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016农机购置补贴目录补贴没补上,2016年能优先参加补贴吗?

农机购置补贴机具补贴额一览表(2016年调整公示稿)
省级农机购置补贴机具补贴额一览表(2016 年调整公示稿) - 农机总站
今天是: 天气:
&&[] &&[] &&[] &&[] &&[]
农机购置补贴机具补贴额一览表(2016年调整公示稿)省级农机购置补贴机具补贴额一览表(2016 年调整公示稿)
发布时间:& 来源:& 【背景色:
】【浏览次】 &【字体:
【背景色:
】 【浏览次】 &【字体:农业补贴:2016年哪些停补?哪些扩补? 农机补贴有变动!_品牌农资-爱微帮
&& &&& 农业补贴:2016年哪些停补?哪些扩补?…
点击上方“蓝色字”可关注我们!一、2016年实施“三补贴”从“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到将“三补贴”(良种补贴、种粮直补、农资补贴)整合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再到对渔业油价补贴进行调整。中国中央层面上的农业补贴政策,正在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据悉,目前中国中央层面上的农业补贴项目有50多种,在接下来的农业补贴政策改革中,对绝大部分的农业补贴政策都将做出大力度的改革、调整。像业内关注的“目标价格”补贴将会由大豆、棉花,扩展至三大主粮,而“三补贴”整合试点将在2016年向全国范围内实施。 目前,中国农业补贴基本上实行的是“普惠制”,下一步改革的大方向,将会向种粮大户、种粮能手和其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简单而言,就是谁种地谁种粮,国家才会给谁补贴。并不是像现在,只要在农村承包了耕地,就能享受各种种地、种粮补贴。不过,从去年有关部门针对棉花、大豆推出的“目标价格”补贴试点、今年实施的整合“三补贴”试点来看,新的农业补贴改革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目标价格”补贴的矛盾在于,从理论上讲,改革的方向很对,但实际操作起来很难,甚至抬高了补贴成本;整合“三补贴”后带来的问题是,拥有承包地的很多农户,都开始筹划着提高农地租金。当然,虽然“目标价格”补贴、整合“三补贴”两类试点改革,都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但整个农业补贴改革向种粮大户倾斜、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向规模经营倾斜的大方向是对的,未来还需要积累一些试点地区的经验,才能对整个农业补贴政策进行重大改革。二、农机标准将升级,“国二”补贴停止从今年10月1日起,非道路发动机将由“国二”向“国三”升级,也就是说,农用柴油机污染物排放,必须符合“国三”标准了。根据规定:非道路发动机生产企业及经销商不得生产和销售“国二”发动机;日起,主机厂不得生产和销售装配“国二”标准的发动机。来源:农业大市场更多精彩内容:1.选择“查看历史消息”,看近期文章。2.回复【报名】中国农机手大赛等你来挑战!3.回复【外国农民】了解各国农业趣闻。4.回复【好玩的农业】了解农业有趣玩法。5.回复【休闲农庄】了解外国农庄。6.回复【新气象】了解农业有哪些新变化。7.回复【合作社】教你怎样做合作社。8.回复【电商】了解农业电商内容。
点击展开全文
促进农资企业品牌化建设和农资行业健康发展,助力农资企业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农业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发送邮件到 bang@ 或联系QQ ,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农机购置补贴信息公开专栏
您的位置&&&&&&
请选择字号【
双阳区农机中心2015年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是双阳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中取得显著成就的一年。一年来,双阳区农机化工作紧紧围绕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着力突出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充分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强农惠农政策的拉动效应,实现了农机化事业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同步增长,农机生产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农业机械化已经进入中级发展阶段。农业机械装备总量大幅度增加,结构明显改善,科技水平、作业水平、管理水平都在不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在改造提升双阳传统农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都市农业转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主要成就和经验
&十二五&末,双阳区农机化取得的主要成就和经验。主要表现在:
1.农机装备总量大幅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十二五&期末,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和《现代农机装备推进》等惠农强农政策和项目的拉动下,双阳区广大农民和农机服务组织购机用机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区农机装备总量增长势头强劲,到2015年末,全区农机固定资产总值(原值)达5.1亿元,比&十一五&期末(2.1亿元)增长3亿元,增长143%;农机总动力达 39.5万千瓦,比&十一五&期末(26.1万千瓦)增长13.4万千瓦,增长51.3% ,农用拖拉机保有量达 1.46万台,比&十一五&期末(1.03万台)增长0.43万台,增长 41.7%,配套农机具达2.8万台(部),比&十一五&期末(2.34万台(部))增长0.46万台(部),增长20.5 %。随着农机装备总量的不断增加带来了结构上的进一步优化,关键生产环节先进适用、高性能的现代农机装备快速增长,水稻插秧机达742台,水稻联合收割机达到336台,玉米收获机械达649台,比&十一五&期末(131台)增加518 台,增长395%,农机装备结构实现了根本性的改变。
2.农机化作业水平稳步提高,作业领域不断拓宽。到2015年末,全区机耕地达到112万亩,比&十一五&期末(87万亩)增长28.7%
