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取消少数民族照顾分数,公平 公正 公开原则,公正,公开,每个学生上学都不容易,就1分,0.5分多少学生被没录取,

社会公平与教育机会均等
&您现在的位置:&&>>&&>>&&>>&文章正文
社会公平与教育机会均等
作者:董泽芳&张…&&&&文章来源:《教育与经济》2007年第2期&&&&点击数:&&&&更新时间:
&&&&一、教育机会均等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社会公平是指人们在利益关系上的无差别性,以及参与社会活动的平等权利和机会。社会公平和社会公正、社会平等都是关于社会利益合理化调整的价值目标性概念,具有一定的相通性,但内涵上各有侧重:社会公正主要涉及社会制度或体制层面,旨在阐明社会或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诸方面对社会成员应负的道德责任,同时表达社会成员对于社会应然状态的道德期待;社会平等更多地被解释为对某种现实状态的描述,用以表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应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同等权利;社会公平则是在遵循社会公正价值原则的基础上,致力于实现社会平等过程中,协调社会各种利益关系时所体现的价值取向或判断标准。&&&&伴随着人们对社会公平的追求,也开始了对教育机会均等的追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就提到每个公民,不分男女,从幼年开始就要受教育,这应该是最早的教育机会均等思想。随着公共教育的普及和人权意识的觉醒,对教育机会均等的研究也愈来愈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瑞典教育家托尔斯顿?胡森在其代表作《社会环境与学业成就》一书中,对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关于教育机会均等的研究作了综合评述。所谓“教育机会”是指用来测定个人接受社会、家庭和学校的物质条件与心理因素综合影响状况的一组变量。这组变量具体包括:①学校外各种物质因素;②学校内各种物质设施;③家庭心理因素;④学校心理因素;⑤教学条件。所谓“均等”,有三方面的涵义:一是起点的平等;二是过程中机会的均等;三是最终目标的相等。胡森还把教育机会均等概念演变分为起点均等论、过程均等论和结果均等论三个阶段。起点均等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些工业国里比较盛行,其主要观点是:上帝使所有的人具有不同的能力,法律应保证人人受教育的权利,但不同能力的人接受不同性质的教育。过程均等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一些国家中影响较大,其主要观点是:每个儿童从出生起就具有某些智力上的天赋或某些较为稳定的能力,教育的作用是帮助儿童消除外部的经济障碍与社会障碍,将来能进入与他的天赋和能力相适应的社会地位中去,因此教育制度或安排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儿童,让他们有机会享受同样的教育。结果均等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其主要观点是:在教育上仅仅有形式上的入学机会均等是不够的,还应当因材施教,向每个儿童提供使个人在入学时存在的天赋得以发展的各种机会,使不同社会出身的儿童有更多的机会获得进步,进而获得平等的教育效果。&&&&美国教育家詹姆斯?科尔曼在《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一文中,剖析了19世纪以来教育机会均等观的演变过程后,认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机会均等表现为不同的教育理念和诉求:在19世纪公共教育问世时所形成的教育均等思想,是向所有的儿童提供相同的普通课程;20世纪初,人们发现所谓“普通课程”是为少数人升学服务的,真正的教育机会均等,应该是根据每个儿童期望的未来提供相匹配的课程;50年代,强调教育效果的机会均等观念开始形成;60年代,人们更强调对教育输入各种资源的机会均等。1964年科尔曼在美国领导了对各种族教育机会问题的调查。在调查设计中,他提出了衡量教育机会是否均等的五种标准:一是看社区对学校的投入的差异,二是看学校的种族构成,三是看学校的各种隐性条件;四是看学校对背景相同和能力相同的个体所产生的教育效果;五是看学校对具有不同背景和能力的个人产生的教育效果。科尔曼的调查显示,差别性校外影响远远大于一致性校内影响;学校非但不能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反而会加深种族与阶层之间儿童的差异。由于存在着差别性校外影响,机会均等只可能是一种接近,永远也不可能完全实现。&&&&从国外教育机会均等观的演变可以看出教育机会均等具有如下特征:其一,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教育机会均等具有不同的内涵。其二,发展性。一方面,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另一方面,教育机会均等在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等方面的功能在不断完善。其三,差异性。在任何时候,教育机会的“均等”都不是“绝对平均”,而是以维护公平为目标、以保障权力为前提,针对有差异的个体施以必要的补偿教育或施以与之相适应的差异教育。&&&&我国政府一直把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作为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推进社会公平的重要目标。根据《教育法》及相关政策的规定,教育机会均等在我国主要涵义有二:一是指所有人不因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的差异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二是指在自然、社会或文化方面处于不利条件的个体可以通过教育得到国家必要的补偿和改善。&&&&教育机会均等与社会公平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教育机会均等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首先,教育机会均等是建立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活动是社会活动的组成部分,教育机会均等则是社会公平的构成要素。同时,教育作为社会的基础性事业,既联系着千家万户,又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因此,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就为建立社会公平奠定了广泛而坚定的基础。其次,教育机会均等是推动社会公平的有效途径。人是社会的主体,通过公平教育,使人人形成公平的意识,具有公平的行为,必然有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同时,也只有实现了教育机会均等,才有可能使社会弱势群体改变自身的生存状况,以消除社会差距,保证社会的公平。其三,教育机会均等是检验社会公平的文化标尺。罗杰斯认为;“只有机会均等的社会才是公平的社会。”公平的社会反映在很多方面,政治活动中的公开与有序,经济活动中的平等与诚信,反映着社会在政治、经济领域的公平程度,参与教育活动的机会均等则是反映文化领域公平程度的一个标尺。&&&&另一方面,社会公平是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基础。从历史唯物论的观点来看,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系统,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必须建立在社会公平的实践基础上。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分析,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不存在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在阶级对立的资本主义社会,也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教育机会均等。只有在没有剥削的社会中,人与人在教育上才能实现完全平等。科尔曼通过对美国教育的调查后提出:“完全的机会均等只有当全部差别性校外影响消失时才能实现。”新马克思主义者鲍尔斯在《不平等的教育和社会分工的再生产》一文中,更是明确提出:美国教育中许多机会不均等现象,其根源在于“等级制度及与此有关的阶级文化的差别”,因此,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也“不能只通过改变教育制度来达到”。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实现教育均等提供了必要的制度条件,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历史形成的城乡差别、地域差别、阶层差别等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因此,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仍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社会成员受平等教育的权力的不断扩大,社会将越来越有可能为每个社会成员提供与其能力相符的教育机会。&&&&二、实现社会公平呼唤教育机会均等&&&&21世纪初,我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实现社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只有把社会公平作为社会发展的首要价值目标,作为处理社会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原则,才能有效地解决社会活动中的种种矛盾,为和谐社会的建立创造条件。&&&&教育机会均等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必然要求。实现社会公平,首先要求社会成员在各方面都享有权利与机会的公平,而教育机会均等则是人们应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其次要求社会成员韵文化教育水平与思想道德素质有较大的提高。推进教育机会均等,保障每个人享受到与个体相适应的教育,不仅有利于充分开发人的智力潜能、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而且能够更好地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更深刻地认识社会公平的价值,更努力地推进社会公平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关注普及教育,并积极通过法律、政策和经济等多种手段来保障国民受教育机会的均等。1949年至2004年,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由20%左右提高到98.95%,初中阶段毛入学率由2.7%提高到94,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由1.5%提高到48.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0.3%提高到19%。