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战略轰炸机如果改成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弹发射平台或是卫星制导炸弹平台,那么它就是战场杀手

B-2精神式战略轰炸机_百度百科
B-2精神式战略轰炸机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B-2“精神式”(Spirit)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匿踪,由和诺斯洛普·格鲁门公司一起为美国空军研制生产。而在1980年代,麻省理工首次大力帮忙美国政府研发B-2精神式匿踪战略轰炸机,显示出先进的“精确饱和攻击”能力。1997年首批6架B-2轰炸机正式服役,至今只生产21架。每架B-2造价为22亿美元。以重量计,B-2比黄金还要贵两至三倍。 1999年,在北约对塞尔维亚的军事行动中,美军多架B-2轰炸机由美国直飞到塞国,期间共投下六百多枚联合直接攻击弹药,是空战中匿踪性与准确性的一大革命。在2003年的演习中,一架B-2轰炸机一次投下80枚500磅(230公斤)的联合直接攻击弹药,显示出先进的“精确饱和攻击”能力。
飞行中的 B-2
B-2“精神式”(Spirit)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匿踪战略轰炸机,由麻省理工学院和诺斯洛普·格鲁门公司一起为美国空军研制生产。而在1980年代,麻省理工首次大力帮忙美国政府研发B-2精神式匿踪战略轰炸机,显示出先进的“精确饱和攻击”能力。1997年首批6架B-2轰炸机正式服役,至今只生产21架。每架B-2造价为22亿美元。以重量计,B-2比黄金还要贵两至三倍。 1999年,在北约对塞尔维亚的军事行动中,美军多架B-2轰炸机由美国直飞到塞国,期间共投下六百多枚联合直接攻击弹药,是空战中匿踪性与准确性的一大革命。在2003年的演习中,一架B-2轰炸机一次投下80枚500磅(230公斤)的联合直接攻击弹药,显示出先进的“精确饱和攻击”能力。
B-2精神式战略轰炸机作战纪录
B-2于勇敢之盾演习中和航母机群编队
B-2于勇敢之盾演习中和航母机群编队
第一次投入实战在塞尔维亚的科索沃战争,这是投入服役十年后的第一次出战,因为科索沃战争北约的定义就是为空袭为主的惩罚性战争,为外交谈判争取筹码,故美军几乎所有现役战机都有投入。 之前未出战理由有三:
因为B2太过于昂贵又有指标性,且本身除依赖匿踪科技外全无自主防卫力,又不能派非隐形的战机队护航,如此一来会破坏隐形行动的意义。所以万一被击落除了金钱和美军颜面之损失,还有可能隐形科技的残骸落入外国之手。
B-2于1994年在太平洋训练投弹
B-2于1994年在太平洋训练投弹
国际情势及美国人民心态之转变,不再能接受在区域冲突中使用轰炸机进行无差别的地毯式轰炸波击平民,直到科索沃战争时GPS诱导性炸弹已经大量配发,才赋予大型轰炸任务的正当性。   冷战结束,B2原本设计使用情境是在对付大型敌国拥有完善防空网的情形下潜入进行轰炸,现在已经失去此情境,一般区域冲突中有其他轰炸机可以完成轰炸任务,故没有派出高价值B2的理由。
B-2精神式战略轰炸机飞行事故
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的一架B2
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的一架B2
日一架编号89-0127(命名为堪萨斯精神号)在美军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起飞时坠毁,机上两名飞行员平安获救。
调查显示B-2轰炸机在起飞前,24个传感器之中的3个传感器被水汽损伤,得到了错误的大气资料,导致飞控电脑错误计算起飞所需飞行速度和上升角度,尽管机上两名飞行员试图修改错误资料,但是没有成功,飞机随即冲向地面爆炸起火。
B-2精神式战略轰炸机B-2部署列表
怀特曼空军基地起飞B-2
怀特曼空军基地起飞B-2
第509轰炸大队(509th Bomb Wing),怀特曼空军基地(密苏里州)  第13轰炸中队(13th Bomb Squadron)  第393轰炸中队(393d Bomb Squadron)  第394训练中队(394th Combat Training Squadron)  第53轰炸大队(53d Wing),廷德尔空军基地(名义编制)  第72实验飞行中队(72d Test and Evaluation Squadron),怀特曼空军基地(密苏里州)  第57轰炸大队(57th Wing),内利斯空军基地(名义编制)  第325武器中队(325th Weapons Squadron),怀特曼空军基地(密苏里州)  第715武器中队(715th Weapons Squadron)(解散)
B-2精神式战略轰炸机B-2A性能提升
B2可以空中加油
B2可以空中加油
美国 Northrop Grumman 得到一份新合约,合约内容为美军B-2轰炸机进行性能提升,包含将处理器提升至 Pentium 处理器等级、C语言重写飞控程式、增加一块新硬盘和使用光纤连接硬件设备,性能提升的B-2轰炸机将改称为B-2A。原先分布于B-2轰炸机机翼上的多台传感电脑将被一台独立的IPU(整合处理器)所取代,并使用光纤连接其它硬件设备,这颗IPU整合处理器的处理效能等同于 Pentium 处理器,可以应付未来的高强度复杂战场,例如EHF(极高频)卫星通讯和摧毁高速移动目标。为了配合新的硬件设备,旧有的软件也要重写来配合,尤其是OFP(飞行操作程式)。之前的OFP采用jovial语言编译,JOVIAL语言大量用于美军包括B-52、C-130、F-15、F-16、F-117等大量军用飞机和导弹。Northrop Grumman 表示将使用更现代的C语言来重新编译OFP等程式。
B-2精神式战略轰炸机性能(B-2ABlock30)
B-2精神式战略轰炸机
B-2精神式战略轰炸机
一般特征  机组员:2 名   全长:69 呎(20.9 米)   翼展:172 呎(52.12 米)   全高:17 呎(5.1 米)   翼面积:5,000 平方呎(460 平方米)   空重:158,000 磅(71.7 吨)   一般起飞重量:336,500 磅(152.6 吨)   最大起飞重量:376,000 磅(171 吨)   引擎:4 具通用动力(General Electric)公司 F118-GE-100 涡轮扇引擎,每具出力 17,300 磅(77 kN)
  展示厅的B2
展示厅的B2
极速:410 节(764 公里/时,475 哩/时)   航程:5,600 海浬(10,400 公里,6,500 哩)   飞行升限:50,000 呎(15,000 米)   翼负荷:67.3 磅/平方呎(329 公斤/平方米)   推力重量比:0.205
武装  40,000 磅(18,000 公斤):以堆栈式炸弹挂架携带Mk82 500磅低阻力通用炸弹(总携带数为 80 枚)   27,000 磅(12,000 公斤):以堆栈式炸弹挂架携带750磅等级集束炸弹(总携带数为 36 枚)   16具旋转投射挂架(Rotary Launcher Assembly, RLA):可携带2,000磅等级武器(如Mk84 2,000磅低阻力通用炸弹、GBU-31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oint Direct Attack munition, JDAM))或B-61及B-83核弹。   经过航电与装备性能提升后的B-2A可以携带AGM-154联合距外武器(Joint Standoff Weapon, JSOW)和GBU-28 5,000磅雷射导引炸弹;此外,也可以携带AGM-158联合空对地距外导弹(Joint Air-to-Surface Standoff Missile, JASSM)。
B-2精神式战略轰炸机出现于影视
1996年美国电影“断箭”中以B-2和其飞行员作为题材  1996年美国电影“ID4”中出现B-2发射核弹攻击外星飞船画面  珍妮佛·嘉纳主演的“双面女间谍”电视系列剧中出现B-2搭载突击队在空中登上客机情节
B-2精神式战略轰炸机B-2建造列表
