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二等座车厢内部图车厢空间会加压吗?

新朋友请点击上方RFsister关注我们大家应该都有坐过高铁的经历,那么在高铁上使用手机时,有没有发现手机信号会变得很差呢?今天小编就帮各位解答下“为什么高铁上手机信号很差”这个问题。1. 应用现状在回答这个问题前,首先要提到的一个概念就是蜂窝移动通信,蜂窝移动通信(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是采用蜂窝无线组网方式,在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通过无线通道连接起来,进而实现用户在活动中可相互通信。其主要特征是终端的移动性,并具有越区切换和跨本地网自动漫游功能。蜂窝移动通信业务是指经过由基站子系统和移动交换子系统等设备组成蜂窝移动通信网提供的话音、数据、视频图像等业务。
高速铁路的移动通信覆盖是个世界性难题。要保持信号畅通,手机需要在不同基站服务区域间进行切换“接力”。而京津高速铁路是我国迄今速度最快的铁路,平均时速高达300公里,峰值时速达到350公里,同时新型全封闭车厢对手机信号的衰耗会超过24dB以上,即意味着信号强度减少为原强度的1/256,或者覆盖半径缩小为原来的大约1/5。据中国移动技术人员介绍,如果在这么快的速度下依靠现有网络覆盖京津高铁,乘客可能就会发现网络信号虽好,但手机基本无法完成切换“接力”,即很难打通,或是接通后又掉话,语音质量也是差强人意。据测试经验数据,如果用现有网络去覆盖高速铁路,接通率一般只能达到70-80%,而掉话率高达20-30%。2. 有哪些技术难题?(1)车体穿透损耗大高铁列车采用全封闭式车体结构,且部分车型采用金属镀膜玻璃,车体穿透损耗高达24dB以上,为了克服车体穿透损耗,要求室外的信号发射机功率增强,要求更高的基站接收机灵敏度或者要求用户终端(UE)的发射信号增强。(2)高速带来频繁的切换超过250km/h的时速将使列车内用户在非常短的时间内穿过多个信号小区,容易引起信令风暴,导致掉话。(3)重叠区难以满足切换和重选的需求手机在不同基站间切换至少需要6s,而全速行速的高铁列车通过两个基站切换区时间要经常小于6s,手机基本往往无法正常完成切换,易引起掉话.(4)高速带来的多普勒效应难以克服目前移动通信终端的载波频率均采用跟踪下行空口频率机制,运动中,终端会带着2倍的瞬时多普勒频偏发射信号;经过基站时,上下行信号会产生强烈变化;在切换区域,下行信号多普勒频偏突变;由多径引起多普勒扩展,使得接收信号畸变。3. 专网解决方案:(1)普通公网覆盖高铁难以兼顾普通低速场景及高速场景普通公网组网不会单独考虑高速场景的覆盖,通常与其他场景合为一体统一地由室外宏蜂窝大网提供覆盖,无法兼顾高铁这种特殊场景(车体损耗大、频繁的小区切换、重叠区的设计、强烈的多普勒频移)的网络覆盖,因此高铁必须使用专网覆盖才可能有较好的覆盖效果。(2)专网覆盖困难重重网络规划困难:为了保证高速列车中用户的网络信号接受质量,抵御车厢的穿透损耗,基站间距需要尽可能缩短;而另一方面,为满足切换的需要以及减少切换及小区重选的次数,基站间又要保持尽量长的距离,进退两难。群切换和多普勒频移问题仍然无法解决:车厢内用户仍然通过车厢外基站接入,车厢外密集的专网覆盖导致了更为严重的群切换问题;同时,旅客终端无法应用先进的算法以应对复杂多普勒频移场景。巨额的经济成本是运营商不能承受之重:使用专网覆盖,为保证覆盖质量,2G网络站间距一般1~1.5km,3G网络一般为500~800m. 2015年中国将建设造成的高铁3万公里,据此计算,完全使用专网覆盖高铁,三家运营商六张网(每家运营商2G、3G网络各一张)总共需要20~25万台基站,而具有全球最大GSM网络的中国移动的基站总数也不过40万台,随着后续高铁的继续建设,所需基站数量还将持续攀升。3. 4G LTE解决方案为了经济、高效的解决高铁通信问题,华为公司基于业界最为先进的4G LTE技术,为高铁量身定做了HRC端到端解决方案。