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罗盘休宁有几家罗盘店?'

企业基本资料
一、职务介绍: 罗盘又称罗盘针和罗经,古代广泛用于航海、航空、勘察、探险、旅行、军事等测定方位,民间多用于测定宅基朝向等。日规亦名日晷,是根据日影(月影),测定时间的计时器,两者皆为我国古代杰出的科研成果,其核心定向的指南针属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休宁县万安吴氏嫡传罗经老店第七代传人吴水森是千年徽州杰出历史人物、曾经享誉世界的罗经大师吴鲁衡的脉系。清乾隆中叶,一代罗经大师吴鲁衡逝世,但其创造的“吴鲁衡”品牌罗盘系列产品在吴水森的传承中继续着新的辉煌。吴鲁衡()于清雍正年间在万安镇创办吴鲁衡罗经店,至今有近三百年历史。吴氏祖孙代代传沿着“吴鲁衡”品牌,特别是吴氏第七代嫡系传人吴水森,既能秉承家传,又擅于创新。他制作的“吴鲁衡”牌罗盘系列产品以质量上乘,精密度高而畅销国内外,远的甚至已销往新加波、日本、美国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该老店罗盘选用徽州稀有虎骨木材料,经裁制坯料、车园成坯、车圈、分格、写盘、油货、装针、包装8道工序进行手工制作,尤其是采用祖传工艺独有的天然磁石磁化的独特工艺,具有磁针灵敏度高,永不退磁等性能。其产品还灵巧将书法、美术、徽雕等艺术融为一体,他的刻意创新使产品有更...
相关产品推荐扫一扫手机看资讯 发爆料
重归美好生活
搜店铺 找优惠做安徽人的掌上生活指南
休宁“万安罗盘”享誉海内外 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来源:安徽财经网
日前,国家质监总局发布公告,批准对黄山市休宁县&万安罗盘&等一批产品实现地理标志保护,至此,休宁县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增至3个。此次万安罗盘产地范围仅限安徽省休宁县万安镇现辖行政区域,其工艺流程包括制坯、车盘、分格、清盘、写盘、油货、安针等七部分。
据了解,万安罗盘制作兴起于元末,在明代得到发展,清中叶鼎盛。集闽盘等各地罗盘制作之精粹,扬罗盘之特色,承古法、创新制,万安罗盘风靡全国,远传日、朝、东南亚、欧美各地,享誉海内外。2007年6月,国务院批准万安罗盘制作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程国伟市场星报记者陈明)
原标题:休宁“万安罗盘”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获批
编辑:赵涛
万家资讯频道官方公众号微信号:小万呱蛋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每天都有精彩!
2101人关注
1996人关注
1490人关注
8188人关注
1644人关注
3月5日-相聚融侨皇冠假日酒店!2016年新春第一波婚礼采
三八妇女节就要到啦~现在80、90后的辣妈越来越多,在这
在过去的一年我们吃火锅、吃龙虾、吃烤肉、吃串串…
安粮国贸购物中心年味儿民俗主题展持续进行,2月21日
日上午9时,安徽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在安徽大剧院隆重开幕。安徽省委书记...
