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读懂法华经提婆达多神通品,如何不堕地狱,饿鬼,畜生

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第十二(弘觉居士标点本)
妙法莲华经(卷四)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提婆达多品第十二
尔时,佛告诸菩萨及天人四众:“吾于过去无量劫中,求法华经,无有懈倦,于多劫中常作国王,发愿求于无上菩提,心不退转,为欲满足六波罗蜜,勤行布施,心无吝惜,象、马、七珍,国城、妻子,奴婢、仆从,头目髓脑、身肉手足,不惜躯命。时世人民,寿命无量,为于法故,捐舍国位,委政太子,击鼓宣令,四方求法:‘谁能为我说大乘者,吾当终身供给走使。’时有仙人来白王言:‘我有大乘,名妙法华经,若不违我,当为宣说。’王闻仙言,欢喜踊跃,即随仙人,供给所须,采果汲水,拾薪设食,乃至以身而为床座,身心无倦,于时奉事,经于千岁,为于法故,精勤给侍,令无所乏。”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念过去劫 为求大法故 虽作世国王
不贪五欲乐
捶钟告四方 谁有大法者 若为我解说
身当为奴仆
时有阿私仙 来白于大王 我有微妙法
世间所希有
若能修行者 吾当为汝说 时王闻仙言
心生大喜悦
即便随仙人 供给于所须 辨薪及果蓏
随时恭敬与
情存妙法故 身心无懈倦 普为诸众生
勤求于大法
亦不为己身 及以五欲乐 故为大国王
勤求获此法
遂致得成佛
今故为汝说
佛告诸比丘:“尔时王者,则我身是;时仙人者,今提婆达多是。由提婆达多善知识故,令我具足六波罗蜜、慈悲喜舍、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紫磨金色、十力、四无所畏、四摄法、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成等正觉、广度众生,皆因提婆达多善知识故。”
告诸四众:“提婆达多,却后过无量劫,当得成佛,号曰天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世界名天道。时天王佛,住世二十中劫。广为众生,说于妙法。恒河沙众生,得阿罗汉果,无量众生发缘觉心,恒河沙众生发无上道心,得无生忍至不退转。时天王佛般涅槃后,正法住世二十中劫,全身舍利起七宝塔,高六十由旬,纵广四十由旬。诸天人民,悉以杂华、末香、烧香、涂香、衣服、璎珞、幢幡、宝盖、伎乐歌颂、礼拜供养七宝妙塔。无量众生得阿罗汉果,无量众生悟辟支佛,不可思议众生发菩提心,至不退转。”
佛告诸比丘:“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妙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净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堕地狱、饿鬼、畜生;生十方佛前,所生之处,常闻此经;若生人天中,受胜妙乐;若在佛前,莲华化生。”
于时,下方多宝世尊所从菩萨,名曰智积,白多宝佛:“当还本土。”释迦牟尼佛告智积曰:“善男子,且待须臾,此有菩萨,名文殊师利,可与相见,论说妙法,可还本土。”
尔时,文殊师利坐千叶莲华,大如车轮。俱来菩萨,亦坐宝莲华,从于大海娑竭罗龙宫,自然涌出,住虚空中。诣灵鹫山,从莲华下,至于佛所,头面敬礼二世尊足。修敬已毕,往智积所,共相慰问,却坐一面。智积菩萨问文殊师利:“仁往龙宫,所化众生,其数几何?”文殊师利言:“其数无量,不可称计,非口所宣,非心所测。且待须臾,自当证知。”所言未竟,无数菩萨坐宝莲华,从海涌出,诣灵鹫山,住在虚空。此诸菩萨,皆是文殊师利之所化度,具菩萨行,皆共论说六波罗蜜。本声闻人,在虚空中说声闻行,今皆修行大乘空义。文殊师利谓智积曰:“于海教化,其事如是。”尔时,智积菩萨以偈赞曰:
大智德勇健 化度无量众 今此诸大会
及我皆已见
演畅实相义 开阐一乘法 广导诸众生
令速成菩提
文殊师利言:“我于海中,唯常宣说妙法华经。”智积问文殊师利言:“此经甚深微妙,诸经中宝,世所希有,颇有众生,勤加精进,修行此经,速得佛不?”文殊师利言:“有娑竭罗龙王女,年始八岁,智慧利根,善知众生诸根行业,得陀罗尼,诸佛所说甚深秘藏,悉能受持,深入禅定,了达诸法,于刹那顷,发菩提心,得不退转,辩才无碍,慈念众生,犹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广大,慈悲仁让,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智积菩萨言:“我见释迦如来,于无量劫难行苦行,积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止息,观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有如芥子许,非是菩萨舍身命处,为众生故,然后乃得成菩提道,不信此女,于须臾顷便成正觉。”
言论未讫,时龙女忽现于前,头面礼敬,却住一面,以偈赞曰:
深达罪福相 遍照于十方 微妙净法身
具相三十二
以八十种好 用庄严法身 天人所戴仰
龙神咸恭敬
一切众生类 无不宗奉者 又闻成菩提
唯佛当证知
我阐大乘教
度脱苦众生
时舍利弗语龙女言:“汝谓不久得无上道,是事难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秽,非是法器,云何能得无上菩提?佛道悬旷,经无量劫勤苦积行,具修诸度,然后乃成。又女人身,犹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释,三者魔王,四者转轮圣王,五者佛身。云何女身速得成佛。”
尔时,龙女有一宝珠,价值三千大千世界,持以上佛,佛即受之。龙女谓智积菩萨、尊者舍利弗言:“我献宝珠,世尊纳受,是事疾不?”答言:“甚疾。”女言:“以汝神力观我成佛,复速于此。”当时众会,皆见龙女,忽然之间变成男子,具菩萨行,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华,成等正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
