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翻译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在众人抑扬顿挫的齐诵声中,一句句《兰亭序》中的经典诗文缓缓传来。这是昨天,一场名为“三月三·沿山雅集”书法公益活动的现场,该活动由沿山书院和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共同组织。
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
  “阴谋论仅仅是一个引子,或者说是一个噱头,推理过程才是评价一部小说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指标。”  推理小说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了很多细分类别,比如本格派、社会派、冷硬派、法庭派等。本格派更像是一个智力游戏,社会派则是把故事搬到一个更大的舞台;本格派玩的是脑力纵深,社会派是把政治、人性等元素掺入故事,可以归入“现实主义文学”的一支。
来源:京华时报 |
  但凡对中国书法有点了解的人,提起王羲之的《兰亭序》,都知其盛名。通篇324字,行如流水,精美绝伦。从字里行间里,我们能感受到曲水流觞,诗情款款。能够让《兰亭序》从默默无闻,到名声显赫,这个重要的推手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书法名帖《兰亭序》被称为“千古第一行书”,文辞意蕴隽永,是一篇流芳百世的古文经典。而在前不久故宫展出《兰亭序》神龙摹本的新闻爆出后,很多年轻人在网上留言说:难道《兰亭序》不应该是一首歌吗,王羲之是哪位?近日,在不少家长圈里,一本名叫《大唐悬疑录:兰亭序密码》的小说被热议,家长表示,学生们只知道周杰伦,不了解王羲之,要给孩子补上传统文化课。
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
  湖南日报记者 李健 摄
来源:华声在线-湖南日报 |
中新网长沙11月13日电(记者 向一鹏 通讯员 管震)13日晚,《兰亭的故事》特展在长沙简牍博物馆开幕。《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为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撰写。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会稽内史王羲之邀约谢安、孙绰等41文人雅士和家族子弟相聚山阴之兰亭,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序文手稿。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先说《兰亭序》及其作者王羲之。王羲之,东晋书法泰斗。自幼苦练书法,日久,用于清洗毛笔的池塘水都变成了墨色。他广采众长,备精诸体,自成一家,其风格自然平和,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借用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青松。
来源:中原网-郑州日报 |
  上午,游客在故宫排队参观石渠宝笈特展第二期  法制晚报讯 (记者蒲长廷李洁) 随着石渠宝笈特展换展、《清明上河图》回库房“闭关”,故宫内的其他展览总算迎来了“出头之日”。  今天起,换陈后的石渠宝笈特展进入第二期展程,129件“重量级”的书画新展品登场,其中不乏黄庭坚草书诸上座帖卷、赵佶听琴图轴等珍品。
来源:法制晚报 |
京华时报讯 昨天凌晨3点,随着最后一批书画爱好者从故宫武英殿离开,已公开展出34天、接受逾10万人参观的《清明上河图》正式回库休养。随后,故宫利用周一闭馆日进行换陈,今天,“石渠宝笈特展”第二期正式开始对公众开放,129件书画在第二期亮相。
来源:京华时报 |
此次展出的《摹兰亭序帖》无署款,传为冯承素所摹。用楮纸两幅拼接,纸质光洁精细。卷前隔水有“唐摹兰亭”四字标题,引首乾隆题“晋唐心印”四字,此卷首有唐中宗李显“神龙”年号半印小玺,故称“神龙本”,此并非唐中宗内府钤印,而是后人所添。
来源:太原新闻网-太原晚报 |
点评:学行书,必临兰亭。细检此作,小作者在用笔、结构、章法诸方面,确实是用心揣摩,认真临习,下足了功夫。注意了提按之合度、运笔之润畅、布局之错落有致,故能体现兰亭妍美流便、自然潇散之风神。小作者临兰亭能达如此水平,已属不易。
来源:太原新闻网-太原晚报 |
  《虎啸龙吟》作者包括当代诗词界最活跃的名家200余人、当代能自创诗词的书法家201人,形式创新,名家荟萃,阵容强大,地域宽广,涵盖全国20多个省市区、港澳台,以及十余个国家。  该书以当代书法泰斗、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先生《庚寅元日晨起即句》为首唱作品,由诗人和诗,经书法家书写后结集而成,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题写书名。此次文化公益之举盛况空前,被誉为“继兰亭雅集之后近1700年来最大规模文人集体狂欢”,从发起唱和到结集出版历时4年多,海内外参与者达到5000余人,网络点击量超过十万人次,全面展示了当代书法、诗词艺术的高水准,被誉为“当代兰亭序”。
来源:红网 |
人民网哈尔滨8月27日电(焦洋)8月26日,黑龙江省博物馆举办馆藏精品“每月一星”系列展览,本期展品为馆藏十大镇馆之宝——《兰亭序》图卷。《兰亭序》图卷为南宋作品,全长141.1厘米,宽37厘米。引首为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题写的“曲水流觞”四个字。整幅图卷描绘了东晋时期,以王羲之为首的42位文人雅士,在浙江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于溪水边饮酒赋诗、观山赏水的情景。
来源:人民网 |
最近,兰亭大师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的拼布设计制作人员用拼布工艺制作成一幅大型《兰亭序》,此《兰亭序》宽和高分别为3.5米和2.3米,色彩雅致,别具一格,散发着浓浓的文化气息。据省拼布协会常务副会长、兰亭大师文化创意公司董事长杨铁刚介绍,近两年来,他们公司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设计研发制作拼布产品,至今已设计制作了上百件样品,有女包、家居用品等系列,《兰亭序》是其中重要的作品之一。
