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坏的一方面

王安石变法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王安石变法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王安石变法是失败的,具体原因如下:北宋自960年太祖开国,到仁宗时间,由于“三冗”而造成的财政及社会危机已经是很严重了,“变法”越来越成为众多士大夫的心声,1043年,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闻名天下的范仲淹就在宋仁宗的支持进行了“庆历新政”,在革除“三冗”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尝试,虽然失败,但“变法”却获得了更多的士人的支持而成为当时思想的主流。王安石就是在这样大好情况下登上变法的舞台的,但又失败了,其中的原因何在?
首先,翻开中国古代变法史,不管是王安石变法还是其他的变法,我们总是能感觉到变法的涉及面大的惊人,无所不包,并且期望变法的时间是越短越好,好像一下子能够通过几年的变法把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的问题全部解决是的,总认为“变法”是解决一切问题“灵丹妙药”。对变法期望过高,且对其长期性认识不足,急功近利,这总是中国古代变法难以克服的弊病。
在变法之前,王安石对他的变法宗旨抱有很高的期望。他认为变法的关键在于“理财”,“以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共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也”,他一再鼓吹“国用不足者,以未得善理财者故也”,“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我们姑且不说这种论断在当时小农经济占主导的社会正确与否,但无疑王安石的调子太高了,虽宣传了变法,但也招致了更多的后患。本来社会危机是越来越重,农民起义几如欧阳修所形容的“刚去一伙,又来一伙,惶惶不可终日”,由此人们对变法的期望就远远的超出了当时所能够达到的最高极限,但王安石还要利用变法“恢复汉唐盛世”,这简直就是大言欺世,痴心妄想么!对于当时的大部分士大夫来说,既然王安石这样鼓吹,他们也就把王安石的大话当真了,哪怕发现一点新法有危害人民的地方,他们就要求改正,而无论是多好的措施,不可能没有一点瑕疵,对于士大夫们的近乎求全责备的要求,王安石绝对是难以满足的。同时,王安石变法的涉及面有太广,不但有农田水利法、青苗法等农业方面的变法,而且还有保甲、将兵法、“太学三舍法”等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变法,真可谓“事无巨细,无所不包”。为了堵塞士大夫们铺天盖地的批评,王安石又人为的加快了变法的速度,妄想几年内就达到自己预想的结果,怎么不急功近利呢?这样的最终结果会怎样呢?新措施一推出,在实施的过程中就会变样而“民皆怨”,就会招致批评,时间长了,王安石也心灰意懒了,再加上变法领导集团的分裂,不失败也难啊!
第二,由于变法的急功近利,王安石变法中的“生财”措施特别是对人民有益的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在实施中都是蜻蜓点水式的,而“取财”的募役法、市易法、青苗法、免役法、均输法却是实施的非常坚决。农田水利法在实施过程中,兴修了大批的水利工程,使近万顷的田地得以灌溉,利民最大,但却不是新法的重点所在,实施很不得力,因此人民得到的实惠也不多。与之相应,方田均税法结局更加的可悲。本来此法是为了解决“田赋不均”而把全国的土地分为五等按肥沃程度重新定税,这对广大民众应该是最有益的,但自1072年颁布实施不到一年就废止了。剩下的诸法都是对人民百害而无一利,以至于“人情咨怨,无不言其害者”由此“民于是益困矣”。而王安石却总是有“今岁增赋三百万”之类的夸耀,后来王安石的继任者章敦在新法恢复后,专以追求增加财政收入为能。在王安石变法的十几年里,作为阶级斗争晴雨表的农民起义就有35次之多,在此我们不得不怀疑新法对人民的危害是多么巨大!
