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男装有几个品牌经过几个安提阿教会

第廿六章 保罗的传道旅程
第廿六章 保罗的传道旅程
圣经导读:
第一次旅行布道:徒十三1~十四28
第二次旅行布道:徒十五36~十八22
第三次旅行布道:徒十八23~廿一26
保罗的罗马之行:徒廿一27~廿八31
犹太教徒扫罗
保罗原名扫罗,他是正统的犹太人,属便雅悯支派,生在基利家的大数,就是现在地中海东北角的一个城市。他自小接受严格的犹太教训练,懂得希伯来文、亚兰文和希腊文;并且努力学习旧约圣经,还在当时极负盛名的律法师迦玛列门下受教,成为非常严谨的法利赛人,为犹太教发热心,可以由两件事看出保罗的热心程度:第一件,是他对自己非常严谨,他严守律法,以致他敢夸口说,自己在律法上是无可指摘的,这种自夸,是一个典型的犹太教信徒的表现。
  第二件,是他忠于犹太教,所以他憎恨基督教,并四处逼迫基督徒,甚至从大祭司那里取得权柄,可以任意抓取基督徒,又在会堂里鞭打他们。当教会历史上第一位殉道者司提反受害时,保罗就站在旁边观看,并且拍手称庆(徒廿二19~20)。不过司提反死时的安详、平静,及死前为迫害他的人所做的祷告,却在保罗心中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保罗一直认为自己的逼害基督徒,是在为神大发热心,但是,却没有想到,耶稣竟然向他显现,这显现改变了他的一切,包括他的信仰、思想和命运!
大马色的异象
这件事发生在他往大马色的路上。他去大马色的目的,是要捉拿基督徒,突然,有大光四面照着他,这光比正午的太阳更亮,使他仆倒在地,然后有声音对他说:「扫罗、扫罗,你为什么逼迫我?你用脚踢刺是难的」(徒廿六14)。刹那之间,保罗明白耶稣是主,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确实是逼迫主、拒绝主。从那刻起,他便蒙召为外邦人的使徒,要在外邦人和君王并以色列人面前,宣扬主名。不久,他便开始在大马色的各会堂里宣扬耶稣,保罗的证道大有能力,使得犹太人恨得想要杀他,大马色的门徒知道犹太人的计谋之后,便暗暗地将保罗送走了。
  保罗逃到耶路撒冷,但那里的门徒,因为都知道保罗曾经逼迫教会、残害信徒,所以大家都不肯接待他,惟有巴拿巴例外。巴拿巴原是被圣灵充满、大有信心的信徒,他接待保罗,并且把他介绍给使徒彼得、雅各和约翰,并把保罗悔改信主的经过,及在大马色如何放胆传讲耶稣的事都讲给使徒听,使徒这才接纳他。保罗在耶路撒冷期间,仍然放胆传讲耶稣,犹太人又想杀他,门徒便把他送往大数去了。
增长的安提阿教会
在这个时候,一些因司提反事件而逃到安提阿的门徒,也向当地的希腊人传讲耶稣。结果,很多希腊人都信了主,成为教会历史上第一个由犹太人和外邦人联合组成的教会,一般人就称她为「安提阿教会」。
  耶路撒冷教会听见安提阿教会兴旺的光景,便差派巴拿巴去看个究竟,巴拿巴在那里劝勉弟兄姊妹,又带领多人归主。后来,巴拿巴前往大数,见着保罗,便带保罗到安提阿教会一同事奉主。两人在安提阿停留了一年,教会一天比一天兴旺,人数也一天比一天增多,人们就给这群人取了个特别的名称:「基督徒」。后来逐渐成为信从基督,跟随基督者的专有名称。
  在一次聚会中,神的灵感动安提阿教会的领袖们,要他们差派巴拿巴和保罗去外地宣教。经过禁食祷告,教会领袖们按手在他们头上,差派他们出去(徒十三1~3),保罗和巴拿巴便开始了他们第一次的宣教旅程,安提阿教会也成了教会历史上第一个向外差传的宣教中心。
第一次宣道旅程
