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范曾最近特别热门的诗句,请发过来。面试 谢谢你今天过来

全部微信分类
当前位置:
范曾谈中国诗词之美
本网站文章均来自网络
搜索结果,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立场,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请与公众号原作者联系,亦切勿轻易相信文章内容。如有侵犯权益,或者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络我们做技术屏蔽! 邮箱:
主持人:谢谢大家!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我们》栏目,今天《我眼中的中国》系列节目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部分所讲述的题目是《中国诗词之美》。曾经为我们讲述过中国国画之美和中国书法之美的范曾先生,能够一字不差地背出屈原的《离骚》,由此足见他对中国诗词的喜爱和陶醉的程度,我们非常希望他能为我们传达这种美感。我们请范曾老师继续为我们讲述中国诗词之美,有请。请坐。今天我们也通过思科的网真系统连线到了台北,因为台湾与我们有着同宗同源的中华文化的体系,在他们的教育系统中对我们今天要讲述的内容也特别地看重。首先请导播打开思科的网真系统。台湾的朋友你们好。  台湾观众:你们好。  主持人:六位看到了坐在我旁边的范曾先生吗?  台湾观众:看到了。  范曾:台湾的朋友好。  台湾观众:范先生好。  主持人:我要介绍一下我们台湾的六位朋友,她们是台北第一女中的老师和学生,其中有四位同学都是人文社会资优班的高中学生。感谢老师们和同学们,谢谢你们。  台湾观众:谢谢。  主持人:今天范先生要给我们讲的是中国诗词之美。范先生,请您先开始。  范曾:好,在我讲以前,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讲中国、希腊、德国这三个国家,用一个文艺的形式来象征她们,你们讲这三个国家都应该用哪一个文艺形式来象征她们?我们可以抢答。  主持人:请举手示意,包括台湾的朋友。  观众:雕塑。  主持人:希腊是雕塑。  范曾:正确。  主持人:德国。  观众:德国是音乐。  范曾:好,正确。那中国呢?  观众:诗词。  范曾:好。大家回答得很踊跃,很正确。的确,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家,中国古诗最重要的功能在《论语》上有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不学诗
无以言 不学礼 无以立 学诗 迩可事父 远可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都是孔子对诗的一个期盼。孔子讲,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你谈一个问题,对一句诗忽然兴起,立刻你很多废话不要说了,一句诗把你带到一个境界,可以兴;可以观,诗呢,  它是可以观赏的,这个“观”
要做观赏解释;可以群,你有了这样的诗句,你能唤起同样的心灵的感动;可以怨,这个“怨”
包含很多内容,比如讲:忧思、难忘的情怀、种种的顾念等等,都可以概括在这个“怨”字之内。因为中国的文字非常简练,因此它涵盖面就很大。这个是昆明大观楼一首长联,这长联写得是非常好,它上联这样写: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州,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九十个字。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这对联好不好,好对联。为什么好,对得工整:前面写景,后面写实;前面抒情后面抒怀。而且这个词,联中有联,就像大观园里有潇湘馆,有蘅芜院,有稻香村;也像颐和园里面有扇面殿等等,园中有园,联中有联。上联里面有五副对联,趁蟹屿螺州,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是不是一副对联,对联吧。四围香稻,万顷晴沙。是不是对联。