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56岁找工作作

  导读:有一句话说,如果人生倒着走,人们会避免很多错误,成为了不起的人。从25岁到55岁,人生从张扬到从容的过程中,我们该有怎样的规划呢?  看黑幼龙的采访。七十岁的老人,看他的经历,验证了我最近对于人生进入职涯后三个十年的一个思考。  第一个十年是积累的十年。  最开始的起点重要也不重要,但要尽量选择一个可以看清前景的行业,当然如果是行业食物链中越往上越好。  另外,没有无前途的行业,只有没前途的企业与个人。  如果有机遇的话,在这个十年进行创业尝试也无不可。因为创业本身是创意、机遇与热情三者的产物,所以在二十五到三十五岁的年纪如果有这三者的结合时,应当去做。  创业非一般人的经历,从职涯与人生看,这十年要做到三点。  一是学会最基本的技能,比如听话、做事、沟通的基本技能,比如时间管理,比如安排业余生活与工作的平衡等生命中最基本的技能。这些技能或是情商往往 是教科书里没有教的,有些道理是要经历过才知道。这十年是修身培养品性的十年,如不成则基本不成,如小成则人生小成,如大成则未来的人生终究会走向辉煌。 说好话,做好事,做好人。  二是建立一个美满的家庭,维系一个好的人脉圈,这是人生幸福的来源。所有财富,所有成就都是过眼云烟,一个人的人生幸福最终是映射在他身边最重要的人身上。  三是积累一定的财富,比如有两至三处房产,学会理财与投资。第三点没有第一二点重要。但由于这十年结婚生子购房等大事均在其间发生,所以财富积累的速度非常重要。  尽快达到财富相对自由,其标准是所有净流动资产(去除在住的房产和必要的教育、赡养费用)可以支撑中产阶级生活二十年以上。  第一个十年在职涯选择时尽量选择多的挑战,多历练自己,需要多认清自己的短板长板,短板是无法匹配上长板的,但短板的短度最终决定你成就的层次,在人生上木桶原理也是生效的。  在这十年你应该对于自我已经有了清楚的认识,包括你的所长所短,你的志业,你的性格。  主业不一定是赚钱的,但是你愿意用心去做,且会对于这世界提供美好的事情,第一条是结合了你的兴趣长短和经历,有你的理想与追求,第二条是对他人有益,这条排除了环球旅行之类的梦想。  每个人都有他的主业,但相信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人最终没有找到他的主业。  第一个十年不一定与主业密切相关,但关键是尽早发现你的主业,尽早开始准备。  第一个十年的职涯上一定要成为一行业的专家,这是你财富的根源,创业与打工都一样。  在职业选择时第一原则是发展能力,第二原则是财富报酬即财富成长速度,第三原则是对主业有帮助。  第一个十年切忌一开始就唯兴趣论,须知一你不一定了解你自己,二是你无发展兴趣相关工作的机遇。第一个十年切忌唯财富论或仇视财富,财富非目的,但非常重要。  第一个十年还是与前三个目标相适应,不要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要抓住你的机遇,在某些时候可以忽略乐趣与兴趣,重点的是在于能力与财富。  第二个十年是三十五到四十五的十年,这十年最重要的三个目标:  一是好好的培养子女,这十年是子女成长最重要的十年,这是有子女的朋友这十年最重要的目标了。其实也是唯一的子女真正我们可陪伴的十年。  二是开始从事自己的主业了,这时的主业不一定是职业,但这十年必须有勇气与决心开始自己主业了,这是上苍给我们天赐才能要珍惜与发挥的时候了。  主业不一定是创业,但做主业对于人生而言很多时候是人生的创业。  三是在财富积累与职业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德行,将财产一定比例的投入公益,将时间的一部分投入社会事业  退休不是人生的目标,发挥出主业,并为世界创造更多美好与德行才是必须的。  第三个十年是四十五到五十五,这是职业生涯末尾的十年。  这十年的目标:  一是将主业变成职业即事业,将最黄金的十年,投入到毕生最重要的事业上去,让它开花结果。  二是完成退休后的准备,黄金十年也许是在顶峰。但顶峰之后毕竟不管何时终究走向黄昏。  下山的路如何行走,或是将下山变成另一段旅程,是这十年的课业。  反思自己,第一个十年还有几年的光景,发现了自己的才能所在,也修正了很多弱点,也慢慢从原来理解的读书写字爱好及一些喜好中,领悟自己的志业主业所在。