呼号 机尾号 命名 备注 AV-1 82-1066 美利坚精神号 服役中 AV-2 82-1067 亚利桑那精神号 服役中 AV-3 82-1068 纽约精神号 服役中 AV-4 82-1069 印第安那精神号 服役中 AV-5 82-1070 俄亥俄精神号 服役中 AV-6 82-1071 密西西比精神号 服役中 AV-7 88-0328 得克萨斯精神号 服役中 AV-8 88-0329 密苏里精神号 服役中 AV-9 88-0330 加利福尼亚精神号 服役中 AV-10 88-0331 南卡精神号 服役中 AV-11 88-0332 华盛顿精神号 服役中 AV-12 89-0127 堪萨斯精神号 服役中 AV-13 89-0128 内布拉斯加精神号 服役中 AV-14 89-0129 乔治亚精神号 服役中 AV-15 90-0040 阿拉斯加精神号 服役中 AV-16 90-0041 夏威夷精神号 服役中 AV-17 92-0700 佛罗里达精神号 服役中 AV-18 93-1085 奥克拉荷马精神号 服役中 AV-19 93-1086 小鹰精神号 服役中 AV-20 93-1087 宾夕法尼亚精神号 服役中 AV-21 93-1085 路易斯安纳精神号 服役中 AV-22 停止建造
呼号机尾号命名备注AV-182-1066美利坚精神号服役中AV-282-1067亚利桑那精神号服役中AV-382-1068纽约精神号服役中AV-482-1069印第安那精神号服役中AV-582-1070俄亥俄精神号服役中AV-682-1071密西西比精神号服役中AV-788-0328得克萨斯精神号服役中AV-888-0329密苏里精神号服役中AV-988-0330加利福尼亚精神号服役中AV-1088-0331南卡精神号服役中AV-1188-0332华盛顿精神号服役中AV-1289-0127堪萨斯精神号服役中AV-1389-0128内布拉斯加精神号服役中AV-1489-0129乔治亚精神号服役中AV-1590-0040阿拉斯加精神号服役中AV-1690-0041夏威夷精神号服役中AV-1792-0700佛罗里达精神号服役中AV-1893-1085奥克拉荷马精神号服役中AV-1993-1086小鹰精神号服役中AV-2093-1087宾夕法尼亚精神号服役中AV-2193-1085路易斯安纳精神号服役中AV-22停止建造  B-2精神式战略轰炸机 - 参考资料
企业信用信息世界上目前最先进的轰炸机叫什么名字_百度知道  环球网     原文配图:中国的新型隐身轰炸机模型。  近日,国防大学副教授、空军特级飞行员吴国辉大校做客人民网,为网友揭秘空中作战体系。吴国辉在访谈中表示,隐身战略轰炸机重新受到各国重视。未来,中国也将研发新的远程战略轰炸机。  吴国辉表示,在此前的一段时间里,轰炸机的发展不受重视,普遍认为其体型笨重,易于被战斗机、地面火力击落。而目前,具备隐身性能的战略轰炸机重新受到美国、俄罗斯、中国的重视。  吴国辉分析称,隐身轰炸机与一般的导弹和战斗机相比,具有两大优势:一方面,导弹一枚只可打一次,而隐身远程轰炸机能够多次使用,因此门槛也较低。  另一方面,轰炸机执行任务时,可同时携带核导弹及常规武器,中途可折返,而导弹一旦发射便不可收回。前者在局部战争中作战利用的灵活性更强。  因此,美国目前决定在B-2隐身轰炸机的基础上发展第二代远程轰炸机,预计每年投资1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3亿元),预计将在数年内装备80架至100架新型隐身轰炸机。俄罗斯方面也在改进其现役轰炸机,并正在研发新一代的隐身轰炸机。中国过去在轰炸机方面较为薄弱,未来也将研发新的远程作战飞机。  近日,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刊登由约翰·里德撰写的文章,文章首次曝光了中国的新型隐身轰炸机模型。主要内容如下:  文章称一些人猜测的中国隐形轰炸机的新设计方案近日曝光。或许它现在看上去只是一个简单的模型。但是这些中国模型历来都会转变为真正的飞机。如果这次也是这样,那么当心了。因为它可能会让中国人非常非常深地渗入敌方地盘,而对方根本不知道是什么袭击了他们。别忘了,与中国歼-31隐形战斗机以及“利剑”隐形无人机极其相似的模型在展览会上亮相不到两年,这两款飞机的全尺寸模型就于去年露面。  隐身轰炸机通常被看做是航空工业飞行器产品的最重要里程碑,目前,世界上,仅有美国装备和研制了四种型号的有人驾驶隐身轰炸机,他们分别是F-117、A-12、B-2和NGB。其中F-117A隐身轰炸机已经退役,A-12在上世纪90年代下马,NGB正在研制,b-2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服役的有人驾驶隐身轰炸机。而俄罗斯研制的隐身轰炸机仍然还停留在风洞模型阶段,隐身轰炸机的研制难度之高可见一二。  除美俄之外,只有中国正在进行中程和远程隐身轰炸机的研制工作,而且这项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末期,在中国的西安飞机设计所和沈阳飞机设计所,隐身轰炸机设计和预先研究已经有10年以上的历史,本世纪初,在一飞院的官方网站中多次透露了一个级别极高的飞行器预先研究项目正在进行中,这个项目仅次于歼轰-7B和运-20的研制级别。  几种机型的混合体  中国最新的这款隐形轰炸机像是以下几种机型的混合体:俄罗斯设计的PAKDA隐形轰炸机模型、该国的苏霍伊T-50飞机,以及美国诺思罗普飞机公司设计的YF-23“黑寡妇”战斗机原型机。  中国的这样一款飞机会有什么用途呢?它有可能是一款渗透性的轰炸机,能够躲过敌人的雷达并用巡航导弹攻击敌方基地与舰只,从而达到使敌人远离中国海岸的目的。有人曾猜测中国的歼-20飞机(它的体型对于战斗机来说十分庞大)就是作这个用途的,它和F-111“土豚”战斗机或F-15E“攻击鹰”战斗机类似。但是,我们看到歼-20飞机携带空对空导弹进行试飞,这说明它可能是一款高速截击机,与苏联的米格-25“狐蝠”截击机以及米格-31“捕狐犬”截击机类似,用于击落逼近的轰炸机。  中国的新型隐身轰炸机方案采用新颖的W型主翼和无尾翼结构,脊背进气道和并列双座设计,这一切都显得科幻味道十足,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哪一种飞机采用这种设计,说中国山寨的美国人实在找不到什么词,只好说中国的飞机是多种美国设计的混合体。但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飞机设计不是胶水加剪刀的儿童游戏,这是一个需要整体思考和严谨科学数据的复杂工程,说山寨这个山寨那个的美国媒体显然缺乏专业素养,让人怀疑其真实用意。  中国网上论坛声称,新设计的隐形轰炸机可能身长91英尺(约合28米),翼展72英尺(约合22米)。这比美国和俄罗斯的所有战略轰炸机型(比如B-1“枪骑兵”轰炸机或者图-22M轰炸机)都小,但是比美国的F-15E战斗机略大。据传,该机型的作战半径将近2000英里。  应当指出的是,据报道,早些时候有关中国正出资组建一支由俄罗斯设计的图-22M超音速轰炸机组成的机队的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  中国军方官员甚至曾说,购买图-22M这样设计于上世纪70年代的飞机没有什么意义,因为美国的雷达能够侦测到从很远地方飞来的这些飞机。这可能是在暗示,人民解放军海军或空军已经认识到必须拥有可以阻止敌人靠近的隐形轰炸机。  研发部署花费巨大  研发并部署一支有效的轰炸机部队需要花大量的金钱和时间。不止是制造和购买隐形飞机的成本。中国人将必须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支持网络,包括维修保养人员、能够停放飞机的基地设施、一支大型空中加油编队,并且必须学习如何有效利用这些飞机———这一点可能是最重要的。  有趣的是,根据上述的新设计方案,其引擎排气口似乎是方形的———这比中国当前隐形飞机上所用的传统的圆形排气口隐形效果更好。这可能预示着中国在飞机引擎设计这一极富挑战性的领域正在取得进步。它同样可能说明,中国要过很长时间才能拥有研发这种飞机所需的技术知识。当前的报道指出,中国在引擎制造方面仍然前路漫漫。  从事航空业咨询的蒂尔集团公司的副总裁理查德·阿布拉菲亚说:“机身模型和设计图在互联网上确实受欢迎。但现实世界不太看重这些。