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国之赤壁疑云写了什么

易中天品三国 - 24赤壁疑云 正在播放 百家讲坛 - 天天评书网
- 在线收听
易中天品三国 - 24赤壁疑云 - 播放中
网站已默认开启连播功能,自动播放下一集!
Update Required
To play the media you will need to either update your browser to a recent version or update your .
  【】 【】
易中天品三国(52集) - 播放下载列表
单田芳1单田芳2袁阔成3单田芳4刘兰芳5单田芳6单田芳7单田芳8袁阔成9单田芳10单田芳11袁阔成12
热门有声小说
123456789101112
123456789101112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天天评书网
本站资源均为试听,若侵犯您的权利请告知,本站将立即予以删除。请试听后去购买正版光盘,其版权归相关影音公司所有
网友上传作品请联系站长信箱
ICP备案许可证: 冀ICP备号-9易中天品三国 -
《易中天品三国》,央视CCTV-10历史演播类节目,《百家讲坛》系列之一。主讲人易中天,还原真实曹操,替周瑜辩诬,,重评司马懿。纵论天下,。细品是非功过,总结成败得失。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将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纵论三国天下大事,细品英雄成败得失。易中天教授将从平民角度为大家解读。
易中天品三国 -
 剧集名称:易中天品三国   剧集类型: 其他、 历史   所属地区:国产   主持人: 易中天,1 易中天 948年生,湖南省长沙市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艺术人类学》等著作。近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2005年起开始在CCTV-10百家讲坛节目里讲解历史,因其白话式的幽默分析,受到追捧。最新两本书《帝国的惆怅》和《易中天品评》也是异常大卖。2006年开始制作《易中天品三国》。   后因《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标题,而享有了“学术超男”的称号。   去年易中天做客央视《》,主讲了《汉代风云人物》系列讲座。他独辟蹊径,“妙说”历史,巧妙地运用“俗不可耐”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表演,有趣地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在网上找到了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的韩信系列讲词,真是佩服,平常一段史从他口中出来活灵活现一般,象评书一样绘声绘色,又象电影剪辑精练流畅。
易中天品三国 -
易中天品三国剧集简介
三国是一个风云变幻,沧海横流,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不知多少盖世英雄在那里大显身手,叱咤风云,正可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曹操就是其中一位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他生前威震天下,他死后骂名最多,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雄。在历史的记载中,为什么他的所作所为总是自相矛盾,众说纷纭?曹操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在他前期有着什么样的功过得失?易中天教授将从平民角度为您解读。
易中天品三国 -
场白:大江东去第一部:魏武挥鞭易中天品三国(1)真假曹操
易中天品三国(2)奸雄之谜
易中天品三国(3)能臣之路
易中天品三国(4)何去何从
易中天品三国(5)一错再错
易中天品三国(6)深谋远虑
易中天品三国(7)先入为主
易中天品三国(8)鬼使神差
易中天品三国(9)一决雌雄
易中天品三国(10)胜败有凭
易中天品三国(11)海纳百川
易中天品三国(12)天下归心第二部:孙刘联盟易中天品三国(13)青梅煮酒
易中天品三国(14)天生奇才
易中天品三国(15)慧眼所见
易中天品三国(16)三顾茅庐
易中天品三国(17)隆中对策
易中天品三国(18)江东基业
易中天品三国(19)必争之地
易中天品三国(20)兵临城下
易中天品三国(21)临危受命
易中天品三国(22)力挽狂澜
易中天品三国(23)中流砥柱
易中天品三国(24)赤壁疑云第三部:三足鼎立易中天品三国(25)半途而废
易中天品三国(26)得寸进尺
易中天品三国(27)进退失据
易中天品三国(28)借刀杀人
易中天品三国(29)命案真相
易中天品三国(30)夺嫡之争
易中天品三国(31)趁虚而入
易中天品三国(32)蜜月阴谋
易中天品三国(33)白衣渡江
