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发财咒语哪个最灵不灵了!发财咒语哪个最灵太灵的意思是

1:学佛社区网欢迎推荐学佛文章,因果、感应、体会等等,欢迎原创,推荐方法请。
2:江浙佛教网(学佛社区网)微信号;qq&欢迎加为好友,分享学佛体会。
上一篇:没有了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61437',
container: s,
size: '960,48',
display: 'inlay-fix'
创建新的生词本
i该生词本已经创建啦!
i不可以出现中文,英文,数字之外的符号哒!
i生词本名称长度不能大于24字符!
i请填写生词本名称!巫术、咒语、做法术,到底是真实存在的吗?效果很灵吗?_百度知道
巫术、咒语、做法术,到底是真实存在的吗?效果很灵吗?
提问者采纳
其实这不是巫术.再比如.例如,男的称觋.至今仍然有一大批中外学者对这个社会现象孜孜不倦的研究着,甚至和人类的文明史一样长.否则就不会存在几千年,实际上还留有巫术的痕迹.因此,而且有一定的效果、降头术)存在的历史非常久远,不信则不灵.
所以,跳大神的巫婆两眼一翻告诉你神仙附体,在古代如果施行的巫术没有效果.但这种效果并非来源于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
首先真正的巫术是世代相传的.巫术是试图借助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对某些人或某些事物施加影响,我们每个人都会亲身体验.这和人们理解的农村跳大神的巫婆不一样.
宗教学者一般认为,涉及的范围很大.我们现代生活的某些方面,或者加予控制,一些大型活动上的火炬传递.总之,巫术是存在的,要说体验,其中应该有经验的积累和传承.其次施行巫术者也不是没有压力的,端午赛龙舟,巫术属于原始宗教的一种,巫术是一个复杂是社会现象巫术(包括法术,施术者会被处死,然后说信则灵.在中国古代对于施术者女的称巫.应该是人们长期社会实践的经验总结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巫术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憨山大师、虚云老和尚、宣化上人、印光大师等佛教祖师高僧大德谈咒语的不可思议功德及加持力
&&1、憨山大师谈“如何持咒?如何才能成就?”
(一)至若藏识中习气爱根种子,坚固深潜,话头用力不得处,观心照不及处,自己下手不得,须礼佛诵经忏悔,又要密持咒心,仗佛密印以消除之。以诸密咒,皆佛之金刚心印,吾人用之,如执金刚宝杵,摧碎一切物,物遇如微尘,从上佛祖心印秘诀,皆不出此。故曰:“十方如来,持此咒心,得成无上正等正觉。”然佛则明言,祖师门下恐落常情,故秘而不言,非不用也。此须日有定课,久久纯熟,得力甚多,但不可希求神应耳。(节自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二——答郑崐岩中丞)
(二)在家居士,五欲浓厚,烦恼根深,日逐现行,交错于前。如沸汤滚滚,安得一念清凉?纵发心修行,难下手做工夫。有聪明看教,不过学些知见资谈柄,绝无实用。念佛又把作寻常看,不肯下死心。纵肯亦不得力,以但在浮想上念,其实藏识中习气潜流,全不看见。故念佛从来不见一念下落。若念佛得力,岂可别求玄妙耶?今有一等好高慕异,闻参禅顿悟,就以上根自负,不要修行,恐落渐次。在古德机缘上,记几则合头语,称口乱谈,只图快便为机锋,此等最可怜愍者。看来若是真实发心,怕生死的,不若持咒入门,以先用一片肯切心,故易得耳。颜生福微,问在家修行之要,故示之以此。观者切莫作没道理会。以道理误人太多,故此法门尤胜参柏树子、干屎橛也。(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七——示颜仲先持准提咒)
& (三)禅人以持明为专行,从事者三十年,心地未有发明。乞老人指示。
老人因示之曰:佛说修行之路,方便多门,归源无二。即参禅提话头,与念佛持明,皆无二法。第不善用心者,不知借以磨炼习气,破除妄想;反以执着之心,资助无明。故用力多而收功少耳。此事如用瓦子敲门,只是要门开,不必计手中瓦子何如也。
以吾人无量劫来,积集贪瞋痴爱杂染种子,潜于藏识之中,深固幽远,无人能破。圣人权设方便,教人提一则公案为话头,重下疑情。把断妄想关头,丝毫不放。久久得力,如逼狗跳墙,忽然藏识迸裂,露出本来面目,谓之悟道。若是单单逼拶妄想不行,何必话头?即婆子数炭团,专心不二,亦能发悟。况念佛持咒,有二法哉?
禅人持明三十年不见效者,不是咒无灵验,只是持咒之心未曾得力,寻常如推空车下坡相似,只管滚将去,何曾著力来?如此用心,不独今生无验,即穷劫亦只如此。及至阴境现前,生死到来,依然眼花缭乱,却怪修行无下落,岂非自误自错耶?禅人从今不必改转,就将持咒的心作话头,字字心心,著力挨磨。如推重车上坡相似,浑身气力使尽,不敢放松丝毫。寸寸步步,脚跟不空。如此用力时,只逼得妄想流注,塞断命根,更不放行。到此之时,就在正著力处。重下疑情,深深觑看。审问:只者用力持咒的,毕竟是个甚么?觑来觑去,疑来疑去,如老鼠入牛角,直到转身吐气不得处。如此正是得力时节,切不可作休息想,亦不得以此为难,生退息想。及逼到一念开豁处,乃是电光三昧。切不可作玄妙欢喜想。从此更著精彩,拼命做去。不到忽然藏识迸裂虚空粉碎时,决不放手!若能如此持咒,与参禅岂有二法耶?所以道:俱胝只念三行咒,便得名超一切人。便可证明。即亲见佛祖,亦不易老人之说也。(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八——示玄机参禅人)
&&2、印光大师论持咒------摘录于《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等著作.
& &持咒以不知义理,但只至诚恳切持去.
竭诚之极,自能业消智朗,障尽福崇. 其利益有非思议所能及者. (正)复张云雷书二  
& 持咒一法,但可作助行. 不可以念佛为兼带,以持咒作正行. (但须主助分明,则助亦归主.
见《正编·复永嘉某居士书一》. )
& 夫持咒法门,虽亦不可思议. 而凡夫往生,全在信愿真切,与弥陀宏誓大愿,感应道交,而蒙接引耳.
若不知此意,则法法头头,皆不思议,随修何法,皆无不可,便成“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矣.
若知自是具缚凡夫,通身业力,匪仗如来宏誓愿力,决难即生定出轮回. 方知净土一法,一代时教,皆不能比其力用耳.
持咒诵经,以之植福慧,消罪业,则可矣. 若妄意欲求神通,则所谓舍本逐末,不善用心.
倘此心固结,又复理路不清,戒力不坚,菩提心不生,而人我心偏炽,则着魔发狂,尚有日在. 夫欲得神通,须先得道,得道则神通自具.
若不致力于道,而唯求乎通,且无论通不能得,即得则或反障道. 故诸佛诸祖,皆严禁之,而不许人修学焉. (正)复永嘉某昆季书  
& 只宜持咒,助修净业. 勿辄作法,烦渎佛圣. 倘动辄作法,若身心不恭敬,不至诚,或致起诸魔事.
唯一事宜作法,而非汝等分上事. 如有发心出家者,自未证道,不能观机,上叩佛慈,冥示可否,庶无匪徒败种混入之弊.
而今之收徒者,唯恐其不多. 明知为下流,尚急急欲收,唯恐其走脱. 谁肯如此决择. 贪名利,喜眷属,致令佛法一败涂地,莫之能兴也.
(书一四六)
&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 但须主助分明,则助亦归主. 若泛泛然无所分别,一目视之,则主亦非主矣.
准提大悲,岂有优劣. 心若至诚,法法皆灵. 心不至诚,法法不灵. (书一六十)
& 往生咒梵文,学之亦甚好. 但不得生分别心,谓此略文为非.
一起此念,则一大藏所有咒,皆生疑心,谓为未***佛意.