手机验证码不正确
密码需至少6个字符
我已经看过并同意遵守请先勾选服务条款
直接登录&&
|切换至手机快速注册
我已经看过并同意遵守请先勾选服务条款
直接登录&&当前位置: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使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使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关于指南针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战国末期的《韩非子·有度》中,当时称指南针为
A.指南鱼B.司南C.指南车D.罗盘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专项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使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主要考查你对&&四大发明&&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四大发明:
1、内容:纸、火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2、意义:推动欧洲社会在文化、思想、航海及政治上的巨大进步;欧洲率先进入近代社会,推动全世界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国古代科技的基本特点:
中国古代科技曾经走在世界前列,一度被称为“发明和发现的国度”。除四大发明之外,还有众多世界之最,例如东汉的《九章算术》,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这本书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再如,中国古代天象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的。纵观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因此,中国文化具有强调实用技术,忽视抽象科学的倾向。中国传统学术中的实用之学如农学、医学、地学、天文历算之学等有比较突出的成就,就反映了这一特点。西方的亚里斯多德就以科学调查的方式研究自然界,创建了严密的逻辑论证系统。同时,这些科技成就与农业及其人与自然的和谐密切关联,发达的应用数学、天文测量及其系统的农学都与农业文明息息相关,而发达的中医学及其中药学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正与儒家的“天行有常”“天人合一”契合。 四大发明概述:(1)概况:&①造纸术& A.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B.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C.魏晋南北朝,造纸技术进步明显。(普及)& D.唐宋时期,造纸工匠被俘,造纸术被传入阿拉伯。(欧洲和北非)&②印刷术& A唐,中国出现雕版印刷。& B.宋代,雕版印刷黄金时期,彩色套印技术。&C.北宋,毕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③火药:& & & A.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B.宋代,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④指南针& A.战国,发明“司南”。B.北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2)影响:& A.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 B.火药传入欧洲,推动火药武器的发展,靠冷兵器的骑士阶层日益衰落。&C.指南针,促进了航海,迎来了地理大发现。& D.印刷时,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四大发明对欧洲由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起了重要作用,推动欧洲率先迈入近代社会。
四大发明的外传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4世纪起,造纸术传到朝鲜和日本,8世纪经阿拉伯传到非洲与欧洲。12世纪末和13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传入欧洲;元朝时,火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中国印刷术由波斯传到西方。14世纪欧洲出现木版雕印的印刷品。1450年前后,德意志出现受中国活字印刷影响的金属活字印刷书籍。1、纸的广泛使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有了革命性的进步,打开了欧洲“知识普及”的道路。2、指南针应用于方向测定,对于军事实践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如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障。3、火药推动军事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促成了西欧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4、印刷术为欧洲走出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中国的四大发明极大地推动了欧洲迈向近代社会的进程,推动了人类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造纸术: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在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和唐宋时期,纸的质量和产量不断得到提高,唐代时传入阿拉伯帝国,后来,随着阿拉伯帝国对北非和欧洲的战争,造纸术传入北非和欧洲。 1、发明:①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造纸术发明之前,甲骨、竹简和绢帛是古代用来供书写、记载的材料。但是甲骨、竹简都比较笨重,秦始皇一天光阅读奏章,就要整整一车;有些书是用丝绸做的,代价昂贵,得不到普及。