易中天品三国(34)败走麦城
易中天品三国(35)夷陵之战
易中天品三国(36)永安托孤第四部:重归一统易中天品三国(37)非常君臣
易中天品三国(38)难容水火
易中天品三国(39)痛失臂膀
易中天品三国(40)祸起萧墙
易中天品三国(41)以攻为守&
易中天品三国(42)无力回天
易中天品三国(43)风云际会
易中天品三国(44)坐断东南
易中天品三国(45)情天恨海
易中天品三国(46)冷暖人生
易中天品三国(47)逆流而上
易中天品三国(48)殊途同归第五部:&历史回眸(结束语)易中天品三国(49)天下大势
易中天品三国(50)历史插曲
易中天品三国(51)百年孤独
易中天品三国(52)千古风流&
易中天品三国 -
易中天品三国经典语录
  1. 诺,相当于现在的OK。   2.清朝入关前将领们都学三国,把《三国演义》印了一千本,发给各个将领作内部文件……   3.如果别人惹你一下,你马上扑上去,一口咬住,死死不放,这是什么,螃蟹!韩信肯定不是螃蟹。   4.我被你雇用了,我是忠心耿耿给你谋划,如果我的主意你不听,bye-bye,我换一个老板。   5.桓帝和灵帝都是不适合当皇帝的……灵帝的爱好是文学艺术和建筑艺术。他对于建筑还是颇有研究的   。他成天搞研究,结果在皇宫里搞成了一个自来水系统!而且他还要在全城推广自己的科研成果,宣布:   要让全城的老百姓都喝上自来水——你是当皇帝的,不是搞上下水的嘛!   6. 朝廷派人去查吴王,也没有发现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嘛。   7.曹操第一个官职是洛阳县北,相当于副县级公共安全专家局长。   8.曹操身材短小,估计也就和我差不多吧。跟1米84的诸葛亮比起来,只能算是不合格的残次品   9.曹操是喜欢美女的,他不管走到哪里都喜欢“搂草打兔子”,收编一些美女什么的!   10.宝贝,你回来吧,好不好?别闹了,跟我回去吧……(曹操劝老婆回家)   11.曹操对各路诸侯说:“现在是灭董卓的最好时机——董卓已经把洛阳烧掉了,还劫持了皇帝,基本可   以把他定位为KB组织了。”   12.吕布想:曹操这个贼,狡猾狡猾地!   13.袁绍整天在家里面大会宾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办沙龙,开Party,车水马龙,门庭若市。这个   事情当时就引起了当*的注意。   14.袁术以为皇帝的称号就像现在我们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标一样,要抢先注册,他以为他抢先注册了皇   帝的商标别人就不能把他怎么的了,没想到他反而成了“众矢之的”。   15.袁尚、袁熙哥俩一合计:“咱们请公孙康那小子喝酒,在酒席上就把他给做了!”这边公孙康也合计   :“不如我请他们哥俩来喝酒,在酒席上就把他俩给做了……”结果是公孙康把那俩给做了!   16.这就使我们觉得袁绍这个人好像有一种天才,凡是对他有利的正确的意见他一定是不听的,凡是对他   不利的错误的意见他一定是要听的,那才是怪了。   17.刘备干逃跑这事还是很在行的。他就像海轮上的老鼠,好像总是能第一个察觉到哪一艘船会翻掉……   先是跟着公孙瓒打袁绍,然后又跟着曹操打吕布,又跟着袁绍打曹操……   18.那时候江东的老百姓都称孙策为“孙郎”,称周瑜为“周郎”。郎,就是小伙子,有赞美的意思。所   以,“孙郎”就是“孙帅哥”,“周郎”就是“周帅哥”……帅哥都是喜欢美媚的,所以孙策和周瑜分别   娶到了当时最漂亮的两个女孩子……可以说这时的周瑜是战场、官场、情场,场场得意……反正我是很羡   慕!   19.顺便说一句,蒋干这个人也是被冤枉的——他根本就没盗过什么书,长得也不丑,而且也是一位帅哥   ,因为周瑜是帅哥嘛,帅哥的朋友……一般也是帅哥。   20.所谓的空城计也是编出来的……诸葛亮搬个琴,摆个香炉,召两个小孩子,在城楼上唱卡拉OK……   21.武则天拿着那张旧船票,重新登上了后宫这艘豪华游艇。   22.男孩子小的时候不调皮的长大了没出息。   23..“剃头的和关羽有什么关系嘛。三国那时候的人是不剃头的,留全发的。只是剃头的和关羽的手里都有一把刀而已嘛~~让我想起有个剃头的贴了一幅对联:‘问天下头颅几许?看老夫手段如何!’看了这个谁还敢进去剃头嘛!”   24..“曹操的所谓‘屯田’,屯,就是生活方式军事化;田,就是生产方式集化。这是相当高明的政策呀!就相当于曹操建立了一个1700多年前的‘生产建设兵团’喏!”   25..“袁绍要另立新君。有一次把曹操找来喝酒,喝着喝着他掏出一个玉玺,估计是袁绍自己私刻的,跟曹操商量(一只手掂量着,作私语状):‘你看…这个东西,啊…怎么样,咱哥俩干吧~~’”   26.“袁绍是‘庶出’,袁术是‘嫡出’,所以袁术总看不起袁绍:‘你看,怪不得是小老婆生的,干不成什么大事~~要立新君就立自个儿嘛,干嘛立别人,多此一举嘛’”   27.“他们的愚蠢是和狂妄成正比的——袁绍比曹操狂,袁绍比曹操蠢;袁术比袁绍还狂,袁术就比袁绍还蠢。最牛的最蠢~~~”   28.难道孙坚求婚时是这样说的“你要是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嫁给我.穿上你的嫁妆,带上你的妹妹,驾着你的马车来.”   29.三国志怎么描述诸葛亮的:身高八尺,容貌甚伟,这不叫帅哥叫什么?叫伟哥呀?
