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香菱的命运人物性格命运与建筑园林之间的关系500字

红楼梦竞赛试题1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红楼梦竞赛试题11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红楼梦中的建筑与园林_PDF图书下载_关华山 著_在线阅读_PDF免费电子书下载_第一图书网
红楼梦中的建筑与园林
出版时间:2008-1&&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作者:关华山 著&&页数:254&&Tag标签:无&&
红楼之旅2006年9月,很意外地收到百花文艺出版社编辑徐晨亮先生的电子邮件,信中称有意出版这本三十年前的旧作,我受宠若惊。毕竟时日已久,在台湾此书二版后就少人问津了。内地近年出版业蒸蒸日上,能注意到三十年前的老书,也要拜曹雪芹先生之赐吧!经过几次信函来往,徐编辑嘱咐写一篇回顾我探讨《红楼梦》中建筑园林之心路历程的文章,作为百花文艺版的序言。恭敬不如从命,还得等学期教完课了,趁着寒假年节思旧忆甘一番。为什么要探讨《红楼梦》中的建筑?缘起一:大学时代修习中国建筑,总感觉只学了大木、小木、斗拱、举架、开间、彩绘等形式、构造方面的原理,却无法知晓在过去中国人如何在其间过日子的。缘起二:心想将来留学欧美,之前总该-充实自己,尤其对自己国家的建筑需有相当钻研。也因为如此,还得先读个硕士,果然考上成功大学建筑研究所。为了撰写硕士论文,于是拟出了从《红楼梦》这部中国古典名著,看看贾府老老小小、主仆奴婢如何在府第及园子中过日子的提案。这样下手其实另有别的启发源头。原来大学三年级,系里翁金山教授才从海外进修回来,带了本欧美建筑界正畅销的书,名为《隐藏的向度》(TheHiddenDimension),是美国文化人类学者霍尔(EdwardT。Hall)教授的著作。这本书很有趣,霍尔教授对文化的感触敏锐,发现不同文化社群其实看待和使用空间的方式大为不同,例如阿拉伯人要求房间天花板很高,德国人喜欢厚墙、隔音好,家具重、不易移动,英国小孩从小有自己的房间……翁老师将这本书交给我及林庆丰同学,要我们暑假一起把它翻译了。我一边欣赏,一边翻译,颇有收获。内中作者提到莎士比亚的名剧以及世界著名小说,有许多文字生动地描述各种空间,正透露了不同作家对空间敏锐的观察与情愫。而我为了了解国人在过去如何使用传统建筑,找古典小说,尤其是清代的大家族故事《红楼梦》,岂不是再适合不过了?这份论文提案找指导教授也有段故事。当时成大建研所并没有规定一定得找所内教授指导论文,而当时东海大学建筑系主任汉宝德教授,已在中国建筑史方面出版过两本重要著作:《明清建筑二论》及《斗拱的起源与发展》,况且他已开始涉入台湾地区传统建筑的调查、研究与保存工作。于是我和林会承同学负笈登上大肚山求师。汉先生看了我的提案,即刻说:就写这个吧!他说他也曾想过做类似的研究。事情就这么定了。行旅红学的路子也颇饶趣味,自己好像沿路捡石采花的孩子,适时地发现奇石异花。从汉先生指示的搞懂版本开始,各种红楼梦版本竟然在台湾纷纷出笼。众位前辈的红学著作也热闹非凡,包括余英时、赵冈、吴世昌、周冠华、林以亮、俞平伯、周汝昌、高阳、张爱玲、黄葆芳、潘重规、萨孟武、傅述先及浦安迪(AndrewH。Plaks)等人的《红楼梦》文学批评、研究、考证,一一来到眼前,显然华人学术界与出版业对红学情有独钟。那时,也有机缘认识一位成大中文系胡助教,慷慨赠予珍贵的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中文系出版之《红楼梦研究专刊》数十册。