同时通过颁布《扫除文盲工作条例》、《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保障少数民族、儿童、妇女和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权利。2004年,男女童入学率分别为98.97%和98.93%,男女差距下降到0.04个百分点,普通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女生的比例分别达到47.4%、45.8%、51.5%和45.7%,基本接近或部分超过了我国总人口中的女性比例。对少数民族地区,国家在经费、师资、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至2001年,在全国各地学校受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就达1852万多人,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18%左右。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了本民族的大学生,有’的还有了硕土研究生和博士生;51%的民族自治县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在农村地区,通过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国家西部‘两基’攻坚计划”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教育的发展,2004年“两基”人口覆盖率和初中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3.6%和94,1%,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4%左右,成人识字率位于发展中人口大国的前列。&&&&虽然,建国以来我国的各项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客观与主观的原因,使得我国目前在教育机会上还存在一些不均等现象: &&&&其一,不同地区的教育机会不均等。从高考录取率看,2003年,北京、上海等地的录取率超过70%,而一些落后地区的录取率只有30%。由于升学机会不均,造成城乡人口教育差距拉大。2001年在15―64岁人口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教育水平的城市、县镇和农村人口之比为20:9:1,其中本科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口之比为55:13:1。城乡教育不均使大批低教育程度人口积淀在农村,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2000年,全国3/4以上的文盲、半文盲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在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52.3%,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只占7.7%,低于城市33个百分点,而大专以上学历仅有0.74%,低于城市12个百分点。&&&&其二,不同阶层的教育机会不均等。一般说来,农民、工人子女获得优质基础教育和升大学的机会比机关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子女少得多,近年来,更加大了这种差距。以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家重点大学为例,2000年清华大学农村学生的比例为17.6%,比1990年减少4.1个百分点;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农村学生的比例为22.3%,比1990年减少了5.7个百分点。另据对2000年全国城镇住户调查的统计分析,“服务性工作人员”和“商业工作人员”阶层子女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仅为15.3%和13.0%,而“机关、企事业负责人”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子女均有将近一半接受过高等教育。&&&&其三,不同性别的教育机会不均等。我国女性的文盲和半文盲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统计显示,全国15岁以上1.5亿文盲中,女性占75%。调查还表明,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流生中,女童比例远远高于男童,2000年10―14岁的学龄儿童辍学率,女童占57.9%,在农村地区女童更高达60.7%。同时,女性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机会也相对较少。2004年在校女大学生、女硕士、女博士的比例分别为45.7%、44.2%和31.4%。可见,教育层次越高,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越少。&&&&上述诸多方面教育不均等现象,不仅制约了落后地区、弱势群体子女、女性受教育的机会与教育的和谐发展,而且极大地影响了社会公平的实现。&&&&三、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推进社会公平&&&&当前,我国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既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又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条件,这就必然牵涉到对教育公平与效率的选择问题。这种选择正确与否,不仅影响到教育改革的方向,而且关系到社会发展的进程。在处理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时,始终存在着三种选择:&&&&一是追求公平,放弃效率。即实行教育机会均等政策,使人人受到有限的均衡教育,以牺牲效率来保证社会的安定与平稳。新中国成立后的前20多年,基本上采取这一策略,批判教育上的合理分流,导致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和教学质量上的低水平。历史证明这种选择不可取。&&&&二是追求效率,牺牲公平。即以提高教育效益为目标,把有限的接受高层次的或优质的教育机会,通过制度安排配置到经济文化发达地区或重点学校,以牺牲落后地区、薄弱学校的教育为代价来换取发达地区、重点学校的教育更快发展。实践证明,这种选择虽有一时成效,但从长远看,由于人为分化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很多,也不符合社会主义使人人都得到全面发展的原则。&&&&三是统筹兼顾公平与效率。教育机会均等既是一种永恒的价值追求,又是一个无限接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始终兼顾公平与效率,并把这一理念体现在“层次推进策略”上。所谓“层次推进策略”,一是指阶段上的层次推进。在基础教育阶段应以公平为主兼顾效率,即保证每个人享受基础教育的平等权利,努力实现教育结果的均等。基础教育的机会是否均等不仅影响到每个人的发展前途,而且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在基础教育后阶段应以追求效率为主兼顾公平,即保证每个人参与教育竞争的权力平等,有限的教育机会只有通过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与不懈努力才能获得。二是指程度上的层次推进。在义务教育阶段,首要任务是大力普及义务教育,实现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在义务教育已经普及的地区,努力扩大优质教育的比例,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机会均等;在高等教育阶段,先要通过公正的制度安排,严格的规范约束,保障入学机会的均等,然后逐渐扩大招生规模,以满足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实现“人人上大学”的结果均等。三是指范围上的层次推进。我国社会经济与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不能搞“齐步走”、“一刀切”,而应从小范围做起,基础教育先抓好一乡、一县之内的机会均等,高等教育先抓好一省、一市之内的机会均等,而后积累经验,准备条件,逐步实现较大范围乃至全国的机会均等。&&&&当前的教育机会均等,我们应该注重通过公平、公正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调适来保障各地区、各阶层、各民族和性别之间的平等受教育权,调整和克服各级各类教育中存在的教育不均等现象,其具体措施有三:&&&&第一,采取差异策略,促进地区之间的教育机会均等。我国教育发展的地区性差异显著,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实现教育机会的绝对公平,因此国家应该在全面统筹我国教育发展规划的前提下,在具体措施上采取差异策略,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政策和要求。特别是要采取措施加快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步伐,改善落后地区的不利教育状况。在政策、经费和师资等方面对落后地区进行倾斜和补偿,增加落后地区的教育资源,提高这些地区的教育水平,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教育差距。特别是对教育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国家应加大扶持力度,实行专项补贴,并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需要和特点来调整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注意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政府要在招生分数线、招生指标、助学金标准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以此来缩小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教育差距。&&&&第二,扶持弱势群体,促进阶层之间的教育机会均等。首先是对弱势群体阶层家庭的扶持。阶层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政治资本、社会资本、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上。弱势群体之“弱”,主要体现在上述四种资源占有上的贫乏。扶持弱势群体亦需从对四种资本的补偿入手。政治资本和社会资本无法简单地通过补偿来实现。国家能够做的就是通过公平的政策与制度设计来消除政治资本和社会资本在教育机会获得中的不当干预。对于经济资本欠缺导致教育支付能力不足的家庭,政府可以采取一定措施,如对老少边穷地区和城市下岗职工家庭发放一定数量的“教育券”等加以弥补。对文化资本短缺,即父母文化水平偏低的家庭,可以通过扫盲班、文化提高班等形式尽量提高家长的文化水平,此外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辅导班,对那些父母无力进行辅导的孩子进行额外的教育补偿,以缩小因家庭文化资本缺乏带给孩子的教育不均。其次是对弱势群体阶层子女的扶持。