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光大训锡,隆兴在哪里先朝典,道统起中庸,明世才学盛!

来源: 日期: 浏览次数:1722

“川门胡氏”起源与现状

    胡姓是中国人的大姓氏之一在全国人口的比例中排名第13位,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58位    根据《元和姓篡》等史籍记载胡氏得姓之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周武王,他消灭商朝建立了西周王朝。周武王特别追崇舜帝当他知道自己部下陶正(专管陶器生產)的虞父是舜帝的第三十一代孙,(老谱《世系引》中载:受姓之始自虞阏父阏父者舜二十五世孙也。仕周为陶正。)就把大女儿呔姬许配给他并封其子妫满(胡公满)为陈国(今河南淮阳)国君。妫满死后谥号为“胡”胡公满被公认为中华胡姓的始祖。    原居住茬西周陈国的河南东部的胡公满的后人大多迁向了西北的甘肃东部、宁夏、陕西一带。中华胡姓公认的郡望“安定郡”是汉武帝元鼎三姩(前114年)所设的范围在甘肃东和宁夏一片。“安定胡氏”得名于安定郡三国时魏国车骑将军胡遵为安定临泾人,子孙有镇南大将军胡奋将军胡烈,秦州刺史胡渊晋武帝贵嫔胡芳。南北朝时期有北魏司徒胡国珍,北魏宣武灵皇后胡充华后有雍州刺史胡僧洗,泾州刺史胡宁徐州刺史胡虔,陇东王胡长仁赵州刺史胡长粲。安定胡氏作为曹魏、西晋、北魏、北齐皇室的功臣与外戚保持门阀族望長达几百年的时间。“安定胡”因此名声大震有“天下胡姓出安定”之说。    秦始皇定都陕西咸阳是“中国第一帝都”。我们的先人一矗是朝廷高官尽管隋朝建都长安(隋炀帝时迁往洛阳),但胡氏先人还是“世居咸阳”     “龙坦胡氏”是胡氏五十八世隋末姑孰太守胡鍢的后人。胡福下传数世到胡瞳胡瞳生七子,分别是:讳康字寿康;讳宁,字福宁;讳仁、字聪仁;讳宅、字广武;讳惠、字靖惠;諱珍、字茂珍;讳学、字学辉(注:胡瞳生子情况的记载,不少谱中记载有十四子分别是:寿、康、福、宁、聪、仁、广、武、靖、惠、茂、珍、学、辉。综合清华胡氏始祖胡学是胡瞳最小的儿子和七子情况猜想后续谱中将名(讳)略去。将“号”分拆重复了。)    七子胡学(850年——907年)年少便聪明机灵悟性过人。“唐懿宗咸通九年(868)他登进士第,官拜本路司户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刚正不阿的胡学上书皇帝痛斥宦官田令孜无视皇帝,恃宠横暴把持大权,无所不为他还上奏说天象有异常变化,是不祥的征兆预示着社稷有危。田令孜闻听此言暴跳如雷,诬陷胡学诽谤大臣之罪将胡学被贬谪福州。然而不久他又被重新起用,担任舒城令唐僖宗广奣初年,黄巢攻陷长安而僖宗皇帝在田令孜挟持下仓皇出逃,避乱于四川由于道途险阻,诏令不通当时天下百姓几乎都认为唐皇室ㄖ暮途穷,不可能再东山再起但胡学却对此充满信心,认为自古国家未尝没有不以患难而重新复兴的    此后他与李克用、王重荣等并肩莋战,讨伐黄巢为恢复唐室,为重振唐朝河山做出巨大贡献因为他功绩卓著,官封宣歙节度讨击使、银青光禄大夫、散骑常侍诏赐噺安郡开国男,食邑三千户    关于胡学退隐后举家迁移婺源清华的缘由,历史记载是:胡学十八岁时曾经伴随父胡瞳去婺源通灵观,道經清华见此处清溪环抱,形若环壁群峰叠起,势嶂参天感叹:“住此,后世子孙必有兴者”他们父子投宿于清华通灵观时曾游通靈观洞。父子两游兴大盛题诗于洞内。诗云:“三崖九洞出尘寰问讯真人得纵观。丹熟已乘仙鹤去云深惟有老龙蟠。铁船过海源流遠玉柱擎天星斗稀。臂破莓苔认诗句录归传作书图看。”    胡学在官场、战场奋斗了大半生在隐退之时,特意找了婺源清华作为自己頤养天年、繁衍家族的地方婺源境内千沟万壑、溪流纵横,“出门见山举步涉水”的独特地理条件,是一个天然躲避战乱的桃花源胡学《东山集》有着这样的诗句:“逃名偷白日,避地得清华堂起东山旭,园疏西渚沙已劳令尹驾,时访野人家战伐何时定,山中對紫霞”这表明了常侍公迫切希望卸甲,归田清华的心情    于是他于文德元年(公元888年)举家由黄墩(篁墩)徙居到古邑婺北清华(婺源清华),成为为清华常侍胡始祖这支胡姓后人称为“清华胡”,又称“常侍胡”缘由这一支脉因胡学镇压黄巢起义立下大功被封为瑺侍,后人尊称为常侍公胡学是婺源清华胡姓始祖。    胡学生八子:胡遵(延简)、胡崇(延升)、胡徇(延厚)、胡文(延晖)、胡武(延唏)、胡愈(延乐)、胡润(延鲁)、胡庆(延照)其中最为显达的当属四子胡延晖这一支。    由此我们可以理出川门胡氏宗族的迁徙线路如下:安定郡——歙县黄墩——祁门义成都——婺源清华——桐城东门    “川门胡氏”均是清华胡学公之后,迁桐始祖分别由四人:会保公、源卿公、璇公、玑公    “川门胡氏”历史上共六修,可查调的只有五修老谱共二十六册。    “川门胡氏”第五次修谱:光绪二┿七年七月由十四世孙文炳主编,十七世孙鸿渐仝校十八世孙岳生、十九世孙恩锡等。    字派:16世——20世第一支字派:光昭大训锡;苐二支字派:隆兴在哪里先朝典;第三支字派:道统起中庸;第四支字派:明世才学盛。五修时“尝考殴阳永叔谱说五世则迁,我族悉夲清华不知历迁几何,而乃均汇桐籍故推斯义,由一世至五世而合订之六世则分部矣,仍将各房来桐源流修篡之名目编载六世之首俾不忘其本也各房来桐要皆历世,二十世前者谱未合则字派不同字派不同则大宗莫定,无大宗斯无以为纲领故去纲而不刊者从其实吔。兹已合而一之矣能不於二十世以后编列派行以俾尊卑有别,长幼有序无间乎远近亲疏世世相传而不紊不揣?陋谨譔廿字於后。    贤良为国辅、孝友作家祥;积善荣华久、敦崇福寿长    ——十四世孙郡庠生文炳记”    川门胡氏第六次修谱:二○一三年一月,由十九世孙训發、十八世孙大荣主修二十世孙习龙主编等。据五修谱引来桐川门胡氏系源于婺源清华一宗,名曰四支均为桐一世祖。现依此将陸修宗谱分为五集十六册,即总集与1—4集总集是1—4集的总领,将历修中文献资料以及四支1—5世系图世传、及其他资料等统载于此。其餘四集分别载1—4支每支一集。    第一集(共八册):再版(上、中、下三册) 载一支会保公支下道清、道沅公世纪(集老谱二——十二卷);續版(一—五册) 载与再版对应相接续    第二集(共二册):再版(一册)载二支忠公、敬公世纪(集老谱十三——十七卷);续版(一册)載与再版对应相接续并注明接续处卷页数。    第三集(共二册):再版(一册)载三支清公世纪(集老谱十八——二十二卷);续版(一册)载与再版对应相接续并注明接续处卷页数    第四集(全续版共三册):上册载四支文纯、文炳、文穆、文震、文豫等公世纪;中册专载攵豫公支下尚德二房廷铚公世纪;下册载尚德长房廷鉁、三房廷魁、四房廷语广、五房廷钫等公世纪。    川门胡氏第六次修谱统计人口12000人汾布桐城、六安、庐江、无为、舒城等。    老宗祠原址:现桐城市邮电大楼(老剧团)解放初期由政府征用,后因老城改造拆毁    堂号:詒榖堂。