画出概念图和制造并试飞一款机型截然不同,更不用说投产了。但最重要的是,航空界越来越看重飞机的内在。就算中国生产了这款飞机,如果它必须使用中国的引擎和系统,并且使用现有技术,那我不能肯定这有很大的意义。这在未来至少几十年都有点勉为其难。”  这项任务所需的大量投资对中国军队来说或许太多了。阿布拉菲亚说:“除非中国军事预算以几近崩溃的速度增长,否则这样一项任务很可能将影响其他的设备采购以及系统研发要务,包括其他比较另类和不对称性较强的项目。”  就算中国在今后几年把一架隐形轰炸机送上天,距离它拥有一支有效的作战编队仍需时日。不过,北京并不惧怕开展复杂的战略武器项目。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它的航母编队建设,这是又一项需要大量时间和金钱来建造、维护并学习如何有效使用的战略武器系统。  据一些分析人士称,中国的隐身轰炸机目前存在两个设计方案,一个方案为超音速双发并列双座轰炸机方案,一个为亚音速飞翼双发双座轰炸机方案。这两种方案均为中型轰炸机,具备对美国关岛进行远程突袭的能力。  中国的亚音速飞翼双发双座轰炸机方案,据一些消息人士称,该方案目前获得更多的青睐,原因是这个方案隐身性能更好,对发动机的要求相对较低,而且有利于为未来发展4发大型远程隐身飞翼轰炸机提供技术支持。  战略轰炸机航程远,载弹量大,突防能力强,是空基核威慑的主力平台,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战略轰炸机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杀手锏武器”。一个国家是否需要战略轰炸机是根据三个方面决定的。一是军事需要,二是经济能力,三是科研、生产技术水平。所以说,发展大飞机需要国家的强盛与富足,只有政治大国、经济大国、科技大国,才有必要发展它才有能力发展它。  据一些分析人士猜测,中国可能已经正式启动战略轰炸机研制工作。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大国崛起之梦已经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所谓“大运之后必有大轰,随着“运-20”运输机的试飞成功,中国战略轰炸机的研制理所当然的将被提到日程上来。目前我国最先进的轰炸机是轰-6K'战神'轰炸机,尽管对老旧的轰-6系列进行循序渐进式的改进可确保空军远程打击火力的延续和提升,不失为一种较为稳妥的战力升级方案,但轰-6K显然无法满足解放军在现代化战争中保证其战略打击任务的需求,所以中国迄今为止还没有一支可以称得上“战略空军”的轰炸机编队。  据分析人士称,新一代战略轰炸机的研制将采用企业先行自研,然后军方评定是否采购的模式,这种模式已经在“鹘鹰”隐形战斗机身上得到了体现,预计这种流程将成为以后中国航空武器的标准发展模式。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拥有战略轰炸机后,和平环境下它是一个极具威力的战略威慑力量,作用不可低估,战争环境下他将是克敌制胜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从目前情况来看,新轰肯定是一型隐身战略轰炸机,它的作战任务也非常简单,加强我国对于第一岛链的打击能力,并将范围延伸到第二岛链。  随着我国常规远程火力投放能力的提高,美国第一岛链内的各军事基地都处于我国远程火力打击范围之内,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采取的办法是第一岛链“虚拟存在”,就是在第一岛范围内布置大量的先进传感器,利用数据链接入美国在本地区的自动化指挥系统,以信息技术弥实空间距离,主力转移动以关岛-澳大利亚一线为核心的第二岛链,这样我国用巡航导弹攻击关岛的时候,巡航导弹需要在太平洋上飞行大约2000公里才能抵达目标,随着雷达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有源相控阵技术的发展,雷达探测能力已经得到较大的提高,在平静的海面背景下,巡航导弹比较容易被探测和攻击,这样就降低了我国对关岛一线目标的打击能力。而常规中程弹道导弹虽然突防能力强,但是价格比较昂贵,另外对方可能也会布置导弹防御系统,因此我国需要新的突防手段来加强对这些目标的威慑。  考虑到对方在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防空体系日益紧密,所以隐身轰炸机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从技术上来看,随着运-20的研制成功,我国已经具备了研制200吨级大型飞机的能力,这样在材料、工艺,特别是发动机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技术储备,这些都为我国研制隐身轰炸机打下了技术下的基础。另外以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来看,承担这样的一型作战飞机也没有太大的难度。  基本上可以肯定我国隐身轰炸机与B-2一样,是一型飞翼型飞机,这是因为飞翼布局可以较好的兼顾隐身、航程、载荷等多方面性能,它隐身性能好,突防能力强,巡航升阻比高,载油系数高,是远程轰炸机比较理想的布局,新世纪隐身飞机包括轰炸机、无人攻击机都是这个布局,说明这一点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相信我国也不会例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飞翼型无人作战飞机已经研制成功,这表明我国已经初步掌握了这个布局。  发动机方面,我国FWS-10的核心机就是F118-GE-100的核心机,后者是B-2的发动机,所以对于我国来说,研制F118这样的发动机应该不存在太大的问题。以B-2的性能来计算,160吨起飞重量,15吨载荷,高空作战半径12000公里。我国隐身战略轰炸机已经可以覆盖对方在亚太地区的主要战略支撑点,不过一些人不认为我国需要B-2这么大的飞机,可能与2018轰炸机相当就可以了。  对于我国隐身战略轰炸机除了大小与2018轰炸机相近外,作战用途应该也与之相近,就是兼顾核、常双重用途,2018年轰炸机的研制重点之一就是提供美国空军常规精确制导武器的投放能力,因此对于我国空军来说,未来以歼-20和隐身战略轰炸机组成“红色亚太特遣队”,对于周边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来说基本上是无解,因为以他们的经济技术实力,无法建立一支防御隐身飞机的防空体系,对于我国来说,可以缓解目前远程投放火力依靠导弹的局面。  另外隐身战略轰炸机除了可以提高本身的突防能力之外,还可以用来对美国在第一、第二岛链的重要传感器等关键节点进行打击,降低其导弹防御系统的能力,为我方导弹突防提供有利的环境,从而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的远程火力投送能力。  中国的下一代轰炸机必然是一种类似于B-2的战略轰炸机,一些军迷戏称为“红色B-2”。
楼主发言:13次 发图:
  这个没人看?不会吧,都冷艳高贵到这地步了?
  这种YY文还是少发吧,只会起反作用。
  中国西化的步伐还是很快的。  应该是官方透漏内幕消息。
  这外型,比较像俺初中时设计的
  多来点图片啊
  @拿来出新 3楼
23:51:03  应该是官方透漏内幕消息。  -----------------------------  今晚中央四台吐露了一点点,是引用美国媒体说的。
  一下评论为转帖:  这是个歼轰的模型。(主贴图片)  战略轰的外形是啥样,网上近年风传的多以山寨B-2为主.  B-2飞翼形满足了飞得远,雷达/红外隐身两方面的要求,但超音速方面无法办到,所以是否值得山寨它,疑问挺大.  航程远,隐形设计,超音速三大要素本身并不互相矛盾,高速始终是平台生存力的保障...最好用的外形还是三角形,因为身翼混为一体所以不再叫三角翼了.  当然,这外形对内部承力整体框架材料和加工艺要求高了不少,3D打印要当关键角色,价钱也跟着上.但,比起人家从可变后掠翼,到飞翼还是亚音速这一过程,一大目标一次拿到手,值了.
