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县吉林永吉大岗子乡乡修房的什么政策

当前位置: &
陇西县永吉乡人民政府邮编
省 份: 直辖市
机构名: 陇西县永吉乡人民政府
区 号: 0932
陇西县永吉乡人民政府地理位置
定西市各区县邮编
定西市邮编网站内导航陇西县永吉乡人民政府
城市:定西市-陇西县
其他企业产品
其他企业新闻动态
其他企业产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沪ICP备号
上海工商标识编号:12937陇西县土地和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办法11-8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陇西县土地和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办法11-8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8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陇西县政府信息公开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陇西县永吉乡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陇西县永吉乡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1.总& 则1.1编制目的陇西县永吉乡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目的是为了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加快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1.2编制依据1.2.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及防汛条例编制。1.2.2根据《陇西县山洪灾害防治规划》、《陇西县防洪预案》编制。1.2.3根据《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编制。1.3编制原则1.3.1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1.3.2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的原则。1.3.3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1.3.4因地制宜,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2.基本情况2.1自然情况2.1.1河流分布情况陇西县永吉乡辖区内主要河流有洗马河,跑龙河等两条。洗马河发源于永吉乡何家门村甫鸽堂社,流经永吉乡河口村、文峰镇乔家门村后入渭,河床宽15m,深4m,集水面积114O,河床纵坡1%,境内全长20 km;跑龙河发源于永吉乡姚家沟村桃花山社,流经永吉乡永兴村、今农村,后经文峰镇贾家门村后入渭,河床宽15 m,深25 m, 河床纵坡1%,境内全长20 km;详见区域内山洪灾害防御基本情况示意图。2.1.2区域内的气象、水文条件,暴雨洪水特性永吉乡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高寒阴湿、降水丰富、蒸发量小、冬干夏旱、四季分明、水力蕴藏丰富,植被较好。根据陇西县气象站的分析,流域内年平均气温为7.7℃,年最高为18.8℃,最低为-6.8℃,年际变差25.6℃。多年平均无霜期155天,年最长无霜期216天,年最短无霜期110天,初霜最早出现于日,最迟日,平均为10月11日,终霜最早结束日期为日,最迟日,平均日期为5月5日。根据陇西县气象站实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雨量433.6mm,其中汛期6―9月降水282.1mm,占全年降水量的65%,而农作物播种及幼苗生长期的3―5月仅占20%,由于年际变化大和年内雨水分配不均的状况,往往造成作物播种和主要生长期严重缺水而形成干旱。多年平均蒸发量为937mm,年最大蒸发量达1207.6mm,最小为758.4mm,最大与最小比值为1.6倍。年内变化以7月为最大,多年平均126mm,12月份最小,为19.2mm,3至7月份蒸发量为588.5mm,占全年蒸发总量的62.8%,3至5月占34%。月最大蒸发量186.3mm,最小为15.4mm。境内洗马沟和跑龙沟,在平常水期间水面宽1―2m,水深0.02―0.1m,但如遇暴雨形成洪水,流量迅猛增大,严重时会给下游造成灾害,若久旱无雨则可断流,极不正常。