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教研室宋建国之子宋喆写到的文

教学资源 
谷城县数字化教学应用系统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
湖北教育网台资源
办公平台 
公文发布系统
KSOA办公自动化系统
办公平台 
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
中职学生学籍管理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县教育局关于印发《谷城县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谷教文〔号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6155&&&&更新时间:   &&&热&&&&&★★★   【字体: 】
谷教文〔2014〕100号
县教育局关于印发《谷城县开展“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中心学校、薤山林场中心小学,县直各中小学、相关教育单位:
&&&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通知》(鄂教基〔2014〕27号)、《市教育局关于印发&襄阳市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襄教文〔2014〕133号)和2014年12月上旬省教育厅召开的湖北省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动员会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县教育局在原来有关工作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谷城县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 &&&&&&&&&&&&&&&&&&&&&&&&&&&& 谷城县教育局
&&&&&&&&&&&&&&&&&&&&&&&&&&&& 2014年12月25日
谷城县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主体作用,推动信息化手段和数字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通知》和《市教育局关于印发&襄阳市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经研究,县教育局决定从2014年12月起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以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为重点,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推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与公平。
二、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进一步增强教师对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调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每位教师都能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上好一堂课;建设一支善于应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骨干教师队伍,使每一堂课都有一位引领本地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名师;形成一批精品课程,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推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的深度融合。到2017年6月,全县中小学教师100%参加“晒课”。其中,年间的三个学年度在国家平台上“晒课”的教师数分别占全县中小学教师总数的20%、40%、40%,每学年度评选一批“优课”,择优推荐参加市、省、国家级“优课”评选。
三、活动对象
全县中小学校(包括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和普通高中等)各年级、各学科专兼职教师,教研室和乡镇中心学校各学科教研员。
四、活动内容
(一)教师网上“晒课”
1.“晒课”内容。主要包括:一堂完整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所用课件及相关资源(或资源链接)、评测练习(非学术性课程不作要求)、课堂实录和专家点评等。
所晒内容在活动周期内覆盖我县中小学各年级、各学科现用各版本教材的全部教学内容;符合课程标准要求,体现学科特点和信息技术应用的融合,重点展现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有效解决教学重难点等课堂教学内容。
鼓励教师“晒”多堂课和上传课堂实录视频。视频应过程完整,画面清晰。建议有条件的学校进行适当的后期剪辑处理,在适当环节插入教学资源呈现画面。推荐参加县级、市级、省级和国家级“优课”评选的教师,必须上传课堂实录视频和专家点评。
2.“晒课”地址。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一师一课”栏目(简称“国家平台”),网址:。
3.“晒课”流程。主要包括平台账号注册、报名参加活动、选课、晒课准备、晒课等环节。具体要求可参阅国家平台“活动指南”、“常见问题与下载”等栏目的相关内容。
(二)分级评选“优课”
1.评选程序。在教师网上“晒课”的基础上,分乡(镇)和县直中小学、县、市、省和国家五级逐级推荐评选“优课”。各乡镇中心学校、县直中小学向县推荐参评的“优课”同一年级、同一学科、同一版本教材、同一教学内容不能重复,同一教师最多只能推荐1节“优课”参评。
县、市、省三级,按城区(指县级政府所在地城区)和农村学校教师分别评选“优课”。
2.推荐数量。各乡镇(以乡镇中心学校为单位)、县直各中小学按参加“晒课”教师数的20%向县推荐参评“优课”;县分城区、农村按本地县推荐“优课”节数的20%向市推荐参评“优课”;市将分城市、农村按本地县(市、区)推荐“优课”节数的10%向省推荐参评“优课”;省将分城市、农村评选“优课”,再从中择优向教育部推荐参评国家级“优课”。