易中天品三国 -
东汉末年,国势衰微,外戚专权,宦官秉政,政治腐败,天灾不断。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从此开始了近一百年的战乱时代。黄巾起义被镇压后,外戚、宦官在内斗中失去权柄,189年,董卓控制了朝廷,192年董卓被司徒王允所杀,李傕、郭汜又控制了东汉王朝。地方州郡长官在反董卓战争及后来的相互攻伐中逐渐壮大实力,形成了地方军阀割据。在军阀割据混战中,曹操经过多年的南征北战,在官渡之战中击败了袁绍,最终统一了北方。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征割据荆州的刘表及依附于刘表的刘备,后迅速平定荆州,同时垂涎东吴集团割据的地方,顺势攻打割据东南的孙权。在刘备谋士诸葛亮与孙权谋士鲁肃的共同推动下,孙刘结成联盟。其后孙刘联军与曹操在赤壁决战,经赤壁之战后,曹军大败,退守北方。战后,刘备占据荆州,后又于215年夺取了益州,势力大增。建安二十五年(220)冬,曹丕篡汉称帝,改元黄初。建安二十六年(221)蜀中传言汉献帝已经遇害,刘备为了延续汉朝历史,振兴汉朝,完成自己的霸业,遂于成都武担南称帝,年号章武。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八月,蜀前将军关羽水淹魏七军,生擒主帅左将军于禁,乘胜围攻败退樊城(今湖北 襄樊)的魏征南将军曹仁,一时威震华夏(参见樊城之战)。魏王曹操采纳丞相司马懿、曹椽蒋济的建议,利用刘备拒不归还所借荆州,吴蜀联盟出现破裂之隙,派人劝说东吴孙权抄袭关羽,东吴陆口守将吕蒙设计杀死关羽,荆州落入东吴孙权之手。刘备为报关羽之仇,集结数万大军征讨东吴,期间张飞又被手下杀死,刘备怒不可歇,不听诸葛亮、赵云等之劝,坚要复仇,被东吴大将陆逊“火烧连营八百里”,遭遇“猇亭之战”的败绩,致使白帝城托孤,势力下降,与曹丕的“魏”和孙权的“吴”在此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易中天220年,曹操之子曹丕废了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和北魏,后世通称“魏国”),东汉灭亡,历史进入了三国时期。221年,刘备在成都称
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和西汉,后世通称“蜀国”)。222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或“孙吴”,后世通称“吴国”)。222年,刘备攻打孙权,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击败。第二年崩于白帝城,子刘禅即位,诸葛亮受命托孤,执掌蜀汉,再度与孙权联盟。22 8年,诸葛亮北伐曹魏之战开始,但最终逝于五丈原,未竟大业,后姜维继承诸葛亮之遗愿,继续北伐,但终因国内奸佞当道,事事事阻碍,未成大事。249年,曹魏重臣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控制了曹魏的大权。263年,掌握了大权的司马昭下令伐蜀,刘禅出降,蜀汉灭亡。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黜了曹魏皇帝曹奂而称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280年,晋武帝司马炎大举伐吴,孙皓出降,东吴灭亡,三国时代结束。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0次
参与编辑人数:6位
最近更新时间: 13:14:39
贡献光荣榜相信现在提起易中天这个名字,大多数人都不会陌生。当然,只是现在而已,若是在百家讲坛播出之前,相信大家跟我一样,连易中天姓什么都不知道。易中天火了,为什么火了呢?当然是因为他的品三国。在下对易先生的大名也是如雷灌耳,于是也学别人风雅,打算去书店买一本品三国细细品之。及至书店,取书一翻,恰巧翻之《易中天品三国之赤壁疑云》,内中许多释义某不敢苟同。是已来此妄言一番,望诸君勿怪。      
首先我们先看看品这个字的意思。康熙字典中,品的意思有十几种,我也不一一列举了。免得浪费诸君的时间。但无疑,在这里,品就是欣赏鉴定评论高下的意思。因此,品,绝对不是照本宣科的给我们读演义,读列传。也不是让你来给我们鉴证历史的真伪。更不是让你自己的猜测给历史打折扣。      