第三,变法是一件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情,对领导者素质的要求是苛刻的,不是适当者变法还不如不变,同时,变法也是要讲究方法的,方法错误,肯定是越变法情况越糟糕。但反观王安石,我们不能不认为其驾驭变法的能力是有严重缺陷的。王安石少年即有盛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文章见解千古奇绝,发人未见之思,在变法前,不但受到欧阳修、文彦博、韩琦、富弼、曾公亮等三代老臣的赞赏,而且也受到司马光、曾巩等同代人的推崇,是众望所归的变法领袖。“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受其官,唯患其不就也”。但变法过程中,这些人几乎无一例外的全部反对新法,虽然这多少与文人相轻的积习有关,但最主要的还是归因于王安石的刚愎自用,不肯从建如流。同时,王安石选用的变法领导集团无疑是问题多多,主要助手吕惠卿“奸邪不可用”,在变法遇到挫折时,就结党陷害王安石企图取而代之;曾布见风使舵,开始参与诸项新政制定,后见神宗怀疑新法,即迎合之,否定市易法,引起新党内部分裂。此外,王安石“结党为援”争权夺利,对以后产生了恶劣影响。苏轼反对新法害民,本是一翻好意,但新党却制造“乌台诗案”,几陷苏东坡于死地。由于结党,蔡京此类大奸臣最终在王安石的一手提拔下平步青云,以至酿成北宋末年的腐败局面;由于结党,使本为变法服务的争权成为官员牟取私利的工具,以至变法却成为了这种争权夺利斗争的点缀品。
变法是一个大工程,要统揽全局,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不能急功近利,仅仅依靠一腔热血是不行的,要讲究方法,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变法成功的关键。综观中国古代的变法,除了商鞅变法外,几乎所有变法也就那样的几招而已,几千年的变法大戏虽然一直在演出,演员也在不停的更换,但剧目却是一如既往。正如鲁迅所描述的:“试将记五代,南宋,明末的事情的,和现今的状况一比较,就当惊心动魄于何其相似之甚,仿佛时间的流逝,独与我们中国无关”。试想这样,有什么变法能够成功呢?
失败了在大宋王朝积贫积弱的情况下,王安石不怕世人反对进行变法,其富民强国的目的不容怀疑。他不是那种以变法为名博取名利者,也不是那种“公私兼顾”的改革者。但是他的改革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同样为国为民者的反对,最终以失败告终?重要的原因是变法的动机与效果不一致 也许是年轻时读过一些抨击王安石的文章、小说,也许是对苏东坡、司马光诸君太崇拜了,我对王安石的印象一直不好。以后年长一些,明白了看待历史人物应该看他们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像列宁这样的革命导师都在称赞王安石的改革,我也不该对王安石有偏见。但我不明白的是,既然苏东坡、司马光也是一心为国的正人君子,为什么要反对王安石利国利民的改革?君子之争不会是由于私利或个人义气,其原因又何在呢?
近日闲来无事带这个问题“活学活用”地去读书,终于“立竿见影”地有了效果。尽管王安石被称为“拗相公”,不注意生活小节,性格又怪点,但无论从个人操守还是文才来看,都应该属于英才之列。在大宋王朝积贫积弱的情况下,他不怕世人反对(“三不置”精神)进行变法,其富民强国的目的不容怀疑。他不是那种以变法为名博取名利者,也不是那种“公私兼顾”的改革者。但是他的改革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同样为国为民者的反对,最终以失败告终呢?
毛泽东主席曾精辟地论证了动机与效果的关系。动机与效果应该是一致的,如果效果不好不能说动机是好的。如果一个人想为别人赶走头上的苍蝇,用棒子去打苍蝇,把人打死了,能说动机好吗?王安石读书破万卷,但这点道理没弄明白。他提出并实施了不少变法措施,可惜动机不错,效果并不好。
王安石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青苗法,即由政府以低于私人利率的利率向农民贷款,农民以地里的青苗为贷款抵押。王安石在当地方官时这种作法效果不错,在陕西推行时也颇受欢迎。但当推向全国时,却引发了灾难性后果。各地都有固定的贷款准备金,上级下达的任务是要全部贷出去,并完成百分之二十的增值。有了硬指标,官员们就要用硬手段。他们根据农户的经济状况,将之分为不同等级,各自要承担不同的贷款额度,而不论你是否需要。同时,为了保证还贷,又让富户与不同等级的农户结为利益共同体,由富户提供担保或抵押。青苗法实行后连年自然灾害,官员逼债,农户纷纷破产,连富户也无法幸免。这岂不是祸国殃民吗?
