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死忠的谄媚者之风划上休止符

当前位置: >
中国网评:如何为谄媚之风划上休止符?
发布时间: 10:16:46 | 来源:中国网-传媒经济 |
中国纪检监察报刊登了以《谄媚之风何时休?》为题的文章。文章指出“热脸笑对领导,冷脸怒对百姓。一段时间以来,谄媚之风盛行,一些党员干部为了仕途顺利,不专心干好本职工作、不注重提升业务能力,反而醉心于讨好领导、巴结上级。如此歪风,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更污染了廉洁清明的政治生态。”(11月3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为中纪委的喉舌—中国纪检监察报,从来不放空炮。现在将枪口对准谄媚,这种在官场有着悠久历史的“潜规则”。再结合新修订的党风廉政新准则,接下来应该会有大动作,不知道谁会撞枪口上。
谄媚,这种歪风邪气,并没有因为“四风”整治就退出历史舞台,生命力依旧强大。只是手段不再像过往那样张扬和肆无忌惮,显得委婉和低调。如前期报道的公务员不送礼,却给领导推荐好股票就是如此。
谄媚,这种精神鸦片,不是你上赶着拍领导马屁,领导就会全盘笑纳。一个不当,马屁拍到马蹄上,还会自毁前程。对此,厚黑学把谄媚形容成一门艺术,掌握得好,就能获领导赏识,为权力铺平道路。也道出了一些人即使面对众人的不屑,仍然甘之若饴的原因。归根究底:一方面是一些掌握权力的领导,自身习惯讲好话,说美言,自然也只能听、只想听、只愿听好话美言。对于直谏的认同,也是场面功夫;一方面对谄媚的言行,从党纪来说,性质可大可小。按照官场“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传统,大多数人都是往老好人的路上走,没有揽事上身的习惯。如此情况,谄媚之风才得以盛行。因此,要消除谄媚之风,就得对症下药。
消除谄媚之风,就要“美言不信、信言不美”。“楚王好细腰,宫中皆饿死”,说的是当权者的习惯往往确定风气如何。下属的谄媚举动,能挠中领导的痒处,根子还是在领导。作为领导,明知下属的谄媚是为了权力。出于虚荣心,还是自欺欺人的接纳。因此,只有通过权力入手,把领导是否能虚心纳谏、是否能拒绝谄媚,纳入个人评先评优考核,接受社会的考评,才会扭转领导只看“人”,不看工作能力,不看个人品德的陋习,营造出以工作和品质为先的良好氛围,才能封住谄媚者“上进”之路。
消除谄媚之风,就要“子不教父之过,严师出高徒”。把党纪挺在前面,是所有纪检工作者的职责。这其中就包括阻止谄媚。很多派驻的纪委、纪工委、纪检组不敢履职,发现问题也不说。等到出了问题,又打着“纪委一家亲”的旗号,希望免责。因此,作为纪委,就要大义灭亲,让打酱油的挪位子,用严格问责倒逼干部真抓实干,才能逐步铲除谄媚之风的生存土壤。
消除谄媚之风,就要“干部任用不唯上、不唯分、不唯票”。过去,许多领导在选拔任用干部时很任性,或者说不守规矩,让许多人通过谄媚而登上领导职位,让能者憋屈,老实人苦闷,社会更加憎恶。因此,就要向湖北用人新思路学习,坚持用制度说话,用制度管人、用人,通过“不唯上、不唯分、不唯票”等,打破了人治产生的干部管理混乱局面,带来了干部任用的新气象。如湖北省将《条例》从“动议”到“任职”的5大环节内容细化为15章310多个执行细节,对各环节都作了详细具体规定,推动全省选人用人工作进一步规范。同时,要结合干部能上能下管理机制,为干部提供公平的竞技场,调动其干事创业积极性,形成“能者上媚者下”的新常态,谄媚者才会主动转变角色,从而“在频道”、“在状态”、“走正字”。(文/敖思明)
来源:中国网-传媒经济
责编:裴刚虎
()()()()()()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号 京网文[5号
| 电话:010-(新闻) (监督)| 投稿邮箱:TECH2IPO/创见
「 等待新的科技故事 」
说再见:如何为一款失败的产品划上休止符
胜败乃兵家常事,创业失败了,该如何既从容、高雅去关掉自己的心血之作,同时又要让用户对这款产品的关闭给出掌声?本文或许可以给出答案:
原文地址:,本译文由创之网(chuang.pro)为您提供!技术的开放性是互联网真正的威力所在。只要感兴趣,任何人都能创建一个网站,甚至任何有想法的人都能创造出下一个 Facebook。无关性别、宗教或种族,只要有写代码的心和创造的渴望,技术便随你掌控。创业者们心中无边的激情也正是源于这股力量——他们每一个人都曾经在脑中畅想自己就是「下一个伟大的网站或者应用程序」的开创者。然而当热情褪尽,人们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许多新产品都失败了。那么当你的产品不幸失败,作为开发者你应该怎么做呢?如何关闭产品才能使其光荣隐退,芳名尚存,也为你和用户保留余地,好聚好散呢?这篇文章会涉及:关闭一款产品的关键步骤,以及在关闭的过程中,如何与你的用户沟通。(请注意:本文的内容是关于关闭一款产品或者服务。然而,通常产品的关闭还伴随着公司倒闭,但本文不涉及后者。)失败乃家常便饭,何足为惧?在现今的商业世界,关闭产品作为一个话题,似乎无足轻重。上至《时代周刊》,下至《哈佛商业评论》,总是乐此不疲地提醒设计师和创业公司,风险和失败至关重要,避无可避。然而鲜有文字涉及实际关闭产品的过程——关闭产品的代价是什么,需要考虑什么因素,会有什么后果。相信许多读者在职业生涯中都经历过失败的产品。面对失败,需要采取的措施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有些产品,当创始人意识到用户真的少的可怜,在忍受过漫长而沉默的清醒之后,他们只需要默默地接受失败,但是更多的情况下,会需要你勇敢地站出来,向用户承认有些事情你们真的无能为力,然后采取实际行动,决定是否要关闭产品。关于产品失败的原因已经是老生常谈,但究竟应该保留产品让它默默运行还是彻底关闭,关键取决于产品给公司带来了多大负担。当你心生想要关闭产品的想法,可能是由于它已经在以下方面变成你的负担:财务负担产品是否还在盈利?所有产品都需要开发和维护费用。就算是个只需要租用服务器的网站,那也是一笔财务支出。如果产品入不敷出,那么它实际已经造成财务负担。资源负担你有足够人手来保证客户服务质量吗?用户会在线提问,会提出需求,会在系统后台写反馈单,这些问题都需要人手来解答。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分配客户支持的资源,有时也需要开发人员来实现需求。如果公司缺乏人力或者资源来保证高质量的客户服务,那么可以说,产品带来了资源负担。技术负担为了保证产品完全正常运行,支出几何?产品漏洞、可用性等问题,会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来,解决它们需要计划和开发。如果公司承担不起解决问题的资源,产品就成为了技术负担。遗留负担产品会影响公司的其他业务吗?通常多个产品会共享一份代码库。如果这个产品增加了其他(更成功的)产品开发人员的工作量,它就带来了遗留负担。对开发者来说,决定保留产品在后台运行还是彻底关闭,是一个非常私人、主观的决定。比如,要把产品归为财务负担看似简单,但却忽略了产品以后的表现。归根结底,这是一个主观的决定,所以最好综合考虑四个因素。「其实我大可以撒手不管,任其自生自灭,不对吗?」让产品继续存在,但终止一切后续开发和服务,这看起来简单得令人心动。通常这么做的,要么是大型产品,要么是因为产品所属公司被收购。比如 当 Adobe 宣布放弃 Fireworks 时,它的公开声明中明确表示,后续他们只会花最少的成本支持 Fireworks 运行:「尽管 Adobe 不再为 Fireworks 开发新功能……我们会提供必要的安全更新,以及 Bug 修复补丁。我们会让 Fireworks 更新到 Mac OS X 和 Windows 操作系统的下一个版本。等我们有了 Windows 和 Mac 操作系统下一个版本的具体细节,我们也许会酌情进行更改。」(注意:关于 Bug 修复补丁的措辞是「也许」,并不是板上钉钉的承诺。)这个方法看起来最容易,也最诱人。只需要告诉用户这款产品还在,只是厂商不会再提供更新而已。(用户得以继续使用它),所以不会造成太大反响,同时厂商还无需解释关闭原因,一举两得。对于用户数量多的大型产品来说,这似乎是个可行方案,但有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它到底真的解决了问题,还是只是权宜之计,该来的还是躲不掉?就算你无意再开发产品的新功能,用户报告了系统错误怎么办,要不要去解决?还是以 Fireworks 为例,Adobe 能保证 Fireworks 与新系统兼容吗?如果无法提供同等程度的支持,保证兼容性和错误即时修复,宣布终止开发就和关闭产品区别不大,同样会引起用户反感,甚至影响公司的整体名誉、进而影响到其他产品。