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什么意思"改革怎么改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
  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逐步加大,从去年上半年以来,为了稳增长相关部委先后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一度使股市和楼市借此机会又重新活跃起来,有人就此提出&稳增长的主力军仍是房地产&、&稳增长就要稳股市&等观点,似乎经济稳增长没有别的更好办法,只能走股市、楼市&双轮驱动&之路,直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供给侧改革&后才统一了思想认识,抓改革应该侧重什么?
  楼市再难承担稳增长的重任,不应为其增加更多职能
  回望2009年一季度,由于前一年度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GDP一度降到6.1%,为了稳定经济增长国家出台了多项促进房地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房地产迅速回暖,带动了经济的增长,2009年四季度GDP增长率达到了10.7%。然而自去年下半年以来,GDP增速在7%左右徘徊,重新刺激房地产,能否再创经济增速高涨的奇迹呢?
  答案是否定的。一方面,当时经济快速回升是多种政策措施共同作用的结果,房市只是其中的一项;另一方面,当前所面临的经济形势与2009年初有很大不同,那时候经济发展最大的问题来自外部,而现在则来自于内部,在内部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内需不足的情况下,单靠房地产发力,既无法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也无法促成经济的快速增长。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房地产市场的投机需求已被抑制,发展逐步趋向理性,但仍然面临需求不旺、空置率居高等结构性问题,因此,去库存就成为调整和优化房地产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股市不全是经济的&晴雨表&,无力支撑整个经济
  股市与经济增长虽然存在较多的关联性,但从近年来股市发展的实践看,其直接拉动经济的作用也很有限。2007年10月中国股市开始了长达7年的&熊市&,上证指数由6100多点跌至1600多点,但同期中国GDP增速却高达9%以上,这说明股市并不总是经济的&晴雨表&,它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按照资本市场的设计规则,股市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为实体经济&输血&,但前提是资本市场必须规范、市场机制必须健全,在市场发展还不完善的情况下,股市就会片面地强调融资功能,促使企业的经济行为短期化,政策市、资金市、杠杆市应运而生,&输血&变成&抽血&,股市再繁荣,成果不能落实到实体经济上,对整个经济的贡献就是有限的,凭借现有股市的一己之力挑起稳增长的重任,实在看不到出路在哪里?因此,下大气力来规范中国的资本市场任重而道远。
  以&供给侧&改革为契机,全面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夯实稳增长的基础
  楼市、股市难以支撑其经济的发展,但没有产业支撑经济稳定增长也不可能实现。当前,经济运行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供给与需求关系出现了新变化,要以此为契机,紧跟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步伐,打造更加强大的新兴产业,抵消传统行业衰退对经济增长产生的负拉动。
  一是加强技术创新,以新产品带动新产业。依靠原有的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达到极限,陷入增长发力的窘境,要实现新的突破必须大力发展创新,通过基础创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吸收再创新等实现新的技术进步。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进行,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推动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使制造业呈现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新特征,以此带动一大批新产业的兴起。
  二是大力推动&互联网+&的组织模式,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造。在工业领域,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改造传统生产及研发方式,提高传统工业生产的竞争力,或催生出更有竞争力的新业态;在领域,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提高金融效率;在服务业领域,推动&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旅游&等新模式,积极发展体育、文化、医疗、养老等高端服务业,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通过&互联网+&,进一步挖掘传统行业的发展潜力,推动一批新产业的诞生和壮大。
  三是加快产业融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信息技术革命和&互联网+&的快速推进为第一产业升级改造提供了新机遇,在此基础上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应是发展方式的转变,以&互联网+&、&生态+&、智慧农业(000816,股吧)、生物农业为发展理念或方向,通过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程度,使传统农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四是深化综合改革,降低新兴产业的发展成本。新产业的兴起伴随着落后产业、产能过剩行业的衰落与退出,这个过程也是资源配置改革的过程。为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深化人口政策改革,提高人口资源的配置能力和效率;深化土地、改革,促进这些生产要素向新兴产业倾斜;深化财税改革,降低新兴产业的财务成本;深化政府改革,简化审批流程,转变政府的职能定位,更好地为新经济服务。
