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诸侯地图时期召集诸侯大会打一台湾艺人

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最主要原因是A. 领土广阔经济富庶B.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C. 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D. 召集诸侯会盟_百度作业帮
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最主要原因是A. 领土广阔经济富庶B.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C. 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D. 召集诸侯会盟
knssshagps
答案B本题考查的是齐桓公称霸的史实.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最主要原因是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故选B.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齐桓公“春秋始霸”之后诸侯国相继称霸的军政格局
春秋时期(即东周王朝)进入了一个大动荡、大变革、大分化的历史时代。西周末年,国家王朝分裂成许多独立的诸侯国。这种历史现象《史记·周本记》史云:“周王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原先盘根错节的礼制迅速遭到破坏,井田制亦正在瓦解,东周王朝正经历着空前的历史洗礼,一个春秋称霸的社会开始出现。
在周王室衰微的时代,一些大的诸侯强大起来了。据文献记载,春秋初期,就出现了一百四十多个诸侯国。其中较为大的就有齐、晋、楚、鲁、秦、宋、卫、陈、蔡、曹、燕、吴、越等。在这一期间,许多小弱的侯国被大国吞并,这样大国就更加强大了。据史载:“齐桓公并国三十五”(《荀子·仲尼》载)。“晋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韩非子·难二》载)。“秦穆公益国十二,开地千里”(《史记·秦本记》载)。当时整个神州大地,出现了大国争霸的政治格势。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天下,“齐为葵丘之会”的大结盟。这次会盟,使齐桓公统领的齐国成为春秋第一霸,史称“春秋始霸”。在齐国历经近二百年之际,“齐国之政归田常”的重大政治事变,被《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史载,其曰:“公元前481年,春秋绝笔,齐陈恒(即田常),杀其君简公,从此,田氏专齐政。”既公元前651年齐桓公“春秋始霸”,到公元前481年,田常“春秋绝笔”专齐政的近二百年间,华夏神州出现了“齐桓公始霸、宋襄公图霸、晋文公称霸、秦穆公称霸西戎、楚庄王称霸以及吴越争霸”等等的历史场面。请看春秋时期诸侯国称霸的历史格局:
一、思南上古牂牁国国王参加齐桓公“春秋始霸,齐为葵丘之会”的大结盟
笔者为什么在写贵州上古史时要涉历到“春秋始霸”这个命题,其原因是,有关贵州境地流域上,有一个在上古时期以“牂牁江”命名的“牂牁国”。其中有位国王于公元前651年,参加了齐桓公召集天下大小诸候方国“春秋始霸的齐为葵丘之会”首次大会盟。为此,“牂牁”的国名被第一次载入史册。齐桓公三十五年(公元前651),史书《管子·小匡》史载:“桓公曰,余乘车之会九,兵车之会三,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南至吴、越、巴、牂牁、辰、不庾、雕题、黑齿、荆夷之国、莫违寡人之命。”
公元前651年,“牂牁国”的国名,第一次呈现在《管子·小匡》篇中。时隔二千五百年(公元前651—公元1841)后,被贵州二位先学郑珍、莫友芝于公元1841年,把“牂牁江”断定为“北盘江(今名)”,于是,“牂牁江就是北盘江,北盘江就是牂牁江”成为史学界“一江两名”的定论。但还是有人提出了二千多年前,司马迁笔下《史记》中的牂牁江是一条“江广百余步(即150米至200米的宽度),足以行船”的江,而郑珍、莫友芝断论的“北盘江为牂牁江”是一条数百里不通航的江。如果像郑、莫二氏将“北盘江说成是可以行船的牂牁江”的话,那么,现实中的“盘江”与古名的“牂牁江足以行船”的质能,实在是与文献史载不相符合的。于是,有些学人便产生了怀疑贵州上古时“牂牁国”是否存在的反向思维?更有甚者,是怀疑齐桓公于公元前651年,有没有雄厚的国力成为召集天下“莫违寡人之命”的第一霸主?因此,在公元1981年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夜郎考·之二》本319、320页,就发出这样的质疑:
