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对偶修辞手法介绍一部电影

对偶,借代,对应这些修辞手法各一个例句?
对偶例句:我们要前进 大家不后退.借代例句:可惜茫茫人群中,再也找不着那个花衣服.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或一段话
过五关 斩六将  驿寄梅花 鱼传尺素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室有惠崇山水 人怀与可风流  亲贤臣 远小人  花开山寺 咏留诗人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漫步半月溪畔 徘徊六角井傍  鸿门晏 桃园盟  登高极目 览水送归  志士惜日短 愁人嫌夜长  坚冰已经打破 航道已经开通  孙行者 祖冲之  英雄气短 儿女情长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三杯竹叶穿心过 两朵桃花上脸来  言必信 行必果  名扬四海 声震八方  不才明主弃 多病故人疏  游子魂销青塞月 美人肠断翠楼烟  桃灼灼 柳依依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与天地并寿 同日月齐光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雪茫茫 雨霏霏  庆父不死 鲁难未已  长江人钓月 旷野火烧风  日晚爱行深竹里 月明多上小桥头  山抹绿 燕剪柳  成事不足 败事有余  仰首接飞猱 俯身散马蹄  风吹云动星不动 水推船移岸不移  满招损 谦受益  指鹿为马 画地为牢  斯人千古少 此曲世间无  杏花初落疏疏雨 杨柳轻摇淡淡风  水不干 鱼不尽  寿比南山 福如东海  人生有乐地 流水无尽期  缕缕轻烟芳草渡 丝丝微雨杏花村  私心重 骨头软  功盖天下 誉满山河  久旱逢甘雨 他乡遇故知  水能性淡为吾友 竹解心虚是我师  心胸阔 天地宽  棋逢敌手 将遇良才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黑发不知勤学习 白发方悔读书迟  朝前看 往前走  清风明月 苍松怪石  惜花春起早 爱月夜眠迟  酒逢知己千杯少 话不投机半句多  鬓虽残 心未死  处处春光好 村村气象新  屋漏更遭连夜雨 船破又遇顶头风  东风恶 欢情薄  浮云富贵  粪土王侯  绿窗明月在  青史古人空  泪随流水急  愁逐野云飞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夜饮客吞杯底月  春游人醉水中天  雨中竹叶含珠泪  雪里梅花载素冠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浇愁愁更愁  月照寒枫空谷深山徒泣泪  霜封宿草素车白马更伤情  人去堂空朝雨暮云难见影  琴调弦绝高山流水少知音  竹径萧条平生壮志三更梦  云山缥缈万里秋风一雁哀  忠魂不泯一腔热血化春雨  大义凛然千秋壮志泣鬼神  枫叶四弦秋怅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菱花镜孤哉惨听秋风吹落叶  锦机声寂矣愁看夜月照空帏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关于修辞
&&&&&&&&&&&&&&&&&&&&&&&&&&&&&&&&&&&孙长江
比喻的定义
比喻就是「打比方」也叫譬喻。
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即用某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另一个事物或情境),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
比喻的种类
根据比喻的三个部分的变化形式,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又称隐喻)和借喻和博喻。
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等。
①他(本体)动也不动,彷如(喻词)石像(喻体)。
②叶子(本体)出水很高,像(喻词)亭亭的舞女的裙(喻体)。(朱自清《荷塘月色》)
【注】有写带喻词的句子,不一定是比喻,被人们称为“假比喻”。
如,前边那个人好像是你叔叔。
如,你长得真像你爸爸。
③表某种感觉或幻觉
如,街面好像加宽了许多。
④说明文、议论文中举例子
如,像富兰克林一样勇敢地触一下雷雨中风筝下面的那把铜钥匙,因为科学就在其中;像哥白尼一样用生命去捍卫触犯了地心说的日心说,因为真理解这其中;向我们伟大的祖国一样走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市场经济之路,因为幸福就在其中。
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①母亲啊!你(本体)是荷叶(喻体),我(本体)是红莲(喻体)。
②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本体)都成了水墨山水(喻体)。(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③我跟你说啊,过去的事儿,全过去了,不过是一场湿了地皮的小雨,风一吹就干干净净了,咱们的疙瘩算解开了。
④山风啊,成了进军的喇叭;松涛啊,成了庆功的唢呐。漫山遍野呀,都在为咱吹吹打打。(郭小川《大风雪歌》)
有些暗喻的喻词可以省略,代之以标点符号。
如,边防战士,守卫边疆大门的一个铁闸。
再如,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
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
①天上张著灰色的幔(喻体)。(「灰色的幔」是喻体。本体是「黑云」,但不写出来。)
②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喻体)了,我再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
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①极光有时出现时间极短,犹如节日的焰火在空中闪现一下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有时却可以在苍穹之中辉映几个小时;有时像一条彩带,有时像一团火焰,有时像一张五光十色的巨大银幕;有的色彩纷纭,变幻无穷;有的仅呈银白色,犹如棉絮、白云,凝固不变;有的异常光亮、掩去星月的光辉;有的又十分清淡,恍若一束青丝;有的结构单一,状如一弯弧光,呈现淡绿、微红的色调;有的犹如彩绸或缎带抛向天空,上下飞舞、翻动;有的软如纱巾,随风飘动,呈现出紫色、深红的色彩;有时极光出现在地平线上,犹如晨光曙色;有时极光如山茶吐艳,一片火红;有时极光密聚一起,犹如窗帘慢帐;有时它又射出许多光束,宛如孔雀开屏,蝶翼飞舞。(「极光」是本体,「彩带」「火焰」「银幕」「青丝」等都是它的喻体,属于一个本体可以带多个喻体的类型。)
若羽,若絮,若三月南国缤纷的落英,若六月北国的暖雪。
一团团,一队队,奔涌着,飞荡着,追逐着。
啊,一团团未萌的希望,一队队追求热土的精灵。
生命,永远追慕光明;种子,怀着队热土永远的眷恋的春梦。因为光明更能映出生命的璀璨,热土中,种子才能把绿的希望、红的热烈、金的收获,尽情倾诉。
选择,再选择;追觅,再追觅;求索,永远求索。
于是,深埋进地底;于是,吹着短笛,破土了!于是,新春携着绿叶,再生了!
有了热烈的夏,有了收获的秋,有了孕育生机的冬。
因你曾经漂泊,曾经飞荡,曾经徘徊,世人叹道:“轻浮!”因你曾经呻吟,曾经啜泣,曾经泪流满面,世人叹道:“软弱!”