九夏芙蓉对三春杨柳,对得好不好,对得好。下联里也有五副对联: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好对联。几杵疏钟对半江渔火,好对联。两行秋雁,一枕清霜。联中有联。这联语有没有点毛病,毛病就是太长。对联这种形式,从中国传统的至高的文艺人,有时候布局很完满。还有比这长的,上联一百八十个字,下联一百八十个字,成了两篇散文了。这个九十字也接近一篇散文,从诗词的要求,它是很好;从对联的要求,略有缺点,就是念了上联记不住下联。一般讲来对联有个要求,上联念完了以后,下联立刻出来,意思充分完整,这是对联语言的最高境界。什么是好对联,有三个条件:第一,它要有骈文的面貌,这对联一定要对仗。你比如讲我的博士生,我们经常做游戏,做游戏就作对联,这对联要求很高,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要叫你对副对联,作对联还要有意味。比如讲有个同学出了个“草原”,对个“砚台”,这“草原”和“砚台”什么关系啊,这不纯粹是文学游戏嘛?一点不错,艺术就是游戏之事也,艺术离开游戏,那你还做艺术干什么。真正的艺术家,就在他这领域一定是大玩家,玩出意味来,玩出深度来,玩出哲学的思维来,玩出意境来,高手。看我做的八个字:苍天作帐,滴水成文。苍天作帐是不是草原,滴水成文,砚台。这样的游戏我和我的博士生经常做。苍天作帐,平平仄仄;滴水成文,仄仄平平。它完全是对仗的,完全是骈文的面貌,作好的诗词有第二个要求:要有诗词的韵味。对联没有诗词韵味不行,过去有些大文人在一起老爱作对联玩,那个对联作得是好,令我们现在一百年过去,还为之心旌动摇,为什么,有诗词的韵味。他们有时候做游戏,我们来集唐诗的句子,上联要有个“女”字,下联要有个“花”字,而且要摆在第二个字,摆在第二个字,而且完全唐人的诗句。好,这个当然有很多人也能玩出来,上联:青女素娥俱耐冷。好,下联:名花倾国两相欢。好对联,有骈文面貌吧,有诗词韵味,可是缺了一个,就是我要讲的对联第三点:还要有散文的风骨。如果讲你的对联没有散文风骨,你就没有立场,也没有褒贬。青女素娥俱耐冷,名花倾国两相欢,到底说明了什么事情呀,表达了什么,这样的对联很容易作:三星白兰地对五月黄梅天,对得再好没有了,三对五梅对兰天对地,三星白兰地一种酒,五月黄梅天一个天气,一点意味没有。好,还是作这个对联,高手出来了:上联:商女不知亡国恨。下联:落花犹似坠楼人。一出来,大家掌声,为什么掌声,这里面有品格、有褒贬,有他的立场。所以一副好的对联,有骈文面貌、诗词韵味、散文风骨,具有了这三点,够一副好对联。主持人:好,我们把机会留给我们演播室的朋友们,跟范老师交流一下。好,您请。  赵飞燕(银行职员):我想请教一下范曾老师,在中国的历史上,女的诗人和词人对中国古诗词文化的影响和贡献,谢谢。  范曾:中国的女诗人,在汉代有蔡文姬,南宋的时候有李清照,清代有王征仪,她们在中国的诗词上都写了很浓重的一笔。有时候不让须眉,甚至于李清照对苏东坡的词还有所微词,讲他某些格律上的缺陷,当然苏东坡听不到李清照对他的批评了,因为苏东坡早已死了。可是照我想,李清照有她提意见的权利,因为她是非常精通词学,她发现苏东坡这样豪放的人偶尔出点毛病,苏东坡是很可能的。你看他写的《放鹤亭记》,写一个脚步的步,这来一点,多只鞋在旁边。《放鹤亭记》你们有没有看,有个“步”字,底下他写了个“少”字,这儿来一点,可能他爬山的时候步伐太快了,丢了只鞋也许。没关系,为什么没关系,因为他是苏东坡,他有他的大成就在那儿,笼罩很大的才气,他写错个字怎么样,一个人一辈子不写一个错字。我讲的是李清照,李清照的词当然非常好,你背一首李清照的词我听听。  赵飞燕:我背我最喜欢的一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谢谢。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我觉得李清照的这首词写得非常美,这个意境也非常地好,就是像一幅画一样。如果当代中国的画家,有谁能够把这首词作一幅画的话,我觉得一定非常地美,谢谢。  主持人:要是您的导师李苦禅先生在,作这样的画很合适。  范曾:李苦禅要画这张画,就是惊起一滩鸥鹭,题这个字就行了,不要画人物,人物我可以给他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她的词哀婉动人,遗憾的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一句也没提李清照,可能王国维在他思维里,对一些婉约的词人要求更高。