2.1.3区域内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与地层岩性、水土流失等情况陇西县永吉乡辖区属南部黄土梁峁山区,海拔1880m―2100m,多由第三系构成基部和骨架,由黄土组成脊梁状高地,其长度巨大,宽度较小,梁顶面短轴一般呈凸形,长轴波状起伏,形成了黄土梁峁山地形态。各沟道地形西高东低,由西向东通向渭河。支沟横断面呈现V字型,沟底宽约在15―60m之间,沟道纵坡在1/23―1/35之间,沟深坡陡,第三系接触面上,多有潜水露头,永吉乡的山腰至山麓滑坡,浸沟部分和冲洪积裙部位多为第三系地层表面的分化壳,故而永吉境内大部分地区较为阴湿,植被较好,而冲沟内较为潮湿,易于植物生长,使永吉乡辖区成为我县水土流失最轻的地区,但同时也由于第三纪红土上形成饱水带,使其上复土层软化易滑塌,加之近年来由于降水不足,生态环境恶化,永吉境内的水土流失也有加剧趋势。2.2经济社会情况2.2.1区域内行政区划情况、人口数量及分布情况陇西县永吉乡是陇西县17个乡(镇)之一,区域辖9村42社人,城镇人口43人,占全镇人口数量的0.4%,农村人口10510人,占全镇人口数量的99.6%。全乡人口分布于跑龙沟流域2495人,分布洗马河流域8200人。详见区域内山洪灾害防御基本情况示意图。2.2.2区域内耕地面积,产业结构,国内生产总值及人均纯收入等。陇西县永吉乡辖区内总耕地面积44861.4亩,国内生产总值698.24万元,人均纯收入1459元,固定资产1537.56万元。详见区域经济社会基本情况统计表(附表一)。2.2.3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预测到2007年底,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3738.3万元,比2006年增长3%,乡镇企业总产值平均增长2.8%,达到34.54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00万元,粮食总产量达到6700万公斤,增长0.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79元,增加2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年末总人口控制在10600人以内。2.3历史山洪灾害损失及成因2.3.1山洪灾害基本情况永吉辖区内山洪灾害主要是山洪冲淹良田。建国以来曾发生过5次大小山洪灾害,受灾人数3930人,受灾面积8628亩,死亡人数2人,经济损失达52万元。各年灾害情况详见历史山洪灾害损失情况表(附表二)。洗马沟和跑龙沟上游植被较好,水质较优,河水主要用于沿途田地的灌溉。跑龙沟由于主流较短,河床较深,下游地段河床两侧居民居住地势普遍较高,历史上极少发生过洪灾,造成人员生命财产等方面的损失;而洗马沟由于支沟较多,河床较浅,下游地段河床两侧居民居住地势普遍较低,且区域内降水丰富,尤其在6-9月份,据1971年以来的数据统计表明,25L以上的暴雨在这个时段平均高达54次,造成了数次大小不等的洪涝灾害的发生。如2003年7月的一次暴雨,总降雨量达到60L,最大降雨强度30mm/h,造成河水猛涨,上游水位达到2m以上,在洗马沟各支沟的汇水处多处发生泥石流,造成交通中断,死亡2人的严重后果。(详见历史山洪泥石流灾害点分布图)。2.3.2山洪灾害成因和特点永吉乡山洪灾害成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自然因素①降雨是导致山洪灾害的主要因素,该流域内多是局部暴雨和雷阵雨,由于气候干旱,暴雨强度大,而造成山洪灾害。②土壤松散孔隙率大,且多为黄土层,在降雨的冲刷破坏下,随暴雨极易形成水土流失等灾害。③地形条件是山洪形成的原因,因为地面坡度愈陡,流速愈大,随着坡度的加长,汇集水量增加,极易形成山洪。④植被虽可截留部分的水量,但多数植被还是较差,极易形成洪水和水土流失。社会因素包括人为破坏,如陡坡耕种、破坏森林,破坏生态环境,不合理的违章建筑工程,采砂等都会使沟道堵塞,排洪沟不畅,使山区发生了程度不同的水土流失,从而形成巨大的洪水,造成灾害。山洪灾害的特点是山洪灾害突发性强、点多、面广、分散、且集中在山区,水量集中,破坏力大,防御难。山区小流域因治理差,加之坡降较大,洪水持续时间短,形成洪水涨幅大,泥砂含量大,水流急等特点,因此洪水对村庄、农田危害很大。2.4山洪灾害防御现状2.4.&1防灾非工程措施现状及存在问题为提高群众对山洪灾害的认识,自觉防灾避灾,我乡采取了一系列非工程措施来防御,通过广播、标语等广泛宣传防灾知识,以增强群众防灾避灾意识,也增强了群众的自觉性和紧迫性;也建立了一定工作机制和制度,明确了责任。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由于资金缺乏,防汛物资储备不足,人员配备少,工作还不规范,从而防灾信息传递还不够快,对防灾造成困难;二是普遍缺乏基本的通信和预警手段,加之每逢暴雨,极易造成通讯、供电、交通中断,往往只能依靠人力传递和锣、鼓、号等原始手段预警或信息传递,有时丧失了组织人员转移或防御洪水灾害的有利时机。2.4.2防灾工程措施现状及存在问题永吉乡辖区各沟道防灾工程措施主要采取的是水土保持工程及滑坡治理工程。共计完成梯田16500亩,荒山造林9500亩,退耕还林1944.8亩,累计治理27944.8亩,治理程度达 62.3 %。