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辛弃疾摸鱼儿朗诵 中 春 和画檐蛛分别指什么

从《摸鱼儿》一词中可以看出辛弃疾的哪些主要风格特征?_百度作业帮
从《摸鱼儿》一词中可以看出辛弃疾的哪些主要风格特征?
从《摸鱼儿》一词中可以看出辛弃疾的哪些主要风格特征?
肝肠似火 色貌如花——辛弃疾《摸鱼儿》赏析更能消①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②无数.春且住.见说道③、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④飞絮.长门事⑥,准拟佳期⑥又误,蛾眉⑦曾有人妒.千金⑧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⑨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注释】①更能:还能够.消:经受.②落红:落花.③见说道:听说、据说.④惹:招引.这里是粘挂的意思.⑤长门事:汉武帝时,陈皇后遭嫉妒而失宠,幽居于长门宫.⑥准拟佳期:指汉武帝和陈皇后约定的相会之期.⑦蛾眉:指美女.语出屈原《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谭谓余善淫.”⑧千金:陈皇后曾用百金请辞赋名家司马相如作《长门赋》,献给汉武帝以求重新得宠.⑨玉环:唐玄宗宠妃杨玉环.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到马鬼坡,为平军心,被迫统死杨玉环.飞燕:汉成帝宠妃赵飞燕,曾得宠一时,后被废为庶民,自杀而死.二人皆善舞善妒,且不得善终.这里暗指得势的投降派.【赏析】这首词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写于作者被迫退隐的前两年.该词抒发了作者被排挤的愤傲、功业不就的悲哀和对国家危亡的忧虑.词的上栩讲的是春意阑珊.作者借伤春、惜春、留春、怨春,表达了对岌岌可危的南宋政权的忧虑和自己壮志难酬的悲切.“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一句是伤春.风雨无情,时己暮春,再能经得起多少风吹雨打,春天便要匆匆离去了.这凄惨的情形和当时动荡的局势何其相似:风雨飘摇南宋政权还能支撑多久呢?第二句是惜春.因为留恋春光,所以害怕花开得太早,因为花开得早也就谢得早,春也就去得早了.无限春光,别时容易见时难,况且春还没有完全离去,就已经是绿肥红瘦落花满地了,这怎能不令人倍加伤感.“春且住”句是留春.作者通过天涯芳草无处可归来挽留春天.既是对春的挽留和劝告,也是对当时投降派的警告:不堪设想,国破之后,你们又何去何从?第四句是怨春.春对作者的挽留无动于衷,作者对春的感情也由伤感转为磋怨.春天匆匆离去,算来只有檐下的蛛网终日沾惹些象征春天的柳絮,仿佛在展示春光依旧.这种磋怨既是对春而言,也是对南宋当权者只贪图享乐不求复国的磋怨.抗金人士虽然终日辛劳,算来也只是蜘蛛结网一般徒劳,无力挽回积弱的局面.既包含对南宋君王的怨恨,也有对国势危亡的忧虑.下朗写美人迟暮.在下翎里作者通过典故,抒发了抑郁不得志的苦闷,和对得宠小人的警告.前两句作者以陈皇后遭嫉妒,得宠无望,来暗指自己遭到排挤、打击而不得重用,报国无门.自己这种愁苦、悲愤之情又无人理解,一片忠心向谁表白.“君莫舞”句,作者的心情由悲愤转向对无耻小人的指斥:你们这帮跳梁小丑上馅下陷,虽然得宠一时,到头来还不是身败名裂、遗臭万年!这对投降派来说,既是诅咒又是不屑.最后一句是作者愁苦心境的直接展示.这里的闲愁决不是什么花鸟闲愁,而是“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鹤鸽”内心矛盾的愁苦,是“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愁苦,是感叹年华将逝,而无人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报国无门的愁苦.这种愁苦,岂是登高能够排解得了的?栏杆外,烟霭霏霏,日薄西山,残阳斜照,这凄凉的景色正如当时的局势,更令人伤感,更加重了内心的苦楚.通观全篇,作者借春意阑珊和美人迟暮,情和难以言传的苦闷,语言含蓄婉曲.由此我们也可以更深刻地了解表达了真挚复杂的爱国热鳅属“豪放派”和“婉约派”的区别.所谓“豪放”不只是词句雄浑开阔、气魄雄伟,而是区别于“婉约派”描写的对象仅限于歌舞宫怨,抒发的感情拘泥于个人的小情小意而言的.相对来说,“豪放派”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形式解放、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辛弃疾的《摸鱼儿》一词就充分表现了这一特点,借伤春、宫怨的形式表达了壮志难酬、忧国忧民的愤激之情,正如夏承煮先生所说“肝肠似火,色貌如花”.辛弃疾《摸鱼儿》原文、赏析、鉴赏、翻译
您的位置:诗词大全 >
诗词搜索:
作者:辛弃疾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原题: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①淳熙已亥: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
②漕:转运使的简称。
③见说道:听说。
④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喻小人误国。
⑤长门:汉代宫名。汉武帝之陈皇后,失宠住在长门宫。曾送黄金百斤给司马相如,
请他代写一篇赋送给汉武帝,陈皇后因而重新得宠。后世随把“长门”作为失宠后妃居
处的专用名词。
⑥蛾眉:借指美人。
⑦玉环:唐玄宗贵妃杨氏的小字。飞燕,姓赵,汉成帝的皇后。两人都得宠且善妒
这是辛弃疾词作中的抒情名篇。全篇用比兴手法,抒发自己的忧国之情。上片写暮
春时节,几番风雨,落红无数,暗喻南宋朝廷衰败的政局,表达作者收复中原的壮志不
得实现的感慨。下片用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的典故,抒写自己遭受投降派排挤、嫉恨的
愤懑,也流露出对南宋朝廷的不满情绪。
全词“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摧刚为柔,于婉约之中洋溢着爱
国激情,形成了独具的艺术特色。
A评集B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以太白诗法,写忠爱之忱,宛转怨慕,尽态极
妍。起处大踏步出来,激切不平。“惜春”两句,惜花惜春。
“春且住”两句,留春。“怨春”三句,因留春不住,故怨春。正壬秋谓“画檐蛛
网,指张俊、秦桧一流人”,是也。下片,径言本意。“长门”两句,言再幸无望,而
所以无望者,则因有人妒也。“千金”两句,更深一层,言纵有相如之赋,仍属无望。
脉脉谁诉,“怨春不语”相应。
“君莫舞”两句顿挫,言得宠之人化为尘土,不必伤感。“闲愁”三句,纵笔言今
情,但于景中寓情,含思极凄婉。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他的豪放激昂的作品固然振奋人心,而婉约含蓄的也同样
出色动人。如《模鱼儿》和《青玉案?元夕》就是。
又云本词“肝肠似火,色貌如花”。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稼轩“更能消几番风雨”一章,词意殊怨,然姿态飞动,
极沉郁顿挫之致。
又云:稼轩词,于雄莽中别饶隽味。……“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多少曲折,惊雷怒涛中时见和风暖日,所以独绝古今,不容人学步。
作者其它作品: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 &&浙ICP备号(1)情感变化:由惜春到怨春。(2分)“惜春长怕花开早”等句揭示作者害怕春去花落,甚至害怕春天花开得太早的心情,因为开得早凋谢得也早;(1分)“怨春不语”等句,借助于屋檐下的蜘蛛网沾惹象征残春景象的杨花、柳絮来留住春天,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惆怅之情。(1分)
(2)下片主要手法是借用典故。先用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的典故,来比拟自己的失意,以蛾眉遭妒忌来表现他对自身遭遇的不平;(2分)又征引杨玉环和赵飞燕死于非命的典故,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对南宋小朝廷的昏庸腐朽,对投降派的得意猖獗表示强烈不满,说他们总有一天要断送了国家也葬送了自己。(2分)
诗歌赏析:
本篇作于淳熙六年(1179)春。时辛弃疾四十岁,南归至此已有十七年之久了。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作者满以为扶危救亡的壮志能得施展,收复失地的策略将被采纳。然而,事与愿违。不仅如此,作者反而因此遭致排挤打击,不得重用,接连四年,改官六次。这次,他由湖北转运副使调官湖南。这一调转,并非奔赴 他日夜向往的国防前线,而是照样去担任主管钱粮的小官。现实与他恢复失地的志愿相去愈来愈遥远了。行前,同僚王正之在山亭摆下酒席为他送别,作者见景生情,借这首词抒写了他长期积郁于胸的苦闷之情。
这首词表面上写的是失宠女人的苦闷,实际上却抒发了作者对国事的忧虑和屡遭排挤打击的沉重心情。词中对南宋小朝廷的昏庸腐朽,对投降派的得意猖獗表示强烈不满。