对贫困家庭子女,免除其义务教育阶段的各项费用,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合理的教育成本分担制度,并通过奖学金、助学贷款、生活补助、学杂费减免等形式减轻贫困学生的经济负担,使他们不因贫失教;对流动人口子女,应打破现行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实行“居住地责任承担”制度,即适龄儿童按居住地原则接受义务教育的制度。取消借读费,平等对待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对残疾儿童,应由专门学校的特殊教育逐渐转为普通学校的全纳教育,除在经济上给予一定补偿外,还应在学业上给予特殊辅导,并注意在校内构建平等、无差别、无歧视的教育环境。&&&&第三,制定鼓励性政策,促进不同性别之间的教育机会均等。不同性别的教育机会不均等主要存在于农村地区和偏远贫困地区。影响这些地区女童受教育的因素,一是社会和家庭因素,包括学校的安全与距离、家务负担、缺乏榜样、早婚早育习俗等;二是学校教育因素,包括教材中的男性霸权、教师对学生态度的性别差异等;三是农村教育的适应性问题,主要是当前农村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不适应农业生产和生活实际的需要。要消除性别间的教育机会不均等,首先要强化政府行为。要继续推进贫困地区的“巾帼扫盲行动”,提高妇女的文化程度,营造性别平等的观念,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新风尚;要加大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加强学校基本设施建设,为女童接受教育提供一个安全的学校环境。其次要改革学校教育。要调整教科书中性别不平等的内容,增加女性榜样和正面形象;要改革农村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增强对农村生产、生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再次要引导社会观念。加强性别平等的宣传教育,挖掘女性教育成功的典型,树立性别平等的教育榜样。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我来评论:
请遵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高考加分给投机分子提供了机会,严重破坏力高考的公平性,给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是违宪的政策,宪法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16:50:05&)
( 12:21:48)
( 09:35:37)
20字(26/0)
( 17:10:43)
( 13:47:09)
20字(11/0)
( 17:32:45)
13字(17/0)
( 17:59:26)
( 16:38:22)
56字(19/0)
( 18:59:37)
101字(41/0)
( 17:59:53)
33字(25/0)
( 16:48:20)
( 16:50:05)
16字(63/0)
( 15:02:16)
30字(18/0)
( 12:09:17)
55字(33/0)
( 11:47:19)
229字(25/0)
( 11:45:06)
391字(41/2)
( 11:46:02)
229字(25/0)
( 10:23:55)
67字(31/0)
( 01:26:04)
88字(46/0)
( 13:09:27)
191字(35/0)
( 06:59:56)
123字(95/0)
( 20:03:34)
11字(34/0)
( 17:05:06)
197字(42/0)
( 08:20:57)
32字(36/0)
( 23:00:58)
108字(43/0)
( 22:43:13)
92字(48/0)
( 22:34:50)
327字(46/0)
( 18:59:35)
55字(51/0)
( 17:20:49)
( 17:10:22)
41字(53/0)
( 14:53:24)
31字(78/0)
( 13:41:42)
17字(61/0)
( 13:01:00)
22字(51/0)
( 12:11:48)
10字(26/2)
( 12:20:45)
( 11:55:40)
16字(44/0)
( 10:58:19)
15字(60/0)
( 09:59:44)
143字(60/0)
( 08:24:16)
33字(42/0)
( 07:07:05)
25字(30/2)
( 09:07:44)
18字(35/0)
( 07:08:37)
69字(275/6)
( 21:27:19)
( 18:10:32)
( 16:42:43)
44字(50/0)
( 06:54:00)
13字(377/0)
( 22:09:01)
24字(33/0)
( 21:42:52)
128字(55/0)
( 19:41:45)
21字(68/0)
( 17:12:24)
25字(54/0)
( 17:02:47)
( 16:18:38)
6字(100/0)
( 15:46:21)
60字(85/0)
( 15:10:58)
14字(34/0)
( 12:48:05)
21字(45/0)
( 12:06:09)
198字(72/0)
( 12:02:41)
45字(30/2)
( 12:03:26)
75字(60/2)
( 12:06:19)
10字(67/0)
( 11:09:37)
110字(51/0)
( 10:17:26)
45字(44/2)
( 10:28:19)
58字(54/0)
( 09:19:10)
31字(50/0)
( 09:12:32)
142字(47/0)
( 08:28:27)
21字(45/0)
( 06:46:09)
46字(63/0)
( 06:45:04)
14字(54/0)
( 23:48:15)
127字(65/0)
( 23:29:42)
21字(81/0)
( 21:26:43)
75字(46/0)
( 20:45:34)
27字(46/0)
( 19:59:06)
65字(50/0)
( 19:50:07)
125字(52/0)
( 19:19:37)
43字(69/2)
( 19:27:23)
14字(76/0)
( 18:46:32)
( 18:36:51)
193字(337/0)
( 17:18:35)
18字(44/2)
( 16:50:22)
10字(39/0)
( 17:03:46)
49字(75/0)
( 16:59:50)
15字(45/0)
( 16:54:12)
17字(50/0)
( 16:51:03)
14字(66/0)
( 16:46:06)
34字(110/2)
( 16:53:18)
18字(49/0)
( 16:44:12)
15字(33/0)
( 16:27:58)
246字(47/0)
( 16:22:42)
34字(155/4)
( 13:05:23)
( 16:50:59)
70字(58/0)
( 16:08:25)
10字(41/0)
( 16:00:03)
168字(85/0)
( 15:57:16)
54字(44/2)
( 16:56:41)
46字(54/0)
( 15:53:30)
220字(56/2)
( 17:00:49)
74字(61/0)
( 15:46:04)
56字(42/0)
( 15:42:18)
53字(61/2)
( 15:45:31)
56字(48/0)
( 15:38:47)
88字(57/0)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灰常点评]浙江某地高考人数减少1/5,少数民族考生人数不降反升,试问教委何时取消民
我是西部人,在西部民族地区,大量汉改少,一到高考时节汉族学生不正常减少已经不是新闻,伴随着是民族问题的日趋复杂。现在在沿海浙江工作,非常震惊,现在东部沿海地区现在也有这个趋势。 我工作的地方是杭州周边富县萧山区(就是原来),这个区2007年的时候参加高考人数为年,参加高考人数仅仅为9473,3年内,参加人数差不多减少了1/5。而少数民族加分人数从几十个增加到了今年的101个。     就人口构成来看,这个区原来根本就没有多少少数民族人口,近年来随着大量外地外嫁女(来自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小孩报少数民族户口的越来越多。整个浙江来说,情况更严重,第四次人口普查到第五次人口普查,浙江就增加了90.48%的少数民族人口,几乎人数翻了一倍。第六次人口普查还没开始,但是估计情况只会严重。      2009年浙江高考加分人数最多的也不是所谓的特长生,也是少数民族学生,超过2000名。     试问高考的公平是什么?加分的出发点是什么?是帮助客观条件不具备的弱势群体。而在浙江这种发达省份,少数民族和汉族都在同一个条件下接受汉语教育,为什么还要加分?特长生哪怕有猫腻,多少还有学生是通过自己努力获得加分,比如奥数竞赛,的确说明人的能力突出的。而少数民族加分完全就是凭出生,凭种族,这本质上是逆向种族歧视。     西部现在民族问题已经积重难返,我呼吁浙江这类沿海省份的老百姓不能对这个问题漠视。浙江是高考强省,高考分数排名,一分就可能会踢到200多个学生,加5-10分也是非常大的利益。如果最近这几年不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等到这15年成为的新浙江人的少数民族第二代第三代出生的时候,少数民族加分学生的比例还会大量提高。浙江少数民族人口还会伴随这种不公平政策继续爆发性增长!(民族间婚配都跟少数民族的多)。     浙江的成功是浙江代表汉文化重商主义那部分的成功,不是少数民族主义的成功。汉族中流砥柱的作用和权利不应该无原则的妥协给逆向种族主义!希望浙江的朋友一定必须呼吁尽快取消民族加分。同一地域,加分政策一视同仁。我不希望我家乡出现的情况今后在浙江会愈演愈烈。我不希望浙江这类原本没有民族问题的地区,因为一个错误的政策,以后变成所谓的民族混居区,也要和家乡一样搞民族和谐政策!  
  附四普到五普,即1990年到2000年,全国少数民族人口增长最快的区域:    广东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率为251.43%、    浙江为90.48%、    上海和江苏均为66.67%、    北京为43.90%;        和全国人口增长率比(无论汉少),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率比总人口增长率分别高出213.88个、77.63个、55.75个、和41.20个百分点;            下表为各年龄段民族人口,汉族老龄化最为严重。民族人口增长多的沿海地区,以后的少数民族加分数量会井喷式上涨:    五普”各民族人口年龄构成(%)        民族别 0一14岁 15一59岁 60岁及以上 65岁及以上         00 90         全国 22.90 27.69 66.64 63.73 10.46 8.58 7.10 5.57    汉族 22.46 27.13 66.91 64.14 10.64 8.73 7.25 5.67    蒙古族 27.03 35.82 66.58 59.07 6.39 5.1l 3.96 3.08    回族 27.32 31.99 63.99 61.06 8.68 6.95 5.70 4.51    藏族 30.99 35.86 61.01 56.64 8.00 7.50 5.11 4.81    维吾尔族 32.97 39.42 59.63 53.30 7.41 7.28 4.77 4.77    苗族 29.80 34.82 61.67 58.77 8.53 6.41 5.42 4.10    彝族 30.27 35.36 62.10 58.11 7.64 6.53 4.79 4.05    壮族 24.43 33.64 65.47 58.64 10.10 7.72 6.79 5.19    布依族 30.87 33.74 60.16 58.82 8.97 7.44 5.67 4.85  
  等到几十年以后
这些改少的汉族意识逐渐减弱    就是各族互相斗殴的时候了
    估计就跟当年的五胡乱华 安史之乱一个样
  又到一年高考时了啊。顶一下、
  再回来顶一下,关于北京今年高考人数比的帖子还没放行,等下午重新发!
  永远不要凭你自己一己之念来质疑
  凭什么就要给少数民族加分那?
  汉族人强烈要求名族平等!!
