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金庸为什么讨厌徐志摩反对苏俄

徐志摩曾言苏联模式终会崩溃?
布尔什维克的理想乃是一个乌托邦。
为何徐志摩对迷倒众多中国知识人的苏联有一种特别的洞穿力?这还要看他的留学背景和所汲取的思想。徐志摩的别样见解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知识社会对当时苏联的看法,其实是一种考量,它考量着每一个关注中国命运的知识人的观念与眼光。那个年代,弥布着一种激越的“向左转”的氛围,因而知识人包括青年对苏联的认肯在当时不仅是多数,也是主流。某种意义上,它决定了未来中国的走向。但,例外也是有的,比如被人仅仅视为诗人的徐志摩,就是一个较为清醒的例外。那时,有过这样一幅英国漫画,是讽刺苏联的。画幅上“画着用纸版剪成的工厂、学校、育儿院等等,竖在道路两边,使参观者坐着摩托车,从中间驶过”。此画的讽刺意味很明显,这一切都是表面的、假的、做给外人看的。但看过此画的鲁迅不这样看,相反他在文章中认为该画是“无耻的欺骗”。过后,鲁迅专门作文“我们不再受骗了”,批评英语世界对苏联的攻击和造谣,不但为斯大林时代的苏联辩护,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价值立场和眼光。但如果把这幅画放在徐志摩面前,他的态度会如何?事实已无可能,鲁迅作文的1932年,徐志摩已经魂归天府。然而,这个问题如果依然提出,答案也不难索解。可以肯定,徐志摩不会认为这幅画是欺骗;如果欺骗,也是画所画的那个内容。1920年秋徐志摩到英国,结识了英国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韦尔斯。是年韦尔斯曾往苏俄游历,归来后用游记记写见闻。徐志摩读后,特意为之评论。这便是徐文中韦尔斯亲身历俄的小故事。当他去参观一所小学校时,问学生平时学不学英文,学生一齐回答:学。又问,你们最喜欢的英国文学家是谁,大家一起回答:韦尔斯。进而问,你们喜欢他的什么书,学生立即背诵韦氏著作,竟达十多种。韦尔斯很不高兴,他相信这些学生是“受治”。后来,他特意不知会苏俄接待方,独自来到一所条件比前面更好的学校,又把那些问题一一提出,结果该校学生一概曰否。接着,韦尔斯又来到该校的藏书室,书架上没有一本自己的书。韦尔斯什么都明白了。于是,徐志摩也什么都明白了,他写道:“苏俄之招待外国名人,往往事前预备,暴长掩短,类如此也。”为何徐志摩对迷倒众多中国知识人的苏俄有一种特别的洞穿力,这还要看他的留学背景和所汲取的思想。留学美英时的徐志摩不是没有接触过马克思主义,而且他也曾用肖伯纳的前半句话描述过自己:一个30岁以下的人不信社会主义是良知有问题(后半句为30岁以上的人如果还信是理智有问题)。但,在徐志摩短暂的一生中,他最想追随、同时对他思想影响最大的人,是英国哲学家罗素。1920年,徐志摩宁可不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也要横渡大西洋,到英国跟罗素去念书。徐志摩把罗素比为20世纪的伏尔泰,可见其“高山景行,私所仰慕”。罗素在英国时是个基尔特社会主义者,出于对苏俄价值理念的认同,1920年,他随同英国工党代表团去苏联考察。这一去不打紧,所谓乘兴去,失望回,不但没有接受其洗礼,反而把对苏联的看法写成了批评性的《布尔什维克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徐志摩不但读过此书,同样,也为它写过评论。其中,罗素的看法在徐志摩笔下得到了呈现,徐介绍罗素所以拒绝苏联,一是以布尔什维克的方法达到共产主义,人类要付出的代价过于巨大;另一是即使付出如此代价,它所要达到的结果是否一蹴而就,也无法让人相信。就后者言,布尔什维克的理想乃是一个乌托邦。但,为了实现它,需要采用惨烈的暴力,这为罗素所惧怕。罗素是个改良主义者,他无法不反对苏俄那种流血的激进。在他看来,人类救渡的办法只能是渐进的“以和平致和平”。一旦革命,暴烈只能产生暴烈。尽管徐志摩评论罗素和韦尔斯时对苏联尚未那么反感,其议论甚至有所持平;但这两位有人道主义底色的英国佬潜在地影响了他,说到底,他自己也是一个人道主义者。有趣的是,1921年徐志摩发表这两篇事涉苏俄的评论时,年轻得才24岁。鲁迅是远在30岁后转信社会主义的,1932年他在受骗中写《我们不再受骗了》时,已年迈五十,是晚景了。这样一个年龄差和年龄比,让笔者不免为之唏嘘。(原标题:《1921年徐志摩写书评:苏联模式终会崩溃》)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欧游漫录》:徐志摩眼中的苏俄--《粤海风》2013年06期
《欧游漫录》:徐志摩眼中的苏俄
【摘要】:正1925年3月,徐志摩取道苏俄赴欧洲,在苏俄游历多日,两个月后写下游记《欧游漫录》,记载了在苏俄的见闻。这次游历对于徐志摩影响很大,促成了他的思想转变。此前,他曾经赞美苏俄"代表人类史里伟大的一个时期","为人类立下了一个勇敢尝试的榜样"(徐志摩《落叶》)。此后,他却转向抨击共产主义革命,并出现了《秋虫》、《西窗》等具有一定反共倾向的诗歌。在这个时期,世界各地有不少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I207.6【正文快照】:
1925年3月,徐志摩取道苏俄赴欧洲,在苏俄游历多日,两个月后写下游记《欧游漫录》,记载了在苏俄的见闻。这次游历对于徐志摩影响很大,促成了他的思想转变。此前,他曾经赞美苏俄“代表人类史里伟大的一个时期”,“为人类立下了一个勇敢尝试的榜样”(徐志摩《落叶》)。此后,他却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建华;;[J];社会科学;2010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晨静;[D];苏州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建华;;[J];俄罗斯研究;2009年04期
张建华;;[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张建华;;[J];社会科学;2009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邵建;;[J];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2009年01期
韩石山;;[J];名作欣赏;2009年22期
张大雷;;[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黄清华;[J];文史杂志;1987年06期
赵遐秋;;[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年02期
李庆西;;[J];读书;1992年03期
谢萍;[J];阅读与写作;2000年12期
吴天;;[J];大众文艺(快活林);2005年12期
;[J];东西南北(大学生);2005年02期
陈建军;;[J];鲁迅研究月刊;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倪婷婷;;[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王太顺;;[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4——辽海讲坛·第二辑(文学卷)[C];2008年
罗俊容;;[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J·C·金介甫作;龙滔;;[A];苗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周亚琴;;[A];“郭沫若在重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北塔;;[A];瞿秋白的历史功绩——瞿秋白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韩石山;;[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2)[C];2006年
王强;;[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林喜杰;;[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C];2007年
姜涛;段从学;冷霜;孙晓娅;张桃洲;;[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五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散木;[N];中华读书报;2010年
董美含;[N];吉林日报;2004年
傅光明;[N];中国邮政报;2002年
傅光明;[N];中国邮政报;2002年
韩石山;[N];甘肃日报;2000年
韩石山;[N];中国文化报;2005年
杨志芳;[N];法制日报;2003年
陈宛茵;[N];团结报;2000年
袁进;[N];文艺报;2001年
王学海;[N];文艺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高伟;[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刘景兰;[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瓦库迪;[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王永;[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刘群;[D];复旦大学;2006年