  为了防止第一手情报泄露,现在官方媒体普遍采用引用外媒的报道。  这是当前的主要操作方式。
  高空的温度只有零下45度,涡扇排气温度在6至700度左右如果能用引流混合降温,也不知道能不能降低一两百度.进入要地防空区域时,夜空中与背境温度相差这么大的目标,被带光电雷达分警戒区巡逻的战斗机发现的机会还是有的.如果是超音速的能溜掉的机会比只能飞亚音速的要大.  光电雷达探测距离发展得不算快,但总算有进展,据说苏-35上的和当年苏-27的又不一样了.就算是35公里,也大于后半球攻击状态中的中程弹射程,够玩了.  当然,同温层中飞行的B-2红外特性,光电雷达的作用真实距离都不是公开的东西,只能猜.
  美军黑鹰替代者全尺寸模型曝光  V-280倾斜旋翼机是贝尔直升机公司和洛马公司联合研制的第三代倾斜旋翼机。是为美国陆军“未来直升机(FVL)”计划所专门打造的机型。该计划在2013年首次曝光,根据计划,V-280将在2017年首飞。近日,V-280的首个全尺寸模型组装完毕,通过这个模型我们可以了解到V-280的大概外观。根据V-280的外观和它的定位,我们不难看出,V-280很有可能在服役后取代现有的CH-60黑鹰直升机,成为美国陆军最广泛使用的通用直升机之一。  V-280倾斜旋翼机的外观有点类似“CH-60”黑鹰直升机和“V-22”鱼鹰的结合体。尽管采用和V-22一样的倾斜旋翼构型,但是V-280的定位却并不是作为V-22的替代者,而是作为美国陆军的“未来直升机(Future Vertical Lift )”计划的一部分。而目前美国陆军还是再以几十年前的黑鹰直升机作为主力通勤直升机使用。使用倾斜旋翼构型的V-280将比黑鹰直升机拥有更快的速度,这意味着美国陆军以后可以更快捷更及时地将力量部署到需要的地方。而这一过程将依赖V-280这样的倾斜旋翼机的帮助。  尽管V-280的前景看似广阔,但是,和V-22一样,使用倾斜旋翼构型意味着在安全性上可能存在问题。V-22鱼鹰就在试飞中多次发生事故,而直到服役后,也因为事故让其机型的服役生涯受到影响。但毫无疑问的是,V-280一旦服役,将再次引领国际军用旋翼机的发展趋势。    V-280全尺寸模型可以看出,其外观和大小酷似黑鹰                                              
  发动机解决了,就无敌了。可惜还没有解决吧
  @wanran168 11楼
10:24:59  发动机解决了,就无敌了。可惜还没有解决吧  -----------------------------  好像取得了巨大的突破,据说是由于3D打印技术。
  美国“未来战舰”下水 成21世纪战舰新标杆  福克斯新闻网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美国海军最新战舰DDG-1000“朱姆沃尔特”号于北京时间10月29日上午7时在马里兰州巴斯钢铁造船厂下水。    美国海军最新战舰“朱姆沃尔特”号下水  福克斯新闻网称,朱姆沃尔特号是美国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驱逐舰,其外形简洁干练,全舰大量采用碳纤维材料,所有天线和雷达阵列全部隐藏在舰体内部。  “朱姆沃尔特是单独的一个舰种。”军事专家埃里克·维尔特姆,美国《世界海军舰队研究指南》一书的作者这样评价该舰。这艘舰之前一直被称为“隐身驱逐舰”,其外形非常特别,有着一个穿浪型舰艏和避免雷达反射的外型设计。这艘610英尺长的战舰与目前海军任何一型现役驱逐舰相比都是一个巨兽。它的设计任务之一是使用舰上搭载的155毫米"先进火炮系统“发射火箭推进的炮弹轰击岸上目标,射程接近100英里。    海军和造船厂方面原计划举行盛大的下水仪式,但受政府关门影响,这一仪式将被推迟到至少明年春天才能举行  除此之外,海军还在这艘战舰上试验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包括新的雷达、全电综合推进、先进电子技术、船体、可以说它是海军未来将要采用的技术的大集合。不久前,美联社报道该舰的电子系统采用了基于LINUX的新操作系统,采用经过加固的民用级别服务器来满足该舰队信息作战的需求,这也是历史上的第一次。  有数十名当地居民来到船厂附近观看这次长达几个小时的下水过程,这艘漂浮的巨舰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压迫感让观看者屏住呼吸。    岸边,几十名当地居民观看了DDG-1000的下水过程  “这是一艘当之无愧的巨舰,它的技术非常先进,它超过了任何可能对手在科技树上的高度——毫无疑问的,它将会统治战场。”缅因海事博物馆执行主管艾米·林特这样说,她的办公室正好可以俯瞰“朱姆沃尔特”的船坞,她从那里观看了下水全过程。  海军和船厂原计划为该舰举行盛大下水仪式,但是下水仪式因为政府关门而取消。仪式上,计划由已故海军上将埃尔默·朱姆沃尔特()的两位女儿共同在船艏敲碎香槟酒瓶为战舰祝福。船厂方面称这一仪式将不得不推迟到明年春天进行。      今年早些时候DDG1000建造的图片,可见其身后正在建造的二号舰的船体  目前,朱姆沃尔特号已经停靠到船厂码头边,开始最后的栖装工作。巴斯钢铁厂方面计划2015年向美国海军交付该舰。
  新闻背景:  DDG-1000的先进之处与局限性  据悉,上世纪末,美国曾计划研制一系列具备隐身性能的驱逐舰和巡洋舰,计划用这些战舰取代“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和“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这一计划历经多次调整变化,2005年时,原名DD21的侧重对陆攻击能力的新型隐身驱逐舰终于开工建造,其命名定位DDG-1000“朱姆沃尔特”级,美国海军计划建造32艘同型舰艇,预计耗资96亿美元。同时计划在该舰建成后,以其舰体为基础再研制一型更强调防空反导性能的防空巡洋舰CG(X)型。但到2011年,由于经费问题,美国海军终于决定取消CG(X)计划,同时将DDG1000的建造数量从最初的32艘调整到10艘,最后又调整为3艘。由于建造数量缩减,DDG1000的费用也迅速飙升,其首舰“朱姆沃尔特”号的造价为35亿美元。预计其二号舰造价25亿美元,三号舰造价可能更低。  “朱姆沃尔特”号满载排水量14798吨、长180米、宽24.6米、吃水8.4米。DDG年开工以来,其电子设备和武器配置也进行了多次调整,其最初计划使用的先进多波段雷达的研制进度、价格方面无法满足使用要求,最终被AMDR有源相控阵雷达取代。初期计划中设想的电磁轨道炮、垂直发射火炮等先进火炮也被放弃,改为较为传统的155毫米舰炮。    DDG-1000驱逐舰完成想象图      尽管如此,该舰仍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水面战斗舰艇,它采用了隐身外形设计,舰体水面以上部分向内倾斜,所有电子设备天线安装在透波的上层建筑内,没有高耸的桅杆。连火炮也采用隐身设计,在航行时可将炮管收入隐身炮塔内以缩减雷达反射截面积。    最初由法国提出的“武库舰”设计方案,基本已经具备了今日DDG-1000的雏形  该舰的AMDR雷达是一种新型有源相控阵雷达,该雷达也将装备“阿利·伯克III”级驱逐舰,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舰载雷达系统之一。此外,该舰的声呐系统性能也比目前“伯克”级的声呐更加先进,不仅可以有效发现潜艇,也可用于寻找水雷。  该舰的武器装备包括两门155毫米62倍径先进舰炮,发射的制导炮弹射程可达100多公里,备弹量高达920发,其中600发装在自动装填机内,射速可达每分钟40发,火力上可与一个陆军炮兵旅相提并论。该舰主要武器还包括最多容纳80个单元的垂直发射装置,这种新型垂直发射装置采用同心圆发射器原理,导弹全部部署在舰体舷侧,节约了舰体空间。不过与初期要求防空反导的设计不同,目前的DDG1000驱逐舰配备的防空导弹中不包括远程防空导弹。该舰使用的导弹包括RIM-162“增强型海麻雀”中程防空导弹、“战术战斧”巡航导弹和“阿斯洛克”反潜导弹,这其中,小型的“海麻雀”导弹可以在每个导弹发射单元内携带4枚。