均输法与市易法目的在于平抑物价,抑制大商人对百姓的垄断与盘剥。但这项政策的实质是用官商代替民商,岂不知官商比民商更坏。一来民商之间还是有竞争的,垄断程度和能力有限,盘剥程度也有限,但当国家垄断了市场、货源、价格时,其盘剥的对象扩大到民商和百姓。
在这种新法之下,政府官员控制了批发与零售业务,普通商人无论大小要做生意先要经过官员的几道审批关口。交易费用由于贿赂官员而大大增加了,物价上涨不说,许多商人无法经营下去,工商业凋零。除了掌握交易权的官员致富之外,对整个社会和百姓又有什么好处呢?
再如免役法,用交钱代替差役,而且原来享受免役待遇的官户、城市居民、女户、寺观、未成丁等也要交纳助役钱,只有城市六等以下、乡村四等以下贫困户享受全额免纳的优惠。又规定在定额之外,各路、州、县可带征百分之二十的免役宽剩钱,以备灾年免征备用。这个法看上去很美,可以减轻农民负担,使他们专事生产。但在执行中,不少地方官把贫困农户提高到四等以上,城市贫民户提高到六等以上,让穷人也交免役钱。因为确定贫困户等级的权力由官员掌握,当然可以说你不贫困就不贫困,贫困也不贫困。何况,百分之二十的免役宽剩钱又为官员任意增加免税钱的征收开了一个合法的口子。结果免役法引起富人和穷人的一致反对。
任何一种新法,甚至总体上利大于弊的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都可以成为官员鱼肉百姓的口实。王安石的变法的确增加了财政收入。
实行数年后,全国财政收入从宋初的1600多万贯增加到6000多万贯。史书评论“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所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但这种以民穷为基础的国富难以持续,社会怨声载道,民不聊生,仅仅是财政收入增加,又有什么意义呢?
王安石与苏东坡、司马光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正在于王安石看到的是自己的动机绝对崇高,财政收入也增加了,而苏东坡、司马光看到的是新法执行的种种问题及实际社会效果。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结论截然不同,矛盾当然无法调和。
王安石的变法最终失败了,其原因除了遭到上层官僚集团顽固的反对之外,重要的一条是在执行过程中的扭曲。政府把青苗法利率规定为百分之二十,官员擅自提到百分之三十;政府要抑制私商,官员用更坏的官商代替私商;政府要用交钱代替差役,官员就拼命敛钱。无论哪种措施当初的动机有多好,执行的地方官员都可以把自己的私货塞进去。
政策在执行中违背了初衷,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答案补充 今人在评论王安石变法派和苏东坡、司马光反变法派之间的是非曲直时,都认为,反变法派中都是一些君子,而变法派中除了王安石之外尽是一些小人。王安石得不到朝中重臣的支持,只好找那些急于上进的新人。这些人不仅缺乏经验,而且把变法作为进身之阶,参与变法动机就不纯。王安石的重要支持者与助手,如吕惠卿、章敦、曾布、蔡卞、吕嘉向、蔡京、李定、邓绾等,都属于人品不正者,其中绝大多数以后进了《宋史》的奸臣传中,其中蔡京之臭名,大概没人不知道。用一些人品不好、胸怀私心的人进行变法,再好的设想也没用。 从更深层次来看,封建社会的官场腐败是必然的。“千里来做官为的吃和穿”,“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是他们当官的目的。大宋王朝从上至下都烂透了,靠这样的官员去实施新法,新法只能成为他们的又一条生财之道。任凭王安石有几不畏,也无法改变这种官场现实。可惜王安石在制定新法时根本没考虑到这一点,把官员都想象成像他一样为国分忧、为民请命的清官。 历史上的改革大多失败了,变法者下场也不好,这是封建社会的腐朽性决定的。变法毕竟是要巩固而不是消灭封建制度。这就注定了变法与变法者的悲剧结局。
其他回答 (9)
失败了啊,不然怎么会被贬啊
失败了,司马光等保守派DPS太强,挡不住!