望着深土中秀出的两枚茁长的嫩叶,我的心头不禁滚热:“这样的评价,实在不公!”(孙长江《柳絮儿》)
③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ǎo,nuó)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朱自清《荷塘月色》)
比喻的作用
⒈用比喻来对某某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⒉ 对道理进行比喻: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帮助人们深入的理解。并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⒊用比喻法描写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深读者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于理解。
运用它可以把陌生的东西变为熟悉的东西,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
对偶的定义
把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结构相同或相近,意义相关的两个句子活短语对称地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式叫对偶,也叫对仗、俪词。
对偶的种类
对偶的种类比较多。有正对、反对、串对(也叫流水对、走马对)、自对、回文对、鼎足对等。
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①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②年年难唱年年唱,处处无家处处家。
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④春江水暖鹅鸭城成群鱼跃,青山草茂牛羊遍野猪肥。
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②浪费好似河决口,节约有如燕衔泥。
③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懒惰是埋葬天才的坟墓。
④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⑤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李贺、石曼卿)
⑥小溪不知自己浅,还在到处游乐;
大海不知自己深,还在凝神思索。
⑦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陶渊明)
串对(流水对、走马对)。
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①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顺承)
②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因果)(李绅《古风》)
③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因果)
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目的)
⑤发挥科技人员作用,适应工作重心转移。(条件)
①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攘攘蝇争血。(马致远《双调夜行船》)
②爱秋来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同上)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①秀山轻雨青山秀,香柏古风古柏香。(云南通海秀山联)
②路人行上行人路,居士隐留隐士居。(纪晓岚)
③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厦门鼓浪屿)
④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过大佛寺,寺仏大过人。(浙江新昌大佛寺)
&&&&&&&&&& 以下均为回文对
斗鸡山上山鸡斗;龙隐洞中洞隐龙。&&&&心清可品茶;茶品可清心。&&&& 油灯少灯油;火柴当柴火。&&& 贤出多福地;地福多出贤。&&& 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 春回先富村;村富先回春。&&& 人中柳如是;是如柳中人。&&& 雨滋春树碧连天;天连碧树春滋雨。&&& 风送花香红满地;地满红香花送风。&&& 艳艳红花随落雨;雨落随花红艳艳。&&& 处处飞花飞处处;潺潺碧水碧潺潺。&&& 处处红花红处处;重重绿树绿重重。&&& 处处飞花飞处处;声声笑语笑声声。&&&&雪岭吹风吹岭雪;龙潭活水活潭龙。&&& 凤落梧桐梧落凤;珠联璧合璧联珠。&&& 我爱邻居邻爱我;鱼傍水活水傍鱼。&&& 静泉山上山泉静;清水塘里塘水清。&&& 暮天遥对寒窗雾;雾窗寒对遥天暮。
隔句对&(&又称扇面对、扇对)。即在两联四句之间,两两间隔相对的格式。&&& ①绣甸春浓,酒帘外、青山无数。还记得、桃花满院,刘郎前度。红烛画桡临别酒,珠箫残雨相思路。看韶光、零落断桥边,斜阳暮。
无限景,烟中树。无限意,风前絮。对澄湖如镜,玉人何处?艳影尚疑花欲笑,丽情只有莺能诉。叹西泠、松柏自年看,风流误。&&&&&&&&&&&&& (董俞《满江红·重到西湖忆旧》)
②沧海曲,桃花漾;茅店内,黄鸡唱。[阅今来古往,一杯新酿。](清·宋琬《满江红·看演邯郸梦传奇》)[正]三湘七泽,无边水气;荆门郢树,一片斜阳。(清·黄景仁《洞庭春色·登黄鹤楼》)。&&& ③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东冈更葺茅斋。好都把、轩窗临水开。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宋·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④{爱}小轩月落,梦惊风竹;空江岁晚,诗到寒梅。(元·许有壬《沁园春·寄题詹事丞张希孟绰然亭》)&&&&⑤[纵]小桃秾李,大都寂寞;紫薇红药,未到阑珊。(陈人杰《沁园春·留春》))&&& ⑥[向天涯海角,两行别泪;风前月下,一片离骚。(宋·葛长庚 《沁园春))&&& ⑦[但]长存一片,忠肝义胆;何愁半点,瘴雨蛮烟。(元·张埜《沁园春·泉南作》)&&& ⑧[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宋·刘过《沁园春》)&&& ⑨看]东连吴会,寒潮断岸;西邻巫峡,暮雨荒台。(清·史惟圆《沁园春·黄鹤楼》)&& [听]出塞琵琶,风沙淅沥;寄书鸿雁,烟月微茫。(金·吴激·《风流子》)&& ⑩[算]此身此世,无过驹隙;一名一利,未值鸿毛。(宋·葛长庚《沁园春》)&& [向]竹林苔径,时来教鹤;山泉石鼎,自为烹茶。(元·许有壬《沁园春》)&& [叹]壮夫有志,雕虫岂屑?小言无用,刍狗同嗤。(清·王鹏运《沁园春·代词答》)
昔年共照松溪影,松折碑荒僧已无。
今年犹记锦城事,雪消花谢梦如何?
(郑谷《记裴晤员外》)
【对偶练习】
1.下面的对联均有不工之处,请修改。
①上联:挥铁拳力大可开天辟地
下联:动脑筋智慧能降伏鬼神(改为“降鬼伏神”)
②上联:大地回春处处春光好
下联:东风报喜家家喜盈门(改为“喜事多”)
③上联:松青鹤白九州增丽色
下联:人寿年丰创四化大业(改为“四化绘宏图”)
④上联:栏杆槽净六畜兴旺
下联:肥多水足稻麦丰登(改为“五谷丰登”)
2.将下面十二个句子中,能构成对偶句的找出来。
①旧事凄凉不可听
②去日儿童皆长大
③无边落木萧萧下
④天光云影共徘徊
⑤白铁无辜铸佞臣
⑥昔年亲友半凋零
⑦远书珍重何由答
⑧青山有幸埋忠骨
⑨半亩方塘一鉴开
⑩江山代有才人出
(11)不尽长江滚滚来
(12)各领风骚数百年
答案:⑦①、②⑥、⑧⑤、③(11)
3.将下列八个句子构成四组对偶句。
①一片水光飞入户
②数峰无语立斜阳
③万壑有声含晚籁
④春愁黯黯独成眠
⑤世事茫茫难自料
⑥千竿竹影乱登墙
⑦风吹古木晴天雨
⑧月照平沙夏夜霜
答案:①⑥/③②/⑤④/⑧⑦
4.以“四面荷花三面柳”为上联,选择下联。
A.一片孤城万仞山&&& B.一城春色半城湖
C.一行书信千行泪&&& D.一身转战三千里
5.试对下联
①上联:大江南北凯歌奏&& 下联:长城内外捷报传
②上联:大好时光勤学真本领
下联:青春年华苦练硬功夫
③上联:海峡难隔同心共盼江山成一统
下联:国土终须合璧各披肝胆照千秋
④上联:人乐求旧只因相知相和心心相印
下联:岁喜更新但为同志同行事事同成
⑤上联:人生苦短可荣可枯求平凡者得灿烂
下联:学业涩长亦艰亦难倾必胜者获辉煌
⑥上联:风风雨雨六十载历史泱泱传统惊天泣鬼
下联:潇潇洒洒七八点太阳莘莘学子继往开来
⑦上联:峥嵘岁月八十载母校誉满天下贺华诞
下联:潇洒人生三千余学子情系寒窗归故园
⑧上联:高度难度管它什么深度拿出大将风度攀登永远攀登
下联:桌子椅子要啥像样台子放下书生架子过年就像过年
反语的定义
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本意,含有嘲弄、讽刺、愉快的意思,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反语。
反语也叫倒反,就是说反话,使用同本语相反的词语以表达本意。
反语的种类
反语有三种形式:讽刺反语(褒词贬用)、愉快反语(贬词褒用),习惯性反语。
反语的例子
①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国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煞了。(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②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③这些个“专家”从小扯到大扯,从短扯到长扯,在扯皮中得到了好处,锻炼了“意志”,增长了“才干”。(舒展《论扯皮》)
④有几个“慈祥”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咨,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夏衍《包身工》)
反语的作用
反语的用途主要有:
①直接表达禁止和压制时,以反话表达正面的意思。
②面对荒谬不硬加驳斥,而是谬上加谬,使其荒唐之处极端放大而达到归谬目的。
③正面语言难以表述强烈情绪时,以及语表达加强效。
④通过颠覆既定习惯,产生幽默。它的主要形式有:反话(正话反说)、反饥(反说正说)、骂话(以写示爱、明褒暗亵)、气话(明褒实贬)、俏皮话(反规则的幽默)等等。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有“第三风耳朵”捕捉弦外之音,尤其是反话,才能免于被动。
1.正话反说的“荒谬放大镜”
有些话绝对不允许你说出来,为了避免尴尬,不妨从其反面说起。须知真理再向前一步就可能变成谬误,反面的话稍加引申,就可能走到反面的反面。
楚庄王的一匹爱马死了,他非常伤心,下令以上等棺木,行大夫礼节厚葬。文臣武将纷纷劝阻也无济于事,最后楚庄王还下决心说:“谁敢再劝阻,一定要杀死他。”
  很明显,不论怎样改头换面,只要一说“不”,必是自取其辱。优孟知道了,直入宫门,仰天大哭,倒把庄工弄得异常纳闷,迫不及待地问是怎么回事。优孟说:“那马是大王最喜欢的,却要以大夫的礼节安葬它,太寒酸了,请用君王的礼节吧!”庄王越发想知道理由了,优孟继续说:“请以美玉雕成棺……让各国使节共同举哀,以最高的礼仪祭祀它。让各国诸侯听到后,都知道大王以人为贱而以马为贵啊。”至此庄王恍然大悟,赶紧请教优孟如何弥补自己的过失。终于将马付于庖厨,烹而食之。
以优孟地位之微,如果直陈利弊,凛然赴义,固然令人肃然起敬。然而他正话反说,力挽狂澜,所作所言岂更不令人击节吗?