但由于资金缺乏,各沟道治理速度相当缓慢,加之气候异常,人类活动不规范,管理力度不大,导致山洪灾害时有发生。3.危险区、安全区的划分3.1划分原则为防止山洪灾害威胁村、社、交通、电力、农田、企事业单位等重要设施,一旦发生山洪,将造成区内土地冲淹房屋、设施破坏及人员伤亡。为此,我们依据流域地形、地貌及河流分布、人员分布情况,结合洪水成因,在历史山洪灾害发生区域的基础上,根据历史调查洪水最大淹没的范围,将靠近河谷、沟口、河滩、陡坡下、低洼处和不稳定山体下的居住户及重要设施划分为危险区,具体将历史最大洪水淹没范围以内的区域划分为危险区。将历史发生最大洪水范围以外的区域全部划分为安全区。使危险区内的居民、土地及设施不受山洪、泥石流威胁,地质结构比较稳定,地形较高处可作为危险区人员的转移区。安全区是危险区人员的避灾场所。为此,各村社将安全区一般都选在地势较高,平坦或坡度平缓的地方,避开河道、沟口、陡坡、低洼地带,一旦发生山洪灾害险情,可以将人员及物资迅速转移到安全区,确保人员及财产的安全。3.2“两区”的基本情况根据山洪灾害危险区和安全区的划分原则,我们将区域内的各村、社危险区、安全区范围进行了划分,同时也制作了明白卡,标明了易受灾户的基本情况、可能遭受的灾害类型、监测预警信号及责任人、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组织责任人。村民一份,村委会一份。以便各村、社、户掌握灾害和预案内容,做到快速、有效的实施防御预案。详见山洪灾害风险图。永吉乡危险区共涉及4村10社168户697人,总耕地&&&& 3266亩,木房345间,砖房10 间,固定资产达131.7万元。详见永吉乡山洪灾害危险区基本情况表(附表3)。4.组织指挥体系4.1组织指挥机构4.1.1永吉乡指挥机构成永吉乡政府为了统一领导全乡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做到有备无患,成立由乡主管领导任指挥长、乡政府、乡武装部、乡卫生院、各村社等负责人为成员的山洪灾害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设在乡政府。办公室是指挥部的常设办事机构,负责处理全乡山洪灾害的日常事务,汛期值班。在县政府和县防汛指挥部的领导下,负责组织指挥本乡范围内的抗洪抢险救灾,汛前、汛中、汛后检查及对山洪隐患的清除等工作。同时,确定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社,社干部包户的责任制度。山洪灾害指挥部下相应设监测、信息、转移、调度、保障5个工作小组和2个应急抢险队(每队不少于10人)。危险区各行政村成立以村主任为负责人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小组,同时各村社按地理位置和村、社分布情况相应成立10人的以基干民兵为主的2个应急抢险队。每个村、社都要把降雨和水位监测、泥石流灾害监测和预警责任落实到相应人头上,使监测预警任务落到实处。同时确定一名或几名电话记录或值班人员(以花名册报乡、县防汛办),保证灾情发生时,信息的快速传递工作。4.2职责和分工4.2.1乡指挥部职责和分工永吉乡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在县防汛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负责处理本乡内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在山洪灾害发生前组织村社负责人检查和消除洪灾隐患。在发生险情或异常情况时,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联系,并按轻重缓急,灾情情况需要做出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同时村级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负责本村社降雨监测、预警情况,一旦发现险情,应立即组织抢险队及转移组进行人员转移,疏散和灾情抢险任务,各级、各组必须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负其职,各尽其责,共同防御好山洪灾害工作。各村、社负责本辖区内灾前检查、危险区隐患消除、降雨监测、水情预报、监测,灾民转移及安置工作。监测、信息、转移、调度、保障及抢险队各组要各负其职、各尽其责。4.2.2明确工作职责山洪灾害指挥部下设监测、信息、转移、调度、保障5个工作小组和2个应急抢险队,各小组(队)务必明确工作职责,尽到各自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监测组:负责监测雨量情况,河道内水利工程情况、危险区情况、各支沟水位及泥石流情况,做到及时准确掌握灾情发生前的一些预兆信息,做到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信息组:永吉乡及各村、社成立有2人的信息组,具体负责了解气象信息,监测组监测到的信息,县防汛指挥部预报信息,收集、统计、整理分析各类信息及时为领导指挥决策提供依据。