楼主发言:18次 发图:0张
  好文章
  楼主,好贴,怎样看清未来有前景的行业,
期望与您交流,学习
  这十年的目标:  一是将主业变成职业即事业,将最黄金的十年,投入到毕生最重要的事业上去,让它开花结果。  二是完成退休后的准备,黄金十年也许是在顶峰。但顶峰之后毕竟不管何时终究走向黄昏。  下山的路如何行走,或是将下山变成另一段旅程,是这十年的课业。
  楼主好人
  赞  
  @暗里撒点粉 7楼
18:29:57  楼主,我刚毕业怎样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求指点  -----------------------------  刚毕业建议先去大公司锻炼一下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最好。
  引子:  我大学毕业10年了,和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一样,我职业生涯的前五年可以说成是在走弯路,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试错的过程。直到有一天,我找到一位高人,经他指点,我才明白,大学教给我的、以及我自己所接受的关于个人发展的观念,才是我屡走走弯路的核心原因。  当我最初和这位高人交流时,我们的观念产生了强烈的摩擦、两种思维发生了巨大的碰撞。  在涉足职场的前5年,我关于个人发展的观念中,职业是第一位的。我认为毕业后要先确定职业的选择,然后则在这条职业的道路上走下去。高人却说,职业不是那么重要,那是战术层面的,而个人的发展一定要紧紧地把握住行业的脉搏,这才是战略层面的。只有战略正确了,战术才有意义。  这第一个问题就让我立刻开始对我的大学以及工作前五年个人发展的反思。  在我做求职准备以及求职的阶段,我们学校负责就业指导的老师和我几乎所有的师兄师姐都告诉我,一定要把握住任何机会进入到“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这样的大公司,这样的工作,不仅收入不菲,而且稳定、体面。   然而高人却告诉我,大公司代表着过去,已经没有供新人发挥才能的高速增长空间了,只有属于新兴行业的中小公司才能够给你爆发的机会。这个观念,又一次震撼了我。  毕业时,很多职业规划课程都告诉我,一定要做性格测评,这样才会以最科学的判断,找到最适合你的职业,于是我做了好几种性格测评,也对自己做了详细的自我挖掘,这些科学的结果都把我的规划引向一个方向—我适合做人力资源的工作。结果高人一句话就彻底颠覆了我:自己是怎么样的,一点都不重要。忘记你自己,是新领域创造了机遇,而不是你。  我很幸运,因为在我走了五年弯路时,能遇到一位真正的高人相助,我把他称为我的个人战略发展咨询师,俗称事业风水师。当我决定拜他为导师后,后5年的事业道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不再被动的在朝九晚五中亦趋步趋,而是地做了自己事业的主人,我不再等待机会,而是在创造机会;我不再为涓滴细流的积少成多而苦恼,而是经常盘算着当大把金钱携着大把机会滚滚而来时,我将如何把握和应对。我的这位导师,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他每年做的事情就这五件:读书、健身、旅游、投资和慈善。  这一切,倒底是怎样发生的?  大家别急,我会在这本书里给大家分享其中的秘密!他每次给我答疑解惑都是醍醐灌顶,让我受益匪浅。我感觉他给我讲道理,就是在为我上课,进行大量的信息分享和有价值的战略指导。所以本书的内容,我就用课程提纲的形式,结合我自己的发展背景来展现吧。