其云:“把‘牂牁’说成是齐桓公时的古国,显然是出于汉人(汉朝人)的依附假托,实在是不可轻信的”。其“《管子·小匡》显然是后人的假托”。此论说明,撰这篇“牂牁考辩”的作者,在找不着贵州上古时的“牂牁国”的国籍时,他不仅否定了它的存在,而且还否定了《管子·小匡》篇,“莫违寡人之命”
的历史文献亦“是后人的假托”。这样一来,自然就否定了《中国历史大事年表》有关这次事件的相关史载,其云:“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三十五年,齐为葵丘之会”齐国成为春秋第一霸的历史史事。
为此,我为什么要在此阐明,贵州上古时的“牂牁国”不仅因“牂牁江(即乌江)”而得名设立,而且齐桓公“齐为葵丘之会”成为“春秋始霸”亦是当之无愧的霸主。《管子·小匡》史叙公元前651年,“牂牁”国王与周边各国国王前往河南参加“齐为葵兵之会”应该都是存在的史事,它们的历史传名都不是空穴来风。为考证贵州古代的牂牁国以牂牁江而得名的历史史实,笔者终于在一千八百年前的《三国志》找到了“盘江”与“牂牁江”各是一条江名的史载。其志卷四·1046页史曰:“建兴三年(公元225),诸葛亮南征,追奔逐北,南至盘江,东接牂牁,与亮声势相连,南土平定。”
从公元225年,《三国志》史云:“南至盘江,东接牂牁(江)”的文献坐标地图上,显然凸现:贵州境内南界的盘江,就是今天的南北盘江;东界的牂牁江,就是今天的乌江了。为此,才有贵州教育鼻祖、出生在牂牁江(乌江)边的田秋,在近五百年前的明代嘉靖《思南府志》上,早已明确指出:“思南,古为牂牁郡,汉时名”的记载。明贵州巡抚郭子璋赋诗云思南是:“山绕牂牁水满溪”的山环水绕的牂牁古郡。清贵州巡抚田雯《牂牁江考》:“牂牁江即今日之乌江,牂牁旧治既在思南,则牂牁之江宜在思南”等等文献,都说明不论是上古西东两周时期的牂牁国、或者战国时期的夜郎国,它们都设置在“夜郎者、临牂牁江(即乌江)”之滨的思南古牂牁郡城。为此,在古代贵州省内,在五百年前的明代嘉靖《思南府志》上,明确指出:“本府(即思南府)、牂牁要路。《唐书》:当牂牁要路,控夷咽喉之墟。”;文献表明,唐代就已经诉说了思南是牂牁国的国都,是控制牂牁境内的咽喉之地。《府志》又曰:“本府、古牂牁郡城,在府治西,即汉未伏时所保”之文句中,透露了汉代时的思南就是“古牂牁郡城”,而且这个郡城是座落在思南府牂牁江(乌江)之滨的西岸。文献中的“即汉未伏时所保”,说明该牂牁古城,是汉成帝于公元前27年命令牂牁太守陈立,在杀死反叛汉廷的夜郎王兴时,对“古牂牁郡城,未伏”未被摧毁而保留下来的一座牂牁城。因故,《思南府志》才产生了“本府、古牂牁郡城,在府治西,即汉未伏时所保(留)”下来了如此说明的文字史载。鉴于这一说法,《贵州通志·前事志》卷一222页亦有文字又一次史云:“牂牁故墟,在今思南府西,即思南府亲辖地”。请看,诸如这类历史文献,都明明白白地告诉世人,思南府的古代,就是牂牁国的“古牂牁郡城”。
以史明鉴,公元1981年出版的《夜郎考之二·牂牁考辩》中的作者,将二千多年前的“牂牁古国”说是依附于《管子·小匡》的历史文献,将齐桓公“莫违寡人之命”的史话说成是“后人假托”,像这样的评定是不能成立的。经考,二千六百六十年前,齐桓公所统辖的齐国,于公元前651年登上了“春秋始霸”的霸王之位时,作为“牂牁国”的国王确实由牂牁江(即乌江),出使了“齐为葵丘之会”的华夏诸侯国的大结盟。请看齐桓公统辖下的齐国,成为“春秋第一霸”始称“春秋始霸”的历史背景,便令人知道齐桓公“莫违寡人之命”的“命令”之语,肯定不是“后人假托”的了。为查明不是“后人假托”的原因,笔者得从《中国历史大事年表》的史料中说起:“周历王十六年,国人暴动”之后,宗周王朝一片混乱。于是,周公和召公临时主掌国家朝政,史称“共和行政”。共和元年就是公元前841年。从这一年起,《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上就史载了:“周、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燕、郑”等国家的名称出现。用《中国通史教程》古代卷所言:“共和元年(公元前841),是我国有确切文字纪年的开始。”这句话,是在提醒世人,特别是在提醒考证这次“国人暴动”的二百年后,即“公元前651年,齐为葵丘之会”的历史“文字”,能出现在《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上,这是今天的学人,能够将“齐为葵丘之会”轻易说成是“后人假托”的吗?像这种用“假托、附托”来否定中国上古时所发生史事的说法,才显得今天这位作者用语的轻率。请看,历史的车轮是怎样推出一个“春秋始霸、齐为葵丘之会”的历史背景的。