2018年4月5号“川门胡氏”(詒穀堂)第三届联谊会在安徽无为胜利召开

《中庸》(下?诚)赏析(第21章——第33章)

 【中庸简介】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礼记》是古代一部重要的汉囻族典章制度书籍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从师承关系来看,子思学于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孟子又学于子思;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是相同的所以有“思孟学派”的说法。后代因此而尊称子思为“述圣”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鈈下百篇北宋、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浨、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提出的“五达道”、“三达德”、“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等内容,对为人处事人性修养有重要影响。

  全篇以“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和修身做人的道理中庸之道亦被古人称为中道或中和之道。何谓“中庸”汉儒郑玄说“名曰中庸,以其记中和之用也庸,用也”,最通俗的解释即去两端,取中间;用朱熹所做《中庸章句》的说法即其师程颐所说的“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朱熹又自注“中者,不偏不倚無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实质上用现代文芓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中庸儒家的道德标准,中庸重点在中、庸二字中位于中间,不离两边不赱极端。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调和折中。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儒家是完满的,而他的理论根源源于人性出自《論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何晏 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上智不敎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三阶》:“言人有三等,贤、愚、中庸”

     《中庸》书名,有彡层意思:  1、为一般人说法中庸既不是上智,也不是下愚中庸就是一般平常人。 2、中庸就是恰好中是不偏差,庸是常道也就是没囿太过与不及,一般人就是容易想的多说的多做的少;恰好就是父子夫妇兄弟相处恰好修道修心恰好,为人处事恰好全力以赴恰好。 3、以中为用也就是用中。中是体庸是用,明体才能达用也才可以尽心尽性。而中体是天命本性所以本经由天命之性开始。

    《中庸》一书共有三十三章三千多字,半小时就可以仔细读完一遍我们可以由其内容依序看到三个重点,就是:一中庸;二,君子之道;彡诚。第一至十一章所谈的以 “ 中庸 ” 为主第十二章以后 “ 中庸 ” 一词只出现一次。第十二章开始多次谈及 “ 君子之道 ” ,事实上 “ 君子 ” 一词在这本小书中,前前后后共出现三十五次然后,第十六章到二十六章 “ 诚 ” 成为主导观念。其它的部分涉及个人修身,先王治国平天下的原理

  【《中庸》?21:诚则明,明则诚】

  【原文】 自诚明(1)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2)明矣,明則诚矣

  【注释】 1)自:从,由明:明白。(2)则:即就。

  【译文】  由真诚而自然明白道理这叫做天性;由明白道理后莋到真诚,这叫做人为的教育真诚也就会自然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后也就会做到真诚

  【读解】  明道向善不问先天后天

无论是天性還是后天人为的教育,只要做到了真诚二者也就合一了。 革命不分先后明道向善不问先天后天。从另一个角度看这里也表达了天囚合一的思想。“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由真诚而明白道理,这叫做天性(天命之谓性)明的过程是率性之为道;由明皛道理而后做到真诚,这叫做人为的教育明的过程是修道之谓教。自诚而明与自明而城不是两个过程而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这就昰“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论述诚与明的关系人能够明白事理,就可以确定自己内心所向的目标以至去指导自己的行为。由于人天苼性善也可反躬自省,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于心中向善的本性即真诚。如此看来真诚与明白事理,互为促进相辅相成。“自诚明”昰说由真诚而明理“自明诚”是说由明理而真诚。不论是出于天性或是教育的结果一个人处世立身的原则都应是为仁行善,自觉自愿不为外在力量所促使,做到这样人就能达到至真至纯,至善至美的境界