此外,该舰还装有两门57毫米小口径火炮用于打击近距离的小艇等目标。    DDG-1000之前,美海军还设计过革命性的CG-21,DDG-21等面向21世纪的新一代战舰  该舰除了携带2架SH-60海鹰反潜直升机外,还可携带3架“火力侦察兵”无人机执行侦察任务。    DDG-1000命名仪式    DDG-1000的缩比模型进行抗水下爆炸能力测试    美海军一度计划为DDG-1000安装垂直发射的新型主炮  该舰的动力系统为2台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燃气轮机,总功率78兆瓦,采用综合电力推进系统,最大航速可达30节。  几经变更到现在,即将下水的“朱姆沃尔特”已经更接近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海军提出的“武库舰”概念,即携带大量巡航导弹,装备大口径舰炮,主要用于实施对岸火力打击任务。当然,与当年的“武库舰”相比,该舰除了隐身性能外,防空、反潜战斗力也较高,可以更有效的保护自己的安全。这也意味着,原本雄心勃勃替换“伯克”级的设计要求已经不可能在DD1000舰身上落实,美国从去年开始建造“阿利·伯克III”级驱逐舰,未来美国海军防空反导主力舰艇将仍是“伯克”级。而“朱姆沃尔特”则只扮演对岸火力打击的角色。
  回复第8楼(作者:@拿来出新+于++00:48)  为了防止第一手情报泄露,现在官方媒体普遍采用引用外媒的报道。  这是当前的主要操作方式。  ==========  这样很好,这说明官媒比我们网民更加有保密意识  
  中国首次实现对车辆的雷达三维成像:  日前,中国国防科技大学王雪松团队提出一种新型雷达三维成像理论和方法,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对车辆等典型人造目标的三维高分辨成像。相关研究在《地球科学与遥感》发表后,引起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据IEEE官网统计,在最近数月内该网遥感领域最受欢迎的25篇论文中,该论文位居第一。  三维乃至多维成像是当前雷达成像领域前沿的热点课题。但针对结构复杂的人造目标,如何实现高分辨三维成像一直是个瓶颈。    雷达成像反隐身雷达对隐身轰炸机的侦测效果明显  王雪松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将两种不同的雷达体制——极化SAR和层析SAR——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极化层析SAR三维高分辨成像理论和方法,成功实现了高度方向上的多目标的分辨,经外场实验验证,雷达对目标的高度分辨力达到0.45米,为公开报道的最高水平。  “这种方法可将两种不同雷达体制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王雪松表示,“采用这种新技术,通过一组小天线就可以实现人造目标体上每个散射点的三维高精度信息提取,进而实现目标的三维重建。这项技术在地理遥感和军事侦察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美媒曝光中国最新预警机 外形似美“鹰眼”  青岛晨报     资料图:网传国产最新型预警机“空警500”亮相。  近日,有美媒报道称,中国最新研制的空警-500预警机首次曝光。据了解,空警-500作为我国新一代预警机,采用了数字阵列雷达等新技术,提高了对隐身目标的探测能力,它的研制成功,对于我国预警机乃至雷达工业的发展意义深远。  美媒称,中国空警-500预警机与美国的预警机很相像(都是上面顶着一个圆形的雷达整流罩),但体积较小,由一架4发动机的涡轮螺旋桨飞机搭载。我国空军现役的预警机之中,只有空警-2000配备有卫星通信系统,而空警-200则没有配备,只能依靠微波数据链进行通信。  一般而言,微波数据链的通信距离在数百公里以内,这样就限制预警机的使用范围。空警-500配备卫星通信系统之后,可以把数据链升级成卫星链,这样就可以与更高层次的指挥控制系统相连接,在更大范围内指挥和引导战斗。  军事专家杜文龙指出,空警-200使用的是运-8平台,空警-500使用的是运-9平台。无论是气动外形还是发动机功率,都有了巨大的跃升。这意味着,空警-500的作战半径和滞空时间都将得到提升,同时跟踪目标的数量、同时指挥我军战机的数量也都会大幅度提高。
  西航喜获LEAP发动机  低压涡轮盘3亿美元订单    本报讯 12月13日,在法国斯奈克玛公司LEAP系列发动机全球竞标项目中,中航工业西航与中航材共同赢得斯奈克玛公司LEAP-1B发动机两个级别的低压涡轮盘采购合同。这是这两家公司继8月份成功获得法国斯奈克玛公司LEAP-1A/1C发动机三个级别的低压涡轮盘采购合同及长期合作协议后,再次获得的新型发动机旋转件合同。   本次竞标活动由西航副总经理叔伟和中航材副总经理秦红新带队,经过艰苦的谈判,最终与斯奈克玛公司签订了期限为2015年至2027年的长期采购协议,订单总金额预计超过3亿美元。   LEAP发动机是未来航空运营市场中主流飞机的核心发动机,是以绿色环保、节能降耗为宗旨而研发的新一代发动机,将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民用航空发动机CFM56的替代机型,是未来30年的主流发动机之一。该系列发动机现有三种基本型号:LEAP-1A、1C和1B,分别配装于空客A320neo、中国商飞C919和美国波音737MAX飞机。此次竞标是今年8月份竞标的延续,西航和中航材共获得了LEAP-1A、1C和1B三个型号发动机共五个级别的低压涡轮全部对外分包份额长期采购协议,标志着西航进入LEAP发动机核心旋转件的制造领域。   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国际航空制造业,西航充分发挥盘类零件的核心制造优势,积极对外开拓市场,并通过全价值链等精细化管理,苦练内功,努力降低成本。目前西航斯奈克玛项目交付率已连续7个月达到100%,预计全年累计交付CFM56、GE90、GP7200、CF6发动机低压涡轮盘及高压压气机盘3148件,交付额达到2750万美元。稳定的质量控制和有竞争力的价格优势,是西航在竞标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此次LEAP发动机项目的获得,将进一步提高西航新机种、新材料的制造水平,提升今后项目管理方面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西航外贸转包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中国唐级战略核潜艇曝光 配射程上万公里导弹  新华网     资料图:中国新型战略核潜艇想象图。  据俄罗斯军事评论网12月18日报道,与联合国安理会其他常任理事国相比,中国在建造国产战略导弹核潜艇方面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快,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俄罗斯海基核力量现在的水平。  中国首艘092型“夏”级战略导弹核潜艇是在“汉”级核潜艇基础上研制而成的,1978年开始在葫芦岛造船厂动工建造,日下水。但是由于遇到技术难题,直到1987年才得以交接入列。092型“夏”级战略导弹核潜艇配备12具发射井,可以储存和发射“巨浪-1”二级固体燃料弹道导弹,射程超过1700公里。该型导弹使用单弹头,战斗部威力为20-30万吨当量。092型“夏”级潜艇服役后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装,用于测试新型“巨浪-2”导弹,目前作为试验艇和教学艇仍在服役。  从各方面情况来看,092型“夏”级潜艇不是特别成功,只建造了数艘,在整个使用周期内,没有一次作为战略导弹核潜艇执行战斗值勤任务,没有离开中国内海远航。