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党的建设理论对当代中国当代文学史论述题指导意义

【 内容阅读 】
当前位置:->->->内容阅读
毛泽东思想在新时期党的建设中的意义
  来源: 时间:日
作者:  编辑:王耐
  关于全球化肇始的时间,迄今并无十分一致的看法,却没有人能够否定近20多年来、尤其是冷战终结以来全球化浪潮对人类社会所造就的巨大影响。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伴之以科技的迅猛发展、电脑的普及和信息时代的骤临,当代中国社会及其所处的国际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也因此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主导地位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中:一方面要利用经济全球化加速本国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有效地维护国家的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
  面对两种社会制度之间更加隐蔽、间接和复杂的矛盾和斗争,必须做到既要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吸收人类一切先进文化的成果,又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独立性。同时,在全国范围内的社会分层和利益调整,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人们的政治观念、政治觉悟发生深刻变化、政治需求与政治参与扩大的情况下,执政党必须做到对社会民众分化的利益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具有更强的维护社会稳定和进行社会整合的能力。
  一、现实与毛泽东思想的生命力:开放的理论与变动的实践
  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显著特征的当代中国现实,是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以及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大背景下发生的。面对这些深刻变动中的现实,毛泽东思想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恒久的指导意义:
  (一)毛泽东思想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毛泽东思想诞生于革命与战争的时代,当代中国所处时代的主题和特征是和平与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这两个时代是不能也是无法割裂,后者是前者历史演绎的必然结果,对于近代以来的中国而言,毛泽东思想连接了前后两个不同的时代。
  毛泽东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理论,在深刻分析近代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围绕着&中国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这一主题,系统回答了包括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权、道路、步骤、前途等有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华民族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随后又通过实施过渡时期总路线,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顺利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进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并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实践证明:毛泽东思想成功地解决了处于战争与革命时代的中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的大国,中国是维护国际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领导人民所取得的胜利,不仅为中国在和平与发展时代背景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础,也促进了时代主题本身从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的转换,迎来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新的时代。
  毛泽东思想并不仅仅是为了革命与战争而生,恰恰是为了消除战争、进而实现和平与促进发展而生。争取在和平的环境中发展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实现民富国强,正是这一理论的价值所在。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除了关于中国人民革命和建国的理论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直接与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国家的现代化有关,至今仍然发挥着指导作用。尤其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于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将起着长远的指导作用。时代主题的变化,不仅不会导致毛泽东思想的不合时宜,反而会更加充分地层现其持久的生命力。
  (二)毛泽东思想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对外开放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政治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问题凸显,网络的普及导致强势国家、民族与政治团体之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辐射效用剧增。在这种情况下,相对弱势的国家与民族:一方面必须主动实行对外开放,以积极应对全球化之大潮,通过跨越式的发展来赶超现代化的先发国家;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在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力图主导的全球化中被&边缘化&,沦为大国的附庸,并导致与发达国家差距的进一步拉大。不难看出,近代以来现代化进程中的后发外生型国家在对外开放问题上所面临的两难抉择,在现时代仍然没有终结,对于中国而言,这一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
  毛泽东思想,很大程度上正是在拒斥半边缘化即半殖民地化与&衰败化&的革命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并引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成功地阻断了近代以后&中国被边缘化&进程,推动它由被动卷入现代化向主动进行现代化建设转变;同时,毛泽东思想中经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路径设计,关于中国工业化、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又体现出积极的开放姿态与包容精神。因此,曾经成功指引中国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毛泽东思想,同样可以正确指引当代中国在全球化境况下,通过深化改革和全面开放,成功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三)毛泽东思想与改革
  1978年以来的改革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有目共睹。从模式选择来看,改革显然是对延续二十多年的苏联式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否定。对苏联模式的否定决不意味着对毛泽东思想的否定,苏联模式是中国共产党人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一种必然的历史选择。几乎在实施苏联模式的同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已经开始了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探索中所取得的正确的理论成果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内在逻辑来看,毛泽东思想与当前的改革的关系,并不是相悖的,而是相一致的。
  从毛泽东思想与改革的历史关联来看:毛泽东思想直接指引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革命――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使中国社会实现了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新民主主义社会至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巨变;1978年以后的改革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当然是关联于而不是脱离于历史上的第一次革命。改革以毛泽东思想及其当代形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也是毛泽东思想生命力的鲜活体现。
  从毛泽东思想与改革的哲学关联来看:对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是否存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以前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未做出明确的回答。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首次提出并系统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问题。毛泽东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其性质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其特点是&又相适应又相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实践证明: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不仅为当时的探索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更重要的是为今天正在进行的改革奠定了哲学基础。