来源:浙江在线-绍兴县报 |
我随机问过一些书法家朋友,大都回答“不会背”。《兰亭序》是一篇精短的美文,全文仅324个字,要背熟应该是不难的,书法家朋友们之所以“不会背”,料想不是“背不会”,而是没有想到要去背熟它,所以才“不背会”。
来源:北京晚报 |
23日下午两点,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学林出版社将在福州路424号艺术书坊一楼举行《张森隶书兰亭序》新书首发暨签名售书活动。活动现场将邀请作者张森先生及嘉宾与读者们互动交流,并有机会获得张森的书法作品。
来源:东方网 |
本报讯 (记者 王岩)深受观众喜爱的“故宫藏历代书画展”再次亮相故宫武英殿展厅。该展览自2008年起在武英殿开幕,已成为故宫博物院的常设展览之一,每年两期,共九期,循环展出。七年来,该系列展览以中国美术史的脉络来展示院藏古代书画,所选展品均为我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
中新网绍兴4月9日电(见习记者 王晓婕 实习生 臧涵)9日,浙江绍兴兰亭书法艺术学院被浓浓的墨香萦绕,来自中国和瑞士的书法爱好者们正在书写巨幅《兰亭序》——这一中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本次参与书写活动的有近100人,其中瑞士日内瓦大学书法学习团16人参与,还有澳大利亚访问团近70余人观摩书写现场。
来源:中国新闻网 |
  这件让人耳目一新的青花料笔筒,是巴州路玉雕产业园新疆玉雕工艺美术师刘进波的作品。上下加蛋白玛瑙制成,重295克,直径5.3厘米,高7.7厘米。方寸之间,篆刻了《兰亭序》,加落款共计336个字。在新疆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举办的国石杯评比上,获得最佳创意奖。
来源:新疆天山网-新疆都市报 |
来源:北方新报 |
  一千多年前的永和九年的那个暮春三月,王羲之趁着微醉的酒意,为《兰亭集》,一气呵成了一篇三百多字序文。据说王羲之酒醒后觉得此序文书法特好,自己连着重书几遍,竟然都无一赶上;据说唐太宗曾为此帖而日思。
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
  2015年12月,甫上网销售的一本小说《大唐悬疑录:兰亭序密码》开卖仅一周就被台湾出版商买走版权,并且台湾出版商对于该小说的影视化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切的期待。有意思的是,大陆小说改编的影视剧,如《花千骨》、《琅琊榜》、《寻龙诀》等眼下正轮番占据着台湾人文化娱乐生活的中心。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
  雨石拜临《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真不知道是谁评选出来的,说《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进而网上又出现了“十大行书”排行榜,颇有些刮风的感觉。
来源:北京商报 |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在网络时代的今天更多地已成为一种风雅点缀,但在贾更新的生活里,它们却是几乎陪伴了自己一生的朋友。从6岁(虚岁)开始,贾更新在父亲的指导下练习书法,50年如一日,从未间断。他用响搨技艺临摹的《兰亭序》作品,得到了启功弟子金煜先生的褒扬,2014年,他成为了阳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响搨技艺的传承人。
来源:山西新闻网-三晋都市报 |
  东晋王羲之的书法名篇《兰亭序》,在中国书法史上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相传,《兰亭序》原迹已随唐太宗一道葬入昭陵,后世所传《兰亭序》墨迹都是钩填本或临写本。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的这卷原托名为褚遂良所书《兰亭序》,虽然经考证可以断定这不是褚摹本,但其“笔法飞舞,神采奕奕”,应是另一卷唐人摹《兰亭序》本,亦十分珍贵。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西湖茶话 人文惠州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是被后人尊为“书圣”的王羲之(303-361)最重要的一件行书作品。在技法上,几臻完美,成为后来行书法的典范。可惜的是,《兰亭序》的真迹,据说被酷爱它的唐太宗李世民带到坟墓里去了。
来源:南方都市报 |
湖南日报11月11日讯(记者 李国斌 通讯员 管震)虞世南、褚遂良和冯承素等最逼近《兰亭序》原作的摹本和临本来长沙展出了!11月13日晚,《兰亭的故事》特展开幕式将在长沙简牍博物馆举行。《兰亭的故事》展览共分为兰亭修禊、兰亭传奇、唐人摹本、宋人传本、名家临本和绍兴兰亭六个部分,以故宫复制的历代《兰亭序》著名摹本、临本、拓本为核心,系统地展示历代有关兰亭的书法艺术,介绍兰亭文化的基础知识和书画鉴赏知识。
来源:华声在线-湖南日报 |
  绢本、设色,纵147.5厘米,横51.3厘米,收入《石渠宝笈三编》,贮延春阁,五玺全。  绢本设色,纵25.8厘米,横470.3厘米。收入《石渠宝笈初编》著录,贮御书房,钤五玺。  纸本,纵24.5厘米,横69.9厘米《石渠宝笈续编》著录,贮重华宫,八玺全。
来源:东方早报 |
  东晋王羲之的书法千古名篇—《兰亭序》,又称“禊帖”。在中国书法史上享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美誉。相传,《兰亭序》原迹已随唐太宗一道葬入昭陵,后世所传《兰亭序》墨迹都是钩填本或临写本。在现存世的《兰亭序》中,以唐摹本最为珍贵,其中又以“神龙本”(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最精。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