国人暴动,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第一次大规模的国民群众性的武装暴动。这次暴动,从根本上动摇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公元前828年,周宣王即位后,为了振兴周室,于是,封其舅父申伯于谢(今河南安阳),令他“式是南邦”对南方实行军事控制和防御,实现了对“南土是保”的战略战势,使动摇中的西周王朝又得到了对江汉流域的统治权。西周一时间又呈现出“四方既平,王国庶定”的平定局面。可是,到公元前782年(宣王四十六年)宣王死,幽王宫涅继位,他是一位昏暴的国君。幽王继位后,天灾人祸纷沓而至。“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国都镐京地震,三川(泾、渭、洛)竭,岐山崩”(《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载)。文献说明,周幽王即位的第二年,在京都的周边,数条河流枯竭,岐山崩塌已呈现出不祥之兆。《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还史载了:“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废申后及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其子伯服为太子。(原)太子宜臼奔西申”侯国舅父家。上述这段文献,反映了周幽王统治时,朝政黑暗。周幽王嬖爱褒姒,为讨得褒姒一笑,周幽王用“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时期。由于周幽王将国家军国大事如同儿戏玩弄,最后导致身杀国灭的恶果。周幽王执政时,由于他无端废弃了申后及其太子宜臼,并立褒姒为后,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前太子宜臼只得逃到外祖父西申侯国处躲藏。周幽王仍不放过太子宜臼,于是兴兵讨伐申侯国。申侯大怒,联合犬戎、吕(今河南南阳)、缯(今河南方城)等侯国举兵攻周。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于骊山下,西周至此灭亡。鉴于此史,《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史曰:“公元前771年,申侯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杀幽王”,历经近三百年(公元前1046—前771年)的西周王朝至此被灭了。
公元前770年,中国历史进入了东周(亦称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由于西周王朝的灭亡、东周王室的衰微、许多相对独立的诸侯国已经自强自大起来,其中,位于华夏大地东方之滨的齐国,就是最先独领风骚的方侯大国。
自公元前841年,因“国人暴动”之后出现在中国诸侯方国的“齐国”,在历经近二百年之后,其国土已是拥有一个“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左传、僖公四年》载)的大版图的国家了。到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后,桓公任用管仲治理齐国。在管仲一系列改革政策的推行下,齐国很快收到“通货积财,富国强兵”的效果。当齐国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力量,以及具备了争霸的军事实力时,齐桓公首先制服了邻近的鲁、郑等国。并于公元前681年,为平定宋国的内乱,与“宋、陈、蔡、郜会于北杏”(《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载)诸国会盟,结束了宋国内部这次内乱。这次以齐桓公率先倡议以多国会盟平息宋国的内乱后,开启了齐桓公以诸侯身价主持“结盟可安天下”的先例。