反语是语言艺术中的迂回术,是更为极端的迂回术。正话反说便是以彻底的委婉,欲擒敌纵,取得合适的发话角度,达到比直言陈说更为有效的说服效果。
齐国有一个人得罪了齐景公,齐景公大怒,命人将这个胆大包天的人绑在了殿下,要召集左右武士来肢解这个人。为了防止别人干预他这次杀人举动,他甚至下令:“有敢于劝谏者,也定斩不误。”文武百官见国王发了这么大的火,谁还敢上前自讨杀头之冤。晏子见武士们要对那人杀头肢解,急忙上前说:“让我先试第一刀。”众人都觉得十分奇怪:晏相国平时是从不亲手杀人的,今天怎么啦?只见晏子左手抓着那个人的头,右手磨着刀,突然仰面向坐在一旁的齐景公问道:“古代贤明的君主要肢解人,你知道是从哪里开始下刀吗?”齐景公赶忙离开坐席,一边摇手一边说:“别动手,别动手”把这人放了吧,过错在寡人。“那个人早已吓得半死,等他从惊悸中恢复过来,真不敢相信头还在自己肩上,连忙向晏子磕了三个大响头,死里逃生般地走了。
晏子在齐景公身边,经常通过这种正话反说的方法,迫使齐景公改变一些荒谬的决定。比如,有一个马夫有一次杀掉了齐景公曾经骑过的老马,原来是那匹马生了病,久治不愈,马夫害怕它也把疾病传染给马群,就把这匹马给宰杀了。齐景公知道后,心疼死了,就斥责那个马夫,一气之下竟亲自操戈要杀死这个马夫。马夫没想到国君为了一匹老病马竟会杀了自己,吓得早已面如土色。晏子在一旁看见了,就急忙抓住齐景公手中的戈,对景公说:“你这样急着杀死他,使他连自己的罪过都不知道就死了。我请求为你历数他的罪过,然后再杀也不迟。”齐景公说:“好吧,我就让你处置这个混蛋。”
  晏子举着戈走近马夫,对他说:“你为我们的国君养马,却把马给杀掉了,此罪当死。你使我们的国君因为马被杀而不得不杀掉养马的人,此罪又当死。你使我们的国君因为马被杀而杀掉了养马人的事,传遍四邻诸侯,使得人人皆知我们的国君爱马不爱人,得一不仁不义之名,此罪又当死。鉴于此,非杀了你不可。”晏子还要再说什么,齐景公连忙说:“夫子放了他吧,免得让我落个不仁的恶名,让天下人笑话。”就这样,那个马夫也被晏子巧妙地救了下来。
我们发现:正话反说可以放大荒谬,让人更为明白地见到了荒谬的真面目,从而达到了更好的幼谏效果。
汉武帝刘彻的乳母曾经在宫外犯了罪,武帝知道后,想依法处置她。乳母想起了能言善辩的东方朔,请他搭救。东方朔对她说:“这不是唇舌之争,你如果想获得解救,就在将抓走你的时候,只是不断地回头注视武帝,但千万不要说一句话,这样做,也许有一线希望。”当传讯这位乳母时,这位乳母有意走到武帝面前,要向他辞行。当时东方朔正在旁边侍坐。只见乳母面带愁容地不停地看着汉武帝。于是,东方朔就对乳母说:“你也太痴了,皇帝现在已经长大了,哪里还会靠你的乳汁养活呢?”武帝听出东方朔是话中有话,面部顿时露出凄然难堪之色,当即赦免了乳母的罪过。
总之,说反话的效果源于它的“显微镜”作用,荒谬之上再加上更荒谬,则荒谬就无处躲藏,显而易见了。
对联撷趣:反语
反语,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讲反话”,即是将意义相同或相反的两个或几个词组成联,从而产生一种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的效果。这种手法在对联中极为常用。它含蓄有味,能增强讽刺性和幽默感。
拈连的定义
甲乙两个事物连在一起叙述时,把本来只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就势拈来用到乙事物上,这种修辞手法就叫拈连,又叫“顺拈”。
拈连的作用
运用拈连,可以使上下文联系紧密自然,表达生动深刻。使语言形象化、诗意化。
拈连的例子
①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
②你别看我耳朵聋,我的心并不聋
③织渔网啊织渔网,织出一片好风光。
④电车开动了!这一把城市的梭子,在渐渐透亮的街上,织起黎明的诗句。(王家新《北京速写·织》)
⑤春雨滋润了大地,也滋润了每个人的心田。
⑥乡愁这支歌/震荡耳旁/吟也无味/嚼能生香/我把家乡的榕叶/卷成青笛/轻轻的吹/竟吹出个铅球般的惆怅/(张诗剑《乡愁》)
甲事物一般都是具体的,多数在前;乙事物一般都是抽象的,多数在后。这种辞格,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
&&&&&&&&&&&&&&& 拈连的种类
拈连可分为明式拈连(也称“全式拈连”)和暗式拈连(也称“略式拈连”)两类。
甲乙两事物都出现,拈连词语不可少。它像锁链一样,使前后拈连在一起。例如:
①好哇,大风,你就使劲地刮吧。你现在刮得越大,秋后的雨水就越充足。刮吧,使劲地刮吧,刮来个丰收的好年景,刮来个富强的好日子。
②秋雨啊!可是天上的织女,织出这江南的秋意?你织彩布千万匹,任我装点大地。秋雨,秋雨,五彩的雨,叫我怎不喜欢你。(李幼容《秋雨江南》)
甲事物省略,或甲事物中的拈连词语省略,乙事物必须出现,借助上下文,省略的内容还是清楚的。例如:
①冬—冬—冬冬冬。声音单调吗?一点也不觉得。因为每一声冬冬都敲出对旧事物的诅咒,敲出对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美好的祝愿。(萧乾《鼓声》)
②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流过。(宗璞《紫藤萝瀑布》)
③春江雨,春江雨,/轻如纱,细如丝,/织出一江春,/绣得两岸绿,/春江雨,把我心牵去,/雨淡春意浓,/满目是生机,/春江雨啊春江雨,/把我心牵去。(电视片《春江雨》插曲)
例⑤省略了甲事物“敲出冬冬声”。例⑥省略了甲事物中的拈连词语“流过”。
排比的定义
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利用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它可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排比的作用
1、内容集中,增强气势;
2、叙事透辟,条分缕析;
3、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排比的种类
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
延安的歌声 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例如: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解放军穿草鞋,把蒋家王朝踢下台。如今八连穿草鞋,把香风毒雾脚下踩。
复句排比例如:
①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扩大飞行员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视敏度。如果能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如果能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它就可以象雄鹰一样,自动寻找、识别、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
②金灿灿的收获季节,来到了燕山丛岭,来到了潮河传孤川谷你来到了雁落滩的村里村外。
棒子黄了,抱着金色的胖娃娃。
芝麻黄了,举起金色的霸王鞭。
大豆黄了,摇起金子的串铃儿。(浩然《山水情》)
③自由的云朵飘在江上,我不被诱惑。
自由的水鸟飞在江边,我不被吸引。
自由的浪花溅在江沿,我并不羡慕。(李耕《纤》)
排比与对偶的区别
1.对称性与平列式。对偶是二个语言单位(句子或句子成分),而排比是三个以上语言单位(句子或短语)。对偶必须对称。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
2.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关键词,使排体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3、对偶以要求平仄对仗为佳,排比则无此要求。
与其他修辞手法之比较