你比如讲他对姜夔是贬义的,而对李清照是不谈,因为李清照做东西太好,他一说可能影响到他其他章节的对事物的判断我想这是他的一个想法。  主持人:这位女士。  索青(北京市朝阳区诗词研究会办公室副主任):我看过您一篇《炎黄赋》,觉得特别感人,我想每个炎黄子孙要看到都会很感动的。充满了一片爱国之情。虽然它不是诗词,但是我也想知道您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的这篇《炎黄赋》。  范曾:媒体这不太可信,他说范曾经过了几个月的苦思冥想,写出了这篇大赋。他们对《炎黄赋》的写作时间随意杜撰得出个结论,其实我一个早晨写出来的。蓄之既久,其发必速。对炎黄,我对他的了解,我对诗词本身的了解,我写这种赋体文的一种感受,如果讲是写慢了还写不出这样的气势来。  主持人:您能不能有一两句您觉得非常希望能够给大家欣赏一下的这样的句子,因为您刚才都背了别人的很多诗。  范曾:莽莽天宇 八万里云驰飙作 恢恢地轮五千年治乱兴亡 陟彼洪荒
万代千秋蒙庥厥功在我炎黄。开始这几句我要概括一下,中华的大地为什么陟彼洪荒、文明肇创,因为黄帝是谁,他是不是一个人。这个现在两说,黄帝这个名词,可能是原始的部落联盟的一个称号,所以我在《炎黄赋》里来讲,乃神乃人:也是人,也是神。因为我知道这些故事都是神话的故事。  主持人:其他的朋友,这位您请。  蒋步葛(江苏省淮安市建工局副局长):我和范先生有着深远的渊源,还是我在山西省忻州军分区当宣传科长的时候,我采访了范先生。  范曾:这是三十年前了。  蒋步葛:范先生有一句至理名言,给我记忆非常深刻,他说我这个人求知欲,欲壑难填。范先生说,有人说我是天才,其实我是介于天才和白痴之间的那种人,就是说我范曾和多数人的智力是一样的。我之所以成为天才是因为我的勤奋,他说他用过的毛笔,三大麻袋装不完;他用过的纸张,三大卡车拉不完。范曾:谢谢你刚才对我的表扬,至于几麻袋我不太记得了,可能我当时故作狂语也可能,诗人都有点浪漫,我相信我如果画一辈子画可能能够装几麻袋笔头。这可能是我当时平生多感激,最后发清狂,有点酒意。刚才您谈到一个人怎么样变成个天才,我想举马克思过去讲的话,他说一个哲学家和一个车夫的原始区别,比白狗和黑狗的区别还要小。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原始的区别,只要你不是白痴,不是智能障碍,可以使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我可以告诉你,一直到今天,我已经是七十一岁了,可是我每天早晨一直坚持五点钟起来。范曾:是那时候醒了,还是闹钟给闹醒的?  范曾:这个几十年了,它已成为条件反射了,不需要动静来喊醒我。那么过去王国维,他说自己必须每天两小时,绝不能动摇的一定要看书。他的学问之大,当然,我说是近代第一人。他的积累是持之以恒,当然他不是每天仅仅两小时,是最低限度。那么我之所以五点钟起来,我把王国维这个最低限度早晨完成,那么其他时候也可能,我今天写文章看书六个小时,这都是很多的。可是这种坚持非常重要,一个人记忆力可能有点差距,这个差距也是可以补偿的。你们知道《秋兴八首》里有匡衡抗疏功名薄,这个匡衡就是记忆力不太好的人。结果人家念二十遍,他念二百遍。所以讲抓紧时间,尤其年轻一代的人,不要虚度。  范曾:有什么问题要跟范先生交流吗。  蒋步葛:我们时代呼唤伟大的诗人,伟大的诗作。请问范先生怎么处理好人品、诗品和文品的关系,成为一个伟大的诗人。  范曾:这个诗人是呼唤不出来的,就像大师呼唤不出来一样。我们不知道何时何地忽然冒出个人,这人行了。你说在黄宾虹七十岁以前,再呼唤他他也出不来,可他占了个长寿,到了八十岁,辉煌;到了九十岁,不朽的大师。我举黄宾虹的例子就是要告诉年轻人,不要太急于地给自己定个什么指标,哪一年我成名家,哪一年我成大家,哪一年我成了大师,做不到。你越不想这个东西,可能它会接近你;你越想它,你本身就不是内美修能了。所以说我们平心静气地、孜孜矻矻地、朝斯夕斯地、念兹在兹地从事我们所喜欢的事情。记住八个字:一息尚存,从吾所好。  主持人:好,这位女士,您有请。  张淑琴(北京市朝阳区诗词研究会《雅风》副主编):范老师,你好。我的年龄已经七十二岁多了,这种年龄又没有文学的基础,怎么能进入诗词的殿堂?  范曾:中国诗词的殿堂是敞开来,向所有年龄段的人、所有学历的人、所有经历的人,没有讲可以不可以进,这不存在。这个需要自己花一定的时间和努力。