尔时,娑婆世界,菩萨声闻、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普为时会人天说法,心大欢喜,悉遥敬礼。无量众生闻法解悟,得不退转;无量众生得受道记;无垢世界,六反震动;娑婆世界,三千众生住不退地,三千众生发菩提心而得受记。智积菩萨及舍利弗,一切众会,默然信受。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查看: 1568|回复: 11
今早读诵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之感悟
在线时间1468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六和敬同修, 积分 2560, 距离下一级还需 940 积分
今早读诵提婆达多品之后,对该品中的核心思想有了进一步感知,贴出来与大家分享:
该品的核心思想,所表达的就是,为他人宣说法华经必然成佛;修习法华经速得成佛。
一是提婆达多因为向世尊宣说法华经,最后成佛。
二是龙王女虽为女身,有五障,确因为修习法华经,不仅能够成佛,而且速得成佛。
三是世尊因为提婆达多善知识宣说法华经而成佛,具足六波罗蜜、慈悲喜舍、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紫磨金色、十力、四无所畏、四摄法、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成等正觉。
另外,只要对该品“净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堕地狱、饿鬼、畜生,生十方佛前,所生之处常闻此经。若生人天中受胜妙乐,若在佛前莲华化生”。
赞叹随喜读诵妙法莲华经
在线时间10505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愿法界众生正修佛法
净觉同修, 积分 3557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24 积分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线时间2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亲近同修, 积分 4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71 积分
在线时间618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顶礼法华经
在线时间568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善戒同修, 积分 64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79 积分
恶知识也是善知识, 也是来提炼我们的
在线时间5781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净觉同修, 积分 2077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224 积分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在线时间111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新识同修, 积分 43, 距离下一级还需 57 积分
提婆达多蒙佛授记。佛陀通过往昔在求无上道时,与提婆达多的因缘,说明他是助佛成道的违缘善知识,能使人坚固道心,更胜于顺缘,故我们修学佛道者当视违缘之友为善知识
在线时间102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亲近同修, 积分 3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0 积分
在线时间303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在线时间2523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善定同修, 积分 97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5 积分
在线时间3234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六和敬同修, 积分 30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415 积分
在线时间24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亲近同修, 积分 1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50 积分
随喜赞叹楼主,欢迎关注/v_show/id_XMzM1MjIwMzIw.html开悟视频: 过五关 度六将 证菩提 印广法师开示
Powered by地藏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随时随地,快速访问
只要手机在手,您都可以快速、方便地看贴发帖,与论坛好友收发短消息。
极致优化,畅快"悦"读
独有的论坛界面和触屏设计,手机论坛也变得赏心悦目,操作自如。
即拍即发,分享生活
不管是风景图画,还是新闻现场,拍照发帖一气呵成,让您在论坛出尽风头。
下载客户端后,拍摄二维码快速访问本站:
或者通过以下地址访问:
Powered by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经王”《妙法莲华经》无比尊贵
“经王”《妙法莲华经》无比尊贵,原来如此!
《法华经》之所以无比尊贵——看看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流通《法华经》有多难!