须知译经之人,皆非聊尔。何可以他译不同,便藐视之乎。千馀年持之得利益者,何可胜数。岂千馀年来之人,皆不知梵文乎。学固宜学,断断不可起优劣胜负之念。则利益自不可思议矣。又持咒一法,与看话头相似。看话头以无义路,故能息分别之凡情,证本具之真智。持咒以不知义理,但只至诚恳切持去。竭诚之极,自能业消智朗,障尽福崇。其利益有非思议所能及者。(书二二二)
&&3、印光大师谈密法的传承
& 书钞云:“佛法圆通
无碍,密宗固有不经阿阇黎传授者,则为盗法,此乃极其尊法之意,非令永断密宗之谓。若依汝说,未受三昧耶戒,不可念蒙山施食。何但蒙山施食,即一切咒皆不可念,以未经阿阇黎传授故。然自古至今,普通人念大悲、准提、各咒,有感应者甚多。乃至儒者由碑帖而知有心经,病疟而力疾念之,疟鬼即退。若如汝说,当疟鬼更为得势矣。但自修持则有益,若自僭冒则有罪。如此,则不至断灭密宗,亦不至破坏密宗矣。今人多多是以凡夫情见说佛法,故致遍地皆成荆棘,无处可下足行走矣。僭冒者,谓妄充阿阇黎也。作法何碍,画梵字作观,均可照仪轨,但不可自命为已得灌顶之阿阇黎耳。彼能知此义,则光之喻更为明了矣。今人学佛,皆是瞎用心,弄成法法互碍,一法不成了,可叹之至。”
&&4、虚云老和尚谈咒语
曰:“你参禅就一个话头参到底,念佛就一句佛号念到底,持咒就一个咒语持到底”。不要贪太多,不要贪这个咒也好,那个咒也好,样样都好,不说贪婪,也是分心之举。直心是道场,我们的心要非常的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内心有一丝一毫的贪心就背道而驰了。
&&5、宣化老法师谈咒语
& 问:在家人不住在庙上,没法参加早晚功课...&
宣化法师:无论是出家人,在家人,这个早晚的功课都应该做的。你们做居士的,不能到庙上来做早晚课,也可以在自己家里也把它念一念。因为你诵经持咒,这就是清净你的身心。你念经,念《弥陀经》你就想西方极乐世界了。你不打其它妄想了,这就是清净你的身心了。你持咒,这个咒语都是梵音,你念得也不懂,就你一个不懂,也没有什么妄想了;没有什么妄想,这就是身心清净。所以,这个早晚功课,无论哪一位信佛的人,都应该天天做这个功课,天天不间断;不是一定到庙上来做,就是在自己家里都应该做的。自己规定一个课程,譬如我早上要念500声佛。每一天我必需早晨要念500声佛,晚间念500声,或者200声,就一个人,也应该做的;不是说到庙上来做早晚课才做,在自己家里就
不做。&尤其以前邪知邪见的人说,到庙上做早晚课只是仪式。不单不懂这个佛法,连这个世间法也不懂。世间人,你做一个什么事情,你还得要常常去做,才有一种成就。譬如读书,你要天天读,你才能有成就。你修行也是这样子。
& 问:持咒为何要天天持?
& 宣化法师:
持咒的力量是太大了,能发生一种不可思议的三昧力量,一切事情都会有变化,化凶残为吉祥.化危险为平安,所以要专心一意地持楞严咒,不要时间久了就生懈怠,对楞严咒不再有兴趣.这不是说你一念,就是见到什幺功效;就见不到什幺功效,你也要天天受持读诵.必须修之素日,才能成功一时.若你平时不修,他就没有感应,平时若修种种的法,则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84000金刚藏菩萨都来拥护你.这必须要日久功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就,就有感应的.
& 这六个字,叫〈六字大明咒〉,每一个字都会大放光明。&
密宗是专门研究咒语和它的意思。佛教分成五宗:禅,教,律,密,净。禅宗就是参禅打坐;教宗就是讲经说法;律宗就是严净毘尼,弘范三界,就是专持戒律的;密宗,密就是秘密的,彼此互不相知;净土宗,就是专持名号,念这个「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洪名,这叫净土宗。&
持咒方便持即受持,受之于心,持之于身。「持」就好像用手拿着东西似的。持念神咒就是不要把它忘了,不要把它丢了,要念兹在兹,时时刻刻诵持此咒。
持咒应有一个坛场叫咒坛,就像传戒需有戒坛一样,咒坛要清净,不准闲杂的人进入,只有持咒的人在里面修法,建立坛仪就是持咒前方便,建坛本有一定的规矩,在楞严经里有所说明,这是为诵经行道求现证的人而设的。现证即今生便得到咒的利益,若缁素发心散持,缁是出家人,素即是在家人,散持即没有坛场。那便更要专一其心虔诚恭敬。楞严经上说:「设有众生,于散乱心,非三摩地,心忆口持。是金刚王,常随从彼诸善男子。何况决定菩提心者。」纵散心持,不在定中,便有八万四千金刚王护法常随着你,何况决定发大菩提心呢!经上又说:「纵不作坛,不入道场,亦不行道,诵持此咒,还同入坛行道功德无有异也。」「若能读诵书写此咒,身上带持,若安住处庄宅园馆。如是积业,犹汤销雪。不久皆得悟无生忍。」
简单扼要地说,持咒必须三密相应才能得到感应。三密即口诵神咒,心想梵字,手结印相。亦叫三坛。为什幺叫神咒?因为妙不可言。心想梵字即观想后边咒心的每一个梵字。三密相应即是持咒的前方便。
第一个即咒语坛。持咒自然结成坛。这是说每天,或每次首先念楞严咒一遍,然后持咒心一百零八遍。咒心即「跢侄他 唵 阿那隶 毗舍提 鞞啰
跋阇啰 陀唎 盘陀盘陀你 跋阇啰 谤尼泮 虎(合牛)都嚧瓮泮
莎婆诃」这咒心妙不可言。若天地间没有人会念楞严咒,一切的妖魔鬼怪便都出世了。这咒心后边两句「阿那隶毗舍提」,一句是竖高义,一句是横遍义。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这两句咒语一念,天魔外道便都没有地方可逃跑,他们就会老老实实听招呼。只这二句力量就不可思议。若你在早晨念楞严咒一遍,然后再单持咒心一百零八遍,便能得福报无量无边。所以说若你会持诵楞严咒,来生七世得大福大贵的果报。这是说你想求人天福报的话,若不想求,当然不需要。如果你想求出世的果报,也能达到目的。这是咒语坛。
第二个心想坛。这是诵咒心时观想每一个梵字。说到梵字,有时事情并不一定要明白,若明白了就泄气了,觉得已经够了。若不明白,总觉得有一点意思在里头。不明白时就好比吃东西,未吃时总觉得它是好的,吃过了之后,把酸甜苦辣尝过了,贪食的心止息了,便觉得不过如此。修道也是一样。若你不知道咒的意思,梵字的意思,总觉得它妙不可言,心心念念想要认识。若你知道了,就不注意,观想梵字也是一样。因为梵字我们没学过,不知它的意思,不像中国字。这是「大」字,那是「菩萨」两个字。观想梵字能得到五眼六通,要把它一字一字都观得清清楚楚,睁眼闭眼都是清清楚楚。久而久之,它的妙处就生出来,可以使你开五眼得六通,通因达果,就因为我们不明白梵字,便有一股神妙的力量。观想梵字也是锁心的方法。把心制在一处便不打旁的妄想了。把每个梵字都印入心里头,无论睁眼、闭眼都明明了了。这样久而久之便得到三昧了。
第三个手印坛。手印又叫手诀,一般所谓的掐诀念咒的掐诀即是。前面的咒语坛及观想坛明白了,手印坛也要明白,在一字佛顶轮王念诵仪轨上有所说明。「白伞盖佛顶印」以二手大指各捻二无名指(即第四指)的指甲上侧,相合,二指头屈如盖形(两个小拇指头合在一起),二中指微屈相合,二小指竖起来相合,即成大白伞盖佛顶轮王印相。掐诀念咒就是要叫你注意,叫你做这些动作,不打旁的妄想,不是旁的意思,不是说这一掐诀就怎幺灵了。你若没旁的妄想,不掐诀也是三密相应的。要知道真理,为什幺要有这三密相应、咒语坛、观想坛、手印坛都是要你不打任何妄想。所谓专一则灵,分歧则弊。
又有很简单的金刚拳、金刚掌、金刚缚手印。不像「白伞盖佛顶印」那幺困难费事。双手握上拳叫金刚拳,但不要瞪眼睛,否则就成金刚怒目了。十个手指交叉在一起仰上叫金刚掌,俯下叫金刚缚。一切三昧法由金刚拳、金刚掌、金刚缚生出,你念咒的时候,三坛相应,就好象厅里放着花点缀得很好的。这三个手印任结一种皆可,皆成楞严王大白伞盖佛顶心咒印。然后再观想念诵此咒,便三密相应了。能这样便得到十方诸佛身口意三轮不思议之缘化。无论世出世所求无不如意。不过最好还是无所求。因为有所求就有贪心,有所求那是得现时的感应,不能得无量的功德。若能无所求,功德更大。
&&6、宣化法师谈“南无阿弥陀佛”
就是念南无(读那模)阿弥陀佛。南无就是至心归依的意思。阿字正确读法是汉语拼音字母中的A字。这个“阿”(A音)字很重要,阿字是华严字母音里面的第一个字。一个阿字有无量功德,无量涵义,其中第一个涵义,就是无生。这一句佛号要把“阿”字念准。东密兴教大师赞叹念佛法门:从一个“阿”字出生一切陀罗尼,一切咒都从“阿”字出生,一切诸佛都从咒出生。阿为第一字。弥字表一心平等无我大我义。陀字表含摄一切法藏之究竟处。阿弥陀名号是法界大密咒,是阿弥陀佛万德的载体,是圣凡同构呼应的媒介。其中包括无量密义,可译成无量寿、无量光。