也就是说,“夏”级战略导弹核潜艇可以说是试验、实验、试用武器,由于战术和技术性能较弱,不能完全符合要求地参与核威慑。但是,它在中国海基战略核力量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成为独特的人才培养学校、浮动测试台和技术演练平台。    资料图:网友制作096核潜艇CG图。  中国在战略导弹核潜艇研制方面迈出的另外一步是094型“晋”级,用来替代老旧的、相对不太可靠的092型“夏”级核潜艇。从外表上看,094 型与苏联667BDRM型“海豚”级战略导弹核潜艇相似。094型战略核潜艇携带12枚“巨浪-2”型弹道导弹。该型导弹射程8000公里,携带4枚分导式主动制导弹头,从2001年开始试验。  94型首艇于2004年正式列装服役。据推测,现在中国海军至少还有另外3艘094型“晋”级战略导弹核潜艇。根据中国媒体的消息,第6艘该型潜艇已于2010年3月下水。也有消息称,所有094型“晋”级战略导弹核潜艇因为武器系统尚不完备而推迟列装。  目前中国正在研制096型“唐”级战略导弹核潜艇,它应当装备24枚射程不低于11000公里的新型潜射弹道导弹。  根据中国经济增长趋势,可以推测,到2020年,中国海军战斗编成中将至少拥有6艘094型和096型战略导弹核潜艇,总共可携带80枚潜射洲际弹道导弹,250到300个战斗部,大约相当于俄罗斯海基核力量现在的水平。  中国在青岛、大连和三亚建有3个战略导弹核潜艇维护和停泊基地,其中第一个专用潜艇基地建在青岛,谷歌地图提供的卫星图片能够清楚看到停靠在青岛基地干船坞内的092型“夏”级核潜艇。至于大连潜艇基地,建设了流线型掩体,防护能力较强,甚至能让中国战略核潜艇在核打击中生存下来。
  都是过时消息
  “红色B-2”
  中国新型直升机实现隐声 机身造型很独特  中国青年报   旋翼的外延采取了后掠布局,是一种低噪声旋翼。直升机的噪声是其容易暴露的软肋,所以,直升机的隐身,关键在于隐声。直-20采用这种设计,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出现“机未来,声先到”的不良局面。    资料图:解放军直-20直升机。  直升机是一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标志,中国研制的直-20新型直升机前不久成功进行了首飞。直-20的诞生填补了我国中型直升机的空白,也改变了我国中型直升机依赖国外进口的不利状况。  直-20是中国军队先进武器装备大家族中的新成员,在通用运输型基础上,未来可以衍生出运输型、突击型、电子战型、加油型等,广泛执行空中突击、特种部队渗透等各种军事任务,它必将成为一款耀眼的明星装备。  七年艰辛 自主创新  随着对快速机动能力、特别是对高原机动能力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对运输直升机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对起降场地要求不高,能够装进中型运输机内空运的直升机,需求更为迫切。  但中国的直升机要么太大,要么太小,一直缺乏在中间起骨干作用的中型通用直升机。为此,我国曾于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引进过一批“黑鹰”直升机。随着“黑鹰”日益老化,加上多架“黑鹰”在高原地区失事坠毁、美国对中国实行禁运政策,中国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中型直升机,以填补大型直升机和小型直升机之间的运力空缺。    资料图:网友在高速路上拍摄到疑似直20直升机。  从海军反潜的角度看,中国海军舰载反潜直升机,要么载重小、航程短、反潜作战效率低、只适合近岸防御,要么个头太大、安全系数低、舰载机数量少。这与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雄心壮志很不适应。  所以,中国海军“求贤若渴”,迫切需要一款功能强大、占据舰艇空间小的中型反潜直升机,能够前出数百公里进行大范围反潜搜索,以保护舰队安全。  为此,20世纪80年代,我国曾制定了按吨位系列发展的直升机远期规划,其中就有中型通用运输直升机。后来,我国曾尝试仿制“黑鹰”直升机,但因为当时工业水平有限,一直未能成功。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中国研制出了与SH-60B“海鹰”(“黑鹰”的海军型)反潜直升机处在同一个级别的发动机,为中国研制中型通用运输、反潜直升机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2006年的珠海航展上,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展出10吨级高性能通用运输直升机的模型。随后,该机被赋予“直-20”的序号并且正式立项。经过7年艰苦攻关,终于迎来了2013年12月直-20的成功首飞。当然,直-20是大家按照直-10、20、30的序列进行的通俗化命名。它的正式装备名称,只有等服役之后才会给出。  直-20的综合技术性能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实际需求,是我国直升机工业的集大成之作,集中体现了我国直升机研发的水平与能力。它的研制成功,浓缩了中国航空工业多年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汗水,也说明我国已经拥有全套先进直升机研发、生产体系。为研发直-20而带动的钛合金锻件等多种产品的研制成功,必将推动我国新一代直升机朝着大速度、高机动性、高生存力、高安全及可靠性等方向发展,从而进一步加速我国直升机产业的自主发展。  五大优点 一个短板  从总体布局和直升机外形来看,直-20酷似美国“黑鹰”直升机和欧洲NH-90直升机。但直-20的外形设计是靠风洞吹出来的,并不是“黑鹰”的复制品。直-20在吸收“黑鹰”设计理念的同时,也加入了中国特色的技术。它在外形细节上与“黑鹰”大有不同,而且其性能也超过“黑鹰”直升机。与“黑鹰”及国外同型先进直升机相比,直-20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第一,直-20拥有低噪音的气动布局。它采用了旋翼带尾桨式的典型布局,这是一种5桨叶旋翼和4桨叶尾桨系统。飞行时转速较低,因而振动小、噪声低。  直升机采用下平尾设计,平尾翼呈固定角度安装在尾梁的末端,是典型的反升力翼型。尾桨和S-70C“黑鹰”一样,安装在尾斜梁右侧,并没有采用“黑鹰”直升机向左倾斜20度角的尾桨设计,而是采用通常的垂直水平面安放。这说明直-20重心的布置还是放在主旋翼轴的前面。  尾桨的4片铰接式桨叶,呈“X”型(剪刀型)安装在桨毂上,而不是普通的十字型交叉结构尾桨。两对尾桨不在同一平面内,还带有弹性轴承和粘弹减摆器,减少了每对靠近的桨叶尖端涡流的气动耦合,使尾桨具有效率高、噪声小的突出优点。这一点与美军著名的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十分相似。  旋翼的外延采取了后掠布局,是一种低噪声旋翼。直升机的噪声是其容易暴露的软肋,所以,直升机的隐身,关键在于隐声。直-20采用这种设计,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出现“机未来,声先到”的不良局面。    资料图:军事爱好者在东北北部某机场拍到的“直-20”。  资料图:军事爱好者在东北北部某机场拍到的“直-20”。