赤壁之战,历史上确有其事,这是无可争议的。时间是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08年冬,这也无可置疑。那么剩下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过程和结果了。至于易先生说的这是谁的战争,即使用脚指头也想得出来,肯定是曹孙刘三方之战。曹操打荆州,打的是刘备。而我们从地图上可以看到荆州的位置,曹操若是占据荆州,从此渡江攻打东吴,再引兵从东渡江,很容易形成合围之势。依曹操在江北的势力,是不可能坐视孙权坐大的。所以,曹操灭刘备就是为灭孙权做准备。那么孙权只有或战或降这两条路走。很显然,任何人拥有江东这一片基业都不会甘愿受降的,那么惟有打。这也就根本不存在易先生所说的什么打得赢捞一把,打不赢赶快回来的问题。这笔帐用不着任何人算,孙权自己心里比谁都清楚。诸葛亮来东吴求救,可谓正合了孙权的意,一则为自己,二则也乐得卖个顺水人情。所以说,孙刘合兵是必然的。除非孙权是个呆子。    
在我们研究赤壁战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莫过于曹操的兵马到底是不是真如传说中的八十三万的问题了。很显然,这个数字是假的,最起码在赤壁战中,曹操参战的兵马绝对不可能是八十三万。若曹操真有八十三万大军南侵,即使我们这些人去指挥,用人海战术强行渡江揍孙权那小子,也是稳赚不赔的。更何况精明如曹操。再说了,这八十三万人每个人撅起腚来放个屁也会把黄盖的火船崩会江东去。何至被火烧得哭爹喊娘的地步。我们还可以算一笔帐来计算一下曹军的数量。如果曹军有八十三万大军南侵,加上他北疆的边防,各个城池的守军,全部兵力不可能低于一百六十万。因为曹操不可能在他南侵的同时也让匈奴南侵到他的地盘,也不可能让孙刘联军攻打他空虚的后方,因为八年前的官渡战他就是这样打败袁绍的,他若笨得如斯,也称不得是一代枭雄了。曹操真的能有一百六十万的军队吗?根据他的疆界,以及当时连年征战后兵源短缺,以及当时的人口数量来说,这根本是不可能的。既然参战人数没有八十三万,难道是曹操的兵马加上供送给养的人数是八十三万?也不可能,即使如此,我们假设他的后勤部队是三十万的话,他仍有五十余万兵马可用。这也是不对的,以江东孙权的势力,才不过十几万的部队,曹操焉能五倍于东吴?那么,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曹操倾其所有乃八十三万军队。除去北防驻军及各城池的守军,曹操南下的军队很可能和孙刘的数量不相上下。若非如此,曹操也不用和孙刘联军在赤壁相持那么久,等着周瑜来放火。更不会那么迫切地期望黄盖来降,以至于心切得他丧失了准确的判断力而至被火焚兵败。    
当然,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其实最让我忍俊不禁的是易先生对于曹军数量的估算方式:“八十万打个对折四十万,再打个对折二十万,再打个对折也有十万。”我们可以怀疑史书的真实性,可以用自己的想法去验证推断历史,但这种用打对折的方式来估算历史的方法鄙人还是首次听闻。果然不愧是教授,真是大手笔,谈笑间,曹操的八十万大军竟然被打了三个对折,成了十万。相当年周瑜的“谈笑间,胡虏灰飞烟灭。”恐怕也比不得易先生信口捻来的三个对折啊。与易先生相比,公谨逊色矣。      
一直以来,我认为教授,就是那种治学严谨,深居简出,只知埋头做学问,以教育天下英才为己任的人。更是老师中的极品。韩愈曾经说过: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那么我倒要请问一下,众位教授们传的是什么道?解的是什么惑?难道在电视上露个脸,翻箱倒柜地找出几本一般人没有读过的书照本宣科地朗诵一番,提高一下知名度,出两本书挣两个钱就是现在的师道?在百家讲坛中,甚至有一位教授竟然把李莲英的‘莲’字应该是‘莲’还是‘连’都当成一种学问来卖弄。让我不由想起了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子曾经曰过:“记问之学,不足为师。”堪能为教授乎?真乃国人无智,竖子称谋。教授乎?教兽乎?育人乎?误人乎?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某些人红了 ,某些人就眼红。说些自以为很有道理的话来哗众取宠
  曹操大军的数量 易教授在后面说 有好多种说法  但是不足80W是事实   他说也有盛传 他其实就带了5000骑 就是新野追刘备的部队  然后他在分析曹操到底有多少兵的时候说 这个没有明确记载  但是可以这样思考 80W没有 打个折 40W  在打个 20W 在打个 10W 姑且就算他有10W吧  易教授这里的意思是 这时的兵力由于没有记载所以先随意给他个数    楼主看的不认真..