陆红颖;[D];浙江大学;2006年
栾慧;[D];四川大学;2007年
徐晋莉;[D];厦门大学;2007年
熊辉;[D];四川大学;2007年
娄晓凯;[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全红;[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石柳;[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肖显惠;[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李苗;[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廖玉萍;[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蒋志平;[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杨有能;[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江莎;[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肖国敏;[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孙碧飞;[D];厦门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徐志摩批评苏联的“党化教育”_历史频道_新浪网
徐志摩批评苏联的“党化教育”
  邵建/文
  胡适是不会认同“党化教育”的,只是他在苏俄问题上没有徐志摩的眼睛尖,一眼便能洞穿苏俄新教育的真相
  日,主持《晨报》副刊的徐志摩收到署名“张象鼎”写于当天的一份信稿,稿子的内容引起徐志摩的注意,他漏夜不眠捉笔回应。次日,张徐两稿发排上版,20日的《晨报》副刊上,便有了一次通栏为“关于党化教育的讨论”。
  讨论因胡适而起。胡适在莫斯科仅三天,便写信夸赞苏俄新教育。先于胡适去过苏俄的徐志摩深谙其底蕴,在发表胡信的同时,作了篇不以胡适为然的“按语”,指出:胡适笔下的苏俄新教育“几乎完全是所谓‘主义教育’,或是‘党化教育’”;“拿马克思与列宁来替代耶稣,拿资本论一类书来替代圣经”;并讥讽:“这也许是适之先生所谓世界最新教育学说的一部吧。”“党化教育”或“主义教育”流被整个20世纪,也许我陋寡,在我个人接触的资料中,最早言及这个问题的,就是徐志摩。
  徐志摩和胡适的文字都刊载在《晨报》上。年轻的张象鼎读了,为胡适不平,于是便有了上面他给徐志摩的信。张其时的身份是国民党员,1927年又入中共,1928年改名张友渔,后成为著名法学家。这是他日后的自述:“我的思想是由孔孟而康梁,由康梁、胡适而社会主义。”此刻,张为胡适辩护时的胡适,其思想也正受染于苏俄社会主义。不过,胡适是不会认同“党化教育”的,只是他在苏俄问题上没有徐志摩的眼睛尖,一眼便能洞穿苏俄新教育的真相。张与其是为胡辩护,不如是在表达自己。他的观点是:“‘党化教育’便是最新的教育”,“便是新时代的新教育”,“苏俄能实行‘党化教育’,苏俄的教育,便是新教育。”“如果你赞成‘政党制度’,赞成凡一政党,都应该确信本党的政策为好政策,而努力其实现,那你便不能不赞成‘党化教育’!”
  徐志摩一生短暂,以诗人名世。他遇难后,有那么多朋友在《新月》上纪念他,夸他的诗歌、戏剧、小说、散文,包括他的人。正如溢美之词难免,遗漏却也惊人。怎么没人夸他在《晨报》副刊的作为呢?怎么没人夸他在思想观察上的手眼俱高呢?他的这一面,被那些谬托知己的浮朋滥友“不著一字”了。1925年接手“晨副”时,徐志摩痛感自己“不能制止我看了这时候国内思想界萎瘪现象的愤懑与羞恶,我要一把抓住这时代的脑袋,问他要一点真思想的精神给我看看”。他其实是把他的真思想通过“晨副”给那个时代看了。苏俄教育所以触动他,不仅在于他深感当时流行的思想都是从苏俄那里“借来的税来的冒来的描来的”,更在于他认为苏俄“党化教育”的结果便是思想自由的消失。所以徐志摩也并非是要回应张象鼎,而是借此重申此前按语中未能尽申之意。
  徐志摩眼里,历史上的“党化教育”有两例,一例是中世纪,一例就是苏俄(如果再往前,徐志摩还提到了古希腊的斯巴达)。因此,胡适眼中的苏俄教育到徐志摩眼里谈不上新,包括它的政治,不过是“中世纪的一个返(反)响”。下面,徐志摩开始了现代苏俄和古典中世纪的比较:“有观察力的人到过俄国的,都觉得俄国的新政治是一种新宗教;不论他们在事实上怎样的排斥宗教,他们的政治,包括目的与手段,不但是宗教性,而且是中世纪的教会性的。”至于和这种政治配套的教育,亦即“党化教育”或“主义教育”,徐志摩认为只是“‘划一人生观’的训练,说什么教育”。“当然”,徐志摩笔锋一转,在苏俄的统治下,“你可以得到不少的自由。正如在中世纪教皇治下,你也得到不少的自由;但你的唯一的自由――思想的自由――不再是你的了。”徐志摩行文,往往不出文章出句子,这最后一句委实精彩!
