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万家灯火独自站在街头我问着来去匆忙的人们真心倾尽感人肺腑的句子汉我能为你做些什

精美记叙文欣赏
精美记叙文欣赏
1.人生之师
&——阿波(刊发于《青年文摘》)
他是我仅见过三面的老师,却决定了我一生的命运。
认识梁波先生的时候我16岁。那一年我独自离开村子,背着破书包去城里参加山东艺校美术科的招生面试。
他坐在桌旁,一双单眼皮的小眼睛盯着我,盯着我又黄、又瘦、又矮的身子,盯着我的大脑袋、细脖子,盯着我柴禾棍似的脏手腕,盯着我因营养不良而凹凸不平的指甲。
“你是团员吗?”他声音很轻。
“不是。”我声音更轻。
“是红卫兵吗?”他多了分期望。
“不是。”我多了分沮丧。
“那么,红小兵总是了?”他开始失望。
“我什么都不是。”我开始痛苦。
我想起笔试前填的报名表,政治背景栏里排着的父亲、母亲、外祖父,没有一个是“清白”的。我知道那一行行黑色的弯弯曲曲的字符会像锁链一样拴住我一辈子。
“不,你是全市最好的成绩!”他笑了,笑得勉强。他在床上推开一张张考生的素描卷耐心地评点着,比较着,对我那张最出色的卷子指出了一大堆的不足,从光、色、层次到结构、线条讲得很细很细,使我第一次明白绘画竟有如此多的道理。
黄昏时分,他送我出来,弯腰拍着我的肩:“好孩子,千万别灰心。党的政策是‘有成分论不唯成分论,重在政治表现’。老师一定帮你,会录取的。只要求你一件事:天天画,别荒废了学业。下次见面我可是要检查作业的。”
我没有被录取。听说他为这事和工宣队拍了桌子。
两年后,他又来招生,已经走了十几个市县。
我没有报名,因为我知道我不会被录取。我觉得自己像关在笼子里的狼崽子,瞪着一双渴望的眼睛,被一道道铁棂隔在了生活的围墙外面。
但是我赶到了考场。
考场里静悄悄的,只听得“沙沙”的铅笔划过画纸的声音。我独自站立窗外,背着一大捆两年内画出来的“作业”,忧伤地望着窗棂那边一张张同我一样年轻而充满兴奋的脸。
他看到了我,责怪地叫了起来:“你怎么来晚了?”
我无言以对,只把那捆画递了过去。
他愣了愣,随即叹了口气,走出考场,拉我坐到一条长长的木凳上,紧绷着脸,翻看着我的画。
“你比他们基础都好,”他指了指屋里。“必须画下去,不能放弃,你会成功的。按我们学校的教学程序自修,听着……”于是滔滔不绝地讲解起来。
不知什么时候,周围已站了一圈交了画卷的考生,大家都默默地听着。
“记住,你们要多用脑子画!”他大声嚷着,就像课堂上训斥学生。我的腰挺得直直的,心中涌动着一种迸发的积蓄。
后来我听说,招生前他曾上下游说,做通了录取我的工作,可我却临阵退缩了。我无颜对他。
从此以后,我把忧郁和自弃留给了少年时代,却再也没有见到过他。
风风雨雨的16年过去了,我在中国美术研究所取得了博士学位。
返乡看望双亲的途中,我在省城下了车,寻到了当年梦寐以求的省艺术学院。
他老了。坐在房间里的藤椅上,好半天才认出我来。还是那双眼睛,依旧盯着我,盯着我又高又宽的身子,盯着我已成中年的脸,盯着我粗壮的手腕,盯着我长长的手指和轻轻递上的名片。
“长高了,那年你才这么点儿。”他抬起手来比了比,嗓音有些嘶哑。“我知道你会来的,就像我知道你会成功的一样。我经常拿你作例子讲给我的学生们听,”他激动起来,“我希望他们能懂得:别以为自己多付出一分并不重要,那也许会改变人的一生,老了会多一分欣慰,像你。”
我松开了他那双苍白无力却扶起我人生的手,百感交集地离开了这位没有孩子的老人,离开了那像主人般重病缠身的藤椅,离开了那书到屋顶的小屋,离开了窗灯齐明的教学楼,离开了少男少女们丛丛簇簇的校园。
步入万家灯火,独自站立街头,我望着来去匆匆陌生的人们,真想倾尽肺腑般地呐喊:人们啊,我能为您做些什么?
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也不喊什么动听的口号,平平淡淡的叙述里偏偏包含着真真切切的感情。
“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从平常的语句里凝聚起最动人的情感,那才是真功夫,就像朱德同志的《回忆我的母亲》,就像朱自清同志的《背影》。
三次见面,三次不同的挖掘,三次不同的情感。情感要浓,挖掘要细,这是一切记叙文成功的秘密!
“别以为自己多付出一分并重要,那也许会改变人的一生,老了会多一分欣慰。”我希望我的学生也能够记住这句话。
2.络腮胡子陆老师
&&&&&&&&&&&&&&&&&&&&&&&&&&&&&&&&&&&&&&&&&&&&&&&&&&&&&&&&&&&&&&&&&&&&&&&&&
如果你问我们最喜欢哪位老师,我敢肯定,我们班上有100﹪的同学要用摄氏100度的热情回答:最喜欢教语文的陆老师。
如果我问你们有哪一位同学曾经骑过老师的脖子,我敢肯定,你们当中有100﹪的同学要用零下100度的声音说:不、可、能!可是我们班上最小最矮的“小淘气”王大力同学在下课的时候却当真骑上了陆老师的脖子,陆老师还兜着他转了两圈呢!