,机播种达到113万亩,比&十一五&期末(74.9万亩)增长50.9% , 机插秧达到13.3万亩,比&十一五&期末(4.8万亩)增长177%,机械收获达到58.8万亩,比&十一五&期末(17.4万亩)增长238%,其中:水稻机收达到13.8万亩,占水稻面积的82.1%,玉米机械收获面积预计可达45万亩,占玉米种植面积的42.5%。农机化生产薄弱环节取得重大突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预计达到79.2%,比&十一五&期末(58.9%)提高20.3个百分点。农业运输、场上作业和后勤加工基本实现机械化和电器化,农村用工总量60%由机械完成。农机化作业领域不断拓宽,正在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发展,由农业向畜牧业、林业、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领域发展。
3.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更加完善,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十二五&期末,通过典型引路、政策扶持、项目拉动,全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得到进一步加快,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服务机制不断创新,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农机服务产业化结构实现了四大转变:即由单一集体农机服务组织向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农机协会、农机专业户等新型服务组织的转变;由无偿或低偿服务向社会化、市场化服务的转变;由单纯为粮食产中服务向农牧副渔多种经营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转变;由单一经营向多形式、多层次、多主体的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经营的转变。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组织开展了农机合作社示范创建和星级评比活动,五星级合作社达到4个,四星级合作社1个。农机管理、信息化建设、农机维修、农机培训、农机推广&五位一体&功能齐全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已经形成。到2015年末,农机经销网点达到22个,农机维修厂、站、点达到94个。农机固定资产原值在20万元以上农机大户发展到174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11个。农机原值50-100万元以上的农机服务组织发展到112个,从业人员1982人。全区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实现1.3亿元,比&十一五&期末(0.89亿元)增加0.41 亿元。
4.农机化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农机行业总收入稳步提高。到&十二五&期末,全区农机化累计总投入达3777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0903万元,省级财政投入820万元,农民投入26053万元,当年新增农机固定资产4000万元,农机固定资产总值已发展到5.1亿元;当年使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611万元,补贴购置各类机具929台(套),拉动农民(农机合作组织)投入3930.7万元;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1.3亿元,比&十一五&期末(0.89亿元)增长46 %,纯收入4785万元,比&十一五&期末(3467万元)增长38 %,自我积累、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5.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力度不断加大,科技贡献率日益显现。2015年,全区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工作,紧紧围绕&科技兴农&战略和&百名农技人员包村入户送科技&行动计划,实施了&机械深松整地&、&机械深施化肥&、&玉米机械收获&、&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水稻机械收获&、&玉米秸秆捡拾压捆&、&节水灌溉&、&玉米保护性耕作&、&墨西哥玉米栽培技术&等机械化重点项目,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果。
6.农机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农机资源有效整合利用。为进一步加快我区农机化发展,提高农机作业组织化程度、农业机械使用效率和农机行业自身效益,有效整合农机资源,成立双阳区农机作业协会,组织农机户跨区作业 。第一个突破是利用我区农作物耕种收的时间差、地域差组织农机跨区作业,创新了农机服务机制,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提升了农机化作业水平,提高了农机经营者收入,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发挥了部门职能作用。第二个突破是通过协会组织作业,规范行业行为,推动行业发展,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农业机械利用效率低,农机作业市场混乱等问题,实现了农机作业市场有序竞争,充分发挥农机作业协会的组织牵头、协调关系和技术服务等功能。
总结2015年,双阳区农机化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是显著的,可以肯定地说:提前完成了农机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5年乃至&十二五&期间,双阳区农机化在政策支持、需求拉动下,在农机总动力、主要机具保有量、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等方面实现了&量&的增长,但装备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和效益不高等问题逐步显现,&质&的方面问题日益突出。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机化装备结构不合理,整体发展水平不够平衡。从装备结构上看,存在&四多四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动力机械多,配套机械少;小型机械多,大中型机械少;中低端机械多,高端机械少;常规作业机械多,植保机械少,机具综合配套比仅为1:2。从发展水平上看,呈现&四高四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动力机械装备水平高,作业机具装备水平低;耕整环节机械化水平高,播种、栽插、收获环节机械化水平低;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高,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中部平原乡镇机械化水平高,南部半山区机械化水平低。