  当前,经济结构调整正以供给、需求关系变革的形式加快实现,随着中等收入群体的快速扩大,消费升级对&供给侧改革&顺利推进,在淘汰落后产能、落后行业的同时,不断壮大新兴产业的发展,使经济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
  五是继续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程。在推动供给侧改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投资拉动经济的作用,当前投资持续走低已拖累经济发展,但盲目投资又容易加剧产能过剩,当前面对的不是&可不可以投&的问题,而是&投哪里、谁来投&的问题,要重点投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社会民生的重点领域,避免重复投资、低水平投资,通过增加投资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盘活存量。除政府主导的投资外,还要激活社会资本,扩展PPP项目外延,扩大准入范围,同时大力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程,把丰富的人力资源变成人力资本,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发展的新动力(310328,基金吧)。
  六是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稳定外贸增长。深化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突出创新驱动,共同推动对外贸易平稳健康发展。清理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以及实施政府定价或指导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实行目录清单管理,降低出口企业的负担。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扩大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区间。进一步提高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便利化水平,扩大结算规模。推出更多避险产品,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减少汇兑损失。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及新兴市场开拓的支持力度,加大对有订单、有效益企业的融资支持。
  七是狠抓落实,克服怠政、懒政,保证各项措施落地见效。为了稳增长,国家及各部门、各地方密集推出了一大批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最终都要体现在落实上,而当前各级行政机关普遍存在的怠政、懒政现象为稳增长措施的落实带来了实际障碍,这是一个政治问题、思想问题,在当前也是一个经济问题。通过反腐败、反对&四风&,一部分官员的违法犯罪冲动得到了根本遏制,但有人错误地认为&做得多错得多&,所以宁肯不做,这种风气如果蔓延,不仅败坏干部队伍的作气,更严重地影响到稳增长目标的实现。针对这种状况,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考核激励机制,加大行政监督力度,坚决克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状况,通过真抓实干落实各项改革措施。
产业投资内参
有价值的产业投资参考
产业投资咨询服务专家
来源:和讯网
关键词:供给侧 改革
 一年前,A股市场沉浸在牛市的氛围里,货币政策正步入降准降息的宽松周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下,资本市场的各项创新产品和理财模式也...
   据《证券日报》报道,随着国企改革全面提速,央企推进第二批试点的预期正在增强。市场普遍预计第二批央企改革试点名单将于2016年上半年公布。
  1月天量信贷后,利率分歧加大。看多者认为加杠杆不可持续;看空者担心货币政策取向生变。央行态度好像不是什么问题,嘴上是硬了点,但能随时监控信用...  博禹高级人才管理咨询集团公司近日发布其2016人才调查的初步结果显示,大中华地区在工作变动及薪资涨幅方面均呈现下滑趋势。该地区的雇主在&新常态...   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按照中央部署和要求,&十二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累计安排中央投资142亿元用于农村沼气建设。在中央...
  道路越来越宽,为什么出趟门越来越累?商圈越来越多,为什么逛个街越来越难?我们的城市是不是&生病了&?
  新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   2016年春节家电市场,与去年相较表现平庸,甚至在部分实体门店出现&门前冷落车马稀&的景象,但仍涌现了些让人难忘的消费热点和新趋势。
...   21日从北京市环保局获悉,环境保护部日前会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函,称3月底前,京津冀地级及以上城市试行统一重污染天气预警分级标准,其中&京津...  江苏省财政厅、物价局、住建厅、水利厅、环保厅共同制定的《江苏省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昨天正式发布,全面开征城镇污水处理费、调整污水处理费...  在19日召开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6年年会上,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表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供给侧改革,从这几个月的执行情况看,有两个问题急需解决...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投资咨询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投资咨询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 邮箱:.cn
中投顾问咨询服务
? 投资机会
热度---- 100%
热度---- 100%
热度---- 90%
热度---- 90%
热度---- 80%
热度---- 80%
?【】?【】?【】?【】?【】?【】
? ? ? ? ? ? ? ?
? ? ? ? ? ? ? ?