孔子五十岁开始读《易经》说明他很努力,按说像孔子这样的人应该知道《易经》是多么重要,是五经之首,他五十岁开始(读)。我想艺术对我们来讲,不像《易经》那么沉重,它会使你在游戏的状态中渐渐深入,可是自己不要对自己提出太过高的要求。你比如讲,我现在范曾,我想做芭蕾舞演员去,那空生烦恼了。所以还是游戏之状态,忽然说不定哪天出一首大家认为极好的诗,这个就是不可预料的。我希望你写得越来越好。  张淑琴:谢谢。  主持人:我们台湾的同学和老师们有跟范先生交流的吗?  陈佳好(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级中学学生):范老师您好,如果说我们自己想要诗歌创作,除了在秉持着本真之心之外,像有些诗人创作是十分呕心沥血,可是有些人却能够信手拈来。我想如果我们一般人想要尝试的时候,范老师有没有什么样的建议,谢谢。  范曾:过去贾岛作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三年熬出这两句诗,别人一看就流下眼泪。那么我想这个是极而言之,就讲作诗有快有慢。你像祢衡,这《三国演义》诸位看过,到黄祖那儿,在宴会上写出一篇《鹦鹉赋》,我相信写得出来,叫我现在去一个宴会,三个钟头,我写不出一首短赋来才怪。因为你们看我的《急就章》都是不超过三十分钟写出来的,等稿子的编辑在旁边,提起毛笔来写。当然不是对群众不负责任,如果讲范曾那么对群众不负责任的话网上早骂开了。这个有一种神圣的自尊,也不是为了表现自己才思敏捷。作文章有快有慢,司马相如写文章慢,拿个毛笔尖含在嘴里,一直到毛笔尖都腐烂了文章还没写好呢。他不是大文人吗,也是大文人,我们看的是结果。你又快又好,当然高;你慢而好,也好。不过像这个司马相如吮笔而毫腐,像贾岛两句三年得,这都是极而言之。我们不要太相信古代文人最后发清狂的语言,讲李太白一定是醉了以后写的诗,我完全不相信。就像画画一样,画画也有快有慢。李可染先生,我的恩师画画就非常慢;南京一个大画家傅抱石,画画非常快,这个不重要重要,艺术是看结果。主持人:您是不是要接着讲中国诗的诟病,我已经看到了。  范曾:诟病其实很简单,就是我刚才讲的好的反面就是诟病。具体而言:第一,老是想怎么样能画好,你笔底下不动它好来不了的,你积以年月,一年、两年、十年,它必然就完全不一样了。如果不信的话你就这样试,它无法限定时间,也不要空生烦恼。烦恼障是经常使我们个人坐那儿就陷入困境的那个东西,如果讲你什么东西都不能放下,你老是想到画外的事情太多,想到诗外的事情太多,画和诗本身给你的就会很少。另外不要死于章句,不要死于格律,其实我对格律是非常重视的。我有个学生博士生跟我学诗,十年了,现在他的格律没问题了,在格律完全没有问题的时候,在意义上面我就进一步要求。经常他们写的诗和对联等等,他们都叫我用红钢笔给它改,有的写“隔”,这个诗说的不是那回事“隔”
;“此句过酸”
,什么叫酸啊?诸位哪个谈谈什么叫酸,这个酸。对,这个酸就是嗲,这个酸就是无文而拽,是为酸;多文而拽,是为腐。因为它有个动作加进去是个拽,它不是发出来的,一拽文这个酸秀才气味出来了,死于章句。古人有这个句子,一个小儒他会死于章句。可是这是人家的东西,这已言古人口了,你要点化他才行,你不点化他那就是一个套袭别人的成语。所以韩愈讲过:惟陈言之务去,陈腐的语言要去掉。那么格律重要不重要呢?你如果讲要做个真正的中国诗人,它重要。那格律会不会束缚你的思想呢?当你才藻不多的时候,当你腹中的文章不多的时候,当你的词汇很阙如的时候,你会感到选择东西很有局限,这个问题就需要积以年月慢慢解决。有了丰富的才藻,你又能够严格地遵守格律在严格的格律下而恢恢游刃有余,这是本领。你叫一个演《三岔口》几个武打的,在一个很广阔的空间打,他不算本事;就在一张桌子上,这个本事大,是不是?恢恢乎其游刃有余地,这就是严格的格律家所能够创造出来的一个艺术的极品。  钟宛嫣(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级中学学生):我们在试图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也常常遇到不知道如何使用一些意象,如何使用一些古人曾经有过的意象,但是我们却能够转换成自己的语言。  范曾:我举一个例子,像毛主席《咏梅》,他这就是看到陆放翁的咏梅词以后,他又有一个新的境界出来,两首词都是极好的词。可是毛主席他就能够点化,这样的点化是允许的,不是词面的抄袭,而是境界上的一个相通而提升。那么这样的对待古人的诗词,融化自己的诗词里是非常好的。  钟宛嫣:谢谢。  下期预告:  范曾:我给中国的诗词下了个定义:摩 挲 音韵 律 通 邮 人 鬼