  作者:流光三月 回复日期: 03:49:51 
    等到几十年以后 这些改少的汉族意识逐渐减弱        就是各族互相斗殴的时候了         估计就跟当年的五胡乱华 安史之乱一个样     ---------------------------------    几十年大概不会, 一两百年后很难说。   现在边疆乱起来, 和人口的此消彼长关系非常大。而且汉族的兵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真要是大规模冲突,纵然战斗力不差,有伤亡对家庭的创伤也十分巨大。    我真的没想到, 浙江江苏这些省份也开始沦陷了。  大家都在同一片蓝天下生活 学习
靠一个很多都是莫须有的少数民族成分,就可以加分。 这种不公平对学生来说是残酷的。      人口普查就不抱希望了, 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时候, 少数民族新增人口就占新增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四十八点二,多震撼的数字。 等于二十年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一半以上都是其他民族。
    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呢? 又会是什么样的杯具。
对少数民族的不正当优惠政策,将彻底改变中国的民族比例。 今天的领导人捞取好名声,却要为祸以后。
汉族从建国时的绝对大族(大到汉族根本应该属于民族国家)最终会降低到什么比例?会引发多少动乱与灾祸。 现在已经出现的问题还不够可怕么。    
  作者:彪炳显赫 回复日期: 07:17:05 
    凭什么就要给少数民族加分那?   -----------------------------    加也可以, 要适当适度, 而且要给真正的少数民族加, 民族是什么,是文化啊, 不是你有个八分之一的少数民族血统就是少数民族乐,难道那八分之七不存在么。    如果加分, 那个申请加分的人应该经过必须的考试,的确精通本民族语言,文化。
否则凭什么加分。谁知道你不是几千块钱改的户口,或者根本就只是有个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的其他民族血统。    现在就是政策便宜太大,毫无半点监控力度,哪怕孩子有八分之一少数民族血也能当少数民族, 所以少数民族人数疯狂上升。一切一切与汉族没有半点不同,然后攫取大量的利益。    这些利益都是汉族作为主体民族出让的, 但是未必能换回来什么可爱的东西。
  我同学是朝鲜族的,因为她奶奶是!  我没听说她高考有加分啊!  少数民族的有加分的,好像是聚居地的才行的吧  搞不太清楚
  作者:游戏人生_ 回复日期: 08:19:09 
    我同学是朝鲜族的,因为她奶奶是!    我没听说她高考有加分啊!    少数民族的有加分的,好像是聚居地的才行的吧    搞不太清楚  ------------------------    那你同学就是八分之一的朝鲜族了? 在我心中这种一般自动划分为汉族。。好吧,我自我安慰的。    高考加分了也不一定要昭告四方的, 闷声发大财更好。 不过的确是不同省份有不同规定。    重点大学都有少数民族名额,而且可以极其低的分数上。 哈工大给新疆维族的分数是三百多分。。。。我去年在他们网站上看的。。当时那个震撼啊 。。其他民族的分要比这个略高些。
  [广告,禁言1年!]-- 不知所为的人-- 操作时间: 22:09:06 -- 8574125
  无所谓
  等到汉族成了少数民族的时候才会取消
  就算形势已经很严峻了,那又能怎么样呢?会因为高考有加分而改民族,说明这个民族在他们心里P都算不上,你还希望会为民族出血流汗吗?出生的少数民族再多,你又能怎么样,把人家的新生儿赶尽杀绝吗?
  这次人口普查。有些数字肯定不会公布,也不敢公布
  *****小广告,删除并封杀1年-- psw08-- 操作时间: 13:36:09 --
  算了。还是移民吧。国外中华才是真正的中华。
  顶~~~  
  作者:1988333 回复日期: 09:57:38 
    就算形势已经很严峻了,那又能怎么样呢?会因为高考有加分而改民族,说明这个民族在他们心里P都算不上,你还希望会为民族出血流汗吗?出生的少数民族再多,你又能怎么样,把人家的新生儿赶尽杀绝吗?        ======================================================================  同样,所谓少数民族也就是在这一点而已,要是政策一变,还不都是这样?
  我妹所在的大学,少民学生免学费。  这个意思是,少民的家财万贯也是免费,汉民的家徒四壁也一分都不能少。
  我们学校也是这样,西藏生再不努力也能上一本重点大学,分数相比我们要少100多分。而且她们都是家里很有钱的。说实话真的不公平啊。
  作者:小楼传奇 回复日期: 12:03:23 
    我妹所在的大学,少民学生免学费。    这个意思是,少民的家财万贯也是免费,汉民的家徒四壁也一分都不能少。    -----------------------------    哎  =======================================    作者:1988333 回复日期: 09:57:38 
    就算形势已经很严峻了,那又能怎么样呢?会因为高考有加分而改民族,说明这个民族在他们心里P都算不上,你还希望会为民族出血流汗吗?出生的少数民族再多,你又能怎么样,把人家的新生儿赶尽杀绝吗?  -------------------------    那些新生儿,实际上都是汉族。
其实就算是全国都混了, 根据建国时候的人口比例也可以明白, 每个混的人都是百分之九十八的汉族血统。    对,在他们心里汉族比不上加分提干和各种优惠,
所以他们改户口了。 也不怨他们, 汉族的一切骄傲都要拿出去给别人分享,也没有民族凝聚力 。两少一宽才是最直接的有力选择。  
  作者:午醉醒来愁未醒 回复日期: 08:10:00 
          加也可以, 要适当适度, 而且要给真正的少数民族加, 民族是什么,是文化啊, 不是你有个八分之一的少数民族血统就是少数民族乐,难道那八分之七不存在么。        如果加分, 那个申请加分的人应该经过必须的考试,的确精通本民族语言,文化。 否则凭什么加分。谁知道你不是几千块钱改的户口,或者根本就只是有个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的其他民族血统。        现在就是政策便宜太大,毫无半点监控力度,哪怕孩子有八分之一少数民族血也能当少数民族, 所以少数民族人数疯狂上升。一切一切与汉族没有半点不同,然后攫取大量的利益。        这些利益都是汉族作为主体民族出让的, 但是未必能换回来什么可爱的东西。    ==================================================    顶一个,现在被人专了空子,政策真是不保护老实人,
  真正需要保护的是那些弱势群体,而不是机械划分,这只会造成不公平,人与人的割裂
  他的帖子  娱乐八卦北京高考人数创近年新低,北京少数民族加分考生创近年新高网罗天下  [灰常点评]北京高考人数创近年新低,少数民族考分加分人数创近...  娱乐八卦[灰常点评]2010年,北京高考总人数减少1/4,少数民族加...    ===================  感觉楼主是挑拨党。。老发这种贴激化名族仇恨。。每年高考完了就有一堆人balabala的。有本事的不在乎那几分。。
  我同学从小在江苏长大,外婆还是外婆的妈妈是回族人,高考改成回族,加5分.我妈妈是壮族的,我都没改.
  我觉得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国家一方面还是要大力扶持少数民族,维护社会稳定,另外一方面大量鼓励汉族移民到少数民族多的地方,坚决奖励民族通婚,这样一来就和谐了,我相信我们汉族文化强大的改造性,什么样的文明在汉人圈里都土崩瓦解。
  排楼主。    形势很严峻了,但我们几乎是毫无办法。
  没办法啊  国家政策如此  汉族很悲哀啊
其实我有想过要是自己是少数民族的话
上大学就不会很难了  目前还要苦苦熬上一年、、、、
  其实也很简单,哪个民族的,就用哪个民族的语言翻译一下高考卷子让他们考,那样加分我们毫无怨言。  这难吗?这么多少数民族,历年来受了那么多教育的人才,本族语言那是哗哗的吧,翻译一下高考卷子很难吗?  只是不愿意做嘛,
  高考加分简直就是狗屁?各种奇怪的加分,那还要考试干什么?同样都是人,难道智商不一样?扭曲的政策只会让高考政策更加混乱。。我相信大乱还在后面
  作者:爱恋BL 回复日期: 22:29:51 
    其实也很简单,哪个民族的,就用哪个民族的语言翻译一下高考卷子让他们考,那样加分我们毫无怨言。    这难吗?这么多少数民族,历年来受了那么多教育的人才,本族语言那是哗哗的吧,翻译一下高考卷子很难吗?    只是不愿意做嘛,        ——————————————————————————    支持这个  高考加分不仅是虐待汉族。还歧视少数民族,好像人家集体智商低一样。
  望天…很不公平又有什么办法,高考那些乱七八糟的加分政策几时公平过?
  不知道少数民族的怎么想,是得了好处暗喜呢,还是感觉自己的支智商被歧视了
  宣传辫子戏与宣传寄生是一伙人
      作者:flynncode 回复日期: 16:44:03 
    他的帖子    娱乐八卦北京高考人数创近年新低,北京少数民族加分考生创近年新高网罗天下    [灰常点评]北京高考人数创近年新低,少数民族考分加分人数创近...    娱乐八卦[灰常点评]2010年,北京高考总人数减少1/4,少数民族加...        ===================    感觉楼主是挑拨党。。老发这种贴激化名族仇恨。。每年高考完了就有一堆人balabala的。有本事的不在乎那几分。。      ——————  楼主我来了,需要挑拨吗?激化民族矛盾是政策,而不是指出皇帝没有穿衣服的小孩!明明已经问题非常严重了,还当做看不见,那叫YY!  
如果是汉族人,认为自己活该吃亏的,你就不配当做汉族人,如果是少数民族,那么你够无耻的,自己占了便宜还不许人说!  
  我为什么发这个帖子,因为我从西部到东部,西部受够了一到高考一堆少数民族加分,学校给钱的不公平政策,而到了东部,发觉东部也开始沦陷!如果没有呐喊,迟早有一天,东部会和西部一样民族问题丛生!
