之狂澜,不能以仁义大德救赎一方生民于水火,只得推而心志寂灭,逃遁佛门,偏安一隅,聊慰平生余命,但心中早年之大志宏愿并没有消失殆尽,今逢知己,不免再寄小愿,悟近以寄远,亦未可知吧!
“一别人间万事空,焚香沦茗恨相逢;不须更话三生石,紫翠参天十二峰。”这是在圆悟禅师寂殁之时,朱熹挥泪书诗文以祭尊奠享。此情此境,对于一个人的学理还是其日用常行,都难免有迹难寻的濡染而渗透进其性情道义的阐发和论述之中,圆悟禅师之于朱熹便是如此。我们今日了悟圆悟禅师的性情与学识境界,对于我们理解和体贴朱子及其哲学根茎远植、枝叶圆润的“全体大用”意义深远。
朱熹与佛教名人可师
“身世年来欲两忘,一春随意住僧房。行逢旧隐低回久,绿树莺啼春昼长。”这首诗是朱熹《示西林可师》中的一首,是为他师事李侗学习之中。诗中所提到的“住僧房”之“僧”指的就是佛教名流之一的可师长老。
绍兴二十三年,朱熹赴同安官任中拜师儒士李侗,李侗即安排他住在附近的寺庙西林院中暂居。而西林寺的主持便是可师长老,向李侗求问儒学期间,朱熹曾多次住在此寺中,也与可师长老交流愉快,关系甚恰。据《延平府志》记载:“西林,在府城东南,五代梁时建。朱文公谒李平受学,尝寓于此。”
可师长老曾经在西林寺中建造一间屋舍,取雅名为“达观轩”。朱熹在此久住,对此寺的土木方位谙熟于心,对此寺的感情也自然越加地油然生于胸中。于是,朱熹作《题西林可师达观轩》诗作一首以为赠礼。可师长老对于此诗十分欣赏,珍爱备至,于是他即命弟子门人邀来能雕会刻之将,将朱熹写作此诗的初衷、当时背景境况、作诗经过俱以书诸壁中,永为“达观轩”邀籁借光,传承情谊与寓诸其中的大德学理。此后,朱熹又欣然执笔,详细记述了他与可师长老交往的过程,以及自己对于可师长老的谢敬之意,其作诗文曰《再题》:
“绍兴庚辰(是为1160年)冬,予来谒陇西先生(即为李侗),退而寓于西林院惟可师之舍,以朝夕往来受教焉。阅数月而后去。可师尝为一室于其居之左轩。其东南以徒倚瞻眺。……予尝戏为之师以示可师,既去而遂忘之。壬午春(是为1162年)复拜先生于建安,而从以来,又舍于此者几月,师不予厌也。且欲予书其本末置壁间。因取旧诗读之,则岁月逝矣,而予心之所至者未尺寸进焉,为之三叹而费。顾师请之于勤不得辞,于是手授之,而又叙其所以然者。如此,虽其辞鄙陋,若无足稽,然予之往来师门盖未愁也。异时复至,又将假馆于此,仰视屋壁,因旧题以寻岁月,而惕然乎其终未有闻也。然则是诗之不没,亦予所以自立者。可师尝游诸方,问佛法大意未倦而归。尚有以识予意也。
三月九日(是为日)
总之,朱子,尤其在其早年,诚然如他自己所说“出入老释者几十年”;朱子哲学在其体系建构的早期,无论是其学理思辨的致思路向,还是其自成一家的儒学内容,甚至是他建构自己哲学体系的文本话语,都从佛教净土宗、华严宗,尤其是禅宗等学宗法理上受益良多,这虽然毫不减损朱子哲学、包括以朱熹哲学为核心的闽学中所传承和弘扬的儒家哲学精神——主体实践的“为仁”理念,反而进一步彰显了儒家哲学有容乃大的阔远的哲学旨趣,使之能够再造儒家哲学发展的又一个巅峰,这一切,落实在朱子早年的日用人伦上,便主要在于通过三先生而结交的佛教名人的生活往来和精神往来。深刻认识朱子哲学的这一哲学特色,是我们不断靠近朱子学、闽学以及新儒学的重要一课。
《朱文公文集》卷二《诗》之一
《朱熹观书诗小考》载《中国哲学》第七辑 三联书店 一九八二年版
《朱文公文集》卷九七
《题真西山集》
《历朝释氏资鉴》卷一
《朱熹研究》束景南 著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8年版
《朱熹学禅的引路人——道谦生平考》 郭奇著
《朱熹文集》卷六十
《朱熹文集》卷六十三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序》、《佛祖历代通载》卷三十
民国《崇安县新志》卷八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香港:+852-
海外:+86-21-
&&准备去武夷山玩,不知道住哪里方便?
已解决问题:1531720
1748981人贡献宝贵经验
准备去武夷山玩,不知道住哪里方便?
等待大家的回复,谢谢!
全部回答(2)
按赞同数排序
选择三姑度假区或者火车站广场两个地方住,三姑离景区近就两三公里,走路就可以到景区,不过物价住宿都很贵,火车站广场离景区15公里,但住宿很便宜,缺点是交通不便,5路车可以直达景区,半个小时车程,但很久才一班车。LZ想要住在哪块区域呢?去这里,通过不同的筛选条件,进行查看吧:
我上个月去是住在南源里。这里有好多民宿。携程上都可以订到。价格比较便宜、干净卫生。附近吃的比较多,都不贵。有几家特产店。去景区公交1元,车程5分钟。也可以打的,20元。我还试过坐当地老板的免费车去景区。
你可能想知道
武夷山休闲三日游
此行去了:
游山玩水享悠闲 ,武夷山2日自由行
此行去了:
北京、晋中、太原等地专家
武夷山专家
鼓浪屿、成都、武夷山专家
阆中、成都、武夷山专家
准备去武夷山玩,不知道住哪里方便?
我们找到了一个相同的答案,不能重复回答哦。
和问题无关、信息错误的回答会被隐藏。
这条回答是否对问题没有帮助?
武夷山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武夷山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武夷山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武夷山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福建旅游攻略导航:
&#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
|&#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
&#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 All rights reserved.&#xA0;|&#xA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朱熹在武夷山的故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