  【选择和努力哪个更重要】  2000年时,我还在上大学,比我大一届的师兄师姐已进入毕业季。那时候,我认识的四个师兄和师姐分别是小蔡、小肖、小李和小张,他们都是同一个学院同一个专业的。在校时,他们四个的情况分别是:  小蔡同学是大家眼中最活跃最优秀的,工作职务是学生会主席,平均成绩95分、英语已过专业八级,总之堪称优秀;  小肖同学也较优秀,学生会副主席、平均成绩80分,英语已过六级,总之是较优秀;  小李同学就相对逊色了,学生会小部长、平均成绩73分,英语四级。  小张同学是学生会干事、平均成绩61,还有过挂科经历、英语四级差几分,还要补考中,算是马马虎虎混了张毕业文凭。  当招聘季来临的时候,我的这四位师兄和师姐都积极地参加各企业的宣讲会和招聘会。四位师兄的求职战绩可想而知,小蔡和小肖的录取通知最多,可以选择企业了;小李就少点了,能找到工作就不错了,小张,则成为了“找工作困难户”,被很多企业拒之门外。  最后,小蔡挑了一家大型集团企业樱花纺织集团:资产总额10亿,拥有有11家控股、参股子公司。小肖去了规模稍小的创维电子集团;小李也很羡慕能签约去大型的集团,但一直没有面试成功,最后他签约去了一家规模不大的公司,这家公司的名字绝大部分人都没听说过,业务是做房地产的;小张则一直拖到毕业离校时也没有单位录用他,离校后,他住在学校周围的地下室里继续找工作,最后,不得已去了一家只有十几个人的小公司,公司在一个很不正规的旅馆的房间里办公,两个房间的房号也非常不吉利,分别是,不过他觉得有个工作就不错了,先干着吧。这个公司听说是干什么网络的。  四个师兄师姐,毕业时他们选择的工作确实和他们在大学的成绩是有关系的,他们所在的公司大小和个人的薪资,由高到低依次是小蔡、小肖、小李和小张。那一届的毕业生们都很羡慕小蔡和小肖,没有任何人怀疑他们的前途,大家都觉的未来的发展中,公司给的平台大的,一定会更好。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10年的光阴,转瞬即逝,在2010年的夏天,我很荣幸地应邀参加了这四个师兄师姐当年所在的那个学院那个系的毕业10周年聚会。除了去国外的几个同学没到场,其他同学都到齐了,包括我认识的这四位师兄师姐。  小蔡、小肖、小李和小张,已经都三十出头了,10年的变化真是让人意外。他们的事业情况分别是:  小蔡所在的集团在08年破产了,做到中层的他已经经历了下岗、失业和再就业,目前在另一家服装企业工作,年薪在5-6万。  小肖在创维集团经历了家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壮大,创维移动的衰落等,目前是业务副总监级别,年薪10万左右;小李所在的房地产公司,在过去的十年快速发展,在前几年被房地产巨头万科收购,目前小李是总监级别,年薪50万左右,他自己通过投资房产,在北京有至少4套房,个人资产500万以上;小张同学,现在也已经是老张了,目前已经是那家小公司的副总裁级别,年薪80万以上,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股票期权已经价值0.5亿人民币以上,他去的那家小公司叫百度。  四位师兄,都是同一大学、同一学院、同一专业毕业的,都是在离开家庭背景的大城市去重新发展,为什么,他们的职业发展,和10年前的期待如此天差地别?为什么,他们的人生道路,和10年前的职业目标发生了惊天逆转?  这促使我不得不认真考虑一个问题:  选择重要,还是努力重要?