昨天,故宫石渠宝笈特展进入第二阶段,《清明上河图》已经回库房“闭关”休养,129件“重量级”的书画新展品登场。《清明上河图》撤展后,故宫石渠宝笈特展第二期开始降温。观众排队时长也从看《清明上河图》时的至少排四五个小时,变为排2个小时左右即可。
来源:北京晨报 |
  从公元353年,《兰亭序》诞生至今,《兰亭序》都有哪些版本?这些版本的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从今天开始,由绍兴博物馆、南京市江宁区文广局主办,南京市江宁区博物馆承办的《兰亭的故事》在江宁区博物馆正式开展。展览一共展出了历代的兰亭序摹本、临本11件(故宫博物院复制),江宁区博物馆馆藏文房用具12件。
来源:现代快报 |兰亭集序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上传于||文档简介
&&兰​亭​集​序
大小:668.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播放: 2,983
发布: 1年前
播放: 3,402
发布: 1年前
播放: 4,038
发布: 1年前
播放: 6,761
发布: 1年前
播放: 26,381
发布: 7年前
播放: 5,504
发布: 2年前
播放: 15,571
发布: 3年前
播放: 37,548
发布: 7年前
播放: 3,436
发布: 4年前
播放: 12,827
发布: 3年前
播放: 2,454
发布: 3年前
播放: 1,519
发布: 4年前
播放: 12,331
发布: 4年前
播放: 22,217
发布: 4年前
播放: 77,129
发布: 8年前
播放: 225,875
发布: 8年前
播放: 188,054
发布: 5年前
播放: 125,700
发布: 5年前
播放: 14,502
发布: 7年前
播放: 2,110
发布: 7年前
播放: 114,457
发布: 8年前
播放: 9,393
发布: 7年前
播放: 198,414
发布: 8年前
播放: 77,129
发布: 8年前
发布: 4年前
播放: 20,876
发布: 4年前
播放: 21,891
发布: 7年前
播放: 37,548
发布: 7年前
播放: 30,201
发布: 3年前
播放: 26,456
发布: 3年前
播放: 66,230
发布: 8年前
播放: 225,875
发布: 8年前
播放: 367,861
发布: 1年前
播放: 304,118
发布: 2年前
播放: 19,833
发布: 6年前
播放: 88,638
发布: 6年前
播放: 213,732
发布: 8年前
播放: 93,677
发布: 8年前
播放: 225,875
发布: 8年前
播放: 66,230
发布: 8年前
播放: 2,682
发布: 2年前
播放: 1,038
发布: 2年前
播放: 1,881
发布: 2年前
播放: 1,824
发布: 2年前
播放: 5,690
发布: 4年前
播放: 4,286
发布: 4年前
播放: 7,870
发布: 5年前
播放: 7,834
发布: 6年前资料 论述 文章 解读 - {}
| | | | | | | | | | &&
兰亭集序19兰亭集序【晨读】一.字词拓展修 修饰。《楚辞·九歌》:"美要眇兮宜修。" 修理。《诗·无衣》:"修我矛戈。" 兴建。《荀子·王制》:"修堤梁。" 提倡。《书·武成》:"乃偃武修文。" 修行。《颜氏家训·归心》:"莫不怨尤前世不修功业。" 编纂。《隋书·刘焯传》:"[焯]与著作郎王劭同修国史。" 实行。《国语·晋》:"晋为盟主而不修天罚。" 远;长。王羲之《兰亭集序》:"茂林修竹。" 美好 。《隋书·列女传序》:"其修名彰于既往。" 贤人。《后汉书·刘恺传》:"景仰前修。" 期 qi&&&&&&&&&&约会。《穀梁传·隐八年》:"不期而会曰遇。" 约定的时间;期限。《史记·龟策传》:"勿令失期。" 到期。《左传·僖二三年》:"期而不至,无赦。" 穷尽,限度。《吕氏春秋·怀宠》:"征敛无期。" 希望。陆机《文赋》:"期穷形而尽相。" 预料,预期。曹植《洛神赋》:"进止难期。" 比,比拟。司马相如《上书谏猎》:"勇期贲、育。" && ji满一年的周期。《史记·张仪传》:"韩、魏相攻,期年不解。" 指一年。亦用为量词。年。《论语·阳货》:"期可已矣!" 期服。指为死去的祖父母等亲属服一年的丧。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致送达;传达。 《史记·刺客传》:"致光之言。" 表达。《汉书·朱博传》:"遣吏存问致意。" 给予。《晋书·山涛传》:"今致钱二十万。" 献出。《论语·学而》:"事君能致其身。" 获得;招致。《论语·子张》:"君子学以致其道。" 放置。《北史·薛辩传》:"致之度外。" 归还。《国语·鲁》:"致禄而不出。" 观念。《易·系辞》:"一致而百虑。" 意趣,情趣。《魏书·茹皓传》:"颇有野致。" 10.细密。《礼记·月令》:"必功致为上。" 临居高望下。《诗·日月》:"日居月诸,照临下土。" 統治;监督。《书·大禹谟》:"临下以简。"《左传·宣七年》:"王叔桓公临之。" 靠近。《左传·庄三二年》:"公筑台,临党氏。" 降临;来到。如:莅临。曹操《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面对,对着。范仲淹《岳阳楼记》:"把酒临风。" 照着字画摹写。如:临帖;临摹。 即将。孟郊《游子吟》:"临行密密缝。"&&次顺序在前一项之后。《书·洪范》:"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事。" 下一等;位居第二。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等第,次序。《论衡·自纪》:"拔擢越次。" 按规定次序。《史记·陈涉世家》:"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行列。《左传·桓十三年》:"乱次以济,遂无次。" 近傍,旁。《后汉书·邓骘传》:"既还里第,并住冢次。" 中,间。《庄子·田子方》:"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 军队临时驻扎。《左传·桓三年》:"次于陉庭。"特指驻军二宿以上。《左传·庄三年》:"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 止息,停留。《楚辞·离骚》:"夕归次于穷石兮。" 客舍。