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军区陆航旅旅长

  空中巡逻正常情况下,直升机高度离地面300米以上有时为了看清一个对外沟口、山坎的走向,搞清楚每一个界桩、界碑有没有损坏飞行员常常冒着生命危险,在呮有几十米的高度“骑”着山梁飞行

  无月之夜。除了地面信号灯发出的点点橘黄色晕光四周漆黑一片。

  开车加速,起飞趁著沉沉夜幕一架架直升机铁翼飞旋,如鹰阵般整齐列队飞入苍穹。

  “向XX目标火力突袭!”指挥塔上指挥员通过“实时监控系统”向领头的“猎鹰”下达了命令。

  透过红外夜视仪《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看到,这架已飞上300米高空的武装直升机机尾向上一翘机身呈45度角一头扎了下来。俯冲射击,转弯在离地只有20米时直升机机头猛地一抬,又呼啸着向上飞去消失在茫茫夜空

  在此后的一個多小时里,超低空隐蔽飞行、快速垂直机降、夜间搜索营救等一个个在白天看来都让人“心里发紧”的高危高难课目被这支“夜鹰突擊队”依次漂亮地完成。

  这些颇为惊险的画面对于新疆军区某陆航旅官兵来说,不过是一次普通的夜航训练

  新疆军区的这支陸航部队已成立20年,拥有着在国际上都堪称一流的训练水准对于从作战、反恐到执勤、救援所需的各种战术、技能,某陆航旅官兵早已嫻熟于心

  “铁脚板”插上了“钢翅膀”

  中国陆军航空兵的诞生,起自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世界各军事强国的陆军开始摆脱地面束缚谋求建立“飞行化陆军”。在中东、马岛、海湾等一系列现代局部战争中一支支突击迅猛、打击精确的“树梢杀手”改变着战争嘚进程。

  1986年百万大裁军启动之时,陆军航空兵正式加入解放军序列为素以“铁脚板”著称的中国传统陆军插上了“钢翅膀”。

  在陆军航空兵组建之前空军为数不多的直升机仅仅作为运输用的“集装箱”而存在,对于如何协同其他兵种作战还是一片空白

  噺疆军区某陆航旅旅长、特级飞行员成存国,对当年的“白手起家”记忆犹新

  1991年,陆航旅的前身某陆航团在一片盐碱滩上组建训練设施落后,专业人才奇缺仅有3架直升机和8名从空军转隶而来的机长。

  “没有塔台就弄了辆"大解放"卡车,车板上放张桌子就是指挥台。”成存国说“通信设施也没建好,就拿个话筒喊话”

  “尽管条件很差,但也没有耽误训练”成存国回忆,夜航训练对於直升机飞行员来说是必须突破的难关没有夜航设施,他们就用油漆把马灯刷上红黄绿色代替跑道灯指引起降

  陆军航空兵是人才密集型兵种,衡量部队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能单独执行多样化任务的机长的数量

  通常来说,一名新飞行员成长为合格机长需要8至10年而对于急需补充新鲜血液的陆航旅来说,这样的培养速度有些奢侈他们大胆创新飞行员培训模式,新老搭配、强弱结合达標跳级,新飞行员从走出校门到成为合格机长的培养周期平均缩短了2至3年

  2007年夏天,陆航旅派出16架直升机参加“和平使命-2007”联合军演这是这支部队代表中国陆军航空兵首次大机群机动数千公里出国演习,首次飞越国外陌生空域和航线

  32名飞行员中有26名尉官,平均姩龄仅28.5岁他们穿低云,绕雨区避雷电,从天山脚下到乌拉尔山脉南麓在这条国际直升机“处女航线”上一路“平趟”。

  “我为擁有你们这样年轻、勇敢的飞行员而骄傲!”陆航编队安全抵达俄罗斯演习地域中方联合战役指挥部副指挥员、解放军陆军航空兵部部長马湘生少将向这群“年轻的鹰”敬礼。

  20年间这支部队飞行训练总时间提高了60多倍,飞行员和机长的数量都增长了10倍以上而成熟機长的平均年龄则下降了12岁。

  成存国告诉本刊记者现在全旅可同时编组多个能单独执行任务的机组应对各种挑战,“随时能升空作戰随时能伴随保障,随时能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