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莲花寺收留念佛人天上有莲花老人条件?

2015年辽宁海城唐王山大悲古寺四月初一万人念佛法会
  六祖大师开示我们&邪念之时,魔在舍;正念之时,佛在堂&。什么是邪见?有我执我见,把假的当成真的了;本来无一物就是正知正见。常随佛学,是条很简单的路,因为人家把成佛的路已经走出来了。
一、破除迷信&正信佛教
  在学佛之前一定要对佛教有正确的认识,佛教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觉悟的教育,我们不能把释迦牟尼佛的教育当成迷信的宗教。教育内涵包括了无尽无边的事理,时间上,它讲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上,它讲我们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无尽的世界。所以它是教学、是教育,不是宗教;它是智慧、觉悟宇宙人生的教育。我们学佛要先学习《认识佛教》,把《认识佛教》这本书看几十遍,这样就不会学偏,然后再去求受&三皈依&。我们一定要知道,三皈依从本质上讲是皈依觉、正、净自性三宝,即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皈依从佛教形式上讲指的是皈依佛、法、僧三宝。&皈&是回归、回头,&依&是依靠。皈依就是求做释迦牟尼佛的学生,遵从释迦牟尼佛的教诲,纠正生活当中许多错误的行为,这是正确的皈依动机。皈依,不是皈依某一位法师,也不是皈依某一个寺院。
  佛不是神,是圆满觉悟的人!佛菩萨用法来保佑我们,佛教你方法,你的念头跟佛不相应也没办法保佑你。佛教我们看破放下,让我们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世间苦空无常的,并没有一个真实的&我&的存在,四大假合&地、水、火、风&哪个是&我&?&我&是四大假合,是假的。我们要做觉悟的人,学佛是要我们&贪、嗔、痴&的心死了&&凡心死,道心生。心净就是净土,回归清净就是往生净土了,往生自性净土,多简单!念阿弥陀佛就是。
二、心外无法&法外无心
  我们读这么多年的经,如果用真诚心去读,哪怕读懂一句一偈,就能通达无碍了。佛说无我无法,法是来对治&我&的,佛在《金刚经》中开示我们:『知我说法,如筏喻者』,用智慧的法水把&贪、嗔、痴&洗掉。怎样离迷得觉?这需要方法,烦恼习气一大堆要怎么修行?念佛、诵经、持咒都是修行的方法,心地清净方为道。佛在经典里讲得非常清楚,依三宝学,依&戒、定、慧&三学,断烦恼成菩提,这多简单!
  如果我们不明白成佛的方法道理,能成佛吗?不能!学佛是有标准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不识本心,就是盲修瞎练。佛引导我们,教诲我们,要体会其中的真实义,真实义是什么?就是下面这两句的解释,『心外无法,法外无心』。真正信佛是信这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一切众生本来的妙明真心,所以我们学佛一定不能迷信。佛教代代相传的是佛的心法,净宗大德很多都是禅宗的大德,在禅门里见性开悟之后老实念佛。印光大师教我们,一句佛号不令间断,这就是保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六尘境界都是自性变现出来的,我们都执着假相了。
三、内不生妄&外不著相
  眼见色不动心就没烦恼,境界时时现,我们要经得起考验!要在境界历事练心,在一切境缘当中去锻炼。事是什么?境界。在一切境界里练什么?练自己的清净心。面对着外面境界,这个时候就看出自己有没有贪心?有没有嗔心?有没有愚痴心?就能看得出来。面对一切人与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知道是假相,这就不愚痴;顺境里面不起贪心,逆境里面不起嗔恚心,这就是一心不乱,这就是真正功夫。
  我们四处参学就是练心,面对赞叹、毁谤、供养等等,看你有没有贪心,有没有动心。我们每次出门什么都不要,但是佛给我们的礼物我们要,什么?智慧!&佛&这个字搞懂了,我们就不会学偏了,佛是智慧觉悟,我们和佛的本体一样,但是作用不同,我们每天早上礼佛,晚上礼佛,就是要见贤思齐,向佛学习,佛是老师。我们就是对这些本质的东西不明白,只求些皮毛的东西,所以着相不觉。
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我们学佛就是学觉悟,要在起心动念处,破迷来开悟,知道这念头是觉还是迷,是苦还是乐。觉悟的人起心动念都是纯善的,都是与自性相应的;我们见相就生心,就生烦恼了。世间人为什么这么苦?妄想心重,用法来养心就是心无所住。我们凡夫,真起用住妄,迷妄尘境,生妄想、分别、执着心了,就生烦恼了。佛教我们不住根、也不住尘,心无所住,在一切境界里不住境界就是觉悟!觉悟就在世间,就在当下!时时现妄不住妄,看一切相都是阿弥陀佛,一切相都是&一&相。
  一句佛号&能&&所&双亡,这是究竟的智慧,佛法&能&&所&是一不是二。妄是真现出来的,没有真哪有妄?妄是幻相,不能住妄相,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要住境界,对外面一切性相、真妄、体用、事理清清楚楚,但不妄想、不分别、不执着。
五、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方法:
  欲摄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若身在佛前,不敢起别种念想。第二要字字句句,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则妄想自渐渐消灭矣。即默念,也要听。以心一起念,即有声。自己的耳,听自己心里的声,仍然明明了了。&楞严经大势至菩萨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注重在听。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心,即意根。口,即舌根。听,即耳根。心念,口念,耳听,此三根一摄,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闻别的气味,身也不敢放逸懈怠,故名都摄六根。
  都摄六根而念,自无污杂妄念,故名净念。净念,必须要常常相继不断,故名净念相继。能净念相继,久而久之,则得念佛三昧。此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得三昧之第一妙法。故云,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三摩地,即三昧之别名。如此念之,决有净念常存,妄念全无之一日。(续编&卷上&复修净师书)
  学佛一定要有恭敬心呀!印光大师开示我们,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对老师教我们的教法要恭敬,用&戒、定、慧&供养佛法僧,以达到觉正净的圆满。一定要知道大道至简,要学会平常心就是道!要知道,『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念佛就是觉,念觉就是佛!