1.排比不是对偶,后者通常由两个结构相同、长度相同、词语对称的句子构成,严谨的对偶更要求平仄互对。而排比仅要求结构、长度等大致相似、没有类似的对称效果。
2.排比不是顶真,后者不要求结构、长度相同,只要求后一个句子的第一个词语是前一个句子的最后一个。
3.排比不是反复,后者是用词基本相同的句子重复出现以加强语气。
文言文的例子
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
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
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
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
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
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
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
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
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
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而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 --陶渊明《闲情赋并序》
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 --周敦颐《爱莲说》
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片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痛苦是黑暗中的摸索,前进的路途中满是坎坷;痛苦是无人理解的悲哀,无助地面对一切挫折;痛苦是心灵最深的折磨,无泪且无处诉说;痛苦是心灵中逃走了信仰和寄托,成了恶魔的住所。
愚蠢是一种天生的无奈,是一种后天的懒惰,是一颗自己种下的恶果,是一条好果实中的蛀虫。
谎言是一只心灵的蛀虫,将人的心蛀得面目全非;谎言是一个深深的泥潭,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谎言是一个无底的黑洞,让人坠入罪恶的深渊万劫不复。
阴险,是一条披着羊皮的狼,干着不见天日的勾当;阴险是善良的公敌,嫉妒的朋友;阴险是一座心灵的冰山,让人透过表层的清澈,感到的却是阵阵的寒意。
自私是一面镜子,镜子里永远只看得到自己;自私是一块布匹,蒙住了自己的眼睛,看不见别人的痛楚;自私是一层玻璃,看上去透明,却始终隔开了彼此的距离。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中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是流动的美;直线是流畅的美,曲线是婉转的美;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宁静的村庄是淡雅的美。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
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凡立功名于世者,无不是从小处做起,注意点点滴滴的积累,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品德才能,不断自我完善的。若无每日闻鸡起舞坚持不懈的毅力,那么祖逖又怎能北伐中原而名垂千古!若无长年笔走龙蛇墨染池水的工夫,那么王羲之又怎能挥毫盖世被尊为书圣呢?若无半生钻研演算草稿盈筐的血汗,那么陈景润又怎能摘取明珠享誉世界呢?
伽利略、牛顿、爱迪生是人不是神,其缺点错误在所难免,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巨人”。试问,有谁能否认物理学中的落体定律、惯性定律、抛物体运动规律、摆振动的等时性现象是伽利略建立或发现的呢?有谁能否定牛顿作为经典物理学创立者的地位呢?有谁能否定爱迪生是对人类物质文明有重大贡献的大发明家呢?
徒有万般“羡鱼”心,而无一丝“结网”意,结果定会一事无成。这道理虽然浅显,但实际上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清楚认识到的。有的人希望成为爱迪生式的“发明大王”,可是却畏于钻研科学知识之难;有的人想继莫泊桑之后,再夺“短篇小说之王”的桂冠,但又慑于常年练笔之艰辛;有的人想一鸣惊人成为“音乐巨匠”,却惰于在五线谱的田地上埋首耕耘;有的人愿自己成为体育明星,却怠于“闻鸡起舞”进行训练。如此心怀鸿鹄之志,而身属燕雀之行,连一条小小的鱼都会捉不到,更何况要实现那恢宏的大志呢!
选择是一个崭新的开端,选择高耸入云的峭崖便需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信念;选择波涌浪滚的大海便需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豪情;选择寒风劲厉的荒漠便需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博大胸怀……
生活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生活如酒。童年就像鸡尾酒,色彩斑斓,甜美之味令人回味;青年就像冰镇的啤酒,色彩浓黑,清凉的同时又让人觉得苦涩;中年就像烈性酒,纯净无色,辛辣之味使你五脏六腑都会灼热;老年就像葡萄酒,久存弥香,滴滴让你感受到香中之甜。(《生活是什么》)
不要放弃希望,希望使人憧憬美好的未来。有了希望,才会产生对未来的向往,才会产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德国诗人海涅在一首诗中动情地写道:“严冬劫掠去的一切,新春会给你还来。”不要放弃希望,希望使人增添前进的动力。古今中外,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地奋斗。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贝多芬发出“我要勒住命运的喉咙”的壮语,谱写出不朽的《英雄》乐章。
欲望是殖民者手中的皮鞭……
欲望是希特勒手中的指挥棒……
欲望是和珅手中的那枚印章……
有的人在拥有时并不珍惜……这或许是因为拥有太多而麻木的缘故,那么失去后的感觉会使你明白拥有的宝贵。当你在黑暗中勾勒黎明的天空时,才明白已从眼前过去的东方朝霞有多美;当你人过中年时,才明白年轻时代荒废了多少光阴;当你默数浑浑噩噩的往日时,才明白该干而没干的太多太多;当你踽踽独行在人生路上时,才明白与你曾经同行的竟然是幸福。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深邃如江海,滋育华夏,有孔子老庄,恰似“江河万古流”;唐朝宋代,骚人墨客,浩繁如星辰,照耀神州,有李杜苏辛,正如“光焰万丈长”;元明清时,戏曲小说,高妙如山川,丰富民族,有汉卿雪芹,虽然已是“托体同山阿”。
罗曼·罗兰说过:“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为了探索它的内在生命--它的各种行动的源泉--我们必须通过它的文学、哲学和艺术而深入它的灵魂,因为这里反映了人民的种种思想、热情和理想。”所以一个人,无论他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如果他从来没有读过《老子》《孟子》《论语》《诗经》和唐诗和宋词、汉文章,如果他对于“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品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这一切都一无所知,那么,他决没有资格说他懂什么是“中华民族”!