3.“优课”标准。县将根据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制定的《“优课”基本标准(试行)》和《“优课”录制最低标准》,结合谷城实际制定具体操作标准。
(三)开展网络教研
1.成立各级学科教学专家指导组。通过示范、视导、点评、剖析、研讨、交流等方式,对地域内教师的教学、教研、“晒课”组织、“优课”产出、信息化手段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等进行指导。
2.开设网络教研工作室。各级建立工作机制,鼓励和引导各级名师、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研员在国家平台开设个人(或个人带领的工作团队)工作室,依靠他们的学术成果、教育教学经验和号召力、影响力,借助国家平台提供的频道和资源,通过集体备课、课例点评、视频研讨、主题研讨等活动,对教学教法、学科重难点、数字教育资源运用等进行研究,引导教师取长补短,推陈出新,探索利用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融合的不同方法和多种模式,帮助教师多出“优课”,不断提升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教研的能力;有针对性地研讨问题,点评、打磨“优课”,展示“晒课”成果,促进“教师不断发现问题――深入思考问题――交流优化教学――提升课堂质量”的良性循环和网络教研常态化。
3.网络教研工作室开设程序和活动方式。主要包括平台账号注册、报名参加活动、评价“优课”等环节,利用活动频道开展教研活动。具体要求可参阅国家平台相关栏目的内容。开设网络教研工作室相关人员的身份认证,由各级管理员按程序分级负责。
(四)组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
完善省、市、县、校四级培训体系,制定规划,创新形式,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为教师全员参加“晒课”,自觉、积极、创造性地运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实施教学提供有力支撑。
教师参与“晒课”、网络教研的学时,可计入“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的校本研修学时,也可计入教师继续教育的校本培训学时。
五、活动日程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按照年度安排工作日程及活动任务。2014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日程安排如下:
(一)全面动员部署(2014年12月中下旬)
1、县、乡镇组织校长动员培训
2、各级制定活动工作方案
3、组建学科专家指导团队
4、教师注册
5、有关人员身份认证,开设网络教研工作室
(二)组织网上“晒课”、网络教研(2015年1月至2015年3月)
1、学校组织教师动员培训
2、学校组织教师参与教研、讲课,审查“晒课”内容
3、教师登录国家平台“晒课”,上传相关材料
4、教研员(学科专家团队)组织教师开展网络教研
(三)推荐“优课”(月)
1、4月10日前,各乡镇、县直各中小学评选并向县推荐“优课”
2、4月30日前,县(市、区)评选并向市推荐“优课”
3、5月31日前,市评选并向省推荐“优课”
4、学校、网络教研工作室组织教师看课评课,开展网络教研
5、学校组织教师开始2015年度晒课和参与网络教研工作
(四)省级“优课”评选及成果总结(2015年6月)
六、活动组织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组织,教研、电教部门具体实施。为保证我县活动的顺利实施,县教育局成立“谷城县‘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工作协调小组”,在县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工作。协调小组组成和相关职责分工如下:
(一)协调小组组成
组长:黄书明 (谷城县教育局副局长)
&&& 成员:刘永涛 (县教育局财务科科长)
&&&&& 罗德友 (县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
&&&&& 张洪顺 (县教育局教师管理科科长)
&&&&& 杨更生 (县教育局督导办主任)
&&&&&&&&& 宋炳新 (县教研室主任、县教科所所长)
&&&&& 胡& 伟 (县电教站站长)
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基础教育科,主任由黄书明兼任,副主任由罗德友、宋炳新、胡伟兼任,成员:汤强、张建明、宋建国、陈建斌、江保成、左洪涛。具体负责推进活动开展的日常工作,督办工作进程,拟订有关工作方案和标准,组织县级“优课”、“优秀网络教研工作室”评选;发现、宣传典型,总结、推广经验等。
(二)协调小组成员所在单位职责分工
基础教育科:主要负责活动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负责与市、省协调办公室工作联系;协调做好小组办公室的相关工作。
教师管理科:主要负责全县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研究出台教师参加活动考核结果运用的相关政策。
财务科:主要负责活动工作经费、县级“优课”和优秀网络教研工作室奖励资金的预算落实。
督导办:主要负责将年度活动任务纳入教育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协调推进该项活动的督办工作。
县教研室(县教科所):主要协助基教科做好协调小组办公室的相关工作。具体负责拟订“优课”基本标准和网络教研工作室最低标准;组建学科专家团队,对学校课堂教学、“晒课”、乡镇(县直学校)和县市“优课”评选、组织看课评课和网络教研活动等进行视导、巡查和评估;发现典型,指导总结和推广好的做法等。负责“晒课”、“优课”活动的理论研究与指导;协调推进该项活动的课题研究等相关工作。
&&& 县电教站:主要协助基教科做好协调小组办公室的相关工作。具体负责拟订“优课”录制最低标准;推动全县有计划地保障学校网络环境、录课和多媒体教学条件;做好国家平台对接、市级、县校网络管理和维护,具体负责县校网络管理、“优课”录制等相关工作;建立我县“晒课”视频资源汇集与分享平台。