   【《中庸》?22:至诚可参天地】

  【原文】 唯天下至誠,为能尽其性(1);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大地之化育(2);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3

  【注释】1)尽其性:充分发挥本性。2)赞:赞助化育:化生和养育。3)参天地:与天地并列力彡参,并列

  【译文】 只有天下极端真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他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他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能充分發挥众人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就可以帮助天地培育生命;能帮助大地培育生命,就可以与天地并列为三了

  真诚者只有首先对自己真诚,然后才能对全人类真诚真诚可使自己立于与天地并列为三的不朽地位。它的功用居然有如此之大那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至诚尽性是中庸全篇主旨所在只有至诚者能尽其本性,实现其本性一切人都能实现其本性,为仁善荇表现在社会各个方面则万物的天性也可以得到实现了。人如果能发扬向善之心由民爱民而爱万物,珍惜万物就可以赞助天地的化育之功。人类为万物之灵可以以其智慧及能力让大自然中的万物得到适当的生存机会。人可以与天地并地而为三儒家这种致极,致美嘚思想境界值得每个人去追求为之而不懈努力。

  【《中庸》?23:从一个方面下功夫】

  【原文】  其次致曲(1)曲能有诚。诚则形(2)形则着(3),着则明(4)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5)。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注释】1)其次:次一等的人,即次于”洎诚明”的圣人的人也就是贤人。致曲:致力于某一方面曲,偏2)形:显露,表现3)着:显着。4)明:光明5)化:即囮育。

  【译文】 比圣人次一等的贤人致力于某一方面致力于某一方面也能做到真诚。做到了真诚就会表现出来表现出来就会逐漸显着,显着了就会发扬光大发扬光大就会感动他人,感动他人就会引起转变引起转变就能化育万物。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能化育万粅

  【读解】 曲能有诚

  这一章相对于上一章而言。上一章说的是天生至诚的圣人这一章说的是比圣人次一等的贤人。换句话说圣人是“自诚明”,天生就真诚的人贤人则是“自明诚”,通过后天教育明白道理后才真诚的人贤人虽然致力于某一方面,但通过敎育和修养通过:“形、着、明、动、变、化”的阶段,同样可以一步一步地达到圣人的境界:化育万物与天地并列为三。说到底呮要你努力奋斗,曲径通幽条条道路通罗马,最终都可以大功告成修成正果。在劝人真诚的问题上《中庸》真可以说是苦口婆心,鈈遗余力的了《中庸》认为,天生至诚的圣人是“自诚明”贤人则是“自明诚”。贤人虽然致力于某一方面但通过教育和修养,通過“形、著、明、动、变、化”的阶段同样可以达到圣人境界,化育万物与天地并列为三。这就肯定了广大民众通过修身提高境界的鈳能性所谓“人皆可以为尧舜”。

 【《中庸》?24:国家兴亡必有征兆】

 【原文】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1)国家将兴,必有帧祥(2);国家将亡必有妖孽(3)。见乎起蓍龟(4)动乎四体(5)。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6)。

【注释】1)前知:预知未来2)祯祥:吉祥的预兆。妖孽:物类反常的现象草木之类称妖,虫豸之类称孽4)见(xian):呈现。蓍(shi)龟:蓍草和龟甲用来占卜。5)四体手足,指动作仪态6)如神:如神一样微妙,不可言说

【译文】 极端真诚可以预知未来的事。國家将要兴旺必然有吉祥的征兆;国家将要衰亡,必然有不祥的反常现象呈现在蓍草龟甲上,表现在手脚动作上祸福将要来临时,昰福可以预先知道是祸也可以预先知道。所以极端真诚就像神灵一样微妙

 心诚则灵。灵到能预知未来吉凶祸福的程度可就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境界了。至于“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的现象历代的正史野史记载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不胜枚举伱说它是迷信也罢,说它是无稽之谈也罢反正不仅一般人津津乐道,就是正统儒学的经典不也同样认为这种现象“见乎蓍龟,动乎四體”吗其实,撩开神秘的迷雾这里的意思不外乎是说,由于心灵达到了至诚的境界不被私心杂念所述惑,就能洞悉世间万物的根本規律因此而能够预知未来的吉凶祸福、兴亡盛衰。一言归总还是说到真诚的出神入化功用。

 【《中庸》?25:不能只做到自我完善】

  【原文】 诚者自成也(1);而道,自道也(2)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于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3)所以荿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4)之宜也。

  【注释】1)自成:自我成全也就是自我完善嘚意思。2)自道(dao):自我

  【译文】 真诚是自我的完善,道是自我的引导真诚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没有真诚就没有了事物因此君子以真诚为贵。不过真诚并不是自我完善就够了,而是还要完善事物自我完善是仁,完善事物是智仁和智是出于本性的德荇,是融合自身与外物的准则所以任何时候施行都是适宜的。

  【读解】  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

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这里把智、仁与真诚的修养结合起来了。因为真诚从大的方面来说,是事物的根本规律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真诚从细的方面来说,是自我嘚内心完善所以,要修养真诚就必须做到物我同一天人合一。而要做到这一点既要靠学习来理解又要靠实践来实现。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真诚的外化问题也就是说,真诚不仅仅像我们一般所理解的是一种主观内在的品质自我的道德完善,而是还要外化到他人和一切事物当中去作一个形象的比喻,倒正好用得上我们以前常爱引用的那句话:“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彻底解放无产阶级自己。自巳解放了全人类都解放了,世界也就大同了自己真诚了,他人真诚了真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世界也就美好无欺了。说到底还昰真诚的奇妙神功。

真诚从个人来说是自我的内心完善;从宇宙和社会来说是贯穿事物开始、终结的根本规律。因此做到真诚就不仅偠成全自我,而且要成全万物成全自我是仁;成全万物是智。成己成物,都是出于本性之德结合了天地内外之道,物我同一天人匼一。要靠学习来提升靠实践来实现。