20世纪曾孕育着前人无数的祈盼,20世纪也闪耀着无尽的弥久的辉煌----当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的时候,当比尔·盖茨创办微软的时候,当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的时候,当“多利羊“出世的时候----我们可以更快地奔跑了;当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时候,当泰戈尔寻找天空中翅膀的时候,当毕加索描绘少女与鸽子的时候,当迈克尔·杰克逊尽情摇滚的时候,当乔丹高高跃起大灌篮的时候----我们可以更美地生活了。21世纪还有电脑,上网,蓝牙,芯片,液晶,背投,等离子,非物质,暗物质……
苦难与人生
屈原在其“联齐抗秦"的政治主张未被采纳却“忠而被谤”的苦难中,仍能“哀怨托离骚,孤忠报楚国”;司马迁因秉笔直书,“不溢美”“不隐恶”而遭受腐刑,却能“忧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杜甫虽“长夜沾湿”“布衾似铁”却依然“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吟诵出“大庇天下寒士”的千古绝唱。他们不是在时光的流逝中淡化苦难,而是用全部的热情和才智与命运进行了不屈的抗争,升华了自己也点缀了历史。
亲情是什么?亲情是朔风呼啸的冬夜,小院里母亲伫立的身影;是烈日炎炎的夏日,父亲手中为你驱赶蚊蝇的芭蕉扇;是久别重逢后,亲人的一句平淡的问话“回来了”…… &
多渴望,多渴望重温余光中、戴望舒、三毛和舒婷那或清丽或婉约的诗行会带你梦中去。多渴望,多渴望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里骑着车踏一次青,放飞我幽囚了一冬的思绪,看看是否枝头春意闹,让柔柔的轻风,暖暖的阳光,春天嫩绿恬静的微笑轻抚我久远的企盼!多渴望,多渴望在热闹奔放的夏季,重返我留下欢歌笑语的青草地,仰对晴朗朗的天宇,聆听大地的心跳,让甜丝丝的泥土芬芳渗入我的骨髓,听听小溪是否仍叮咚作响如梵阿玲奏着的名曲。多渴望,多渴望在硕果累累的金秋,回忆昔日欢乐的阳光,那时我会纵情地说:久违了,我的百草园;久违了,我的小蟋蟀;久违了,我梦里见她千百度的骄艳似火的枫叶林。多渴望背一肩行囊注—腔豪情勾勒青春的风景,浪迹天涯。多渴望在沉重的压抑之后驻足旷野高歌一曲,唱它个百川倒流,地动山摇,虽然声音已沙哑,依旧是最美的歌。”
欣赏高山,自然会在高山的巍峨中找到强悍和凝重;欣赏大树,自然会在大树的伟岸中获得自立和尊严;欣赏小草,自然会在小草的葳蕤中汲取执著与希望。
一个碌碌无为的浅薄者是没有欣赏可言的,既然不相信自己注定就是平庸之辈,就要在欣赏别人的同时,试着把自己投入到铸就辉煌的烘炉之中,把自卑表达成自信,把不满改写成奋争,把孤僻挥洒成壮观,把委屈升华成冷峻,把失意挤压成动力,把挫折摔打成练达。
帆的一生充满了曲折困苦,它呼啸在暴风中,腾跃在波谷里,急行在骤雨中,喧嚣在狂浪中,穿行于礁石间……帆以它坚强不屈的意志年年月月与怒涛巨澜搏斗着。我赞美帆,在我的眼中,只有真正具有帆的性格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只有真正具有帆的信念的人,才算得上崇高。
一位伟人说:“喜欢聆听的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狂妄自大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征服,他们的傲慢遮挡了他们的视线;闭关自守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会沾沾自喜,他们坐井观天,妨碍了他们的见识;急功近利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知浮在表面,他们浅尝辄止,缺乏深厚的内涵。因此,我们要学会聆听。这将使我们虚怀若谷,博采众长,锐意进取;这将使我们胸怀远大,视野宽广,开拓创新;这将使我们高瞻远瞩,潜心探索,内涵深厚。
借代的定义
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这种修辞方法叫借代。
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借代的作用
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而且可以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
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例如:①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臧克家《有的人》)
例①中的“石头”,通常用来作纪念碑的材料,这里借“石头”代纪念碑,含蓄地揭示出与人民为敌的反动统治者想名垂后世的美梦终将破灭。
借代的运用
借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①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②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特征代本体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③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
④旌旗十万斩阎罗。(贺龙《梅岭三章》)
例③是特征代本体,因为杨二嫂长得细脚伶仃,故称之为“圆规”。例 ④ 是标志代本体,借“旌旗”代替军队或武装力量。
具体代抽象
⑤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例⑤中的“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工具代本体
⑥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路来森《韭菜·榆钱饭》)
例⑥中的“囤”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锅”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
五.专名代一般名词。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⑦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例⑦中第二个“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
作者代本体
&& ⑧读点鲁迅
以数量代本体
&& ⑨来一棵/喝二两/搓一顿
以材料代本体
&&& ⑩终岁不闻丝竹声
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借代与借喻有相近的地方,都是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但它们的性质却完全不同。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
凡是借喻可以都可以还原为明喻形式,借代则不能。
借代的本体与借体之间有实在的关系,一般地说,这种关系还是相当密切的;
借喻的本体与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事物,人们不过根据它们之间具有的相似点,通过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对比的定义
对比就是把两个对立的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的修辞方法,又被称为“对照”。
对比的种类
从对比的性质是划分,对比有反比和正比两类。
把两个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个事物两个对立的方面金乡对比。
这种对比,矛盾突出,特点鲜明,具有强烈的反差,是一种最常用的对比方法。
又叫类比。对比体之间是一种相关的关系,相关的两个或几个事物之间相互补充、映衬、烘托,从而使本体的特点更加出鲜明突出。
从对比体的量上划分,对比又可以分为两类。
一物两面对比把一个事物不同的的两面放在一起描述或者论说。
两物对比是把两个对立或者是相对的事物进行对比。
对比的例子
一物两面对比
①不管是哪种艺术作品,如果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入凌乱;而如果只有重复没有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无味。(宋怀起《建筑——凝固的音乐)
②不信有时是是傻子的毛病,而轻信则是聪明人的缺点。狄德罗的这句名言不无道理。
③对别人述说自己,这是一种天性,认真对待别人向你叙说他自己的事,这是一种教养。(《读者语丝》)
④死读书,能把活书读死;活读书,能把死书读活。(蓝翎《读书与掘井》)
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②东西越用越少,学问越学越多。
③海是动的,山是静的。海是活泼的,山是呆板的。(冰心《山中杂记》)
④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⑤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鲁迅《华盖集·战士和苍蝇》)
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比拟的定义
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就是比拟。
写作时善用比拟,能启发读者想象,令文章更生动。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比拟离不开联想和想象.
比拟是根据本体事物和拟作事物之间的可拟性,借助联想和想象而形成的辞格,因此联想是通向比拟的桥梁,想象是比拟的翅膀.
比拟具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是作者用自己自然流露的强烈感情去感染读者的一种辞格.
比拟的种类
把事物当成人来写,赋予人的思想、感情、活动。
人具有会说话,会思想,会劳动,会创造和富有感情的本质特点,人类对自己的这些本质特点最为熟悉,最为理解,最易接受,最易产生共鸣.为了表达的需要,将人的本质特点转移于其他事物,让它们具有人的某些特点,可以将事物描写得具体,生动,形象,使人感到亲切,容易受到感染.
以动物拟人
(1)……一只探险的蜜蜂正绕着布满的柳树枝头的金色的花朵嗡嗡着,看不见的云雀在天鹅绒般的绿油油的田野和盖满了冰的收割后的田地上颤巍巍地歌唱着;田凫在那积满了塘水的洼地和沼泽上面哀鸣;鹤和鸿雁高高地飞过天空,发出春的叫喊.脱落了的毛还没有全长起来的家畜,在牧场上吼叫起来了;弯腿的小羊在它们那掉了毛的咩咩地叫着的母亲身边跳跃;……真正的春天已经到来了。(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简析] 列文处在失恋的苦闷中,可是,春风给他带来了安慰、希望和信心。上述文字具体地,有层次地描写了春天给动物带来的变化。作者将动物人格化,赋予它们以人的品格。蜜蜂在“探险”,云雀在“歌唱”,田凫在“哀鸣”,鹤和鸿雁发出”叫喊”,小羊在”母亲”身边跳跃.作者将这些动物写得栩栩如生,画面洋溢着春天到来的蓬勃生机.
以植物拟人
(2)高粱好似一队队的”红领巾”,悄悄地把周围的道路观察;
向日葵摇着头微笑着,望不尽太阳起处的红色天涯。
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快熟的庄稼。
密集的芦苇,细心地护卫着脚下偷偷开放的野花。
(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
[简析] 诗人满怀激情,以拟人的方式描绘了团泊洼色彩缤纷,生机勃勃的动人秋景:高粱在“悄悄”“观察”,向日葵“微笑”着“望,”着,“年高“的垂柳“抚摸”着庄稼,芦苇“细心地护卫”着“偷偷开放的野花”。如此拟人,使画面上的这些自然景物静谧美好,多情和谐,栩栩如生,使诗人在特定环境中的满腔情怀形象化了.
以无生物拟人
③枪口对准星星,
星星大吃一惊!
看它呀,躲躲闪闪,
看它呀,跳跳蹦蹦。
星星,不要害怕,
战士的眼睛最清!
我们揍的是空中强盗,
瞄你,只是练功。
星星笑了,
笑着跳上了准星。
眼睛——星星,一条线,
牵来了多少黎明! (石祥《瞄星星》)
[简析] 星星,怎么会“大吃一惊” 怎么能“躲躲闪闪”,“跳跳蹦蹦”,又怎么会“笑” ,怎么会“跳上准星” 因为战士在用枪口瞄准他,然后作者又解释这是练功,之所以写得如此生动,形象,是因为作者展开想象之翼,根据星星的形象特征,让其人格化,赋予它以人的动作和情态.