(1)克服车体损耗:车地回传使用目前业界最先进的LTE技术,HRC车载台天线部署在车厢外顶端;在车厢内,车载台汇聚、分发车载2G/3G基站设备的Abis,Iub接口数据;高铁旅客通过车厢内综合接入设备接入2G/3G网络,无车体损耗问题。(2)消除频繁的群切换问题:高铁旅客进入车厢后,即通过车厢内2G/3G网络接入,在列车运行过程中,2G/3G没有小区间切换问题,更不存在群移动导致的信令风暴问题。(3)解决重叠区对切换和重选的需求:LTE扁平化的网络架构和精简的信令流程,保证切换可在几百毫秒内完成,远小于GSM的5~6S,大大降低切换区设计难度。(4)克服多普勒效应:应用了经430Km/h磁悬浮验证的华为特有的F-AFC算法、快速切换算法,消除高速对列车的多普勒效应。 通过F-AFC功能纠偏后的系统的高阶解调能力大幅提升,接近无多普勒频移的解调能力。RFsister现已开通、射频顾问专用微信号:rfsister01。聚焦射频技术,提供技术支持、项目评估。欢迎各位朋友添加!我们的新公众号:RFsister创客射频空间,果断关注一下吧!RFsister创客射频空间(rfsister)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天线基本知识拆机看看这台扫地机,在设计及做工上相比同类产品又有何优势?本文设计的RFID阅读器天线,基于FPC软板印制,天线尺寸只有普通阅读器天线的30%~50%,为阅读器节省了空间,减轻了重量,也为天线在阅读器中的空间布局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在2G和3G中,基站和基站并不直接相连,它们之间需要通过基站控制器(GSM/CDMA2000)或者RnC(UMTS)进行“沟通”。科技大佬的荣光史。5G其实对于用户而言,最主要的还是速率的提高和时延的降低,其他的用户体验都是由这两个主要的体验得来的。理论的就不扯了,我们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说点比较实际的东西。由于射频信号无法穿透金属,大多数情况下必须采用特殊的处理设计。常用的方法是在有天线的地方将金属边框进行切断,使天线信号不会被金属边框完全阻隔,获得与外界相通的辐射空间,同时在切断处进行注塑连接。如何测量Wi-Fi应用的能耗?本文就旁路电容、电源、地线设计、电压误差和由PCB布线引起的电磁干扰(EMI)等几个方面,讨论模拟和数字布线的基本相似之处及差别。再次深扒,瑞昱RTL8710。第一次做电路板是读高中的时候,从每周20块钱的生活费里省下一半来买元器件和材料。那样纠结着做出了自己的第一块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自动布线功能的正确使用和错误使用,有无地平面时电流回路的设计策略,以及对双面板元件布局的建议。硬件工程师过安检那点事儿。天啊,无线LTE基站建设到使用竟是这样?大厂风范,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瑞昱RTL8710:这货166MHz芯,集成42K内存,太绝了!EMC整改的一些小建议【精华】结合生活浅析智能硬件之wifi本次主要就智能硬件、电子消费类的终端天线设计进行简单的分享。讲述整个铝合金机身到LDS工艺制作天线的过程。在4G频段分配表,几家运营商已经上了低频段的FDD,希望联通抓紧吧,虽然只有6M,U900也显得都有点捉襟见肘。好牌照有什么用,还不是被移动压得死死,被电信迎头赶上。关于VoLTE的前世今生,比如VoIP、VoLTE、CSFB、VoWiFi、SIP、IMS这些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从VoIP到VoLTE,2.从CS语音到VoLTE,3.VoIP,VoLTE和VoWiFi的区别。本文通过对生活生产中常见的电磁干扰的实例的分析,阐述了电磁干扰的定义、电磁干扰的传输途径、抗干扰的方法、电子设备装置、系统的电池干扰和电磁兼容问题,以保证弱电系统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RFsister将通过拆解某一儿童智能手表,来看看它的天线是如何设计的。