另外,经由同学谢立元的夫人名作家桂文亚之介绍,我也走访了正写《红楼续梦》的高阳先生,他还捎了一封介绍信,嘱我赴故宫查寻清朝皇帝与曹家来往的奏折。有趣的是,那段期间名导演李翰祥也拍了部《红楼梦》新片,连同更早的一部《红楼梦》旧片,先后在戏院上映。张佛千老先生还撰文登报,大力鼓吹兴建一座大观园。我前后通读整本《红楼梦》足有三遍,包括不同版本,摘录、做卡片、比对,并没有刻意分辨前八十回及续书后四十回。期间写完一部分文稿,即回台中就教于汉先生,顺便回家。汉先生当时已任职中兴大学工学院院长,并主持鹿港保存研究。整整一年后论文写完,汉先生指示论文题目定为《(红楼梦)中的建筑研究》。他请了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李亦园教授、名作家许晏骈(高阳)先生及成大建筑系叶树源教授担任评审。1978年5月的一个上午,在成大老建筑系馆门厅旁的小教室,举行口试。报告研究成果时,记得我还大剌剌地说,绘出大观园的图其实有些“多事”,因为它基本上是“文笔园林”。口试完后,汉先生还问我怎么这么说,我傻乎平地不知如何应答。尽管如此,经由这趟红学洗礼、前辈指导,完成了这篇论文,我对从事学术工作的信心开始萌生。果然我从《红楼梦》这部奇情小说,透过考据比对,窥探到大家族尤其富家财主如何在大宅院里过日子的,不仅了解到传统社会的亲属、奴仆制度,各种礼仪及生活真实面,又理出所谓传统空间的“位序原则”,包括了中轴、左右、内外、上下空间之别。另外还发现到大观园的文学性强于它的写实性。反过来说大观园是类似现今所称的paperarchitecture(纸上建筑)的papergarden,中文更恰当的说辞是“文笔园林”。而这个文笔园林非但为《红楼梦》提供了主要的场景,更随着故事的流转而变幻色彩与面貌,在文学表现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换言之,它似真似假的交融正是曹雪芹伟大的文学成就。再一年后,因为新的体会,应卜大中编辑之邀,又发表了“大观园的整体意象”一文,刊于《时报杂志》。后来出版的《(红楼梦)中的建筑研究》一书便是学位论文加上这篇文章的融合。令我心存感激的是,汉老师非但帮我出版此书,还写了序,文中提出不少重要论点。更有趣的是,大陆红学前辈周汝昌先生不知因何机缘看到此书,也写了一篇重要评文,内中有褒有贬。基本上周先生坚持考证的观点,对于纯文学的评论是无法苟同的。大观园其实有着人间现实、仙境、妖境的流变。“妖境”此用词可能如周先生批评的,有些偏颇,不过大观园后来衰事不断,搞得众人弄神弄鬼可是有根有据。这样追索大观园处理其文本有两项意义,值得进一步说明。其一,我的研究原本在于中国建筑与园林,大致可归属所谓“考证”。易言之,以小说来考证过去中国人如何在宅第过日子的。然而,却因着大观园作为“文笔园林”,令我不得不踏入文学范畴。而事实上,文学只是我的兴趣,并非本业,眼尖的读者很快就可以识破我这方面的能耐。不过,既然已栽入“红楼梦境”,我这个“建筑人”姑且抛开身份意识,看看自己能追索出什么文学上的新意供文学界参考吧!于是,断断续续对大观园做了些进一步探讨,写了二长一短的三篇文章。头一篇题为《园林/宅第:大观园/荣宁府第》,成文于1988年4月,是我留学返台于东海任教的第一年,此文正好作为本书再版的序言。文章主旨在对前辈的看法进行辩论。也就是过往看法里,常将中国宅第、宫殿这种人居环境以及中国独特的园林艺术,分别归之于中国文化里的儒家以及道家思想,来阐述其设计理念。如此之发问是属建筑及景观学的范畴,且是由《红楼梦》小说场景之内涵所引发的,再回过头检视中国宅第、宫殿与园林之源起历史,但此探索对理解《红楼梦》也起了一点新作用。