综上所述,你必须步步为营,考虑每一步行动的后果。如果不能保证产品运营所需的技术和资源,那就别再犹豫,直接关闭产品吧。关闭产品有多痛,一场分手那么痛所以你终于决定要关闭你的产品,因为它已经变成过于沉重的负担,关闭掉对公司是一件好事。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做呢?用户和产品的关系非常私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当初你信誓旦旦,说你的产品能够改变世界,美化生活,所以用户们相信了你的话,为你的产品费心费力。不管你的产品是否免费,用户都投入了宝贵的时间,精力和支持——所以你应当付出尊重。关闭产品就像是让它和用户分手一般,你要告诉用户,产品不再和他们有瓜葛,未来无法携手共度。电影里有一句老话说得好「这并不是你的错,是我不好」,这就是关闭产品的宗旨。用户表示了支持,但如今你不得不关闭产品。你要理解用户,当他们给你负面的反馈,你要明白这并不是他们的过错。无论是沮丧或是愤怒都是因为他们失去了产品,所以做好准备,从容优雅地处理这些反馈。第一部分:准备工作在关闭产品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因为不管你计划得多好,在关闭过程中总免不了磕磕绊绊——所以不仅要考虑充分,还要留有余地。下面是整理好的 10 个步骤。每个产品都独一无二,所以你可以酌情更改或添加,但这些给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让你能从容应对任何突发状况。在关闭产品前 1 至 6 个月第 1 步:发出通知,告诉用户产品即将关闭你的首要任务就是告知用户,产品即将关闭,越多人知道越好(之后我们会讲到如何起草这部分的公告)。越早告诉用户,他们就会有越多时间来消化这个信息,采取行动,避免他们手忙脚乱,惊慌失措。你最起码得提前一个月告知用户。如果产品中的用户数据需要导出(参见下面的第 2 步),那么就提前至 2 到 3 个月。让用户有充足时间备份数据,寻找合适的替代品。在你能负担的情况下,给用户留的时间越多越好。你的用户得知产品关闭,会觉得难过,所以任何一丁点匆忙都只会招致沮丧和怨恨。第 2 步:给用户指条明路你该如何来减轻用户的负担?你是否可以找到好用的替代品、让用户把数据迁移过去呢?就算你的产品已经关闭,总有办法找到替代。设身处地为你的用户想想,假如你是某个产品的忠实粉丝,有一天它要关闭了,你最想知道什么,你最希望得到怎样的对待?使用「游击可用性测试」来了解如何尽可能地减少个中痛苦。在关闭产品的前提下,很少有人提及可用性测试,但假设你对产品的用户体验和可用性的期待始终如一,你有什么理由不测试呢?你完全有责任继续为用户提供同等的服务。比如 Readmill,在发出关闭通告后,在网站上给用户提供了一份「转移步骤」。图中文字:给读者们的转移步骤如果你想把存储在 Readmill 的书籍和数据转移出来,以下是一些简单的步骤。从这里开始。写着「GO TO EXPORT」(导出)的转出按钮。如何做:导出阅读历史和原始数据下载书籍转移 DRM 证书从推荐服务中挑选一个,继续使用。第 3 步:关闭注册请在宣布产品关闭之后,即刻关闭注册通道。关闭通告可能会引来流量和关注,但是新注册用户只会让沟通更难进行,弊大于利。比如那些错过关闭通告的用户。如果他们注册了你的产品,你又得绞尽脑汁,和他们说明产品即将关闭了(相信我,这绝对不是什么愉快的用户体验)。第 4 步:停止一切附带或者自动的市场推广你的产品在当初推广的时候可能有网页或者自己的网站。他们本来的目的能促使用户注册或者购买你的产品,但现在他们已经失去存在的意义。那么你能否用这些网页来帮助你进行关闭产品的沟通呢?也许没有必要删除所有的内容,因为大部分还是相关的,但也许可以把网站的主要目的从促进注册,增加销量转变为通知用户,使其慢慢接受产品的关闭。你或许想想,以前有没有做过邮件营销?现在也是时候停止了。第 5 步:更新产品支持如果你的产品提供在线支持,那么你需要进行更新,把关闭产品所涉及的信息以及用户可能的新需求放上去。接下来,用户依然像以往一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你的协助,只不过主题变成产品关闭遇到的问题,以及你建议过的后续步骤(参见上面的第 2 步)。就像第 2 步所说,你应该通过和用户直接沟通,跟踪他们实施的实际成功率,来研究得出用户的最新需求。