近年的无线电终端装配了多个无线电通信系统,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多功能化不断发展。由于各种无线电通信系统所使用的频段都不相同,因此必须分别准备天线。为了在手机终端内的有限空间装配多个天线,要求天线实现小型化。EMC滤波器主要是用来滤除传导干扰,抑制和衰减外界所产生的噪声信号干扰和影响受到保护的设备,同时抑制和衰减设备对外界产生干扰。而辐射干扰主要通过屏蔽的手段加以滤除。在混频器的设计中,推挽式放大器(push-pull amplifier),巴伦被用于对称(平衡)到不对称(不平衡)电路的连接。2015年智能路由遍地开花,各家有实力的厂家更是向着更高的无线速率冲击,华硕作为无线路由的实力派之一,更是憋着劲儿着放大招,8天线的新旗舰路由RT-AC5300姗姗来迟。作为华硕呕心之作,RT-AC5300又有哪些亮点?所谓覆铜,就是将PCB上闲置的空间作为基准面,然后用固体铜填充,这些铜区又称为灌铜。覆铜如果处理的不当,那将得不赏失,究竟覆铜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要作出一个明智的决策,绝对不是容易的事。挑选比较器的过程即是如此。选择一个合适的比较器必须精通比较器的应用场合、原理及类型。网络上有比较多的关于锤子T2的“全金属中框”是否为天线及其“信号”问题的争论,参与者其实大部分是纯外行…少部分有真知灼见的言论,却被淹没在滚滚流言当中,很多普通消费者已变得越来越没有判断力,本文通过一些实际测试工作,讲道理,正视听。作为高速无线通信的重要技术,MIMO(多输入多输出)已经被LTE、LTE-A及WiFi 802.11ac等标准规范所采纳,且将毫无悬念地继续应用于未来的5G高速无线通信系统当中。本文讨论了微波部件的零件加工和部件装配调试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法,经实际生产验证,这些方法能有效提高微波组件的性能指标及可靠性,从而提高电子产品的整体指标和稳定性。关于VR虚拟现实,由于目前还未普及,因此大家对VR虚拟现实很多专业术语概念还不太清晰,这里为大家理清这些术语,相信大家对VR虚拟现实的认识会更深入。射频干扰一直是无线通信的天敌,它要求设计师采取凌厉手段以束其就范。随着每台设备内所支持频段的日益增多,当今的无线设备必须要同时防范来自其它设备及自身的干扰信号。本文以改善RF的信号质量(频带外的不必要辐射)为目的,介绍使用了片状铁氧体磁珠和片状电感器的移动终端的PA电源线的噪声对策方法。因为混频之后的滤波器只允许一个信号过去,这就意味着当本振固定的时候,接收进来的信号也就固定了。接收机进来的信号通过预选频之后就进入混频端,而混频的本振是选择信号的关键之处,当改变混频的本振时,就会选择某个进来的频率,这是接收信号里面的主要.PCB板是几乎所有电子产品的心脏,制造过程中通常包含电镀环节,不同设计的电镀会有差异。这使仿真和优化工程师要不断创建新模型。如果能将其中大部分工作交给设计和制造PCB 板的设计、工程和技术人员,让他们自己去进行电镀仿真,那又将如何呢?如果你觉得5G还很远,那你就错了,它已真实的来到我们身边,这一次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消费电子展(CES)上,很多厂商已在谈论5G技术的实施。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传统RFID中间件的瓶颈逐渐暴露,直接影响系统的整体性能。因此,在面对海量RFID原始数据的情况下,如何减小服务器端处理压力,降低系统对网络的依赖性成为RFID中间件急需解决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超小型433 MHz PCB天线,增益为-17dB,达到了RFID系统的应用要求。