失败了,如果成功的话那么我们祖国早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了
我认为应该是失败了,但不是完全的失败,王安石变法由于改革不深入,只是针对皮毛未触及核心和一些改革措施并不合时宜以及王安石自身的人格缺陷等原因未取得设想的成效,而最终流产但王安石变法中的一些措施例如青苗法、市易法等效果虽然不是巨大但毕竟有效果而且流传了下来,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守旧势力所以说不是完全的失败。
王安石发动的变法失败了
失败了,可以参考于张居正变革,邓小平改革,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历史话题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王安石变法到底是好是坏_百度知道
王安石变法到底是好是坏
提问者采纳
占了当时世界的80%,反对因循保守,是明朝的10倍之多.至少着一点功绩我们要给他. 他强调“权时之变”,北宋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据现代专家统计,借以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他被列宁称为11世纪伟大的改革家.认为他的变法消极的最重要原因是封建制度的保守本质.当时那个年代读书人多是地主 官僚 士大夫阶级 所以王公的做法为他们所不容.必然被排斥. 试想如果变法成功将是什么情况,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任用王安石变法,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单从经济角度看他让宋朝富裕了 袁腾飞讲述宋朝的第六代皇帝宋神宗在位时,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王安石变法意义是积极的,国家富庶繁华
那苏轼为啥反对他变法,而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
提问者评价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1)变法的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   (2)应肯定变法的进步意义,它不可能使北宋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但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改革家,值得肯定;(2)王安石能够针对北宋统治错综复杂的积弊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王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1)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
王安石变法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王安石变法究竟是好是坏?
中学的历史书上总是把王安石变法当成正面,但是宋史上却把王安石归为奸臣,究竟真相如何?
变法没有好坏之分吧,只有适合还是不适合国情需要,我之前上学时也觉得王安石是忠直之士(其实哪个变法家不忠心为国呢)但后来看过不少文章,都说他的变法实在是不接地气有种空中楼阁之感,建议楼主这种问题不要问知乎,先看些宋史的书和历史学家的评论文章吧,然后再和知友讨论王安石变法(选择题)
王安石变法(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1小题,)
1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D.改革者本人的决心动摇
2王安石指出:”可见保甲法推行的直接目的在于(&&&
①维持地方治安&&&&&&
②加强中央集权&&
③提高军队战斗力&&&&
④节省军费开支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11412从王安石变法中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以华而不实的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参加经义策论的考试,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
主要是解决财政问题&&&&&&&&&&&&&&&&
B. 选拔人才更注意实用性
C. 否定了科举制度&&&&&&&&&&&&&&&&&&&&
D. 根除了“恩荫”选官的弊端
4(2011年11月北京西城区期中20题)北宋中期社会积贫积弱,政府以节约开支方式解决“积贫”的措施有
A.青苗法&&&&&&&&
B.均输法&&&&&&&&
C.市易法&&&&&&&&
D.方田均税法
5“庆历新政”的中心内容是(&&&
A. 整顿吏治    B. 发展经济   C. 增强军事实力&&&&
D.改革科举制度
6王安石在变法之初就提出“理财为方今先急”,可见其改革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
A.高利贷盘剥&&&&&&&&&&&&&&&&&&&&&
B.土地兼并&&&&
C.农业生产的恢复&&&&&&&&&&&&&&&&&
D.政府的财政困难
8要了解范仲淹改革的基本设想和方案,应该阅读(&&&
A.《三经新义》    &&&&&&&&&&&
B.《答手诏条陈十事》   
C.《岳阳楼记》&&&&&&&&&&&&&&&&&&&
D.《法经》
9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变法措施主要是(&&&
A.保甲法&&&
B.方田均税法&&&
C.农田水利法&&&