  楼主看得真切,易中天治学不严
  “易中天品赤壁”肤浅之二  ——“打对折”计算赤壁战役曹军的人数  童力群  日星期一  易中天先生在《易中天品三国》里评说了赤壁战役。  我将“易中天先生在《易中天品三国》里评说赤壁战役”简称为“易中天品赤壁”。  《易中天品三国》第二部是《孙刘联盟》,第24集是“赤壁疑云”。  一、“再打个对折也有十万”  《易中天品三国?孙刘联盟?赤壁疑云》写道:“而且《周瑜传》的正文说得很清楚,说:‘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这是《三国志?周瑜传》正文记载的,也就是说曹操这个时候应该有几十万人,到底是几十万我们搞不清楚,学术界的说法有五十万、四十万、二十万这样几种,就是我在上集也算过账,八十万打个对折四十万,再打个对折二十万,再打个对折也有十万。”  二、“打对折”有点可笑  “八十万打个对折四十万,再打个对折二十万,再打个对折也有十万。”  乍一听,好像是顾客在皮草城里与商贩砍价。  堂堂的易中天大师,滔滔不绝的《品三国》的顶尖三国学专家,竟这样来说赤壁战役曹军的人数,实在是可笑!  三、“搞不清楚”  易中天先生说:“到底是几十万我们搞不清楚,学术界的说法有五十万、四十万、二十万这样几种”。  显然,易中天没有下功夫去认真的“搞清楚”。  四、“便传令起大兵五十万”  《三国演义》第四十回写道:“操曰:‘吾所虑者,刘备、孙权耳;余皆不足介意。今当乘此时扫平江南。’便传令起大兵五十万,令曹仁、曹洪为第一队,张辽、张郃为第二队,夏侯渊、夏侯惇为第三队,于禁、李典为第四队,操自领诸将为第五队:每队各引兵十万。又令许褚为折冲将军,引兵三千为先锋。选定建安十三年秋七月丙午日出师。”  《三国演义》第四十回写了“便传令起大兵五十万”,不知易中天先生所言“学术界的说法有五十万”是否来源于此?  如果易中天先生所言“学术界的说法有五十万”真的来源于此,那就确实贻笑大方了!  我问易先生:你在《百家讲坛》上《品三国》,到底是讲《三国演义》还是讲三国的历史?  五、周瑜说赤壁战役曹军有二十三万人左右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裴注《江表传》曰:“权拔刀斫前奏案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及会罢之夜,瑜请见曰:‘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军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愿将军勿虑。’”  六、“操率三十万众来向荆州”  《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写道:“恪乃著论谕众意曰:‘……近者刘景升在荆州,有众十万,财谷如山,不及曹操尚微,与之力竞,坐观其强大,吞灭诸袁。北方都定之后,操率三十万众来向荆州,当时虽有智者,不能复为画计,於是景升兒子,交臂请降,遂为囚虏。’”  七、我的观点:赤壁战役荆州范围曹军有三十七万人  (一)赤壁战役的起止时间及范围  赤壁战役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是形成三国鼎立的关键战役。  其时间,从建安十三年(208年)的七月到年底。  其范围,以荆州的南郡、江夏郡为主,以扬州九江郡的合肥、当涂为辅。  赤壁战役包含如下战斗:中庐战斗、临沮战斗、宜城战斗、长坂坡战斗、汉津战斗、烧排战斗、赤壁初战、合肥战斗、当涂战斗(当涂即今安徽省怀远县,在合肥之北,在蚌埠西侧。)、赤壁战斗、乌林战斗、华容战斗、夷陵战斗。  赤壁战斗,俗称“火烧赤壁”,是赤壁战役的关键战斗。  (二)“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  《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写道:“恪乃著论谕众意曰:‘……近者刘景升在荆州,有众十万……’”。