  作者:apple_ice9 回复日期: 22:04:58 
    我觉得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国家一方面还是要大力扶持少数民族,维护社会稳定,另外一方面大量鼓励汉族移民到少数民族多的地方,坚决奖励民族通婚,这样一来就和谐了,我相信我们汉族文化强大的改造性,什么样的文明在汉人圈里都土崩瓦解。      ?——————  民族通婚已经没用了,西部民族通婚很普遍,包括四川,湖南这些地方。但是通婚了,后代都改成少数民族身份了,这些人读书读完,到了政府机关里面也是少数民族官员的身份,为少数民族谋利益。鼓励民族通婚现在就是汉族单方面为少数民族人口和政治权利输血的渠道而已。
  如果我高考加20分……    我就可以上复旦东南了啊……    内牛满面    认识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完全汉化了的,完全住在汉族聚居区,不过是因为一个父母的父母的关系,然后就是加N多分,轻松上了我要努力才能上的学校……不是不嫉妒的……
  大家唱唱我们国歌第一句是神马
  别指望某party 想想他们一贯的行为吧
  这种政策进行了这么多年也该改改了  
  移民到外国生去,想生几个生几个。
  NND等汉族成了少数了,看看哪些多数的会来同情你不?  不知是那个脑袋进水的人想了这个屁政策。从小学加到大学,少数民族就智商低一辈子吗?  不要说人人都往少数上贴,没有这脑瘫的政策,谁去改呀。
  通婚的,小心影响孩子智商,那些少民,历史上就只会打打杀杀,什么灿烂的文明都没创造过。
  我当年大学同学就有好几个是改的~不过说真的,也没什么。    中国人不就是一直这样吗,有便宜不占王八蛋。哪还管什么华夷之分!
  什么智商上什么学校,难道智商低就该受优待?
  唉!一声叹息
  小广告你累不?我好累。。。。。。猫骨匣-- 木木SHA-- 操作时间: 14:20:45 --
小广告,快看,你背后有人。。。。。。猫骨匣-- qzadsl1881we-- 操作时间: 16:23:09 --
  我同桌是回族人,可是她爸爸从小在浙江长大…而且她吃猪肉…
  等到最后出事的时候,才可能改。中国的政策,一向是拍脑袋,明明看得到的空子,几十年都不想办法去弥补。
  谁都知道太多太多的所谓少数民族,完全和汉族一样,在高考上不需要加分照顾。可几十年都没人管。只有等到全国有一半考生可以加分,剩下那一半实在受不了纷纷闹事了,才可能改吧。
  那些什么武术加分、国家二级运动员加分之类的,也很多是作弊的,有的交几万块钱。但毕竟家里还是要出一大笔钱,而且只能用一次,加分还有限。搞个少数民族身份,什么都不用管,一劳永逸,硬加分从中高加到高考,一直加到现在的考研少数民族计划,甚至加到公务员考试,还可以把这种民族身份传给下一代,世世代代加分,简直是铁杆庄稼。
  现在这种情况WD不是不知道而是根本就不想改,为啥、稳定啊。至于以后咋样,谁管喱,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还真不如世袭制呢      现在的党魁们有谁把这个国家当成自己的,有为她认真考虑,不过捞一把就走罢了
  八卦爱HW爱到身子发麻,可这俩人在我看你来没有一个好东西
  说句不好听的,不给他们从小就教育洗X还不知要搞出什么祸来..
  作者:clampchen
回复日期: 06:24:31     说句不好听的,不给他们从小就教育洗X还不知要搞出什么祸来..        TX啊,现在已经搞出祸来了,而且只是开始
  在我知道的就有两起因为高考改名族的~  都是4分之一血统(可能更少)的那种  我们这是加十分 不改是傻子   有一个加了分刚好上2本线 超值~~
  者:瑞萱
回复日期: 23:13:12    不知道少数民族的怎么想,是得了好处暗喜呢,还是感觉自己的支智商被歧视了  -------------------------------------------------------------------  肯定是暗喜。。。
      长叹一声。      
  我们这里回族加三十分哦。加分后前十名大部分得滑出北大和清华。递推下去,对于汉族学生,该重点的上普通,该普通的上专科。
  我们这里回族加三十分哦。前十名大部分滑出北大和清华。对于汉族学生,运气不好的,该上重点的就被排挤到普通,该上普通的就去了专科。30分啊,有一门瘸腿科目都可以上重点了哦
  加分有什么实质意义吗?    很多高校都是不承认高考少数民族加分的,即使是民族院校也不可能承认30分的加分 至多承认20分。    政策上机械式的划分的确不对
不应以民族为划分点 而应该以不同地区的教育水平为基点划分。    楼上有些人说用少数民族语言考试
您是真的不知道还是……    有民考汉 也有民考民的 就是说有使用汉语 考卷的 也与使用少数民族语言考卷的    而且我不认为都用少数民族语言考试好
这些种种政策 没有加强团结 实际上却强化了差异
不是优惠而是歧视      还有民族这一概念从19世纪开始 从西方传过来的 中国1956年还是五几年才进行的民族识别,之前很多民族概念根本就不存在。    而且现在很难用血统作为划分民族的依据 而是依靠文化作为划分     按照文化划分的话 基本上都属于儒释道为底蕴+本民族特色     所以学界有人倾向于取消民族划分 和优惠政策 因为大家都是一样的
  还有3 14和7 5 派了那么多专家学者下去调查 也得出结论了 但是为什么不公布出来     任由小道消息广为传播    联合国派人过来调研 这边也是遮遮掩掩的     有虾米意思啊   
  取消,赶紧取消,免得真正少数民族的那些人挨骂。明明是很多汉族的人冒充少数民族得了分,结果少数民族的同学还挨了骂。    少数民族根本不是你们想的那么简单,所有民族都能加分,像人数比较多的民族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加分和补助。  我以前在的x族自治县,每年x族的tx都能分到一点补助,但仅限民族中学民族班里的农村户口的x族同学(符合这种条件的学生不够50人,都是镇上或村里选上来的,成绩很好的同学了)才有每月大概2百元的补助,其他学校里的普通x族学生,每个学期20块,这很多吗?一个学期20块,小学还领过,中学以后就没有了。而且因为是x族自治县,有几个y族的同学都领不到,因为钱是定向的。大学好像是有补助的,但不是每个大学都补,至少我们的同学里没听说过有拿钱的,所以也没觉得有什么特殊待遇。  加分倒是有的,20分。可是用处真的不大。每年县里的高考状元都是汉族的同学,他们不用加分都是最高的,x族的同学加了也没出过哪个值得校长炫耀的优秀学生。考试之前的目录我们也看了的,有些民族加20,有些加10,有些加5,没有提到的都不加分,不是每个民族都加分的,而且确实很多学校是不算加分的。    别把gj当傻子,加分制度是为了让少数民族的同学能有更多的机会学习,毕竟他们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太差了,如果他们也逐渐进步了的话,gj会取消的。  
  作者:kissjiexi
回复日期: 10:22:37     取消,赶紧取消,免得真正少数民族的那些人挨骂。明明是很多汉族的人冒充少数民族得了分,结果少数民族的同学还挨了骂。        少数民族根本不是你们想的那么简单,所有民族都能加分,像人数比较多的民族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加分和补助。    我以前在的x族自治县,每年x族的tx都能分到一点补助,但仅限民族中学民族班里的农村户口的x族同学(符合这种条件的学生不够50人,都是镇上或村里选上来的,成绩很好的同学了)才有每月大概2百元的补助,其他学校里的普通x族学生,每个学期20块,这很多吗?一个学期20块,小学还领过,中学以后就没有了。而且因为是x族自治县,有几个y族的同学都领不到,因为钱是定向的。大学好像是有补助的,但不是每个大学都补,至少我们的同学里没听说过有拿钱的,所以也没觉得有什么特殊待遇。    加分倒是有的,20分。可是用处真的不大。每年县里的高考状元都是汉族的同学,他们不用加分都是最高的,x族的同学加了也没出过哪个值得校长炫耀的优秀学生。考试之前的目录我们也看了的,有些民族加20,有些加10,有些加5,没有提到的都不加分,不是每个民族都加分的,而且确实很多学校是不算加分的。  ==================================  情况好像不是你说的这样啊,20分还用处不大?在重庆,连高考裸分状元都被加分给挤出30名,差点连北大都上不了了,这还影响不大?