本文分类:
本文链接:/2015siyuechuyifahui.html> 寺院巡礼 > 辽宁省
当前位置:& > 寺院巡礼 > 辽宁省
海城市莲花寺
作者:不详
  莲花寺座落于辽宁省海城市拦河山。它的前身是大佛寺(三官庙),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据“海城县志”及碑文记载: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原名大佛寺(三官庙),然圣地虽存,曾无片瓦双橼,四方游览者,欲搜奇探异而不可为信宿之留。幸有信士路天直、李培枝奋然兴起,捐金募化,创立大佛寺(三官庙),于康熙三十六年告成。招比丘僧实珍于上,朝香夜火,祈祷保佑于一方,暮鼓晨钟觉迷途于大众。曾几何时,而已居然一古刹修道院矣,岂复前之荒烟蔓草、快登临而不可得者可同日语哉!盖土木之兴,高山较平地有数倍之难,兹既创造于前,复望继起者大扩充于后。诚恐岁月年湮,顿忘始事,用是勒之碑石,以垂将来,群然问记于余焉。  数年后,莲花寺历经沧桑。2011年上明下圣法师受信众邀请来到莲花寺,并担任住持一职。上明下圣法师在弘法过程中,强烈地感受到必须要有一个专修念佛的道场。法师感悟如果没有道场,信众就没有办法来亲近这个法门,弘法利生的宏图大业就不够圆满。最后,法师毅然选择了拦河山,把莲花寺修建在拦河山上,这是因缘所致。法师在弘法同时还不断向有关部门申请重建莲花寺。2012年,经辽宁省海城市宗教局及相关部门批准在原址恢复重建莲花寺,正式更名为“莲花寺”意为:出淤泥而不染,弥陀正等正觉之花!十方众生乘弥陀大愿力,一切众生得生弥陀净土!  莲花寺专依阿弥陀佛化身之善导大师将士思想,以弘扬净土法门,复兴净土宗为使命。修学宗旨: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广度十方众生。寺内殿堂建制、本尊安奉、牌匾楹联、念诵仪轨也完全依止善导大师“五正行”为标准,以鲜明的宗风,专修净土、专称佛名、专依善导思想,普引众生念佛成佛。
  住持释明圣  明圣法师,字慧然,俗名曹俊林。日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市感王镇于官村。上明下圣法师自幼贞聪、性情平和、善良仁厚,向往清静佛世界。于1993年在辽宁省营口市楞严寺皈依上圆下山法师,成为一名在家居士,得法名明圣。同年,明圣法师为了如律受持,约束心身、断恶行善,皈依师上圆下山老和尚座下求受五戒。1996年,法师学习菩萨精神,效仿菩萨行为,提高自身修为,求受居士菩萨戒。1995年,法师任辽宁省海城市永钢集团西柳商城总经理,深得员工拥护。1997年12月,明圣法师辞去西柳商城总经理的职务,就职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温洲商业批发城,担任经理。2001年,法师被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玛克威商厦聘用,任招商部经理。2005年1月,由于明圣法师工作突出,表现出色,被推选为海城市感王镇人大代表、海城市感王镇于官村名誉校长。2005年至2008年期间,法师先后创办了海城市俊林服装有限公司、辽宁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并担任经理、法人、董事长。  明圣法师宽以待人,深得人心。公司业务蒸蒸日上之时,法师感悟人情冷暖,世间无常。不顾家人反对,毅然于2009年在辽宁省营口市楞严寺礼上圆下山老和尚披剃出家,成为佛门弟子。他一心向佛,跟随恩师身边,修学佛法、研习佛礼。2011年,上明下圣法师任辽宁省海城市莲花寺住持。日,明圣法师在浙江省奉化市雪窦山资圣禅寺求受三坛大戒。  上明下圣法师为了莲花寺能够重现昔日辉煌,夜以继日、不辞辛苦地筹集善款。功夫不负有心人。莲花寺在上明下圣法师的领导下,各方信众的支持下,现在已建有雄伟壮丽的山门、万佛宝殿、念佛堂、祖师殿、钟鼓楼、讲经堂、五观堂、客堂、法物流通处、僧寮等基本配套设施,建筑面积约6000余平方米。  上明下圣法师慈悲为本、严以律己、悲悯众生,各地信众来莲花寺参学的越来越多,为顺应广大信众的迫切需求,莲花寺于2014年启动二期工程建设,预计总建筑面积二万余平方米。