D.改革科举制度
10宋辽关系与宋夏关系的相似之处包括(&&&
①&&&&&&&&&&
③&&&&&&
④辽、西夏历次对宋战争均取得胜利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从推进改革的角度看,王安石变更科举及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
①&&&&&&
③认识&&&&&&
④完善太学制度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20101123
&&&&&&&&&&&&&&&&&&&&&&&&
&&&&&&&&&&&&&&&&&&&&&&
B&&&&&&&&&&&
13(2011年1月北京丰台区高三期末11题)王安石变法中,立足于平抑物价、抑制大商人控制市场(&&&
A.市易法&&&&&&&&
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
1420101115《文献通考》记载:“(宋)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下列与材料所反映的情况不符的是
15(善松老师原创)北宋翰林学士范镇曾评论:今行此法是变富人之多取而少取之,……少取与多取,犹五十步与百步。此语评论的是
A.青苗法&&
B.农田水利&&&&&&&
C.& &&&&&
16北宋在澶渊战胜了辽国,却答应每年给辽送岁币。这说明(&&&
A.当时的民族关系和睦    &&&&&
B.北宋以屈辱的代价换取边境的安定   
C.北宋以礼治国&&&&&&&&&&&&&&&&&&&
D.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扭转
172011411&&&
18作为王安石变法的追随者,北宋诗人韦骧写下了“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的诗句,这里他所颂扬的变法措施是(&&&
19(永建老师原创)9972200110001500&&&
20(2008年高考天津文综14题)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此他制定的新法是(&&&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免役收庸法&&&
④方田均税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王安石变法期间,必须轮班为官府充役的河南农民田二得以回乡务农主要得益于(&&&
A.青苗法    B.募役法  &
C.差役法&&&&&&&
22看到图4—1所示名胜,就会想起范仲淹的千古名作。他创作该作品时正值(&&&
A.主持变法踌躇满志   &&&&&&
B.变法遭遇阻力进退两难   
C.变法失败后被贬出朝廷&&&&&&&&
D.变法遭到挫折身陷牢狱
232010919?
24司马光说:“介甫(王安石)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至忠直疏远,谗佞辐辏”。司马光所说的“谗佞”是指(&&&
A.政府中的贪官污吏&&&&&&&&&
B.拥护王安石变法的人
C.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人&&&&&&&
D.变法中得益的农民
25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
A.得到了宋神宗的大力支持    &&&
B.获得了朝野上下的普遍肯定   
C.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D.揭开了王安石变法的序幕
26(善松老师原创)
A.发展经济
B.整顿吏治
C.增强军备
D.重视律令
27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
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B.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28(永建老师原创)
A.&&&&&&&&&&
B.&&&&&&&&&
2920101116
A&&&&&&&&&&&&&&&&
C&&&&&&&&&&&&&&&&&&
30北宋中期土地兼并现象异常严重的主要原因在于(&&&
A. 国家的积贫积弱    &&&&&&&&
B.辽和西夏的侵扰   
C. 统治者对地主的纵容&&&&&&&&&&&&
D.改革的一再失败
31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剩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经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负担过重,影响生产积极性&&&&
B.地主兼并土地,政府财政收入减少
C.采取强化中央集权措施,机构臃肿&&&D.统治者对外扩张,军费开支巨大
32下列措施中,属于以政府借贷的方式收取一定利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是(&&&
C.&&&&&&&&&&
332011124王安石变法后,“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贾集十艘。” 形成“保兵知警守”、“
河淤开亿顷”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
A&&&&&&&&&&&&&&&&&&&&&&&&&
C&&&&&&&&&&&&&&&&&&&&&&&&&&&&&
34(2008年高考四川文综14题)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该法令是
A.青苗法& &&&&B.均输法
&&&&&C.免役法& &&&&D.市易法