保罗和巴拿巴带着马可向西出发,首先搭船往居比路,就是现在的塞浦路斯岛,然后经过全岛到帕弗,再乘船往旁非利亚,它的位置正好非常靠近保罗的家乡基利家。然后,到了别加,再往北行上彼西底省的安提阿,这个安提阿与叙利亚的安提阿不同。在那里,他们受到犹太人逼害,便向东逃往吕高尼省的以哥念,后来又逃往路司得和特庇,最后回到叙利亚的安提阿。第一次宣教旅程的范围,基本上仍是在保罗家乡附近。其中有四点是值得注意的:
一、在帕弗,使徒和行法术、抵挡真理的以吕马发生对抗,保罗靠着圣灵的大能胜过了以吕马。从此,保罗的恩赐与灵力才显明出来。以前,圣经对他们的记载是「巴拿巴与保罗」,这件事以后,就改称为「保罗和巴拿巴」,足见保罗已取代了巴拿巴的位置,成为重要人物了。
  二、在保罗和巴拿巴的宣教旅程中,开始时,他们都是先到犹太会堂,向犹太人讲道,一直到彼西底,一些不肯悔改的犹太人鼓动众人,毁谤神的道。保罗便说:「……只因你们弃绝这道,断定自己不配得永主,我们就转向外邦人去」(徒十三46),从此,他们的宣教对象也包括了外邦人,并有多人悔改归主。
  三、这次旅程中的主要阻力仍是来自犹太人。他们走到哪,犹太人也追到哪,并且挑唆众人,拦阻他们讲道,甚至用石头打他们!在那段时间,罗马政府对基督教,倒是没有什么压迫,因为他们认为基督教只是犹太教里的一个支派,而犹太教是被罗马政府允许存在的。
  四、在回程中,他们没有直接从特庇沿陆路返回安提阿。也不顾犹太人的迫害及旅途的辛劳,反倒调转头循原路回去,再回每一个城,以坚固这些地方信主弟兄姊妹的心;又在新成立的教会中,按立长老,好让羊群有牧人!由保罗和巴拿巴的身上可以看到一个属灵的原则:宣教士的角色和地位是开荒,使信徒被训练成为领袖,教会有人治理后,就离开让他们自立,使教会继续成长。
耶路撒冷会议
保罗第一次的旅行布道,范围虽然不算广,但吸引了不少外邦人归主,并成立了教会。就在他返回安提阿教会述说神的引导,及神向外邦人所施恩典的同时,教会也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就是外邦人和犹太律法之间的冲突。
  原来,有几个弟兄从犹太到安提阿来,对会众说:「你们若不按摩西的规条受割礼,不能得救」(徒十五1),这是很严重的问题,因为安提阿教会里有许多外邦人的信徒,他们到底是否得救了呢?保罗和巴拿巴为此和这些弟兄争论。
  教会为了平息争论,并对这件事取得一致的看法,便叫保罗和巴拿巴、及引起争论的几个人,一同上耶路撒冷去见使徒和长老,大家开会解决问题,这是教会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会议,彼得、保罗和其他人都先后作见证,证明神确实赐下圣灵给未受割礼的外邦人,显然神已接纳了他们,赐救恩给他们了,既然如此,没有理由坚持受割礼才可以得救。最后他们的结论为得救是基于耶稣的恩典,而不是因为守律法或行割礼。
  同时,他们决定写信给众外邦教会,告诉他们毋须遵守法利赛教派那些严谨的规条,因为这些只是犹太人的文化而不是救恩。为了保持犹太信徒和外邦信徒之间的交通,有几点是盼望外邦信徒遵守的,「吩咐他们禁戒偶像的污秽和奸淫,并勒死的牲畜和血」,因为这些都是犹太信徒认为最不洁净的;这个争论到此算是告一段落,获得解决了。
第二次宣道旅程
大约在主后五十年,保罗因为想念前次宣道所建立的教会,就开始他第二次的传道旅行。这一次,因为保罗和巴拿巴两人意见不同,以致分道扬镳,巴拿巴带着马可一齐走,而保罗则带着西拉上路。此次,保罗从陆路出发,走遍叙利亚和基利家,坚固众教会,然后一路西行,经特庇到路司得,在那儿拣选了提摩太,专心训练他,使提摩太后来成为教会的领袖。
  保罗和西拉经过以哥念,便一路四行,在圣灵特殊的引导下,经过加拉太和弗吕家,圣灵禁止他们在此讲道,于是顺服圣灵的带领,走到每西亚省的边界。但正想北上庇推尼省时,圣灵又再次禁止他们,只好越过每西亚省,来到了特罗亚省,就是现今小亚细亚最西边的一个城市。当天晚上,保罗就看见了马其顿的异象,福音也因此由亚洲伸展到了欧洲。