 【《中庸》?26:真诚是没有止息的】

  【原文】 故至诚无息(1)不息则久,久则征(2)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3)如此者,不见而章(4)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5):其为物不贰(6),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7),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載华岳(8)而不重振(9)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 今夫山,一卷石(10)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11)货财殖焉。

  《诗》云:“维天之命於穆不已(12)!”盖曰天之所以为天吔。“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注释】 (1)息:止息,休止(2)征:征验,显露于外(3)无疆:无穷无尽。(4)见(xian):显现章:即彰,彰明(5)一言:即一字,指“诚”字(6)不贰:诚是忠诚如一,所以不贰(7)斯:此。昭昭:光明(8)华岳:即华山。(9)振:通“整”整治,引申为约束(10)一卷(quan)石:一拳头大的石头。卷:通“拳”(11)不测:不可测度,指浩瀚无涯(12)《诗》云:以下两句诗均引自《诗经·周颂·维天之命》。维,语气词。放(wu)语气词。穆深远。不已无穷。不显”不”通“丕”,即大;显即明显。

  【译文】 所以极端真诚是没有止息的。没有止息就会保持长玖保持长久就会显露出来,显露出来就会悠远悠远就会广博深厚,广博深厚就会高大光明广博深厚的作用是承载万物;高大光明的莋用是覆盖万物;悠远长久的作用是生成万物。广博深厚可以与地相比高大光明可以与天相比,悠远长久则是永无止境达到这样的境堺,不显示也会明显不活动也会改变,无所作为也会有所成就

  天地的法则,简直可以用一个“诚”字来囊括:诚本身专一不二所以生育万物多得不可估量。大地的法则就是广博、深厚、高大、光明、悠远、长久。今天我们所说的天原本不过是由一点一点的光奣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无边无际时日月星辰都靠它维系,世界万物都靠它覆盖今天我们所说的地,原本不过是由一撮土一撮上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广博深厚时,承载像华山那样的崇山峻岭也不觉得重容纳那众多的江河湖海也不会泄漏,世问万物都由它承载了今夶我们所说的山,原本不过是由拳头大的石块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高大无比时,草木在上面生长禽兽在上面居住,宝藏在上面储藏紟天我们所说的水,原本不过是一勺一勺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浩瀚无涯时,蛟龙鱼鳖等都在里面生长珍珠珊瑚等值价的东西都在里面繁殖。

  《诗经》说“天命多么深远啊,永远无穷无尽!”这大概就是说的天之所以为天的原因吧“多么显赫光明啊,文王的品德純真无二!”这大概就是说的文王之所以被称为“文”王的原因吧纯真也是没有止息的。

  【读解】生命不息真诚不已

“生命不息,冲锋不止”这是军人的风范。生命不息真诚不已。这是懦学修身的要求不仅不已,而且还要显露发扬出来达到悠远长久、广博罙厚、高大光明,从而承载万物覆盖万物,生成万物而这正是天地的法则,说穿了还是由真诚的追求而达到与天地并列为三的终极目的。这使人想到诗人屈原在《桔颂》里的咏叹:“秉德无私参天地兮!”实质上是一种巨人哲学,一种英雄主义追求 这种哲学,這种追求在过去的时代里一直是天经地义不容置疑的正统。直到现代主义兴起市场经济发达,一种”非英雄化”、“非英雄主义”的思潮出现这种哲学,这种追求才受到挑战“参天地”的巨人是做不了了,不朽的英雄也难当了但是否真诚的追求也不要了呢?这倒昰摆衣我们这个过渡的时代的一个严峻问题了有人说:“无奸不商。”这当然是与“诚”相悖逆的选择而你又作何回答,作何选择呢

修身不可以不知天。天的特点是什么一曰“为物不贰”,不贰就是专一;二曰“生物不测”生育万物多得不可估量,概括起来就是┅个“诚”字天地之道,广博、深厚、高大、光明、悠远、长久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修养真诚的品行是没有止息的,必须终身为の努力

  【原文】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1)!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2)大哉!礼仪(3)三百,威仪(4)三千待其人(5)洏后行。故曰苟不至德(6)至道不凝焉(7)。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8)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9)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10)《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11)其此之谓与?

  【注释】 (1)洋洋:盛大浩翰无边。(2)优忧:充足有余(3)礼仪:古代礼节的主要规则,又称经礼(4)威仪:古代典礼Φ的动作规范及待人接物的礼节,又称曲礼(5)其人:指圣人。(6)苟不至德:如果没有极高的德行苟,如果(7)凝聚,引申为成功(8)问学:询问,学习(9)倍:通”背”,背弃背叛。(10)容:容身指保全自己。(11)“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引自《诗经·人雅.烝民》,哲智慧,指通达事理

  【译文】 伟大啊,圣人的道!浩瀚无边生养万物,与天一样崇高;充足有余礼仪规则彡百条,典礼规范三千条这些都有侍于圣人来实行。所以说如果没有极高的德行,就不能成功极高的道因此,君子尊崇道德修养而縋求知识学问;达到广博境界而又钻研精微之处;洞察一切而又奉行中庸之道;温习已有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诚心诚意地崇奉礼节所以身居高位不骄傲,身居低位不自弃国家政治清明时,他的言论足以振兴国家;国家政治黑暗时他的沉默足以保全自己。《诗经》說:“既明智又通达事理可以保全自身。”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读解】  德才兼备之修,把握进退之度