我们去远足
雨偷偷地跟去
结果他玩得好开心
我们只好看他玩(儿歌《远足》)
风是位旅行家
整天东奔西跑
一下子到北海道
一下子又到佛罗里达州
可是他出国怎么不办护照呢(儿歌《风》)
各类事物无不具有自己的“个性”。如鸟会飞,虫会鸣,树会开花,水会奔流,太阳会发出光和热,真理会被传播……拟物常常在一定的言语环境中进行,可以给人以形象感,新奇感,收到生动的富有情趣的表达效果。
拟物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把人当作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来描写,赋予人以动物,植物或无生物的某些特征.
人拟为动物:
金色的太阳照耀着金色的麦浪,
丰收的歌儿在田野里荡漾;
维吾尔族姑娘插上金色的翅膀,
在广阔的天地里飞翔。(阿不都热西提《女拖拉机手》)
[简析] 翅膀是属于鸟类的.作者却赋予维吾尔族姑娘以翅膀,并热情地讴歌:维吾尔族女拖拉机手驾驶铁牛,在肥沃的田野上自由地飞驰.
人拟为植物
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了人,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便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 (孙犁《荷花淀》)
[简析] 几个妇女去前方看望丈夫。在荷花淀,看见荷叶下面的人“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把人拟为荷,将隐蔽在荷叶下面的战士物化了,显得那么清新,美丽,可爱。
将物拟为物
包括以生物拟为无生物,以无生物拟为生物,以物拟为抽象事理,以抽象事理拟为物。
  ①小D和妹妹常常没有晚饭吃,将门锁了,把自己焊在礁石上,挺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舒婷《梦入何乡》)
②用非所学的大学生还成筐成筐地堆在那儿,哪年哪月才能轮到他呢?(张抗抗《在丘陵,在湖畔……》)
③他无法统计失败了多少次。他毫不气馁。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为登山用的尼龙绳和金属梯子。(徐迟《哥德巴赫猜想》)
④赵树理长期把根扎在太行山的土壤里,汲取乡土里的营养,开出浓郁的鲜花,结出香甜的硕果。
⑤假如,一天
我没有了身躯
只要还有头颅
就要长出思想的新绿
(陈开潮《新绿》)
⑥他拉过一条板凳,在她身边坐下。两个人都没有说话,有滋有味地咀嚼着一秒一秒流来的时间,而这时间也就一秒一秒地流去。(张贤亮《河的子孙》)
双关的定义
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 (或音近) 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
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竹枝词》刘禹锡
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双关的种类
1、意义双关
【例】《红楼梦》中“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三春”表面指暮春,内含元春、迎春、探春三人的境遇。
2、谐音双关
【例】“道是无晴还有晴”中的“晴”表面上是晴天的晴,内含感情的“情”。
①知了知了,停在树梢。
不去采蜜,不把屋造。
整天唱歌,快乐逍遥。
秋风一吹,冻饿难熬
再想办法,迟了迟了。(张继楼《知了》)
②两舟并行,樯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
八音齐奏,笛清(狄青)难比箫和(萧何)。
③齐人蒯通,知天下权在韩信,欲为奇策以感动之,以相人说韩信曰:“……相君之面,不过封侯;相君之背(背叛),贵不可言。”
④老虎驾辕——谁赶(敢)?
⑤春蚕到死丝(思)方尽
⑥这也税,
样样东西都有税
民国万税,万万税!(袁水拍《马凡陀山歌》)
⑦莲子(怜子)心中苦,梨儿(离儿)腹中酸。(金圣叹)⑧⑨⑩
夸张的定义
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
夸张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共鸣。
在文学中,夸张是运用想象与变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写出不寻常之语。
夸张的种类
按照性质上分,夸张有三种形式: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按照表现方法分,有一般性夸张与借助性夸张。
一般性夸张:指的是不运用别的修辞方法的修辞方法。
借助性夸张:则需要借助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方法。
①力拔山兮气盖世。 《垓下歌》项羽
②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杜甫
③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难》李白
④他种的瓜很甜,几十里外就闻到瓜香了。
⑤即使聚拢一千个、一万个黑夜,也遮掩不了这一天的光芒!就是筑起一千道、一万道高墙,也堵截不住这一天的影响!这一天,死去的伟人在诗的国度里永生,这一天,活着的小丑在人们心上被埋葬。(贺梦凡《这一天》)
⑥莫夸财主家豪富,
财主心肠比蛇毒。
塘边洗手鱼也死,
路过青山树也枯。
⑦&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
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
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
①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②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③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周《知北游》)
④官儿没芝麻粒大,架子像大老爷。(周同宾《皇天后土》)
⑤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⑥我觉得/你变小了/小到/如我珍藏的邮票/可以放进/贴胸的衣袋/随时听得见/我自己的心跳
我觉得/你变矮了/就像我那老母亲/开始驼背/缩短了身高/传达室的木栅栏/也老了/年轻的/只有花圃/和青春的草
或许是我/走过的路太漫长/才格外眷恋/这短短的林荫道/或许是我/登过的山太危险/才更加怀念/这低低的檐角/遮藏过我多少童稚秘密的檐角
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①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②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讳饰的定义
说话时遇到有犯忌的事物,不直说这种事物,而用别的话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这种手法叫做讳饰,又叫避讳。
运用讳饰的修辞手法,可以帮助说明具体情景,增强表达各种思想情感的作用。
讳饰的种类
讳饰的种类就两种:掩饰和美饰。
掩饰:未来避免犯忌触讳故意把话说得委婉曲折,模糊含混以减轻刺激。
美饰:因为怕犯忌触讳,改用其他词语来回避或装饰。
讳饰的例子
①韩宝全一颗善良的心跳了六十五年零三个月,被区区蛇毒弄停了。(祖慰《蛇仙》)
②我北来后,他写了一封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③有人劝这位老倌不立继,开导他说:"你有七亩好田,饱子饱药,百年之后还怕没的人送你还山?(周立波《山乡巨变》)
④他还不是为你们。他已经半截入土了,还不是为你们打算?(李准《不能走那条路》)
⑤成岗愉快地看着这个聪明伶俐的孩子:这孩子,太可爱了。“你在这里……呆了好久了?”成岗不愿对孩子说出那个可怕“关”字,改口说成“呆了好久”。“我从小就在这里……”(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⑥今天早晨,杨德又拉王占彪去喝酒,杨德装着悲观的样子说:“老弟,这是咱兄弟们说知心话哩,眼看日本人不行了,将来有个山高水低,咱们可该怎呀?”王占彪也早有心思把他拉上,一块反正。于是接上说:“是呀!咱们都是中国人,作这些丧良心事,弟兄们也都不愿意,趁早反正抗日立功吧!”(马峰、西戎《吕梁英雄传》)
⑦老妇人见阿弟瞪着细眼凝想,同时又搔头皮,知道有下文,愕然问:“他谈些什么?他看见他们那个(被枪毙)的吗?(叶绍钧《夜》)
⑧春栓妈道:“唉,我还告诉你哪,这两天街上风言风语,说小白鞋‘双身’(怀孕)啦……"(姜树茂《渔岛怒潮》)
①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②包扎所的担架不够了,好几个重彩号不能及时送后方医院,耽搁下来。(《百合花》)
③凑近一看,见她脸上流下来的血已经把她胸前的白衣染红了,眼睛已经闭上。我知道他不行了,才赶忙跳出门外。(《谁是最可爱的人》)
“祥林嫂?怎么了?”