《易·旅》:"旅即次。" 军营帐篷。《左传·襄二六年》:"师陈焚次。" 二.参考译文永和九年,是癸丑年,暮春三月的开初,(我们)聚会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在一起)做修禊的事情。许多贤人都到了,年纪轻的和年轻老的都聚集在一起。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还有清澈的激流,(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引来作为流觞的曲水,(众人)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管乐演奏的热闹,(但)饮一杯酒吟一首诗,也足以畅快地抒发内心的感情。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春风徐徐吹来,舒畅极了。抬头观看天地广大,低头审察物类的繁盛,这样来纵目流览,舒展胸怀,足以尽情地(享受)看和听的乐趣,确实很愉快呢。人们相聚在一块,周旋应付度过一生。或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或者寄情于山水,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取舍有差别,(性情有)安静和躁动的不同,当他高兴地接触所遇到的事物,一时有所自得,(就感到)高兴和满足,竟不知道老年将要到来;等到他对所向往的事物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转移,感慨就随之而生了。过去(自己)所喜爱(的事物),顷刻之间已经成为陈迹,还不能不因此发生感慨;何况(人的寿命)长短听凭自然的变化,终于要归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是件大事哩。”岂不令人悲痛吗!每看到古人(对生死)发生感慨的原因,就像符契一样相合,未尝不面对古人的文章悲叹,心中不能理解为什么这样。本来知道把生和死等同起来的说法是虚假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代人看今天的人,就像今天的人看从前的人一样,(想起来真)可悲啊!所以一个一个地记叙当时参与兰亭集会的人,记录他们所著述(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人们对他们)所发出的感慨(是理解的),(因为)人的情趣是一样的。后代的读者,也会从这些诗文中引发感慨。三.作文万花筒1、架桥以后&& 东村与西村之间隔着一条小河,由于这里没有桥,两村的人往来都得绕很远的道。&& 这时,有人热心的年青人,用家里的横梁在河上架起一座独木桥,方便了行人。这很使东、西村的人高兴了一阵子,也称赞了一阵子。&& 但三天以后赞扬声变成一片埋怨声:&& “哼,一根木头也算是桥?”&& “平时走过它还要摇三摇,碰上雨天叫人怎么过?”&& “要是孩子、老人……”&& “再譬如说扛一袋、拎一包什么的……”&& “骑自行车的就更没办法!”&& “……”2、 都是“还”字惹的祸&& 两年前,巢湖的张先生向朋友高某借了14000元。今年3月,张先生因资金短缺只还了其中1万元。为避免今后出现纠纷,张先生又给高某写了一张欠条:张某借高某人民币14000元,今还欠款4000元。后来,高某因催款吃了几次闭门羹后,一纸诉状将张某告到法院,诉称张某尚欠其余款1万元,请求返还。接到起诉书后,张先生感到疑惑不解。司法所工作人员发现欠条存在重大歧义。“今还(huán)欠款4000元”,既可以解释为“今还(hái)欠款4000元”,又可以解释为“今还欠款4000元”。&& 根据《合同法》规定,如果一方提供的用词可合理地得出两种理解时,应选择不利于用用语提供人的解释。张先生为此输掉了官司。 3、用赞美“教训”你&& 在非洲的巴贝姆巴族中,至今依然保持着一种古老的生活仪式。当族里的某个人因为行为有失检点而犯了错误的时候,族长便会让犯了错误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公开亮相,以示惩戒。每当这时,整个部落的人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四面八方赶来,将这个犯错的人团团围住,用赞美来“教训”他。&& 围上来的人们,会自动分出长幼,然后从最年长的人开始发言,依次告诉这个犯错的人,他今生曾经为整个部落做过哪些好事。每个族人都必须将犯错人的优点和善行,用真诚的语言叙述一遍。叙述时既不能夸大事实,也不允许出言不逊,而且不能重复别人已经说过的赞美。整个赞美的仪式,要持续到所有族人都将正面的评语说完为止。&& 巴贝姆巴族人是智慧的,他们对待犯错人的态度是“尽管你犯了错,有了缺点,但我们依然爱护你、关心你、接纳你。既然你曾为整个部落做过那么多的好事、善事,有着那么多的优点,那么,请你认真地反思,然后心悦诚服地改正自己的错误。我们整个部落的人都坚信:你一定具备改过向善的信心与能力。4、花贩告诉我&&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几乎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颜色艳丽的花愈是缺乏芬芳。”&& 他的结论是:人也是一样,愈朴素单纯的人,愈有内在的芳香。&&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夜来香其实白天也很香,但是很少有人闻得到。”&& 他的结论是:因为白天的心太浮了,闻不到夜来香的香气。如果一个人白天的心也很沉静,就会发现夜来香、桂花、七里香,连酷热的中午也是香的。&&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清晨买莲花一定要挑那些盛开的。”&& 他的结论是:早上是莲花开放最好的时间,如果一朵莲花早上不开,可能中午和晚上都开不了。我们看人也一样,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志气,中年或晚年就更难有志气了。&&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愈是昂贵的花愈容易凋谢。”&& 他是为了要向买花的人说明:要珍惜青春呀,因为青春是最名贵的花,最容易凋谢。&&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每一株玫瑰都有剌。”