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个体灵活医疗保险挖掘机可以办灵活就业证吗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租房子的也可以的,你只要让房东提供以下就可以了
亲,您可以直接在相关银行网站上找到信用卡页面,在网上提交申请;
大家还关注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锡林郭勒新闻网 
13-04-09 15:31
【字体:  】 
  2013年,乌拉盖管理区,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条主线,抓好城镇就业,稳步推进农牧民转移就业,推动创业带动就业,深入开展&精细化&管理年活动,进一步强化就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加强失业保险工作,让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惠及群众,更好地服务于群众,确保就业局势稳定,努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重点抓好十项就业工作,全力营造&创业带动就业、就业统领民生&的局面。
  注重经济发展拉动就业加强与重点建设项目建设跟踪服务机制,与有关部门完善扶持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的措施,鼓励企业更多地吸纳城乡劳动力就业。切实为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服务,实现信息对接、岗位对接和培训需求对接,全年争取实现岗位征集3000个。通过多种渠道开发保洁、保绿等公益性岗位,解决了管理区初、高中毕业生、4050就业困难人员、参加培训人员就业问题,安置城镇各类人员6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0%以内。
  注重拓宽渠道转移就业以充分就业社区、农牧民转移进城创业园区为依托,不断完善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为重点,促进农牧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拓宽城乡求职者就业空间,扶助农牧民转移就业400人。
  注重强化培训稳定就业2013年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班13期,内容主要有挖掘机、装载机、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汽车驾驶员、计算机、厨师、面点师、保安、家政服务、商品营业员、农牧业机械修理、美容美发、电气焊等,计划培训城乡各类人员1360人,通过技能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劳动者技能,适应职业变化,努力提升培训后就业率,拓展求职者就业空间。
  注重小额贷款促进就业为了实现乌拉盖管理区小额担保贷款与创业培训工作的有机结合,真正做到两者的有机统一、据管理区工作安排要求,确保发放小额贷款工作顺利开展,力争实现管理区5000万元的发放目标,积极协调争取信用联社3500万元贷款,争取开发银行1500万元贷款。目前,完成个体工商户贷款申报工作,积极与金融部门协调贷款事宜。
  注重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全面落实各项创业扶持政策,做好创业服务,扶持所有创业愿望的劳动者创业,进一步落实税费减免、贷款贴息、资金补贴等创业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切实加强创业指导中心、小额担保贷款中心建设,充实完善创业项目库,为初始创业者提供全程化、精细化、优质化的服务,计划开展培训班6期,培训创业者120人。
  注重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2013年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261人,失业保险扩面400人,扩面重点对象是企业,征缴失业保险费136万元,7月开始根据缴费基数督查各个单位、企业进行失业保险的征缴。
  注重社会保险补贴扶助就业为灵活就业&4050&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社会保险补贴是我局全面落实就业政策,保障灵活就业&4050&就业困难人员基本生活,促进他们实现再就业的重要措施。2013年6月开始对缴纳社会保险的灵活就业困难人员给予社会保险补贴,预计补贴人数620人,补贴金额300万元。
  注重宣传工作引领就业定期通过电视、报刊,信息平台等主流媒体进行宣传,让政策深入人心,做到家喻户晓。
  注重就业困难认定援助就业根据《锡林郭勒盟城乡就业困难人员援助暂行办法》,做好就业困难群体的认定,并进行就业援助工作,落实各项就业政策。
  做好就失业登记证发放2013年继续开展《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工作,扎实推进11项实名制的录入工作,将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城镇就业技能培训人员、农牧民技能培训人员等纳入实名制动态管理。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新闻热线:
蒙ICP证:号2013年开始的办理灵活就业登记证,对个体工商户有哪些好处?_百度知道
2013年开始的办理灵活就业登记证,对个体工商户有哪些好处?
就是说,在上海的外地个体工商户办理灵活就业登记证,有什么好处?