此新的理解基本上在于:一、中国宅第、宫殿与园林的源起历史即充满着古代宗教信仰以至之后佛教、道教、民间宗教之思维。而《红楼梦》的场景,尤其大观园也不出此框框,并非单纯的儒、道思想的比对。二、发现曹雪芹如何循着中国文化思维的脉络,营造起府、园两大场景,成为小说相当有机的部分,这样的文学创作可以说是中国文化思维的翻新设计。其中尤其令我惊讶的是发现会芳园(天香楼)及大观园(潇湘馆)分别魂断的“唯二”人物秦氏与黛玉,正是二园所埋葬的二花魂,反过来说,二园正是曹雪芹为二位所渲染出来的文学奇景。不过,在当时,这篇文章的结尾,提到李泽厚认为《红楼梦》是中国封建末世文艺方面之精彩大总结。比对之,我兴起了“中国宅第、园林这两大支传统居住环境,也已发展得有如强弓弩末”的念头。这个延续林徽因、汉宝德老师早年对清代建筑看法的观点,现在看来是浅薄、悲观了。因为此想法虽然有历史的证据,传统建筑的兴建在民国后已渐销声匿迹,基本上它是源自现代主义的进步论,以及中国近代史话化阵痛的悲观氛围所造成。如果依照我的分析,考察到曹雪芹的《红楼梦》创作是中国文化思维的“翻新设计”,就绝不是“末世总结”。而他所立下的榜样岂不正是中国文化递演之一出浴火凤凰大戏?另外,旁证于近年不同族群建筑文化的研究,我逐渐发现到,每个族群的建筑表现其实是一种文化设计的结果,而不单纯是建筑元素的设计或操作。那么任何一个宽广的文化幅员岂可能不持续生长?除非这个文明及人群被彻底摧毁、压抑,或者本身根浅。第二篇短文《(红楼梦)的人间、天上奇境》是以中、英文对照,刊于Dialogue杂志第6期(1997年8月)内。此文精简地理出《红楼梦》中,曹雪芹所创造的三个天上奇境,以映照人间仙境“大观园”。至于第三篇长文题为《(红楼梦)大观园的文笔园林艺术》,此文刊于何处,或者根本没发表,还真奇怪,竞完全不记得了。现在一并刊于书后,供大家参考。此文基本上是承袭之前的发现,也可说是上述短文的扩充,更进一步爬梳了多年来建筑界、文学界对大观园的种种探讨。由之,补强我大观园是“小号苑囿”、“文笔园林”之看法。另一方面,再诠释曹雪芹所开辟的天上三奇境,是为中国文化尤其民间小传统的宇宙观、理想境地之巧妙新设计。具体言之,我延续了脂砚斋之惊叹赞美,但继之理性的分析与诠释,尤其对石头、通灵宝玉、宝玉,以及绛珠草、神瑛侍者、兼美、黛玉、僧道、甄士隐、贾雨村等人或物,如何串连起人世、梦境(太虚幻境)、仙境、佛界、神话世界的复杂、多意模拟关系,予以厘清,可以说更精细地阐述了曹雪芹整部小说具创意的精彩大布局,骨子里其实是中国文化里几个人生哲理(儒、道、释)与小说里“真实”人生的验证与思辨。看似悲剧,但若脱离“人生”这一面的观点,以佛理观之,它岂不尤具正面积极之意?若依前文所述,定睛曹雪芹的创意,《红楼梦》的文化设计造诣对所有创作者而言,更是最佳的师法对象。那么回过头来,岂能说中国传统建筑已如“强弓弩末”?具创意的新的中国设计师大可师法曹雪芹,进行深入的“文化设计”,且是今日多元文化交融时代的跨文化设计(cross—culturaldesign)。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的文化均饶旨趣,旨趣之间的通融、搭接,正可彰显人性以及人世遭遇的普遍性,这应是今日与未来设计界,包括建筑、环境设计必走的路。综上回顾,我打从想了解国人如何生活于传统建筑的简单意图,却一步步追索到曹雪芹作为传统文人,于他创作的《红楼梦》,表达了他思维中所蕴含的国人时空宇宙观及人生哲理,又发挥他个人独特的美学创意,将之交融成复杂却条理分明又绚丽的《红楼梦》,以文笔拨开流变的场景意境,正显示了他追寻理想居地的迫切心境。这何尝不是中国人基植于现实,又期待超越现实,进而改变现实的那份深沉欲求。