热点资讯排行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Copyright & 2002-.cn,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中投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 供给侧改革须避免三大误区 - 评论 - FT中文网
供给侧改革须避免三大误区
万博经济研究院院长
为FT中文网撰稿
11月9日,我应邀参加了中国总理李克强的座谈会,做了《从供给侧改革,全面降低企业成本,开启经济新周期》的汇报。碰巧第二天,11月10日,中国主席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中国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政界学界开始密切关注“供给侧改革”,且热度不断升温。
为什么在此时明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点有哪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该怎么改?要避免哪些误区,达到那些目的?笔者结合多年致力于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研究的经验,谈一些个人的浅见。
扭转经济颓势、重聚改革共识的战略选择
2008年、2009年两年,中美两国的经济都比较艰难,但为什么在2010年以后,美国和中国的经济走势出现了明显的不同,美国经济靠什么迅速走出衰退,中国经济又为何出现连续五年下行?
实际上,尽管美国搞了量化宽松,但真正推动美国经济走出衰退的,是以苹果产业链为代表的新供给、新需求、新动力。2010年以后,以苹果手机为代表的智能产业和移动互联进入全面的新供给扩张阶段,带动了美国消费的复苏、投资的复苏以及出口的比较大的反弹。所以2010年以后,美国经济逐步走出了衰退,走出了危机,进入一个上升周期,重新成为拉动世界经济的火车头。
反观中国,2008年推出了以“4万亿”为代表的需求扩张政策。虽然2009年短暂快速反弹,但是2010年以后就进入了持续5年的经济下行周期。中国经济为什么欲振乏力?就是因为有太多的产业处于供给成熟和供给老化的阶段。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大家对改革充满了期待,但是搞了两年以后,很多人对未来改革的方向有一点迷茫,改革的深度和力度都没有达到市场的预期。无论是土地流转,还是人口户籍制度、科技创新体制、金融体制的改革,或者垄断行业的改革,都没有达到两年前的预期效果。十八届五中全会之前,我在多个场合发表过题为《重聚改革共识,扭转经济颓势》的公开演讲。如何才能再次凝聚改革的共识?我认为,这个时候从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不但抓住了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而且也能起到重新凝聚改革共识,扭转经济颓势的战略性作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要点
那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究竟在哪里?我认为有五大要点:
第一个要点是刺激新供给、创造新需求,这是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微观理论基础,也是供给侧改革的基本出发点。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萨伊为代表的古典供给经济学提出,供给会创造自身的需求。新供给主义经济学认为,“供给创造自身的需求”是有条件的,只是在新供给形成和扩张阶段可以自发实现,在供给成熟和供给老化的阶段,供给就创造不了自身等量的需求。即便在新供给形成和新供给扩张的阶段,如果受到行政、税收等成本的约束,或者受到一些制度的抑制,供给也不能创造自身的需求,甚至很多新供给受到抑制不能形成生产力。所以新供给经济学的任务,就是创造条件,放松供给约束,解除供给抑制,通过结供给侧改革,让它具备这个条件。
相关互动与小测
滕泰上一篇文章
将评论同步到微博
小提示:设置一个头像,将会使您发表的评论更容易受到大家关注。
未经英国《金融时报》书面许可,对于英国《金融时报》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FT中文网(或: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已经英国《金融时报》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什么怎么改?
  ■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基础上对经济治理理念的重大创新,对于解决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意义重大。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了30多年的高增长,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总量供给不足,需求侧管理功不可没。但仔细回顾一下,以往我们每一次经济走出低谷,实现新一轮经济增长,其实都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密不可分。
  ■ 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管理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两个基本手段,前者重点是解决总量性问题,后者重点是解决结构性问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是以供给侧为重点还是以需求侧为重点,取决于当时的宏观经济形势。
  ■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有底线思维,就是要坚决守住增长和民生两条底线,瞄准既能有效提高供给也能在短期增加总需求的领域精准发力,在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同时重视促进就业等民生改善,确保在“十三五”时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目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可用的供给侧政策工具很多,关键在于提高整体协同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基础上对经济治理理念的重大创新,对于解决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意义重大。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形成经济增长新机制