  第二,直-20拥有实用的特殊构型。  直-20的旋翼为第三代先进的球柔性旋翼。球柔性旋翼桨毂又称为三铰合一式桨毂,由弹性轴承提供桨叶的摆振,避免了全铰接式桨毂构造复杂、重量大、维护检修工作量多以及疲劳寿命低等缺点,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维护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桨毂支臂上装有桨叶变距摇臂,与变距拉杆相连。5个桨毂支臂与桨毂中央件之间还装有液压减摆器,可以减小直升机的振动。  该机采用了不可收的后三点式起落架。不可收的好处是在直升机突然坠落时有更强的安全性,这说明直-20在设计考虑上更重视直升机的抗坠毁和成员的存活率。后三点式起落架的好处是,在粗暴着陆时,尾轮首先触地而消除了直升机的惯性,不需要在较高的抬头姿态飞行时保护机体的尾撑或其他相关装置,从而大大减少了后机身的载荷和重量。  从实用化的角度看,尾轮的突出优点是在贴地飞行时可用作“探头”,这样,飞行员就更有信心进行超低空飞行,而不必担心直升机触地引起机体的重大损失。当直升机进行地面搬运时,后起落架与主起落架间隔距离较大,直升机更加稳定,不容易向后翻倒。这一优点在野外不平的地面上显得更为突出。直-20的起落架还有双腔式吸能装置,能使直升机以很高的下降速度着陆,并能承受近10吨的冲击载荷。  该机机身为扁平形,外形低矮,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空运要求,有利于未来上舰时与军舰的机库相适应,还有助于减小雷达反射面积和降低地面人员目视发现的概率。  直升机的前部为全玻璃驾驶舱,舱内并排放置着正副驾驶员座椅,驾驶舱的风挡为两片式,可使驾驶员获得清晰的视野。驾驶舱后面是座舱,座舱可装载12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中部两侧各有一扇较大的滑动舱门,便于人员迅速登机和离机。两侧舱壁从前到后安装了两对大块方形舷窗和一对圆形观察窗,便于机上人员观察窗外情况,增强了乘坐的舒适性。  直-20的油箱是抗坠毁油箱,油箱位于座舱后部,并留有内部辅助油箱、外挂辅助油箱和空中加油的管路以及接口,以进一步增大直升机的航程。  第三,直-20拥有自动化的航电系统。  直-20采用最先进的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取消了传统的机械仪表,取而代之的是大屏幕高清晰度主动矩阵液晶显示器。驾驶员可以很方便地从仪表台的显示器上看到各种信息。包括飞行参数、导航和数字地图、动力系统信息、报警信号以及各种战术信息等。并且,这些信息可以在多个显示器之间互相切换显示。  直升机的4轴自动飞行控制系统、通信系统、大气数据系统、雷达测距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和发动机管理系统等通过总线与两台中央计算机相连。这种总线型模块式结构使该机能够很好地利用先进的“外挂物管理系统”,并保证直升机在恶劣气候条件下的昼夜飞行。  第四,直-20使用了大量高质量的复合材料和新技术。  直-20的机身采用半硬壳式结构和符合“三性”(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的设计技术,并且运用了大量复合材料、新技术、新手段。包括大吨位钛合金球柔性桨毂、先进复合材料桨叶、新构型弹性元件等。桨毂的钛合金锻件无论从锻件结构、尺寸以及各项性能指标上看,都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它不仅降低了直升机的重量,使直升机具有较好的控制性和机动性,还可大大提高其使用寿命以及耐腐蚀性能。机上运用了外场可更换模块,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直升机的使用效能。    资料图:中国10吨级直升机直20想象图曝出。  第五,直-20使用了大升力的多桨叶旋翼。  与“黑鹰”的4桨叶相比,直-20采用了5桨叶旋翼。更多的桨叶意味着更大的升力和更小的阻力,从而提升内部载重和外部吊挂性能,增大直升机的整体载重能力。同时,还意味着更小的直径和转速,这将十分有利于在狭窄空间起飞和着陆。当然,5桨叶与4桨叶相比,也增加了结构重量和维护难度。  该机机身和尾梁连接处也有较明显的过渡结构,目的是进一步优化机舱的运输性能。专家们估计,直-20的整体载重能力可达5吨左右。  但是,必须正视的是,直-20的动力系统仍需依赖进口。  发动机一直是我国航空工业的短板。目前,国外先进直升机的发动机都配有双通道全权数字电子控制系统,并采用单元体和耐久性设计,还装有综合监视诊断系统,能够对发动机实施维护。  直-20直升机面临的最大难题也是动力系统,其发动机目前仍需要依赖进口。因为国产的直升机发动机功重比低、油耗大,难以适应直-20的使用需要。当然,在使用进口发动机的同时,军用型直-20在发动机排气口安装了红外抑制器,以增强直升机的低可探测性。  用途多样 前景广阔  作为一款全新的中型运输直升机,直-20将采用一种直升机、多种构型的方式,来满足各种军用和民用的需求,并以此提高各种机型的通用化水平。因此,其发展空间很大。可在通用运输型基础上,衍生出运输型、突击型、电子战型、加油型等适用于多种需要的庞大家族。  它们可以成为具有空中突击、特种部队渗透、后勤支援、近海海域作业支援、搜救、战场运输、火力支援和中继制导等多种功能和型号的直升机,成为我国未来三军通用直升机装备的主力,广泛执行各种军事任务。未来的直-20将犹如曙光破晓,将万丈光芒洒向中华大地,人们将随处邂逅它那修长的身影。  直-20一旦入役,将会增加我军直升机的装备数量,提高陆航部队的装备自主性,大幅缓解我军缺乏特种用途直升机的窘境,为中国陆军“插上翅膀”。中国陆军就能迅速被投送到热点地区,形成机动突击能力,改变陆航仅仅只能实施支援地面作战的模式。  因此,装备直-20后,就能真正组建中国的空中突击作战部队,使陆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空中独立突击力量,并成为陆军决战的主力。直-20一旦带上导弹,再与大型运输机运-20相互配合,还可进一步提高我军的战略战役机动能力、远程投送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我国西藏、新疆等高原边境地区,地理条件特殊,自然环境恶劣,非常需要中型运输直升机担负抢险救灾、高原哨所补给等多种任务。要在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自由地部署兵力和装备,直升机必须要有强大的动力和非常好的机动外形。一般的直升机很难达到这一要求。目前中国还没有一款如“黑鹰”一样的优秀中型直升机,来守卫祖国南大门的天空。一旦将直-20部署在这些地区,就能够更好地维护高原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因此,上高原就成为直-20的重要应用之一。  在我国区域地质灾害,特别是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较为多发的情况下,维护简便、使用成本低廉的直-20在抗灾救援等方面将堪当大用。有了直-20,解放军的救灾行动将如虎添翼。所以,直-20未来很可能会成为中国航空抗灾救援力量的核心机型。  如果直-20发展成为海军型的舰载机,不仅能执行远距离巡逻、反潜、反舰、扫雷、救护等任务,还可以执行警戒、侦察、补给、反舰中继制导、远程通讯中继等任务。届时,折叠式机尾将使其占据更小的空间,一艘驱逐舰、甚至护卫舰就可搭载两架这种直升机,中国海军的反潜能力必将会向前迈出一大步。  直-20一旦加入海军陆战队,登上未来的两栖攻击舰,就可以参与夺岛作战,使我们能更好地应对岛礁冲突等各种风险。所以,有专家认为,直-20未来在战舰甲板上拥有的一片天空,甚至比在陆地上更“阳光灿烂”。
  14年,兔子会有更多猛料……