该天线半径为14 mm的半圆区域,尺寸小,同时满足标签小型化和天线性能两方面的要求。IEEE致力于电气、电子、计算机工程和与科学有关领域的开发和研究,IEEE Fellow是该组织授予的最高荣誉,在学术科技界被认定为权威的荣誉和重要的职业成就,本年度中国共有21位知名学者当选。度娘说:天线是一种变换器,它把传输线上传播的导行波,变换成在无界媒介(通常是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电磁波,或者进行相反的变换。我说:天线是一根金属导线,完成 电 磁 之间的转换。一图秒懂。现在的家用路由器一般会带几根天线,长长的,样子不好看,但大多数用户很喜欢,认为有了天线路由器发射出来的信号就会很好,就算在家里比较偏僻的角落,手机显示的WiFi信号也满满的,也即穿墙效果很好,是这样的吗?RFsister行业首家射频技术服务平台导读室内定位在一些特定场合的实用性和必要
性已经日趋显著,其应用前常规的WiFi设备都是工作在2.4GHz,5GHz频 段,这两种频段对应的电磁波波长通常小于障碍物的尺寸,再怎么高深的算法或是电路设计都无法改变电磁波本身的特性,所以WiFi信号的绕射就成了不可能。首先要讲的,当然是测试系统嘀拉。 我们空间采用的是法国SATIMO系统,跟苹果公司的系同一供应商。只是,拼不过APPLE的股价,他家用了很大很大的系统,我家呢,哈哈,够用就好! )首先要讲的,当然是测试系统嘀拉。 我们空间采用的是法国SATIMO系统,跟苹果公司的系同一供应商。只是,拼不过APPLE的股价,他家用了很大很大的系统,我家呢,哈哈,够用就好! )小编经常会遇到一些机器已经设计完成并且方案定型,连模具都已经开模好了,到最后却发现信号太差无法实现产品应有的功能。没办法,只能找到天线厂重新设计天线。度娘说:天线是一种变换器,它把传输线上传播的导行波,变换成在无界媒介(通常是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电磁波,或者进行相反的变换。我说:天线是一根金属导线,完成 电 磁 之间的转换。一图秒懂。rfsister创客射频空间【官方公众平台】。致力于服务创业群体,提供天线器件、整机射频电路、无线信号测试等射频技术服务。射频顾问号:rfsister01热门文章最新文章rfsister创客射频空间【官方公众平台】。致力于服务创业群体,提供天线器件、整机射频电路、无线信号测试等射频技术服务。射频顾问号:rfsister01动车组和高铁车厢里的配置一样吗?也是一排5个座吗?(二等座).谢谢_百度知道
动车组和高铁车厢里的配置一样吗?也是一排5个座吗?(二等座).谢谢
谢谢,所以想问问,没坐过动车组只坐过高铁
提问者采纳
只是速度有差别动车和高铁采用的是同一种技术,还有不同年代生产的车最大运营时速也有差别而已,都可以统称为动车组
我没问技术和速度,我问的是他们车厢里的配置和编组情况一样吗?
编组:以前的CRH1(南车),CRH2(南车),CRH3(北车),CRH5(北车)都是8节编组现在高铁上的列车基本都是新型列车,南车CRH380A是8节,CRH380AL是16节,北车CRH380BL是16节,没有CRH380B系列里面配置大同小异,看一个车型就知道其它车型了。二等座一排5个座,一等座一排4个座,观光区一排3个座。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因为所谓高铁就是时速300公里,动车200公里,买票时就是高铁了,二等座虽然都是一排5个座位目前大部分的高铁和动车车厢还是有差别的,在买票是就是动车,但是高铁的前后空间更大一些,前面是G字头。夏季时速是300公里。不过现在有些线上的动车就是高铁车厢。现在哈大高铁线在冬季时就是200公里,前面是D字头
高铁和动车是一种东西,只不过是按照速度通俗的将时速300公里的动车叫高铁,将时速200公里的叫动车。动车组指的是车体,而高铁指的是铁路的速度等级,两者没有必然联系。所以,高铁上运行的动车组不管是时速多少的,车厢内座位是一致的。
高铁和动车是一种东西???那动车组为什么不去跑300公里?还跑200公里干嘛?有必要吗?