  从理论上讲,经济增长表现为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和效率的改善。当人均收入水平较低时,可以主要依靠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实现经济增长。当人均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保持经济增长就需要靠生产要素效率的持续改善来实现。从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所面临的问题看,主要依靠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实现经济增长的空间已很小,通过生产要素效率的改进培植经济增长新动力则是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了30多年的高增长,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总量供给不足,需求侧管理功不可没。但仔细回顾一下,以往我们每一次经济走出低谷,实现新一轮经济增长,其实都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密不可分。比如,上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主要通过深化国企改革和抓住加入WTO的机遇扩大对外开放,成功抵御危机冲击,实际上就是一种供给侧改革。
  当前,应对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仍需要从供需两端发力,但重点要着眼于提高生产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植经济增长新动力和新优势。应当指出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解决中长期经济增长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因此,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既要确立必胜信念,又要充分估计所面临的困难,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高度理解和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确保改革沿着正确方向深入推进,使我国经济在较长时间里保持中高速增长。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眼点是解决重大结构性问题
  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管理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两个基本手段,前者重点是解决总量性问题,后者重点是解决结构性问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是以供给侧为重点还是以需求侧为重点,取决于当时的宏观经济形势。
  当前,影响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的重大结构性问题主要有四个:一是投资与消费比例不合理;二是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三是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四是总需求结构不合理。以前,我们主要是通过增加需求来解决结构性问题,每当经济出现增速下降时,我们就习惯于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需求侧管理工具来应对,也确实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应。比如,消费需求相对下降时,通过增加投资来调节;外部需求不足时,通过扩大内需来调节。即使对产业结构不合理、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等重大结构性问题,也通常能通过扩大需求政策,在高速增长过程中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这就导致了各级政府对需求侧管理的过度依赖。
  但是,当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增速必然有所下降,重大结构性问题也就无法通过高速增长得到缓解,反而在经济出现下行压力时更为突出。特别是近两年来,由结构性问题所导致的产能过剩严重、杠杆率高企、经济风险上升等问题集中出现,对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构成了重大制约。表面来看,这些重大结构性问题主要反映在需求侧,但其根源在供给侧,反映的是经济再平衡能力较弱。比如,投资与消费的比例不合理,反映的是国内供给体系无法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变化;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反映的是我国生产供给过度依赖出口需求,因为可贸易品通常为制造业产品;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反映的是我国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资本在初次分配中占比过高。这些问题的存在,根源在于我国经济在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供给结构跟不上需求结构变化,经济缺乏实现自我修复和平衡的弹性。要适应新常态,就必须改变以需求侧为重点的政策取向,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底线目标是确保在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同时改善民生
  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不断下行,是改革开放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经济回落。经济增速的下降,尽管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结果,但如果经济增速下降幅度过大,就会带来一系列民生和社会问题。因此,确保增长和民生的底线是当务之急。
  需求侧管理的主要政策目标是熨平经济周期,但由于导致当前经济下行的主要根源在供给侧,传统的需求政策的边际效应会加速衰减。供给侧管理的主要政策目标是提升经济的潜在产出水平,但它对总需求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因此,在供给侧发力,不但能有效促进长期经济增长,也能兼顾到短期总需求不足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尽量解决供给与需求的“错配”问题,也要适当扩大总需求,以确保稳增长和保民生的底线。
  就我国经济运行现状看,既能有效提高供给也能有效增加总需求的政策工具很多。比如,近三年来中央出台的一系列简政放权政策,有助于减少交易成本,提高总供给水平;同时也能提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积极性,增加投资需求。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有底线思维,就是要坚决守住增长和民生两条底线,瞄准既能有效提高供给也能在短期增加总需求的领域精准发力,在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同时重视促进就业等民生改善,确保在“十三五”时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功的关键是提高改革措施的整体协同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目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可用的供给侧政策工具很多,关键在于提高整体协同性。