只有设身处地地明白用户的思考模式,你才能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地帮助用户,同时减少你收到的问题。产品关闭前一个星期第 6 步:邮件提醒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们每天日理万机,疲于处理各种各样的信息。所以你的关闭通知很有可能被遗忘在角落。在正式关闭产品之前一个星期,发送一次邮件提醒,给他们时间采取行动,避免惊慌失措。关闭产品前一天第 7 步:再次发送邮件提醒如果想要提醒读者,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了。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你过于频繁地提及这次关闭,但这总好过用户错过关闭通知。你之前的邮件也有可能被归为垃圾邮件,所以用户忽略了。关闭产品后第 8 步:清偿债务你和用户之间的债清了没有?一旦你关闭产品,最好清偿所有重要的款项,主动向用户支付费用。对于会员,在产品关闭时,弄清楚你是否还有权向他们收费?这阶段是免费的吗?不同产品,处理方式不同。第 9 步:处理网址和邮箱地址是否要像 Everpix 和 Readmill 一样,关闭之后依然留下域名和官方网站呢?也许你可以和前者一样,在主页贴上过去和现在的有用的信息,并为用户可能想保留的信息提供链接。如果产品还涉及邮箱地址,那么也要进行处理——是继续维护邮箱,还是开启自动回复功能,告知用户此邮箱已经作废,为他们提供更多关闭信息的链接,或给他们留一个邮箱地址来提问?给用户至少留下一个联系渠道至关重要,这样用户需要数据或者对账户有问题时能够获取帮助。Everpix 保留它的网站,让用户能了解它的历史,访问他们的数据。图中文字:Everpix(粗体字)我们已倾尽所有。再次鸣谢。我们会深切思念你们的。点此查看我们的故事或者浏览商业数据。第 10 步:关闭遗留账户你的产品有没有关联账户?比如 Twitter、Facebok 等社交媒体账户,应该如何处理?就像对待网站一样,可以出于「见证历史」的想法留下其中一部分,其余的关闭即可。比如说你想留下 Facebook 主页,你会回复私信和留言吗?感兴趣的用户如果无法得到回复就可能给公司带来负面影响。所以不要为了图省事保留那些账户,维护他们依然是一项任务。如果不能做到,强烈建议关闭那些账户。请注意,这些步骤并非十全十美,(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特点,你可以在此基础上酌情添加)。如果你在关闭前就能做到这些步骤,那么无论遇到任何突然冒出的棘手问题,你都能从容应对。目前为止,大部分问题都搞定了,接下来最令人焦头烂额的问题来了:究竟如何平和从容地告诉用户,「我们的产品即将关闭」?第二部分:体面的告别告知用户关闭产品的消息是最痛苦的事情之一。对你自己和你的用户,你都必须完全坦诚,而这对你来说是近乎残忍的,这一刻你说的每一句话,每一分语气,都充满未知的风险。为了让你尽可能精确地传达这个信息,我们在此列出了你必须包含的关键条款。每一项都因公司、因用户而异,但把它们结合起来,就能让用户知道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并且让他们明白,产品关闭对他们自己意味着什么。发出这个信息必须使用两个渠道:通过邮件或者产品网站。也许你对于公开发布这一消息有些抗拒,但你要想到,并不是所有用户都会阅读邮件。有可能的话,最好强制让现有用户阅读关闭通告至少一次。Readmill 通过它的官网和邮件向用户传达了它们最后要说的话。图中是 Readmill 的结束语截图。告诉用户接下来的事用户们一定很关心具体的情况。尽量清晰、准确地措辞,告知用户即将发生的改变,以及产品关闭时间。是关闭产品还是被包含到其他产品中?整个关闭流程如何进行(以上是一个时间表的示例)?Google 用一个页内弹窗告知 Reader 用户:产品的关闭时间,并提供了「了解更多」的超链接。图中文字:Google Reader 在 2013 年 7 月 1 日之后将无法继续使用。点此了解更多。「OK」按钮。解释关闭原因就像人们结束任何一段关系一样,用户想要了解真正的原因。此时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个看似积极的故事只会适得其反。也许是因为产品入不敷出、或者你的私人原因导致无法继续开发,你都应对用户毫无保留。