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宪法中总统、美国国会和总统关系最高法院之间的关系图

材料: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宪法确立了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问:美国《1787年宪法》_百度作业帮
材料: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宪法确立了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问: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宪法确立了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问:美国《1787年宪法》有什么突出特点?三权之间有什么关系?
(一)特点 1、美国宪法是成文宪法.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定成文宪法的国家,此宪法于1787年通过,1789年生效.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北美独立宣言被美国学者视为探索美国延续过程的象征,它确认了"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的原则.邦联条例是美国的第一个宪法性文件,这两个历史性文献促成美国制定一部成文宪法来巩固资产阶级胜利成果.2、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美国宪法是世界上适用时间最长的宪法,历时已有200多年.这是因为美国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始终没有改变,政治局势相对稳定,没有发生经常的复辟和反复辟斗争,只对其宪法进行小修小补即可适用,而且美国宪法的条款具有若干灵活性,同时,美国通过修正案、司法审查、惯例等方式来适应变化了的阶级力量对比关系,从而适应美国国情的变化和发展.(二)美国1787年宪法的基本内容 1787年美国宪法包含一个简短的序言和7条本文,概括起来,有两方面的基本内容:1.美国宪法确认了某些资产阶级的民主原则.包括:(1)分权与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别由国会、总统和联邦法院行使,这三权之间分立的状态十分明显,同时又保持着一种互相牵制互相平衡的关系; (2)有限政府原则.它与法治原则相联系,即联邦政府的权利要受法律限制,不能超越法律规定的限度; (3)代议政府原则,它与人民主权原则相联系.联邦宪法序言中显示出美国人民是宪法的制定者,但必须通过选派代表管理国家.2.美国宪法显现的某些反民主内容.包括:(1)公开承认奴隶制,如宪法第1条第2款、第9款,分别以法律形式确认了奴隶制度的合法性,同时明确说明奴隶买卖可延续到1808年; (2)轻率对待公民权利.宪法从特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可是获得独立后的美国却没有在宪法中规定关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制宪代表解释说这种权利在各州法中已有规定.而实质上联邦宪法并末确认各州法规定的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效力,即便是默认,但因各州规定不同,公民享受的权利有所差异.
体现了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的主张;关系:制约与平衡。
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政体,联邦法律是全国的最高法律,联邦政府有权强制各州实施联邦法律.宪法依据三权分立原则,对联邦政府进行分割为三部分: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者关系:相互制约.该宪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法!1787年宪法: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司法权.这种政体被称为_______.空格里填什么?_百度作业帮
1787年宪法: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司法权.这种政体被称为_______.空格里填什么?
1787年宪法: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司法权.这种政体被称为_______.空格里填什么?
总统共和制当前位置:
>>>美国的立法权属于国会。但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的立法;可以发布拥有..
美国的立法权属于国会。但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的立法;可以发布拥有法律效力的行政命令,还有立法倡议权。法院有权宣布国会制定的法律违反联邦宪法。这说明了
A、美国总统的权力至高无上B、美国法院管辖国会C、美国实行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D、国会的立法是象征性的,并无实质的权力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0111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美国的立法权属于国会。但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的立法;可以发布拥有..”主要考查你对&&美国的三权分立制&&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美国的三权分立制
三权分立制含义:
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由议会、政府、法院独立行使,同时又相互制约,保持权力均衡。按照这种权力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来组织国家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被称为“三权分立制”。 美国三权分立制的比较:
美国三权分立制的条件: (1)历史条件: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分权制衡制取代封建专制。 (2)具体国情:松散的美国邦联需要强有力的行政机构;饱受殖民统治之苦的美国人希望通过增强司法独立保障公民权利。 (3)国家性质:国体决定政体,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必然选择分权制衡制度。
美国三权分立制的利弊与实质:①积极作用: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对于反对封建专制,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利益,维持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有其积极作用。 ②阶级局限性和消极作用:(局限性)由于广大劳动人民在国家政权中不居于支配地位,也就不可能对权力的运用施加重要影响。所谓分权与制衡,事实上成为协调资产阶级内部权力分配的一种机制;(效率低)实行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一个必然结果,是三大权力机关之间互相扯皮,导致效率低下;(贯彻难)即使在美国,三权分立的原则也难以在政治实践中真正贯彻。 ③实质:美国的三权分立制本质上是一种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它有效地维护了美国资产阶级的统治。但是,广大劳动人民不可能在这种制度下享有真正的民主。& 美国三权分立制的基本框架:
对美国三权分立制的基本评价:
发现相似题
与“美国的立法权属于国会。但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的立法;可以发布拥有..”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63133266016244434189755222925280977正确教育旗下网站
网校:8125所
24小时更新:3795
总量:5063390
您的位置:
2013年高一历史同步训练:第2课《美国1787年宪法》(人民版必修1)
2013年高一历史同步训练:第2课《美国1787年宪法》(人民版必修1)
资料类别:
所属学科:
适用地区:全国
所属版本:
资料类型:暂无
下载扣点:2点
上传时间:
下载量:5296次
文档大小:137KB
所属资料:
内容简介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可能会显示内容不完整,请您下载文档查看完整文档内容。
第2课美国1787年宪法
1.华盛顿在1787年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谈到:“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华盛顿这段话表明美国建国之初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A.人民起义不断
B.大州与小州之间的矛盾
C.中央政府软弱无力
D.南北生产方式的差异
2.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