35(2011年1月北京丰台区高三期末10题)右图中E处应填写(&&&
37.(2011年11月北京西城区期中20题)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意图是
A.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和农民的反抗&&&&&&
B.改革科举选拔人才
C.抑制地主和高利贷者的层层盘剥&&&&&&
D.解决中央财政困难
38(2012年3月宁波“十校”联考)“令三司出炭四十万,减半价鬻与贫民,非惟抑高价,且济人民。”
这段文字最有可能出自
A.《史记》&&&&&&&&&&&&&&&&&&&&&&&&&
B.《唐六典》&&&&&&&
C.《宋史会要》&&&&&&&&&&&&&&&&&&&&&
D.《清史稿》
39在王安石新法推行的过程中,最大的阻力来自于(&&&
A.大地主&&&&&&
B.中小地主&&&&&&
C.农民&&&&&&&
40王安石对科举考试改革的核心是(&&
A.科举考试重视实用&&&&&
B.通过学校培养选拔人才
C.考试不再考儒家经典&&&
D.大力发展军事教育
41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这表明他推行保甲法着眼于(&&
& &&A.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
B.防止农民的反抗斗争
C.打击朝廷的腐朽势力&&&
D.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
42能够体现王安石变法“民不加赋而国用饶”思想的措施是(&&&
①均输法&&&&
②市易法&&&&
③青苗法&&&&
④方田均税法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43(2011年10月湖北鄂州摸底17题)“”&&&
44(2010年11月北京西城区高三期中22题)王安石设想其变法的理财方针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有
①清查逃避土地税的“隐田”& & &&②向享有特权的官僚地主征收免役钱
③农户按高下出资兴修水利& &&&
&&④向农民贷款,收取较低的利息
A.①②③&&&&&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45(2012年1月西安市一模26题)
&&&&&&&&&&&&&&&&B
&&&&&&&&&&&&&&&D
4620101017“……”&&&&&&
&&&&&&&&&&&&&
4720101116
& A&&&&&&&&&&&&&&
& C&&&&&&&&&&&&&&
48“将兵法”的推行(&&&
A.形成了“兵不识将、将不知兵”的局面   B.造成了兵丁数额的年年剧增  &
C.彻底扭转了西北边防的被动局势&&&&&&&&&&&&
D.改变了兵将脱节、战斗力薄弱的局面
49造成北宋初期兵丁数额年年增加的因素并不包括(&&&
A. 政府将各地流民编入军队    
挑选地方精兵编入禁军   
C. 边防大量屯兵以应付辽的侵扰&&&&
D.“守内虚外”的军事部署
50(2011年4月海口调研8题)岳飞在《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胡虏”、“匈奴”应该是&&&
A.女真人&&&&&&
B.匈奴人&&&&&&&&&&
C.党项人&&&&&&&&&&
51.(2011年11月北京西城区期中19题)北宋中期,“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如某人为“吏部郎中、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吏部郎中是官,龙图阁学士是职,知开封府才是实际职务。宋代这样做的影响是
A.提高了行政效率&&&&&&&&
&&&&&&&&&&
B.完善了宋朝的科举制度
C.加重了财政负担&&&&&&&&&&&&&&&&&&
D.解决了藩镇割据的威胁
试题篮生成的新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王安石被称作“拗相公”变法的决心非常坚定,D错误。导致变法失败的原因在于守旧派反对,新法的部分措施不合理且执行中发生偏差,加上支持变法的宋神宗去世。
2.C&&&&&&
解析:“足以除盗”体现维持治安;“可渐习其为兵……人人能射”反映军队战斗力提高;“省养兵财费”体现节省军费开支,均属直接目的。②加强中央集权不能直接体现。
3.B&&&&&&
解析:王安石变法非常关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采取措施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规定进士科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等。分析各选项,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为了选拔人才更注意实用性,本题选B项。
4.B&&&&&&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政府以节约开支方式解决“积贫”的措施”和所学史实均输法就是通过政府直接采购宫廷用品,来减少开支。
5.A&&&&&&
解析:简要回顾课本知识即可,范仲淹认为改革的中心问题在于吏治的整治。
6.D&&&&&&
解析:促使朝廷决心变法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家贫困。
7.C&&&&&&
解析:首先要注意语句的转折词——“然而”,正确理解材料中梁庚尧的观点,它是说“市易法”一方面表现为“社会政策”,即“摧制兼并”,另一方面表现为“财政政策”,这才是其“真正本质”。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和题目所给的选项,对“财政政策”予以理解。王安石变法的举措,包括“市易法”,是开源增收,而不是节流增收,A项错误;B、D属于社会政策的范畴,不符合题意。