已经回答你了,所谓高铁指的是时速300公里以上级别的动车组,所谓动车指的是时速200公里的动车组。动车组指的是使用动力集中或者动力分散模式的l列车构造模式,所以不论是所谓高铁还是动车使用的都是动车组。高铁和动车只是一种俗称。事实上两者根本没法放在一起比较。动车组在设计时就已经制定出其使用的速度,就如同不是所有车都是F1赛车一样,每种车都有其性能。300公里动车组满足需要速度但是对钱不敏感的人群,而200公里动车组票价相对较低,更容易被短距离旅客接受。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高铁、动车、火车这三种车厢有什么区别,检票方式分别是怎么样的,我只做过动车,其他两种都不了解。_百度知道
高铁、动车、火车这三种车厢有什么区别,检票方式分别是怎么样的,我只做过动车,其他两种都不了解。
有图片最好
提问者采纳
节省空间。也设有人工检票,动车,进站,方便人们谈话,主要是速度不一样,一个车厢可以多坐20个人。火车内部位置是面对面设计的,在发多数纯高铁站是自动检票,动车,交流。高铁,内部基本一样高铁。普通火车在相当多的地方还是人工检票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高铁车箱多少座位_百度知道
高铁车箱多少座位
高铁车箱多少座位
在驾驶室外是观光坐席,在前后两端的车头位置还有VIP观光坐席,座与座之间的空间很大,其中有10节二等车厢,有的是50个   京沪新增加的上午车厢。
  车头和车尾是司机的驾驶室,只有24个座位   类似餐车但是吧台的形状的。记者发现,只有四个长条桌子,藏着一个小型的液晶电视机。与一等车厢相比,扶手上还有一个耳机插孔,选择是否观看司机在驾驶室内的操作情况,且可以调节成坐卧,每个桌子能坐六个人
  上海虹桥开往北京南站的G2列车。这些座椅不仅宽大。   与沪杭高铁相比。记者在商务车厢看到。该列车全车定员1043人,共16节车厢编组,有两个和商务坐席一样的红色座椅,有单座和双座。乘客可以启动按钮调整观光区和驾驶室内的雾化玻璃,右边是一个可折叠的餐桌椅和小台灯,与飞机的头等舱很相似,1节餐车,每排有5个座位,4节一等车厢。
  京沪高铁的一等车厢每排4座,乘客分别可以给手提电脑和手机充电,都会有一个电源插座。在座位左边的扶手内,1节商务车厢。据工作人员介绍  有的是100个座位,车厢内共设置了24个红色的商务坐席,京沪高铁还增加了一节位于3号车厢的商务车厢,旅客可以自带耳机收听音乐节目、平躺等多种模式。这些商务坐席、仰卧,二等座位相对窄一些,在每排座椅下面,三孔和两孔各一个,座椅为大红色的
知道智能回答机器人
我是知道站内的人工智能,可高效智能地为您解答问题。很高兴为您服务。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超级高铁终于要来了!斯洛伐克将成首个拥有Hyperloop超级高铁国家超级高铁终于要来了!斯洛伐克将成首个拥有Hyperloop超级高铁国家
大家有没有想象过,假如把你放在一个胶囊里,嗖一下,从管道里穿梭到另外一个地方,就像小时候看的动画片一样。。。会是怎样的画面?
这不是小编开脑洞补童梦,而是“钢铁侠”伊隆·马斯克除了Space X上天计划以及特斯拉电动车计划外的第三个梦想:超级高铁(Hyperloop)。
美国超级高铁研发公司Hyperloop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简称HTT)日前宣布与斯洛伐克政府签订协议,共同探索建设一个连接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奥地利维也纳和匈牙利布达佩斯的 Hyperloop超级高铁系统,这使得斯洛伐克有望成为首个使用这种未来交通工具的国家。如果Hyperloop在中欧地区成功搭设,从布拉迪斯拉发到维也纳再到布达佩斯全程用时将从现在的8小时大幅缩短至43分钟。
其运行原理是将“铝制胶囊”置于钢铁管道之中,然后将管道抽至真空,再像发射炮弹一样将车厢发射至目的地。
早在2013年,Hyperloop运输系统设想是由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和特斯拉汽车公司的创始人、有“钢铁侠”之称的埃隆·马斯克提出。根据马斯克公布的初始方案,这一超高速系统由双向管道和运输舱组成,运输舱的行进时速将达1120公里(相当于每秒约311米),与某些民航客机的最高飞行速度相当(波音飞机的平均飞行时速在800-1100公里左右)。
根据设计,“超级高铁”每30秒发一班,每辆搭载28人,每趟运行成本大约20美元。他说,如果一切顺利,7到10年内,首批旅客将搭乘“超级高铁”在洛杉矶和旧金山之间通行。按照计划,对于距离不超过1500公里的任何两个大城市而言,“超级高铁”都是非常经济的交通方式。例如,洛杉矶和旧金山之间的建造成本为60亿美元,单程票价可相应定为每张20美元。
马斯克说,与飞机和火车相比,“超级高铁”受地震影响较小,也不易发生事故,因为它不会从天空掉落,也不会脱轨。
HTT近日还公布了一种智能材料,这种材料集成了传感器,将被用于制造超级高铁的车辆。 HTT表示,这种材料主要由轻量级的碳纤维构成,强度超过任何钢材料10倍,而且比铝合金还轻,被称作“Vibranium”。
没看懂不要紧,美国队长大家都知道吧?这种智能材料就是美国队长里面的盾牌材料。
据说,利用这种材料可以降低车辆长途行驶所需的能耗。 此外,材料内集成的传感器可以测量车辆的信息,并将其回传给运营中心。这些传感器可以实时读取车辆的温度、稳定度和完整度,确保安全和性能。
那么,你一定很好奇,超级高铁内部到底长啥样?根据HTT早前公布更多关于超级高铁内设的细节,未来超级高铁有5大特点:
——土豪金真皮座椅——
从公布的图中可以看出,超级高铁的座椅一排三个座位,前后非常宽敞,土豪金真皮座椅果然是高!大!上!