两年后,即“公元前679年,齐与宋、陈、卫、郑四国会盟于鄄(今山东鄄城),齐始称霸”(《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载)。这次“齐始称霸”后,奠定了齐桓公不久成就了中原霸主的基业。数年以后,在《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又产生了:“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齐、鲁、曹、卫、宋、陈、郑、许八国之师侵蔡、伐楚”的征战史载。在这次征战过程中,当楚成王看到齐军势盛的阵容时,迫使楚国临战前签订退兵的“召陵之盟”。从此,在齐国的率领下,北方诸侯阻止了楚国北进的战略。由史可鉴,身为华夏中南方域的大楚国,都不得不因为以齐国为首的结盟而被迫退兵。这一战势的结果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此时的齐桓公统辖下的齐国,已经具有雄厚的经济力量和具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可以实现称霸华夏的霸主了。所以,《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史载:“齐桓公于公元前651年,齐为葵丘之会”的历史大事件在中国大地上就这样形成了。其史是可信的。历史上齐桓公成为“春秋始霸”之史,不是空穴来风。从而顺理成章撰编了《管子·小匡》的历史篇章被传承下来,这就自然显示了它的真实性。在文献中史载贵州地域上上古时的“牂牁国”,与它周边的巴国(长江重庆)、辰国(沅江沅陵)、荆夷国(今两湖及安徽江西部分)等诸侯国家(见蜀国、巴国、牂牁国、辰国、荆夷国等各国位势图于后)参加这次“齐为葵丘之会”。由史可见,“牂牁国”与这些方侯国名能呈现在史书上,说明它们都是当时同时并存的古国。而今天诠释文献中的“以牂牁江(乌江)得名的牂牁国(郡)”,其实早在明嘉靖贵州教育鼻祖田秋五百年前史撰《思南府志》就传承了下来,史云:“思南古为牂牁郡、汉时名”,思南是汉朝牂牁郡城。明贵州巡抚郭子璋在思南留下的史诗中:“山绕牂牁水满溪”也体现了思南的古代,是山环水绕的牂牁都邑。清贵州巡抚田雯之《牂牁江考》更是透明的指出:“牂牁江,即今日之乌江。牂牁旧治既在思南,则牂牁之江宜在思南”的文献史料,早已结论性地凸现了“牂牁江即乌江,牂牁旧治在思南”的历史学术价值。
从三百多年前,即清康熙以前的“牂牁江即乌江,牂牁旧治在思南”的历史文献,上溯到一千八百年前《三国志》卷四,1046页“南至盘江、东接牂牁江”的文献文字,已经史述得非常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还用得着多说、多辩吗?做学问,切忌在一时找不着古代文献佐证的时候,不要轻言某书是“借名行者、多伪不言”的无理之说。最重要的是,在觅寻历史史事的人物、时间、地理事变时,除要找到原始的文献外,还要多出旁证,更重要的是找出与之历史史链的内在关联。这样才不至于产生突兀的、孤立的、误解误区之说。例如: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夜郎考·之二》319页所述:“把‘牂牁’说成是齐桓公时的古国,显然出于汉人(汉朝人)的依附假托,实在是不可轻信的。”以这样的意识来做学问,首先是作者本身不相信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具有“齐为葵丘之会”的巨大作为。因此,这就产生了既然没有“齐为葵丘之会”这段作为的历史史事,那么,文献中上古时呈现的“牂牁”国名,便是后来“汉朝人依附假托”的国名罢了。
如果,以这种不相信齐桓公有这个能力去实现“齐为葵丘之会”的历史史实,就去否定“牂牁古国”的存在,按照这样的逻辑导致“牂牁古国”既然不存在,那么,“牂牁江”自然亦考证不出了,这样就可以胡扯了。从而将二千多年前司马迁笔下《史记》史载的:“夜郎者,临牂牁江”中的“牂牁江”,定“牂牁江为盘江”混为一谈之说便由之产生。所幸,一千八百年前的《三国志》史载:“南至盘江,东接牂牁(江)”是贵州境地上各不同名、方位不同的两条江河。盘江即今天的南北盘江,牂牁江及今天的乌江。
为此,我们今人做学问,尽可能地以历史文献为基本探寻历史的切入点,继而发展到历史的横纵面。不要轻易否认历史文献中的文字,更不能草率地将“齐桓公时的牂牁古国,说成是汉人(汉朝人)依附假托,实在不可轻信”之语误传后世。如果以这样的态度去寻找历史、误定历史,就会造成一旦找不到历史的根源时,就以否认的态度去否定历史,这会造成给后人在寻找历史以及编撰历史时的障碍。有些曾经发生在我们贵州这块土地上的史事,在一时找不着的情况下,就留给后人去找吧!