七、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各乡镇各学校和县直有关单位要把“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作为当前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统筹晒课活动与课内比教学工作,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着力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化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程度与应用水平。要加强领导,制定方案,抓好培训,精心组织,保障经费,创新机制,强化考核,全员参与,注重实效。严禁搞运动、讲形式、走过场。
各乡镇中心学校和县直中小学要指定专人负责活动的管理,为教师参与活动提供支撑。2015年1月5日前,各地将活动工作方案报送县协调小组办公室(基教科、教研室、电教站各一份,基教科qq:;教研室qq:;电教站qq:)
(二)加大统筹。各乡镇中心学校、县直各中小学要统筹安排,加强指导、督办,结合教学进度,有计划地组织本地、校中小学教师分年分批地参加“晒课”,做好“优课”评选推荐工作。各地可按年级、学科、教材版本将“晒课”任务分配到所属学校、由学校落实到人、到章节课时,实现区域内教师、教学内容“晒课”全覆盖。
(三)保障条件。各乡镇各学校要制定和完善硬件建设规划,明确时间表和线路图,加大投入,保障教师“晒课”的物质条件,为开设网络教研工作室提供帮助。2014年至2015年上半年,可先在有条件的学校开展“晒课”活动。暂不具备网络环境、录课和多媒体教学条件的中小学校,要加快工作进度,确保活动周期内中小学教师全员参加“晒课”,确保网络教研工作室顺利开展活动。
(四)抓好学校环节。各乡镇各学校要积极引导广大教师转变观念,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在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中自觉用、多用、爱用信息技术,并形成习惯;要加强专家指导和校内研训,注重过程和实效,通过活动让每位教师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多讲“优课”,多产“优课”。
各中小学校要合理安排时间,解决好晒课与教学之间的矛盾;要充分利用时间跨度,使“晒课”、看课评课、参与网络教研常态化;要对本校教师身份进行认证,对拟“晒”的课进行审查,确保内容科学准确,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五)注重督办考核。各乡镇各学校要建立考评工作机制,把教师参加活动的情况,纳入教师年度考核内容,记入教师的业务档案,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把学校组织活动的情况,作为校长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要组织专项检查,加强督办,狠抓落实,确保活动扎实开展,达到预期效果。
县教育局、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将对各乡镇各学校活动开展的情况进行检查督办;对活动开展较好的地方和学校予以表彰,对县、市、省级“优课”获得者和持续开展活动、知名度高、表现突出的优秀网络教研工作室予以适当奖励。
文章录入:gcyaowei&&&&责任编辑:gcyaowei&
【字体: 】【】【】【】【】【】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 2014  鄂ICP备号 公安部备案号:11湖北省谷城县教育局主办 | 维护:谷城教育信息网谷城县“357”高效课堂建设研究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县中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但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发展不够均衡,课堂教学的总体水平与“以人为本,充满生命力”的新课程改革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中小学课堂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一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体现。新课程提倡以生为本,以学为本,以学生的素质发展为本,教师只是组织者、引领者和合作者。但不少中小学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一人包场,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课堂一潭死水,没有一点生气。
二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更高,“导”就是要求教师能够“导方法”、“导疑惑”、“导思维”,但不少教师不会教给学生方法,不能适时化解学生的疑惑,也忽视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与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是教学目标没有充分达成。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要有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要有明确的学习方向。我县中小学部分教师拟定的教学目标只体现在教案上,而实际教学却游离于目标之外,课堂教学缺乏计划性、针对性。教师教得盲目,学生学得被动。
四是教学的问题意识没有充分确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得到了充分的调动,有三条基本的评判标准:学生能否主动地思考课堂中产生的问题,能否在探究中解决问题,能否在反思中发现新的问题。我们的很多课堂都是教师一人包场,对学生生成的问题重视不够或者根本就没有重视。
五是学生个性差异没有充分关注。新课程标准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通过评价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而我县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关注优生的发展,问题优生答,演板优生做,而对差生视而不见,使得本该面向所有学生的课堂变成了优生表演的舞台。
六是课堂教学效率没有充分保证。部分中小学课堂教学缺乏效率意识,教材不教教教辅,课内损失课外补。时间加汗水,老师教的累,学生学的苦。