  从毛泽东思想与改革的模式关联来看:中国是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由新民主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在这样的国度里进行社会主义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能选择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路径和模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扬弃既有的以城市为中心的俄国革命模式,成功地找到了以农村为中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过渡时期,党又顺利地走过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956年前后,毛泽东又提出了要&以苏联为鉴戒&,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任务。毫无疑问,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所作的历次探索,无不体现了毛泽东所倡导的创新精神、所强调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种创新精神,无论对于当时的革命与建设,还是对于今天的改革,都具有指导意义,并将继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前进提供不竭的动力。
  二、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的发展:直接的价值与意义
  按照历史的纵向划分,毛泽东思想包括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关于社会主义改造、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四大方面的内容;按照理论的横向归类,则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军事、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不管是纵向的划分,还是横向的归类,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与独立自主,犹如&活的灵魂&,将毛泽东思想中所包含的各个方面的内容联接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如果用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发展的标尺来量度毛泽东思想的价值与意义,可将其分成四类:第一类,如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领导权、动力、对象、性质与前途、道路等问题的论述,主要是一种存留于历史的珍贵遗产;第二类,如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即&活的灵魂&,具有长久的指导价值;第三类,如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由于其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与实践的复杂关联,需要进一步梳理与解读,以发掘其中曾被忽视的价值,澄清被误解的问题;第四类,是针对中国社会而提出的关于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党建等方面的&正确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则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具有直接的价值与意义,同时构成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直接来源。
  第一,关于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毛泽东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观点。如关于以农轻重为序、协调处理各种经济关系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关于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统筹兼顾和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关于正确处理公有制内部及其与其他经济成分之间关系的经济体制改革思想;关于计划与市场及其相互关系、商品与价值规律、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企业内部的改革等一系列涉及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思考等。这些与发展中国经济密切相关的思想观点,对当代中国的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仍具有积极意义。此外,近年来已经引起广泛关注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也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第二,关于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只能建立在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各项不可移易的基本制度之上,关于这些基本制度的阐述,正是毛泽东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同时,毛泽东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的思想,关于造成一个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的思想,关于扩大民主、反对官僚主义的思想,关于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中国法制的思想,关于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是非的标准的思想等等,对当前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具有显著与直接的现实价值。
  第三,关于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毛泽东思想中的文化观点主要包括:关于&向科学进军&,关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关于知识分子工作,关于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工作基本方针等。这些思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四,关于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的外交。毛泽东外交思想主要表现在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三个世界的划分等方面,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美关系的改善集中体现了上述外交思想的灵活应用,这又为1978年以后的中国外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五,关于毛泽东思想与党的自身建设。毛泽东思想中关于党的自身建设的理论经过了长期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构成了一个科学的体系。结合当前党的执政条件的变化,毛泽东党建思想中一些理论观点值得关注。如对党的自身建设所处客观环境的分析;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的观点;拓展党的群众基础的观点;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实施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毛泽东还适时提出了在执政条件下如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这一重大问题,并就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观点,其中包括&两个务必&、反对官僚主义,防止特权阶层,培养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等等。这些观点对于今天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实施,仍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毛泽东思想的价值尺度:历史与现实的观照
  经过1981年的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的概括与翌年的中共十二大的补充,毛泽东思想有了确定的科学涵义,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一表述,界定了毛泽东思想的内涵,回答了其中是否包含科学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疑问。这一回答远远不足以导致分歧的终结,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仅仅是一个开始。随着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化,出现了对于毛泽东思想中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两种截然相反的错误态度:一种是僵化地固守其中的若干理论,另一种是全然否定其现实价值。显然,在毛泽东思想科学涵义的视野中,准确掌握评价的尺度,客观衡量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所取得的理论成果的当代价值,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直面的一个重要问题。
  首先,这一时期的探索及其成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摆脱苏联模式,独立自主地找寻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从总体上看,并没有能够超越苏联模式的束缚。其次,这一探索中形成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将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长期的积极影响;这些成果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在当时的实践中始终一贯地坚持下去,有的甚至还一度出现了严重的背离。再次,这一探索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渐形成邓小平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材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一时期尚未形成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系统观点,这些初步探索的最重要的意义存乎其肇端性。