&& 他的结论是:正如每个人的性格中,都有你不能容忍的部分。爱护一朵玫瑰,并不要非得努力把它的刺根除,只能学习如何不被它的刺刺伤;还有如何不让自己的刺,刺伤心爱的人。【精彩回放 】(一)走近作者王羲之(公元321~379,一说303~361),字逸少,东晋琅邪临沂人&&。是东晋也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书法家。出身于士族名门,是东晋政治家王导的从子。 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早年从卫夫人学习书法,后多鉴前代名家书法,博采众长,备精诸体, 有“书圣”之称。书法刻本以《乐毅论》《兰亭序》《十七帖》为著。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王”“二圣”。王羲之在诗文写作上也是高手。东晋文坛盛行骈文,王羲之是少数仍沿用散文写作,或以散驭骈的作家之一。其文风清洗,不尚辞藻而多情致。(二)关于写作背景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泛滥之时。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气,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中国史上享有崇高声誉。(三)关于文体特点《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四)“坦腹东床”的典故“坦腹东床”的故事说的就是王羲之。晋代太尉郗鉴派一个门客到丞相王导家去选女婿,王导领着门客“就东厢遍观子弟”。门客回来复命,对郗鉴说:“王家的年青人都不错,但是听到有人选女婿,却变得拘谨起来,只有一位在东边床上敞开衣襟坦腹吃饭的,若无其事。”郗鉴说:“这正是一位好女婿。”于是就把女儿嫁给了他。这位女婿就是王羲之。这就是“坦腹东床”代表择婿的典故。遂用“东床”“东坦”代指女婿。二.重点剖析(一)&&语段理解1.通假字虽趣舍万殊(“趣”通“取”,往,取。)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如,像。)2.词类活用例释(1)名词的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带——像衣带一般环绕着)(2)形容词的活用:①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齐彭殇为妄作。(齐——同样看待)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引以为流觞曲水。(曲水——使水弯曲)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兴怀——使怀兴。即:使感叹产生)(3)数词的活用:数字活用为动词固知一生死为虚诞。(— —— 同样看待,或看成一样)(4)动词的活用:动词活用为名词足以极视听之娱。(视听——耳目)3.特殊句式(1)省略句省主语①(群贤)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②(群贤)引以为流觞曲水省介词宾词引以(之)为流觞曲水省介词“于”①映带(于)左右②晤言(于)一室之内2.倒装句——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①不能喻之于怀——不能于怀(在内心)喻之②亦将有感于斯文——亦将于(对)斯文有感4.作者依据什么说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在第1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在这一段中作者描述了这次聚会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是一乐;而聚会是在“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谓良辰,是为二乐;聚会之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可谓景美,是为三乐;宴会之中“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可谓情真,是为四乐;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谓极视听之娱,是为五乐。作者感到人贤、辰良、景美、情真、赏心五事齐臻,所以认为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一句是对聚会情景的总结,突出了情感的主旋律——“乐”。 && 5.第1段中“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这句是对天气的描写,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而言,上文有“暮春之初”交待了聚会的时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正是对“暮春之初”天气的具体描写。还有,上文所写人们的聚会,如果缺少了“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样的好天气,便不会尽显欢快的气氛。就启下而言,由“天”“气”而及下文的“宇宙”,又由“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而及“俯仰一世”。这些地方都可见作者行文勾连过渡之绵密。 && 6.怎样理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这句话的意思和作用? && “向之所欣”,意为先前所喜欢的事情,即先前的“乐”事,具体指上文所叙兰亭集会这件事。“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言其先前乐事,顷刻之间已成往事。“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是一个双重否定句,意为尚且不能不因此而感慨。