  我们为什不和美国 俄罗斯结盟  Shanatan 留园网   别把袁腾飞当做教父,他就是一个说评书的,忽悠忽悠小孩子还可以,战略头脑政治言论实在是没什么水准。  当今社会格局基本上是几个大国争霸,美国,中国,欧盟,俄罗斯。  基本上从一战到二战,就是人口,工业大国美国取代了欧洲传统强国,成为世界的老大。后再就是冷战美苏之间的斗争,我们比较幸运,有毛泽东这种具有独特战略眼光的人,发动了抗美援朝,教训了美帝。后面中苏蜜月获得了大量的工业基础,再后面和苏联交恶,美国为了拉我们也给了我们不少好处。就这样我们在两个超级大国的斗争之间巧妙的用很短的时间打下了不错的基础。我们也在世界上从一个三流国家变成了一个主要玩家,否则今天还和印度地位差不多(这个不是有钱没钱能买到的)。  Ok,你说为什么我们当时也没有说真正的去结盟,加入华约,或者北约呢?当你是两个阵营互相争霸中的第三势力(较弱小)的时候,你谁都不加入,也就代表这两边都不愿意你加入另一方,而去给你好处拉拢你,但是你一旦加入无论哪一方,那么好处也就没有了,相反你加入华约,那么你就是面对太平洋美帝强大舰队的最前线,苏联要派兵过来抵抗美帝也无可厚非,你也就基本沦为没有主权的国家,很多事情你都不能做主,你的发展也会受到监控限制,你看看“欧洲粮仓”乌克兰的当年的大饥荒,切尔诺比利,到处的核弹发射井你就能明白了。如果你加入北约,那么你就是面对苏联钢铁洪流的最前线,一样的事情也会发生。你看看韩国日本今天的发展,你就能明白,他们实际上没有主权,日本当年经济牛逼,美国直接逼日本签广场协议把他阉了到今天还不举。南北朝鲜今天还是分开的。如果中国不是一个坚定完整的中央集权国家,而是像中华民国那种“民主自由”国家,早就被苏联,和美国分裂了。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要和美国打,也要和苏联打,只有打,才有可能保全你的主权,才会有今天全面开花的工业,才有取代美国成为世界老大的基础。否则像美国的其他盟国那样,只要有些要超越美国的势头,就会直接用各种手段打压你,你因为是同盟,很多东西早就被渗透的身不由己了,所以你永远只能做小弟。  说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中国为什么不加入北约了吧?这只是从中国的角度来讲。  从美国的角度来讲,现在全世界只有中国有完全独立的主权和非常完整的工业体系,基本上美国有的中国都有,有些还落后,但是有的已经赶上美国,甚至超过美国了。同时,中国又有比美国多一个数位的人口,在历史上称霸世界的大国交替都是由人口多一数位的新兴国代替旧的帝国。美国就是这么上来的,所以他非常清楚将来最大的竞争对手是中国。冷战结束后他就用分裂苏联的那一套民主运动造成了六四,结果被邓小平看透(可是西方留过学的人)没能成功。接着就全面技术封锁中国,(你看中美正常关系化才多少年?苏联一倒马上就把中国作为敌人,结盟有什么用?)这么多年来反倒是我们的改革开放渗透的美国经济各处,让美国无法对我们有大的举动,虽然战略上美国智囊团知道中国将会一步一步的取代美国,应该扼杀在摇篮里。但是中国早就摸透了美国政治系统,资本家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资本家有那么多的利益投资在中国,怎么可能同意美国政府去打中国呢?  相反,美国对中国的渗透就不那么成功,除了弄点疆独、藏独、民运、阀沦,狗粮,基本上哪一套都是失败的。正因为中国坚持自己的政治系统,坚持互联网管制,坚持不对海外媒体开放。这也是为什么这十年美国在全世界搞的那一套“民主自由”搞乱了无数国家,我们还能坚持和平发展赚大钱。  正是我们政治上坚持独立,经济上严密的和美国挂钩,给了我们赢来了不容易的和平。美国人叫嚣了半天的重返亚太,折腾不了中国,最后还是没办法只能去折腾伊朗,问题伊朗是卖给中国石油的,那中国能同意制裁吗?最后也是不了了之。然后就只好折腾叙利亚和乌克兰了,这两个国家对俄罗斯很重要,对中国不那么重要。俄罗斯已经不是苏联,工业体系基本被美国摧毁,现在是一个靠卖资源过活的国家,虽然最近普京要让俄罗斯崛起吧,美国人忌毛子有强大的核武,广大的国土,既然不能打击第一战略目标中国,那就只好第二战略目标凑合了。  这个时候不说唇亡齿寒我们帮俄罗斯吧,你还跑去帮美国?俄罗斯垮了,美国就可以开始全职搞你中国了,这是不是很愚蠢?  但是你说我们为什么不去帮俄罗斯呢?因为俄罗斯和我们在一个大陆上,一个强大的俄罗斯也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我们就喜欢俄罗斯现在这样,打肿脸充胖子,为了充胖子发展军力,经济上没钱建设,只好不停的卖资源给我们,世界上卖资源的越多,资源越便宜,我们不就越happy?要说不是普京来个邓小平那样的,自废武功裁军全力发展经济,那我们倒是应该警惕了。  Anyway,希望你不是狗粮而是真的年轻,否则我纯属浪费时间。也不一定我说的就都对,但是多看看别人说的才能激发新的想法。只扣帽子对骂,直吹牛逼或者只妄自菲薄都对舆论或者中国的发展没啥帮助,还是希望大家能有开放的心态来讨论。不同的见解大家可以聊嘛,当然收了钱的那些人,故意捣乱,自说自话的可以滚了。  最简单的道理:一山容不得二虎。  军事结盟不是过家家,北约结盟因为北约小国公认美国老大,抵抗苏联、俄罗斯。老大要在你的国土上建立反导,驻军以至于你成为对方打击目标你也没有办法去反对。也就是说你自己把你的主权扔了一部分给别人。  中俄结盟别说别的,谁当老大?毛子不可能做老二,中国在苏联是共产主义阵营是老大哥的时候就不甘做老二和苏联翻脸,现在就更不可能了。更不用说自己把自己主权拱让出去给俄罗斯开辟驻军军港,搞笑么?同理普京也不可能会让中国在俄罗斯有驻军,或者军港。  可以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但是军事同盟是绝对不可能的。
  国防部回应拿南海换台湾:砍右手留左手你同意?  国防部     菲律宾军方直升机正在向在中国南海仁爱礁上坐沉的菲律宾登陆舰空投物资。   在27日的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局长、新闻发言人耿雁生大校表示,所谓“中国应用南海换台湾”的言论非常荒谬。  记者:美国企业研究所专家近日撰文称,随着中国军事力量不断强大,美国可能要接受中国最终控制台湾。作为回报,中国应同意不对整个南海声讨主权。请问中国军队对此如何回应?  耿雁生:有关的言论非常荒谬。中国对于台湾和南海诸岛都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他们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假如有人提出保留你的左手,作为回报要砍掉你的右手,请问你能同意吗?  记者:据菲律宾媒体报道,菲方打算修复自1999年坐滩仁爱礁的军舰,请问中方如何应对?  耿雁生:从1999年以来,菲律宾在仁爱礁问题上顽固坚持错误立场,不断进行挑衅。一是派军舰非法坐滩;二是言而无信,至今没有拖走非法坐滩的军舰;三是多次企图在仁爱礁建造设施,强化或扩大所谓的军事存在。我们将坚定地维护国家领土主权,菲律宾的非法行径注定不会得逞。  记者:台湾军方向美军采购30架阿帕奇直升机中的第三批近日将抵达台湾。同时,美国会众议院外交委员会近日通过“确认《与台湾关系法》重要性”494号决议案,重申美国承诺维护台湾安全,包括对台出售军事武器等,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耿雁生: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国家向台湾出售武器,这一立场是坚定的、一贯的,也是明确的。今年是中美建交35周年,在当前中美共同致力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和新型军事关系的背景下,美国内近期再次出现了鼓噪对台售武的不和谐之音。美对台售武无疑会干扰和损害当前两国两军关系及两岸关系发展的良好势头。我们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特别是“八·一七”公报原则,立即停止售台武器,以实际行动维护中美关系大局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轰20隐形战略轰炸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