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黄县原县长毛宗保出过什么大官

内容合作:027-
广告热线:027-
客服热线:027-
加入微博,记录点滴,分享感动,握手明星
& 大楚网媒体库 & 湖北娱乐频道媒体库 & 正文
宜黄自焚事件免职官员复出
  12月2日,有关江西“宜黄拆迁自焚事件”中被免职的宜黄县委书记和县长,悄然复出的消息开始在网上流传,称“宜黄前县委书记邱建国将出任抚州金巢(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宜黄前县长苏建国任抚州市公路局局长”。抚州市公路局工作人员证实,苏建国履新消息属实,“已经来了一个多星期”。有关邱建国的职务尚未得到当地官方确认,抚州市委组织部干部监察热线工作人员以“自己是新来的”为由未予确认。
  邱建国和苏建国是因一年前的“宜黄事件”被免职的。日,抚州市宜黄县凤冈镇在拆迁期间发生一起烧伤事件,拆迁户三人被烧成重伤,后有一人死亡。9月16日清晨,拆迁户家属钟如九姐妹欲赴京接受媒体采访,遭邱建国率队拦截,最终未登机,此事被微博直播。中新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关注微信,享受大楚新折扣。
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的微信二维码。
精彩推荐焦点今日热评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24小时新闻热线:962000
江西宜黄事件免职官员 原级别悄然复出
核心提示:2日,有关江西“宜黄拆迁自焚事件”中被免职的宜黄县委书记和县长,悄然复出的消息开始在网上流传。抚州市公路局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苏建国履新消息属实。有关邱建国的职务尚未得到当地官方确认。
2日,有关江西&宜黄拆迁自焚事件&中被免职的宜黄县委书记和县长,悄然复出的消息开始在网上流传,称&宜黄前县委书记邱建国将出任抚州金巢(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宜黄前县长苏建国任抚州市公路局局长&。抚州市公路局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苏建国履新消息属实。有关邱建国的职务尚未得到当地官方确认。
官网证实局长已换新
最早宣布二人复出消息的是抚州当地一个名为&新抚州网&的网站。2日约15时,该网站及其新浪微博,几乎同时宣布了一条&快讯&&&&&宜黄前县委书记、县长已履新职&,称&刚刚得到的消息:宜黄前县委书记邱建国将出任金巢管委会主任,宜黄前县长苏建国任市公路局局长。这是宜黄事件后两位官员复出后的新职&。
新抚州网的相关信息显示,这个创建于2007年的网站,主管单位为&中共抚州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抚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帖子援引抚州公路局网站领导介绍栏目的截图显示:苏建国,研究生学历,现任抚州市公路局局长。记者随后登录抚州公路局网站,证实了上述内容,至于邱建国履行金巢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一职,帖子未予佐证。
2日下午,抚州市委组织部干部监察热线工作人员称自己&新来的&,未公开回应二人职务变动信息。
抚州市公路局多名工作人员2日向记者证实,苏建国已进入该局工作。该局党委办的一位工作人员透露,苏建国是调来当局长的,&但是还没看到对苏建国的正式任命。&该工作人员称,苏建国&已经来了一个多星期&,还没有和职工正式见面。
因拆迁自焚事件落马
邱建国和苏建国是因一年前的&宜黄事件&被免职的。日,抚州市宜黄县凤冈镇在拆迁期间发生一起烧伤事件,拆迁户三人被烧成重伤,后有一人死亡。9月16日清晨,拆迁户家属钟如九姐妹欲赴京接受媒体采访,在昌北机场遭到时任宜黄县委书记的邱建国率队拦截,最终未登机,此事被微博直播。
日凌晨,其中一位伤者去世后,以时任宜黄县长苏建国为首的数十人在南昌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抢夺尸体,打伤钟家人。上述一系列恶劣事件引发舆论狂潮。9月18日,抚州市方面发布消息称,已于前一天晚上对邱建国、苏建国作出处理决定,认为二人对&9&10&拆迁事件负有重要领导责任,分别对两人立案调查;但10月10日,江西省委宣传部对外发布消息,只宣布对二人免职消息,并无调查结果。
实际上,在二人一年前被免职时,就有分析人士做出过判断。免职被认为是一种&处理&而非&处分&措施,&并不妨碍被免职者出任他职。&&&&& 据《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殷平当初的免职本就含混不清
9月17日,抚州官方宣布对宜黄书记县长立案侦查
去年9月10日上午,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凤冈镇发生一起因拆迁引发的自焚事件,被拆迁的钟家三人烧成重伤,其中一人后因医治无效死亡。这起事件震惊全国,引来如潮批评。
17日晚,抚州市委对宜黄县拆迁事件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理:宜黄县委书记邱建国、县长苏建国对拆迁事件负有重要领导责任,抚州市委决定分别对两人立案调查。此外副县长李敏军等其他6位官员也受到免职等处分。