近两百年来,几乎公认的“牂牁江定为盘江”混为一谈之说,不就是我这位已经六十余岁的晚辈在《三国志》上,重新找回“盘江即今盘江(今地)”,而“牂牁即今乌江”的历史证据吗?一千八百年前《三国志》“南至盘江,东接牂牁(江)”中的“牂牁江”,为我们今天鉴别二千多年前《史记》史述:“夜郎者,临牂牁江(即乌江)”重新找到夜郎的国都,就在牂牁江即乌江之滨的思南(今地)。由此可见,当夜郎国(于公元前27)被灭的一千八百年后,即公元1841年,在这一年里由于郑、莫二位先学把“牂牁江定为盘江、定安顺府境为夜郎都邑”的误区之说形成之后,它与两千年前《史记》史云:“夜郎者,临牂牁江”的历史文献,与一千八百年前《三国志》:“南至盘江,东接牂牁(江)”的原始文字文献,全然是不相合符的。为此,重温《三国志》“南至盘江,东接牂牁”;复读《牂牁江考》“牂牁江即今日之乌江,牂牁旧治既在思南,则牂牁之江宜在思南”等等史书典籍,所得出的正确结论是:贵州上古在牂牁江(即乌江)之滨思南设置的“牂牁古国”国王,于公元前651年,参加“齐为葵丘之会”的历史史载,是历史事件真实的文字史录。
二、宋襄公图霸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史载:“自齐桓公于公元前651年,齐为葵丘之会”之后不久,“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卒,诸公子争立,易牙立公子无亏”为国君。而齐桓公所偏爱的公子昭未受立位,于是公子昭逃到宋国。宋襄公于公元前642年,联合曹、卫、郑三国攻取齐国,拥立了公子昭为国君。为此,宋襄公欲借此取代齐国的霸主地位,便于公元前639年,宋襄公联楚、郑、陈、蔡、曹、许等国会盟于盂(今河南睢阳)。当楚国知道了宋襄公这一意图之后,楚成王当即扣押了宋襄公,后经鲁僖公调和,宋襄公才得以回国。回国后的宋襄公于公元前638年为发泄心中之愤,率兵攻郑。楚成王派军攻宋援郑包围了宋国。宋、楚两军战于泓水(今河南柘城北部),其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中箭受伤,宋襄公图霸之举就此结束。
三、晋文公称霸
宋襄公图霸未逞的几年后,《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史云:“公元前632年,晋、齐、秦师救宋,与楚师战于城濮(今山东鄄城临濮集),楚将子玉为晋文公所败。晋文公召宋襄王等会于践土,成就霸主。”
晋国原本是今山西汾河下游的一个小国。晋献公时“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发展成为强国。晋献公晚年宠幸骊姬,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太子,公子重耳逃亡国外。重耳在外浪迹十九年,晋献公死,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国夺取了君位,是为晋文公。
晋文公重用有才干的孤偃、贾佗等人,整顿内政,发展经济,扩大军队,使国家很快地富强起来。公元前649年,周王室发生内乱。王子带勾结狄人攻入京师,赶走了周襄王。晋文公效法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之举号召天下,约集诸侯出兵伐狄救周,叛乱平息,王子带被杀。晋文公“尊王攘夷”的结果,使流落在外的周襄王重新回到洛阳登上了君位。晋文公尊王的声誉在诸侯国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公元前633年,当楚国接连将鲁、郑、陈、蔡等国掠夺攻侵归附于楚的第二年,即公元前632年,楚成王又率领陈、蔡、郑、许之师围攻宋国,宋君告急于晋。鉴于此史,《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史云:“晋、齐、秦师救宋,与楚师战于城濮(今山东鄄城临濮集),楚将子玉为晋文公所败。晋文公召鲁、齐、宋、蔡、郑、卫、莒等会于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四、秦穆公称霸西戎
在晋文公称霸中原的岁月里,地处渭水流域一个诸侯小国的秦国,已经走向了强盛的国势。鉴于秦国的发展,查《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史曰:“公元前828年,周历王死于彘,太子靖即位,是为宣王”后,到了“公元前824年,秦仲伐西戎,为戎所杀。周宣王召秦仲子庄公,与兵七千人,伐戎,破之”。于是,周宣王封秦庄公为“西陲大夫”。从此,秦镇边西戎。到了秦襄公时,《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史云:“公元前770年,秦襄公以兵护送平王东迁洛邑(今洛阳),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山以西之地”。自此之后秦成为诸侯国驻镇西域。到了秦穆公时,广召贤俊,锐志图强。穆公以百里奚为大夫,整治内政、奖励农耕,国力渐强,向东扩展,与晋相接。于是,公元前627年“秦师谋袭郑,晋败秦师于殽”(《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载)。