  一是加强供给侧与需求侧管理的协同性。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是要放弃需求侧管理,而是要提高两者的协同性。从以往实践看,供给侧政策与需求侧政策存在一定程度的对立性,如降低企业税负作为供给侧政策客观上要求降低财政支出,但需求侧财政政策的实施又要求提高财政支出。因此,在当前的实践中加强供给侧与需求侧管理的协同性至关重要。提高两者的协同性,关键在于做好结构性文章,一方面将结构性税收政策与结构性财政政策相结合,另一方面将货币政策的总量管理与结构性放松相结合。具体而言,对税收边际成本高、税收弹性大的领域,如小微企业,应采取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亿万群众的创造活力,加速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对税收边际成本低、税收弹性小的领域,如垄断性行业,可采取适当增税的方法,达到稳定各级财政、增加财政政策空间的效果。财政政策方面,主要投入方向应从铁路、公路、机场等传统基础设施行业转向军工、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农村交通水利、城乡教育卫生以及前景广阔的城乡养老服务业,这不但有助于逐步淘汰水泥、钢铁、煤炭等传统行业中的落后产能,同时有助于刺激高新技术、生物信息以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货币政策方面,由于货币总量规模较大,继续全面放松不利于存量的调整和优化,并且大量流动性一旦进入实体经济,就存在引发恶性通货膨胀的风险,应继续坚持定向调控,实行结构性定向放松政策。
  二是加强短期和中长期政策的协同性。一方面,加强力度上的协同性。由于供给侧政策通常具有较长的时滞效应,短期政策在力度上宜大不宜小、宜快不宜慢、宜透明不宜遮掩。中长期政策要稳,相机渐进调整,以稳定全社会的经济预期。另一方面,加强目标上的协同性。由于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政策效应存在对立的一面,各项政策要紧紧围绕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来制定,促进全社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什么样的供给侧政策,都应力求在全社会形成正确的预期。尤其是一些事关我国长远发展全局的改革举措,应以提高生产要素供给效率为核心目标,不能因为经济的短期波动而轻易变向。
  三是加强解决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协同性。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注重“三个结合”。第一,把解决突出问题与完善市场机制结合起来。供给侧之所以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生产要素配置存在严重扭曲,阻碍了经济活力的有效释放和生产力水平的有效提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比如农村改革,重点就是要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前提下,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劳动力跨地区跨部门流动。第二,把解决突出问题与政府职能转变结合起来。由于财政分权体制的存在,地方利益与中央政策难免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宏观政策的实现效果。例如,目前经济中存在的大量落后产能,主要是因为地方政府从本地利益出发,盲目引进投资的结果。因此,解决当前供给侧的突出问题,必须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在继续推动简政放权改革基础上着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通过财权和事权的调整,合理设置地方收入税种,形成对地方政府行为的正向激励机制,使地方政府从增长依赖症中解脱出来,更加关注辖区内公共产品供给和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第三,把解决突出问题与垄断行业改革结合起来。在理论上,企业无论大小,生产成本由其技术管理水平所决定,而交易成本与流通成本并不能被企业所左右。目前,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经营成本高,主要表现为交易成本和流通成本双高上。对于交易成本过高问题,中央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简政放权举措,其政策效应将逐步显现。现在的问题是,企业的流通成本过高现象仍很突出,迟迟得不到解决。因此,要降低流通成本,必须加快垄断行业改革,使这些行业的定价机制合理化。(作者:沈坤荣 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
李洁琼 姚润萍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 &正文
供给侧改革大幕拉开!改什么?怎么改?
来源:中金在线综合&&&
作者:佚名&&&
中金在线微博微信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11月2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了消费升级的六大方向,主要包括,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和农村消费,通过发挥新消费的引领作用,培育形成新供给的力量,并提出了从土地、人才、财税、金融、投资结构、健全的环境政策体系提高企业经营生产的积极性。
  供给侧改革大幕拉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认为,该意见的出台,标志着供给侧改革已引起高度重视,亦释放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信号。
  在李佐军看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本质上讲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过去,我们过多地从需求侧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有形之手”伸得过长、干预过多。今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更多地发挥好企业和个人的作用。政府的主要职责是把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制定好,给企业和市场相对稳定的预期,提高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改什么?怎么改?
  历史经验表明,划定重点领域,进行重点突破是让改革达到最高效率的最好办法,越是针对性强的改革越是如此。那么,“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领域是什么?