从府第建筑到园林,无处不透露中国文化的多层面向,着实有趣极了。十五年前,应中央大学中文系康来新教授之邀,随同众位师生趁春假赴江南,做了一次“红楼之旅”。穿越苏州、扬州、南京,行经数座江南名园,参加一个红学会议,只为寻访石头兄的足迹身世。沿途目不暇接、众人喧闹,加上带着五岁小儿随身,我只能白日逡巡于柳条流水石板小径,以及晚间灯火红楼宴之间,偶尔定下神,朦胧中仿佛眼见身着锦衣的宝玉抑或布衣石头兄的身影,在前方远处蜿蜒急行着。这三十多年来,断续钻研《红楼梦》荣宁二府及大观园,不也是这般写照?!人生片刻,却也梦回气荡。关华山2007年春节于东海大学
  本书意在经由小说,抽析其中反映之生活与建筑空间的契合关系,乃“自中国古籍中整理传统建筑与园林的资料的一个开端”(汉宝德语)。作者选取《红楼梦》中的荣、宁二府与大观园为研究对象,竭泽而渔地搜集小说文本中的片语只言,加以分析、考订、组合,如拼七巧板般,重建荣、宁二府与大观园的建筑风貌,绘出其配置图。并将之与书中贾氏大家族的生活实态加以比照,将静态的建筑配置还原为动态的生活空间,由此寻绎其机能与象征意义:荣、宁二府的建筑空问处处显示着大家族生活的位分和秩序,大观园内自由多变而优美诗意的空问则对应着“随情适性”的生活方式……书中的分析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于中国建筑史的认识,更启发读者对曹雪芹的美学观念剐创作才情有更深入的体认。
  关华山,台湾成功大学建筑学士、硕士,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密尔瓦基分校建筑硕士,密西根大学建筑博士。曾任职于“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美国凤凰城PeterA.Lumdrum建筑师事务所,东海大学建筑研究所(副教授、所长)。现任东海大学创意设计暨艺术学院建筑系教授,建筑研究中心主任。研究专长包括城乡规划与设计,环境行为研究,台湾原住民建筑文化,老人、身心障碍者照顾与居住环境等。曾出版有《&红楼梦&中的建筑研究》、《民居与社会、文化》、《台湾老人的居住环境》等著作,《邵、布农、阿里山邹居住文化之比较》一书将于台湾印行。
园林/宅第:大观园/荣宁府第(再版自序)汉宝德先生序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研究目的第二节 目前红学中涉及建筑之论说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步骤第四节 选定版本第二章 还原小说中的建筑布景——绘出宁、荣二府的配置图第一节 宁、荣府第与会芳园1.宁、荣二府2.宁国府与会芳园3.荣国府、贾母院、贾政院4.贾母、贾政正房的后院与凤姐院5.梨香院、东院、东大院、东小院子、账房6.贾赦住处7.大观园与宅第的相关位置8.下人房与荣府后院第二节 大观园1.兴建大观园的源起与经过2.正殿、甬路与整体布局3.议事厅、正门、沁芳亭4.潇湘馆、滴翠亭、紫菱洲5.稻香村、暖香坞、秋爽斋6.榆荫堂、红香圃、港洞、蘅芜院7.正殿、怡红院8.藕香榭、芦雪庵、凸碧山庄、凹晶馆、栊翠庵9.园角门与薛家宅10.假山与水11.大观园配置图的说明第三章 宁、荣二府家宅生活之基调第一节 贾氏家族第二节 宁、荣二府家庭成员与奴仆的位分1.家长——父亲2.妻、妾——母亲3.子女4.清客5.奴婢第四章 判定小说中布景与生活之合理程度第一节 府第与其内之生活第二节 大观园与其内之生活第五章 小说中建筑布景之空间分析第一节 宁、荣府第1.府2.院3.房4.间5.纯空间形式之基调第二节 大观园1.大观园在小说结构中所占的地位2.大观园的象征意义3.作者的园林知识与意念4.大观园的整体意象与原始意念第六章 结语参考书目后记附编《红楼梦》的人间、天上奇境《红楼梦》大观园的文笔园林艺术