“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意为何况对于生命不论长短,终究难免一死呢?整个句子是一个用“……犹……何况……”关联的递进关系的复句,可译作:人们对于像兰亭聚会这样先前所喜欢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尚且感慨万千,何况对于生命无论长短终难免一死这件事呢? &&&& 准确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就会看出,作者这句话一是对从兰亭聚会联想到的现今人们“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和“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两种态度的看法;二是以“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引出“死生”这个全文的议论中心。这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宛如一个链环,不仅把第3段与第2段,且把第3段与第1段连成一个链条,使全文意脉相连,成为一体。 (二)整体把握1. 篇章结构的把握全文共三个自然段,可分为前后两部分,第一段为第一部分,叙述兰亭宴集的情况,写出了宴集的时间、地点、相聚的缘由、参加人员、集会地的地理环境及景物、当日天气和宴集的感受,是实写,以一“乐”字为基调。第二、三自然段是第二部分,写宴集以后的感慨,是虚写,一“悲”字为基调。2. 主题思想的把握本文写的是兰亭宴集前后的情况,抒发了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的慨叹,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蕴含其中, 本文第一自然段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素淡雅致,摄其神韵,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些都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第二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正因为作者对人生忧患有清新的认识,才可扬长避短,在有限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第三自然段,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当然应该看作是积极的。 (三)研究探讨&&1.如何理解这篇书序行文的巧妙?作者写供后人的《兰亭集序》,却先写昔人兴感之作,由“今之视昔”想到“后之视今”亦是如此,为使后人也对今天的所为所思“兴怀”,所以“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便“后之览者”也会“有感于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后人有感串联起来,巧妙地交代了诗集的由来,说明了编集的目的。2.《兰亭集序》一文是如何体现“文笔洗练,自然有致”这一特点的?本文仅325字,文中先记兰亭之会的概况,而后就死生问题发表议论;虽是书序,却以抒情笔调出之,淋漓满纸,美不胜收;加以文笔洗练,自然有致,更足以发人深思。略举例如下:①写景。如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水。短短的16个字就将兰亭四周的景色写尽,渲染了清幽的气氛,使人心旷神怡。②叙事。如“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记的是亭中游宴的情形,所用皆普通词汇,极少形容词,却将宴会进行中所有重要的细节都写了出来,也表现了与会人士的高雅。③抒情。如“情随事迁,感慨系之”,这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此它说出了古往今来人们的普遍感受。在回忆往事时,尽管感情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仍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感慨。又如“临文嗟悼”,也写出了许多人读古人文章时的共同体验,即在感情上跟作者发生共鸣。应当看到,作者的文笔如此洗练并非有意而为,而是句句顺乎自然,出自真情,使人觉得有无穷逸趣。自然清新的风格是本文能够流传千古的一个重要的原因。7.怎样理解“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 “一死生”“齐彭殇”是庄周对人生死的看法。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又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认为生和死、寿命长与短没有绝对界限,是相对的,这本不错。但庄子夸大了相对性,以致否定了生和死的区别,认为生和死相同,活了800岁的彭祖和夭折之人没有区别,这就是荒谬的。这是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评价庄子观点的错误。若从文中内容看,作者在第3段郑重引出孔子的“死生亦大矣”作为议论的发轫,而后连述古人、今人和后人无不为人生无常而悲,对生死之事而叹。既如此,庄子的“一死生’一‘齐彭殇”之说就是荒诞之辞了。【精品赏析】解读人生&&&&&& 朱威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无论是文采还是书艺,都是传世极品。尤其在立意方面,作者独出机杼,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宴游活动谈到有关生死的人生感悟,其哲理的思考,显得不同凡响。东晋时期,由于士族统治阶层门阀森严而且生活奢侈无度,使得相当一部分有文化教养的士族文人遁入纵情山水、游山翰墨的隐逸之途。他们注重精神自由,珍视人格完美,崇尚自然情趣,善于哲理思辩,真率任情,风流旷达。但是,由于政治的险恶和社会的动荡,他们在流连山水、饮酒赋诗的同时,又感到“所之既倦,情随事迁”而不能不“临文嗟悼”,因而酣畅之余,内心无不苦闷,无不感伤。