  10月8日至10日,中央财办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鹤在广东考察时的讲话,给出了部分回答。刘鹤表示,要大力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更加重视“供给侧”调整,加快淘汰僵尸企业,有效化解过剩产能,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要把增强企业活力放在突出位置,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引导好社会心理预期,重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商业法制,切实发挥企业家重要作用,着力营造扶商、安商、惠商的良好市场环境。这预示着,在产业层面,淘汰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激发企业活力,将是“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领域。
  此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在减产能方面切实加大力度,取得实质性进展。
  目前,对整个中国经济,大家普遍关注GDP增速放缓,其实最具挑战性的是工业企业盈利水平下降。工业企业盈利负增长已经持续一年多时间,其主要原因就是产能过剩,特别是钢铁、铁矿石、煤炭、石油、石化等重化工业部门,产能过剩严重。PPI已连续40多个月负增长,这些行业对整个工业PPI下降的贡献占70%到80%。
  如果这种情况再继续下去,不仅企业经营困难加大,而且金融、财政的风险也会进一步加大或凸显。破解这一局面的关键,就是对严重过剩行业在削减产能方面要有实质性操作。
  但因为这些重化工业行业中主要还是国有企业,除了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减产能和稳增长之间的矛盾,还有人的问题和债务的问题需要解决。如果仅靠地方、企业、市场恐怕很难解决,还是需要从国家层面采取一些措施。推动企业减产能,还要进一步推动市场化的兼并重组,通过优势企业发挥主导作用,用市场化的办法对生产力进行重新整合,来提升整个企业的生产效率。
  第二,进一步放宽准入,加快行政性垄断行业改革。
  前段时间,放宽准入主要是针对小微企业,在商事制度改革、提高便利化程度等方面采取了一些举措,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稳增长、提效率来讲,不仅是要“放小”,可能更具有实际意义的还要“放大”,也就是在行政性垄断问题比较突出的基础行业中,切实放宽准入,引入竞争。这些行业放宽准入之后,能够切实改善供给、降低成本,同时能够通过竞争全面提升效率。
  第三,加快城乡之间土地、资金、人员等要素的流动,实现合理化配置。
  现在中国城市稳步发展,农村内部发展空间比较简单,未来新增长点在城乡之间。具体地说,现在推进城镇化,现有城市之间通过互联互通发展一些中小城镇,形成一定范围的城市带、城市圈,由过去孤岛型城市转变为网络型城市,这方面的潜力还很大。
  第四,加快培育有利于创新的环境。
  过去,人们总喜欢做产业发展规划,但创新从本质上来讲是很难规划的,最重要的是有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包括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作用,使国有企业负责人、民营企业经营者形成稳定预期,促进要素之间合理流动,加快培育人力资本,促进金融体系的改革,以适应转型升级需要。
  第五,进一步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大致有两个方向,一是创新,二是“精致生产”。“精致生产”就是把活做细,就是最大限度发挥“工匠精神”。我国大部分制造业摊子已经铺开了,但从整体来讲,精细化程度还比较低。在这方面中国的潜力很大。
  A股投资机会?哪里效率提升最快就投哪里
  易方达基金管理公司指数与量化投资部账户经理杨俊表示,经历了一年的大涨大跌,投资环境发生了改变,未来的机会存在于供给侧改革的提效中。
  杨俊认为,需求侧调控时代的投资逻辑往往是“政府刺激哪里就投哪里”,而未来供给侧调控时代的逻辑是“哪里效率提升最快就投哪里”。按此逻辑,未来可以重点关注的方向会指向于新兴产业和成长股,但绝不能仅仅止步于此,传统产业的资源整合、改造升级和制度创新,同样也遵从于这一逻辑,是值得深挖的“金矿”。
  具体而言,他指出,相对于“软性”制度改革创新,“硬性”的技术端或基于技术突破所现实的模式创新,更容易引发投资者共鸣。从供给侧切入,从实战出发,普通投资者未来可以首先重点围绕三个方向把握投资机会:预期未来产出效率大幅提升的行业领域,能迅速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技术革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以及能显著提升国家国际地位并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领域。
  沿着这个思路并结合行业基本面数据,建议重点关注的行业有:智能制造、非银行金融(证券保险)、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传媒、环保、军工、核电、航空航天。有投资机会的主题有:中国制造2025、并购重组、国企改革、京津冀协同发展 。他强调,随着监管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未来注册制的推出,本轮金融改革可能产生的另一个结果是,主动选股超越指数的难度将越来越大,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指数化投资将成为A股市场的主流投资模式。(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中金在线综合新浪财经、中国经济网、中国证券网)
责任编辑:cnfol001
好消息!还在为选择留学院校而苦恼吗?还在为复杂的移民申请流程而心烦吗?818出国网微信号汇聚最新的出国资讯,提供便捷的移民留学项目查询和免费权威的专家评估,为你的出国之路添能加油!
微信关注方法:1、扫描左侧二维码:2、搜索“818出国网”(chuguo818)关注818出国网微信。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供给侧改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