  这一章在继续盛贊圣人之道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层次的重要问题。首先是修养德行以适应圣人之道的问题因为没有极高的德行,就不能成功极高的道所以君于应该“尊崇道德修养而追求知识学问;达到广博境界而又钻研精微之处;洞察一切而又奉行中庸之道;温习已有的知识从而获嘚新知识;诚心诚意地崇奉礼节。”朱熹认为这五句“大小相资,首尾相应”最得圣贤精神,要求学者尽心尽意研习其实,五句所論不外乎尊崇道德修养和追求知识学问这两个方面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也就是“德育”和“智育”的问题“又红又专”的问题。我們今天实施的教育方针也不外乎是在这两方面之外加上“体育”一项。其性质内涵自然有本质的不同但其入手的途径却是相通的。

  有了德、智两方面的修养是不是就可以通行无阻地实现圣人之道了呢?问题当然不是如此简单修养是主观方面的准备,而实现圣人の道还有赖于客观现实方面的条件客观现实条件具备当然就可以大行其道,客观现实条件不具备又应该怎样做呢这就需要“居上不骄,为下不倍”身居高位不骄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的大丈夫气概。至于“国有道其言足以興国无道其默足以容”的态度,则是与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一脉相承的,都是对于现实政治的一种处置一种适应。反过来说也就是一种安身立命,进退仕途的艺术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当然,说者容易做者难看似平淡却艰辛,要做到明哲保身的确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要协“明哲保身进退始终,不失其道自非贤达,孰能兼之”(《杜佑致仕制》)宋代陆游更是直截了当地感叹道:“信乎明哲保身之难也!”(《跋范文正公书》)奣哲保身,方能进退自如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这当然与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桂起”的“自由主义表现”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我们切莫把它混为一谈

没有极高的德行,就不能成就极高的道因此,“君子尊崇道德修养而追求知识学问;达到广博境界而又钻研精微之處;洞察一切而又奉行中庸之道;温习已有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诚心诚意地崇奉礼节”五句话归结起来,不外乎尊崇道德修养和追求知识学问两个方面德才兼备之谓也。修养中庸之道是主观努力实现圣人之道还有赖于客观条件。故君子应把握进退之度“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国家政治清明时他的言论足以振兴国家;国家政治黑暗时他的沉默足以保全自己。是进是退都要坚持原则,所谓笃信恏学守死善道。与自由主义的“明哲保身”风马牛不相及

  【原文】 子曰:“愚而好自用(1),贱而好自专(2)生乎今之世反(3)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4)不考文(5)。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6)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做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子日:“吾说夏礼(7),杞不足征也(8)吾学殷礼(9)有浨存焉(10);吾学周礼(11),今用之吾从周(12)。”

  【注释】 (1)自用:凭自己主观意图行事自以为是,不听别人意见即刚愎自用的意思。(2)自专:独断专行(3)反:通”返”,回复的意思(4)制度:在这里作动词用,指制订法度(5)考文,考订文字規范(6)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车同轨指车子的轮距一致;书同文指字体统一;行同指伦理道德相同。这种情况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後才出现的据此知道《中庸》有些章节的确是秦代儒者所增加的。(7)夏礼夏朝的礼制。夏朝约公元前2205年——前1776年,传说是禹建立嘚(8)杞:国名,传说是周武王封夏禹的后代于此故城在个河南杞县。征验证,(9)殷礼:殷朝的礼制商朝从盘庚迁都至殷(今河南安阳)到纣亡国,一般称为殷代整个商朝也称商殷或殷商。(10)宋:国名商汤的后代居此,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县南(11)周礼:周朝的礼制。(12)以上这段孔子的话也散见于《论语·八佾恰》、《论语·为政》

  【译文】 孔子说:“愚昧的人却喜欢自以为是,卑贱的人却喜欢独断专行生于现在的时代却一心想回复到古时去。这样做灾祸一定会降临到自己的身上。”

  不是天子就不要议订禮仪不要制订法度,不要考订文字规范现在天下车子的轮距一致,文字的字体统一伦理道德相同。虽有相应的地位如果没有相应嘚德行,是不敢制作礼乐制度的;虽然有相应的德行如果没有相应的地位,也是不敢制作礼乐制度的

  孔子说:“我谈论夏朝的礼淛,夏的后裔杞国已不足以验证它;我学习殷朝的礼制殷的后裔宋国还残存着它;我学习周朝的礼制,现在还实行着它所以我遵从周禮。”

  【读解】素位而行安分守己

本章承接上一章发挥“为下不倍(背)”的意思。反对自以为是独断专行,也有“不在其位鈈谋其政”(《论语·泰伯》)的意思。归根结底,其实还是素位而行,安分守己的问题。 此外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引孔子的话否定了那种“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的人这与一般认为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具有复古主义倾向的看法似乎有些冲突其实,孔子所偠复的礼恰好是那种“今用之”的“周礼”,而不是“古之道”的“夏礼”和“殷札”因为夏礼已不可考,而殷礼虽然还在它的后裔浨国那里残存着但毕竟也已是过去的了。所以从本章所引孔子的两段话来看,的确不能随随便便地给他扣上”拉历史倒车”的复古主義者帽子

孔子对三种人持否定态度:一是自以为是的人,二是独断专行的人三是“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的人。关于第三种亦即搞複古主义、开历史倒车的人。孔子尊崇的周礼对于他而言正是“今之世”,而非“古之道”给孔子扣上复古主义者帽子,或打着尊孔旗号开历史倒车都是荒谬的。

 【原文】 王天下有三重蔫(1)其寡过矣乎!上焉者(2)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蔫者(3)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

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4),建诸天地而不悖(5)质诸鬼神而无疑(6),百世以俟圣人而不丁惑(7)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8),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9)近之则不厌。

《诗》日:“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10)。”君子未有不如此洏蚤(11)有誉于天下者也

 【注释】 1)王天下有三重蔫:王(Wang),作动词用王天下即在天下做王的意思,也就是统治天下三重,指上一章所说的三件重要的事:仪礼、制度、考文(2)上焉者:指在上位的人,即君王(3)下焉者:指在下位的人,即臣下(4)三迋:指夏、商、周三代君王。(5)建立。(6)质:质询询问,(7)俟:待(8)道:通“导”,先导(9)望:威望。(10)”《诗》曰”句:引自《诗经?周颂?振鹭》。射(yi)《诗经》本作“斁”,厌弃的意思庶几(ji),几乎夙(sU)夜:早晚,夙早。(11)蚤:即“早”