  楼主直播了。那问个问题吧。现在也被不少问题所困扰。感觉读书读久了导致性格内向,木讷。交流起来容易没话题,然后是属于死宅,喜欢一个人看书,闭门造车搞技术。感觉这样下去即使技术厉害了,但是会造成人际一团糟。新入职的应先将技术做精,还是说各方面同步发展?但是一直的思维定势感觉难以扭转。
  @暗里撒点粉 13楼
19:20:13  选择和努力哪个更重要?求楼主指教  -----------------------------  没有努力,选择对了也没用。总之努力就对了。
  @starcool783 14楼
20:33:33  楼主直播了。那问个问题吧。现在也被不少问题所困扰。感觉读书读久了导致性格内向,木讷。交流起来容易没话题,然后是属于死宅,喜欢一个人看书,闭门造车搞技术。感觉这样下去即使技术厉害了,但是会造成人际一团糟。新入职的应先将技术做精,还是说各方面同步发展?但是一直的思维定势感觉难以扭转。  -----------------------------  建议同步发展,很多吧技术做精细的人只是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可以混下去。如果跳出那个圈子就很难了。更多可以加我好友交流。腾讯求求:
  毕业5年,迷茫,求楼主指教
  @天空望远 19楼
23:28:34  毕业5年,迷茫,求楼主指教  -----------------------------  加我好友吧。我们详细交流一下啊。
  傻逼,又是给赵正宝那个傻逼屌丝,卖课程吧!他配吗?讲的东西空洞一点实用价值都没有!仗着会吹俩牛逼,就来忽悠人卖课程!我去你麻痹的,你他妈被骗了,又来骗别人?我操你妈的!傻逼!  
  @暗里撒点粉 21楼
20:22:35  
。com  -----------------------------  以上资料全部分送。
  1、选择的标准是什么?  参加完这次聚会后,我就第一时间约了我的这位高人师傅。我们在北京中关村的一个咖啡吧里见面了,他刚从南美旅游回来,风尘仆仆,但是神采奕奕。  “师傅,你说我这四个师兄师姐的发展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我很困惑到底是选择重要还是努力重要?或者,是不是个人的发展完全是运气决定的?”  “好,提一个问题,问你,选择重要还是努力重要?“  我回答说,一样重要、都重要…  “是吗?”导师凝视着我,进一步追问道,“再想想?未来1到2年内的你,哪个重要?”  我忽然感到心底什么东西被打动了,犹豫着回答:选择……  “想好了吗?决定了吗?”导师的质问一句接一句,让我仿佛没有喘气的时间,  我的眼前忽然灵光一现,如同醍糊贯顶,毅然决然的回答:“选择…”  “给你5秒钟考虑时间,不要放弃和后悔?”  “不悔!”  说的没错,是选择重要。既然你认为选择重要,这就是一个排除选项的过程,那么你告诉我,你选择的标准是什么?比如选择是不是就面临着选A或B,或者选ABCD?那么这个A选项或B选项到底是什么东西?你既然认为选择重要,那么你告诉我选什么会最好,选什么会最差。这个标准是什么?  我开始在脑海里苦苦思索答案,“工资,福利………”  “也就是说,不求最好,但求最贵,”导师如同少年般调皮的一笑,为自己倒上一杯滚烫的咖啡,但并没有放糖。“薪水和福利,往往是很多毕业生求职的第一目标,工资越高,就证明这家公司的含金量越高,越值得向往,你以前跳槽时,不也是这样认为的吗?”  也不完全是……”我赶紧予以纠正,虽然事实上我的确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  “好,继续排除选项,你还会选择什么?”导师事在必得,又叫了一杯浓酽的黑咖啡。  这次我没有迟疑,简单干脆的回答:“兴趣爱好……”  “好,兴趣爱好。比如,同学A对动漫特别感兴趣,同学B对金融分析特别感兴趣,假如今天不是2012年的中国,今天是1972年的某一天,这2位同学都从大学毕业了,同学A计划进入动漫行业,同学B计划投身金融行业,那么,他们有没有这个机会?他们有可能从事这个行业吗?根本不可能!外部环境根本没有提供这个机会!”  “的确,兴趣爱好可以选,但是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你不一定能找到对应的点,纯粹地从兴趣爱好出发是不具备可行性的。举个例子,就算今天,动漫动画和金融分析在一些大城市会有一定机会,而你想再往小地方走,连这个机会都没有。你想做这两个行业,或者你想去小城市,都是没有机会的。至少,在大城市,才有这个机会。所以,地域的因素也使你的选择有了局限。由于人均GDP不一样,所以地域因素导致在一些地方,很多行业都没有。举个例子,我在北京工作,很多在北京存在的行业,在小城市就没有。而这个行业,也许正是你感兴趣的。”  “ 好,这也算一个标准。你觉得的还可以选什么?工作环境?地区?好,还有同学选地区。好,选地区,比如我是选择在北京工作,还是在重庆工作,或者在小县城工作。还有没有什么标准?大公司小公司可以吗?比如“我”就愿意去世界500强,有些同学则愿意去小公司…