诸善男子&&各谛思惟&
& 此为难事&
& 宜发大愿&
& 诸余经典数如恒沙&&虽说此等&
& 未足为难
各位善男子!你们各位要审谛的思惟这个道理。能发愿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流通这部经典,这是一件很难的事。
你们各位应当发大誓愿,生生世世亲近三宝、亲近善知识、拥护善知识。
除了妙法莲华经典之外,尚有很多的经典,其数量如同恒河沙那样之多。虽然说这样多的经典,但是也不算是一件太难的事。
若接须弥&&掷置他方&
&无数佛土&
& 亦未为难&
& 若以足指动大千界远掷他国&
& 亦未为难
假使把须弥山举起,抛掷他方无量的佛土,也不算是难事。只要有神通,便轻而易举。
假使用足趾的力量,移动大千世界,把整个世界都抛到他方国土去,这也不算是难事。
若立有顶&&为众演说&
& 无量余经&
& 亦未为难&
& 若佛灭后于恶世中能说此经&
&&是则为难
假设站立在有顶天(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处天),为众生演说无量诸经,也不是难事。只要有五眼六通的本领,就能行得通,没有一切障碍。
假使佛灭度之后,有人能在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恶世之中,解说妙法莲华经,这是件难事,最不容易办得到的。
假使有人手把虚空&&而以游行&
&亦未为难&
于我灭后&若自书持若使人书&
假使有个人,他神通广大,手拿虚空,到处游行,这件事还不出奇,可以办得到。
可是在我(佛)灭度以后,或者有人书写此经,或者令人书写此经,这是不容易做到的。为什么?因为这种境界太不可思议,所以没有人会相信。
若以大地&&置足甲上&&升于梵天&
& 亦未为难&
佛灭度后&&于恶世中&&暂读此经&
&&是则为难
假使有人,将整个大地放在脚指甲上,可以上升到大梵天,也不是难事。
在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能在五浊恶世之中短暂时间内,能读此经,这才是很难的事情,不容易做到。
各位注意!
没有善根的人,根本就闻不到妙法莲华经的名字,更不能读到妙法莲华经的妙法,以及能看见妙法莲华经的经文。
现在你们各位是幸运者,能在佛教讲堂听妙法,乃是在往昔时,发过誓愿,亲近此经、受持此经。今生遇到有讲妙法莲华经的道场,这种机缘难遭难遇,诸位要珍惜,不可随便放过!
假使劫烧&&担负干草&
&入中不烧&
& 亦未为难&
我灭度后&&若持此经&
&为一人说&
&&是则为难
假使在劫火燃烧的时候,有人背著干草,入于劫火中,而不被劫火所烧,这也不是难事。只要有神通,就能办得到。
在我灭度之后,如有人受持此经。或者为一个人解说,这是很难的事,不容易办得到。
&四千法藏&
&十二部经&
& 为人演说&
& 令诸听者得六神通&&虽能如是&
& 亦未为难&
&听受此经&问其义趣&&是则为难
假使有人受持八万四千法藏,以十二部经为人说,令一切听法的人,皆得六种神通,虽然能这样,但不算是难事。
在我灭度之后,若有人能听受此经,再问此经的义趣,这才是一件很难的事。
何谓十二部经?就是‘长行重颂并授记,孤起无问而自说,因缘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共成十二部,广录大论三十三。’
长行、重颂、孤起为经文的体裁。
1、长行:就是经中之长文。
2、重颂:就是前边长行的义理,用偈颂方式再叙说一遍。
3、授记:佛与菩萨授成佛之记。
4、孤起:忽然间起一首偈颂,其义理和前后的经文不相干,没有关系。
5、不问自说:没有人请法,而佛自动说出的经文。
6、因缘:就是见佛闻法的因缘。或者佛说法教化众生的因缘。
7、譬喻:经文中说譬喻之处。
8、本事:佛说弟子过去世的因缘。
9、本生:就是佛说自身过去的因缘。
10、方广:就是佛说方正广大真理之经文。
11、未曾有:佛现神通的经文。12、论议:佛和弟子互相问答的经文。
何谓六神通?