& 念佛无异于持咒。(一)咒语是佛的密语,只有佛明了,等觉以下菩萨均不知其义。(二)咒语每
字每句均有无量义。研究大乘经时,知道显说的经文亦含无量义,法味无穷,久读不厌,何况如来神咒。(三)有的咒中有许多鬼神名号,佛呼唤鬼神令其保佑修行人,故咒中并不完全包括世间语言。(四)咒亦为诸佛的密语,如军中口令。诵咒无往不利,一定能得诸佛护念,龙天保佑。(五)诵咒蒙诸佛如来不可思议神力加持。至心念一句阿弥陀佛,就能够消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 汉译本译成无量清净佛、无量觉、无量清净平等觉。总之彼佛的功德、智慧、慈悲、方便、依正庄严、度
生功德,等等,各各都是无量。由于极乐教主多劫勤修,有无量妙德,所以成佛后有无量功德名号,每一名中皆具无量功德,名能召德,所以持名的人以名召德,就召来了彼佛阿弥陀的无量功德,持名的妙用就在这里。念这一句佛号,阿弥陀佛能成为佛,而出现这句佛号,是万德的一个果实,是万德之所庄严。由于是万德成了这个名号,所以这个名号之中就包括了万德。‘老实念佛就是植众德本’!当你念这句名号的时候,这个名号就在你心里头,也就是用”阿弥陀佛”这句佛号的万德庄严了你自己的心。也就因此而全摄了佛的功德成自功德。
& 大家注意:阿弥陀佛所有的功德,在当你至心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就把阿弥陀佛的所有功德摄即成你
自己的功德,即你的凡心成佛心。这也就是密宗的道理。所谓“密宗”就是把凡夫的”三业”(身、口、意造业叫做三业),使之顿然同于佛的“三密”。念佛就是这个方法,使你的口业同于佛的“意密”。你“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就庄严了你的“意密”,你的“意业”同于佛的“意密”,这就是密宗的道理——即你的凡心成为佛心。我们自己的佛性和阿弥陀佛、释加牟尼佛是平等的!我们念佛就是把佛的功德摄成为自己的功德。『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佛知见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你问南无阿弥陀佛是什麽意思?一部《无量寿经》就是「南无阿弥陀佛」的注解。所以,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念一部完整的《无量寿经》。八十卷《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无量寿经》的注解。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我们今天称作《大藏经》,就是《华严经》的注解。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全部的《大藏经》。不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一法不漏,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在十方世界教化一切众生所说一切法,也离不开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几个人知道这句佛号有这麽大的功德,有这麽深广的义理。
我们虽然天天念,没有发觉到佛号对我们有什麽好处,原因是你念得不如法,因为需要一心称念。「一心称念」,才是如法。因为这一声佛要念得如《大势至菩萨圆通章》上所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把六根收起来,都摄六根,还要净念相继。净念就是一心,什幺念也没有了,这是清净一念的净念,相继就是不断。要用清净心念、真诚心念、大慈大悲心念,感应就不可思议。心地最重要的是清净。‘至心念一句阿弥陀佛,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我们念上一万声也消不了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因为你忘掉了‘至心’啊!至心念一句佛,才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至心就是一心,什幺心都没有了,至至诚诚的一心,念这一句就消这幺大的罪业。念这一句佛的时候,什幺坏的种子都无法发生。你要没这个至心,散心念佛只得些福,消不了八十亿劫的生死重罪!‘菩提正道’,此四字乃修净土宗最要紧的一句话,善根就是菩提正道。菩提正道由什幺事情发生呢?信愿行!信愿行是真正功夫啊!信愿行就是菩提正道,信愿行完全归于心法。
& 回向: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愿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众生
的一切功德和我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功德至心回向给西方极乐世界,至心回向给十方法界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众生,至心回向给累世怨亲债主,愿我和一切众生早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是神咒。这一句「阿弥陀佛」是咒中之咒,密中之密,是「咒王」。
&&7、宣化法师谈密咒的修持(答问摘录)
九时余,应文建法师恳请,先到宝誉堂参拜,该道场离佛总仅半哩路程,数百善男信女,围着法师目不暂视,挤成一团聆听开示:「诸位学佛,不要舍近求远,或追寻某一种密法。某某法王某某某也要死嘛!他患上严重的癌症时,有四、五位近身弟子悄悄地来见我,求我救救他的命。我说好的,但大宝法王必先要改头换面,要做个和尚,真正的皈依三宝。」  大家听得入神,堂内鸦雀无声。有人问:「那幺,lama不是和尚吗?」  
法师答:「大乘佛教的比丘,要受二百五十条具足戒,并且戒律精严,堪称为比丘。这不可以与西藏的某一些lama们相题并论。那些lama能吃肉、五
辛、喝酒,其他更不用说,因此在戒律上的修持,与佛陀亲制是截然不同。大家必具择法眼,不要听人说密!密!密!能即身成佛,就贪快捷方式,把自己从前所积的一点善功德也会断丧。  
所谓「密在汝边」,真正的密法就在自性里,不须向外驰求秘密。但话说回来,若不用一番功夫,这个密始终不能证得。现在流行一类邪见:说开了悟的人不用守规矩——这真是魔说!假使开了悟就不用守规矩,那幺,人要开悟为了甚幺?就为了不守规矩?这道理根本讲不通的,只能欺骗那些既懒惰又贪心的无知之士。
难怪现在很多人一边公开纵欲,轻贱戒律,毁谤出家,一边又宣传自己是大彻大悟。此种人是佛门的败类,狮子身上虫,反吃狮身肉。大家应该弄清楚一点:人未开悟前,他不守规矩尚情有可原,但人开悟后,必定要守规矩。有人怀疑:那幺济公活佛又吃肉又喝酒,他为甚幺是活佛呢?不错,济公他是开悟的人,他是真的证得五眼六通[包括漏尽通]。他吞了鸽子,转过头来能够把鸽子从口里吐出,那鸽子还是活生生的!谁能做到这一点,才有资格说不持而持。绝非一般无耻之徒,专门以一点儿神通技俩去玄惑众人,教人开斋破戒。这是拨无因果,将来定会堕入魔队,身陷地狱。」  
& 又有人问:「那幺,为甚幺密宗他们的咒那幺灵?譬如有死咒,能咒人于死地?」  
法师说:「不错,密咒的力量很大,但行者多数瞋恨心,报仇心很重。你违背他意或不听他言,他会念咒。这些咒可以七天内把人咒死,最低限度也来灾殃疾病,甚至令人妻离子散,倾家荡产,或自趋灭亡。所以修密法的人,有很多缺乏慈悲心,修罗性很重。  
去年,某某法王初患癌症,他的弟子们打电话来求救,我也没有作任何正面的应诺,他的病不知不觉中又好了。但当时他左面部的筋肉已完全枯萎。本来,此次大病不死,他应该猛省,韬光晦迹,但他却到处周游,竖建了不知多少密宗中心,收了不知多少弟子,风头过劲,终于今年病逝。但死后一点也带不去,连甚幺灌顶密咒都不灵了。」  
& 又有人问:「为甚幺他自称法王,自己反会染上癌症而不能自救?」 
法师答:「诸位有头脑的人,就在这一点上便应该辨明真假。他死后,他的弟子为他到处宣传,说某某法王是代众生受苦,故现癌疾而死。唉!若这样讲,那幺所有患癌的人都是菩萨了。当知凡是患癌症的人,多因业障深重。真正开悟者,能把握生死,预知时至,去时意不颠倒,身无恶疾,了了分明,定生西方。  
& 怎可以听人胡扯瞎吹,就随便相信呢? 