要落实课程改革的要求,必须把改革的着力点放在课堂。因为课堂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三维目标的达成靠学生在课堂上学而获知;课堂是实现办人民满意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离开课堂去谈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无异于缘木求鱼;课堂是先进理念和科学方法历练的平台,离开课堂搞改革无异于“空中楼阁”;课堂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唯一场所,离开课堂谈素质无异于纸上谈兵。
据此,谷城县教育局将2011年定为“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年”,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练兵的主战场,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发现人、锻炼人、培养人、使用人。全县中小学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地学习杜郎口,建设高效课堂的热潮;接着,又乘势而上将2012年定为“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年”,借鉴杜郎口经验,吸收“学法指导”、“引导主动学习”、“单元目标教学”等课题研究成果,结合谷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提出了“357”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要求。拟用三年时间,通过该模式的研究与推广,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树立科学的教育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转变学生观——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确立先进的教学观——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最终实现“学生快乐,教师幸福,质量优秀,特色鲜明”的总体目标。
二、概念界定
高效课堂是相对于“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课堂教学而言的。我们所说的高效课堂应当包括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二是能促使师生、生生多维互动的课堂;三是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的课堂;四是有教学质效的课堂。
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是一种融学生认知构建与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根据生本教育以及教学控制论原理,我们从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几个关键要素(教学流程、设计理念、学生活动)出发,提出了“357”高效课堂建设要求,力求解决课堂教学中“非人性化”问题。
“3”是指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即:预习——展示——测评。 “5”是指教师组织教学的五条基本原则。即:情境导学、问题导思、合作探究、展示提升、反馈测评。
“7”是指学生课堂活动的七种方式。即:读(阅读)——
思(思考)——听(倾听)——说(发言)——展(展示)——研(研讨)——评(点评)。“357”中三者的目标指向是一样的,就是要让学生走向学习的核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觉地、主动地、生动地进行课堂学习。
三、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优质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已经成为中外课堂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与此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改革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1、英国肯特布雷大学爱伦·史博教授研究的“优秀的教与学”和我们研究的“高效课堂”从本质上看是一致的,都是在追求教学的最高效率,爱伦·史博教授对高效的理解是从高效享用学习资源,单位时间内高效学习,高效完成个性化学习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高效互动与滋养四个方面来研究的。与我们新课标中所提到的三维目标也是吻合的。此外,在美国兰布德,布莱克伍德等提出的探索性教学及保加利亚洛扎洛夫创立的开放性教学中,都提到过高效课堂概念。
2、国内对高效课堂的研究已持续相当长的时间。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课堂模式,衡水中学的高效课堂模式,昌乐二中的“
271”课堂法则等课堂教学的改革都取得了成功。这些课堂教学模式都是运用“高效课堂”的理念支撑课改,将学生视为主体,变“教中心”为“学中心”;重构师生关系,变“师中心”为“生中心”。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最终实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成长的目标。
“357”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在学习、借鉴这些成功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吸收了“学法指导”、
“单元目标教学”、“引导主动学习”等课题研究成果,结合我县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提出来的,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区别。
相同之处:都是以“生本教育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以及高效课堂理论为支撑,都是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快乐成长为目标。