  所谓的马其顿异象,就是那天晚上,保罗在异象中看见一个马其顿人,这个人请求保罗过去帮助他们。在当时马其顿是被罗马所统治的一个省份,位于欧洲,也就是现在的希腊北部,与小亚细亚只有一海之隔。当保罗看出是神的呼召,便从特罗亚开船,登陆马其顿,在腓立比展开传道的工作。
  这段在欧洲的传道旅程,真是困难重重,先是在腓立比,有一个被污鬼附身的女人,她的主人利用她身上的污鬼行法术,大赚其钱。因为保罗把污鬼从这女人身上赶出去,主人失去了他的敛财工具,就迁怒于保罗和西拉,煽动众人将他们带去见官,又把他们下在监里。然而,主拯救了他们,并且带领狱卒一家信主。后来,保罗指出自己有罗马公民的身份,所以官长不敢再难为他们,只有劝他们离开。之后,保罗跑到沿岸几个城市传道,包括帖撒罗尼迦、庇哩亚、雅典和哥林多,每到一处,保罗和西拉总是先探访犹太人的会堂,然后才向外邦人传道。
  但那些硬着心的犹太人,却到处惹事,拦阻保罗和西拉的工作,保罗传讲耶稣是主、是神的儿子、是基督,犹太人则不愿意接受这么一位卑微的君王,也怕如此传讲会引来罗马政府对犹太人的逼迫。所以,这些犹太人千方百计地阻止他们,但保罗与西拉忠心事主,不畏艰难,藉圣灵的大能,在当地产生极大的影响力,甚至被人称为是「搅乱天下的」。
  保罗在欧洲的几个城市里,都建立了教会,尤其是在哥林多,保罗在那几一共住了一年零六个月,然后便开始回程。在回程中,保罗乘船抵达以弗所,以弗所的人希望他多留些日子,但保罗没答应,只答应还会再来,便乘船上耶路撒冷,然后回到安提阿,完成了第二次的宣道旅程。
第三次宣道旅程
过了不久,保罗为遵守他对以弗所人的诺言,并顺便探望自己建立的教会,又开始他第三次的宣道旅程,那时大概在主后五十二年。保罗是从安提阿出发,经过加拉太、弗吕家,到达以弗所,在那里一共停留了两年多的时间,可以说,以弗所是他第三次旅程中最重要的传道地点。
  以弗所人原是信奉女神亚底米的,可是很多人听福音改信了基督之后,那些靠制造亚底米神银龛而发财的人,无形中减少了很多生意,他们便煽动众人攻击保罗。最后好不容易才由以弗所的书记,将这乱象摆平,保罗也离开了以弗所,到马其顿去,在希腊的亚该亚省住了三个月,大半时间是在哥林多。之后,他们又回到马其顿,再乘船回特罗亚,沿小亚细亚西南的海面返回推罗,赶到耶路撒冷去过五旬节。
  保罗这第三次的传道旅程,真是经历了不少的辛酸,我们可以从他的书信中看出一二。另外,在使徒所传讲的福音,更可以看出,圣灵对他的带领,圣灵在他身上的工作,以及神怎样藉着他的忠心和努力拓展他的国度。
被捆锁的预言
在到达耶路撒冷之前,圣灵指示他,其他弟兄姊妹也有感动:保罗在耶路撒冷将要受到捆绑(徒廿23)。果然,保罗到达之后,就有犹太人怂恿群众去抓他,想要杀他,幸而有罗马的千夫长及时拦阻,只用两条铁链将他扣往,鞭打一番。后来,他们发现保罗是罗马公民,就不敢再欺压他,准备按罗马法律审问他。保罗终于被带到罗马,他并以公民的身份要求向该撒上诉,最后在那儿被关了两年,在两年当中,保罗利用每一个机会,向罗马人传福音,诚如他自己所说:「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将福音传开。」那时大约是主后六十一年,到主后六十六年左右,保罗再被监禁以致殉道。
  保罗的一生,是将自己全然摆上奉献给神,他走到哪里,便把福音带到哪里,无论是生是死,都为彰显基督。难怪他能充满自信他说:「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保罗靠着圣灵的能力,终于完成神所托负他的使命。
<font color=".保罗在那几处经文提及他的大马色异象?是什么理由促使他提起这段经历?