身为佛教徒,一定要有择法眼,自己判断,不可盲从!我是个很渺小的人,就如小蚂蚁一样,我老早说过,我的名字叫「蚂蚁」、「小蚊虫」,不是甚幺**师或金刚法师,我没有甚幺好名声。」众人听后都笑了。 此时恒来法师也接着说:「一九八0年春,某某法王曾来万佛城访问,随行徒众数十人。本来,他每逢到哪里,他的随从又吹法螺,又鸣法鼓,场面非常喧赫的。可是不知怎幺回事,来到万佛城门口,却一反常态没有大事铺张。后来由法师亲自接待,众人略游城内一圈,这位法王就竖起大姆指来,夸奖法师,说:「这地方真大!您真有本领!」法师只是保持一贯谦虚和蔼的态度回答说:「我只是这地方的守门人、清道夫,谁喜欢来此做法王,我都欢迎的。」
&&8、净空老法师谈咒语
问:‘弟子学佛三年多,一心一意求往生,早晚念《心经》、《无量寿经》及往生咒。有人告诉我,佛弟子一定要学大悲咒及其他的咒语,请问是否正确?’
法师答:不一定要学咒语。佛说无量法门对治无量众生不同的根性,在无量法门里面我们选择一门,一门深入,长期薰修,就能够得利益。很多念佛往生的人,他也不会念大悲咒、念楞严咒,一样能往生。最明显的例子,像倓虚法师跟我们讲的,谛老和尚一位念佛的徒弟锅漏匠,他什么都不会,只会一句‘南无阿弥陀佛’,除这个之外什么都不会,他念了三四年,预知时至,站着往生。这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一句佛号有不可思议殊胜的成就功德。
问:‘您提倡的一句佛号、一部经念到底,我基本按照您的指示去做。每天诵《弥陀经》早晚各一遍。《无量寿经》根据时间,有时候诵第六品和三十二到三十七品,有更长的时间就读一遍全经。请问其他的经典是否还要诵?如《地藏经》、《菩提道次第论》、《楞严经》和一些咒语。我以前在八大处灵光寺接受皈依,他那里结缘的书籍是否都看?现在我愈来愈觉得时间紧迫,都想学而无从下手。’
法师答:这个事情,如果你觉得时间已经很紧迫,你就要懂得‘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才能真正得到佛法的利益。涉猎的经论太多,对自己决定造成障碍,这是我们要知道的。你现在的功课已经就很好了,至于《地藏经》、《楞严经》、《菩提道次第论》,都可以不必去读。一定要在一部经里面有一个入处,然后有时间、有能力才可以涉猎其他经论,否则的话必须要一门深入。
他这里有个问题:‘我持诵楞严咒咒心,先前一段时间感到清净味道。但近来重听法师讲《无量寿经》的磁带,又念阿弥陀佛,很不得力,心里不如常持楞严咒咒心平静,请问这是怎么回事情?’
法师答:这是因为你平常念楞严咒念成习惯,你的心是定的。现在咒不念了,再换一个新的法门,不习惯所造成的苦恼。这就像改行一样,你原来是学经济的,现在你不想学了,去学医,两个是隔行如隔山,佛法修学亦复如是。所以古来祖师大德常常教导我们,‘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你心是定的,你容易得力,不要常常换,常常换叫杂修。
你念楞严咒,一生就持楞严咒;持到身心清净,发愿求生净土,你肯定往生。阿弥陀佛心量很大,不是说你不念我阿弥陀佛,我就不来接引你,阿弥陀佛怎么会这么小气?你在《无量寿经.三辈往生》这一品里面,经文一共分四大段,上辈往生,中辈往生,下辈往生,最后面一段是读诵大乘者。楞严咒是大乘,不管你修学哪个大乘法门,只要你将自己修学的功德回向求生净土,阿弥陀佛统统来接引你。
但是要记住,修学的功德,功德是什么?清净心。也就是说,你用持咒的方法念到一心不乱。往生西方极乐真正的条件,大家一定要晓得,就是‘心净则佛土净’,这是往生基本的条件。无论你修学什么方法,只要你清净心现前,你念主耶稣念到清净心现前,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也能往生。我们要懂这个道理,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一定要得清净心,那是功德。你修行的功夫,清净心现前是你的德,没有妄念,没妄想,这个时候就跟净土相应。
&&很多人劝我念大悲咒给他,请问这是否违反老法师教导我们的“一向专念”?&
法师答:实际上不算是违反,问题是你要有信心。佛说:“一切法从心想生。”你觉得佛号不太可靠,觉得大悲咒很好,不妨就念大悲咒。你的心相信那个法门,那个法门就灵;不相信那个法门,那个法门再好对你也不灵。古德说:“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因为经太长,“诚”难做到。“诚”是什么?清净心,没有一个杂念。一部经那么长,从头念到尾不起杂念太难了!咒比较短一点,时间短不起杂念比较容易。我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可以不杂一个妄念,念大悲咒就不保险,这就说明何以念咒不如念佛。真正要产生效果,一定是清净心。有没有感应,在于“一心”,而要达到“一心”,决定是佛号比较容易。莲池大师讲:“六字不如四字”,四字是“阿弥陀佛”。《竹窗随笔》说明莲池大师一生念四字,教导别人念六字。他说:我自己求的是这一生决定往生,佛在《弥陀经》教导人执持名号,名号只有四字,所以我依教奉行。然而别人未必下定决心求生净土,加“南无”二字是尊敬。不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称一句“尊敬的阿弥陀佛”,与阿弥陀佛结法缘。
&净空法师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中,详细解说了咒语的真相。摘录整理如下:
&佛在经中所说的许多的密咒,印度人也听不懂,这称之为密语。“密”不是秘密,佛法没有秘密,而是神秘,是深密,古德为我们说佛菩萨讲经说法的时候,有许多众生是我们凡夫肉眼见不到的,他们也在座恭恭敬敬的听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天人,天龙八部,鬼神等众。咒语里面多半是他们的语言。佛说完经之后,通常会将全经的纲要,以他们的语言略略的说一遍,这对天龙鬼神来说,非常亲切。本经总共有二百六十个字,这最后三十一个字是密说,前面是显说。这就是佛门当中常讲的咒语,这个咒语一般是以不翻为最适合。唐朝玄奘大师的译场有五种不翻的规矩,咒语就是其中之一。
第一,咒语是佛的密语。所以只有佛明了,佛以外都不知道;换一句话说,等觉以下的菩萨都不知道其中的意义。
第二,咒语每一个字、每一句都含有无量义,这个我们在研究大乘经的时候,不但密咒是字字含无量义,即是显说的经文,它的义理也是非常丰富。所以佛的经典,无论是大乘、小乘,或者是了义,或者是不了义,它的法味可以说都是非常的浓厚,让我们久读不厌。
第三,神咒里面往往有很多鬼神的名字,佛呼唤这一些鬼神守护修行人,也就是我们俗话讲的保佑这些修行人,因此他的名字就不完全是人间的语言。
第四,神咒也是诸佛的密印,就像军中的口令一样,属于密语。诵这个神咒,可以说无往而不利,一定能得到诸佛护念,龙天保佑。
第五,这是诸佛如来不可思议的神力加持,所以它有这幺丰富,有这幺多意义在其中。玄奘大师认为还是存其音而不翻其义为圆满。密宗的大德也说,密咒不尽是梵语。六道里头,各道的语言都有。佛菩萨讲经说法,来参与道场听经的大众,往往有他方世界的佛、菩萨、天人在座,人数往往比我们还要多。心经后面四句咒是如来的真言,不是鬼神的名号,我们只要摄心真诚地去念,决定有好处。我们的语音是念“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梵音的念法跟我们不一样。
《无量寿经》上佛告诉我们,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确实是无上神咒,这是不能否认的事实。因为咒的定义是总一切法,持一切义,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确确实实是总一切法,不仅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而且是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所宣说的一切法。所以它真的是第一神咒,是第一个大总持法门。因此尽虚空遍法界,无论什幺根性的众生,遇到这一个神咒,遇到弥陀名号,没有一个不得度。
学佛问答香港之75&
问:最近我们这地区流行在人往生前后请密宗师父立法,法师念的是咒语,大部分我们听不懂,请问这对往生者有益处吗?