不同之处:改革的对象不同。以上列举的改革很多只限于一所学校,而我们“357”高效课堂建设是全县性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求达到覆盖所有学校,覆盖所有学科,覆盖所有教师。课改的目的不同:我们不是用应试教育的思维去抓高效课堂,更不用应试教育的眼光认识高效课堂、定位高效课堂。不是仅仅把高效课堂看作是快捷、高效地掌握知识的场所,而是要把课堂建成让学生全面成长、幸福成长的摇篮;不是单独追求课堂模式的完善,而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品质与能力。改革的形式不同:我们进行的是整体改革,将“357”高效课堂建设与学校管理、教学评价、教师专业成长、学校文化建设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教学流程与操作要领不同。在学习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将教学环节进行了整合、拓展及创新。提出了课堂教学三大流程,制定了教师组织教学五条原则,提炼了学生学习的七大范式。
四、课题研究目标
(一)总体预期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达到的总体目标是:全县中小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能力提高,学习习惯养成,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全县中小学教师熟练运用“357”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课堂教学中“非人性化”问题得到改观,课堂教学形成谷城特色,在全市乃至全省有一定的影响。
(二)具体实现“五个优化”
1、优化教师备课。根据“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编写导学案,编写过程中认真抓好集体备课活动,引导教师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充分利用“导学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导学案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助推器”。
2、优化课堂活动。构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精心打造具有文化背景的学习小组,让小组成员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对学”和“群学”,发挥合作学习优势,促进信息多向交流,引导学生扎实开展探究性学习。
3、优化教学评价。评价学生课堂学习效果重点看“三度”: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探究的深度。鼓励学生敢问,敢说,敢爬黑板,敢下桌讨论,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质疑创新的课堂学习局面。
4、优化教学手段。增加黑板、电子白板,以及其它多媒体设备等,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的舞台,确保学生学习信息全面、及时、准确反馈。
5、优化学校文化。构建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创设平等和谐的行为文化,营造自主合作的课堂文化,实现质量提高路径的根本性转变。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全县中小学课堂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二)“357”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理论体系研究;
(三)“357”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及操作要领研究;
(四)“357”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分类运用与指导研究;
(五)“357”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评价标准的研究;
(六)“357”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其它教学模式比较研究。
六、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实践法
从已有的理论与经验出发,形成“357”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构想及操作策略。研究制定科学可行的实验方案,先在部分学校(8个试点学校)进行试验,逐步完善,然后在全县中小学推广。
(二)文献研究法
搜集有关方面的书籍、论文及网络资料,通过整理分析,对课题是理念、模式、操作规程等做出全面的界定,为本课题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三)微格研究法
组织全县教研人员对试点学校、教师、班级进行观课议课,选取典型课例进行微格研究,从而总结出一般性的认识和研究方法。
(四)行动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与教师合作交流,开展蹲点驻校、“问题会诊”,定课研究等方式,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付诸实践,不断解决“357”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各种问题。
七、课题研究步骤
本次课题实验研究工作初步定为三年,全部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试点实验阶段。(从2011年9月——2012年8月)
1、本着“先临贴,再创新”的原则,在全县选定不同层次的八所学校作为高效课堂建设试点学校。
2、制定高效课堂建设实验方案,根据“357”操作要求开展教学实验。
3、对试点学校的实验工作进行指导,不断总结完善。
本阶段,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三抓上,即抓认识,主要解决怎么看的问题;抓态度,主要解决怎么干的问题;抓方法,主要解决怎么干好的问题。
第二阶段:扩大实验阶段。(从2012年9月——2013年8月)