2.试比较耶路撒冷教会与安提阿教会有何不同?
3.由于教会接纳了外邦人,教会产生了那些争辩?
4.从巴拿巴的身上是否可以学到什么与人同工的原则?
5.当保罗知道往耶路撒冷之行会使他遭受监禁时,他的反应如何?
参考图表:
保罗第一次宣道旅程图(图十一)
保罗第二次宣道旅程图(图十二)
保罗第三次宣道旅程图(图十三)
保罗往罗马行程图(图十四)
新约书信的写作地点(图十五)下一篇:&&上一篇:
&&&录入:华美&&
责任编辑:华美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众说纷纭Comments
相关评论共有
最新影视 - 福音影院
赞助商链接
作者:谢迦勒&&2008-04
作者:华美&&2013-10
作者:华美&&2014-02
作者:未知&&2013-11
作者:邹辉&&2012-02
作者:tianyoucn&&2013-06
作者:耶米玛&&2014-02
作者:华美&&2013-10
作者:庄汉夫 &&2011-06
作者:林时新&&2011-04
Copyright &#169; 旷野呼声
| 联系邮箱:kuanye.
版权声明:凡来源处注明为“本站原创、旷野呼声作者、原创投稿旷野呼声”的文章需经本站同意才允许转载(转载时需注明来自旷野呼声),否则即被视为侵权行为。
对于非本站原创的文章可以允许转载,但是原作者与来源不可更改。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及读者投稿,如果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文章报道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安提阿学派_百度百科
安提阿学派
安提阿学派(Antiochene School)古代以安提阿教会为中心的学派,与亚历山大学派对立,主要代表有安提阿宗主教保罗(撒摩撒塔的)、路济安(安提阿的)、马尔塞鲁、金口约翰、德奥道罗、聂斯脱利、狄奥多莱等。
该学派诠释《》注重字面意义,与亚历山大学派的寓意解经不同。在的教义上该学派主张三位的区别仅在于分工形式的不同(如创造天地,降生救赎,圣化人类等)。关于上帝的神性其主张与撒伯里乌主义相类似,但该派自己坚决否认两者的观点是同一性质的。强调上帝只有一位,强烈反对倾向。强调耶稣的人性,不称圣子为“逻各斯”(上帝的道),而只称上帝圣子降生为人(与普通人相同),称圣灵为圣父、圣子之灵(这主要是撒摩撒塔的的观点)。该学派与亚历山大学派在基督论问题上具有明显的区别,五世纪进行过激烈的争论。因强调基督的人性被指责具有忽视神人两性的密切结合的倾向。在伦理方面侧重实际生活中的自我修养。同情聂斯脱利和贝拉基的说法。431年以弗所公会议谴责聂斯脱利以后该学派渐渐衰弱。[1]圣经知识——保罗布道_百度知道
圣经知识——保罗布道
保罗三次旅行布道路线 1、第一次旅行布道:从安提阿出发——西流基——塞浦路斯——撒拉米——帕弗——旁非利亚的别加——彼西底的安提阿——以哥念——吕高尼的路斯得——特庇——然后回到路斯得、以哥念、安提阿去,坚固门徒。(徒13:1—14:28) 2、第二次旅行布道:从安提阿出发——叙利亚、基利家——特庇——路斯得——经过弗吕家、加拉太——越过每西亚——特罗亚——腓立比——帖撒罗尼加——庇哩亚——雅典——哥林多——叙哩亚——坚革哩——以弗所——耶路撒冷——安提阿(徒15:36—18:22)。 3、第三次旅行布道:从安提阿出发——经过加拉太、弗吕家——以弗所——马其顿——希腊——腓立比—特罗亚——米利都——哥士——罗底——帕大拉——推罗——耶路撒冷(徒18:23—21:17)。 