上片写惜春、怨春、留春的复杂情感。词以“更能消”三字起笔,在读者心头提出了“春事将阑”,还能经受得起几番风雨摧残这样一个大问题。表面上,&更能消&一句是就春天而发,实际上却是就南宋的政治形势而言的。本来,宋室南渡以后,曾多次出现过有利于爱国抗金、恢复中原的大好形势,但是,由于朝廷的昏庸腐败,投降派的猖狂破坏,使抗战派失意受压,结果抗金的大好时机白白丧失了。这中间虽有几次北伐,结果均以签订屈膝投降的“和”而告终。北伐的失败,反过来又成为投降派贩卖妥协投降路线的口实。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匆匆春又归去”,就是这一形势的形象化写照,抗金复国的大好春天已经化为乌有了。这是第一层。但是,作者是怎样留恋着这大好春光呵!“惜春长怕花开早”。然而,现实是无情的:“何况落红无数!”这两句一起一落,表现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落红”,就是落花,是春天逝去的象征。同时,它又象征着南宋国事衰微,也寄寓了作者光阴虚掷,事业无成的感叹。这是第二层。面对春天的消失,作者并未束手无策。相反,出于爱国的义愤,他大声疾呼:“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这一句,实际是向南宋王朝提出忠告,它形象地说明:只有坚持抗金复国才是唯一出路,否则连退路也没了。这两句用的是拟人化手法,明知春天的归去是无可挽回的大自然的规律,但却强行挽留。词里,表面上写的是“惜春”,实际上却反映了作者恢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急切心情,反映了作者对投降派的憎恨。这是第三层。从“怨春不语”到上片结尾是第四层。尽管作者发出强烈的呼唤与严重的警告,但“春”,却不予回答。春色难留,势在必然;但春光无语,却出人意外。所以难免要产生强烈的“怨”恨。然而怨恨又有何用!在无可奈何之际,词人又怎能不羡慕&画檐蛛网&?即使能象&蛛网&那样留下一点点象征春天的“飞絮”,也是心灵中莫大的慰藉了。这四句把“惜春”、“留春”、“怨春”等复杂感情交织在一起,以小小的“飞絮”作结。上片四层之中,层层有起伏,层层有波澜,层层有顿挫,巧妙地体现出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心情。
下片借陈阿娇的故事,写爱国深情无处倾吐的苦闷。这一片可分三个层次,表现三个不同的内容。从“长门事”至“脉脉此情谁诉”是第一层。这是词中的重点。作者以陈皇后长门失宠自比,揭示自己虽忠而见疑,屡遭谗毁,不得重用和壮志难酬的不幸遭遇。“君莫舞”三句是第二层,作者以杨玉环、赵飞燕的悲剧结局比喻当权误国、暂时得志的奸佞小人,向投降派提出警告“闲愁最苦”至篇终是第三层,以烟柳斜阳的凄迷景象,象征南宋王朝昏庸腐朽、日落西山、岌岌可危的现实。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 (宋)程灏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1)这首诗在情调上与中国古典诗词一般写秋日的诗作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诗歌的内容具体说明。(3分)
(2)这首诗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当代哲学大家冯友兰先生最喜欢这首诗。请结合诗句内容,指出这首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基本精神。(5分)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2011·海口市调研测试)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 梁 栋①
前村雨过溪流乱,行路迷漫都间断。
孤洲尽日少人来,小舟系在垂杨岸。
主人空有济川心,坐见门前水日深。
袖手归来茅屋下,任他鸥鸟自浮沉。
【注】 ①梁栋,南宋诗人。此诗大约作于南宋灭亡之前。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颈联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广东省梅州市曾宪梓中学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题型: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暑旱苦热王令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注释①昆仑:传说中的仙山。②蓬莱:传说中的海上仙岛。(1)有人认为诗中“屠”字用得有异趣,试就此谈谈你的看法。(3分)&&&&&&&&&&&&&&&&&&&&&&&&&&&&&&&&&&&&&&&&&&&&&&&&&&&&&&&&&&&&&&&&&&&&&&&&&&&&&&&&&&&&&&&&&&&&&&&&&&&&&&&&&&&&&&&&&&&&&&&&&&&&&&&&&&&&&&&&&&&&&&&&&&&&&&&&&&&&&&(2)刘克庄称此诗“识度高远”,结合诗歌,请简要说明此诗的“高远”。(4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练习卷
题型: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唐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乩后,杜甫曾闲居于此
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德弓形月亮
③故故:常常;频频