提问者采纳
给予创业场地。灵活就业人员申报创业的。对从事创业活动人员成功创业并吸纳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就业培训或创业培训补贴政策、财政。凡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或被商贸企业。2。4,按规定享受税收扶持政策。属微利项目的,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认定、创业培训和小额担保贷款的扶持服务,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认定、服务型企业等吸纳就业的、税务、税费减免扶持政策、人民银行等部门制定实施的扶持政策和相关服务1。对就业困难人员从事灵活就业申报就业并正常缴纳社会保险的。对经培训后实现灵活就业的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援助政策,给予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和一次性创业补贴,按相关规定给予贴息扶持,按规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灵活就业人员创业扶持政策。除首次申请补贴时间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就业困难人员可延长至法定退休年龄,其余人员最长不超过3年,就是可以凭这个证,纳入“创业助推1+3”扶持范围。3目前最大的好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或创业培训补贴,让孩子在上海就读公立幼儿园和学校,灵活就业人员持《就业失业登记证》按规定享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否则就进不去(除非缴纳了一定时间的社保)另外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个体工商户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第05版:专题&&&&
第01版第02版第03版第04版第05版第06版第07版第08版
贴心服务连民心
民生跟着“民声”走
——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全力服务“三变”和“供给侧”改革走笔
聘请创业创新战略咨询顾问
2016年“春风行动”暨“互联网 + ”就业专场招聘会
定期召开专场招聘会
兑现创业扶持补贴
启动EYB创业培训
推进就业创业政策落实
启动旅游景区农民就业创业致富创业培训
城镇困难群体脱困帮扶调研工作
为返乡农民工发放就业创业资料
乌蒙新报记者 王瑞刚 目前,我市“三变”和“供给侧”改革正在着力推进,而近几年来,市内煤炭、钢铁、电力等企业在经济形势下行压力下经营困难,转岗、待岗、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城镇困难群体脱困艰难;山高坡陡、耕地破碎、生态脆弱,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农民增收困难,城乡收入比持续拉大等状况也摆在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面前。 如何在这个过程中立足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和社会保障供给做好就业等相关工作,更成为了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全市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专门成立了“三变”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题领导小组,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涉及的“三变”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专题研究,寻求到“三变”+就业创业(“三变”+创业担保贷款+人力资源、+就业创业扶持+职业技能培训+留守儿童(老人、妇女)家庭劳动力就业创业)和服务保障“供给侧”政革的新模式。“十三五”期间,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服务保障“三变”和“供给侧”改革定会取得明显突破。 “三变”+创业担保贷款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积极推进信用环境建设,不断降低创业贷款反担保门槛。首先,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六盘水中心支行、市政府金融办等单位,协调金融机构大力推进信用乡(镇、街道办、社区服务中心)、信用社区(村)建设,积极为广大群众进行评级授信,进一步扩大授信面,提高授信率,全市共开展授信414399户,建设信用社区(村)682个,信用乡镇36个。其次,支持、鼓励金融机构融入“三变”改革,为参与“三变”的经济实体评级授信。再次,进一步创新反担保方式,拓宽反担保渠道,为参与“三变”的创业者融资提供信用保障。 同时,创新服务模式。对于参与“三变”改革的创业贷款对象,可以采取“三变+创业贷款+创业实体(或产业)”的模式进行捆绑扶持。即参与“三变”的创业担保贷款对象提供经营实体的经营证照和入股证明等资料,完善担保(金融机构授信的,可免担保;启动农村承包工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两权”抵押贷款)手续和补充其它资料后,可获得创业贷款,只要符合条件,创业贷款捆绑扶持金额最高不受限制,单笔创业担保贷款金额最高不超过10万元,“三变”经济组织可捆绑使用贷款并承担还贷责任,农民将创业贷款变成股金的同时也成为了股东,既可成为“三变”经济组织的员工并获得工资报酬,也可获得一定的保底收益。对以农业产业为载体、以股权为纽带的创业人员,在合伙认定、营业规模等方面,可降低门槛给予扶持。 另外,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强化精准扶持,对于符合条件且参与“三变”改革的城乡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员和城镇困难群体)贫困群体,在资金支持方面,可以采取“先贷后补”的方式,完善相关资料后,享受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 不仅如此,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还加强贷后监管。积极整合烟草管理等相关部门发放的用于支持“三变”改革的小额贷款扶持对象明细,录入全省就业小额贷款贴息资金管理系统,争取贴息资金扶持,确保“应享尽享”、“应贴尽贴”;完善贷后跟踪管理制度,强化监管措施,确保“应收尽收”,推动全市创业担保贷款健康、持续、有序发展。 “三变”+人力资源 积极搭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双向选择平台,采用“互联网+招聘+就业”,开发六盘水市人力资源信息平台,降低企业招工成本。