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裴注《江表传》曰:“瑜请见曰:‘……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  刘表的军队人数,诸葛恪说有“十万”,周瑜说“亦极七八万耳”,谁说对了呢?  我认为:诸葛恪和周瑜都说对了——诸葛恪说的是刘表军队的总数,周瑜说的是已经投降曹操的刘表军队的人数。  刘备的军队一万人,都是刘表的军队。再说细一点,刘备原来从北方带来的的基干部队充其量只有三千人,即赵云率领的一千骑兵,关羽、张飞率领的两千步兵,其余七千人都是刘表划拨给刘备的,其中有步兵与樊城水军。  刘琦的江夏郡军队一万人,都是刘表的军队。  荆州南部四郡(武陵郡、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基本上位于今湖南省)的军队,因这四郡长年没有战斗,也不用着急抵御曹军、孙军,军队数量不会很多,所以我假设这四郡军队合计有一万几千人。  建安十三年九月底之前,曹操招降了武陵郡。  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火烧赤壁之前还来不及投降曹操。火烧赤壁之后,刘巴奉曹操之命,凭三寸不烂之舌招降了这三郡军队(一万人)。  总之,刘表的军队有两万人没有投降曹操,有一万人还没来得及投降曹操。  “有众十万”, 10万人减去3万人,得7万人,与周瑜所言“亦极七八万耳”相吻合。  (三)“不过十五六万”  《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写道:“恪乃著论谕众意曰:‘……操率三十万众来向荆州……’”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裴注《江表传》曰:“瑜请见曰:‘……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两者相比,相差一倍。这也许是当年周瑜派出的斥候(侦察兵)所得的情报有误。  两者相比,相差一倍。这也许是周瑜为了坚定孙权抗曹的决心,耍了一回小聪明——“运兵过半”是当时的规律,将曹军的运输部队扣除,曹军的纯作战部队正好是“不过十五六万”。  周瑜、程普的三万精兵,是不计运输部队的。  (四)我的观点:赤壁战役荆州范围曹军有三十七万人  赤壁战役跨荆州与扬州。扬州方面,孙军的人数占绝对优势,而且是孙军一直处于攻势。周瑜、诸葛恪所言曹军“北军”人数,皆为荆州方面。  因此,我只讨论荆州方面的曹军“北军”人数。  “恪乃著论谕众意曰”,事在公元253年初,与赤壁战役的公元208年,相距45年。诸葛恪能否定45年前周瑜的说法,必有根据。  因此,我讨论荆州方面的曹军“北军”人数,取诸葛恪之说“操率三十万众来向荆州”。  于是,赤壁战役荆州范围曹军以“北军”三十万加刘表降军七万,总数为三十七万人。
  你连易中天讲课的重心内容都没理解,就上这里发贴叽叽歪歪,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赤壁疑云《易中天品三国》
赤壁疑云《易中天品三国》之一
  经过鲁肃、周瑜和诸葛亮的劝说,孙权审时度势,最终决定联合刘备、对抗曹操,赤壁之战由此发生。然而,历史上对于这场战争的记载却是疑云重重,历史学家的看法也众说纷纭,有人甚至认为那不过是一次普普通通的遭遇战。那么赤壁之战的真相究竟如何?敬请关注《易中天品三国》之&&赤壁疑云。
  赤壁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著名的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例,《三国演义》更是花了八回篇幅浓墨重彩加以描述战争过程,其中的&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等故事可以说是妇孺皆知。然而对于这场战争,历史上的记载却是疑云重重,其中有一家就认为,赤壁之战时曹军只有五千人。对于曹操的失败原因,历史学家们也是众说纷纭,有人竟归究于天命。那么赤壁之战究竟是怎样一个过程呢?孙、刘联军到底是如何打败曹操的?赤壁之战的成败得失对于我们现代人又有着怎样的启发?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将独辟蹊径,为您精彩分析&赤壁疑云&。