详细:   第一次:约从公元45年起,保罗由巴拿巴和马可陪同,从安提阿出发,访问了塞浦路斯岛,并经居比路到小亚西亚中心的加拉太省(Galatia)的几个主要城市,在那一带建立了教会。期间他们遭到过犹太人的迫害,也碰到了守摩西律法和犹太仪礼同接受福音的关系问题,尤其是非犹太人如何接受福音加入教会的问题。这在耶路撒冷会议上得到了解决。   第二次:在耶路撒冷会议后不久,约从公元50年起。保罗由西拉陪同,再度访问了他早先建立的教会。这个时期主要向希腊传福音。当时,圣灵禁止他们在亚西亚讲道,保罗就穿过小亚细亚的西部地区来到特罗亚(Troas),后来听到了马其顿的呼声(参徒第16章),保罗就乘船到马其顿,那是他第一次踏上欧洲的疆土。于是他们将福音初次传入了欧洲,并且大有果效。他们在那里建立了腓立比和帖撒罗尼迦的教会,也在庇哩亚和西方文明的诞生地雅典传道。在哥林多他们不仅建立了教会,住了两年,并且保罗还写了几封书信。   第三次:约从公元54年至57年,保罗从哥林多回安提阿一段时间后又进行旅行布道,保罗再次到以弗所,当时那里的教会根基已经稳固。他在那里住了三年,并以此为中心努力巩固各地教会,从而使以弗所成为了当时亚西亚最大的布道中心。保罗离开以弗所后又重访了马其顿和亚该亚各教会,并写了重要的哥林多书和罗马书。此后他打算去西班牙,其间为了加强各地区教会之间的肢体关系,保罗约在公元58年春先到了耶路撒冷。然而,保罗在耶路撒冷却遭到一些犹太人的反对,并被罗马帝国当局逮捕,于是他在该撒利亚被囚两年后又被解往罗马坐监两年。保罗约在公元60年到达罗马,当时有路加等陪伴他(徒28:30)。保罗抵达罗马后,必须等候审判,在那段时间中,他获得了向罗马人传福音的机会。虽然当时有百般困苦,但他仍与教会联系,从罗马书中,可见保罗与住在罗马的信徒领袖已很熟悉。他在那里还写成了一些书信(弗、西、门、腓)。但是,自罗马皇帝尼禄开始迫害基督教(64年)之后,就再也没有任何有关保罗的消息了。据说,公元64年保罗在尼禄迫害时殉道,也有记录说保罗在两年后被释放,后到西班牙去传福音。   可以说,保罗在他的三次旅行布道中,在许多地方建立了教会,他不但亲自牧养他们,而且即便是离开了也会时常关照、纪念。保罗的布道为教会树立了正确的信仰观,不但使他们相信弥赛亚确已来临,并且受死、复活了,而且主张外邦人可以以自己的身份接受福音和洗礼。   通过对保罗的布道以及当时一些史实的了解,今天的我们可以明白从耶稣开始,到保罗向外邦人宣教为止,基督教是如何发展成一个独立于犹太教的宗教。虽然最初的信徒都是来自于犹太教的教徒,但后来也有许多信徒是来自于非犹太人的外邦人,在保罗的第三次布道旅途时期,外邦信徒的人数已远远地超过了犹太信徒。可见,基督教的传播在有神奇妙作为的同时,也有那些为福音不惜付出自己一生心血的传道者的功劳。相信,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像保罗那样的宣教者,都会有何乎主用的时代工人,他们不仅会成为时代的先锋者,更是上帝的宣道者。   基督教向外宣教的成功离不开圣灵的作为,也离不开使徒们全身心的奉献,下一期我们将具体介绍有圣灵工作的五旬节和使徒们召开的耶路撒冷大会的具体内容,以便于我们更全面的理解初期教会的宣教。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保罗走两 与关系啊
圣经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网站已升级,请返回首页!