“老了。” (《祝福》)
④他的母亲端过一碟乌黑的圆东西,轻轻说:“吃下去罢——病就好了。”(《药》)
回环的定义
用前一句的结尾做后一句的开头,后一句的结尾做前一句的开头,形成回环往复的形式,以表现事物间相互关系的修辞方法。
如“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回环的例子
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道德经八十一》
②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 《易经.系辞》
③自我突破,突破自我。
④你看这重庆——从下到上,从上到下,到处都是房屋,密密麻麻,层层叠叠,可以说,山是一座城,城是一座山。
⑤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龙,就是中国;中国,就是龙。(袁鹰《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
⑥探春冷笑道:“……咱们倒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不像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红楼梦》第七十五回)
⑦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低头看水里,抬头看天上,看月亮,思故乡,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佚名《月之故乡》)
⑧我喜欢春天的江南,
江南的春天;
我喜欢微雨的黄昏,
黄昏的微雨。(金克木《雨雪》)
层递的定义
把一连串的话,按照语义的大小、轻重、深浅、多少、高低,一句句加深加重,活一句句减低减轻排列起来的修辞方法。
层递的种类
就两类:递升和递降。
层递的例子
①孩子 在土里洗澡 ,
爸爸 在土里流汗 ,
爷爷 在土里埋葬。(《三代》)
②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成都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③祖国是一座花园,
北方就是园中的腊梅;
森林就是花中的蕊。
花香呀,沁满咱们的心肺。(郭小川《祝酒歌》)
④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⑤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郭沫若《屈原》)
⑥他的家业就这样变小,变作没有,而且负了债。(茅盾《春蚕》)
⑦一朵浪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一排浪花,是一组激昂的旋律;一江浪花,是一部欢乐生命的乐章。(2008年高考题)
⑧一片树叶,是一颗生命的水滴;一棵树木,是一条生命的长河;一片森林,是一汪生命勃发的大海。(出题者给的答案)
仿词的定义
也叫仿拟。根据交际的需要,在特定的语境中,在上下文现成的的词、语、句、段的照应下,临时仿照一个意义相反、相近的词、语、句、段的修辞方法。
仿词的种类
按照所仿单位的大小,可以分为四种:仿词、仿语、仿句、仿段。
按照所仿的意念可以分为两种:反仿和类仿。
仿词的例子
鸳鸯道:“……我是横了心的,当着众人在这里,我这一辈子,别说是宝玉,就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着我,一刀子抹死了了,也不能从命!”(红楼梦第四十六回)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师,唯吾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下象棋,寻思看电影。可以打瞌睡、写家信。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苦心。虽非跳舞场,堪比游乐厅。心里云:混张文凭。《教室铭》&&&& 室不在新,有烟则名;膏不在陈,有灰则灵。斯是烟室,惟吾瘾深。半缸黝焉黑,一灯荧然青。应酬有堂倌,把手无门丁。可以惰志气,振精神。快吞吐之得意,忘呼吸之劳形。此是烟鬼窟,休人醉瓮亭。老瘾曰:何戒之有?(晚清轶名作《烟室铭》)&&& 艺不在精,有钱则灵;人不在多,四位则行。斯是清娱,惟麻将经。才捞海底月,又食门前清。抢杠当自摸,作和无得倾。可以健精神,活脑筋。有昼夜之消遣,无男女之区分。四圈现胜负,得意勿忘形。赌鬼云:何厌之有?(轶名作《麻将铭》)&&& 才不在高,有官则名;学不在深,有权则灵。这个衙门,惟我独尊。前有吹鼓手,后有马屁精。谈笑有心腹,往来无小兵。可以搞特权,结帮亲,无批评之刺耳,惟颂扬之谐音。青云能直上,随风显精神。群众云:臭哉此人!(易和元作《特权铭》)&会不在听,到场则行;思不在会,坐完则行。斯是会场,尔吾闲情。谈谈处世道,话话山海经。可以拉家常,眯眼睛。无群言之乱耳,无公务之劳形。虽非麻将场,堪比跳舞厅。心里云:吾乐就行。(《会场铭》)&&& 才不在高,应付就行;学不在深,奉承则灵。斯是科室,惟吾聪明。庸俗岂有趣,流言作新闻。谈笑无边际,往来有后门。可以打毛衣,练气功。无出声之乱耳,无国事之劳神。调资不落后,级别一样深。古人云:乐在其中。(张岱《科室铭》)术不在高,能吹就行;业不在精,会唬则灵。斯是诊室,唯吾称雄。抨击同行蠢,贬斥西医庸。自诩具妙手,回春力无穷。兼营看手相、观风水、驱灾星。无务农之费力,无经商之劳形。逢人即思骗,遭骂即装聋。心里云:来钱就行。(孟广祥《诊室铭》)&&& 想人重用,拍马就行;欲己晋升,礼拜要勤。斯是诀窍,惟吾高明。胡话贵乎多,献媚在于精。善于拉帮派,惯于巧钻营。可以讨欢喜,拿奖金。无办公之辛苦,无出差之劳形。线线细细结,清茶慢慢品。人赞云:绝顶聪明!(《关系铭》&&&&&& 0学不在精,作弊就行;功不在深,能抄则灵。斯是考场,唯吾机动。前排仰头看,后排踢脚跟,左座对答案,右座抄方程。可以搞夹带、翻书本。有丝竹之悦耳,无案牍之劳形。六十分万岁,理想是文凭。小子云:何愧之有?(《考试铭》)&&& 手腕不高,忠诚出名;功底不深,力勤则灵。从教十载,师德远馨。垩笔留清白,学子出蓝青。奉献似春蚕,耕耘如园丁。爱抚心弦琴,乐传经。喜书声之悦耳,忘课卷之劳形。老圃离春园,清风送长亭。李氏云:壮心未已。(李治《退休铭》)
一去二三里,抛锚四五回。
修理六七次,八九十人推。(解放前俗语)
(邵雍的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阔人已骑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
文化一去不复返,古人千载冷清清。
专车队队前门列,晦气重重大学生。
日暮榆关何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
(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移用的定义
两个事物相关联,把原属于甲事物的修饰语用于乙事物的修辞方法。也叫“移就”。
移就的例子
①她要把这封不要脸的信撕碎,投到汤河的绿水里去。(柳青《创业史》)
②小伙子们咬着酸葡萄,
心眼里头笑眯眯:
“多情的葡萄,
它比什么糖果都甜。”(闻捷《葡萄成熟了》)
③九月的中秋,龙眼树上挂满了龙的传人泪汪汪的、甜津津的、远远的、望眼欲穿的思念。
④在《百合花》里我虽倾注了年轻的热诚,但稿子写好以后,寄出去就被退了回来,说是调子比较低沉,不能鼓舞人们前进。(茹志娟《说迟了的话》)
⑤呵,母亲&&& 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 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 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 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祭品&&& 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 给花、给海、给黎明&&& 呵,母亲&&& 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 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
⑥凭祥,这是祖国南大门口的一座玲珑剔透的袖珍城市,也是祖国华丽裙边上镶嵌的一颗宝珠。(曹靖华《艳艳红豆寄予相思》)
⑦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⑧当我走进去,你点头说,你好!