神,这十个字是我对中国诗的一个简略的概括。作中国诗你不懂声音、不懂格律、不懂诗词的韵律,你谈不上是中国的古典诗。中国文字的特性决定了中国诗歌的特性。一字一个音,或者多音,比如讲看东西的看,你可以念成看,看是个仄声字,看就是个平声字。那么一字多义,忍,也可以讲是不忍,哪里能忍,哪里可忍。这一个字的多义性使我们在词汇的运用上有了极大的方便。还有对偶,骈文面貌,符合宇宙的最根本的大规律。中国的格律诗,对联就是对称,对称可是不是完全对称,中国诗词从声音、格律、中国字的特性、宇宙对称的根本规律,这些大体上都是天地大美对中国诗人的一种语言上的启发。一个人如果讲他的精神不能与天地精神相往还,他的整个情感约束在一间屋子里,他不可能有天岸马一般的诗思,他写不出好的诗来。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在我认为,律诗写到杜甫的《秋兴八首》,这是冠军;词写到辛稼轩的《永遇乐》,这是冠军;骈文写到王勃的《滕王阁序》冠军。  主持人:范先生能够把屈原的《离骚》一字不差地能够把它背诵出来,我们欢迎范曾先生。  好,他把这本书扔给我,意思是说,我看着他是不是有一字之差,是这个意思吧。  范曾:另外也是使人感到不要弄虚作假,对不对主持人:给我呢,不好,因为我的古诗词的修养也不好。我给一位古诗词修养极好的人,这样对着看一遍,他看有没有错,好不好?因为这样更加地不弄虚作假,哪位?这位老先生好像很厉害。  范曾:他戴老花眼镜了没有?因为这字比较小。  主持人:好,请您给看一下。  范曾:对《离骚》不熟的,看热闹,熟的人看门道,好不好。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路修远以多艰兮腾众车使径待  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  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轪而并驰  驾八龙之蜿蜿兮载云旗之委蛇  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  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偷乐  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  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乱曰 已矣哉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既莫足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请老先生点评。  观众:不敢当,朗诵得非常好,非常好。  主持人:一字没错吧?  观众:一字不差。  主持人:一字不差,谢谢
本网站文章均来自网络
搜索结果,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立场,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请与公众号原作者联系,亦切勿轻易相信文章内容。如有侵犯权益,或者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络我们做技术屏蔽! 邮箱:
上一篇:第一篇
下一篇:最后一篇
关注排行榜
友情链接:孙天浩的日志
学问和思想的史诗性爆发 ——读范曾长诗《庄子显灵记》
热3已有 427 次阅读&
将范曾置于整个中国文化史上来看,他绝对是只有苏轼这样的通才大儒才能相匹的天才。他的国画以“范氏式”的白描线条开创了古典文人画的新天地,也以独具一格的运笔和用墨方式架构出范体书法,他学贯古今,淹博中外,深厚的国学基础得到了国学大师季羡林的推崇,他的文学创作,特别是在古典诗词上的造诣登峰造极。更难得的是,他具有一般文艺家难以具备的深刻思想和高尚灵魂,这使他的一切文艺创作具有了无与伦比的思想高度和艺术高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说:“是一位有渊源、有宗主、有自己独特语言符号的大学问家。”在冥冥之中,史诗别无选择地选择了范曾,而范曾也抓住了史诗向他伸过来的触角,《庄子显灵记》横空出世了!