您当前位置: >>
>> 浏览文章
使徒行传系列查经(十五)-- 保罗到哥林多和以弗所传道
读经范围:18章1--23节
一、保罗到哥林多传道遇见了亚居拉和百基拉
18章l--4节:&&&这事以后,保罗离了雅典,来到哥林多。遇见一个犹太人,名叫亚居拉,他生在本都。因为革老丢命犹太人都离开罗马,新近带着妻百基拉从意大利来。保罗就投奔了他们。他们本是制造帐棚为业。保罗因与他们同业,就和他们同住作工。每逢安息日,保罗在会堂里辩论,劝化犹太人和希腊人。&
1)哥林多:为亚该亚省的省会,为当时希腊第一大城。雅典是以教育著名;哥林多为政治集权的中央,也是通商口岸,交通便利,商务极盛。对各地而来的商人旅客,乃布道良机。但该地淫风流行,奢靡邪恶,罪恶极深。但比雅典的智慧人较易得救。
2)&革老丢命犹太人都离开罗马&,这&革老丢&是罗马的该撒(意皇帝)。他下令,命犹太人都离开罗马,说明了当时的政局。实际上乃是主用他在这里所作的来为着他建造教会的职事(指保罗)。即让亚基拉和百居拉来到哥林多谋生,从事织帐棚的工作。保罗得以投奔他们一同劳动。
犹如神在《路加福音》2章1--7节所作的。通过该撒亚吉士督所作的。出了一道诏谕,叫普天下的人都申报户口。这时,约瑟就从加利利的拿撒勒城上犹太去,到了大卫的城伯利恒,带了已许配给他并且已经从圣灵怀孕的马利亚一同去。并且在那里生了孩子,以应验基督出生的预言。
3)亚居拉和百基拉是以制造帐棚为业的。保罗因与他们同业,就投奔了他们,就和他们同住做工。这个报道要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保罗自从蒙召成为使徒后,神要他在外邦人和君王并以色列人面前宣扬主的名。传福音建立教会是他在主面前的属灵职事。但是,保罗在信主之前到底是干什么的(职业),圣经别处没有记载。但在这里,圣经写明他和亚居拉和百基拉是同业的,即以制造帐棚为业谋生。织帐棚不比当裁缝,规模比较大,要有几个人共同制造,成为作坊以便生产。保罗遇见他们之后就和他们一同住下一同做工。
保罗曾留学京师,受教于名师迦玛列门下,是富有学识的文豪,竟以织帐幕为业,自食其力,真是谦卑勤劳的模范。同时,他是蒙主拣选的重要器皿,他身负要职,怎有时间从事劳动呢?真是严于律己,不负盛名。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9章3--19节写道:&&&难道我们没有权柄靠福音吃喝吗?难道我们没有权柄娶信主的姊妹为妻,带着一同往来,仿佛其余的使徒和主的弟兄,并矶法一样吗?&&有谁当兵自备粮饷呢?有谁栽葡萄园不吃园里的果子呢?有谁牧养牛羊不吃牛羊的奶呢?我说这话,岂是照人的意见?律法不也是这样说的吗?就如摩西的律法记着说:&牛在场上踹谷的时候,不可笼住他的嘴&。难道神所挂念的是牛吗?不全为我们说的吗?分明是为我们说的。因为耕种的当存着指望去耕种,打场的也当存着得粮的指望去打场。我们若把属灵的种子撒在你们中间,就是从你们收割奉养肉身之物,这还算大事吗?若别人在你们身上有这权柄,何况我们呢?然而我们没有用过这权柄,倒凡事忍受,免得基督的福音被阻隔。你们岂不知为圣事劳碌的,就吃殿中的物吗?伺候祭坛的,就分领坛上的物吗?主也是这样命定:&&但这权柄我全没有用过。(主耶稣在《马太福音》10章9--10节说:&&&不要带金银铜钱,&&因为工人得饮食是应当的&)。我写这话,并非要你们这样待我,因为我宁可死也不叫人使我所夸的落了空。我传福音原没有可夸的,因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我若甘心作这事,就有赏赐;若不甘心,责任却已经托付我了。既是这样,我的赏赐是什么呢?就是我传福音的时候,叫人不花钱得福音,免得用尽我传福音的权柄。我虽是自由的,无人辖管,然而我甘心作了众人的仆人,为要多得人&&凡我所行的,都是为福音的缘故,为要与人同得这福音的好处。&这是保罗确定了自己养生之道以及事奉神之路的宗旨。