别看他密密丛丛满脸东北原始大森林,别听他生生硬硬一口湖南老家普通话,可我们就是喜欢他,真的很喜欢。在校园里,我们男孩女孩只要一发现陆老师,准会呼喊着蜂拥而上:“陆波,陆波——”为什么不喊陆老师?咦!苏有朋、赵薇和王菲,我们甜蜜蜜地称呼自己心中偶像的时候,有谁会喊苏先生、赵小姐和王老师的?
你要是因此认为我们班级稀里哗啦的那可就大错特错啦!具有这样亲和力的老师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我们上课的表现那才叫绝呢!不信?接待外宾的示范课,校长总是挑选我们班上。那一次陆老师带领我们在多媒体平台教室给外宾们上了一堂示范课——“我们都是李白、杜甫”,结果使我们班获得了“才子班”的光荣称号,其中“小淘气”王大力的表现尤其出色。课后,外宾们把“小淘气”抱得老高:“你的表现,很好,很好!”陆老师连忙附和道:“我的学生,就是这么好,这么好!”
可就是这个我们人人都喜欢的陆老师,都35岁了,还没有结婚。“小淘气”他们几个男生曾经问过陆老师,为什么还不结婚?陆老师回答他们:“我也想温柔,可是我很丑。”“不对,不对!你很丑,可是你很温柔耶!”“小淘气”斜倚着身子用手摩挲着陆老师的大胡子急急地说道。“没用的。”“那可不一定哦!”机灵小不懂杨小飞又适时地冒出了他的口头禅。
这句话触动了我们的神经。
我们都认为,陆老师的形象酷就酷在满脸络腮胡子上。可是,据消息灵通人士说,陆老师的恋爱败就败在满脸络腮胡子上。陆老师谈过好几个女孩子,她们都很嫌弃他的大胡子。
于是,我们发现了一个秘密。陆老师脸上胡子没了,消息灵通人士说,那是陆老师又有女朋友了;但没过几天,那东北原始森林又繁茂起来了,消息灵通人士说,陆老师又没有女朋友了。所以,陆老师脸上的胡子,就像《地道战》里的消息树,只要看一看,就知道他现在是有女朋友,还是没有女朋友。
每当陆老师又蓄起大胡子的时候,我们全体女生都给他打气:“把胡子剃了吧!”“剃光也没用!”那语气里充满了伤感和悲哀,那丛林间挂满了落寞和无奈。
看来只有鼓励是不够的。很自然地,我们想起了小学6年级时教我们语文的赵美姬老师。可人家才20来岁啊!管它呢,谁叫我们是这样地喜欢陆老师,先试一试再说嘛!
于是当天晚上下了自习之后,我们班上所有的女生马上跑到小学部赵老师的单身宿舍里,美其名曰来看望老师。赵老师很高兴,漂亮的脸蛋上洋溢着一波一波的青春气息,就像夏威夷的春天一样讨人欢喜。赵老师问我们升入初中后感觉好不好,我们都说陆老师最好,弄得赵美姬老师莫名其妙。
“陆老师好温柔耶,他待我们就像对待他的子女一样。”“快嘴”包小倩刹那间闭上了嘴:陆老师连对象都没有哪,说什么子呀女的?
“陆老师好酷哦!比段子羽还酷。”急中生智,我赶忙进行补救。谁都知道这个执导《雍正皇帝》的总导演也是一个络腮大胡子。
从此,全班同学都在暗暗地帮陆老师使劲。
在我们的精心安排下,陆老师以了解我们从前的学习成绩为理由,赵老师以欣赏陆老师发表的文学作品为借口,这两位各自有着一只美丽翅膀的天使,终于走到了一起。
但这还不够,我们都嫌进展太慢。
素有古典美女之称的潘金燕同学提议,应该替陆老师天天给赵老师送花,像电影里一样,一天一束玫瑰花。
我们齐声叫Yeah!都认为这个主意好,因为我们都知道玫瑰花象征什么,看来,这个忙总算帮到家了。
于是,在赵老师的办公桌上,每天都会有一束新鲜的玫瑰花。不用说,肯定是“小淘气”王大力同学悄悄送去的啦!
正当我们等待着奇迹出现的时候,陆老师的东北原始大森林又茁壮起来了!
我们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小淘气”紧张兮兮地跑去问陆老师,陆老师拍拍“小淘气”的大脑瓜,无限伤感地说:“别为我瞎操心了,人家已经有男朋友了,天天给她送玫瑰花。”
“错啦,错啦!”“小淘气”跳起来就去揪陆老师下巴上的大胡子,“那些玫瑰花都是我替你送去的!”
于是,陆老师一把将“小淘气”提上脖子,冲进教室里转起了圈子。
云遇雨而成阴,云映日而成霞;泉遇川而成水,泉挂岩而成瀑——何以因之,何以成之,大凡物所托者异,而形亦因之,名亦成之。
就像本文,有如此特色的老师,有如此鲜活的学生,难怪才有如此空灵的文章!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写给女人的肺腑之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