1.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0年江西省德兴市四校联考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题型: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老&&&鸦
胡&适
(一)
我大清早起,
站在人家屋角上哑哑的啼
人家讨嫌我,说我不吉利;──
我不能呢呢喃喃讨人家的欢喜!
(二)
天寒风紧,无枝可栖。
我整日里飞去飞回,整日里又寒又饥。──
我不能带着鞘儿,翁翁央央的替人家飞;
也不能叫人家系在竹竿头,赚一把黄小米!
【注】胡适,“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将和倡导者。
1.诗中的“乌鸦”具有什么特点?作者借乌鸦寄寓了什么情感和态度?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3、《摸鱼儿》分析时应扣住“含蓄委婉”。
《永遇乐》分析时可抓住视野开阔、气象恢宏、悲壮慷慨诸特点中一点或几点进行分析。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清平乐??五月十五夜玩月
纤云扫迹,万顷玻璃色。醉跨玉龙游八极,历历天青海碧。&&
水晶宫殿飘香,群仙方按《霓裳》。消得几多风露,变教人世清凉。
注:刘克庄,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词风豪放,多感慨时事之作。
词人用哪些手法描绘太空、月宫怎样的景象?
这首词的末两句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2-23题。
宜州见梅作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注:①此词为黄庭坚被贬至地处西南的边地宜州后所作。②《太平御览.时序部》:“宋武帝女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
22、这首词写梅花很有层次,请结合上阕简要分析。(3分)
&& &&&&&&&&&&&&&&&&&&&&&&&&&&&&&&&&&&&&&&&&&&&&&&&&&&&&&&&&&&&&&&&&&&&&&&&&&
23、请简析下阕“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两句所运用的表达技巧。(3分)
&&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学年吉林省长春二中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题型: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6分)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小题1】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2分)【小题2】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这个问题?(4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年河南省许昌市五校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念奴娇•登石头城①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 寂寞避暑离宫②,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注】①石头城:即金陵城,昔为六朝都城。②离宫: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
1.这首词的景物描写营造怎样的意境?词人借此抒发了什么感慨?。(5分)
2.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文本进行赏析。(6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0年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语文卷
题型: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7—18题。(6分)&&中学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唯有落花知!
注释:①池馆:周围有水池的屋子。②沈郎:即多病的诗人沈约,这里指词人自己。
1.联系全词,简要分析这首词开头两句的表现手法。(3分)
2.词人在下阕表现了怎样的心境?(3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摸鱼儿辛弃疾 答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