保罗和亚居拉、百基拉同业,一同过着织帐棚养生的生活,日夜劳碌做工,就是明证。所以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前书2章9节写道:&&&弟兄们,你们记念我们辛苦劳碌,昼夜作工,传神的福音给你们,免得叫你们一人受累。我们向你们信主的人,是何等圣洁、公义,无可指摘,有你们作见证,也有神作见证。&&&
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前书1章3节提到&&&爱心的劳苦&是指爱心的劳动、辛劳。日夜亲手做工、织帐棚,何等刻苦、劳碌,何等高尚、可敬。&&&叫传福音的,靠着福音养生&这是合情合法的,也是名正言顺的,当然是无可非议的。
另外,保罗在使徒行传20章33-&35节还有段名言:&我未曾贪图一个人的金、银、衣服。我这两只手常供给我和同人的需要,这是你们自己知道的。我凡事给你们作榜样,叫你们知道应当这样劳苦,扶助软弱的人,又当记念主耶稣的话,说:&施比受更为有福。&&(这句话,在四福音书中查找不到,唯独保罗在此传达,确是十分重要的训词)。
二、西拉、提摩太从马其顿来的时候,保罗为道迫切,
向犹太人证明耶稣是基督
1、这里记载西拉和提摩太从马其顿来,而前一章15节写明保罗在雅典命令带他到雅典的弟兄速速通知西拉和提摩太到他这里来。可见他们两人没有赶到雅典,就来到哥林多与保罗会同。这时,保罗为道迫切,说明肢体的供应是奇妙而有能力的。
2、6-&8节:&&&他们既抗拒、毁谤,保罗就抖着衣裳,说:&&&你们的罪归到你们自己头上(这是很严重的事),与我无干。从今以后,我要往外邦人那里去。&于是离开那里,到了一个人的家中,这人叫提多犹士都,是敬拜神的,他的家靠近会堂。管会堂的基利司布和全家都信了主,还有许多哥林多人听了,就相信受洗。&可见保罗传道的效果非常佳美,不但哥林多信的人日增,就是附近的州县,也多建立了堂点。
3、9&11节:&&夜间,主在异象中对保罗说,&&&不要怕,只管讲,不要闭口。有我与你同在,必没有人下手害你,因为在这城里我有许多的百姓。&保罗在那里住了一年零六个月,将神的道教训他们。&
保罗在哥林多布道的功夫功效愈多,阻难也愈大&&&抗拒、毁谤&,这是撒但的攻击,显示了神国的得胜。保罗心中难免作难、失意,主特因此在异象中向他显现,坚固他的心,勉励他&不要怕,只管讲,不要闭口。有我与你同在,必没有人下手害你&。保罗有了全能全爱之主的同在,还有何畏惧呢?主告诉他:&&&因为在这城里我有许多的百姓。&保罗听见主的话,就大大地刚强壮胆,百折不挠地继续在哥林多布道一年零六个月。
4、犹太人在亚该亚省长迦流面前控告保罗,
但迦流不愿受理(18:12-&17)
&到迦流作亚该亚方伯(即省长)的时候,犹太人同心起来攻击保罗,拉他到公堂,说,这个人劝人不按着律法敬拜神。保罗刚要开口,迦流就对犹太人说,你们这些犹太人,如果是为冤枉,或奸恶的事,我理当耐性听你们。但所争论的,若是关乎言语、名目和你们的律法,你们自己去办吧。这样的事我不愿意审问。就把他们撵出公堂。众人便揪住管会堂的所提尼,在堂前打他。这些事迦流都不管。&是宣泄他们对附从保罗的人的怒气,或是他们不满自己会堂的管理人,没有办妥他们的案子才打所提尼?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章1节提到过所提尼这个名字,是否同一个人,尚难确定。