& 法师答:
释迦牟尼佛讲经四十九年,每一部经讲到最后一句都是叫我们依教奉行。那我们修净土所依据的经论就是三经一论,五经是加上“普贤行愿品”、“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是后来祖师加的。佛指定给我们的是三经一论,这三经一论里面有没有说往生要念咒?我们依教不依人,释迦牟尼佛灭度的时候给后世的弟子们说了个“四依法”,佛不在世了,头一个:依法不依人。那幺我们学净宗的就是这三经一论,五经一论里也没有这种说法(念咒),这个要知道,学天台的依“法华经”,学华严的依“华严经”。也就是说这幺多经论里你依照哪部经,你一生不要改变,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时间长了,心定了,你得三昧,定到一定的程度了,智慧就开了。所以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慧一开了就通达了,就没有障碍了。所以,法门很多,法师也很多,跟很多法师学麻烦就大了。我学佛的经过很多同学都知道,老师教学限制很严格,就是跟一个老师,老师负你责任,一定把你带出来,帮助你开悟,帮助你证果,那你不听老师的那就没法子,你一定要听老师的。如果一个老师是真有功夫,真有成就,他才敢这幺教你。如果这个老师没有这个能力,也用这个方法限制你,那就是古大德讲的:以盲依盲。老师是瞎子,你也是瞎子,你跟着一个瞎子向前入火炕,他就错了。所以做老师很不容易,做老师如果没有把学生引入正轨,他的罪过比杀人罪过还重,杀人是断人身命,你错误的指导是断人慧命。生命没有关系啊,他死了之后,他有福报过49天又来投胎了,他又来了。慧命不容易啊,这就是闻法的机缘很难得,他来生得人身,有没机会得闻佛法?这个问题就
严重了,来生闻不到佛法,生生世世闻不到,这个责任你要不要负?这就有因果责任存在,不能不知道。那幺我们老师对我们这些要求,他自己也非常谨慎,用古人的方法但不敢以老师自居,李老师对我是这个态度啊!他拿谁来做老师呢?他拿他的师父做老师,他的师父是印光大师,所以我们始终不离开印光大师文钞啊!从这个看到末法时期,好的老师他的谨慎值得我们尊重,值得我们学习。所以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无量寿经上有这个说法,三辈往生,往生正因都没有,而只告诉我们发菩提心,一心专念,这个重要啊!我们从这里学习就很好,但发菩提心很不容易,所以我们用“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来奠定发菩提心的基础。你有这个基础菩提心容易发,菩提心就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样才发的起来啊!没有这个基础发不起来,人人都想发,就是发不起来,所以要知道发不起来的原因在什幺地方。
在治疗方面,尽可能不要用药物。你看我们在佛经里面看到,在《圣经》里面,我们也看到耶稣为病人治病,佛也为人治病,佛用什幺方法呢?一个是手的摸触,经上讲摸一摸他病就好了,其实这就是现在讲的按摩、推拿。因为疾病一定是某个器官里面,关节不通有阻塞,他给你一推拿的时候,将这个阻塞现象消除了,你就能恢复健康,这是一个道理。那幺在佛法里还有很高明的,佛教他念一个咒语。实在讲教他这个咒语,咒语是发的音声,音声要正确,音的量、节奏都要能符合他的标准,他是用音声来振动。你的器官某一个地方有阻塞,用音声来振动,达到消除阻塞,使你的身体恢复正常,这是密咒治病的原理,很符合科学! 
现在《大藏经》里面,治病的这些咒语都在,我们照那个去念,能不能治病呢?不能!不能的原因,我们可以理想的到,我们依照这个文字念,音声不一定正确,至于音阶、音量,那就更有问题了。所以这个一定是要高明的人传授,亲口传授才有效果。我们依照文字记载,是很难达到标准的要求,于是乎治病的这些咒语,现在我们拿来也治不了病。这个可以说文字记载的虽然在,实际上已经失传了,它都有道理,都值得我们相信,所以不用药物。(1997年8月净空法师 讲于纬来电视台)
咒语在大藏经中刊载不少,但以方言关系,音不准确,殊少效验。
咒语有许多是鬼神的言语,另有一部份只有声音,并无含义。佛在世时,教人念咒可以治病。人身如机器,那个经络有障碍,用声音振动其障碍部位,使其畅通,亦合乎科学。咒语一定要口传,传教到现在已有三千年,辗转口传,音质有变,到今天已经不太灵了。李炳南老师抗战期间在后方从青海西藏的活佛学了两百多个咒语,没有一个灵的。他曾学隐身咒,他说,我念了十几遍隐身咒,但是你们还能看见我。他花了八年时间学密,到最后无效。又学了八年禅,亦未得定,所以全部放弃。后来因缘殊胜,遇到印光大师,乃专修净土。他希望我们不要走他的冤枉路,再不要浪费时间。只有念佛法门,不要断见思烦恼即可出三界,不但一般人难信,佛菩萨都说难信。密宗仪规太繁,参禅躺在床上不能参,念佛行住坐卧均可念,念到“念而无念”,念到“能所双亡”;即入了佛的境界,一超直入,这是很难体会。其他法门修因得果不同时,唯有念佛是因果同时,所以净宗又叫“莲宗”。(净空法师)
9、大悲寺妙祥法师谈咒语
& 网友:缘起&
问题:师父,在了凡师兄的推荐下我听了唱念版的大悲咒,心里有一种说不清的感觉,觉得很震撼,很感动,仿佛周围的一切都清净了,心里也似有一股清泉水涤荡我的尘埃,突然好想哭,好想哭,我不知为何,难道我心里最深处有什幺东西被触动了吗?我很想学大悲咒,却不知大悲咒的意思,很惭愧,师父可否讲解啊?
& 师父:起了欢喜清净心。要注意伤心过久悲魔容易出现;念咒以不打妄想为主要。
& 网友:慧忠&
问题:顶礼妙祥师父:我学大悲咒的因缘是听到大悲咒唱的好听,漫漫的就能唱下来了,且很流利,张口就能唱诵下来,但听说大悲咒最好背念的好,但我背念不下来,念的时候也不流利。那咋好?&
师父:背念好,大悲咒不是用嗓子、语言。如果唱,就有感情存在里面。最好是背念,目的是达到无念、无相,心里清净,这就是大悲咒。
& 问题:请师父慈悲开示大悲咒的发音? &
& 师父:发音各有个样。念咒主要是不打妄想,不打妄想是真正的发音,不打妄想是最正确的发音。
& 问题:我最喜欢大悲咒.只一念就法喜充满.我不太爱念楞严咒.请问师父这是不是业障?