转移组:各村、社要成立由3人组成的转移组,负责按照指挥部的命令及预警通知。做好受威胁群众按预定的路线和地点转移的组织工作,同时要做到家家户户,一人不漏地转移到安全区,同时确保转移途中和安置后的人员安全。调度组:各村社成立有2人组成的调度组,具体负责抢险人员的调配,抢险救灾物质及车辆的调度,管理与物资发放,并负责山洪灾害后的补偿与处理等事宜。保障组:成立由卫生人员参加的保障组,具体负责险情发生时,转移群众的具体生活和医疗卫生防疫工作,同时负责旧房拆迁,新房基地用地审批手续的联系,协调解决有关事宜等工作。应急抢险队:在超标准洪水下,山洪灾害冲淹良田,冲毁房屋,甚至各沟道堤坝决口,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时,各村、社由10人组成的应急抢险队在乡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做到紧张而有序的抢险救援工作,采取各项措施,确保危险及灾害降到最低程度。信号发送员:各村、社要成立1―2人组成的信号发送组,在接到险情信息或者紧急避险转移命令后,立即通过高音喇叭,锣鼓或一切通讯设备发出报警信号,确保村民安全转移及积极投入抢险救灾工作。4.2.4责任人联系方式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人员,各行政村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小组成员,抢险队伍,监测组、信息组、转移组、调度组、保障组、责任人及信号发送员都以电话通讯方式联系,保证山洪灾害发生时,通讯畅通,联络协调有序。5.监测预警5.1山洪灾害雨、水情临界值确定5.1.1根据永吉乡历史山洪灾害发生时的降雨情况,以及根据各地的暴雨特性、地形地质条件、前期降雨量等,经过论证分析确定永吉乡辖区内山洪灾害的临界雨量值为25mm/h。5.1.2经对永吉乡境内洗马河和跑龙河历史山洪灾害发生时水位情况的了解及分析,上游水位达到1.5m以上将对下游造成严重威胁。5.2实时监测5.2.1监测内容:全乡各村、社负责人通过在各自辖区内监测降雨、水位、泥石流等信息,做到上、下游水情通报、收听天气预报等工作。5.2.2监测要求:全乡各村、社监测组人员,各村社负责人及各村民全体动员起来,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监测,并做到群测群防为主,专业监测为辅相结合的监测机制,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及时。5.2.3监测系统的设立:各村、社在危险区都要设立指示牌、警示牌等监测预警设施,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布设测站或简易测量设施,通过责任人监测以及电话采集传输信息等。对危险区洪水信息、暴雨雨量值、水位实行全方位监测。全乡共设立群测群防监测站点4处(危险区每村1个),监测责任人4人,义务监测员8名。详见监测站点分布表(附表4)。5.3通信5.3.1县到乡、乡到村,村到社通过电话来传递信息。5.3.2以经济、实用为原则,因地制宜地建设与通信方式相适应的山洪灾害监测信息、警报等的传输和信息反馈通信网络。5.3.3永吉乡可逐步建立与县级管理部门山洪灾害各类数据汇集及信息共享平台,以保证各类信息及数据的汇集、整理,及时掌握各类信息,做到上传下达,信息畅通。5.4预报预警5.4.1预报内容包括气象预报、各沟道水位预报、泥石流预报。气象预报由气象部门发布,河沟水位预报由乡指挥部汇同水利部门发布,泥石流预报由乡指挥部汇同县国土部门发布。5.4.2预警内容:指挥部根据暴雨洪水预报信息;暴雨洪水监测信息;降雨、洪水位是否达到临界值;可能发生泥石流监测预报信息等,考虑是否预报预警。5.4.3预警启用时机:⑴乡指挥部当接到暴雨天气预报信息时,应引起高度重视。当预报或发生的降雨接近或将超过临界雨量值时,通过电话及喇叭及时的发布暴雨预警信息;⑵上游水位急剧上涨,将对下游造成山洪灾害威胁时,指挥部应立即向下游村社发布预警信息;⑶各村社在沟道或危险区,当出现泥石流征兆时,应发布泥石流灾害预警信息;⑷各沟道发生重大险情时应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并组织抢险工作。5.4.4预警发布及程序:根据调查、监测、分析,按临界雨量、水位、山洪灾害征兆等,及时发布警报。各地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制定预警程序和启用条件。⑴在一般情况下,山洪灾害防御预警信号由防汛指挥部发布,发布程序是县到乡、乡到村、村到社、社到户的次序进行预警(见图1)。⑵如遇紧急情况时,各村可直接报告陇西县防汛指挥部和永吉乡防汛指挥机构,并可直接发布预警信号,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预警工作(见图2)。5.4.5预警方式:根据乡、村、社实际情况,县到乡、乡到村、村到社预警信号以电话方式传递;各村按照发生山洪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因地制宜地确定不同级别预警信号所对应的预警方式。如主要采用高音喇叭、警报器、锣、鼓、号等,保证各村、社居民及各机关人员认识,理解报警信号的内涵,做出抢险及紧急转移的各类准备,把思想高度统一到防御山洪灾害上来。