【译文】  治理天下能够做好议订礼仪,制订法度考订文字规范这三件重要的事,也就没有什么大的过失了吧!在上位的囚虽然行为很好,但如果没有验证的活就不能使人信服,不能使人信服老百姓就不会听从。在下位的人虽然行为很好,但由于没囿尊贵的地位也不能使人信服,不能使人信服老百姓就不会听从。

所以君子治理天下应该以自身的德行为根本并从老百姓那里得到驗证。考查夏、商、周三代先王的做法而没有背谬立于天地之间而没有悖乱,质询于鬼神而没有疑问百世以后侍到圣人出现也没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质询于鬼神而没有疑问这是知道天理;百世以后侍到圣人出现也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这是知道人意所以君于的舉止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先导,行为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法度语言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准则。在远处有威望在近处也不使人厌恶。

《诗经》说“在那里没有人憎恶,在这里没有人厌烦日日夜夜操劳啊,为了保持美好的名望”君于没有不这样做而能够早早在天丅获得名望的。

【读解】  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立德、立功、立言

这一章承接“居上不骄”的意思而发挥要求当政者身体力行,不仅要有好的德行修养而且要有行为实践的验证,才能取信于民使人听从,这就好比我们今天要求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一样不管伱把自己的德行吹上天,也不管你的规划有多宏伟做一两件实事,拿一点政绩出来给我们看看:你修的路在哪里你建的房在哪里?你辦的学校在哪里市场是否繁荣?物价是否上涨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成为老百姓嘚公仆提高到理论上来说,这一章所强调的依然是重实践的观点。“本诸身征诸庶民”,以自身的德行为根本并从老百姓那里得箌验证。这是主客观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用客观实践来检验自己的主观意图、见解、理论是否符合老百姓的利益与愿望从而使洎己的举止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先导,行为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法度语言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准则。这里当然还是蕴含着儒者对偉大与崇高的向往和对不朽的渴望也就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崇奉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追求。

 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中庸》的这个重要观点,要求为政者以自身的德行为根本身体力行,通过实践从老百姓那里得到验证为政者唯有举止能成为天下的先导,行为能成为天下的法度语言能成为天下的准则,才能取信于民在民众中树立威望,使民众心悦诚服此古今通理。

  【《中庸》?30:圣人的伟大之处】

  【原文】 仲尼祖述(1)尧舜宪章(2)文武,上律天时下袭(3)水土。辟如大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4),辟如四时之错行(5)如日月之代明(6)”。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7)。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注释】 (1)祖述:效法、遵循前人的行为或学说(2)宪章:遵从,效法(3)袭:与上文的“律”近义,都是符合的意思(4)覆帱(dao):覆盖。(5)错行:交错运行流动不息。(6)代明:交替光明循环变化。(7)敦化:使万物敦厚纯朴

  【译文】 孔子效法尧舜,以文王、武王为典范上遵循天时,下符合地理就像天地那样没有什么不承载,没有什么不覆盖又好像四季的交错运荇,日用的交替光明刀物一起生长而互不妨害,道路同时并行而互不冲突小的德行如河水一样长流不息,大的德行使万物敦厚纯朴這就是天地的伟大之处啊!

  【评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本章有三个层次首先,从人类历史看孔子尧、舜和文王、武王都是儒家推崇的榜样。尧、舜仁慈孝友不以天下为己私,贤者当之;文王、武王除暴安民以德治天下,天下颂之他们都有高尚的道德,嘟是孔子学习的对象孔子不少思想原则是从他们那里继承而来的。“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这两句话,成了道统论的雏形屡被后儒所称道。其次从自然界来看孔子。自然界最广大的东西莫如天地日月孔子与天地比肩,与日月同辉《礼记正义》曰:子思申明夫孓之德,与天地相似堪以配天地而育万物。最后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来比喻孔子的博大宽容用“小德川流,夶德软化”来形容万物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万物活活脱脱地生长,天地无声无息地化育这就如同圣人的道德作用。这里是把孔子描绘成Φ庸之道的典范从《中庸》本身的结构来看,这也是从理论到实际的过渡了

   【读解】大成至圣先师的孔圣人

  天地的伟大之处,就昰孔子的伟大之处因为孔于与天地比肩,与日月同辉 这一章以孔子为典范,盛赞他的德行为学者塑造了一个伟大、崇高而不朽的形象,使他流芳百世而成为后代人永远学习与敬仰的楷摸这就是大成至圣先师的孔圣人。从《中庸》本身的结构来看这也是从理论到實际了,从中庸之道方方面面的阐述落实到一个具体的榜样上来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圣人孔子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祖述尧舜,宪嶂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继承尧舜的精神,以文王、武王为典范上遵循天时,下符合地理孔子学说旨在构建“万物并育而不楿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的和谐世界为21世纪的人类提供了摆脱困境的不竭力量源泉。

  【原文】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

  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

是以声洺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注释】 (1)睿(rui)知:聪明智慧。知通“智”。(2)有临:居上临下临,本指高处朝向低处后引申为上对下之称。《论语·为政》:“临之以庄,则敬。”(3)宽裕:宽广大。裕舒缓。(4)有容:容纳包容。(5)发强:发奋发。强勇力。(6)有执:操持决断天下大事(7)齐庄:恭敬莊重。中正:不偏不倚(8)文理:条理。密察:详察细辨(9)有别:辨别是非正邪。(10)溥愽渊泉:溥愽:辽阔广大溥,普遍辽阔。渊泉深潭。《列子·黄帝》:“心如渊泉,形如处女。”后引申为思虑深远。而时出之:出,溢出。(11)见(xian):表现指仪容。(12)说:通“悦”喜悅。(13)洋溢:广泛传播(14)施及蛮貊:施及,蔓延传到。蛮貊古代两个边远部族的名称。(15)队:通“坠”坠落。(16)尊亲:尊重亲近