——虚拟户外景色——
尽管未来维也纳到布达佩斯只需要不到1小时,但是把乘客放进一个完全密闭的空间内,又不能在胶囊列车中像乘坐高铁甚至飞机一样欣赏外面的风景,尤其是对有幽闭恐惧症的患者来说,会产生不适的感觉。但是,现在Hyperloop Transportation公司和一家位于慕尼黑专门做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的Re’Flekt公司合作,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弥补不能看到外面景色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当乘客坐进超级高铁中后,可以通过交互面板,也就是车窗的玻璃观看虚拟的户外景色。
其实说白了就是对着玻璃看“视频”,但搭载了增强现实技术的玻璃让乘客仿佛真的可以看到窗外的美景,包括旁边的地貌、建筑、蓝天甚至是白云(这脑洞开得有点大。。。)
当然,增强现实技术能带来的体验绝对不止这些。
这块玻璃可以随时变身成为你的虚拟屏幕,为你显示车速、气温,甚至像飞机上的飞行地图一样提示你已经被“喷射”到了哪个城市。
——动态追踪技术——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Hyperloop Transportation公司表示未来的超级高铁的窗户面板甚至可以通过动态追踪技术来追踪乘客的视线或者头的动向,从而保证让乘客从任何角度看过去都是非常真实的欣赏风景的体验。
——真空及加速度问题——
乘客对于超级高铁的舒适性的担忧不只是看不到风景、幽闭恐惧症,还有关于真空的问题。
当人们在乘坐超级高铁的时候,是坐在悬浮密封舱里。虽然轨道里是真空状态,但悬浮密封舱里可以加压。打个比方,我们坐飞机的时候外部气压也是很低的,但是飞机里会加压,让人们不至于产生不适。
在超级高铁投入载人运营后,他们会把加速度设置在0.6或0.7G左右,和商用飞机的加速度类似,所以人们也不会感到不适。
——成本减半,速度加倍——
马斯克此前曾预计,在美国加州建成一个长600公里的Hyperloop系统造价可能在60亿-75亿美元之间。相比之下,同里程的加州高铁成本约为700亿美元,日本的磁悬浮预算超过2亿美元每公里,京沪高铁的造价是1.3亿人民币每公里。最终,HTT打造的Hyperloop超级高铁,成本将只有美国加州高铁的八分之一、中国高铁的三分之二;然而它的时速却可达到1200公里,超越普通高铁速度数倍。
总之,这绝不只是“钢铁侠”的脑洞太大,而是切实可行的第五代交通工具!按照超级高铁开发团队的猜想,未来五年内,你就有可能有机会真正体会一把这种瞬间被喷射到另一个城市的感觉。
文章来源:维城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更多公众号:gh_8bb相兑海外并购为国内外企业提供战略顾问、管理咨询、提供合理的并购建议和寻找并购标的等服务。帮助企业投资国际市场,实现转型升级。相兑致力于推动中国并购市场的规范和成熟,助力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最新文章对这篇文章不满意?您可以继续搜索:百度:搜狗:感谢您阅读超级高铁终于要来了!斯洛伐克将成首个拥有Hyperloop超级高铁国家,本文由网友投稿产生,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铁餐车在几号车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