人间奇境——大观园造园之法曹雪芹懂得很多,包括起造的种种程序,如划界、请山子野设计,引水整地,移花木、山石,建屋、合地,布设家具,打造金银器皿,买帐幔陈设,订采莲船、座船,聘教习,买尼姑、道士、和尚、道姑,他都一一道来,丝毫不乱。有红学家称雪芹很可能取景自北京苑囿,构筑他的大观园,譬如稻香村等。但是借着宝玉的话,雪芹也批评了稻香村的设计过于人力穿凿。声称园林设计之基本目标在“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并且“因地相宜”,这些原则正如明代计成《园冶》所述。对于水脉、山石的处理,作者也极尽文笔:“得泉一脉”、“清溪泻至”、“忽闻水声潺谖”、“溶溶荡荡”,尤其“落花浮荡”与凹晶馆面对的“水中月”更可谓一绝。翠嶂、大山、芦港洞皆不算稀奇,蘅芜院的穿墙山石生香草异蔓,却是空前的设想。前已述及大观园的配置具有的种种特质,倒是住人的院宇却在现实里找不到模子,只能说曹雪芹做了文学上相当的腾跃创发。有关配置景区的串连,描写的文字表达了人行走的视野,收放自如,引人人胜,上上下下、远远近近,的确表达了含蓄、惊奇之节奏。不过,也受限文笔园林,水的主次大小无法分辨,山脉走向也无法断定景与景的交迭,对景的关系仅限于少数精彩例子,如第四十九回宝玉嗅香回顾栊翠庵外的红梅。“借景”更是没有。对于建筑与植物的描写,雪芹可谓下了最大的工夫,这包括众多住人的院宇以及各个景点,先说前者,为了让读者了解宝玉与诸钗之个性,雪芹尽力描写了怡红院、潇湘馆、蘅芜院、秋爽斋、稻香村,其次是应制的行宫殿宇、谈笔写过的暖香坞及栊翠庵、迎春住的紫菱洲最淡。遵行的原则则是建筑学与文学理论的“一个人的房子是他自己的一种延伸”。如果把各院宇的院内外、处理室内设计与主人的心性排比出来,即可了然此言不虚。譬如:“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黛玉,非但貌美,才能又是诸钗之冠,却性中孤绝、自怨自嗟,泪很多,印合宝玉与她命中的“木石前缘”还泪说。她住的“潇湘馆”非但名称已够潇洒,院内苍苔小路、细水折廊、竹影斑驳,竿竿修竹“凤尾森森、龙吟细细”是白绿色调相配,也连上湘妃竹、斑竹与黛玉爱哭之秉性。后院芭蕉、梨花也是绿白并植,清淡色谱隐含了黛玉草木之神话仙源,房舍尺度即“小”且“精”,室内书桌是视觉焦点,书桌面对月洞窗,圆窗又糊“碧”纱,难怪脂砚斋也批:“此可为颦儿之居。”又如,蘅芜院住入了貌如杨妃、才情亦高的宝钗。只是她的才情隐伏于她的德性之下,有如她生染热疾需用“冷香丸”来调理。在宝玉心目中,她“任是无情也动人”。蘅芜院便以此二要点来设计。它该是坐落于山背冷湿之处,外观仅只一所不起眼的清凉瓦舍,一人院却有惊人创意。迎面插天的大玲珑山石围绕各式石块,没有一株花木,山石间却生出幽柔香郁的各式香草异蔓,红实点点、花如金桂。房内绿窗油,雪洞一般,只用最朴素的土瓶,供数枝菊花,同样显示了冷香。“才自精明志自高”的探春,住的是秋爽斋。她虽为庶出,却能代凤姐管理大观园,兴利除弊。后来,大观园抄检,也被她讥讽为“自杀自灭”的举措。秋爽斋即“秋掩书斋”,后院梧桐更增强此寓意,所谓“桐剪秋风”、“梧桐好逸”。后院尚有芭蕉,似为才情之象征。室内三间屋子并不隔断,因为探春素喜阔朗。陈设丰富,书桌笔墨、比目盘等尺度、形式大方。墙上的《襄阳烟雨图》、颜真卿遒劲秀拔的“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联句,均衬托了探春的志趣。