  此外,还要对这一时期探索的失误之原因给予充分的重视与准确的分析。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表现在多方面,其中包括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缺乏充分的思想理论准备;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遭到破坏;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上存在某些缺陷;一些国际因素的影响等。其中最根本的,在于当时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认识不清。正如邓小平所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
  在上述历史与现实的观照下,应当对于毛泽东思想中一些观点的现实价值与意义给予科学的评价与估量:既不是拔高,并以此来低估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也不是贬低,避免从历史源流的角度动摇中国共产党的旗帜。
  四、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联系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直接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一脉相承的本质关系,将有助于明证前者的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从思想发展的线索来看,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与发展,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其中,毛泽东思想是这个一脉相承的思想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既令马克思主义真正植入中国大地,并产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又为新的时代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再次飞跃提供了前导。概括来说,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所一脉相承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基本原理、中国的特殊国情以及实现此二者相互结合的思维方法,这表现为下列六个方面的同一。
  第一,同一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确立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确立对资本主义的正确把握和对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原则设想,这些基本原理构成中国共产党思想的主流来源,并同构于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
  第二,同一的思想精髓。毛泽东针对&教条化&与&神圣化&的误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赋予作为中国古代学风的&实事求是&以合乎时代的新义;邓小平针对&两个凡是&的迷离,振聋发聩地强调要&解放思想&;江泽民针对巨变中的执政条件,张扬&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成为贯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全过程的完整的思想精髓,也是理论上一脉相承的基本线索。
  第三,同一的方向与路径。一方面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以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和奋斗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两个必然&的基本原则,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另一方面又都基于中国的实际,设计出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有机结合的特色路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两个决不会&论断的基本精神,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的社会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而言,所未及充分&发挥&的是民主主义的生产力要求,毛泽东思想据此论证了在新民主主义的基础上实现&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统一。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确立以后,尤其是1978年以后,民主主义的制度要求当然已不复存在,生产力的要求仍无法漠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既体现了&两个必然&,又体现了&两个决不会&。
  第四,同一的历史任务。近现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落后状况,使中国缺乏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状况表明,这一物质基础仍然很不充分,若干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未及完成的历史任务还必须在至少需要一百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去完成。不发达的中国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但却难以跨越&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这一&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不论是经由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还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都必须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的和根本的任务。在历史任务问题上,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拥有不可置疑的同一性,虽然历史的螺旋发展令后者相对于前者处于更高的环节上。
  第五,同一的根本手段。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视为改造社会、推动社会前进的根本手段,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之义。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其目的即是为了推翻阻滞社会进步的上层建筑,改变旧的生产关系,扫除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毛泽东关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论述,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而他晚年在发展生产力问题上的失误,实质上背离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摈弃了毛泽东晚年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问题上的错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生产力思想;邓小平的生产力思想,同样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是将生产力因素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其中首要的&代表&。不断地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线,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推动社会发展之一脉相承的根本手段。
  第六,同一的政治立场和价值标准。毛泽东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作为党的工作的出发点,强调&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邓小平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检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把包括&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内的&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准,把最终达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江泽民同志把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强调&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显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把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政治立场和最高价值标准。
  证明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一脉相承关系,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毛泽东思想所具有的恒久的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正如其所前承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亦如其所后启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源于其科学体系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
┊  ┊  ┊
天下韶山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 湖南省韶山管理局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文档分类:
在线文档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淘豆网网友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精品范文论毛泽东思想对当代中国发展的指导意义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论毛泽东思想对当代中国发展的指导意义徐建飞!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摘要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个理论成果虽然该理论产生于民主革命时期但对如今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具有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群众路线要求以人为本推进民生工程新发展实现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毛泽东思想的党的建设理论要求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建设开创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新局面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党的建设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01(+* 2*/34)5/67 '- .0/4*04 8 9*:/*44)/*: ;.'0/+, .0/4*045 9&/6/'*=第!% 卷第$ 期!#&& 年& 月?',@!% A'@$B(:@!#&&收稿日期!&#$%&&%$'作者简介徐建飞$()*%男江苏南通人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网络出版时间!&$$%+%!& 网络出版地址,--./8--&7=1&$3$+*+3?3!&$$&+!&3$&&'3&&$3,-9=马克思说%&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 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C&D毛泽东一贯主张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我们党制定的各项政策和措施都要以所处阶段的国情实际为基础'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一切从实际出发&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方针&注重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重要作用&号召全党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党的建设&反对***&把党建设成能经受住人民*历史*实践考验的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政党' 毛泽东思想虽然产生于民主革命时期& 但其中对社会主义建设富有创造性的思想和对新时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有着其重大的指导意义&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了思想保障'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事求是(源于+汉书,河间献王传-%&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颜师古解释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因而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最重要*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 毛泽东为中央党校提写的校训为&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革命和建设时期正确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命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认真地研究情况&从客观的真实的情况出发&而不是从主观的愿望出发(C!DEFF毛泽东思想关于实事求是的内容的充实丰富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在看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以及外国著作+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后发现&这些书上并没有中国的湖南*湖北&也没有中国的蒋介石和陈独秀(&于是&涉取了四个字.阶级斗争/&老老实实地来开始阶级斗争' (CGDGEH为取得国民革命的胜利& 进行社会阶级状况和农民运动的调查研究&形成了早期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两篇文章对之后的实事求是的重要命题的提出和发展具有开创性意义' &HG# 年 F月&针对出现的教条主义*唯心主义&毛泽东及时写了+反对本本主义-&指出%&这样的想法0本本主义1引者注$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完全是一种保守路线' (C$D&&%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C$D&&&这已经初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延安时期&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发展了认识论关于主观和客观&!&#$ 年% 月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思想#以及矛盾的对立与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对革命存在的错误进行了哲学上的批判$ 同时也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哲学上的论证% 党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实事求是'的命题$之后的整风运动则要求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来指导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终而实事求是逐渐成为全党的共识$ 至此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趋于成熟% $&'$ 年( 月$毛泽东在他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中对实事求是做出科学的界定*&+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 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 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对苏联模式的利弊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辩证分析独立自主和学习外国的关系$提出了要破除对苏联模式的迷信% 在认真分析中国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科学文化更是落后的情况下$得出十大关系$其中五对关系主要涉及经济方面$另外五对关系涉及政治方面% 十大关系中对矛盾的分析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提出的正确处理好各自之间的关系是实事求是的%这表明中国开始以苏为鉴$结合本国国情$遵循发展客观规律$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地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建设规律%在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改革开放的关键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基础实施不完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难度大-任务重-问题多% &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只有远见卓识$才能不失前进的方向% '),*'%%当务之急$我们要&恢复和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根据这条思想路线来探索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要从实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开拓思路$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真处理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准确分析和判断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方向$排除干扰$凝聚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积极而为$量力而行$有步骤-有秩序-有重点地循序渐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一般性的指导原理$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客观不变的真理%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理论#是与时俱进的动态理论#是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 是永远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理论% 列宁主义的伟大在于他善于认真分析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主要特征$ 在此前提下讲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来指导无产阶级革命$ 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胜利后$认真分析国际的经济政治环境$充分考虑俄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现状$适时地调整政策$先后经历巩固国家政权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新经济政策时期$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而斯大林就没有领会到要将列宁主义与俄国民族特色的有机结合# 没有认识到列宁在革命的实践过程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转向对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和探索# 没有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更迭交换内在逻辑和成因$ 这些局限片面的认识导致了苏联的几代领导人未能在!