在西方,纸未引进以前的大多数书是用牛皮纸和羊皮纸制成的,这两种纸就是经过特殊加工的羊皮和小牛皮。牛羊皮纸和纸莎草纸都是稀罕之物,而且造价昂贵,不便于普及。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根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8年),我国已经有了麻质纤维纸。②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汉和帝时,蔡伦(?—121,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入宫做皇帝的侍从,后来升任“尚方令”,负责管理皇室工场,监造各种器械。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在洛阳发明了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③魏晋南北朝时期,造纸技术明显进步——白度增加,质地细腻,产量大增,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书写材料。 ④唐宋时期,竹纸、皮纸成为主要品种。 2、外传:向东,由朝鲜传入日本;向西,经阿拉伯传入欧洲。造纸术在公元七世纪经过朝鲜传入日本,八世纪中叶经中亚传到阿拉伯。在阿拉伯(古时称“大食”)的报达(今伊拉克的巴格达)、大马色(今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和撒马尔罕等地组织第一批造纸工场的时候,还是我国造纸工人亲自传授技术以后兴建的。阿拉伯最初造的麻纸,用破布做原料,采用的是我国的技术和设备。阿拉伯纸大批生产以后,就不断向欧洲各国输出,于是造纸术也随后由阿拉伯传入欧洲。公元十二世纪,欧洲最先在西班牙和法国设立了纸厂,十三世纪在意大利和德国也相继设厂造纸。到十六世纪,纸张已经流行于全欧洲,终于彻底取代了传统的羊皮和埃及纸莎草纸等,此后纸便逐步流传到全世界。
印刷术: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1、发明:①隋唐出现雕版。印刷术至迟到东汉末年的熹平年间(公元172-178年),出现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大约在公元600年前后的隋朝,人们从刻印章中得到启发,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印章在先秦时就有,一般只有几个字,表示姓名,官职或机构。印文均刻成反体,有阴文、阳文之别。在纸没有出现之前,公文或书信都写在简牍上,写好之后,用绳扎好,在结扎处放粘性泥封结,将印章盖在泥上,称为泥封,泥封就是在泥上印刷,这是当时保密的一种手段。纸张出现之后,泥封演变为纸封,在几张公文纸的接缝处或公文纸袋的封口处盖印。雕版印刷的起源时间在公元590~640年之间,也就是隋朝至唐初。唐初已有印刷品出土。②北宋时期,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毕升(),北宋布衣,淮南路蕲州蕲水县直河乡(今湖北省英山县草盘地镇五桂墩村)人。初为印刷铺工人,专事手工印刷。他在印刷实践中,深知雕版印刷的艰难,认真总结前人的经验,在唐代发明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于宋仁宗庆历年间(年),平民毕升创造了胶泥活字印刷术。毕升还试验过木活字印刷,由于木料纹理疏密不匀,刻制困难,木活字沾水后变形,以及和药剂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等原因,所以毕升没有采用。毕升的胶泥活字版印书方法,如果只印二三本,不算省事,如果印成百上升份,工作效率就极其可观了,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质量,比雕版印刷要优越得多。现代的凸版铅印,虽然在设备和技术条件上是宋朝毕升的活字印刷术所无法比拟的,但是基本原理和方法是完全相同的。 ③活字印刷术的推陈出新。毕升发明活字印刷以后,朝鲜人民又开始用泥活字等方法印书,后来又采用木活字印书。到了十三世纪,他们首先发明用铜活字印书。我国使用铜活字印书比朝鲜稍晚。朝鲜人民还创造了铅活字、铁活字等。然而,真正利用油印技术印刷文件的人是旅居英国的匈牙利人盖斯特泰纳。1881年左右,他用涂蜡的纤维纸作为模版,用铁笔把要印刷的资料刻于其上,铁笔刻写之处,纤维便出现微孔,然后将油墨刷于版上,用滚筒压紧推动,使油墨透过蜡版,粘附在下面的纸上。发明家爱迪生在20世纪初也对孔版印刷进行过研究,他把铁笔与马达配合起来,通过控制马达来使铁笔在纸上刻划,制成油印版。虽然这处方法当时未得以广泛重视,未能投入实用,但其原理却启发了后人。1888年,盖斯特泰纳用打字机代替铁笔,他将打字机上的色带卸下,使字直接打在蜡纸上,字迹在蜡纸上留下痕迹。卸下蜡纸,铺于纸上,涂墨压印,获得了成功。10余年后,奥地利人克拉博发明了旋转式油印机,使得油印的速度大大地提高。 2、外传:毕升的胶泥活字首先传到朝鲜,称为“陶活字”。后来又由朝鲜传到日本、越南、菲律宾。十五世纪,活字板传到欧洲。公元1456年,德国的戈登堡用活字印《戈登堡圣经》,这是欧洲第一部活字印刷品,比中国的活字印刷史晚四百年。活字印刷术经过德国而声速传到其他的十多个国家,促使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十六世纪,活字印刷术传到非洲、美洲、俄国的莫斯科,十九世纪传入澳洲。从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传遍全世界。全世界人民称毕升是印刷史上的伟大革命家。
发现相似题
与“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使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2672293912130613135209123556130468古代中国除了罗盘针外,还有哪此重大发明创造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_百度知道
古代中国除了罗盘针外,还有哪此重大发明创造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好。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罗盘针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徽休宁罗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