《庄子显灵记》长达三千多行数万言,全诗主体部分是七章,加上序诗和尾声,正好九章,显然是继承了屈原赋《九歌》的传统。中国人对数字九情有独钟,九是“天”数,寓意九九归一,也与庄子“齐天”精神相一致。范曾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不仅在内容上,也在形式上尽可能完美地与他要讴歌的对象保持了高度的一致。范曾先生以恣肆纵逸的艺术想象,虚构了庄子与太始、爱因斯坦、海德格尔、、柏拉图及的曾祖父的对话,追问宇宙与自然的起始,探讨生死的真谛,辩驳美丑的,诘问**与工具主义的非理性冲突,平息恐怖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磨难,在激烈的诘难中,多种学术思想发生猛烈碰撞,振聋发聩,发人深省,令人叹为观止,拍案叫绝!
《庄子显灵记》的艺术成就是十分突出的。全诗融屈骚汉赋、、戏剧套曲及自由体等不同风格、不同体裁于一炉,层层演进,首尾相谐,因为有一股“诗气”弥漫于行列之间,故而毫无拼凑的硬伤,这种万花筒式的长诗架构前无古人,成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
我之所以把《庄子显灵记》定为史诗,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叙事诗或者抒情诗,是由该诗的内容和思想所决定的。一方面,它没有叙事诗的情节可循,也没有抒情诗的情感跌宕,只有不同思想不同观念的冲突,而这种思想观念恰恰是真实历史的映照,大容量的思想以及学术成果汇集在一起,不是叙事诗或者抒情诗所能胜任的。另一方面,很显然地,范曾先生在创作该诗时,有意要将其在书画、、儒释道方面的素养和见解融入其中,以此来充分表达他对人类文明广博而深邃的思索。他抛弃了杜甫式的史诗发挥,因为杜甫式的史诗发挥显得短小,既与庄子驰骋无极的精神不合,也与他创作这首诗的主旨有悖,所以无论从诗的内容还是形式上来衡量,该诗都呈现出显著的史诗品质。
《庄子显灵记》创作的过程是复杂的,从诗后的“辛巳秋范曾于巴黎”的署款来看,当作于2001年的秋天,其时距他因1989年的学潮而发表“辞国声明”出走巴黎,至1993年重新回到国内,又过去了七八年。追求心灵自由的他终于认识到越来越开放的祖国,胸怀也越来越宽广,思想解放,言论自由,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人权得到了普遍尊重。他也已关注民生,关注国运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投入到慈善事业当中去,捐款总额达数千万元。史诗一般产生于神话和英雄的年代,为什么在越来越注重现实生存状态、理性认识大于感性认识的现在,还会诞生《庄子显灵记》这样的史诗?作以上的纵横观照,就不难理解,也毫不奇怪了。
刚表态过的朋友 ()0321中华好诗词最新一期 左岩跟范曾、赵忠祥聊诗词
真人网3月21日综艺#节目预告#3月21日 河北卫视 22:00 《中华好诗词期》第二季特别节目,诗词女神左岩相约播音泰斗赵忠祥 、国学大师范曾先生,谈古论今说诗词!精彩抢先看:赵忠祥老师现场演绎《岳阳楼记》 ,苍劲有力的声音,余音绕梁!
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春分的习俗都有哪些呢?1竖蛋。2吃春菜。3粘雀子嘴:把不用包心的汤元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田边地坎,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4春祭,扫墓祭祖。你那里春分有什么习俗呢?
0321中华好诗词最新一期 左岩跟范曾、赵忠祥聊诗词《中华好诗词》总决赛录制完成范曾助阵-看今朝-凤凰视频-最具媒体品质的综合视频门户-凤凰网
《中华好诗词》总决赛录制完成范曾助阵
将视频分享给站外好友,或嵌入到博客、论坛
选择成功,请使用ctrl+c进行复制
扫一扫分享更方便
下载客户端独家抢先看
已成功订阅
电视不播的
真相在这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范曾书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