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供电段高铁车间安全标语标语精神

高铁标语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入冬以来,武广高铁上列车飞驰着,车厢里的旅客享受着空调车厢里适宜的温度,这些,都需要稳定的供电。一群被称作“蜘蛛侠”的接触网工,他们经常头顶烈日,为高铁供电保驾护航。近日,笔者走进广州供电段广州南高铁供电车间,了解“蜘蛛侠”战“三高”,即高空、高压、高速,保证高铁不“趴窝”的故事。  坚守:上班须24小时待岗  “列车运行靠接触网供电,假如接触网发生故障,不光动车要"趴窝",就连整个车厢都没电,旅客就要待"闷罐子"了。”供电车间主任王文雄说道。高铁车厢都是密封的,即使这个季节也容易闷热,没有空调将会非常难受。列车最怕的是停在隧道里,漆黑环境下旅客很容易惊慌,如果断电时间持续,车上还可能会断水断食。  由于高铁列车在白天运行,接触网的检修工作只能在凌晨或者白天的天窗内进行。“别人在做着甜美的梦时,我们就正在工作,过得像是美国时间。”王文雄打趣道。他们20时从驻点出发,第二天七八时才回来。除每晚固定作业时间以外,他们还要24小时待岗,遇紧急情况须立刻赶赴现场抢修。  耐力:在“三高”环境下保驾护航  高空、高压、高速是高铁接触网检修工作的“三高”。高铁的电网设备电压高达27.5千伏,“蜘蛛侠”则要在5米多高的上空作业。即将进入冬天,他们的工作还得享受寒风“关爱”。  中午,该车间参加作业职工乘坐汽车往作业地点奔赴。在作业现场,技术员许培胜有条不紊地指挥大家检修接触网的隔离开关。“慢点爬,一步一步来,把安全绳拉好。”作业组组长李俊龙站在轨道床上,冲着正往H支柱顶上爬的马争先喊。  笔者看到,支架上没有梯子,也没有把手,他们只能将一个J字形状的脚扣绑在脚上,钩住H支柱往上爬。这些在厚重工作服包裹下的“蜘蛛侠”还要爬上空中作业,体力和耐力的消耗非常之大。马争先爬上顶端后,将安全绳挂在支架上,用手臂抹了一把脸上的汗,然后开始调试、检修设备。  辛酸:一月见女友一两次  据了解,该车间接触网维修工区一共39人,要负责503.7公里的设备条检修,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20岁出头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人力很紧缺。由于他们不能长时间缺岗,很多人都是离开家人只身到此,过年过节都不一定能回家,就连家在广州市区的职工也不例外。  李俊龙的家虽然在广州市区,但平常还是住在车间板房里,有时甚至一个月都不回家一趟。“女朋友也在广州,一个月就见一两次面,因为工作实在太忙了。”李俊龙有些辛酸地感慨,“不过,我相信她会理解,因为我们的工作可以让更多旅客顺利回家。”(通讯员:林超丰)上铁杭州供电段王金辉:在高铁上挥洒汗水
| |  | | |  | |  |  | 
上铁杭州供电段王金辉:在高铁上挥洒汗水
日 17:03:13
在杭长高铁平推精调近260公里线路上,几乎每一根接触网支柱旁都洒下了他辛勤的汗水。他就是杭州供电段金华高铁供电车间技术员王金辉。
去年9月,根据杭长高铁的建设进度,杭州供电段决定在金华地区组建一支接触网检修维护队伍,王金辉成了这支队伍的负责人。从原本小有名气的电力线路工技师一下转行成了接触网工,王金辉既兴奋又感到责任重大。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集中培训中,他每天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勤看、勤学、勤问、勤练,学习笔记整整用了3大本,接触网支柱他爬的次数最多。其他职工被王金辉的这种劲头所感染,铆足了劲学习,短短两个月时间,每位职工都熟练掌握了接触网的基本知识和安装工艺。
去年11月,杭长高铁接触网施工全面展开,王金辉一边起早摸黑地跟在施工单位后面,严把施工质量关,一边主动联系参与接触网设备的安装,共计完成接触网绝缘子安装828只,腕臂安装258副。为了检验队伍的实作技能水平,他还别出心裁地提出和施工单位开展技术竞赛。让他欣慰的是,团队中所有职工的绝缘子、腕臂安装速度和施工工艺达到施工单位的水准。
今年3月,杭州供电段全面介入杭长高铁接触网平推精调工作。为全面了解接触网的施工质量和各项技术参数的调整,积累更多的接触网知识,王金辉先后参加了金华、衢州、诸暨的接触网平推检查和静态验收工作。连续3个多月,他与大家一起,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水,饿了就啃口面包,没菜吃就吃自带的榨菜。晚上回到驻地,他对现场发现的设备问题、缺陷进行认真分析,提出整改方案。他还积极探索接触网缺陷的一些共性问题,并将电力的一些知识与接触网知识相结合,如做好隔离开关引线驰度调整、上网电缆头安装、隔离开关分合调整等。
对于家里人来说,王金辉最想说的是一句话就是“对不起”。由于妻子经常出差,6岁的小孩只能由年迈的父母带,岳父身患重病住院至今只能由同样疾病缠身的岳母照顾。家人的通情达理,让他既欣慰又内疚。(张华锋 陶厚刚)
(责任编辑: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华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新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新华网江苏频道 电话:(02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车间安全标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