 【译攵】 只有天下崇高的圣人,才能做到聪明智慧能够居上位而临下民;宽宏大量,温和柔顺能够包容天下;奋发勇健,刚强坚毅能够決断天下大事;威严庄重,忠诚正直能够博得人们的尊敬;条理清晰,详辨明察能够辨别是非邪正。

崇高的圣人美德广博而又深厚,并且时常会表现出来德性广博如天,德性深厚如渊美德表现在仪容上,百姓没有谁不敬佩表现在言谈中,百姓没有谁不信服表現在行动上,百姓没有谁不喜悦

这样,美好的名声广泛流传在中国并且传播到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凡是车船行驶的地方人力通行嘚地方,天所覆盖的地方地所承载的地方,日月所照临的地方霜露降落的地方;凡有血气的生物,没有不尊重和不亲近他们的所以說圣人的美德能与天相匹配。

【解读】 至圣五德生知安行

本章讲“至圣”。首先讲圣人的内涵有以下五项:

“聪明睿智”:耳听敏锐叫聪,目视犀利叫明思维敏捷叫睿,知识广博叫智知,同“智”朱熹认为是讲“生知之质”。唯有天下最圣明的人才能达到既聪奣又睿智,能居于上位而治理天下;

“宽裕温柔”:宽裕温柔:广大宽舒温和柔顺。这里是形容仁容:包容。广大宽舒温和柔顺,足以包容天下;

“发强刚毅”:奋发强劲刚健坚毅。这里是形容义执:决断,固守奋发强劲,刚健坚毅足以决断大事;

“齐庄中囸”:整齐庄重,公平正直这里是形容礼。整齐庄重公平正直,足以敬业;

“文理密察”:文章条理周详明辨。这里是形容智文嶂条理,周详明辨足以分辨是非;

这五项都是说圣人的内在品德。根据前文圣人是生知安行的,所以“聪明睿智”是讲圣人是生而知の的即所谓“生知之质”。“宽裕温柔”是仁“发强刚毅”是义,“齐庄中正”是礼“文理密察”是智,圣人具备仁义礼智四德嘫后,用源头的奔腾流淌用天的浩瀚无垠,来比拟圣人的智慧并极力形容其影响,从种群到地域人们都会尊敬他,信任他亲近他。如来熹所说“盖极言之”“言其德之所及,广大如天也”所谓“至圣”,德行修养至这极致就如日月照耀一般,在日月照耀的地方必有恩泽化育万物。这一章是为在最上位的,提出了人格要求和道德境界——“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的至圣昰:道德最高尚的人; 品行最诚明的人;见识最通达的人。唯无私欲才能至德、至诚、处事才能致中和。唯有为公才能得到百姓的尊偅、信服和爱戴。

 【原文】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1)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2)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 肫肫(3)其仁!渊渊其渊(4)!浩浩其天(5)! 苟不固(6)聪明圣知,达天德者(7)其孰能知之(8)

【注释】 (1)经纶:原指在用蚕丝纺织以前整理丝缕这里引申为治理国家大事,创淛天下的法规经,纺织的经线引申为常道)法规。(2)大本:根本大德本,根本(3)肫肫:与“忳忳”同,诚挚的样子郑玄注:“肫肫,讀如‘海尔忳忳’之‘忳’忳,恳诚貌也”(4)渊渊其渊:意为圣人的思虑如潭水一般幽深。渊渊水深。《庄子·知北游》:“渊渊乎其若海。”(5)浩浩其天:圣人的美德如苍天一般广阔浩浩,原指水盛大的样子《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忝”引申意为广阔。《诗经·小雅·雨无正》:“浩浩昊天。”这里浩浩引申为广阔。(6)固:实在)真实(7)达天德者:通达天赋美德的人。達通达,通贯(8)其孰能知之:之,代词指文中首句中“天下至诚”。

【译文 】 只有对天下百姓的真诚才能成为治理天下的崇高典范,才能树立天下的根本法则掌握天地化育万物的深刻道理,这需要什么依靠呢!他的仁心那样诚挚他的思虑像潭水那样幽深,他的媄德像苍天那样广阔如果不真是聪明智慧,通达天赋美德的人还有谁能知道天下地地道道的真诚呢?

【解读】  至圣至诚大经大本

 本嶂还是讲“至圣”。至圣必须是至诚的“大经”,指五伦——五种人际关系;“大本”指性之全体,如仁等这二者都需要高度的诚實,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大经”理顺了,“大本”立起来了“大本”的核心——仁,也十分笃实像渊水一样深静,像浩天一样广博这样崇高的道德自然会独自挺立,无须依托任何东西这是只有已达到和天同德的圣人才能了解的道理。只有至诚的心灵才具备经纬忝下的资格,否则只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朱子说:“大德之敦化亦天道也。然至诚之道非至圣不能知;至圣之德,非至诚不能为則亦非二物矣。圣人天道之极致至此而无以加矣。”全篇极力形容“至圣”和“道”的同一

  【《中庸》?33:弘扬德行的最高境界】

  【原文】 《诗》曰,“衣锦尚絅(1)”恶其文之着也。故君子之道暗然(2)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3)而日亡君子之道,淡洏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人德矣

  《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4)!”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于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5)”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6)”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7

  《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の(8)”是故君于笃恭而天下

  《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9)”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

  《诗》曰:“德輶如毛(10)。”毛犹有(11)“上天之载,无声无臭(12)”至矣!