秦师经过三年的休整后,秦穆公再次兴师伐晋。此史,《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史云:“公元前624年,秦伐晋,取王官及郊,晋人不出。秦穆公用由余谋,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以史可见,公元前624年,秦穆公遇“晋人不出”,在向北攻侵不下晋国的情况下,“秦穆公用由余谋伐西戎王”后,却获取“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的政治局面。秦国至此,终于成为西北大地上最强大的霸主。
五、楚庄王称霸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史载:“公元前589年,楚、秦、宋、陈、卫、郑、齐等十四国会盟于蜀(今山东泰安西)。”史述了楚国称霸中原的政治地位。
楚国一直是南方的一个强国。它的前身其实是西周,春秋时期的荆夷国,或叫荆楚国,以长江荆江而分别名曰荆南(今湖南)、荆北(今湖北)为主体的地域地带,构成了荆夷国、荆楚或名曰楚国的名称。
楚国曾多次向北开发,但都被来自于东北部的君主遏制。例如公元前656年,楚国欲霸北侵时,齐桓公率齐、鲁、曹、卫、宋、陈、郑、许八国军队讨楚,齐迫使楚国订立“召陵之盟”,阻止了楚国的北进。再如,公元前633年,楚成王率陈、蔡、郑、许之师围宋,宋向晋告急。公元前632年,晋文公联合齐、秦两国救宋,楚军战败于城濮(今山东鄄城临濮集)。楚国暂时放弃了不向北方扩张的军事战略。
公元前613年,楚庄王即位。他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相继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如:平定大贵族若敖氏的叛乱后,选用贤才,整顿内政。任用鄙人出身的公孙敖为令尹,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加强军事训练,使国势日强。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北伐陆浑之戎,进军至伊洛地带,观兵于周朝的边疆。于是,周天子派王孙满慰劳楚师,楚庄王向王孙满询问九鼎的重量有多么重时,以示楚国意在取周而代之的威胁。公元前597年,楚师围郑,晋救郑。晋、楚战于邲(今河南荥阳),晋军大败,郑晋两国降服于楚。楚庄王雄视北方,势欲饮马黄河,便于公元前594年,楚围宋,宋服楚。公元前589年,楚国在蜀(今山东泰安西)会盟十四国,其中秦、齐两个东西大国也列会加盟。至此,楚庄王建立了中原称霸的地位。
六、吴越争霸
当春秋称霸、图霸的历史步入晚期之际,在位于长江下游的吴国及越国迅速崛起,这两个国家也卷入了争霸的行列,战争首先便在吴、越之间产生。
公元前515年,吴王阖闾即位,臣伍子胥、孙武等人得以重用。他们的谋略得到吴王的采纳,于是,改革政治和军事,建造城廓,充实仓禀,整治兵库,国力日趋强盛。公元前506年,吴国与唐、蔡结盟,举兵西进,攻入楚地,五战五捷,直至打到楚国都师郢城(今湖北江陵纪南城),楚昭王仓皇逃遁。当吴国之师追杀楚昭王之时,位于浙江北部越国的军旅,乘吴国兵力空虚发起对吴国都城姑苏(今江苏苏州)的进攻,吴军不得不回师驰救,于是吴、越之战全面暴发。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令兵伐越,与越王勾践战于槜李(今浙江嘉兴)。这次吴越之战,以吴王受伤致死而败。其子夫差即位。夫差即位后,立志雪仇,利用两年的时间整治军队,于公元前494年向越国发动了战争。这次伐越之战,越军大败,吴师包围了越国的京都会稽(今浙江绍兴),越王勾践屈膝求和,连声归附称臣。吴王夫差认为越国降服,应无后顾之忧。于是决定出兵北上,争霸中原。
公元前485年,这是越王降臣于吴王的十一年,吴王夫差派遣舟师从水陆两进向北伐齐,大败齐军于艾陵(今山东莱芜西北)。杀死齐军主师,俘虏齐兵车八万乘,吴国声威大振。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大会诸侯于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夫差以霸主自居。鉴于此史,《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史云:“黄池之会,吴晋争长,吴立盟。越王勾践,引兵袭吴。”
文献中“黄池之会、吴国立盟”刚刚才彰显吴国的国威。争霸中原的吴国,转眼间就被“越王勾践,引兵袭吴”,突然遭到越王勾践的侵袭。这一历史现象,说明了世间之事,消长之间,总是阳极生阴,阴极生阳。预示事物到了极至,总会走向反相的方面。