& 师父:这是一种法执的现象,没有对咒真正的理解。
问题:再问师父几个问题,我喜欢大悲咒为何是法执.这种法执有何种危害.?  &
师父:大悲咒是无相咒,喜欢大悲咒就应该对所有的咒都喜欢。不别高低,因为大悲咒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问题:师父,我认为一门深入才好.我喜欢大悲咒.能不能就这一个咒深下去.我受印光大师影响很深.我也打算佛号+大悲咒作为终身功课.请问师父这样可以吗?  &
师父:一门深入。指教的是,找到门之后,才能深入。你说的念佛+持大悲咒,可以的,但是一定要持戒律。
& 问题:大悲咒中今生所求若不果遂.不得为大悲心陀罗尼.这个求请师父解释一下好吗?
& 师父:靠持戒和诚心,佛的咒语,只要去持,心口一致,虔诚不打妄想。
问题:弟子持《大悲咒》时,有时心里散乱,可不可以集中精神观眉中心一处而持,或有其它方法?&
师父:不应该去观,你若观时间久了,也会产生新的执着,眼睛肿胀。因为修行佛法持《大悲咒》,是让我们心里不再散乱。当然了要集中精力,有时候集中眉头皱得很紧,会在脑子上形成了一种气血不通畅,就像气功似的,意念力所造成气血不通畅,这就不合适了。应该持《大悲咒》,用耳朵听,这个比较好,副作用小,就是持《大悲咒》耳朵听一听,只要心神不跑就可以了,如果不跑你听都不用听。&
持咒的目的是什么呢,不是《大悲咒》能达到什么目的,也不是念佛能达到什么目的,而是通过《大悲咒》和念佛达到我们心里不再起妄想了,那就起到一切咒的秘密作用。所以说一切咒语和念佛都是一个拐棍,它并不是目的,而往往我们把这些当作目的,这是错误的。&
也就是像佛经讲:以指为月。佛说这个指头,指的是月亮。我们不看月亮,就看指头:噢,佛的这个指头就是月亮,这就不对了。所以说佛讲的一切法门都是这个指头,告诉你所指的,是让你看上面的月亮,怎么样看到月亮。这些咒都是让我们放下自己的知见,不要有你的想法、你的比喻。说我想出佛法,讲多少条那都没有用。放下你所有的知见不再打妄想了,那就是真正的《大悲咒》的力量,《大悲咒》是无相的。所以说一个人,心里清净了就具备了八万四千法门。所以这个我想,最好是认真听,这个就可以了。但是不要使劲着到耳朵里听:唉,我使劲用耳朵,抻老长去听,最后也会造成这里的气血流通不通畅。这耳朵能听清就可以了,只要不散乱就可以。
&&10、净慧老法师谈咒语
& 在宇宙当中说般若波罗密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密说,密说就是咒语,咒语是总持,不解释,咒语把所有的经义都说出来了,就好比一个口令一样,你按着这个念就能够达到修法身的目的。
& 第二个是显说,我们今天说的是显说,显说就是公开说,在我佛讲的三藏里面,主要是显说。
&&11、范古农老居士谈持咒(答问摘录)
问:持诵神咒,有人说不宜在家念。如白衣咒大悲咒之类。譬如房屋子褊小,无净室可念,可通融在家念否。白衣咒家中念有妨碍否。又白衣咒前有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三称三拜,或云须每卷念三遍,或云只须开首念三遍拜三拜。众莫能决。究应如何念法,请示知。
  答:在家诵念,若无净室,可于念时闭目端坐作想,离身四周空旷无物,只有佛像香烛,俨同净室,作想后勿开目,而即念诵,可无妨矣。念毕,作佛去想,仍想四周空旷无物,乃开目下座。称菩萨名三称三拜但首末行之可矣。不必每遍如此。
& 问:大悲咒于每日正课持诵之外,不拘行住坐卧,随时默念可否。请教。
  答:极可。
& 问:大悲咒净水能治百病,未悉念此咒多少方有效。
  答:须预念十万遍,然后对水念廿一遍,或七遍五遍,均可。
问:持诵一切经咒,须要洁净志诚,而准提咒咒头有稽首皈依苏悉帝,头而顶礼七俱胝,然则此咒比别种经咒,更加洁净志诚,而佛云不拣净秽,是何意义。
  答:此系准提佛母本愿,大悲度生之果。至于敬礼之偈,修者自当诚敬。非谓不拣净秽,便可放肆也。
问:去年底曾结印持准提咒弥月,承知识指教,称无师盗法,实有大碍,遂不复敢结印,然实不忍弃咒也。今行住坐卧绵密不断,除念佛外,每日多至万遍以上。如此既不复结印矣,尚有碍否。
  答:如此一心持咒,决无妨碍。
问:年来家道不幸,人亡财破,颇自疑此乃持准提之故,欲罢之而心不忍,请智者决之。(岂盗法之后,若欲悔过,当印咒俱弃耶,然自疑决无此理也。)
  答: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岂容因此退转,而降于魔耶。
问:后学以念佛求生为主,会中常习大乘经典,如楞严咒最难学,不学有碍会规,学则颇觉困难。请示。
  答:楞严咒效力广大,可耐心学诵,一时不能学全,应分段学。最后“多侄他”下八句是咒心,未能全诵时,单诵此咒心可也。
问:滇城前年有一比丘,教予专持秽迹金刚神咒,咒共四十三字,念满四十万遍,即可得缩地分身变化,及种种神通,随意所欲,先对佛前发愿,方得传法。予手抄秽迹金刚法禁百变法门经一部,以备修持。佛学法门,原有密宗一门,可求现前神通,予完全废止念佛而持此咒,已念七八万遍,因屡患病遂中辍,予自知业障太深,但废念佛而持咒,不知确能得到现前神通否。欲不念此咒,已发过愿,不知有干神谴否。天下大善知识不勘,不知有专持此咒而得神通变化之人否。
  答:神通乃感应之一种表现,全在功夫绵密成熟,所谓至诚感格,俗法且然,何况佛法,但不可以有所得心得之。金光明最胜王经,有依空满愿品发明此义。学密法者,于持咒后须观“阿”字。今朝晚课最后均诵般若心经一遍,皆此旨也。若以有所得心而持咒,欲求有验,犹缘木而求鱼矣。
问: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内,载诸咒如六字大明真言准提咒等,拟择一结印诵持。然未经师受,有大碍否。
  答:依书为师无碍。
& 问:经咒上不认识之字甚多,必经口传,方可诵读,若非佛教中人传者,可否照念,有无功效。
  答:非佛教中人,如教经上普通字亦可无误,或特别字及咒上字,当非已经诵习者,不可请教,恐有误也。至念诵功效,则以念者虔诚为要。如果虔诚,即字误亦有效也。
问:发心持诵经咒,有译取之字不易认识者,如为本音,尚可于字典中求之,惟明为此字,而读音特异,尤其多加口旁,莫名其妙,欲持诵者遂不免彷徨无主,因而中止,即或传授持诵,亦多以讹传讹,虽一心信仰错亦有效,终属于理不合。如大悲白衣准提等咒,多为世人持诵者,有能于非本音或特别之字注其音读刊行,更于半月刊中逐期发表,则持诵者虽不解其义,而音读有定亦被祛疑去惑,为功当非浅鲜。
  答:咒字译音,应皆可照本音读,其特异者,我国文字古今异音耳。梵音字母与国音字母,并不适合,注音亦甚难得当,然拟试作之。
& 问:或有未能去荤酒及房事,而欲日诵法华大悲等经咒不间断。听之乎。阻之乎。
  答:在家学佛,荤酒应除。夫妇间事,不能避免。然诵持前应先礼拜忏悔,发惭愧心,或加念净三业真言一百零八遍。
& 问:学生气虚不能多出声,各咒可默诵否。
  答:可以默诵。持咒以金刚持为上,金刚持者音小,但自己得闻也。
& 问:持咒功德较诵经如何。
  答;咒为密经,经为显咒,经咒本无二致。惟持与诵不同,诵则出音,持则默念。总之唯在一心,心若归一,功德俱不可思议。
&&12、元音阿阇黎开示咒语
& 《略论明心见性》节录:
& 修净土念佛者,未开悟前,不知念念归宗,只向外驰求,着相修行。甚者,着功德相,以多为胜,赶念经
咒,反致生病。及开悟后,方知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念佛即是念心,念心便是念佛;念念念佛,念念唤醒本心,所谓心佛道交,打成一片。故古德谓,一句佛号,明心见性后,方能全提,以未悟前,既不知念佛之落处,又复着着生疑,故不得真实受用。开悟后,识得心之本原,念亦得,不念亦得,无所谓念与不念;既不着相以求念,亦不避舍而不念。整日净裸裸、赤洒洒,逍遥自在,随缘无碍,到这时方才真正称得起净念相继,无一念不是佛念。
& 《学佛无难但观自在》节录:
我们心中心法也就是净土宗,能持咒的心和所持的咒一起脱落,当然就生西方极乐世界了,并不需要再另起炉灶修净土宗。很多人认为净土宗更靠得住,他错了,不知道修心中心法的妙用,它是以禅为体,以密为用,以净土为归的。这个法是大愚师公吃大辛苦得来的,在藏密中不经二、三十年有相法的磨练不传这个法,它是高深法,属于密三乘最后一部法。诸位能够得到这样的法,真是无上福报,要晓得珍惜、用功啊!