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
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D.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
3.(2012·福州学业水平检测)下图是美国中央权力机构示意图,该图所呈现的原则有(
①专制集权
②三权分立
③制约与平衡
④轮番而治
4.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下列违宪的一项是(
A.总统是国家权力的重心
B.行政机关官员兼任国会议员
C.总统统率陆海空三军
D.联邦法院的法官除非渎职,否则任职终身
5.(探究题)“革命给了美利坚人一个机会,一个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变为现实的机会,美国革命不仅是与英国殖民统治的分离,而且是与整个旧世界专制主义的分离。”对文中的“机会”理解正确的是(
A.打破殖民枷锁,赢得国家独立
B.发表《独立宣言》,宣告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C.废除奴隶制度,维护国家统一
D.制定1787年宪法,确立三权分立体制
6.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两党选举异常激烈,但没有造成政局不稳,其主要原因是(
A.两党的根本利益一致
B.进行文官制度的变革
C.两党相互牵制
D.民主制度充分发展
7.美国1787年宪法第六条第二款将其本身的地位表述为“国家的最高法律”。法官们通常可以将之理解为(
A.这一规定明确了由选举产生的政府具有唯一的合法性
B.根据产生方式的不同,各种政府官员在权力上有着不同的限制
C.这一规定保证法官在司法过程中不因为其职位的变动而受到行政权力的不当干涉和压力
D.当国会或者州的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与美国宪法有所冲突时,这些法律将被宣布无效
8.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以下实践最能体现潘恩学说的是(
D.君主立宪制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787年美国宪法是资产阶级和种植场主对广大劳动人民实行残酷统治的根本大法”。它在无视人民的民主权利和没有废止奴隶贸易、奴隶制度等方面,较之《独立宣言》是一种倒退。
——余志森
三权分立本来是保守派为了限制人民权力而设置的体制,但也相互制衡。“可以防止出现独裁或暴政,可以保障资产阶级民主”,美国宪法虽然加强了中央权力,但也把相当多的权力留给各州,从而“保障了人民自由及发挥地方的积极性”;此外,确立共和制,实行民选政府制度,由文官政府控制军权,规定宪法修改程序等民主要素也都显示了这部宪法的进步性。
——刘祚昌
1787年美国宪法确定的“三权分立、互相制约”的原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进步的,在美国实行法治,比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君主凌驾于法律之上要进步得多,根据1787年宪法而建立的联邦制,加强了集中统一,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宪法保留了南部种植园奴隶制,未给印第安人公民权,妇女没有选举权,这较之《独立宣言》是一种退步。宪法在本质上是巩固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是为资产阶级和种植园奴隶主服务的,是剥削与压迫劳动人民的武器。
——宋子海
(1)分别归纳以上材料中中国学者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观点。其视角分别是什么?
(2)以上三个学者的共识是什么?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不同学者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评价产生不同观点的因素有哪些?
1. (2013?山东文综?15)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它赞美的是(  )
A.联邦体制
B.分权制衡原则
C.共和制度
其他相关资源
中华资源库
官方微信公共账号
中华资源库-微信公众号【题文】 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下列属于该宪法内容的是①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②总统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 ③国会行使立法权,最高法院行使司法权 ④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①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②总统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③国会行使立法权,最高法院行使司法权、④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中,④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明显错误,因为宪法无法规定谁当选国家元首。故答案选D。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美国的诞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之。
——清·康熙帝
(1)据材料一概括清朝政治体制的特点并指出其弊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毛泽东说:“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怎样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带有革命性、民主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3)据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怎样的原则?其根本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你对我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之。
——(清)康熙帝
(1)据材料一概括清朝政治体制的特点并指出其弊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毛泽东说:“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怎样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带有革命性、民主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3)据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怎样的原则?其根本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你对我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意志的体现。。中国具有悠久的法制历史。自秦朝以来,中国历朝都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制度,形成了具有特色、自成体系的法律体系。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法律制度上,秦代崇尚法治(采用法家思想)。……在法律的实施上,秦代坚持轻罪重刑,严刑酷法,……法网过密导致了社会矛盾的迅速激化,并称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材料二
汉初,革秦之弊,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约法省刑,简易疏阔。……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废止了部分肉刑,反映了司法的进步。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洪武三十年颁布的《大明律》是中华法系又一具有代表性的法典。……有关经济、行政、军事和司法制度方面的立法,较之前代更为发达;……在量刑上,明律是“重其所重,轻其所轻”。将所谓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定为常赦不原的“十恶”
——摘自《中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秦汉两朝法律制度的不同特点。从秦到汉法律制度的变化反映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明律》与秦律相比有哪些新发展?并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封建社会法制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总统 国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