开悟的人,才能证得这种境界。
1、天眼通:上自诸天,下至地狱,皆能看得清清楚楚。
2、天耳通:不但能看见天人一举一动,而且又能听到天人一言一笑,好像无线电一样的清楚。
3、他心通:能知道他人心中所想的事和要说的话。
4、宿命通:能观察自己和他人在往昔的因缘和末来的因果。
5、神足通:可以在定中来去自由,不受任何限制。
6、漏尽通:没有烦恼,没有妄想,一切漏皆消尽,不起作用。
外道和鬼神只有五通,而无漏尽通,诸佛菩萨和大阿罗汉才具足六种神通。
若人说法&&令千万亿&
& 无量无数&
& 恒沙众生&
& 得阿罗汉具六神通虽有是益&
& 亦未为难&
于我灭后& &
若能奉持&如斯经典&&是则为难
假使有人说佛法,能令无量恒河沙数的众生,皆得阿罗汉的果位,皆具足六种神通。虽有这样的益处,可是还不算是难事。
在我灭度之后,有人若能奉持妙法莲华经,这才是一件很难的事。
我们凡夫要听妙法莲华经,就是多宝如来和释迦牟尼佛分身所化诸佛,也来到灵山法会听妙法莲华经。
由此可知,妙法莲华经如何之重要!此经是成佛之经典。要想成佛,必须受持此经,别无二法。
在没有讲妙法莲华经之前,我不说妙法莲华经是难遭难遇的经典。现在讲到此处,经文上也说得很明白。
希望各位注意听!能听一遍法华经的功德,感应来生的智慧,无可限量。好像大海的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我们为什么有愚痴?为什么有脾气?为什么有妄想?为什么有烦恼?
一言以蔽之,皆因没有听过妙法莲华经的缘故。此经有不可思议的好处。此种好处,不可心思、不可言议,只有行者自己去体会,便知其中的妙味。
我为佛道&&于无量土&
&从始至今&
& 广说诸经&
而于其中&此经第一&若有能持& &
释迦牟尼佛说:‘我为教化众生,皆成佛道的缘故,所以在无量诸佛国土,从开始到现在,已经广泛解说很多经典。先说大方广佛华严经,次说阿含经,再说方等及般若诸经,现在才说妙法莲华经。在我所说诸经之中,这部经为第一。’这是最希有的经典。
假使有人能受持此经,就是持诸佛的真身。佛的真身,就在妙法莲华经之中。所谓‘入如来室,著如来衣,坐如来座。’这三种就是受持佛的真身。
诸善男子 于我灭后&
& 谁能受持&
& 读诵此经&
今于佛前&自说誓言
各位善男子!在我灭度之后,谁能受持此经、读诵此经、解说此经、书写此经、流通此经。现在应当在佛的面前,自己说出誓言。学佛的人,一定要发愿,愿力能鞭策自己向正道迈进,不会误入歧途。发愿不实行,好像开妄华的树,没有用处。
此经难持&&若暂持者&&我则欢喜&&诸佛亦然&
如是之人&诸佛所叹&是则勇猛&&是则精进&
是名持戒&&行头陀者&则为疾得&&无上佛道
这部妙法莲华经,是难受持的经典,没有真正善根的人,不能受持。假使有人在今生暂时受持、读诵此经,我很欢喜,诸佛也欢喜。
为什么?因为这个人的善根深厚,能担当大任,将佛法流通于世间,令众生能闻三宝,发菩提心,成无上道。
这个人受持法华经,为十方诸佛所赞叹:这个人受持勇猛精进而不懈怠,严守戒律而不放逸。修行十二种头陀行,很快会证得佛果。
何谓十二头陀行?
1、著粪扫衣。
2、但三衣。
3、常行乞食。
4、次第乞食。
5、日中一食。
6、节量而食。
7、过午不饮浆。
8、住寂静处。
9、冢间坐。
10、露地坐。
11、树下宿。
12、常坐不卧。
修苦行的行者,必守十二种的现定。
为什么要这样苦呢?因为人有贪心。所谓‘欲望无止境’,贪而无厌,越多越好,结果妄想纷飞,到处攀缘,影响修道。若能修十二种苦行,看轻自己的身体,就不做它的奴隶,只要能维持生命就可以了。若无贪心,即无妄想。若无妄想,即能开悟。
能于来世读持此经&&是真佛子&&住淳善地&
佛灭度后&能解其义是诸天人&&世间之眼&
于恐畏世&&能须臾说&一切天人&&皆应供养
这个人能在来世的时候,读持法华经,才是真正佛的弟子,住在最纯淳的善地,也就是佛地。
在佛灭度之后,能了解此经典的义理,乃是诸天人之眼目。无论是天上的人,或人间的人,如果不诵读受持法华经,好像没有眼睛的盲人。
在五浊恶世之中,能在须臾之间,解说法华经。这时,一切天上的人和人间的人都应该供养这位说法华经的法师。
来这里念一卷《妙法莲华经》吧:&
诵《法华经》,获800眼功德 1200耳功德 800鼻功德 1200舌功德 800身功德
1200意功德
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净。是善男子善女人。父母所生清净肉眼。见于三千大千世界。内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亦见其中一切众生。及业因缘果报生处。悉见悉知。
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得千二百耳功德。以是清净耳。闻三千大千世界。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其中内外种种语言音声。象声马声牛声车声。啼哭声愁叹声。螺声鼓声钟声铃声。笑声语声。男声女声童子声童女声。法声非法声。苦声乐声。凡夫声圣人声。喜声不喜声。天声龙声夜叉声乾闼婆声阿修罗声迦楼罗声紧那罗声摩睺罗伽声。火声。水声风声。地狱声畜生声饿鬼声。比丘声比丘尼声。声闻声辟支佛声。菩萨声佛声。以要言之。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内外所有诸声。虽未得天耳。以父母所生清净常耳。皆悉闻知如是分别种种音声。而不坏耳根。&