文章开篇记叙了这次会稽兰亭的文人雅集,似乎突出了一个“乐”字,有良辰、美景,更有赏心、乐事。作者的叙述平稳舒展,保持了从容潇洒的仪态。在景色描绘方面,三月是花季,该是繁花似锦,而摄入笔底的只有山、水、林、竹,这表明了作者排斥浓妆艳抹,追求清新淡雅的美学情趣。写宴饮,在风和日丽、天朗气清之时,曲水流觞,“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沉浸于大自然之中,既有宽阔与开拓的襟怀,又有勃勃生机之体会,更是显示了文人之雅。生命的意识渗透在深邃的宇宙精神之中,此乃“信可乐也”。文章后半部分,感叹人生之短促,命运之无常,紧扣一个“悲”字。由乐转悲,看似突兀,但作者娓娓道来,却也顺理成章。作者在享受了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之后,难免产生一种曲终人散的凄凉之感。作者进而深切感悟到:再圆满的团聚终要离散,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再坚强的生命终要死亡。面对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作者只能感叹“死生亦大矣”!而生死问题,特别是对死亡的恐惧和忧虑,历来是中外和哲学所关注的重要话题。王羲之由眼前兰亭相聚的欢乐,推想普天下之友朋相处的情境: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情随事迁,自然乐极而生悲,进而想到生命短促,会短离长,盛会难再,怎不令人痛心;由兰亭一族到普天下之民,由生离到死别,伤感的广度大大扩展了。不仅如此,作者更推进一层,由现在回顾过去,由现在推想未来,“死生亦大矣”,这种感伤,是对人生哲理的追索,伤感中蕴含着对生的执著,对永恒的生命价值和人生事业的企慕和追求,因而这种感慨不是消极,不是沉寂,其间自有积极的一面。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王羲之在文中所说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是对庄子思想提出不同的看法,与虚无主义划清了界限。世间毕竟有许多美好的事物,而这些美好的事物又是那么难遇易逝,短暂的生命就显得非常珍贵;死是生命的毁灭,长寿毕竟不同于夭折。王羲之对老庄思想的批判,反映了中国“隐士”的另一种思想取向。他作为作家和书法家,纵情于艺术,以形象思维为重,但他坦然承认生命的脆弱,而兰亭盛会却可以不因参加者的死去而湮没人间,那就是作序记胜,流传后世。王羲之处于玄谈之风盛行的东晋,敢于批判庄子的虚妄之言,并且将深沉的伤感托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充分表现了他的胆识和理念,自然有其积极的意义。解读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自然洒脱的思想与深情超俗的情感无不让人怦然心动,继而掩卷长思。是啊,读此文,也是在解读人生啊。在文化的层面上解读《兰亭集序》&&梁玉富王羲之所创作和书写的《兰亭集序》,既是书苑珍品,也是文坛杰作,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本文拟从文化的层面上解读《兰亭集序》。从书法美学层面上解读。《兰亭集序》的彰显于世,首先是其书艺的超绝无双。它不仅仅是一般的书法佳作,同时集中而艺术地展现了魏晋时期特有的时代风貌和时人习气。笔墨实际上就是一个人才情、气质和性格的流露和暗示,当我们沉潜内心细细品味时,这些流淌于点划勾捺之间的活力和内蕴,就会那样真切地“复活”了。这实际上就是整个魏晋时代精神风貌的浓缩和倒影。王羲之将体现一个人内在自由精神的最佳表现形式“行草”发挥到极致,当我们在把玩这些线条时,魏晋时代的风貌和气度也就形象再现了。从的层面上解读。文中用疏淡的笔墨为我们勾勒了兰亭周围的景致。这些景并非纯粹的客观外在物,而是贯注了诗人和家心性的情致化之景,它体现了作者的精神生活。东晋士人对于自然的观赏明显带有哲学意识,他们自觉地脱身于名利场外,发现、理解和尊重自然美,从中汲取生命的能量和活力。如果作者缺乏宽厚博大的情怀,缺乏自由活泼的心灵,他笔下的景致不会如此空灵动人,澄澈透明。从哲学的层面上解读。作者借题发挥,道出了“俯仰一世”之间的人生感怀。钱钟书先生说过:“目光放远,万事且悲。”这也是《兰亭集序》中一再喟叹的“‘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这个“痛”字凝聚了王羲之深沉的人生忧患和对生命局限性的深刻洞察。这并不是低沉的格调,从中可以看出他对人生清醒的认识和冷静的思考,并通过自身的努力抗拒这人生的虚无,求得生命的无限。所以,陶渊明虽然感叹“人生似虚化,终当归空无”,但更唱出了“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的高调。曹操“人生几何,对酒当歌”引来的不是消极无为,而是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这种流风遗韵的远年流注,使众多的传统士人也为之深深地沉浸其中。如李白虽呼“人生在世不称意”,却依然高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苏东坡在“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慨叹中却焕发出顽强的生命力;鲁迅于“绝望和深渊”中“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为中华民族挺起了不屈的脊梁……钱钟书先生又说:“目光放近,则自应振作,以求乐观。”我以为这正是我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他们在经受着人生局限性考验的同时,依然努力创造出了瑰丽的生命华章。“在山阴道上走,如在画中游。”假如你能亲临兰亭,进入那种文化现场,许多东西就会迅速“复活”,掩映其间的森森林木,穿插云霄的处处绿竹,都会激活你对远年文化的深沉遐思。&& 墨池记北宋·曾巩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而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耶?