二是全程农机化作业水平与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步伐不适应。水稻机育机插、玉米机播、机收等关键作业环节仍是制约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薄弱环节,先进适用的农机具不足,技术含量低、工作效率低的农业机械还在大量应用,机械利用率低,农机农艺融合不够紧密,一些实用技术推广受到制约,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三是农机化发展基础设施不配套。农机维修网点分布不合理、维修技术落后,从业人员素质和能力低,不能有效承担农机具维修任务;没有合理的机耕道,农业机械不能正常发挥效率;农机场库棚建设发展滞后,这些都需要尽快解决。
四是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整体功能不强。农机合作组织经营管理能力薄弱,组织化程度低,不利于技术集成、设备配套和资源整合,服务功能不强,亟待提升。
五是土地经营形式不利于农机化发展。分散的土地经营,形成了不同的种植模式、种植品种和管理办法,严重制约了大规模机械化作业,阻碍着全程农机化发展进程,特别是玉米机播和机收作业。
六是农机管理体制不顺畅。双阳区有7万多公顷耕地,1.4万多台拖拉机,近3万台(部)配套农具,却没有一家独立的区级农机管理机构,目前双阳区农机服务中心,只是农业局直属一家科级事业单位,肩负着全区农机管理重任,实际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我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机管理上的需求,&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先实现农业机械化&。因此,农机管理指导不到位,公共服务能力低的现状亟待解决。
三、2016年工作安排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第一年,是双阳区由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现代农业迈进的关键时期,农业机械化也处在加快发展、结构改善、质量提升的关键阶段。
(一)总体思路
2016年,双阳区农业机械化发展以《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切入点,坚持围绕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效益这条主线,以调整优化装备结构布局、主攻关键和薄弱环节机械化、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为重点,着力落实完善惠农政策、培育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建设农机管理人才队伍、强化公共服务,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把加快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升级机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和管理水平,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机制,促进农业机械化全面快速健康发展。
(二)主要目标
2016年,双阳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1)农机固定资产总值(原值)2016年预计达到5.2亿元;
(2)农机总动力2016年预计达到42万千瓦;
(3)农用拖拉机保有量2016年预计达到14800台;
(4)拖拉机配套农具2016年预计达到30000台(部);
(5)水稻插秧机2016年预计达到800台;
(6)水稻联合收割机2016年预计达到380台;
(7)玉米收获机械2016年预计达到650台;
(8)机耕地2016年预计达到74930公顷;
(9)机播种2016年预计控制在69300公顷,其中:水稻机育插秧9300公顷,玉米机播种60000公顷;
(10)机械收获2016年预计达到43100公顷,其中:水稻机收9500公顷,玉米机收33600公顷;
(11)耕、种、收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2016年预计达到79
(三)重点任务
2016年双阳区农机化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是逐步完善区级农机管理机构和区、乡两级公益性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强化公共服务能力。二是大力争取农机化发展资金、项目资金,围绕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效益,调整优化装备结构布局、增加农机装备总量。三是集中力量开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按照&率先发展、跨越提升、整体推进&的总体部署,围绕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加快普及应用农机深松作业、免耕播种、水稻育插秧、大型机械植保、水稻、玉米机收和粮食烘干等全程机械化技术。四是构建以农机合作服务组织为龙头,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协会为桥梁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整合了农机资源,提高了农机生产组织化程度,实现了农机行业自律。五是做好农机作业供需信息发布,强化农机跨区作业管理。六是大力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作者/出处:双阳区农机服务中心
阅读次数 [829]
栏目最新&|&NEW
栏目热门&|&HOT
[31288] [30054] [29641] [29189] [28465] [28424] [27672] [27512] [27494] [25706]
主办:长春市农业机械化管理局 & 承办:长春市农机技术推广总站
& 地址:长春市东荣大路569号 & 邮编:130032您现在的位置: >
问:2016年地方财政农机购置补贴的补贴标准是多少?
来源:中国亳州网-亳州晚报
核心提示:在国补资金的基础上,市、县财政按机具销售价再各补贴15%,累计叠加补贴30%。
问:2016年地方财政农机购置补贴的补贴标准是多少?
答:国补资金按照安徽省农机局、安徽省财政厅2016年购机补贴通知要求实施;在国补资金的基础上,市、县财政按机具销售价再各补贴15%,累计叠加补贴30%。   
责任编辑:bzbslh
字号:小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农机补贴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