8.B&&&&&&
解析:简要回顾课本知识即可。
9.B&&&&&&
解析:B项要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危害了大地主大官僚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和破坏,这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10.A&&&&&&
解析:突破口在④,澶渊之战北宋打了胜仗,因此④错误,而①②③均符合当时北宋民族关系的状况。
11.A&&&&&&
解析:注意题干中“推进改革”的条件限制,变革科举和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为改革培养人才、统一认识、营造舆论,而非改革教育体制本身。
12.D&&&&&&
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13.A&&&&&&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宋朝王安石变法措施中抑制大商人控制市场的是重负设置市易务。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14.D&&&&&&
解析:本题考察中国古代的宋太祖改革。北宋军队人数众多,机构臃肿,士兵素质较低,并没有形成富国强兵。A项从“尽收天下劲兵”一句看出。B项从收笼兵权的意义分析,可以得出。C项中“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可以得出。
15.A&&&&&&
解析:青苗法的实行,使农民度过粮荒的难关,免受富人的高利贷盘剥,让富人的利益受到损失,而且损失还不小,达50%。
16.B&&&&&&
解析:军事上取得胜利,反而要送岁币,体现北宋被动防御的方针,A C D表述错误。
17.A&&&&&&
解析:根据所学,北宋初年对兼并土地采取放任态度。地主占有大部分土地,自耕农不多,而且成为兼并对象,三分之一的自耕农沦为佃农。地主还采用各种手段隐瞒田产,少交赋税。北宋中期,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但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真正纳税的土地仅占耕地总数的十分之三左右,财税收入锐减。为了解决财政困难,政府不断增加赋税。由于富者有田无税、贫者产去税存,中小农产的赋税沉重。王安石变法“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调整封建国家与官僚大地主的关系,将豪强地主隐瞒的大量土地被清丈出来,他们不得不据实纳税;打破了大商人垄断市场的局面等。
18.B&&&&&&
解析:通过诗句“河淤开亿顷”的内容可直接判断。
19.A项地主兼并土地确实会影响到政府在赋税方面的收入,但题干材料明确反映出当时政府的收入急剧增加,因此可以排除;B是事实,但不是造成政府收支不平衡的原因;D项有一定迷惑,“军费开支巨大”确实是造成北宋政府入不敷出的主要原因,但前半句“统治者对外扩张”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由于过度加强中央集权,官僚队伍臃肿膨胀,军队人数剧增,朝廷开支不断扩大,C正确。&&&&&&
20.D&&&&&&
解析:纳庸代役是唐代实行的政策,和王安石变法无关。
21.B&&&&&&
解析:与徭役有关的只有B和C,而王安石的改革措施是募役法,也即免役法。
22.C&&&&&&
解析:联系《岳阳楼记》的内容及范仲淹的经历即可作答。
23.B&&&&&&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出宋神宗对变法的态度是热一把冷一把,即摇摆不定。
24.B&&&&&&
解析:“忠直疏远,谗佞辐辏”的意思是“忠直”的人疏远王安石,而“谗佞”的人则围绕着王安石为中心。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故认为支持王安石变法的人就是“谗佞”之人。
25.D&&&&&&
解析:支持范仲淹的是宋仁宗;反对改革的人非常多;改革失败,积贫积弱局面没有变,ABC错误,但“庆历新政”揭开北宋改革的序幕。
26.B&&&&&&
解析:十条改革主张中前四条都是关于官员的选拔与任用问题。可见,范仲淹认为当时改革的中心问题应是整顿吏治问题。
27.B&&&&&&
解析:从题干中的“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等信息可以作出判断。
28.B&&&&&&
解析:从材料中“北宋初期”“将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可以判断这是指实行更戍法带来的兵将脱节、战斗力薄弱的弊端,而王安石变法中针对性的措施即是将兵法。
29.B&&&&&&
解析:本题考察中国古代的王安石改革。这是王安石变法中“市易法”的内容之一。熙宁五年三月,颁行市易法。开封设置市易务。市易务根据市场情况,决定价格,收购滞销货物,待至市场上需要时出售,商贩可以向市易务贷款或赊购货物。其后又将开封市易务升为都提举市易司,作为市易务的总机构。
30.C&&&&&&
解析:只要联系北宋立国政策“不抑兼并”即可作答。。
31.C&&&&&&
解析: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主要原因在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弊端。
32.A&&&&&&
解析:注意“政府借贷”的条件限制,青苗法是政府借贷给农户,市易法是政府借贷给小商贩,国家财政收入因增收利息而增加。
33.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王安石变法措施作用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保兵知警守”、“