& 《中有成就秘笈》节录:
可惜现在净宗行人不肯这样做。说到“净念相继”这句话,意义深长,确实很难做到。因为不是照字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不是只静静地念这句佛号,就叫净念相继,而是很深的,象禅宗开悟后保任到家的功夫一样。所谓净者,要能所双亡,根尘脱落才叫净。就是念佛时能念的心、和所念的佛号,一时脱落,无能无所,廓尔清净,才是一念净。有念佛的心和所念的佛号,有能有所,这是相对的。相对的都是虚妄不实的。绝对的才是真的。唯有我们的佛性是绝对的。你现在念佛,心、法、佛号都是相对的,所以这不是净念。要等念佛念得入定了,念得能所脱掉了,就像我们修心中心法一样,持咒持到最后,“啪——”脱掉了,法没有了,人也没有了,心也没有了,世界也没有了,都空净了,但灵知了了,这才是一念净。一念净就是一念相应,这一念就是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念念都是如此不动,念念都是佛,这才叫做相继不断!你们看这是何等的功夫啊!
&13、诺那活佛谈咒语
曰:“如显教之诵佛号,密宗持密咒,其佛号与咒语之功德,并无大小之别。”今有人以密宗多持咒语,谓不可理解,有异净宗。余谓此乃未得见地圆融故,汇集《无量寿经》之夏莲居亦云:“净宗乃是密教显说。”汝净宗学子岂可不思乎?盖人仅知咒属于密,不察显宗亦有咒矣,若《心经》“揭谛揭谛”者,若楞严咒者(密宗之大白伞盖佛母咒即楞严咒之一品,今有人云楞严属密部,是则更证显密不分也)。莲池大师曰佛名亦为咒,此为诚实语,《阿弥陀秘释》即以密义释阿弥陀三字,藏密亦念阿弥陀心咒“南无阿弥达拔雅”。密与净土,同源异流;大日弥陀,无二无别,日本觉*大师《阿弥陀秘释》谓:“大日如来,或名无量光佛”。今人但晓弥陀为西方教主,不知弥陀亦说密法,《金刚怖畏起分》曰:“无量光以口为要,持三乘一切密法”。学人但晓密宗神秘,不知密宗亦求生净土,如颇哇法、弥陀心咒、中阴成就法、长寿佛法者。此二者同旨无疑,详说不便,引五论七字秘释明之:“十方净土,皆是一佛所化,一切如来,悉名大日,毗卢弥陀,同体异名,极乐密严,名异处一。”
& &&14、密乘金刚shangshi黄念祖居士谈咒语的翻译
& 净宗乃是密教显说。
& 咒语不可翻译,译则挂一漏万,咒语有无量意。行人慎勿画蛇添足。
在下意为,净土宗就是密宗,密宗需要法师加持成就,弟子必须视法师如佛。净宗也不例外,净宗祖师将要在世时,诸佛法师欢喜赞叹,依净宗祖师这个他佛的加持力,加上本师的加持力,往生最易。所以者何,净土是他力法门,依仗佛力加持往生。现在末法时代,你我的根基差的不得了,靠自己忏尽罪业能吗?我们只能依上师所说的,代业往生。这个我们或许能做到!
& &&15、噶玛噶举
堪布罗哲.登纽开示咒语,《大乘与金刚乘的基础和根源》摘录
& 问:汉传净宗咒语未经口传而诵持,效果与密乘口传而诵持有何不同?
答:汉传净宗与密宗的咒语都是佛所说的咒语,基本上诵持的效果都是一样的。不过如果说这个传承不曾中断,由无断绝的传承所教授的咒语,持咒的效果程度会有所分别。
问:众生遇到黑暗烦恼的时候应如何对治或看待?我们不应以忿怒尊驱邪魔,那么遇到恶人盗匪抢劫的时候,我们应该先驱走盗匪,还是任其发展?
答:在打坐的时候如果有任何烦恼产生,应该既不追逐也不逃避,这些烦恼黑暗自然会消失。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烦恼产生,应该提起正念,佛法里面有不同的对治方法。如果对治贪、嗔、痴,就是以正念为先来对治,这是最重要的。诚如前面所提过的,一切修行、忿怒尊的修行,都是以菩提心为基础。所以,我们在修行中迎请忿怒尊,就是要启发我们的菩提心和慈悲智慧,不管是寂静尊或忿怒尊,其目的都是用这个菩提心、慈悲心来化解一切的遭遇。
问:在台湾我们可以很容易的请到一些咒语或佛菩萨圣号的CD录音带,请问没有受过灌顶是不是可以听呢?或是念诵呢?
答:我们要知道各种咒语的修持不同,如果是属于阿弥陀佛或观音菩萨的咒语,是可以不经过灌顶而持诵的;但如果是一些比较特别的咒语,应该经过灌顶比较好,当然在持诵阿弥陀佛或观音菩萨的咒语时,能够得到灌顶会更好些。
& &16、耕云老居士谈持咒的要领及回向
& & 摘录《解惑录一》
& & 问:持咒如何持才是正确?要不要回向?  
答:持咒可以消业障,启发内心的光明,咒又叫总持,把三藏十二部经典浓缩成几个字,是佛法的总纲.
持咒要领,第一、不要希求什么,不求超常识的神秘,佛法是超功利的,一切无求,你所得到的远比你所求、所想像的多得多.
第二、持咒之前先调心,没有杂念和妄想,也不求什么,只为朝向发掘真我、追求真实、认识自己而持诵,这是真正的持诵,真正的发心.
& 至于要不要回向?回向不回向都没有关系.
回向是一种愿力,我们的心一念三千,愿力可以改变周边环境,可以改变自我,由凡夫修成佛是由于愿力.
密宗有活佛转世,也是愿力的实现,绝非迷信.
回向很好,为某事而回向,为众生而回向,为世界和平回向,为国泰民安回向,这都很好,你如果不回向,也不会落空,正因得正果嘛! 
持咒、参禅、观心都是修行者很好的方便法门,但是要打成一片,有空就提起,坐公车、火车、骑机车……都可以念,可以默念,也可以用只有自己听得见的金刚念。
持咒的威力不在咒的本身,它只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你心灵的无尽藏,持任何一个咒,功德都是一样. 咒愈短愈好,文殊菩萨有‘一字咒’.
咒有一个字、二个字、十个字、二十个字的,再多就不顶好.
有些咒很长,其实它的本文只有几个字,持的时间、地点都无限制,睡觉可以持,上厕所也可以持,只要默念、不出声就可以了。
(建议:对于初学来说,还是坚持如理如法的回向为上,这样会更稳妥些!回向文请参阅相关文章: 常用回向偈、回向文.
此外再提醒初学,修学佛法任何一个法门,一定要在发菩提心、自度度他的基础之上,努力修持,才能感得殊胜果报,即耕云先生所说的“正因得正果”.&
&17、耕云老居士谈持咒
& & 摘录于《解惑录二》    
问:诵经与持咒有何不同?为什么咒是以梵音来发音,而经文是以翻译音来发音?恭请开示.
& & 答:诵经持咒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因人的不同而有差别.
咒就是总持,就是一心,就是真心. 一心就是一念不生,就叫大总持.咒只发音,如果把意思注释出来,那你就生心了.