除此之外,稻香村之于早寡李纨,暖香坞“穿云”、“度月”门之于惜春,栊翠庵禅房花木深、庵外红梅十数株之于妙玉,也各有设计巧思。至于诸艳之冠贾宝玉的居处“怡红院”,雪芹更是细写无弥。人院之前,“粉墙环护,绿柳周垂”,脂批日“与万修竹遥映”,指的是黛玉的潇湘馆。入院后。宝玉心目中的“兼美”,已化为几本芭蕉与西府海棠,并植左右,象征钗、黛对峙。宝玉题的“红香绿玉”,贾妃所改之“怡红快绿”,以及宝玉“两两出婵娟”的诗句,均有相同寓意。院内几点山石加上仙鹤及回廊挂笼的珍禽异鸟,增添了女性化的富贵气。屋内多层隔饰、陈设、大镜、床帐、地砖也凿花碧绿,显示了同样的气象,刘姥姥也以为进了“绣房”。其中大镜又曾是“贾”、“甄”宝玉相梦的道具。再次强调了真假之辨。令人摸不着门路的多层隔架,连同院外、后院的曲折行径与花障,隐喻了宝玉见弃于世道的心性才情,其实自有其“投投是道也”。小说里的雪芹还描写了众多的景点,配着特殊事件、季节、时辰、人物,作了最佳的组合,呈现了写景文学的和谐与美,是为小说情节不可缺少的片断。第二十七回春末夏初的交芒种节,为饯别花神、女孩儿“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迭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满园里绣带飘摇,花枝飚飚……”此时,宝钗持团扇一路扑彩蝶,追到池中“滴翠亭”,无意听到小红与坠儿的私语。这亭子“四面俱是游廊曲桥……四面雕镂子糊着纸……”此后再也没出现在小说里。第三十八回海棠诗社首宴开在藉香榭,正值秋日、菱角莲藕成熟,此榭因而得名。榭内宽敞,近可赏山坡桂花,又可容众人食蟹,作菊花诗,满纸秋意。第四十九、五十两回,十二金钗皆入住园内,是大观园观景的至高潮,初冬一夜北风紧,带来一场大雪,海棠诗社第二次诗会便在芦雪庵举行了。白雪芦苇围几间临池的茅屋土壁、竹牖槿篱,室内地炕暖烘,正好供众人开席,再往栊翠庵妙玉处讨红梅,赏花联诗。红香圃、榆荫堂二厅出现于第六十二回,分别供宝玉、平儿生日设宴。此时初夏,红香圃四周芍药花开得繁盛,女孩儿穿红戴绿,烘托一片喜气、热闹。果然,平儿嫌热,次日的回请宴,特往荫凉的榆荫堂。第七十五、七十六两回的中秋家宴,引出凸碧山庄、凹晶馆二景,雪芹藉黛玉道出其设计旨趣,原来它们均为赏月而设,一上一下,一山一水,一大一小,一明一暗,相映成趣。家宴开在主山山脊的凸碧山庄大厅月台,临高好赏月。席面大圆桌象征团圆,山坡植桂花,与桂轮、桂魄典故与伐桂神话相合。然而小说至此,情节转下。贾母叹人丁不满圆桌,又闻桂荫传来笛音袅袅,更增悲凄。此时黛玉、湘云却早已溜出席间,下到凹晶馆卷棚,“如置身晶宫鲛室之内,微风一过,粼粼然池面皱碧铺纹”,正好临水赏水月,与上面景象截然两样。她二人独享此天地,诗性大发,联诗不断,却一句悲似一句,即使由女尼妙玉恰时截断,终以黛玉的“冷月葬花魂”了结哀音,预示了自己的命定。上引文字其实充分发挥了文学中“一切景语接情语”、“寓意则灵”等原则,依陶恂君之整理,《红楼梦》的文字呈现了种种人、物、景之情、境、神的交迭与随时递变,真正描绘了中国宦宅人家的生活样态。其中细致精妙处自不待言,而大观园整个布景相对于小说重大关节,也显示了不同的意象面貌。
《〈红楼梦〉中的建筑与园林》配48幅精美的彩色插图,100余幅黑白建筑示意图。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用户评论&(总计6条)
&&&&之所以购买这本书,是因为弄丢了图书馆的书,所以才购买的。后来书找到了,重新阅读了这本书,语言精炼而不乏专业,是一本很好的文学与建筑融合的书
&&&&内容比较详尽,值得看