采用政府购买就业创业服务成果的方式,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健康发展,发挥好各类职业中介机构、人才服务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作用,对为参与“三变”改革的返乡农民工、城镇失业人员等城乡各类人员提供促进就业创业服务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给予资金补贴。不断加大现场招聘和在线招聘活动举办密度,每周五定期举办现场招聘会;支持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机构深入园区、乡镇、社区举办特色小型现场招聘会。推动城乡各类人才以劳动力股、技术(技能)股、管理股、知识产权股等参与“三变”经济组织,成为企业职工和股东。2015年以来,全市共举办各类招聘活动59次,提供岗位65568个。在为“三变”经济组织提供人力资源的同时,“十二五”期间,共举办各类招聘活动130场(次),进场单位3900多家,提供用工岗位11700多个,招聘各类人员45160人,达成求职意向28080人。有力地发挥了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市场配置和就业服务功能,累计帮助14858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全市“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 “三变”+就业创业扶持 不断加大向上争取就业补助资金的力度,提请地方财政按规定筹集就业资金和创业基金。认真执行《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的通知》(财社〔号),积极向省争取就业补助资金可更多用于创业扶持的政策,进一步用好用活就业补助资金,为“三变”改革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2015年以来,共支出就业资金12907.85万元,2016年计划使用2.7亿元。 协调工商、财政、经信等部门,落实兑现好“3个15万”微企扶持政策、“五项创业扶持补贴”政策、“万户小老板”扶持政策和创业孵化园补贴、创业型示范社区(村)补贴等扶持政策,不断降低创业门槛。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不断培育壮大经济实体,促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支持“三变”改革向城乡更深的领域、更广的范围推进。 “三变”+职业技能培训 创新培训模式。盘活中职教育和技工教育资源,消除入学门槛,吸引有教育培训需求的务工人员走进校门,让务工人员能够边打工、边培训,不断满足务工人员和市场的多元化需求。采取“互联网+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新模式,将室内学习与室外操作、理论培训与实践观摩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学员的理论认知与动手能力。通过培训,推动更多的城乡居民提升技能,然后以专业技能或管理技能入股,成为“三变”经济组织的股东。相继启动了“创办你的企业”培训、“改善你的企业”培训、“创业模拟实训”、“扩大你的企业”培训等4个创业培训模块,并结合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培训和城乡“1户1技能”培训全面开展技能培训工作,为有效提高城乡劳动者技能素质、帮助重点就业群体就业创业和促进低收入人群摆脱贫困、增收致富,2015年出台了《六盘水市城乡劳动力“1户1技能”培训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旨在推动“造血式”精准扶贫。力争年三年期间培训城乡劳动力3万人以上,实现“技能培训1人、就(创)业1人、脱贫1人”的目标。此项工作目前已投入4000万元专项资金。截止目前共完成培训18741人。 目前,我市已开设计算机、数控车工、特种设备操作工、挖掘机驾驶员、车工、电工、农业实用技术等技能培训工种。下一步,还将结合大力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和山地特色旅游业发展,立足大扶贫、大数括,大健康“”行动,有针对性开设农民画设计制作、刺绣、护理、蜡染、导游、手工编织、茶叶加工、家畜饲养、旅游管理等专业(工种),不断拓宽培训专业,弥补我市育婴师、月嫂、养老护理员等专业的空白。通过优化职业培训工种,不断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适应“三变”改革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在加强创业培训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注重理论和实践素质提升,以报酬提升、学员认可和培训后的创业效果为导向,倒逼创业培训教师不断进取提升。目前,我市共确定职业培训定点机构21个,其中技能培训定点机构13个,创业培训定点机构8个。全市已拥有一支336人的创业培训师资队伍,形成了以职业学校、技工学校为骨干,各级各类民办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共同参与并覆盖城乡的培训网络。 “十三五”期间,按照省政府《关于贵州省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规范化技能培训的实施意见》的总要求,将全力实施农村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技能培训、乡村特色旅游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农村电商培训、民族特色手工艺品制作培训和创业培训,力争完成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培训23500人。通过培训,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实用技术、技能,支持留守儿童(老人)家庭劳动力和易地扶贫搬迁家庭劳动力到“三变”经济组织务工或直接创办“三变”企业,带动更多的人就业。我市各级人力资源部门全力加大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生态移民、返乡农民工、农村富余劳动力、“计生两户”家庭人员、城镇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力度,提高“三变”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的技能素质。2015年,全市共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4641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23.2%,其中“1户1技能”培训16750人,截止2016年3日底,全市已完成“1户1技能”培训18741人。 “三变”+留守儿童家庭劳动力就业创业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还大力推进留守儿童家庭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根据单位用工需求,组织城乡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到“三变”经济组织务工,既增加了工资性收入,又解决了“三变”经济组织的用工难题。“十二五”期间,我市累计转移农业劳动力转移294012人,“十三五”时期还将计划转移352000人,引导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按照省委、省政府《“雁归兴贵”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行动计划》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农民工工作的实施意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引导和扶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的实施意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盘水市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行动计划的通知》,以及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关于切实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和留守儿童家庭劳动力返乡创业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对留守儿童(老人、妇女)家庭劳动力就业创业做到“四个精准”,即,精准建立帮扶台账、精准开展政策宣传、精准开展岗位服务、精准开展创业就业扶持,以乡村为单位,千方百计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尤其是技能型人才回乡就业创业,将分散的外出务工人员手中的资金和技能集中起来,参股到“三变”经济组织,为“三变”经济组织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同时也能较好地解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的问题。 截止目前,全市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创业14107人,带动就业36952人;留守儿童家庭劳动力返乡就业创业3044人。 服务保障供给侧改革 六盘水市是以煤炭为主的资源型城市,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加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无论是工业企业,还是农业企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任务都十分艰巨。因此,各级人力资源保障部门从稳定企业用工、提供就业服务等方面下足了功夫。 ——稳定企业用工,核发稳岗补贴。 通过运用失业保险基金对企业职工生活补助、缴纳社会保险费、转岗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四个方面予以补贴。对生产经营活动符合国家及所在区域环保政策,依法参加失业保险并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上年度未裁员或裁员率低于统筹地区城镇登记失业率,财务制度健全、管理运行规范的企业,经审核,按不超过该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50%给予稳岗补贴。目前,已核定稳岗补贴5860.3万元。 ——提供公共就业服务,做好就业援助。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着力增加招聘会举办频率。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
等专项活动,已形成“周五定期招聘会”工作机制,能有效集中组织各类产能过剩企业转岗、失业职工开展人力资源服务。2015年以来,共举办各类招聘会59场,提供用工岗位65568个。在化解过剩产能失业职工较多的社区组织开展招聘会,如杨柳社区服务中心组织开展招聘会2场,进场企业7家,提供用工岗位70个,帮助42人实现再就业,通过编外用工及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人数为36人,组织200人参加创业培训。同时,开展“个性化”公共就业服务。我市积极整合人力资源服务大厅功能,在办理各类失业登记手续时,一方面通过“高效”的经办服务,帮助失业人员办理失业登记并顺利领取失业保险金;另一方面,同步开展就业登记、职业介绍、就业培训以及就业创业政策咨询等服务,有效提升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意识。2015年以来,已为化解过剩产能企业职工办理就失业登记证1485本,其中水钢734人、水城矿业集团352人、六枝工矿集团140人、盘江煤电集团259人。另外,还积极实施“一对一”就业援助。对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实现就业的企业困难职工,以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的方式,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及岗位补贴。目前,全市公益性岗位安置人员已达5851人。 ——强化政策扶持,兑现各类补贴 给予创业扶持。对符合条件的创业人员,给予不超过1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和各类创业扶持补贴;对创办个体工商户,符合相关条件的,协调税务部门依法兑现税费减免政策。2015年以来,全市已为143名自主创业的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等创业群体发放创业扶持补贴75.9万元;给予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对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不超过本人实际缴费额2/3的社会保险补贴。2014年以来,已开展企业职工转岗培训2974人,拨付补贴149万元。 改革还在有序推进,面对就业这项最重要的民生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还任重道远,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仍在迎着改革的东风,锐意创新、砥砺前行。
(C) 版权所有 六盘水日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体灵活就业养老保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