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毅两晋南北朝史txt下载史

梅毅:“赫连勃勃大王”是这样炼成的---晶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第A13版:92级深圳人
标 题 导 航
第A01 : 头版
第A02 : 社论/速读
第A03 : 阳光之约
第A04 : 首读
第A05 : 深圳市情
第A06 : 深圳市情
第A07 : 深圳市情
第A08 : 深圳市情
第A09 : 深圳市情
第A10 : 热线现场
第A11 : 中国看板
第A12 : 92级深圳人
第A13 : 92级深圳人
第A14 : 国际环顾
第A15 : 影讯
第A16 : 全资讯分类
第A17 : 分类
第A18 : 体育劲赛
第A19 : 环顾伦敦
第A20 : 旗舰街
第A21 : 大本钟
第A22 : 大本钟
第A23 : 大本钟
第A24 : 体育哨响
第B01 : 深港书评
第B02 : 专题
第B03 : 专题
第B04 : 专栏
第B05 : 壹周
第B06 : 内地
第B07 : 综艺
第B08 : 综艺眼
梅毅:“赫连勃勃大王”是这样炼成的
赵茜庆 朱洪波
来深圳不久时的梅毅。
如果没有著名的南方谈话,梅毅可能不会来到深圳。他说,深圳是个人才汇集的地方,给每个人都提供了发挥才能的空间。
早年在银行系统当翻译。
登上《百家讲坛》。
说起梅毅,你可能有些陌生,但说起“赫连勃勃大王”,想必很多人都有耳闻。没错,梅毅就是“赫连勃勃大王”!这个2003年在网上启用的古怪笔名,伴随着他这近10年的历史散文写作历程。从《隐蔽的历史》到《华丽血时代》,从《帝国如风》到《极乐诱惑》,从《梅毅话英雄》再到《1911,革命与宿命》……梅毅缔造了他庞大辉煌的“真史帝国”系列,迎来一片响亮的喝彩! 但如果,你认为“散文作家”就是梅毅身份的全部,那就错了;事实上,写作只是梅毅的“业余爱好”,20年前他来深圳的首份工作是一家工商银行国际部的翻译,而后转至证券系统工作直到现在;更鲜为人知的是,“潜伏”金融界20年的梅毅,其实最先是以一个小说家身份闯入文坛的,在他洋洋洒洒的历史大散文系列爆得大名之前,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他,就已因“南方叙事”系列小说而备受文坛关注。 近20年间,八九百万字的文学产量,梅毅完全可以跻身高产作家之列。而这份荣耀的背后,是他常年不懈的劳作——“我几乎把全部的业余时间都用于写作,比许多职业作家都写得多。作协主席铁凝都对我说,‘如果表彰我们这个行业的劳模,你肯定名列前茅!’”梅毅说。 晶报记者 赵茜庆/文 实习生 朱洪波/图 闯荡:相中海南却来深圳 1992年,梅毅26岁,有着一颗年青而躁动不安的心。即将研究生毕业的他,相中海南想去闯荡一番。彼时的海南,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也是各地淘金者的逐梦之地。用潘石屹的话说,1989年他坐船来到海南时还是黑蒙蒙一片,第二天醒来,发现一夜之间,岛上已经涌进了15万人。不止于此,在当时梅毅的想象中,海南岛风光诱人,还有蓝天、白云、海滩、椰子树……种种南国特有的风情,深深吸引着他这个纯正的天津人。 不过,在大学教哲学的父亲,显然有不同于他的看法。1992年那个春天,邓小平视察了深圳等地,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恰似春雷一般,响彻寰宇,但这在年青的梅毅看来似乎无法作更深的理解。父亲却拥有更为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他告诉梅毅:毕竟邓小平没有去海南……深圳,应该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如果去南方,就去深圳! 父亲的一番点拨改变了梅毅的人生道路。那年6月,梅毅只身闯荡深圳。年青的行囊看似空空,其实满是梦想——除了少量日常用品外,放着厚厚两叠美国作家凯鲁亚克《在路上》和金斯堡《嚎叫》的译稿。