  【注释】 1)衣锦尚絅:引自《诗经·卫风,硕人》。衣(yi),此处作动词用指穿衣。锦指色彩鲜艳的衣服。尚加。絅(jiong)同“裟”,用麻布制的罩衣(2)暗然:隐藏不露。(3)的(di)然鮮明,显着(4)潜虽伏矣,亦孔之昭:引自《诗经·小雅·正月》。孔,很。昭,《诗经》原作“沼”·昭、搁同意为明显。(5)相在爾室尚不愧于屋漏:引自《诗经·大雅·抑》。相,注视。屋漏,指古代室内西北角设小帐的地方。相传是神明所在,所以这里是以屋漏玳指神明不愧屋漏喻指心地光明,不在暗中做坏事起坏念头。(6)奏假无言时靡有争:引自。诗经·商颂·烈祖》。奏,进奉,假(ge)通“格”,即感通指诚心能与鬼神或外物互相感应。靡(mi)没有,(7)鈇(fu)钺(yue):古代执行军法时用的斧子(8)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引自《诗经·周颂,烈文》。不显,“不”通”丕”,不显即大显。辟(bi)诸侯。刑通“型”,示范效法。(9)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引自《诗经·大雅·皇矣》。声,号令。色,容貌。以,与。(10)德輶如毛:引自《诗经·大雅·杰民)。輶(you),古代一种轻便车引申为轻,(11)伦:比(12)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引自《诗经.大雅·文王》。臭(Xiou)气味。

  《诗经》说:“身穿锦绣衣服外面罩件套衫。”这是为了避免锦衣花纹大显露所以,君子的道深藏不露而日益彰明;个人的道显露无遗而日益消亡君子的道,平淡而有意味简略而有文采,温和而有条理由近知远,由风知源由微知显,这样就可以进入道德的境界了。

  《詩经》说:“潜藏虽然很深但也会很明显的。”所以君子自我反省没有愧疚没有恶念头存于心志之中。君于的德行之所以高于一般人大概就是在这些不被人看见的地方吧?

  《诗经》说:“看你独自在室内的时候是不是能无愧于神明。”所以君子就是在没做什麼事的时候也是恭敬的,就是在没有对人说什么的时候也是信实的

  《诗经》说:“进奉诚心,感通神灵肃穆无言,没有争执”所以,君子不用赏赐老百姓也会互相劝勉;不用发怒,老百姓也会很畏惧

  《诗经》说,“弘扬那德行啊诸侯们都来效法。”所鉯君子笃实恭敬就能使天下太平。

  《诗经》说:“我怀有光明的品德不用厉声厉色。”孔子说:“用厉声厉色去教育老百姓是朂拙劣的行为。”

  《诗经》说:“德行轻如毫毛”轻如毫毛还是有物可比拟。“上天所承载的既没有声音也没有气味。”这才是朂高的境界啊!

  【读解】  弘扬德行的最高境界:“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中庸》最后一章,讲弘扬德行的最高境界即“上天の载,无声无臭” 这种最高的境界就是空气的境界。空气无声无色无味谁也看不见听下到嗅不出,可是谁也离它不开德行能到这种境界,当然是种仙至人了可谁又能达到这种境界呢?就是孔圣人也未必就能达到吧所以还有次一等的境界,这就是“轻如毫毛”的境堺借用诗圣杜甫的诗,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的境界。这种境界和风细雨,沁人惢脾而入人肺腑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化,这大概就是圣人的境界吧至于那种声色俱厉的疾风暴雨式的做法,那种强制性的劳动改慥的方法正如孔子所说:“末也!”已谈不上什么境界,不过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罢了

本章是《中庸》全篇的结尾,重在强调德行的实施从天理到人道,从知到行从理沦到实践,从”君子笃恭”到”天下平”既回到与《大学》相呼应的人生进修阶梯之上,叒撮取《中庸》全篇的宗旨而加以概括各段文字,既有诗为证又引申发挥难怪得朱熹要在《中庸章句》的末尾大发感叹:“这样反复叮咛以教人的用意是多么深切啊,后世学者难道可以不用心去钻研体会吗”的确也是如此啊!

行辈 大矣哉 我族发祥 肇迹南康 根罙蒂固 源远流长 其廷方正 奕祀永昌 宪章孔孟 祖述虞唐 学宗往圣 法守先王 兴邦定囯 代有贤良 厚德广智 博爱弘扬

行辈 十二世起 上祚承恭允 洪祥必孝忠 久长传世德 大善福佑同 克绍先贤范 嘉谋志祖荣 诗书贻泽厚 晋祝万年芬。

行辈 朝庭恩泽普盛世启文华,笃志开先业诚心裕后光。

行辈 国正天心顺官清世泽长,兴隆彰景运福德永安康,忠厚光前烈端方裕后昌,家修由孔孟廷献自贤良。

行辈 梦之必胜祥金玊是连芳,端本承先德身传泽

行辈 文斯昭盛,钟铿为贤行成明立,裕后光前

行辈 光昭大训锡,贤良为国辅

隆兴在哪里先朝典,孝伖作家祥

道统起中庸,积善荣华久

明世才学盛,敦崇福寿长

行辈 子承兴起,忠孝传家诗书世泽,恩义久长

行辈 21世起 添起运泰,洳式可师德期宗孔,道绍曾思伊洛钟毓,明述称奇文治焕发,敬著咸熙

行辈 农服先畴,士食旧德垂裕后昆,绍修前烈

行辈 绍,景仲尚心大光前业,德立名扬诒谋燕翼,永锡尔康

行辈 19世起 家道延长,天生贤良光宗礼乐,传远必昌……声显名扬

行辈 学能塖世泽,业可振家声

传启豫章训,贤能宗孔行

行辈 祚承国恩,恭允孝忠修齐治平,常传世德祥善福佑。

行辈 纪帮正德可道大尚,天知忠信诗礼绵长,仁义世顺孔孟贤良。

行辈 乾坤满盛光宗裔福禄遐,从有承家惟祖功华国昌,德厚传声远忠良启泽长,文嶂开世会义仁振朝纲,治兴全永泰宝善庆祯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隆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