受持是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成就八百鼻功德。以是清净鼻根。闻于三千大千世界上下内外种种诸香。须曼那华香。阇提华香。末利华香。瞻卜华香。波罗罗华香。赤莲华香。青莲华香。白莲华香。华树香果树香。栴檀香沉水香。多摩罗跋香。多伽罗香。及千万种和香。若末若丸若涂香。持是经者。于此间住悉能分别。又复别知众生之香。象香马香牛羊等香。男香女香。童子香童女香。及草木丛林香。若近若远所有诸香。悉皆得闻分别不错。持是经者。虽住于此。亦闻天上诸天之香。波利质多罗拘鞞陀罗树香。及曼陀罗华香。摩诃曼陀罗华香。曼殊沙华香。摩诃曼殊沙华香。栴檀沉水。种种末香。诸杂华香。如是等天香。和合所出之香。无不闻知。又闻诸天身香。释提桓因在胜殿上五欲娱乐嬉戏时香。若在妙法堂上为忉利诸天说法时香。若于诸园游戏时香。及余天等男女身香。皆悉遥闻。如是展转乃至梵世。上至有顶诸天身香。亦皆闻之。并闻诸天所烧之香。及声闻香。辟支佛香。菩萨香。诸佛身香。亦皆遥闻知其所在。虽闻此香。然于鼻根不坏不错。若欲分别为他人说。忆念不谬。&
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得千二百舌功德。若好若丑。若美不美。及诸苦涩物。在其舌根。皆变成上味。如天甘露无不美者。若以舌根。于大众中有所演说。出深妙声能入其心。皆令欢喜快乐。又诸天子天女释梵诸天。闻是深妙音声。有所演说言论次第。皆悉来听。及诸龙龙女。夜叉夜叉女。乾闼婆乾闼婆女。阿修罗阿修罗女。迦楼罗迦楼罗女。紧那罗紧那罗女。摩睺罗伽摩睺罗伽女。为听法故。皆来亲近恭敬供养。及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王子群臣眷属。小转轮王大转轮王。七宝千子内外眷属。乘其宫殿俱来听法。以是菩萨善说法故。婆罗门居士国内人民。尽其形寿随侍供养。又诸声闻辟支佛菩萨诸佛。常乐见之。是人所在方面。诸佛皆向其处说法。悉能受持一切佛法。又能出于深妙法音。&
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得八百身功德。得清净身如净琉璃。众生喜见。其身净故。三千大千世界众生。生时死时上下好丑。生善处恶处。悉于中现。及铁围山。大铁围山。弥楼山。摩诃弥楼山等诸山。及其中众生悉于中现。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所有及众生悉于中现。若声闻辟支佛菩萨诸佛说法。皆于身中现其色像。&
若善男子善女人。如来灭后受持是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得千二百意功德。以是清净意根。乃至闻一偈一句。通达无量无边之义。解是义已。能演说一句一偈。至于一月四月乃至一岁。诸所说法随其义趣。皆与实相不相违背。若说俗间经书。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三千大千世界六趣众生。心之所行。心所动作。心所戏论。皆悉知之。虽未得无漏智慧。而其意根清净如此。是人有所思惟筹量言说。皆是佛法无不真实。亦是先佛经中所说。&
《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云∶"此经能救一切众生者,此经能令一切众生离诸苦恼,此经能大饶益一切众生,充满其愿。如清凉池能满一切诸渴乏者,如寒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医,如暗得灯,如贫得宝,如民得王,如贾客得海,如炬除暗,此法华经亦复如是,能令众生离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缚。"&
《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云∶
"是故我说如来灭后。若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若自书若教人书供养经卷。不须复起塔寺及造僧坊供养众僧。况复有人能持是经。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其德最胜无量无边。譬如虚空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无量无边。是人功德亦复如是无量无边,疾至一切种智。"&
《法华经.法师品》云∶
"药王!当知如来灭后,其能书持读诵供养,为他人说者,如来则为以衣覆之,又为他方现在诸佛之所护念,是人有大信力及志愿力,诸善根力,当知是人与如来共宿,则为如来手摩其头。"&
"多有人在家出家行菩萨道,若不能得见闻读诵书持供养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未善行菩萨道,若有得闻是经典者,乃能善行菩萨之道。其有众生求佛道者,若见若闻是法华经,闻已信解受持者,当知是人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妙法莲华经法师品》记载:&
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于此经卷,敬视如佛。种种供养,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乃至合掌恭敬,药王当知,是诸人等,已曾供养十万亿佛,于诸佛所成就大愿,愍众生故,生此人间。&