  希望是真正的平等,很担忧我们民族的未来
  重庆高考加分乱象:裸分第六被挤出北大  重庆高考加分之乱象      在重庆,要依靠加分才能有望迈入北大、清华,已是心照不宣的现实。2008年,北大在重庆招录的22名文科考生中,有17名是获得了加分。“你是状元又怎么样?!甚至于你考了状元,连北大都进不去,别人加20分,就跑在你前面很远了!”      撰稿·贺莉丹(特派记者)      这个盛夏,18岁的何川洋,北大梦碎。      这位因陷入“重庆高考民族加分违规风波”而无学可上的2009年重庆市文科状元与他分别被停职、免职的父母亲,在短短一个月之间,名字大江南北传遍。     由狂欢到痛哭      现在,重庆市属重点南开中学实验班(重点班)高考考生余若轩(化名)终于从持续半个月的焦灼的等待中释然,出门玩了一趟。在6月25日,裸分为685分的余若轩被清华大学录取,并且,他的专业很不错。      在重庆,余若轩的母亲谭静江(化名)向《新民周刊》记者回忆起这场如星火燎原般的“高考民族加分违规风波”,那种备觉煎熬之感,仿佛未曾远去。      今年6月8日高考结束后,本应该狂欢的余若轩无法安度暑期。      因为,一则消息迅猛流传,重庆巴蜀中学2009届考生被曝出,其中共有74名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学生,而按照现行高考加分政策,这些学生每个人都可以获得20分的高考加分。这些传言甚至将巴蜀中学享受高考加分政策的人数确定为200多人,而这些加分的考生,主要集中在巴蜀中学尖子云集的3个清北班(即重点班)。      当重庆市直属的一中、南开中学(南三中)、八中、川外附中的老师们分别向考生们公布这个消息时,许多孩子甚至都趴在课桌上,当场痛哭。      尖子生的差距,常常就在几分之间。1分,足以改变命运。      6月8日当天,一些孩子成绩优异,有希望上北大、清华而又没有加分的考生家长就联系了部分知名媒体。老师和家长们都很急切是因为,如果等到6月24日高考分数公布之后,一切就太迟了。          “高考一考完,听说还是有这么多人搞成了少数民族加分,当时家长情绪都很激动,家长们主要还是提出要相关部门查一下这些加20分的考生,因为这个20分太多,太吓人了!”谭静江的丈夫就参与了与家长们的联合行动。      因为,事实上,许多重庆市的考生与家长对于加分造成的那种难以言说的微妙景况,并不陌生。      “你是状元又怎么样?!甚至于你考了状元,连北大都进不去,别人加20分,就跑在你前面很远了!”重庆市教育界一位资深人士对《新民周刊》记者称,“状元差点上不了北大”,至今依然是重庆教育界的一桩笑柄。      去年,重庆市高考文科状元、重庆一中考生刘超然高考裸分为666分,但当各种加分水涨船高时,没有任何加分的刘超然被挤出前20名。当年,北京大学在重庆市的录取分数线(裸分+加分)为665分。作为状元的刘超然,最终仅高出北大录取线1分。      最终,刘超然过关是因为,北大后来在重庆增加了4个文科招生机动名额。尽管北大后来给的解释是——重庆报考北大的考生“优秀者太多”。但坊间流传的说法是,到后来,北大觉得在重庆连状元都不录,说不过去,故而追加了名额。      这样的尴尬,反复被重演。2008年,清华大学在重庆的理工类录取分数线(裸分+加分)高达691分。当年,重庆市理科状元、来自重庆一中的合川女生刘薇,高考成绩是裸分706分,但当年清华录取的理工类考生平均分(裸分+加分)高达699.6分,刘薇最终名列第7名。      也就是从这时开始,被少数民族加分传闻笼罩着的余若轩处于忐忑的等待中,这个19岁的男孩给自己的估分是裸分675分,如果按照去年清华大学的理科录取线,没有任何加分的他,处境就变得非常悬。      “妈妈,我觉得我很累了!”有一天,余若轩突然对母亲谭静江这样说。谭静江哽咽了:“那时,我好无助,好无望。”
  北大、清华“加分门”      在重庆,要依靠加分才能有望迈入北大、清华,已是心照不宣的现实,近几年来,北大、清华录取的加分考生比例也呈上升之势。      在2008年,北大在重庆招录的22名文科考生中,有17名是获得了加分的。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13名是国家二级运动员加分,有4名是民族聚居区考生加分。      即便是考了高分,如果加分不够,上北大、清华的过程,也显得波谲云诡。类似事情,已非偶然个案。      巫山县高级中学珠海楼旁边的不锈钢橱窗中,去年巫山县文科高考状元龚余的裸分为658分的成绩依然显示了该校对于这名尖子生的满意,龚余也成为孩子们效仿的榜样。      2008年高考,龚余的成绩在重庆市排名第6,在各种高考加分轮番上阵后,龚余的成绩排位就迅速滑落至第27名,当年,北京大学在重庆市的录取分数线(高考成绩+加分)为665分,在重庆只录取计划的文科20人,就这样,龚余被挤出去了,以7分之差,与北大失之交臂。      在巫山县城,龚余的母亲回想起来,依然感到心惊肉跳,去年夏天,龚余的落榜让整个家庭一时间惨淡无光,“打击太大,全家都蛮伤心的”。      时值今日,这个随着三峡库区淹没搬迁后的巫山县大昌古镇、小学学历的农妇,至今弄不清楚:那些五花八门的高考加分,到底是从何而来的?      全家商议后,放弃了第二志愿四川大学的龚余,后来去了重庆第二外语学校复读。今年高考,他的裸分是653分,仅比文科状元何川洋少6分,是重庆市文科考生中的并列第4名。这个高考结束后就出去打工赚学费的孩子,不变的志愿依然是北大。      余若轩最好的成绩是南开中学全年级第一名,最差的时候,也没有出过年级前三十名,从高二开始,他就是老师们心目中当仁不让的冲击清华、北大的中坚力量。      6月24日重庆市高考成绩公布,余若轩的语文121分,数学134分,英语136分,理综294分。按照裸分,他排在重庆市第15名。但当各种高考加分轮番而上时,竞争显出白热化,余若轩的排名一下子被拉到了第37名,包含他本人在内的,一共有6名同等分数的考生,并列占据该名次。      高考之前,也有人给余若轩的母亲谭静江出主意,让她给孩子想个少数民族加分的办法,后被谭静江回绝,“这种事情是不能做的,孩子即便通过这种途径进了北大、清华,也会一辈子内心不安”。      但对于更多的家长而言,面临20分的少数民族加分,诱惑可想而知,“尤其是这个小孩的分数在北大、清华提档线上可上可下之间,只要有渠道,家长们很容易就去做了”。
  民族违规加分漩涡中的巫山    在这里,改个民族成分一点也没有“技术含量”。如果一个县城的孩子想要迁户籍,需要户口迁入地的乡镇派出所出具证明,然后再到原户口所在地即县公安局办理户口迁徙即可。      撰稿·贺莉丹(特派记者)      地处三峡库区腹心的巫山县,成为此番“重庆高考民族加分违规风波”的“重灾区”。      在重庆市招办公布的31名少数民族成分弄虚作假的高考加分考生中,巫山籍考生就占了19个。      除被众人知晓的重庆市文科状元何川洋之外,何川洋的南开中学同学田中、就读于重庆一中的刘于涵(刘父系巫山县公安局副局长)都是系出巫山、在重庆市区求学的学生。      《新民周刊》记者在巫山当地调查发现,在重庆市林林总总的高考加分项目中,存在国家运动员评定猫腻、民族成分界定标准模糊等诸多制度漏洞。      6月27日,被盯着的巫山县      “何业大夫妇是不是巫山人?网上说你们巫山出事了,今年高考有19个考生为了加分更改了民族成分”,6月27日,巫山县,一个平常的周六清晨,巫山县委宣传部纪检组长宋传勇刚起床,就接到重庆一位媒体朋友的来电称,就连巫山县招办主任何业大的儿子也在这个神秘名单中。      宋传勇从网上下载了几个帖子。后来他发现,从6月初,若干揭露重庆高考考生违规加分的帖子就辗转于各大论坛中。他向主管领导报告了此事。      重庆市方面后来公开宣布查出的31名违规更改民族成分的高考考生中,巫山县占了19名。当巫山县方面获悉该情况时,已经被推至靶点。      渝鄂交界处的巫山,这个总人口约为62万、群山环绕中的隶属于重庆市的县城,出行颇为周折,从巫山县到重庆市区,“组合套餐”——水路3小时加公路5小时,被认为是目前最快的方式。      当时,在媒体的报道中,一些关于违规民族加分的情况正在趋近详实。一位巫山当地官员后来对《新民周刊》记者感叹,当巫山县方面知晓该加分作假事件时,已显得有些被动,“那时,无数双眼睛在盯着巫山,就看我们怎么办了!”      6月27日,巫山县委县政府节奏紧张。当天上午,巫山县委宣传部就马上开始收集材料,随后开了一个沟通会。当日中午没到上班的时间,巫山县长、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长、分管工作的副县长、宣传部长悉数到场,纪委、监察、公安、教委、民宗、宣传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也被召集起来,召开一个紧急会议,并由巫山县纪委牵头成立调查组,彻查此番高考民族加分违规事件。      当时,巫山县县委书记管洪正在外地出差,他来电指示并安排了会议,大意为:少数民族违规高考加分,不管怎么说,是错了,辩解是苍白无力的,不要辩解;要认识到此事所犯的错误,勇于承担责任,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6月28日,调查组开展调查。6月29日中午,巫山县委连轴转。当天下午2点半之前,巫山县委就召开了开一次常委会,对何川洋少数民族身份变更违规问题作出处理:决定对责任人、巫山县科协党组书记、主席万民强,巫山县招生办公室主任何业大(何川洋之父)作出免职处理。同时,对巫山县委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兼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卢琳琼(何川洋之母)予以停职。      