该处理决定发布后,网上一片欢腾,从普通网民到意见领袖都称赞抚州官方的应对“走向了正确的方向”。
然而9月20日,抚州官方又宣布“拆迁全程未现违法违规行为”
未料到刚刚过去3天,形势逆转。9月20日抚州市委、市政府发表一份“宜黄县‘9·10’拆迁事件情况”。这份回应与此前宜黄县撤下的“回应”并未有实质变化,指出钟家补偿要求过高,而拆迁则是资料齐全、手续完备、程序合法,申请了行政强制拆迁,全程未现违法违规行为。
这份回应等于否定了17日那个处理决定,因为既然“拆迁全程合法合规”,那么“对拆迁事件负有重要领导责任”也就站不住脚了。充其量,也只能说“对自焚事件的善后处理负有责任”。
到了10月10日,宜黄书记县长被免职,但原因不明,官方从未宣布对两人有处分
此后,各级官方对宜黄拆迁事件再没有新的定性。直到10月10日,江西省委宣传部发布消息称免除邱建国书记职务并提名免去苏建国县长职务。舆论普遍认为这是对宜黄拆迁事件的处理决定。然而只要仔细看了那则免职消息就知道,此次免职对原因只字未提,舆论未免一厢情愿。
免职在干部任免话语里可以作为中性词。比如,去年年初曾有个“湖南省政府免去欧阳常林湖南电视台台长职务”的消息引起人们猜测,实际上这个“免职通知”只是正常的政府任命令,它表示欧阳常林以后将只作为湖南广电局的局长,成为纯政府官员,与处分不相干。
即便确被处分过,此次复出亦符合规定
2009年7月后“免职”已经可以作为一种处分
许多评论员以及专家都做过澄清:“免职”并不是官员处分类别,《纪律处分条例》或者《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处分种类中,从来就没有“免职”一说,所谓“免职”是区别于“撤职”的,含有“不再担任”的意思,属于职务正常调整的范畴,不具有处分的含义。
这种“澄清”以前是对的,但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第七条规定:“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的方式分为: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这就是说,免职已经成了对犯错误的干部进行问责的一种处置方式了。而什么情形可以问责?就包括“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失当,导致事态恶化,造成恶劣影响的”(《规定》第五条第五款)。
但是免职一年后,官员就可以按原级别复出
根据《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邱建国和苏建国也确实可能是被问责进而受处分——被免职。但是上述《规定》也有以下提款,第十条: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若一年后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除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审批手续外,还应当征求上一级党委组织部门的意见。也就是说,在今年10月10日后,邱建国和苏建国经过审批和征求意见后,就可以被调到等同于原级别的岗位上。那么最近两人按原级别复出,也就不奇怪了。
此次复出的本质原因
大拆大建容易出政绩
东汉官吏、史学家班固说过这么一段话:今治狱吏则不然,上下相驱,以刻为明;深者获公名,平者多后患。故治狱之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之道在人之死。
这段话的大意就是,敢于用铁腕才是为吏之道,严酷者易受赏识,温和者多有后患。所以现在的吏都很苛暴,这并非是因为他们憎恨谁,而是因为有铁腕的人才能在官场安身立命啊。
也就是说,要把政绩搞上去,得靠大拆大建,你要是不敢强拆,被几个钉子户就难住了,那么你还怎样创造政绩,你没有政绩也影响上级的政绩,上级能对你好眼相看?
能干出政绩的官员,会受到照顾
班固分析了严酷的好处与温和的坏处,但他没有提到另一面——严酷可能会造成冤假错案,激起民愤,如果民愤过大上面是不能不管的。对于这个问题,汉朝的另一位官吏给解释了。
汉朝有一位有名的酷吏叫尹赏,这个人严酷到什么程度呢?当时的长安治安特别差,尹赏出任长安令之后,把凡是可能与盗贼有染的人全部抓起来审讯,100个人里才会放走1个,其余的都扔在地窖里闷死,几个月后长安就没有盗贼敢活动了。后来尹赏又调到几个地方做官,他捕杀江湖盗贼的同时也滥杀了极多的官吏百姓,后因“残贼”罪被免官了。
被免后,尹赏还希望能被再起用,但是几年后他患了病,在临死前他对儿子说了这样一番话:“丈夫为吏,正坐残贼免,追思其功效,则复进用矣。一坐软弱不胜任免,终身废弃无有赦时,其羞辱甚于贪污坐臧。慎毋然!”就是说,你虽因为残酷被免,但是上级不会忘了你的功效,以后还会再次起用你;但是如果你软弱无能,那么你就是个没价值的人,会被终身废弃不用。
尹赏这番话果然得到印证,他的四个儿子都做官做到郡守,长子尹立当了京兆尹,他们都崇尚威严,有善于治理的名声。
这几年因为“辫子戏”被我们熟知的田文镜也是类似于尹赏这样的酷吏,他在河南任总督时,为了给皇帝分忧解难,故意瞒报灾情,结果就有很多人举报他,但是雍正总是护着他。最后河南百姓被逼得纷纷流亡,周边省份因为流民问题怨声载道,雍正才追究了田文镜,但雍正内心还是想帮田文镜,就暗示让田文镜称病辞官,知难而退。
多少高调的免职,都以复出为结果,何况本就是一个扭扭捏捏的免职呢?