工程项目主要有:弥陀宝殿、斋堂、法师楼、大医王殿为一体的修行、念佛、安养综合式的上善人居。建成后上善人居一楼是斋堂,可容纳两千余人同时过斋,并建有斋堂发心人员休息室;二楼是弥陀宝殿,可容纳6000余人共修念佛;三楼是法师楼,可容纳僧人500余人;四楼建有大医王殿、藏经阁等。其中还包括小念佛堂、往生堂、会议室、教室、接待室等,全寺可供僧众及居士3000余人住宿。  日,明圣法师受邀请来北京参加“纪念赵朴初先生诞辰106周年暨中华佛教百名和谐禅师”的颁奖盛典,并荣膺“2013年度中华佛教百名和谐禅师”。  如今的莲花寺,树木郁郁葱葱、鸟语花香、山川秀美、暮鼓晨钟、佛凡一体、安之若素,12米露天金身阿弥陀佛接引圣像,庄严肃穆屹立在拦河山顶,在青山绿水之间、恬静安宁之处、面带慈悲祥和之意,吸引着怀抱红尘的众生向她走近,更加彰显莲花圣境。2015年辽宁省海城市大悲古寺十二月十五万人念佛法会
唐王山大悲古寺鸟瞰图
  为什么我们要念佛?『乃借彼佛境显我自心故』,是藉阿弥陀佛的境界把我们自己真心显露出来。我们真心现在在迷,阿弥陀佛就好比是晨钟,声声把我们的迷关敲破,把我们的真心给敲醒,就是这么回事情。所以这句“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四字洪名的意思一定要清楚,皈依无量觉,我们念的时候要记住,声声都是唤醒自己皈依无量觉。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是迷而不觉,迷心是染著的,觉心是清净的。迷心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念头,就是烦恼,分别、执著、妄想无量无边,这个心是迷心;觉心里面没这些,六祖说「本来无一物」。
  什么时候觉悟?心清净,一个妄念都没有。外面境界样样明了,不但眼前这个境界明了,过去的明了,将来的明了,没有不明了的,一看就清楚。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十方,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念不生,这是觉悟的相。我们自己反省,我们有没有觉悟?还有妄念,有妄念就是不觉,不觉就用念佛这个方法唤醒我们觉悟。所以念佛法门是最直截了当唤醒我们的觉心。
  『妙性天然,不因修得,迷时无失,悟时无得,有物浑成,本自如如故。此自然之自也。』『性』是真的,决定不是虚妄的。它是自己,是宇宙万有的本体,拿佛法名词来说,十法界依报正报一切诸法都是它变现出来的。山河及大地,什么东西造的?就是它造的,它真正是造物主。说上帝是造物主,假的,因为上帝也是它造的。谁造上帝?我们晓得,自性造上帝。所以上帝并不是真正造物主,真正造物主就是「自性」。所以它叫『妙』,妙就是它能造。它没有相,它能够现一切相,这个妙!大经里面讲「唯心所现」。「性」也叫做心,也叫做识,是一桩事情。我们一般讲本性,这个性是从体上讲,讲心、识是从作用上讲,体用是一不是二。性能现,识能变。唯心所现,现相,相里面有些变化,那是识在那里变。我们要明白,相,这里面是一味平等的。蕅益大师说得好,「境无好丑」,境是境界,就是外面的相。五根:眼耳鼻舌身,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这是相,色法。色法里面没有好丑,完全是平等的,确确实实是平等的。好丑没有标准,各人有各人的标准,标准从哪里来的?标准是从你那个识变,识里头生的,心不生,心里头没有一法,不立一法,识里面它就建立了种种标准。每个人建立的标准不一样,换句话说,每个人审美的观念不一样,每个人喜爱的对象不相同;一个人一个标准,就变成没有标准了。