  再举个例子,比如企业规模。有的同学说,我喜欢大规模的企业,有的同学则喜欢小规模的企业。  还比如,专业是否对口。有的同学想选择专业对口的工作,有的同学则不考虑专业是否对口,有的还特意选择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各位有没有学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后你是否会选择做外贸?事实上,在学国际贸易专业的你面临选择的时候,你已经错过了外贸行业最好的发展环境,由于国际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美国经济不景气、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外贸行业已经在走下坡路。这时候,如果你选择专业对口,反而就是相当不明智的决定了。再举个例子,比如学习传媒专业的同学,你们愿意去各大纸媒行业吗?现在,你们各位还买报纸吗?美国三大报业巨头全面亏损,没有一个赚钱的。纸媒都被互联网、微博、移动互联网取代了。如果你按照专业对口的标准,反而去到的是一个不可能翻身的行业,你就永远没有爆发性发展的机会,不可能快速地积累财富。  好,标准真的非常多,大家迷茫,就迷茫在这里了。大家都很明白选择很重要,但是大家不明白的就是到底要以什么为标准来做选择。当我们走出校门的时候,以什么为标准做选择,这里面虽然包含着个人因素,但是,是有规律可循的。“
  /blogger/blog_main.asp?BlogID=4825100
  /blogger/blog_main.asp?BlogID=4825100
  一只小蝌蚪很迷茫,不知道要游向哪里找妈妈。它听说可以做个测评来规划自己的方向,于是就做了性格能力测评报告。测评结论说,你只有一条短尾巴,体重也很轻,所以不适合去池塘里,在小溪边发展是最好的,这个职业方向最适合你,这叫职业幸福。小蝌蚪照做了。  很快它发现很多同伴经常游到池塘里还去湖里,并且长出了两只很有力的大腿。小蝌蚪很羡慕,心理开始不平衡了,于是去找职业规划师,大师答曰:你要好好挖据自我,问问自己到底喜欢什么,适合什么、擅长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你和他们不一样,你要找到你自己呀!小蝌蚪觉得挺有道理,就回到自己每天呆着的小溪,反复想反复想。自己到底喜欢什么,适合什么,擅长什么呢?排除法、SWOT分析法、彩虹图等等都用上了。好不容易感觉出一个好像喜欢的,结果没两天就发现动摇了。它困惑呀困惑呀,掘地三尺也没找到答案,就更迷茫了。  这一天,一个它以前的朋友路过它所在的小溪,小蝌蚪都快认不出朋友了,朋友浑身都从黑色变成了浅绿色,还长出了前后四个腿,尾巴也变得很短了。小蝌蚪惊奇的问,你怎么长成这样了?朋友指着它说,我们都要变化的呀,你到池塘里看看,很哥哥姐姐都变成很威风的样子了,他们能跳老高老远了,眼睛大大的相当放电。你也快来吧,一起看看。 对了你怎么变化这么慢呀? 小蝌蚪看着自己,我我。。。。。朋友拉着它说,快和我一起去池塘吧,可好玩呢,我们还组团去大湖里旅游呢,还一起荷叶里做游戏呢,一起来吧。 小蝌蚪再也忍不住了,一起和朋友去了池塘。它才发现,外面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有太多的新奇事物,有太多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有太多自己想去探索的河道、水塘、溪谷。哥哥姐姐们,都在发生变化,和原来都不一样了。它每天都在惊奇中度过,没过了几天,它的尾巴不见了,又过了几天它也长出了强大的后腿,游泳游的相当快了,还可以跳出水面看蜻蜓。又过了几天,它也变成了一只能捕食虫子的小青蛙。小蝌蚪开心极了,小蝌蚪终于明白了:测评还没变化前的自己是多么的可笑,用原来的自己来限制未来的自己是多么的固步自封。不到池塘里闯荡,不去开拓见识,打开视野,根本找不到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和擅长什么。不敢面对困难和问题,就不会知道自己原来本身就具有意想不到的力量。  这个故事送给职场的年轻人们,先认识外部世界、再认识自我情况,才是个人生涯发展的关键。不开拓视野和见识,不打开个人发展的格局,只是挖掘自我,测评自我,不仅找不到未来的路,反而会限制了自己的发展空间。每个人的内心其实都是核反应堆,你是想象不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和爆发能量的。那到哪里打开格局,定位方向,找到正能量呢 ?