河淤开亿顷”和所学史实是因为采取保甲法,农民在农闲时忙于军事训练,维护了社会治安;通过政府鼓励生产兴修水利的措施保障了农业生产环境。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34.D&&&&&&
解析:该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对王安石变法内容的理解、准确把握的能力。材料要求回答直接损害商人利益的法令,A项限制了高利贷的盘剥,B项均输法教材没有讲到,C项损害了官僚地主的利益,D项限制了商人对市场的控制。青苗法内容是每年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以后偿还。均输法设发运使总管东南六路的赋税收入,掌握供需情况以及需要供办的物品,存储备用,既保证了朝廷在物资方面的需要,又节省了购物钱钞和运费,还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但均输法只在局部地区试行。免役法规定,各行商铺依据赢利的多寡,每月向市易务交纳免行钱,不再轮流以实物或人力供应官府。市易法平价收购市上滞销的货物,从而防止商人垄断的出现,故D项符合题意。
35.C&&&&&&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北面是辽国,西北是西夏的王朝是宋朝时期。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36.B&&&&&&
解析:王安石的这段言论反映了其教育和科举制度改革的思想,选项中③、④是改革的育才措施,符合题意。①中的整顿吏治应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主要措施,不是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材料中王安石认为原来的科举考试“败坏人才”,要加以改革,故②中恢复科举制度的表述是错误的。
37.D&&&&&&
解析:本题考查了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根据所学知识变法的目的在于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巩固和加强封建统治,应选D项。
38.C&&&&&&39.A&&&&&&
解析:王安石变法中的理财措施如方田均税法、青苗法、募役法主要抑制的是豪强地主的势力,因此招致他们的强烈反对。
40.A&&&&&&
解析:B容易造成干扰,问题是以前的学校也有培养选拔人才的功能。王安石科举考试改革的出发点是为改革培养实用的人才。“实用”成为人才培养的核心。
41.B&&&&&&
解析:关键在于弄清“寇”是对农民起义的贬称。
42.A&&&&&&
解析:注意“民不加赋而国用饶”意味着是理财富国方面的措施,当然其设想还要符合人民负担没有增加的前提,均输、市易法、青苗法和方田均税法都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其打击的主要是豪强地主、大商人的利益。
43.B&&&&&&44.D&&&&&&
解析:“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即不增加百姓的负担而增加国家的收入。③由农户出资兴修水利自然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所以排除。答案为D.
45.B&&&&&&46.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进行完整、准确的解读的能力。材料中主要在论述冗兵的问题,故ACD都符合题意,而B项中的冗官在材料中没有明确体现,可排除。
47.D&&&&&&
解析:根据所学史实商鞅变法措施中有废井田,开阡陌封疆,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改变了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而王安石变法是在北宋中期进行的改革,旨在通过调整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故未能改变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度;所以此题应该选择D。
48.D&&&&&&
解析:A是原先更戍法造成的问题,“将兵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克服这种兵将脱节的弊病,提高军队战斗力,与B无关,而C中的“彻底扭转”不符合史实。
49.D&&&&&&
解析:收编流民、加强禁军、对辽用兵都会造成兵丁数目的扩增,D是军事部署,仅涉及军事重心的调整,与兵员增加与否无关。
50.A&&&&&&
解析:岳飞是宋代时期的人物,结合时代背景可知,当时主要是宋金矛盾,金国源于女真族,答案为A。
51.C&&&&&&
解析:本题考查了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根据所学知识,宋代官名相当于现在的行政级别,仅用于确定待遇,官名和实差大多数情况下是无关的。职是指馆职(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秘阁等的职位),加上些虚衔如大学士,学士等,来表示高级文官的清贵地位。差遣才是真正的职权所在,一般都带有“判、权、知、直、监、提举、提点”等字,理论上算是临时性的职务。光有官名而没有差遣,就好比今天的处级科员一样,待遇上去了但毫无实权。本题选C项,造成人浮于事、机构臃肿的现象,成为社会沉重的负担。A项说法错误,宋代官制的设置不利于行政效率提高;B项材料所述是官制与科举制度无关;D项错误。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安石变法的措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