那时候,他正迷恋美国“垮掉的一代”两位扛旗作家。 6月,深圳闷热的空气给了这位北方来客“当头一棒”,如同一头扎入蒸笼。男儿立志出乡关,混不成名誓不还!至此,梅毅眼中再无任何退路可言,惟有克服。 好在机遇垂青,梅毅通过报纸上的招聘启事,很快就在深圳一家工商银行国际部找到了一份翻译工作。梅毅本科学的是英美文学,硕士读的是西方教育,其实和金融没有一丁点关系,但这不妨碍他才能的发挥,“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我是当时深圳工商银行系统仅有的4名研究生之一。”梅毅说。 初到深圳,条件非常艰苦,“我和另一名姓岳的男同事住在单位 ‘宿舍’里,那是桂园路一个七楼顶上的僭建房,说白了就是个违章建筑,是临时搭建的铁皮顶房屋,夏天酷热难耐,冬天四面透风,不时还有蟑螂出没游走。这种环境,是我原来没想到的,也从没遇到过。但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时光是非常快乐,甚至充满温馨,当时,我们心中满是对工作和人生的热忱,虽然不知道明天会是什么样,但内心深处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我们一定会有光明远大的前程!”梅毅说。 半年多后,有了新的住处,他们终于“逃离”了铁皮房顶的宿舍。 写作:首篇小说一举成名 在银行工作一年多,梅毅选择了跳槽。为了接受更大挑战,他开始在深交所系统的深圳证券结算中心从事B股结算工作,同时也对西方证券市场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 工作之余,梅毅开始醉心于文学创作。“我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到大,家里没别的就是书多。四大名著中除了《红楼梦》,其他三部在上小学期间我就都看完了。许多文言文古书,我中学时代都基本涉猎。由于我看的古书多,所以文学功底比一般人强。”梅毅说。 由于当时所从事的金融证券行业比较紧张,当时梅毅既把文学写作当作精神生活的一种寄托,也当作一种消遣。 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1994年,梅毅玩票性质的写作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他在北京一家名为《小说》的杂志上发表了处女作《赫尔辛基的逃亡》,这是一篇中篇小说,淋漓尽致地描写了南方职场年轻人的生活状态。次年,这篇小说被当时每期发行数十万册、有着广泛影响的《中篇小说选刊》转载,立即引起文坛瞩目。 “就因为这篇小说,我进入了广东作协。时任广东作协主席的陈国凯先生就是在《中篇小说选刊》看到了我的这篇小说,随后四处打听到我的‘下落’。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正是由于陈国凯主席这样的贵人,我从深圳金融界默默无闻的一个小职员,一下子就在国内文学界有了一些名气。”梅毅说。 也正是这样的一种鼓励,梅毅在小说创作领域一发不可收拾。接下来的几年里,他陆续发表了《生命的伤口》、《表层》、《纯真年代》等多部中篇小说,有“伪青春三部曲”之称的《南方的日光机场》、《失重岁月》、《城市碎片》等长篇小说也相继出炉。在这些小说中,梅毅致力于对漂泊一族的刻画,凸现了都市人微妙而复杂的人性。 日,深圳市第三届青年文学奖颁奖,15位作者的14部作品获奖,梅毅和他的《纯真年代》是其中之一。 2000年,在广东省首次作家体制改革中,梅毅以业余作家身份战胜许多专业作家,成为广东文学院首批签约作家中的一员。一年后的一次职称评定中,他被破格评上了副高,成为二级作家。 “人们都说深圳是‘文化沙漠’,实际上深圳绝对不是,深圳是个人才汇集的地方,只不过这个地方早期的氛围看起来似乎不够有文化。我有幸一直有稳定的工作,衣食算是无忧,才能有文学创作的闲暇。当然,我本身也有一些苦闷要表达,才写出这些东西来。”梅毅说。 转型:“赫连勃勃大王”出世 2003年,对梅毅来说意义非凡。