在这里,格局生涯学院 学习、读书、上进、找到正能量。
  职场人的救赎,请点击:
  马云将成中国首富,因为他创办了阿里;孙正义将成世界首富,因为他投资了阿里。这说明眼力比魄力更重要
  @稀饭你嘞
13:32:35  马云将成中国首富,因为他创办了阿里;孙正义将成世界首富,因为他投资了阿里。这说明眼力比魄力更重要  -----------------------------  @uiwhwf 35楼
14:03:08  嗯,不过眼界,也是依附在高度成面上的你说是吗?  -----------------------------  是的
  看起来还不错哦
  盖楼!
  好文章
  @稀饭你嘞
17:25:17  职场人的救赎,请点击:
  -----------------------------  谢谢
  顶一下
  @稀饭你嘞
17:23:47  一只小蝌蚪很迷茫,不知道要游向哪里找妈妈。它听说可以做个测评来规划自己的方向,于是就做了性格能力测评报告。测评结论说,你只有一条短尾巴,体重也很轻,所以不适合去池塘里,在小溪边发展是最好的,这个职业方向最适合你,这叫职业幸福。小蝌蚪照做了。  很快它发现很多同伴经常游到池塘里还去湖里,并且长出了两只很有力的大腿。小蝌蚪很羡慕,心理开始不平衡了,于是去找职业规划师,大师答曰:你要好好挖据自......  -----------------------------  不错
  10年的光阴,转瞬即逝,在2010年的夏天,我很荣幸地应邀参加了这四个师兄师姐当年所在的那个学院那个系的毕业10周年聚会。除了去国外的几个同学没到场,其他同学都到齐了,包括我认识的这四位师兄师姐。  小蔡、小肖、小李和小张,已经都三十出头了,10年的变化真是让人意外。他们的事业情况分别是:  小蔡所在的集团在08年破产了,做到中层的他已经经历了下岗、失业和再就业,目前在另一家服装企业工作,年薪在5-6万。  小肖在创维集团经历了家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壮大,创维移动的衰落等,目前是业务副总监级别,年薪10万左右;小李所在的房地产公司,在过去的十年快速发展,在前几年被房地产巨头万科收购,目前小李是总监级别,年薪50万左右,他自己通过投资房产,在北京有至少4套房,个人资产500万以上;小张同学,现在也已经是老张了,目前已经是那家小公司的副总裁级别,年薪80万以上,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股票期权已经价值0.5亿人民币以上,他去的那家小公司叫百度。  四位师兄,都是同一大学、同一学院、同一专业毕业的,都是在离开家庭背景的大城市去重新发展,为什么,他们的职业发展,和10年前的期待如此天差地别?为什么,他们的人生道路,和10年前的职业目标发生了惊天逆转?  这促使我不得不认真考虑一个问题:  选择重要,还是努力重要?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推荐到广播
261905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大大大流氓君)
(奥扫困搞)
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找工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