&&&&此书不错,其为台湾学者关华山多年前的一篇博士论文,拓展成书。读过多遍感觉内容很好,不单研究建筑,其对红楼梦所描述的生活状况和规矩秩序进行了研究和推测,以此为基础试图复原大观园。不可否认虽然作者的研究很详备,可对宁荣二府和大观园平面布局的规划仍有大量不合之处,不但不合原著,连他自己的研究都不合。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本身就是个梦中的园林,完全符合恐怕谁也作不到,曹雪芹本人的创作也多有无法解释的漏洞,其说大观园东西长达三华里,而众金钗天天在园子里到处跑,出出进进如闲庭信步,难道她们都是运动健将吗?需知这些人好多是有小脚的,三里地走一趟基本就得趴三天。试想林妹妹一天之内又葬花又听戏,沿着大园观边墙乱转,不用泪尽早就累死了。
&&&&装帧精美,图片绘制精细,有助于文本的阅读。
&&&&这书资料翔实,图文并茂的,对阅读红楼梦很有帮助,尽管有些没看懂....
&&&&尤其是将沁芳亭桥与翠烟桥、蜂腰桥弄成三桥合一,完全与情节不符。太过主观。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 2014红楼梦中人名的寓意与作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红楼梦中人名的寓意与作用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由《红楼梦》浅析中国园林建筑美学与人园关系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由《红楼梦》浅析中国园林建筑美学与人园关系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7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小说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安排林黛玉住在潇湘馆,请谈谈潇湘馆的景物与人物性格命运的关系。 答案请稍微..._百度知道
小说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安排林黛玉住在潇湘馆,请谈谈潇湘馆的景物与人物性格命运的关系。 答案请稍微...
答案请稍微简洁点小说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安排林黛玉住在潇湘馆,请谈谈潇湘馆的景物与人物性格命运的关系
提问者采纳
潇湘妃子,黛玉又称“潇湘妃子”曹先生把黛玉安排到这里有点预示她的命运。 潇湘馆种的是竹子原来是取名有凤来仪,后来改潇湘馆,与黛玉清高孤傲的性格契合,竹不与群芳为伍清秀质朴,也没了性命,最后没有爱情
参考资料:
完全自己个人意见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4条回答
自己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中去研读,里面有
好东西得自己慢慢体会
潇湘馆种的是竹子,竹不与群芳为伍清秀质朴,与黛玉清高孤傲的性格契合。暗指人物性格,高洁、不同流合污。 曹先生把黛玉安排到这里有点预示她的命运,潇湘妃子,最后没有爱情,也没了性命。
你看揭秘红楼梦之类的书更权威一些
暗指人物性格,高洁、不同流合污。
人物性格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楼梦中的园林描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