脸上浮起一朵难忘的微笑,
在商店,在公园,在饭馆,
这微笑像快活的风荡起波涛。(刘湛秋《微笑》)
衬托的定义
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故意运用别的事物来陪衬,这张烘云托月的修辞方法叫衬托。有又叫映衬。
所谓的烘云托月“手法”,实际上是一种侧面描写。正如宋代画家郭熙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林泉高致》)。清代美术理论家笪(dá)重光说:“密叶偶见枯槎(chá)顿添生机;纽干忽见剥虫,愈见苍颜。(《画荃》)。
衬托的种类
有正衬和反衬两种形式。
衬托的例子
①青年小伙子们,有事吗事总想和小芹说句话。小芹去洗衣服,青年们马上也都去洗,小芹上树采野菜,马上青年们也都去采。(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②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系不复还。(《易水歌》)
③山不在一起,
积雪是一样洁白;
灶不在一起,
炊烟一样漂升;
我俩不在一起,
心儿是一样想念。(民歌)
④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我的心不禁悲凉起来。(鲁迅《故乡》)
①除夕,处处花炮飞鸣,家家笑语满堂。然而在离金门不到一个海里的一个无名岛上,却灯火零落,寒风呼呼。(沙东彦《除夕》)
②一尺布,尚可缝。
一斗粟,尚可舂。
兄弟二人不可容。(汉乐府诗·淮南民歌)
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④寂静,一切又归于寂静。风停了,热烘烘的阳光透过叶缝花空,照在他们酒后麻酥酥的脸上。寂无声息的花影在他们的脸上、身上摇动着,慢慢地移动着位置……沉默,寂静,空气似乎也凝固了;甚至连金甲虫在他们头顶的叶子上爬动的簌簌声也听到了。(孙长江《觅》)
&&&&&&&&&&&&&&&&&& 鸟鸣蝉噪境更幽
&&&&&&&&&&&&&&&&&&&&&&&&&&&&&&&&&&&& 孙长江
古人讲的好:“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这话讲的虽然是绘画,但与写作,在理上是相通的。想让你笔下的山,巍峨崇峻吗?那好,请“烟霞”来作衬体,着力画的似乎是“烟霞”,可山却因此而高大起来;想使咫尺画布上的“水”一泻千里吗?那好,先请那“掩映断其脉”的衬体来作出点贡献,尽力画的似乎是它,可那“水”却因此浩淼而辽远……同理,想要写出宁静幽静寂静的优美氛围吗?那么,也必须先捕捉到此境彼境、此刻彼刻可以用来作衬体的“动”——动静,着力而尽力地去描写它,渲染出来的一定是一种意外的惊喜:你期待着的山之寂、林之幽、夜之宁、晨之静……就都变成了优美的现实。
南朝诗人王籍在他的《入若耶溪》一诗中曾写下过这样的名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有意无意间,揭开了艺术辨证的那层神秘的面纱:以动衬静,明写“动”,实写“静”,这是必须遵守的艺术铁律。
问题的关键是究竟有哪些声音能够用来衬托“静”——静谧、静寂、静穆的氛围呢?
——细微的声音,能够用来衬托静。
小溪流水,潺潺湲湲,那是大自然耐不住寂寞发出来的美妙歌声;鸟儿啼鸣,啁啁啾啾,那是大森林在驱赶那最后的一抹黑暗时唱出的美好晨曲;小甲虫在绿叶上爬动,悉悉簌簌,那是林子里无数的生灵在用着这种特殊的方式传达着生命的消息……自然,生活,本来是充满着活力的有声有色的世界,失去了对这一切“声音”的“关注”,而去追求对“静”的描摹,要嘛是恼人扰人的“喧嚣”,要嘛“静”是有了,活力与生机却没了。
天山上的原始森林是幽静的;幽静的氛围才充满生机与活力。为了使这幽静的意境得到最畅快的渲染与描摹,照理说,似乎应该竭尽全力地在“寂无声息”上下力,可作家碧野却深知“一鸟不鸣山更幽”的想法永远是虚妄的念头!于是,在他的《天山景物记》中,他以一个作家的敏感,捕捉到了只有在静谧的氛围中才可聆听到的那近乎天籁之音的声响,于是,我们读到了下面的优美文字:“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在岩石上漫流的水的声音,更增添了密林的幽静……”水在岩石上漫流,马蹄踏上去,发出细微而又清脆的声音——作家似乎是在描写它们,可读者感受到的除了那声音的妙不可言之外,满心里摇荡着的全是被静谧的氛围浸染着的美妙!反常——正常,这就是艺术的辩证法。
笔者也曾在自己的一部小说中,写过一段有关“静寂”的文字;写的时候虽然并非有意,但从写出来的文字看,却也没有“敢”违背艺术的辨证:
寂静,一切归于寂静。风停了,热烘烘的阳光透过花空叶缝,照在他们酒后麻酥酥的脸上。寂无声息的花影叶影在他们的脸上、身上摇动着,慢慢地移动着位置。空气仿佛凝固了,甚至连金甲虫在他们头顶的叶子上爬动的声音也听到了……
写作是一个微妙的过程,但微妙的过程中总有一些铁律在暗中起着作用。经常与笔墨打交道的人,对此会有感受的。
——远处的声音,可以用来衬静。
悠悠钟声,来自远处的教堂;隆隆车声,来自远处的站台;报务员报告着列车进站出站的声音,来自远处的车站;清脆悦耳的口哨,来自马路对面下夜班的小伙子之口……自然,生活,本是一个活力四射的有歌有诗的绚丽世界,缺少了对这一切声音的敏感与描摹,要嘛是“嘈杂”,要嘛“静”是有了,绚烂却没了。
夜半的草原牧场是恬淡而宁静的;宁静的氛围中才酝酿着生活的奇迹。为了使那甜美的静谧得到最饱满的烘托与渲染,照理也该用一些有关“静”的词语去尽力地描写才是。可作家碧野却深知“鸟鸣蝉噪静更幽”的反衬永远是最好的手法。于是,他以一个作家独有的感受力和观察力,捕捉到了一种声音,一种只有在静谧之时才可谛听到的来自大自然的絮语,于是我们读到了下面的优美文字:“夜的草原是这么宁静与安详,只有漫流的溪水声引起你对这大自然的遐思……”远处的小溪,不舍昼夜地在流淌,不会只在这一刻才歌唱才喧哗,但作家捕捉到的却是这一刻这一瞬。反常——正常,这就是艺术的辩证法。
笔者的一个学生在他的习作《夏夜星空下》一文中,写自己站在月光溶溶的自家小院里,在那宁静而祥和的氛围中,浮想联翩。月光下的小院是静的,照理说也应该用上些诸如“静谧”、“安谧”、“静悄悄”之类的词语才是,但他却懂得“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的衬托永远是最好的方法。于是,我们读到了下面一段优美的文字:
小院里,静极了。微风拂来,仿佛在拍打着一个甜蜜的梦。远处的索非亚教堂传过来的悠悠钟声,把我从无边的遐思中唤回到了现实。我深深地吸进一口带着夜的凉爽与温馨的气息,心底里不禁吟道:“啊,生活,你还是那么美好!”
艺术,是奇妙的,更是奇幻的。它的奇妙与奇幻,并非隐匿着“不可告人”的秘密,相反,它总是在用成功者的实践向一切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人们昭示着一个又一个规律。
——平时不易察觉的声音,可以用来衬静。
高跟鞋踏击着步道板,或发出“喀喀”的声音,或发出“橐橐”的声响,噪杂的环境中,你注意不到它的存在;可是在安谧的夜里,即便是隔着一层窗子,你也感受得到那特有的节律。隔壁的人家有人在走动,在轻咳,拖鞋摩擦着地板,咳声在隔壁飘动,若在日间,就算很静,你也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可是在宁静的夜晚,即便是隔着一层不算薄的墙壁,你也辨得清走动着的是谁,轻咳着的是男还是女。日光灯管只要是亮着,电脑主机只要在工作,“嗡嗡”的电流声就没停过,可是即便在课堂上那已经够肃静的环境中,有谁留意到了它们的存在?夜深了,一切都睡着了的时候,一个人独自在书房里忙活,又有谁没有感受过在那“嗡嗡”声的陪伴下的美妙呢?水房里那失灵的水龙头,一直在滴水,在喷水,发出一阵阵的“哗哗”声,“哧哧”声,在白天,即便走在走廊上,甚至已经贴近了水房门,也少有人能注意到它的存在,可是当整个大楼终于安静了下来,街上也终于安静了下来时,又有谁能感受不到在这种声音的陪伴下宁静的夜馈赠给我们的那份独有的活力呢?……
生活,太丰富多彩了;写作,也太需要想象。多彩的生活为我们提供着无尽的宝藏,只有敏感的心,善感的心,对生活永远充满着热情的心,才会有发现,有感触,有创造。写作,是勤快人的事业,是用心灵去感悟人生的人的事业。没有捷径,任何的投机取巧都与写作无缘!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偶是修辞手法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