图1一般情况预警程序示意图
图2紧急情况预警程序示意图
6.转移安置6.1转移安置6.1.1永吉乡总人口10695人,计划转移人口697人,各村、社领导及挂靠村、社干部负责转移安置事宜。各村社一旦发生预警险情信号需转移时,必须确定需要转移的人员。详见群众转移安置计划表(附表5)。6.1.2转移遵循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人员后一般人员的原则,应以集体、有组织、有纪律的转移为主。6.1.3转移地点、路线的确定遵循就近、安全的原则。永吉乡各村、社要严格遵循这一准则。根据防御御案,结合实际,汛前拟定好转移路线、安置地点,汛期必须经常检查转移路线、安置地点是否出现异常,如有异常应及时修补或改变线路。转移路线要避开泥石流等地带。不能在泥石流沟上或下游,应向两侧山坡或地势高处方向转移。转移地点及路线等详见转移安置图。6.1.4各村、社制作明白卡,将转移路线、时机、安置地点、责任人等有关信息发放到每户。制作标识牌,标明安全区、危险区、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等。以便让每户每人增强群众自防自救的能力。6.1.5各村、社应按各自实际情况,安全区的大小,距离远近,因地制宜地采取集中、分散等安置方式。6.1.6当交通、通讯中断时,乡、村(社)各负责人要机动灵活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在乡防汛指挥部无法指挥的情况下,要临阵指挥,有条不紊的做好一切防灾、救灾及避灾的应急措施,做好自救工作。6.2转移安置纪律转移工作采取乡(镇)、村、组干部层层包干负责的办法实施,明确转移安置纪律,要统一指挥、统一组织、统一安置,不能出现各自为政,互不配合,多人指挥的盲目局面。做到纪律严明,工作迅速,安全第一。7.抢险救灾7.1抢险救灾准备7.1.1各村、社要大力宣传山洪灾害的危害性,普及山洪灾害防御的基本知识,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防灾意识,激发干部群众防治山洪灾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7.1.2建立抢险救灾工作机制,确定抢险救灾方案。主要包括人员组织、物资储备与调拨、车辆调配和救护等;&&& 一旦出现险情,乡山洪灾害指挥部要组织和协调各项工作,同时安排好车辆,以便应急之用。水务局负责物资供应。乡卫生院等卫生部门负责救护工作。各单位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在抢险救灾时,从人员组织、物资供应、救护等做到一体化,做到有分工有协作,及时协调的完成各项任务。7.1.3抢险救灾的准备抗洪减灾、防洪抢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年年在思想、组织、物资、资金、设备、预报方面都做好提前准备。思想准备工作直接影响防洪抗汛工作的落实和成败。各级指挥部或村社山洪灾害防御小组要使广大干部和群众,时刻保持警觉,切实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树立“长期抗洪、防大洪、抗大洪”和团结协作的思想,坚定防洪保安全的信心,加强组织性和和纪律性,做到严守纪律,服从命令听指挥。同时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广泛宣传有关防汛条例及法规,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努力提高全民爱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植树造林,预防和监督水土流失,抵制一切滥伐滥挖的行为,防止山洪灾害的发生。组织准备工作是各级负有抗洪防汛职责的人员要按各自职责,分别做到上岗到位、协作配合、互通信息、行动一致,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并加快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逐步实现科学管理。物资准备主要是抢险用品、草袋、照明设备、粮食、衣物等防洪物资,各责任人要在汛前负责准备好物资,保障一旦险情发生时,各项准备工作到位,可直接投入到抢险救灾中去,不因准备不足而耽误有利时机。资金上要求财政部门对防汛经费要筹措、调剂、落实,并及时下拔、监督使用。装备准备要保证防汛车辆、救灾车辆等交通工具数额足够,运行完好。预报准备要求做好气象预报、水位预报等,汛前做好水情测点的布设,检查通讯设备,使之完好,为预报打下基础。7.2抢险、救灾各村、社及有关部门要立足抗大洪、抢大险,全面做好抗洪抢险的一切准备工作,一有汛情、洪灾,立即启动抢险救灾预案,确保人员、物资及时到位。