这一年的1月9日,“第十三届广东新人新作奖”颁奖,梅毅的长篇小说《白领青年》获得大奖中惟一的“长篇小说奖”。 梅毅对此当然高兴,但此后他的写作方向却悄然发生了巨大变化。“当时我的小说创作其实也遇到一些瓶颈。小说这个东西,需要丰富的人生历练,需要体验生活接地气,而我长期在固定的金融单位上班,这方面还是有所欠缺。那年年末,我开始上网,有时去逛一些文史论坛。看多了,觉得自己也能写历史方面的文章。我本人古汉语基础本来就强,阅读原始史书的速度比常人看现代文还要快,更况且,我还有小说作家的底子。”梅毅说。当然,另外一方面,他也受到李国文历史散文的影响。这位以《冬天里的春天》而获得首届茅盾文学奖的著名作家,当时经常在《随笔》上发表文章,让梅毅受益匪浅。 于是,梅毅试着发了几篇自己阅读历史、感悟历史的随笔,竟然一时间博得不少网友的喝彩,这其中尤以《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为最。那时候,梅毅主攻两晋南北朝史,由此为起点,梅毅开始了他在历史大散文写作上披荆斩棘的漫漫征程。当然,这种奇妙的旅程,对梅毅来说,也是激动人心的征程! 随着梅毅历史散文的崛起,他的网名“赫连勃勃大王”也不知不觉走红。历史上的“赫连勃勃大王”,乃十六国时期夏国的创立者,长相英俊,体格魁伟,善于用兵却也凶暴好杀。梅毅说,“我当时起这个网名,没有什么特别意义,纯粹是为了好玩。如果从潜意识分析,也可能表明我最早对历史的兴趣,正是从西晋崩溃后那个‘华丽血时代’各个蛮族的争斗仇杀中而来;此外,我觉得赫连勃勃大王倜傥不群,人性表露很彻底,历史写作也该有如此的风格。” 2004年5月,梅毅出版了《隐蔽的历史》一书,这本书的内容涉及汉朝、晋朝、明朝、清朝,梅毅想到哪写到哪,观点新颖,文字幽默,受到了业界和读者的认可。令梅毅没有想到的是,李国文对此书给予了高度评价:“帝王将相在刀光剑影中频繁更迭,草民百姓在纷飞战火中疲于奔命,文人美女在权力机器中歌哭笑泪,虏骑胡马在恶凶淫暴中立地成雄。宫廷喋血,王朝倾覆,城池灰灭,神州陆沉,读得我也禁不住发思古之幽情,感世事之变迁。” 这本书出来后,版权很快就被香港的中华书局买走,而接连的两本书也都出了繁体版,这对梅毅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舞。 2005年,声名鹊起的梅毅再一次被破格提为正高级职称,他直言自己是“中国金融界的第一位一级作家”。这样的头衔并非随便写写就能轻易获得,利用业余时间写作的梅毅交出的成绩单足以让人瞠目结舌,《历史的人性》、《华丽血时代》、《帝国的正午》、《帝国如风》、《纵欲时代》等一系列历史书籍源源不断亮相,在网上和坊间俘获了大批粉丝。这些早期作品,梅毅都选择首先在网上发布,因此也被坊间誉为“中国互联网写史第一人”。 触电:两登央视《百家讲坛》 作为小说家的梅毅悄然隐去,作为历史散文作家的“赫连勃勃大王”异军突起。梅毅如蝉蜕羽化,如蛹蝶异变地突破自己,这是他个人文学历程上所迈出的可贵一步,也是成功的一步。 2010年,低调的梅毅被火得一塌糊涂的央视《百家讲坛》栏目瞄上了。但让梅毅上节目,他们也有些犹疑——第一,梅毅是否有过硬的资格在央视讲课?第二,是否有大众讲课经验?梅毅说:“恰好,第一个‘资格问题’不成问题,我是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拥有过硬的正高职称;第二个问题,依仗着我多年来作英语同声翻译练就的不怯场和天津人特有的口才,我的初次试讲最终通过了一致认可。” 事实证明,《百家讲坛》眼光是高明的,《梅毅话英雄》之《鲜为人知的杨家将》开播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这光鲜背后的酸甜苦辣只有梅毅自己清楚,“第一次站在讲坛上会打哆嗦,因为没见过那种世面。我得在上面站一个小时滔滔不绝,很多内容得提前背下来。刚开始,8千字一集的内容,我得准备一个星期。不过几十讲训练下来,我今天只要把内容看一遍,明天就能上去讲了。”梅毅说,“我还确实花费了不少心力去撰写和修改讲稿。6集的讲稿不到10万字,原稿就写了50多万字,最多的一稿修改多达12次,差点把我自己改得精神崩溃。