7月7日晚间,重庆市纪委监察局、重庆市招办相继公布了对包括何业大在内的28名违规变更高考考生民族成分的责任人以及31名违规考生的处理意见。      该意见认为,石柱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汤平等31名考生的家长,弄虚作假,违规为子女变更民族成分或违规迁移户口,违反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154条之规定,给予汤平等15名党员领导干部(其中:市管干部1人,区县管领导干部10人,基层领导干部4人)党内警告处分。其余涉及的一般政府公务人员或居民群众,由其所在区县纪检监察部门或管理单位给予相应处理。      公告还强调,虽然巫山县委县政府已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了组织处理,但不能替代纪律处分,给予巫山县民族宗教事务局(下称民宗局)原局长、现巫山县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民强撤销党内职务、撤销行政职务处分,给予巫山县大学中专招生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何业大,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编办主任卢玲琼党内警告处分。巫山县公安局户籍科科长谢勇也被撤职。31名违规考生被“全部取消录取资格”。      有消息称,因这次事件事关高考,牵涉面甚广,重庆当地主要领导力主彻查。但最后重庆市招办对31名违规考生决绝的处罚方式,亦被指责为简单地“一刀切”。
  将汉族改成土家族,并不复杂      “现在我们家这个事情成了全国有名的丑闻,你们不要来找我们了!”何川洋的母亲卢琳琼,语调激动,“何川洋的确不知道这是他父亲违规办理的”,她强调。      而何川洋民族成分的更改过程后来被证实,几乎没有技术含量。      负责民族加分违规事件媒体接待的巫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宋传勇告诉记者,2006年上半年,在巫山县招办工作的何业大找到时任巫山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巫山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的万民强,请万帮忙更改何川洋的民族成分。卢琳琼知道此事。何业大的妹妹何业清办理了所需资料,并于日将以上资料及申请书交到万民强手中。      巫山县调查组的调查结果是:万民强没有按照《重庆市实施〈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分的规定〉办法》查看何业大身份证和户口簿的原件,未进行严格审查,就在日在何川洋的“民族身份更改申请审批表”上签注“同意报批”的意见,并报重庆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进行审批。      日,重庆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批准该申请,并发放了更改证明书。何业清凭此更改证明书到公安机关办理了民族成分更改手续。      而按照巫山县民宗局、公安局与监察局于2007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民族成分确定工作的通知》,更改民族成分的程序包括:首先,凡是符合政策申请变更民族成分的,须经本人向所在单位或乡镇人民政府提交书面申请,并填报《重庆市民族成分更改申请审批表》;其次,由所在单位或乡镇人民政府分管统战工作的领导组织调查核实,经单位或乡镇人民政府会议研究,在本单位公示7天无异议后,由行政主要负责人、分管统战工作领导审签、盖章,并加盖单位公章后,报县民宗局。      巫山县民族宗教事务局长杨永红称,接到申报材料后,由巫山县民宗局按政策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审核,报县委统战部研究确定,原则上每半年研究一次,对不符合要求的申报材料,一律退回原单位。      在何川洋事件爆发前,整个缺乏监督的更改户籍过程,主要依赖的是下面把关的人,责任心几何。      有一位当地官员称,巫山县城本就不大,“关系网密切,朋友间能办的帮忙,任何人都愿意做点好事”,在县招办工作的何业大,就是直接找到县民宗局局长帮忙,而当地公安部门根据民宗局出具的看来无误的材料,就这样更改了何业大儿子的民族成分。
  少数民族认定之争      被包括何业大、田家雄在内的巫山籍考生家长提及的是,他们选择更改孩子民族成分的一个原因是,巫山东邻湖北巴东,南连湖北建始,巴东与建始均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下辖县。多名当地人士提及,在1952年,现隶属于巫山的铜鼓镇,当时曾处在湖北建始县的管辖范围内。      巫山县民宗局局长杨永红在接受《新民周刊》记者采访时称,巫山与巴东、建始这些少数民族区域是“山同脉,水同源,人同族”,巫山人常有背背篓出行,用白布包头,唱山歌,哭丧哭嫁等典型土家族风土人情。      47岁的杨永红此前曾在巫山县纪委工作过9年,目前身任县民宗局局长的他感到了潜在的压力。因为少数民族考生向来有政策照顾,但何川洋系列民族加分违规事件爆发后,巫山县民宗局不敢轻易核准新的民族成分变更申请。      “少数民族的确认,到底依据什么标准?应该追溯到哪一辈?如果要恢复少数民族身份,又要从哪一代人开始恢复?”杨永红提出自己的疑问,在以往,对少数民族的认定是根据民族生活习性,而在事实认定上,这是极为模糊的。      在2002年12月,根据渝府[号文件,重庆市政府同意撤销巫山县邓家乡、红椿乡,设立邓家土家族乡和红椿土家族乡(少数民族人口占30%以上)。      杨永红说,在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不少居民以为少数民族落后,会被人歧视,所以许多家庭不愿意填报自己是少数民族,在接下来的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也只有极少数人愿意承认并如实填写自己是土家族,“从县志上看,巫山确实都是土家族的后裔。如果当年老百姓能正确看待自己的民族成分,现在巫山县可能就是少数民族自治县,也就不存在改民族的问题了”。      但后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大力扶持政策。诸如,国家每年播给邓家、红椿两个土家族乡的基础设施(建桥修路等)、社会事业(如教育、卫生等)的扶持资金达300多万元。杨永红称,如果巫山县是少数民族自治县,国家扶持的资金将每年高达上千万元。少数民族乡,开始成为香饽饽。      此外,要认定少数民族成分,县委县政府的决策十分重要。重庆武隆县曾在一年一次确定了4个乡镇是土家族乡,因此,每年获得国家扶持款数百万元。      与巫山隔壁的巫溪县,去年为确认少数民族乡镇,该县还特地发了一个红头文件,经民宗局核查,确认了6000余人的少数民族申请,最后公安不敢大面积更改,原因是不符合现有政策。至今,该县还没有一个少数民族乡。      日,巫山县监察局、县民宗局、县教委、县公安局四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户籍管理严格执行民族成分变更有关规定的通知》,重申改民族要求,开展“自查自纠”工作,该通知下发到各乡镇。
  杨永红告诉记者,从2007年开始,巫山县一共受理已经更改民族成分的100多人全部进行“自查自纠”。今年6月27日后,巫山县委县政府要求调档复查近年来申报批准名单,“现在不能讲情理上被认定是少数民族了,只能按法律文书上的办,只能看他的父亲或母亲被查出是不是少数民族,如果父母双方均不是,就要纠正过来”。      从文件发布当天至7月14日,已有32人主动申请纠错,改回汉族,“三分之一的人都被纠了过来”。      并且,民族成分更改的程序会被简化,减少人为介入的环节。今后,如果巫山县民众想要更改民族成分,只能向作为民宗局局长的杨永红本人申请,杨会看申请人及其父母身份证、户口的原件,“之前,下面把关面太广;以后,不存在乡镇部门把关的问题”。县民宗局批复后,直接到公安局办理变更手续。      2007年9月,巫山县民宗局、县公安局、县监察局联合发文确定,个人的民族成分,只能依据父或母的民族成分确定。不能向上追溯,更不能横向攀联。今年7月,该县再次发文规定,父母双方均不属于少数民族成分的,本人不得变更为少数民族成分。      包括杨永红在内的多名当地干部称,目前,在巫山,一个家庭内部有多个民族成分的现象,广泛存在。在红椿土家族乡,也存在父亲、姐妹都是土家族,但兄弟却是汉族的情形。      杨永红说,因现在政策并无详细规定,给日常工作带来不小困难。如果能像DNA检测一样,达到某个数据条件,即可认定,也就好办了。      他甚至预测,到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巫山肯定有很多老百姓要求改成少数民族。      是聚散地或聚居地的少数民族考生,高考能享受5分或20分的加分,这个巨大的加分诱惑,让当地民众趋之若鹜地到民宗局要求更改民族成分。杨永红认为,文件规定与现实状况差距很大,曾有居民搬出家谱说自己从来就是少数民族的,要求改回,尽管有文件规定,但县民宗局“很头痛”,“对民族成分的确定,是应该尊重历史,还是尊重现实?”