7.2.1各村、社一旦发生险情,在及时向上一级防汛指挥部门报告的同时,应立即组织抢险队投入抢险救灾,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尽量减少财产损失。紧急情况下可以强制征用和调配其它单位车辆、设备、物资等。7.2.2各村、社对可能造成新的危害的山体、建筑物等要安排专人监测、防御。7.2.3各村、社如若发生灾情,要首先把被困人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7.2.4各村、社如有人畜伤亡,及时抢救受伤人员,清理、掩埋人畜尸体。7.2.5各村、社对紧急转移的人员作好临时安置,发放粮食、衣物,对灾区作好卫生防疫工作。7.2.6如若山洪灾害造成水、电、路、通信中断,指挥部迅速组织力量,发动组织群众抢修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确保水、电、路、通信畅通无阻,保证救灾工作的顺利实施。8.保障措施8.1汛前检查坚持搞好防汛安全检查工作,对防御山洪灾害至关重要,是保障辖区内主要设施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乡山洪灾害指挥部及村、社要坚持平时路道的检查,特别是每年汛前检查更为重要,各责任人要以身作则,落实责任,落实制度,查物资的准备、查所辖区域防洪设施及危险区域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登记造册,及时处理,把隐患消除在汛期来临之前,坚持“以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原则,组织教育群众增强防患意识,树立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同时各责任村、社汛前应组织好抢险队伍,随时准备应付突然发生的汛情。8.2宣传教育及演练8.2.1对预案内的主要内容,如转移地点、转移路线、安置方案等主要内容,要利用会议、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广泛宣传,让群众掌握防灾、避灾、自救的意识。8.2.2各村、社负责人平时要组织居民熟悉转移路线及安置地点,保障灾情发作时,能顺利、快速、安全的转移。8.2.3平时在组织村民掌握和了解防汛内容的基础上,要组织防汛队伍进行平时演练,以提高防汛技能和效率;使队伍在遇到险情时,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确保防汛抢险工作不失时机,有序进行。8.3纪律8.3.1职责纪律各责任人根据各自的分工,做好协作配合的基础上,做到互通信息,团结协作,密切配合,行动一致,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并要建立健全各级抗洪的工作制度和相应纪律,做到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决不能擅自离岗,自作主张,擅自行动。对违纪者要追究责任。使抗洪防灾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确保抗洪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实现科学管理;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保证完成各项任务。8.3.2紧急转移纪律在险情发生时,转移组各成员务必及时到位,迅速、有组织、有步骤地将人畜及物资转移到安全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于不能坚守岗位、玩忽职守、延误抢险救灾时机,造成重大事故者,依法追究责任。同时对村民要做好思想工作,让每个村民在熟悉转移地点的情况下,有条不紊的转移到安全区,要严格遵守纪律,不能随意行动,不听从指挥,做到纪律严明。8.3.3灾民安置纪律要服从组织统一指挥,统一安置,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不能以个人利益为重,不服从组织安置,各自行动而影响整个灾民安置工作。对违犯灾民安置纪律者,要追究当事人责任,保证灾民安置工作顺利安全进行。我乡山洪灾害防御御案编制工作,虽然抽调了大量人力,在全乡进行了详细摸底调查与资料整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编制,但由于编制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是一项新工作,涉及面广,技术性复杂,有些资料极难找到,乡上技术力量又薄弱,水平有限,难免有不足之处,诚望上级部门予以指正,以便在下一次修改时使之更趋完善和实用。
主办:陇西县人民政府&&&承办:陇西县政务公开办&&
技术支持:陇西县政府信息中心
备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陇西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