经考,越王勾践之师,自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之军打败称服臣于吴国后,越王勾践以“卧薪尝胆”历练自己复仇雪耻的决心,《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这样史道:“越王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之美誉深得民心。越王勾践任用文种、范蠡等臣整治内政,训练军伍,发展生产。经过“十年教训、十年生聚”将越国的力量聚集恢复,伺机图吴一举。
值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以吴举国之师再一次北上伐齐时,越王勾践趁吴国只有老弱之兵与太子留守都师姑苏城(今江苏苏州)内,越王勾践命令越军突袭吴国,大败吴军,杀了太子。待吴王夫差率部仓皇返回时,吴国已经国将不国了。到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又发动攻伐吴王夫差时,夫差在毫无抵抗能力的情况下自杀了,吴国至此而亡。
越王勾践灭吴后,越国成为长江、淮水下游最强大的国家。即此,越王勾践又率师北上,争霸中原。公元前473年,越与诸侯会盟于徐(今山东滕州),周元王亦遣使赐勾践胙,命为伯。《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史云:“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此史,《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史载:“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吴王夫差自杀,越王勾践称霸。”
七、春秋绝笔,田氏代齐
“春秋绝笔”根源于“春秋始霸”。历史上没有齐桓公“春秋始霸”,就不会产生后来田常以田代齐的“春秋绝笔”。从“春秋始霸”到“春秋绝笔”前后近二百年的历史时间,它们的历史名牌都产生在春秋时期齐国(今山东)的土地上。
齐桓公于公元前685年即位后,于公元前681年,为平定宋国内乱,约“宋、陈、蔡、郜会于北杏(今山东东河)”结盟,齐桓公开启了以诸侯大国正大光明会盟的先河。当齐桓公派兵平息了宋国的内乱后,公元前679年,“齐桓公约宋、陈、卫、郑四国会盟于鄄(今山东鄄城),齐始称霸。”“公元前672年,晋献公攻骊戎。陈公子完因陈国内乱奔齐,齐桓公使为工正“(《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载)。这位当职于“齐国工正”的陈完后裔改姓“田”,所以,天下田姓出于陈,皆源发于山东齐国。在春秋中期,田氏势力逐渐独大,齐景公时,国室日衰。田完的四世孙子田桓子为齐国大夫,他为取得民心,向民众放贷,以大斗借出,小斗收进,得到了齐国民众的拥戴。公元前484年,齐景公死,田桓子之子田乞发动政变,击败了国、高、弦、晏四大贵族,便杀死公子荼,拥立阳生为君,是为齐悼公,自立为相,专齐之政。田乞死后,其子田常执政。他继续采用笼络民心的策略,使民“归之者如流水”(《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载)。当田常以谋略取得国人的民心后,他便发动政变,杀死齐悼公,立悼公之子壬为君,是为齐简公。公元前481年,田常又杀掉齐简公,立齐平公,至此“齐国之政皆归于田常”(《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载)。鉴于此史,《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史云:“公元前481年,春秋绝笔,齐陈恒(即田常)杀其君简公,从此,田氏专齐政”的“春秋绝笔”落下了帷幕,接下的是“战国登场”。
综上所史,自齐桓公于“公元前651年,齐为葵丘之会”,被史家称为齐桓公“春秋始霸”开启了角逐中原后,于是引出了称霸天下的“宋襄公图霸,晋文公称霸,秦穆公称霸西戎、楚庄王称霸,吴越争霸”的战争。至“公元前481年,田氏专齐政”被史家们称之为田常耕耘的“春秋绝笔”之作。总计起来,从公元前651年到公元前481年近二百年的时间里,神州大地、物换星移、政心多变。春秋争霸战争,虽然给华夏古代人民带来了深重的战乱,但战争加速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没有彻底的战争,就没有中华民族更大的统一。可以说,春秋争霸,相比之下,其战争是比较文明的,所以,它的结果,只能产生霸权的诸侯强国。而要使华夏大小诸侯方国得以统一成为一个强大的中华之国,是要等待最彻底的战争时期,即“战国时期”的到来。于是,产生了在中国古代的大地上,继“春秋绝笔”之后,“战国时期”的大决战,紧跟上演。
编辑:但思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春秋战国诸侯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