无论你为何关闭产品,你都应当为产品和这个决定负起全部责任。千万不要让用户有负罪感。Slice 公司告诉用户,他们关闭 Bookshelf 服务,是为了能够专注于其他产品发展。虽然对用户来说这不是天大的好消息,但至少他们做到了诚实。图中为 ,Slice 公司发出的关闭 Bookshelf 服务的通知。告诉用户他们将受到什么影响用户已经知道了关闭原因和时间,现在要说的是,这对他们会有什么影响。他们会不会丢失数据,有没有其他选择,比如数据备份、导出?如果你无法打理好一切,那么需要他们做什么?如果是收费服务,接下来的收费方式是什么?EverPic 把所有的商业数据都放到了 Github 上。图片是 Everpix 在 Github 网站上放的所有内容的截图。Outbox 则是为关闭事宜专门撰写了一份常见问题指南。图中是标题为「Outbox 关闭服务的用户常见问题」的网页截图。(其中包含处理所有邮件和下载附件的步骤)解释关闭产品对于公司本身的意义如果你之前都表现得足够坦诚,那么用户一定能给予他们的理解和同情。所以,你完全可以让他们了解公司的实际情况。这些人对你的产品,公司表示过支持,所以他们有权知道关闭产品对公司的影响。只是关闭产品而已,还是连同公司一起关闭?或者说,关闭产品是因为公司被收购了?你个人在产品关闭后会去做什么,有什么未竟的人生理想?与用户交流这些,会拉近你们之间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到你们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不再只留下冷冰冰的一个公司名字。比如 Verelo(致力于为网站健康状况作诊断),他们告诉用户公司和员工的实际情况:「几个月前,在 Mike 最终决定离开公司的时候,我为他送上最好的祝福,同时自己默默坚持。这一次很多重要的伙伴也离开了,包括 Vanessa,她会回到她钟爱的珠宝设计事业上。」致谢最后一步,感谢用户。无论你的用户数量大小,他们都支持了你当初的雄心壮志,和你一同走过了这段旅程,他们是你整个过程中的动力来源。以下是 Findlt 的创始人写的致谢词:在此送上 FindIt 团队的最诚挚的祝福,希望你在以后的人生中,每一次的寻找都有所收获。创始人 Levi,Alex,Ben 和 Brandon 的话如果你想在致谢后附名,是以你自己的名义还是以公司的名义,要根据产品和用户的关系来决定。你们希望用户仅仅把你们看做一个产品,还是一个想要青史留名的团队?语气关闭产品是个严肃的决定。就相当于承认你已经无力完成原先许下的承诺,你和用户的关系也到此为止。所以,措辞要正式而有礼貌,这不是闹着玩的。但你可以保持开放和乐观的心态,在承认错误的同时,也要肯定自己的成绩。为了这个产品,你曾经废寝忘食,不眠不休,所以你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出来,关闭产品对你而言也同样艰难,因为你和他们一样深爱着这个产品。Readmill 的告别信读来令人感同身受:你读到这里的时候,Readmill 的故事已经结束了。这世界上还有许多关于电子书的问题等待解决,我们最终还是未能创造一个持久的阅读平台,对此我们致以最深的歉意。在 Wibiya(网络应用出版和发行公司)的告别页面上,他们推荐用户使用公司的其他产品。图中文字:Wibiya 已经留下了属于它的精彩。Conduit(应用开发商,wibiya 被它收购)希望与您共享更多好时光。您可以尝试
上的更多优秀产品。个中不易,心照不宣如果你觉得这一切有些沉重,有些繁琐,因为这本就不是件轻松的事。毫无疑问,决定是否要关闭你的产品,可能会用去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但你的用户值得同等的用心和关注。这个任务看似简单,其实不然。你必须和他们坦诚相对,你可能会得到一些支持,但也许更多的是愤怒或者伤感。甚至有些人会觉得你辜负了他们的指望,但他们有权这么认为。很多时候,这项举措是徒劳无功的,但你要记得,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你真心对待用户,你就能让他们高兴。直到最后一刻,你也要保持优雅,虽然你这次失败了,但在他们心中,你依然不卑不亢,诚心实意,所以如果有下回,你还是他们乐于合作的对象。换上全新的面貌,准备东山再起。一切才刚刚开始!分享时间你是否曾经关闭过一款产品,甚至一个公司?如果有,现在回想的时候,你最希望那时的自己明白的是什么?其他参考资料1. TechCrunch 的包含了很多倒闭了的或者关闭过产品的创业公司的名人轶事。2. ,作者 Lucas Rayala,来自 TechCrunch(领先的科技媒体, 致力于记录初创科技公司, 点评新上市互联网产品, 报道突发科技新闻。)这是关闭产品的情感方面的一份亲密档案。3. ——Chris DixonDixon 谈及关闭产品或者创业公司并不意味着一切到此为止。4. ,作者 Nellie Akalp,来自 Mashable(互联网新闻博客)简短的指南:给那些不止打算关闭产品,还打算关闭公司的人