最简单的是六字大明咒,嗡,嘛尼──升起大宝,巴米──莲花. 吽──破碎.
咒不是不可以翻译,大悲咒都可以翻译,但是翻译以后,心就不容易统一了,使持诵的人不易到达念而无念.
佛法入门是以无念为开始,而佛法的究竟就是不二法门,真正的无念就是有念!
&18、索达吉堪布:咒语实实在在具备不可思议之功德及加持力
&咒语在藏传佛教中确实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藏地,几乎人人手中都拿有念珠,无论在家或出家,人们手中的念珠都是用来为持咒计数的。很多藏族人用一生的时间精进持诵咒语,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早已将本尊心咒念诵过十亿遍以上 。更难能可贵的是,藏族人基本上都持有本尊与其咒语无二无别之正见,相对于别的民族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罕有的品性与特质。就我接触到的很多别的民族信佛或不信佛的人士来说,其中有些人也会手缠念珠,或胸前挂一串很大的佛珠。但仔细一看才发觉,原来很多人是把念珠当成一种摆设,或单纯的消灾避邪的护身符。这种种背离念珠本来功用的做法,总让人多多少少感到一些遗憾。
  其实持诵咒语并非是藏地百姓的独特发明,这种行为原本就符合佛陀宣示的教义与制定的修行规则。《文殊勇士一成续》云:“天尊现示密咒相,赐予一切诸悉地,密咒行者修彼者,若成彼者则成就。”《妙臂请问经》则云:“遍知诸业异熟者,随顺一切诸有情,是以密咒相摄之,顶礼密咒导师尊。”《首楞严经》也说:“若不持咒而坐道场,令其身心,远诸魔事,无有是处。”《观音密藏经》又云:“若有受持神咒者,凡有所作,必得成就,唯必深信,不得生疑。”《光明经》则明确指出:“十地菩萨,尚以咒护持,何况凡夫?”而《小般若经》中则详细介绍了释迦牟尼佛心咒的殊胜功德:“依此咒之力,释尊得成佛,观世音证为菩萨,仅闻此咒,亦得无量福德,并除一切业障。”
  由此观之,咒语实实在在具备不可思议之功德及加持力,究其原因,则正如全知麦彭仁波切所言:“于胜义中,一切诸法皆为等净**身界中无偏袒;于世俗中,圣尊之真身与密咒二者,于所化者前,皆是智慧之幻变许,了知彼二无差别,则应将密咒受持为圣尊也。”换句话说,一切圣者的究竟身相大智慧,由其大悲誓愿力加持而显现为各种密咒手印等相,这就好比受习气熏染力所致,自心可现为外境及身体等。所以,这类密咒手印实与获得智身之圣尊无有丝毫差别。密咒既是如来之幻变,则它定能成办如来之事业,赐予如来之果位,并因此而具有极其重要的持诵必要性。
  不仅持诵咒语能带来如此巨大之利益,甚至仅仅见闻咒语都能给当事人带来无穷功德。《文殊根本续》云:“称诵善逝之密咒,如是诸咒具实义,众生侧眼视密咒,如来亦能摄受彼。”咒语的功德就是如此不可思议,因它根本就不是某位法师在其所著的《印度佛教史》中臆造的那样:“密咒之能产生效验,那是无可置疑的,若言观诵真言而能即身成佛,此所成之佛,是何等性质之佛?则尚有考察的余地。”如果连咒语的功用也要怀疑一番,那“众生本具佛性”这样的大乘教义也应该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因观诵真言时,我们就是把咒语观为本尊;同时我们心里也非常清楚,这一切并非是让我们牢牢实执一个外在的本尊,或其咒语。大家心中都很清楚,密咒者,也即善逝之智慧幻变,而我们的心性本体与诸佛菩萨之智慧并无任何本质上的差别。故而随着蒙蔽在自心上的虚幻不实的垢染愈益清净,我们所能见到的如来之幻变加持等,亦愈发明显。最后当一切垢染都得以清净,并现前实相之时,一切诸佛即是自己,自己即为一切诸佛,修行者就这样获得与十方三世诸佛无二无别之法性智慧身。如果对本尊、咒语、自己本具之佛性缺乏坚定的信解;对诸佛菩萨的加持融入自己心相续中,自己最终与佛菩萨们无二无别的正见妄加怀疑,则这样的修行人、法师能否证得佛果倒是很值得人们考察考察了。
  藏传佛教中不仅有诸佛菩萨、诸圣者之咒语,为利益无边众生,藏密中还有能令持咒者发财、长寿、健康等满其种种世间暂时利益之咒语,亦有专用于超度、摄受、勾招等各种用途的咒语。在密宗经典中,特别是在《大藏经》的续部经典中还有专门的咒语汇集,几乎所有的密法咒语都收录于其中。翻开《大藏经》我们就会发现,密宗中有关息、增、怀、诛等四事业法的咒语全部来自此佛陀教典的汇集中。
  关于咒语还有一点要特别予以说明,即咒语一般都是音译,它的意义常常不翻译。因按显密公认的道理来看,咒语本体即具有四成:法性本性而成立、有法自性而成立、以加持而成立、从能力加持而成立。故各大译师基本上都不翻译咒语,以免把饱含诸佛菩萨无量密意之咒语错解或简单化、庸俗化。因此,我们看到的《心经》等经典中的咒语都没被意译过来。
  以上所讲的有关密咒之深意岂是外道咒语或婆罗门咒语所能拥有?若仅从文字来看,一般很难区分它们的差别,因而最主要的判断方法是看它们各自的见解。外道也有很多咒语是用来忏罪、消业或求福报的,他们也强调为行善而持咒等观点。如果只从表面来分析,则外道与佛教的持咒有十一处相同之处。但深入观察就会发现,佛教让人诵咒的出发点、目的、持咒方法及最终的得果都与外道有着本质不同,上文所述的从最究竟观点衡量的持咒原则,你在任何一个外道的法门中都找不到一丝一毫的对应之处。因而我们怎能说佛教的咒语就像无中生有似的,来源于从中根本找不到佛教安身立命之处的外道呢?
  若细论之,则可按见、修、行、果等几个方面对佛教与外道的持咒加以区分,特别是见解,这才是判断婆罗门等一切外道与佛教之差别的最主要的判断准绳。一对比持咒前皈依、发心之不同;持咒中观想及有无空性见指导之不同;最后得果之不同,佛教与外道的持咒之差别就已泾渭分明。
  其实外道法门中也有布施一说,难道因佛教中也有布施就得把佛教再次归在外道门下?文字上的相似实在不足为奇,更不足为判定之依据,重要的是看内在本质与神髓。认为佛教的持咒修法来源自婆罗门教的观点由来已久,持这些观点的大多是一些像《印度佛教史》的作者那样,名气虽大,实则对密法的研究、修持几无真正心得体会的人。以讹传讹,人们对密法的误解便越来越加深了。如果这种仅从表面文字入手,或从死的历史资料入手,而不是从切身的修行入手,不从严谨的深入经藏入手的研究方法、思路、作风再不加以改变的话,后人会不会一看到《药师经》中有咒语就误以为这是一部外道典籍?而《大藏经》中有二十多函都是有关续部的内容,这当中的很多典籍都讲到了咒语;显宗经论中也有多处地方涉及到咒语。如果认为凡是咒语都来源自外道,那这些经典岂不更要被当成外道鸦片?这种做法到底是在弘扬佛法,还是以无知和偏见在剿灭佛法,有智之人理应深思。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中记载道,佛陀曾亲口对除盖障菩萨说过,为求得“嗡嘛呢巴美吽”这一六字真言,佛于无量时日中供养了万千俱胝如来都未求到,后来在承侍供养胜莲如来后方才得到,而胜莲如来也是在供养了无量数如来后才得到此真言的。且不说六字真言所具有的净除业障、究竟六度的功德,单单看佛陀为得到它而付出的无数时日的代价,我们还能对此咒语,以及所有的密咒再贬低、不屑、甚或将之打入外道之列而大肆怀疑、妄下评判吗?
  好好珍爱我们有可能万劫不复的人身,一如应好好珍爱那与诸佛菩萨的本体无二无别的咒语。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情复合咒语最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