  历史不幸。胡适所迷惑的苏俄新教育,很快就在中国兑了现。北伐成功后的国民党逐步开始推行苏俄性质的“党化教育”。尤其是1929年胡适发起“人权论战”,锋芒直指国民党一党专政。国民党除了打压胡适,它的中央委员会第44次常委会还特地通过“因警诫胡适而引起之《各级学校教职员研究党义暂行条例》”。该条例要求全国各级学校都必须研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并规定“平均每日至少须有半小时之自修研究,每周至少须有一次之集合研究”。后者便是中国“政治学习”制度的开始,它“暂行”了一个世纪。
  案:到底什么是“党化教育”?1932年,胡适的好友任鸿隽在《独立评论》上面对国民党推行的“党化教育”概括出这样两点:“一、把党的主义或主张,融合在教课中间,使它渐渐地浸灌到学生脑筋里去。二、教育的事业,由党的机关或人才去主持,使它完全受党指挥”……■
  邵建:学者,任教于南京晓庄学院
(责编:dongle)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每个领导心中都有个阅兵梦。一朝权在手,便把兵来阅。其实,山寨阅兵式的参与者多数也并...
彭晓辉认为,假设人只能学一门学科,那唯一要学的就是性学。身为国内唯一的人类性学研究...
中国不忘历史,主动回击日本右翼势力挑衅。为什么很多人讨厌徐志摩?
按投票排序
不讨厌,也不喜欢。他的诗文实在肉麻和轻浮。虽然知道民国时候诗人有这个通病,不过他算是病得比较严重了。
我估计原因是,1徐志摩插进了 陆小曼与丈夫王庚的婚姻,在陆小曼与王庚婚姻还未结束时,充当了第三者,横刀夺爱,第三者往往是令人鄙视的,饱读诗书的大才子也不例外,行为甚是不光彩,2陆小曼作为当时上海滩的名交际花,久居烟花之地,生活放荡奢侈,,,虽然漂亮妩媚,但在广大百姓中名声着实不好,试问喜欢这样一个烟花女子的男人又能给人们什么好印象呢?3徐志摩作为儿子,为了有夫之妇陆小曼与自己老爹决裂,并断绝父子关系, 实属不孝 4 徐志摩婚后,陆小曼奢侈放荡令徐大才子生活捉襟见肘,不得不做一些违背自己职业良心的事来赚钱补家用,以至于后来为了省钱转乘飞机,死于空难,死法窝囊 难怪人们不喜欢他了,我也不咋喜欢,
可能是因为泡的妞没人家多也没人家精致,写的诗没人家好,妒忌罢了。
因为被主流宣传忽悠了,只关注徐志摩跟他三位恋人那点花花事,他富有思想的杂文、小说和政治评论根本就没人看。
因为张幼仪
云中鹤嘛,淫贼谁会喜欢
人云亦云,不愿意深入了解徐志摩。徐的感情生活虽然不顺,但是绝对不算乱。
有人喜欢,自然有人讨厌!徐志摩这么风流 自然有人羡慕 有人嫉妒
没有女人想嫁这样的男人吧,即使是林徽因,思想崇尚浪漫过头,并且没有定性的男人,即使可以迷惑小女孩。。。但诗与远方毕竟不能当饭吃。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偶然 徐志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