1、按照“全面布置、重点突破、典型引路、务求实效”的工作方针,在全县所有中小学推进高效课堂建设,推广“357”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2、加强实验过程的管理和指导,细化要求和方法,扎实推动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3、建构符合高效课堂要求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教师发展、教学评价、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制度。
4、分学段组织召开高效课堂建设现场会,分学科开展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探索新教法,推广新经验。
本阶段的工作着力点是管理机制的建设。出台四大硬措施,强力推进“357”高效课堂建设,即将“357”高效课堂建设纳入中小学办学水平综合评估、纳入年度教育工作目标评估、纳入初中教学质量目标评估、纳入常规教学星级学校评估。按局党委的要求,主要措施就是抓校长,校长抓,不换思想就换人。
第三阶段:效果评价阶段。(从2013年9月——2014年8月)
1、加强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分析论证实验效果,撰写课题实验研究报告。
2、对实验学校、实验教师的各项实验工作进行科学评价,总结优秀教研成果在全县推广。
3、对学生素质发展水平进行科学论证与评估,总结工作得失,调整工作思路,寻找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为今后高效课堂建设进一步深化提供经验。
本阶段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成果的转化运用上,思路的调整上,新方法的探索上。
八、课题研究的实施路径
(一)专题会议发动
教育局定期召开各乡镇中心学校、县直各中小学“357”高效课堂建设工作督办会,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研究问题、交流工作。
&(二)考察学习促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组织校长、骨干教师到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衡水中学等校考察学习,让校长和教师们亲临现场,亲身体验,促使他们从“心动”变为“行动”。同时多学习、多交流,敢于走出去,敢于与名校、大校结盟。
&(三)典型引路带动
在八个试点学校分别召开现场会,通过教学观摩、交流互动、主题报告、经验介绍、成果展示等形式,总结成绩,分析问题,研究措施。
(四)小课题实验拉动
围绕《谷城县中小学“357”高效课堂建设研究方案》这个中心课题,选择各自的小课题进行集体攻关。要求教师从课堂上选课题,在课堂上做课题,在课堂上找答案,在课堂上用成果。通过课题研究达到凝聚学校,锤炼教师的目的。
(五)及时交流互动
通过《谷城教研网》和《高效课堂建设工作简报》及时收集各中小学的“课改新动态”“管理新突破”“课堂新观察”“工作新体验”“研究新成果”。在教育电视台开设名校、名师讲坛专栏。展示各学校“357”高效课堂建设成果。
(六)强化督办驱动
实行教研员“包片驻校”制度,定点督办。同时,采取随机督办的方式,不定时间、不打招呼深入学校、深入课堂、访谈教师、访谈学生。及时通报“357”高效课堂建设情况。
(七)实施奖励鼓动
制定“357”高效课堂建设评估方案,开展“课改标兵”、“课改先进单位”、“课改先进个人”评选,并进行奖励。营造一种创先争优的工作氛围,增强学校和教师参与高效课堂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九、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一)构建“357”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理论体系;
(二)构建“357”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评价体系;
(三)研究制定各学科、各课型“357”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四)形成“357”高效课堂教学“优秀导学案”、“优秀教学反思”、“优秀论文汇编”。
十、课题组成员分工
(一)课题研究成员
课题组组长:胡克峰,谷城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课题组副组长:黄书明,谷城县教育局副局长
课题主持人:宋炳新,谷城县教学研究室(教育科学研究所)支部书记、主任
成员:谷城县教研室(教科所)教研员、中小学校长
(二)成员分工
胡克峰:负责课题实验的整体规划、指导。
黄书明:负责工作布署及督办。
宋炳新:负责课题方案、报告、具体实施。
余保平:教学现状调查;“357”高效课堂建设管理体系研究。
肖良江:“357”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其它教学模式比较研究。
宋建国:“357”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理论体系研究;“357”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研究。
江保成:负责指导1—6年级实验工作。
陈建斌:负责指导7—8年级实验工作。
龚幼平:“357”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流程及操作要领研究。
十一、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课题组同志们充满信心,能够圆满完成课题实验任务,实现预期目标。因为:
1、谷城县是湖北省教育科研“八强县(市)“,是湖北省教研工作创新先进单位,有很好的教育科研群众基础。
2、近年来,我县先后承担过中央教科所“学法指导”、“引导主动学习”;省教科所“单元目标教学”、“愉快教育”等课题研究,形成了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
3、谷城县教育局高度重视。教育局党委把“357”高效课堂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提出了“抓校长,校长抓”的工作思路,并将改革情况纳入年度教育工作目标考核的内容。同时,建立了教育科研激励机制。2011年谷城县教育局就拿出11万元奖励教学改革先进学校和先进个人。
4、课题组成员都曾参加过省级以上课题的研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积累了一定的课题实验经验。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交管局长宋建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