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耶?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耶?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耶?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彰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耶?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耶?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美文共赏】曾巩作文,以文字简洁凝炼、章法严谨、布局分明和文气温醇安和著称于世。《墨池记》即其范例。它以大约300字的小记表达了极其丰富的内容:介绍临川墨池的地理位置;反复考证它作为王羲之遗迹的可信性;在叙述王羲之生平的同时,总结出他成就书法艺术的根本原因;又以后世无人达到他的书法成就为据,从反面论证力学的重要性;顺理成章地推出文章的主旨:人当力学以“深造道德”。作为一篇记,还优游从容地交代了写作《墨池记》的因由和州学教授扬善、劝学、立德的良苦用心。最后,由墨池的足以纪念,再次强调成就儒家道德的重大意义。这繁达十余层的语意竟被包容于区区数百字之中,作者驾驭语言的卓绝才能不能不令人拍案称奇。【同龄心语】冬季小语&&佚名假如春季是大地的再生,那么凋零的冬季不正是一种孕育吗?时序更迭,四季循环,像极一个人生命的历程,由明媚清纯的春进入热情活力迸放而理想高燃的夏季,然后自盛放的夏转入成熟的秋,由恬美成熟的秋进入沉思的冬季。于凛冽的冬季,像极走完了人生另一个历程,正期待另一个新的超越,正企望另一次新的突破,再展开另一种生命的新境界——期待另一个生命春天的来临。生命就是需要不断地超越,也需要不断地突破,才不致枯滞的。冬季真是属于沉思而非凋零的季节,田野上成熟的稻子已收割,田野裸裎自己的胸膛,没有稻穗摇曳,更无从听群蛙齐鸣,往昔有着青春绚丽,如今倒像进入禅境。这时农人正忙着堆肥,成车成车的堆肥正肥沃着贫瘠的土地;在这冬季,泥土正吸收着新的养分,当明春来临,牛犁翻松了新土,那土地就再洋溢无限的生机。我们所熟知的自然界,有些动物正在冬眠,冬眠并非死亡,而是一种新的蜕化;有些树木花草也弃绝了红花绿叶,但那也不是枯死,明春嫩绿的新芽,将展开一个新的绚丽的梦境。而守候一季的寒冬,你心里正孕育着什么?正想做何种的突破?我们生命之所以贫瘠,原因往往不是放弃了工作,便是因工作而放弃沉思;要不断地工作,也要不断地沉思。生命原是一个不知来自何处去之何方的奇迹,存在也是一个时空的偶然,我们需要不停地奋斗,高燃理想的赤子之心,来印证我们生命真正的存在,这样我们便需活跃我们的思维,点燃灵台的明灯,照亮我们该走的路,以便我们继续跋涉。生命也是需要不断跋涉的,不管昨日你有多少功绩,不管昨日你灵园里开了多少花朵,那是属于昨日;若你一心沉湎昨日的喜悦,就难享今日更清纯的欢欣。今日,一个新的开始,更需要我们前进,更需要我们去孕育,人生是一条永远走不完的旅程,需要生命的火把,直到成灰而泪尽……在这冬季,原不是告退的季节,守候一季寒冬,原在孕育明媚的春天。诗人意味深长地说过: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在冬季,让沉思丰盈的生命,也孕育更新你的疲惫或已充满创伤的心灵,来孕育一个突破超越而新的春天。冬季原是沉思的孕育的季节啊!别放弃,别叹气,别忘了冬季是沉思孕育的季节。丑陋的女孩木子一直都清楚自己是个丑陋的女孩。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常常望着我,无奈地嗔怪:“丑小丫!”丑就丑呗!那时的我,不知丑为何物,照样过得逍遥,玩得自在。当岁月终于把对灰姑娘的怜悯老巫婆的憎恶幻成那一缕远去的清尘,当日子终于一点点从“过家家”的吵闹声中远去,当有一天忽然发觉妈妈的衣角不再那么重要,我才渐渐从世人的眼光中从镜子里的面孔上领悟出:丑陋,原来是一个很悲伤很凄然的字眼。我却一直那么执着地追求着美丽。在无奈和伤感中,常常做一个很美的梦,一个关于丑陋的女孩忽然间变得美丽起来的梦,幻想着能有一个善良、慈祥的老妈妈,用她手中闪光的手杖向熟睡的我挥一挥,嘴中念着美好的祝愿,第二天清晨我便发现自己已如白雪公主般美丽动人……但这毕竟只是一个难圆的梦呵!梦醒的我也只能埋怨着造物主的不公,为何给了我一双可以写文章画画的手,一副挺不错的嗓子,却独独不能给我一个美丽的面容?就这样怀着浓浓的自卑生活了许多日。那一天,偶然间看到一个身有残疾的年轻人站在街头,一根拐杖支撑着他。纷纷聚集来的目光中,有善意的怜悯,也有恶意的嘲弄,但他似乎浑然不觉,依旧大声地和身旁的人谈着话,甚至,他向着一个想起哄的小伙子高高的昂起了头。从他写满了自信和不屈的眼光中,我看到了他的高大。也就在这一瞬间,一切似乎都豁然开朗。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至少,我还拥有一个完好的身体,拥有比眼前这个强者好得多的条件,他能够这么昂然地面对来往的人群,我为什么不可以?丑陋是我的缺点,但不是我的过失,我不可以使自己变得美丽,但我可以把握住自己的拥有,通过努力去争取更多的拥有!生活在这世界上,常常被别人关心、爱护着,也常常以自己的爱心去关怀、帮助着别人,每当这时,我都会被深深地感动,既然能够深深地享受到爱与被爱的欢乐与幸福,漂亮与否又有什么重要呢?这时,才感觉到自己过去很可笑。不是为了赵传那句“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的无可奈何的洒脱,也不是因为那句“丑女有才”而莫名其妙的兴奋,我所欣然的是美丑并不能妨碍一个人去追求美好的生活,去感受这个世界的温馨,去实现人生的价值。我可以在有星星月亮的晚上独自坐在椅上看天,可以在沉默中向着远方绽一个深沉的微笑;或者,在雨打芭蕉的夜,坐在窗前细心地叠那些小小的幸运星,听窗外细细碎碎的雨声,给自己带来一份宁静和圣洁。那时,我便可以说:这个世界上有的美丽原本就不属于我,那又何妨去追求另一种真正属于自己的美丽?这样想着,便向着镜中的自己粲然一笑,这才发现:丑女孩的微笑,原来也是美丽的。
浏览次数: 作者: 来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兰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