- 世纪社会主义浪潮中寻找到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我们要吸取前苏联的经验教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我们需要沉着稳重$冷静对待%在肯定已取得成绩的同时$ 更加需要对存在的不足予以充分地认清和反思% 聆听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并策多举$统筹规划$整体实施%切不可将马列的经典著作中个别论断神圣化$个别词教条化#切不可因社会主义在前进中碰到的问题和挫折而将社会主义全盘否定$ 被西方思想腐蚀进而和平演化% 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发展进程中的曲折性我们要具体将理论与中国的现状以及中国的历史相结合$ 具体分析基本理论的普遍性以及我国在改革和发展进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的特殊性%比如前段时间美国为改善国内经济不景气的状况$转嫁经济危机对此带来的负面效应$ 不断给人民币升值施加压力$ 以及国际社会对中国依据本国国情和现阶段发展状况做出的限制稀土出口配额指手画脚% 我们需要顶住压力$遇难而进%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以客观实在和具体实际为中心%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立足本国国情$结合经济学的原理和规律处理国际关系和国际争端$ 统筹好国内和国际的共同和谐发展%!第!& 卷第# 期徐建飞!论毛泽东思想对当代中国发展的指导意义二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民生工程的新发展实现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历史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对推动社会和历史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因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是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毛泽东历来重视人民群众在推动革命历史向前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嘱咐'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同时'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 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 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强调'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 ($%&*#(*提出'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 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号召'我们共产党员应该经风雨#见世面*这个风雨&就是群众斗争的大风雨&这个世面&就是群众斗争的大世面&($%&((**要求'我们的同志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要和群众的关系搞好&要关心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团结广大人民&团结得越多越好&($-&++&%*组织人民群众'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替自己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 (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针&'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 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并指出'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期望'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 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力量源泉&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智慧力量& 我们当要善于将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 把人民群众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经过理性的逻辑思维进行分析#概括#总结&以此作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使党的主张能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心声和根本利益&只有这样的政策&人民才会拥护#支持&并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间广泛宣传& 让理论实实在在地变为群众的主张和行动& 最终理论再由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并予之完善#修正& '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五十多次会议中&其中议题最多的就是民生问题& 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将民生问题再次上升到新的高度&并对此提出新的要求&做出了新的部署&指出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五个坚持(中&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新时期&要把能否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重要准则& 积极采取一切有效的手段& 增加人民的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大力弘扬极具时代特色又富有民族风味的大众文化&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加大对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健全社会主义的保障机制&提高人民群众的福利水平&彻底解决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民富则国强&民兴则国安&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政府本身的管理成本用于收益对象资金比例与国际上公认的&).以上的财政预算用于社会发展的准则相比是相差甚远的&收入分配不合理&贫富差距拉大&政府对公共事业投入不足&公共产品供应满足不了需求&公共服务发展滞后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无疑反映出了社会转型期加强民生建设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通过'两个比重(切实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提高物质购买能力&使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多角度的社会公共服务需求&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党员干部'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 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办实%办成%办好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每一,!&#$ 年% 月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件小事#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就业$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问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原则%把可能出现的情况考虑得全面一点%深入一点%周全一点#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富民方针%加快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事业的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加强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切实解决&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就业难'的痼疾# 促进教育均衡%扩大社会就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和谐社会#三把握党的建设规律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建设开创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新局面$&'& 年( 月( 日%毛泽东在华北大学举行的开学典礼上%首次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称为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克敌制胜的&三***宝'# 同年$& 月)日写的()共产党人*发刊词+指出,&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三个主要的法宝#'*'+,-&并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要求在中国&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 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在加强党建的探索过程中%有很多独创性的经验# 将支部建在连上-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提出党的建设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同时还要在思想上入党-发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告诫党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党的八大提出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的思想作风%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认知水平#我党秉承党的建设的优良传统% 重视党的建设问题%使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由幼小变得强大# 而在!. 世纪%. 年代末&. 