5、18节:&&&保罗又住了多日,就辞别了弟兄,坐船往叙利亚去。百基拉、亚居拉和他同去。他因为许过愿,就在坚革哩剪了头发。&
a)在新约中,有五次提到此夫妇二人之名,仅首次先男后女(18:2),其他四次都是先女后男(1&8:18,26;罗16:3;提后4:19)。其中原因,谅以百基拉较亚居拉尤为热心,属灵生命更长进,作主工有力。保罗在罗马书16章3节中,特别赞扬他们:&&&问百基拉和亚居拉安。他们在基督耶稣里与我同工,也为我的命,将自己的颈项,置之度外,不但我感谢他们,就是外邦的众教会,也感谢他们。&保罗对同工的赞扬,没有比这里更强的说法。也不是织帐棚的同工所能达到的舍命境界。主要是在同一的灵里侍奉神。
b)许愿在坚革哩剪了发。这是犹太人为感谢神,在任何地方,藉着剪发所履行的个人的愿。这与拿细耳人的愿不同,剪发与剃发不同,这也许是他私下在耶路撒冷之外所许的愿,对信徒的影响不大。
三、保罗到了以弗所(18:19-&21)
&到了以弗所,保罗就把他们留在那里,自己进了会堂,和犹太人辩论。众人请他多住些日子,他却不允,就辞别他们说:神若许我,我还要回到你们这里,&
以弗所:系亚细亚的省会,建于主前千余年。当时有罗马方伯于此驻防,市中有大赛场、大戏院、大商场,更有亚底米女神之庙,遐迩驰名,各处进香的旅客,接踵而来。所以,以弗所是保罗布道的战略要地。
四、保罗再回安提阿,结束了第二次的行程
&于是开船离了以弗所。在该撒利亚下了船,就上耶路撒冷去问教会安,随后下安提阿去。住了些日子,又离开那里,挨次经过加拉太和弗吕家地方,坚固众门徒。&
保罗第三次外出尽职,开始于此,结束于21章17节,且看下次考查。这次查经最主要的教训是使徒保罗事奉神所走的道路。他投奔亚居拉、百基拉,和他们一同织帐棚为业,日夜劳碌做工。保罗从来不自负是神特别拣选的使徒,有极明显的属灵恩赐和口才。他具有第三重天的启示与经历,有显著的能力,他能辨明诸灵,能使充满各样诡诈奸恶魔鬼的儿子,众善的仇敌,混乱主的正道的巴耶稣受到严厉的斥责,眼睛立刻昏蒙黑暗,暂且不见日光。甚至有人拿保罗身上的手巾或围裙放在病人身上,病就退了,恶鬼也出去了。像保罗这样的崇高属灵领袖,他却主张亲手劳碌做工,不靠福音养生,他立志要使人不花钱得福音!
这使我们想起那些在乡村侍奉主的弟兄姐妹,这些依靠乡村教堂奉献箱过日子的人,即使他们何等的克勤克俭、节食省穿,但对比起保罗所提倡的为人榜样,要亲手劳动,也觉得美中不足。我们虽然不是都学织帐棚,但是可学习编织箩筐,可以当木匠,可以手拿瓦刀砌砖瓦,可以摆摊子修自行车,可以洗车,可以开豆腐坊,可以开点心店等等。这样我们一方面亲手劳动做工,又可以凭着信心传福音,全心全意为主而活,学习保罗的榜样。
神感动保罗亲手劳碌做工,不靠福音养生,立志要使人不花钱得福音。这是历世历代教会中的光辉榜样。这个见证,即使在大家努力奔小康的现实社会中,也是极其重要的。愿主的话成为我们脚前的灯,路上的光。
本文刊于《天风》2008年第5期下半月刊第34--36页系列查经。&日礼拜一07:07扫描。日礼拜三16:59审核校对。更多《天风》文章,欢迎点击基督教传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罗有几个品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