请后参与评论1 (4096)2 (3836)3 (2534)4 (2153)5 (2081)6 (1876)7 (1501)8 (1391)9 (1065)10 (1045)
你的位置: 》
谄媚之风何时休?
你是谄媚者吗?你身边有谄媚者吗?人际交往心理学中,谄媚,被认为是一种印象管理的手段,即个体采取投他人所好的言行举止,努力使别人感觉良好。然而,谄媚一词往往带有贬义,谄媚者也往往为正人君子所不齿。热脸笑对领导,冷脸怒对百姓。一段时间以来,谄媚之风盛行,一些党员干部为了仕途顺利,不专心干好本职工作、不注重提升业务能力,反而醉心于讨好领导、巴结上级。如此歪风,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更污染了廉洁清明的政治生态。1 “谄媚者”奉上“精神鸦片”谄媚者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绞尽脑汁溜须拍马,四处钻营投人所好。而其种种表象,又不尽相同。——吹捧奉承的“歌颂者”“高!实在是高!”配上竖起的大拇指和夸张的表情,这就是“歌颂者”的惯常表现。常言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一些领导干部喜欢听溢美之词,久而久之,忠言越发逆耳,良药更加苦口,妄自尊大的脾气逐渐养成,党纪法规也成了摆设。“围在我身边的都是些怀着不同目的对我阿谀奉承的人,久而久之,那种唯我独尊、自以为是的美好感觉就像鸦片一样,让我上瘾,让我满足。”四川省彭州市原市委书记陈家荣在忏悔录中写道,“渐渐地,自己那点对法律法规的敬畏之心被得意忘形淹没了,最终钻进了自己为自己布下的陷阱。”——保驾护航的“陪读者”谄媚者的另一种技能是甘当绿叶,以陪衬领导的“英勇善战”。今年8月,某市篮球联赛中,该市市长在球场上交出连续两场比赛得分50+的成绩。有人调侃,纵观职业篮坛,除了科比,能在单场砍下60分并且连续两场得分过50的球员,真可谓凤毛麟角。有意思的是,各地领导在比赛中摘得桂冠已成为公开的“潜规则”:某市市长在市直机关足球比赛中连进4球,网友高喊“市长,国足召唤你!”还有一位已经落马的市委书记在龙舟表演赛中连续三年夺冠……更荒唐的是,某市街道办事处举办篮球赛,主办方特意把比赛规则修改为“领导进球多算1分”。赛场如官场。给领导送球、送牌、送分,虽不能成为上纲上线的违纪理由,但运动场上还遵循“领导在哪儿,胜利就在哪儿”的“潜规则”,的确让人担忧。——投其所好的“追随者”“我能清晰地说出每一位领导的喜好、星座、血型、生辰八字……”这是今年春晚小品中的一段经典台词。现实中,甚至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谄媚者。领导爱喝酒,就一箱一箱地往他家搬;领导爱抽烟,就时不时送上一条好烟;领导爱打牌,再忙也奉陪到底。谄媚者深知,有了共同的爱好,更容易跟领导打成一片,甚至称兄道弟。既然成了朋友,有困难时请领导帮一把,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了。领导干部的个人爱好,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谄媚者攻破个人防线的突破口。2 “精神鸦片”为何威力巨大?谄媚,看似高深莫测,却又触手可及;虽不违纪违法,却影响恶劣。为什么谄媚如此普遍?问题到底出在哪儿?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领导干部,特别是单位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恐怕是首要的问题。“在许多情况下,正是由于干部任免权,使一把手掌控的权力具有相当的魔力,可以驱使、支配其他的任何权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任建明说。