貌似严苛的免职,其实是“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面对拆迁户和政府截然不同的说法,有理由提出质疑
在钟家姐妹开始用微博维权的时候,事情的方向扭转
一名自称是宜黄官员的人,称“没强拆就没新中国”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本期责编:
发表评论:
馆藏&52849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  江西宜黄县“拆迁自焚事件”中被免职的县委书记邱建国和县长苏建国已悄然复出,“邱建国将出任抚州金巢管委会主任,苏建国任抚州市公路局局长”。抚州市公路局工作人员证实,苏建国履新消息属实;邱建国复出的消息尚未得到当地官方确认。
  随着官员问责制度的推行,诸多问题官员因为安全生产事故等原因,被问责免职。这项曾经被公众和舆论一度看好的制度,却随着问题官员的频频复出,越来越不被公众认可,相反对问责制度越来越失去信心。因为种种迹象表明,所谓问责处理,就像是应对公众和舆论的权宜之计或者说安抚措施;而问题官员无非就是适当地调整心态,或者像战士乘着战斗间隙进行休整,静待重新复出。复出成为问题官员的“华山道”,几乎没有别的选择。
陈一舟:宜黄免职官员复出凸显问责制度软肋
  “下马”官员复出不是什么新鲜事。很多高调被问责的各级官员,如今都已经在新职位上履行职责,实现了“平稳过渡”。戴“罪”立功古已有之,复返政坛的官员中外皆有,撤职官员被重新委以重任,其实不值得大惊小怪。只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一方面并非所有被问责的官员都“适合”复出,另一方面,被问责官员复出应及时予以信息公开,引入公共监督。
  自2003年中国官员“问责制度”启动以来,有无数官员引咎辞职或者被行政问责。通过实施行政问责,可以提高官员的责任感、自律感和压力感,从而达到促进政府效能、整饬吏治的目的。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行政问责这种原本应是制度性惩戒的手段,功能形同虚设,日益暴露出巨大的制度软肋――该不该问责、如何问责,不是由制度说了算,而是由地方公权力意志决定,在相当程度上成为推卸责任乃至“平息民愤”的工具;而被问责官员则是前脚免职,后脚复出,免职时颇有声势,复出时悄无声息,被网友曝光和关注的复出官员终是少数,多数早已实现了华丽转身。
逸川夫:遏制问题官复出紧缺“软约束”之手
  是的,在当前免职病官复出已非新闻,不复出反倒是新闻的语境下,宜黄自焚事件被免官复出不该引发如此“网动”。或许“两个建国”也为自己复出引起网民的大量关注而感到憋屈,认为这不算什么大事,不就是免职一段时间后再复出吗?县官免职又不是像百姓被抄鱿鱼那样彻底,免职又不免职级待遇,对官员个人利益来说,基本无损。这种带有尽快冷却舆论高温意味的形式化的“免职”,实质上只是给责任官员放了一年带薪假期罢了。
  但网友似乎这次不想轻易从该复出事件中飘过,连日来,一些商业商站上这则新闻后的评论跟帖超五万余条,刷新了最近热点新闻的跟帖之最。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原因固然复杂,但主因还是大家心中有几团疑惑未解开:一是谁让他们复出的;二是为何复出,难道当初的免职不是问责;其三,这样忽悠民意,搞“假问责”,是不是以后凡是问责的官员,都可以顺利复出;另外,让曾经因失职、犯错而强拆酿命案致举国哗然的事件,居然仍能复出,这岂非公开告诉官员,你们犯错吧,反正上级会爱护你们的,大不了先离职,过段时间再复职。
钱桂林:被问责官员很快复出,岂能如此忽悠老百姓
  “宜黄拆迁自焚事件”,举国震惊,不将宜黄县委书记和县长拿下是问,绝难平民愤。现在,这两位地方大员又悄然复出了,自焚者死得苦,民众也被忽悠得苦!
“问题官员”被问责而丢官,现在很流行;丢官后很快能复出,也很流行。现实中悄悄复出的官员并不少见,因黑砖窑事件被撤职的临汾市洪洞县原副县长早已复出并长期担任该县县长助理一职;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后被问责的众官员也已经复出;因在西丰警察进京拘传记者事件中负直接领导责任被责令引咎辞职的主要人员也是悄然复出;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被免官员或明或暗地复出,民众除了一脸的不理解,又能奈之若何?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 四川新闻网 版权所有 ICP 川B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宜黄县政府官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