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法华经乃至一句,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种种供养经卷,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合掌恭敬,是人一切世间所应瞻奉,应以如来供养而供养之。当知此人是大菩萨,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哀愍众生愿生此间。广演分别妙法华经,尽能受持种种供养者,药王当知,是人自舍清净业报,于我灭度后,愍众生故,生于恶世,广演此经。&
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灭度后,能窃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当知是人,则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何况于大众中广为人说。
其有读诵法华经者,当知是人,以佛庄严而自庄严,则为如来肩所荷担。其所至方,应随向礼,一心合掌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肴馔,作诸伎乐,人中上供而供养之。应持天宝而以散之,天上宝聚应以奉献。所以者何?是人欢喜说法,须臾闻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如来灭后。其能书持读诵供养为他人说者。如来则为以衣覆之。又为他方现在诸佛之所护念。是人有大信力及志愿力诸善根力。当知是人与如来共宿。则为如来手摩其头。&
在在处处,若说若读若诵若书,若经卷所住处,皆应起七宝塔,极令高广严饰,不须复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来全身,此塔应以一切华香璎珞缯盖幢幡伎乐歌颂,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若有人得见此塔,礼拜供养,当知是等,皆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记载:&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妙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净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堕地狱、饿鬼、畜生,生十方佛前。所生之处,常闻此经。若生人天中,受胜妙乐。若在佛前,莲华化生。&
《妙法莲华经分别功德品》记载:&
其有众生,闻佛寿命长远如是,乃至能生一念信解,所得功德,无有限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于八十万亿那由他劫,行五波罗蜜: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除般若波罗蜜。以是功德,比前功德,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知。若善男子善女人,有如是功德,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退者,无有是处。&
若有闻佛寿命长远,解其言趣,是人所得功德,无有限量,能起如来无上之慧,何况广闻是经。若教人闻,若自持,若教人持,若自书,若教人书,若以华香璎珞幢幡缯盖香油酥灯供养经卷,是人功德无量无边,能生一切种智。&
若善男子善女人,闻我说寿命长远,深心信解,则为见佛常在耆阇崛山,共大菩萨诸声闻众围绕说法。又见此娑婆世界,其地琉璃坦然平正,阎浮檀金以界八道宝树行列,诸台楼观皆悉宝成。其菩萨众咸处其中。若有能如是观者,当知是为深信解相。&
何况读诵受持之者,斯人则为顶戴如来。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不须为我复起塔寺,及作僧坊,以四事供养众僧。所以者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是经典者,为已起塔、造立僧坊、供养众僧,则为以佛舍利起七宝塔,高广渐小至于梵天,悬诸幡盖及众宝铃,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众鼓伎乐箫笛箜篌种种舞戏,以妙音声歌呗赞颂,则为于无量千万亿劫作是供养已。&
是故我说如来灭后,若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若自书若教人书,供养经卷,不须复起塔寺及造僧坊供养众僧。况复有人能持是经,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其德最胜无量无边。譬如虚空,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无量无边,是人功德亦复如是无量无边,疾至一切种智。&
若自书若教人书。复能起塔及造僧坊。供养赞叹声闻众僧。亦以百千万亿赞叹之法。赞叹菩萨功德。又为他人种种因缘随义解说此法华经。复能清净持戒,与柔和者而共同止。
忍辱无嗔志念坚固,常贵坐禅得诸深定。
精进勇猛摄诸善法,利根智慧善答问难。
来这里念一卷《妙法莲华经》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提婆达多极热极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