而谄媚者中,相当一部分人正是希望领导干部手中的这项权力为己所用。没事儿就往领导那凑,领导爱听啥就说啥,想干啥就设法解决,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天天朝夕相处,领导干部自然愿意选择对自己百依百顺的下属,有时却忽略了对能力和品行的考察。而谄媚者正是利用了这种偏好,造就了特有的晋升“软实力”。批评上级怕穿小鞋,批评同级怕伤和气,批评下级怕丢选票,自我批评怕丢面子。本该用来监督领导的眼睛,却用来散发谄媚、讨好的眼神。中央党校教授辛鸣指出,近些年来,一些党的基层组织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越来越淡漠了。一团和气中,诤言直谏者受到排挤,谄媚投机者不断受益,谄媚之风慢慢盛行,政治生态逐渐恶化。如果指责,有人会辩解说,我是真心崇拜领导,而且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的确,有些谄媚者即使得不到实际利益,却依然乐此不疲。深究其原因,还在于权力崇拜,特别是对能够私用的公权力的崇拜。而这种崇拜与长久以来谄媚者获利的先例不无关系。在看到前辈们“成功”之后,更多年轻人无心努力奋斗,反而热衷于钻营投机,试图通过谄媚谋取私利。3 构建良好政治生态 还需祛除谄媚痼疾刹住谄媚之风,并非易事。因为其来无影、去无踪,无法定性定量。但其影响之恶劣,却不容忽视。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梅黎明认为,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按规定、按法律行使权力,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做到严以用权,虑必及法。要对领导干部的权力进行有效约束,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只有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符合原则、程序、规矩、法律,不越红线、不逾规矩,才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领导干部才无法“任性”用权,谄媚者谋权私用之路才可能被斩断。杜绝谄媚现象,还须开展有效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生活会就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一种形式,是实现党内民主的一种手段和措施。”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说,善意指出他人的错误,是负责之举;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亦展现自身胸怀。批评要出以公心、态度诚恳、讲究方法,要实事求是、分清是非、辨别真假,切忌从个人恩怨、得失、利害、亲疏出发看事待人。正如民间俗语所说,“不看广告看疗效”,无论是上级、同事、下属,不但要听领导“如何说”,更要看领导“怎么做”。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廉洁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谄媚成功有了先例,溜须拍马便入了轨道,广大党员干部也会受到邪气入侵。如若政治清明,党员领导干部严于律己、崇廉尚实,谄媚者便无“施展拳脚”的空间与机会。要防止谄媚之风蔓延,更重要的是营造清正廉洁的风气。而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更应时刻警醒、自勉,加强道德修养,经常“洗洗澡、治治病”,远离谄媚者,及时制止谄媚行为,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记者 曹溢 通讯员 赵京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谄媚效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