  作者:kissjiexi
回复日期: 10:22:37  ===================================  你说的汉族考生状元,只是裸分状元而已,等录取的时候,往往就不是状元,而是几十名之后了。一个省级的裸分状元,都上不到个北大,这加分还叫正常?影响还不叫大?重庆还不是少数民族自治区,加分人数有限,但都到这程度了,少数民族多的地区又面临什么状况?    在重庆,要依靠加分才能有望迈入北大、清华,已是心照不宣的现实。2008年,北大在重庆招录的22名文科考生中,有17名是获得了加分。&你是状元又怎么样?!甚至于你考了状元,连北大都进不去,别人加20分,就跑在你前面很远了!&      去年,重庆市高考文科状元、重庆一中考生刘超然高考裸分为666分,但当各种加分水涨船高时,没有任何加分的刘超然被挤出前20名。当年,北京大学在重庆市的录取分数线(裸分+加分)为665分。作为状元的刘超然,最终仅高出北大录取线1分。          最终,刘超然过关是因为,北大后来在重庆增加了4个文科招生机动名额。尽管北大后来给的解释是——重庆报考北大的考生“优秀者太多”。但坊间流传的说法是,到后来,北大觉得在重庆连状元都不录,说不过去,故而追加了名额。      2008年高考,龚余的成绩在重庆市排名第6,在各种高考加分轮番上阵后,龚余的成绩排位就迅速滑落至第27名,当年,北京大学在重庆市的录取分数线(高考成绩+加分)为665分,在重庆只录取计划的文科20人,就这样,龚余被挤出去了,以7分之差,与北大失之交臂。  全家商议后,放弃了第二志愿四川大学的龚余,后来去了重庆第二外语学校复读。今年高考,他的裸分是653分,仅比文科状元何川洋少6分,是重庆市文科考生中的并列第4名。这个高考结束后就出去打工赚学费的孩子,不变的志愿依然是北大。
  以前我们有个认识的哥哥,头一次高考没考好,复读了一年,第二次考的实际分数是全省的20几名,结果他在的那个省少数名族特别多,这一加分,他又下去了
  重庆人口以汉族为主体,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人口的6.5%,少数民族不算很多。 但加分让重庆的裸分状元都上不了北大了,第六名上不了应该上的那一档学校,被迫复读一年。这还叫加几分不算啥?一个省级地区考那么高的分,第六名还要去复读,让人怎么想。万一复读考不好(第六名已经不错了,其实再复读一年,名次能不能提高都很难说,高考压力那么大,这种高分复读绝对不是享受),或者考出了好分数又面临一大批加分考生,又怎么办?难道只能心不甘情不愿上第二流学校?    这只是考前十名的落榜引人注目,其实其他各个档次录取被加分挤下去的,还不知道有多少。    现在改民族的,和少数民族通婚的都把下一代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本身还可以多生,少数民族比例是越来越大,也就是说能加分的越来越多,以后情况会越来越严重。说不定搞到后来第一流学校没加分的主动放弃不报都是可能的,反正报了也上不了,还不如降一档算了,免得考第一报志愿落空还要去复读。
  作者:相逢相错无声息
回复日期: 11:47:14     以前我们有个认识的哥哥,头一次高考没考好,复读了一年,第二次考的实际分数是全省的20几名,结果他在的那个省少数名族特别多,这一加分,他又下去了  ====================================  全省20多名,到录取的时候其实排到100名以外去了。如果还按20多名的名次报志愿,铁定第一志愿落榜,不甘心降档那就只有再复读了。简直是荒诞剧。
  高考这点破事年年吵。。。真服了  裸分第一的上不了北大上复旦也不会差多少,那些被加分挤到二本的,只能说自己没好好学,一本线那档分数,满卷子还不能多考10分出来。少在这JJYY的,要是有路子估计你们也转少数民族了,别在这办正人君子了。    我不是北大清华的,也是211,985,高考一分没多加,社会本来就不公平,你到美国也不公平,忍不了?天国欢迎你
  作者:daiyiwen1211
回复日期: 12:48:29     高考这点破事年年吵。。。真服了    裸分第一的上不了北大上复旦也不会差多少,那些被加分挤到二本的,只能说自己没好好学,一本线那档分数,满卷子还不能多考10分出来。少在这JJYY的,要是有路子估计你们也转少数民族了,别在这办正人君子了。        我不是北大清华的,也是211,985,高考一分没多加,社会本来就不公平,你到美国也不公平,忍不了?天国欢迎你  ===================================  这点破事年年吵却不改,也真服了。  一个省级状元连个北大都上不了,这高考其实可以停考了。  社会本来不公平还要忍着?那还不如直接去地狱吧。
  少数民族放下自己民族的语言努力学习汉语已经够可悲的了,还要被汉族同胞整天这样说,真的很难过!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是事实!上什么大学有那么重要吗?人生的路还很长,如果你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如果你不是,上再好的学校也无用!毕业于名牌大学不是也有犯罪的吗?
  不要公平、平等,那就直接宪法上写明算了,反而不会有人年年为此吵了。宪法都写明了是有等级的,本来就不是平等的,那还和这个政府商量这个事干什么?有什么好吵的。元朝时候有人和政府商量四等人制度是否合适吗?满清时候也没人会去向政府反映满人有特权不公平的问题的。
  宪法如果写明了中国公民的等级,从几等到几等如何划分,谁是几等谁是几等。那我绝不会在这里再多说半句。
  作者:baobin2
回复日期: 13:03:39     少数民族放下自己民族的语言努力学习汉语已经够可悲的了,还要被汉族同胞整天这样说,真的很难过!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是事实!上什么大学有那么重要吗?人生的路还很长,如果你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如果你不是,上再好的学校也无用!毕业于名牌大学不是也有犯罪的吗?  =========================================  这种放下自己民族语言努力学汉语的少数民族有多少?满族?回族?他们什么时候放下自己民族语言的?少数民族按什么划分?血统?文化?血统要几分之几就可以算?什么样的少数民族加分才是公平的?  是金子总会发光,说的不错,那可以直接取消加分,是金子总会发光嘛。何必加分上大学呢。
  回族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语言吗?    1000万满族还有多少会满语的?又是什么时候转成汉语当母语的?当年是汉族强迫满族不说满语的吗?    现在一亿多少数民族,有多少是从小只会母语的?有多少是从小只会汉语的?这些少数民族,又有多少其实是汉族血统?    这些不区分,笼统的加高低不等的分,能让人服气?    要是达赖参加高考,倒还真该给人加分,别人从小不会汉语,加分是应该的。光绪、溥仪高考还要民族加分,那是扯淡。从小说汉语,在北京享受最好的教育水平,还要加什么分。
  母语不是汉语的,高考加分,很少有人质疑(就连这个,在国外其实也是不分的。实际上大多数国家根本不登记民族身份,西方很多国家即使你母语不是主流语言,也没加分的。美国那种是给种族是黑人的有优惠,华人去了美国,由于华人考试成绩好,录取分数有时候反而比白人更高)。    现在的情况是这样吗?那么多加分的少数民族,文化、血统、语言,一个个仔细分辨下,到底哪些该加。    不公平成制度,居然还有理了。
  LS某些人不知道怎么想的,几分不算分是吧,你高考的时候不差这么几分,不代表别人不差呀,我在浙江,这里有几个少数民族是真的少数民族,大家心里清楚~还有什么港澳台华侨什么的都有加分,明明就是当地土生土长的,挂个名就是港澳台~我呸(我认识一姑娘广东人,就是香港籍,华侨好像是父母得到外国户籍之后就算是华侨)人家是有路子,那我们比她们少这么几分就是活该了啊?
大家还爱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平 公正 公开原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