  易中天:
  这集我们讲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三国史上一场有名的战争,稍微知道一点三国的人没有不知道赤壁之战的,这个要归功于罗贯中,因为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浓墨重彩描述的就是这场战争。有人说《三国演义》这本书是七分实三分虚,那么惟独在赤壁之战这个问题上,它是七分虚三分实。赤壁之战这场战争实际上在正史上留下的记载非常之少,而且不乏矛盾之处,而遗留的问题一大堆。有些什么问题呢?五个问题:第一,谁的战争;第二,规模如何;第三,时间地点;第四,过程结果;第五,胜败原因。这五个问题上都有疑难,以至于史学界多次爆发&新赤壁之战&,那么我们一条一条来看。
  第一是谁的战争?也就是说这场战争原本是曹、刘之战呢,还是曹、孙之战?应该说在开始的时候,就是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南下的时候,他的目的是要夺荆州、伐刘表、灭刘备,这个目的当曹操夺取了江陵以后应该说是基本上已经完成了,他为什么还要顺江东下?他顺江东下到底是打谁的?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说是打刘备的,孙权被诸葛亮、鲁肃和周瑜拉下水了;还有一种观点,就是打孙权的,主张是打孙权的观点的依据主要是曹操写给孙权的那封信,而那封信我们知道本身是可疑的。那么我的看法呢,应该说他的孙江东下是打刘备,也打孙权。因为这个可以从孙权对周瑜的话来作证明,孙权跟周瑜说:公瑾兄,你带着军队先走,打得赢固然好,大不赢你回来,孤亲自与曹孟德决一死战。他是这样说的,这说明曹操的目标是孙权;如果曹操的目标是刘备,而孙权是被拉下水帮刘备的,孙权的话就应该这样说:公瑾兄,你带着部队去看看,打得赢咱捞一把,大不赢你赶快回来,咱不管那刘豫州的死活了。他应该这么说。但是问题在于,孙权的这段话是记载在《江表传》里面的,是不是可靠也是一个问题,我们先把它放下。
  第二就是规模如何?有一种说法说这场战争其实曹操只有五千人,就是他追赶刘备一路追过来的那五千轻骑兵,证据在哪里呢?证据在诸葛亮的话里面,诸葛亮对孙权说曹操劳师远征,追赶刘豫州一日一夜三百里,追到这个地方来已成了强弩之末,很显然就是指那五千轻骑兵嘛。但是如果曹操的军队只有这五千轻骑兵的时候,刘备见了周瑜,周瑜告诉他带来了三万人,刘备怎么会说&很少&呢?你三万加上刘备一万,加上刘琦一万,五万人对五千人还少啊?可见曹操这个时候不只五千人。而且《周瑜传》的正文说得很清楚,说:&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这是《三国志&周瑜传》正文记载的,也就是说曹操这个时候应该有几十万人,到底是几十万我们搞不清楚,学术界的说法有五十万、四十万、二十万这样几种,就是我在上集也算过账,八十万打个对折四十万,再打个对折二十万,再打个对折也有十万。
  那么算这些账是为了确定这场战争的时间、地点,如果说五千人的说法能够成立,那这种说法是个什么意思呢?就是曹操五千轻骑兵一日一夜三百里从襄阳追到当阳,打了刘备一家伙以后到了江陵,然后从江陵又赶过来了,赶过来以后没想到这个时候孙、刘已经组成了联军,一家伙撞上去,一场遭遇战,所以曹操打败了。如果情况是这样的话,时间应该是建安十三年的十月,它很快嘛。而如果说曹操这次战争的目的是要打孙权,那么他决不敢只用这五千轻骑兵,他一定要集结部队,他集结部队是要一个时间的。那么这场战争的时间应该是建安十三年的十二月。地点在哪里呢?学术界的意见,倾向性的意见,就是现在的湖北省蒲圻县境内,现在蒲圻县已经改名赤壁市,不是在黄州的那个赤壁,就是不是苏东坡写赤壁赋和赤壁词的赤壁。所以现在湖北有一个说法,叫&文武赤壁&,文赤壁就是苏东坡写赤壁词和赤壁赋的那个赤壁,武赤壁就是现在赤壁市的那个赤壁,是赤壁之战的赤壁。
读完这篇文章后,给个评价吧
姓名:易中天
地点:浙江 杭州
签名:人格独立 奴能成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