  所以大师说,「愚人除境不除心,智人除心不除境」。觉悟的人他去什么?去识心,能变的那个识心,他去这个心,他不去外头境界。於是,他得到的是什么?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真得自在了。愚人一定要找一个好环境、理想的环境,他是心外求法,他不改变他心理,找到西方极乐世界还是苦恼,为什么?还不尽理想。理想的环境到哪里去找?心地里面去找,外面境界找不到!在外面境界上找一个理想环境,那可找惨了。无量劫以来,我们都在找,找到现在还是没有找到。往后再找无量劫,你还是找不到,永远不可能找到,这个要晓得。所以聪明人,心平等了,境就平等;心善了,境界都善。心是恶的,看外面境界都是恶的;心是善的,看外面境界都是善的。所以,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菩萨看一切众生都是菩萨,凡夫看佛菩萨也是凡夫。
&二楼法会现场
  『妙性天然,不因修得』。这个性妙不妙?太妙了,它能变现这一切现象;而且这个变现是天然的,不因修得。「天然」是讲这个妙性,性是本有的,佛学名词叫「法尔如是」,此地讲法尔如然,「然」就是「是」的意思。法尔如是、法尔如然,这在经上常常看到。「法尔如然」,既然是自然的意思,为什么不写个自然?或者写个天然,我们一看就懂,搞个「法尔」,反而把我们搞迷惑了。古德翻经不容易!因为我们习惯上讲自然,自然的对面是因缘,总是落在两边。为了使我们不落在两边,所以起了这个名称「法尔如然」。希望我们听了不落在两边,有这么深的意思在里头。
二楼法会现场
  《楞严经》说得好:「非因缘非自然,法尔如是」。两边都不落,不得已称之为「妙性」,它不是修得的,它是本有的。我们现在诸位有没有?有,完全显露在面前;虽然显露,你自己不觉得,这无可奈何。佛菩萨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佛看你是佛,你跟他没两样,菩萨看你是菩萨,你跟他没有不相同的地方;而是自己迷,这个没法子。怎么叫自己迷?你自己起心动念,你自己一天到晚胡思乱想,这就是自己迷。佛菩萨为什么不迷?佛菩萨一个念头都没有。释迦牟尼佛天天说法,说了四十九年,一个字没说,我们相信吗?不相信。为什么不相信?因为你迷。迷了就不相信,你要是觉悟了,你相信,确实四十九年没说一个字,真的。几时把这个事实真相一下子看出来,你就觉悟了。
一楼法会现场
  『迷时无失,悟时无得』。我们现在迷,这个天然的妙性有没有失掉?没有失掉,一天到晚起作用,起迷惑颠倒的作用。觉悟了,起菩提涅槃的作用;迷了的时候,天天起生死烦恼的作用。其实生死烦恼跟菩提涅槃是一不是二,是一桩事情,都是妙性起用。悟了,把它叫个名字,菩提涅槃;迷了,叫它做生死烦恼,只是换名词,还是那个作用。可是迷悟,你的感受大大的不相同,悟了,感受是无比的自在;迷了,那个感受是无边的痛苦,苦海无边!这个不一样。既然迷时不失,所以觉悟了也无所得。《心经》到最后给我们说,「无智亦无得」。智是能证之智,得是所得之果。无智亦无得,为什么?本性。既然是天然的,没有得失,这个里头只有迷悟没有得失。迷是它,悟还是它,我们要是在这个地方参透,才晓得迷悟不二,真正入这个境界了。我们要是认定迷悟是二法,有迷、有悟,又搞成边见。这是佛法的难处,很不容易悟入就在这个地方。总而言之,你不堕在有就堕在无,你总是堕在一边。什么时候能把两边打掉,禅家所谓「坐断两头」,禅家讲坐禅,坐禅的功夫得力,这两头都断掉,就入了。两边坐断,就入不二法门,才有个入处。所谓入处,就是悟处,禅家所谓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老是落在两头上,不行!你是不得其门而入。
四楼法会现场
  『有物浑成,本自如如』,这是古人所说的两句话。「有物」就是它有个东西,什么东西说不出来,因为它没有名、没有形、没有相,你怎么能说得出来?它确实有,它不是没有。这个「物」就是指天然妙性。「本自如如」,本来就是这样的。这个意思就是「自然之自」,法尔如然。
地下斋堂法会现场
古 寺 夜 景
奇峰峻岭松竹绵,塔影鸟鸣溪水潺。
碧楼殿宇虚空矗,鸟瞰群峦莲花涧。
纷纷扰扰未离玄,来来去去深妙禅。
清风一缕妙无穷,拂去尘劳日月明。
本来如如无所得,妙用无边自称雄。
一念回光离尘埃,空有不二莲自开。
十方世界皆极乐,唯心净土即当来。
已投稿到:更多佛教文章,请关注善缘网官方微信公众账号:shanyuanwang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乞丐收留疯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