年代初以来%一些长期执政的老党$大党因不注重党自身的建设%得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被和平演变%丧失政权# 历史的教训是惨痛的%也是深刻的# 在新的历史时期%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在毛泽东思想党建理论地指导下%对党的建设理论不断坚持$发展和创新%使党建理论开创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姿态#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总结了我党自建成以来在处理党内关系上的经验教训%对文化大革命进行深刻的总结和反思%讨论(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改草案&%为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十二届二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 为了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保证党的日常工作顺利进行%在十二大精神的指导下%选举产生了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明确规定了整党的基本方针$基本任务$基本政策和基本方法%加大了整治的力度%动员全社会的积极力量%肃清党存在的不足%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向前推进# 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结合当时社会发展的实际%共产党人高瞻远瞩%果断决策%提出了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丰富$发展$继承党建的思想理论#要求广大党员$ 干部要坚持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深入基层%加强与人民群众的交流与沟通%增强党员同人民群众的深厚友谊# 在人民群众之间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和宣传%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推进#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党中央充分认识和分析党所处的时代环境以及所面临的时代主题的情况下%对党建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全面$ 重新的部署# 分别从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以及廉政建设入手%对党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地阐述说明% 在此基础上提出继续扎实推进党的建设#同时提出了健全民主集中制%全面提高党员的素质%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加快推进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 党中央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认清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必要性#强调在加强党的思想$ 组织建设的同时将党的作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提出&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作风建设的新任务%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 把党的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这是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具体展开# 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际形势与政治$国际关系等五个大方面重点具体阐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着)第!& 卷第# 期重强调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向使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向四位一体转化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同时还注重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决定根据党情世情国情新的变化新的发展以及遇到的新情况新挑战党执政面临四大考验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任何时期都更加繁重和紧迫从六个坚持总结了党执政以来的基本经验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进行新概括将四个着眼于作为党建的着力点提出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水平的重大问题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新要求新思路此外还对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抓好基层工作对反腐倡廉和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等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做出了重要的指示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已成为时代不可逆转的潮流世界多极化也在曲折中发展整个世界处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重要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和关键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臻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使得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东西方文化针锋相对人民内部的矛盾凸显出来贫富差距在逐步拉大党情世情国情对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党要始终抓好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的建设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自身的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注释多余劳动力找到了出路一文的按语一九五五年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 毛泽东选集(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选集(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0# 毛泽东选集(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 毛泽东选集(第 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中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责任编校陈于后! &#$%& '( #)* &+,(+-+./(.* '- 0/' 1*%'(, 2)'$,)# #'#)* 3*4*5'67*(# '- 8)+(/$% &'()*+,'-./52'/ 678')'9:;(:'1)& =()&')? =1;8(2 %)'@,;9':A& &'()? .4& =()&')?& BCDD#&& E0')(F!&#$%&'$( G(1 H,71)? I014?0: '9 :0, +';9: :0,1;,:'/(2 ;,942: 1+ :0, /1)/;,:, ;,(2':A /185')(:'1) 5,:J,,) 5(9'/K;')/'K2, 1+ G(;L'98 ()7 :0, K;1/,99 1+ E0')(9 M,@124:'1) ()7 E1)9:;4/:'1)N 62:014?0 :0, :0,1;A /(8, '):1 5,')? 74;')? :0, K,;'17 1+ O,81/;(:'/ M,@124:'1)& ': '9 9:'22 1+ ?4'7')? 9'?)'+'/()/, :1 :0, ;,+1;8 ()7 1K,)')?*4K& ()7 :1 :0, 91/'(2'9: 817,;)'P,7 /1)9:;4/:'1) )1J(7(A9N Q,')? K;(/:'/(2 ()7 ;,(2'9:'/& J0'/0 '9 :0, ,99,)/, 1+ G(1 H,71)? I014?0:&;,R4';,9 :0(: ,@,;A:0')? K;1/,,79 +;18 ;,(2':A& ()7 54'27 :0, 91/'(2'98 J':0 E0'),9, /0(;(/:,;'9:'/9N I0, 8(99 2'), 1+G(1 H,71)? I014?0: ;,R4';,9 1+ :(S')? 048() 5,')? (9 +14)7(:'1)& K;181:')? :0, ),J 7,@,21K8,): 1+ K;1&,/: /1)/,;)')? K,1K2,9 2'@,2'0117 ()7 (/0',@')? :0, ),J ,LK,/:(:'1) 1+ 8(S')? K,1K2, +;18 (22 )(:'1)9 2'@, ( 5,::,; 2'+,N I0,:0,1;A 1+ I0, E1)9:;4/:'1) 1+ :0, E1884)'9: 3(;:A 1+ G(1 H,71)? I014?0: ;,R4';,9 :1 :'?0:,) 4K :0, /1)9:;4/:'1) 1+'7,121?A& 9:A2,& 9A9:,8& ():'*/1;;4K:'1) ()7 ')/1;;4K:'52, (7@1/(/A 1+ :0, E1884)':A 3(;:A ()7 /;,(:, ( ),J 9':4(:'1)1+ :0, /1)9:;4/:'1) 1+ K12':'/(2 K(;:A 1+ G(;L'98N)*+ ,-%.#( G(1 H,71)? I014?0:T Q,')? K;(/:'/(2 ()7 ;,(2'9:'/T I0, 8(99 2'),T I0, E1)9:;4/:'1) 1+ E1884)':A3(;:AT U4'7')? 9'?)'+'/()/,徐建飞论毛泽东思想对当代中国发展的指导意义 V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精品范文论毛泽东思想对当代中国发展的指导意义.pdf
文档介绍:
论毛泽东思想对当代中国发展的指导意义徐建飞!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摘要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个理论成果虽然该理论产生于民主革命时期但对如今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具有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建设...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当代文学史论述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