‘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10个字,通过《百家讲坛》的锻炼,我才深刻意识到其中真正的内涵。” 2011年暑期,央视十套又推出了梅毅的17集《隋唐英雄志》,也深受观众欢迎。 心得:梅毅的“毅”不是白来的 熟悉梅毅作品风格的人都知道,梅毅写史的独到之处,在于钩沉细节,在于还原有血有肉的人物。梅毅说,细节掩藏在浩瀚的史籍里面,没有钩沉功夫,没有古汉语功底,根本不可能写出新意,“我的写作秘诀,就是细心,细读原始史料,用自己的脑子想问题。我对细节的考据特别严谨。我写的断代史系列,没有任何戏说的东西。最多有一些合理的推测。比如写《宋史》,我钩沉无数笔记资料,所以写出的东西就非常立体,非常可信。 当然,耙梳钩沉显然不是梅毅写作的全部真相。20年间,加上小说和散文系列等林林总总的文字,梅毅已经有了八九百万字的文学产量,没有非常韧性之功,万万不能达此境界。 茨威格在《纪念里尔克》一文中写到:“真正诗人的天赋必然是通过难以估量的辛劳又一次重新挣得,即男子汉有责任把天赋开头仅仅是作为儿戏送给他并仿佛是借给他的一切,持续地变成坚韧不拔以至令人难以承受的严肃事业。” 梅毅亦是如此,他名字中的“毅”字不是白来的。 “这些年我一直在坚持写,晚上、周末等业余时间,别人喜欢看电视、打麻将、唱卡拉OK,而我不好这些。我是非常用功的,包括出差途中,做完公事,我都是在看东西,我写一个东西,总有一种紧迫感,就如追命一样,自己追自己。”梅毅说。 2011年初,梅毅当选为深圳作协副主席,他的勤奋甚至“惊动”了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当年底,第八次全国“作代会”在京召开,最初,由于名额有限,梅毅并没有出现在名单中。当铁凝看到全国代表名单时,发现深圳代表中没有梅毅,就特别打电话确认此事,最终促成了梅毅成为少数参加此次大会的“特邀代表”之一。 “其实2010年底,我偶然见到铁凝,她说我是作家中的‘劳模’,因为我不仅写的书很多,还是跨界的业余作家,比许多专职作家都写得多。估计她在这些方面对我比较认同,也就希望我能参加全国‘作代会’。”梅毅说。 今年4月,梅毅的“帝国真史系列”经由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全套共10册(已出8部),700多万字,以历史纪实文学体裁,展现中华2000多年历史朝代的起伏更迭、帝王后妃名臣的悲喜命运。梅毅透露,余下两部分别是秦汉史和清史,秦汉史目前已经完稿,清史的写作估计在11月份结束。 对于广大的“赫连勃勃大王”粉丝来说,相信那又将是一次充满期待的饕餮盛宴。 梅毅个人史·我这20年 1992年6月 只身南下深圳,第一份工作在深圳一家工商银行国际部当翻译。 1993年底 跳槽至深圳证券结算公司从事国外证券市场的研究与分析工作(1995年,该公司与深交所合并,一直在深交所国际部工作至今)。 1994年 发表中篇处女小说《赫尔辛基的逃亡》,引起关注。 1995年 加入广东作协,此后小说创作一发不可收拾,发表《纯真年代》、《南方的日光机场》、《城市碎片》多部中、长篇小说。 1998年5月 获深圳市第三届青年文学奖。 2000年 在广东省首次作家体制改革中,成为广东文学院首批签约作家之一。 2001年 破格获评副高职称,成为二级作家。 2003年 以笔名“赫连勃勃大王”转型开始历史大散文系列写作,陆续出版《隐蔽的历史》、《华丽血时代》等10多部作品,被誉为“中国互联网写史第一人”。 2005年 再次破格获评高级职称,成为“中国金融界第一位一级作家”。 2010年 登陆央视《百家讲坛》主讲《鲜为人知的杨家将》,深受欢迎;次年再次登上该栏目宣讲《隋唐英雄志》。 2011年初 当选深圳作协副主席。 金句 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邓小平 梅毅感悟:少说多做最能体现一个作家的特征。说再多没用,要以实际行动做出成绩来,拿出作品来才能证明实力,虽然我说的也不少,但做的更多;另外一点,深圳这个地方其实给每个人都提供了发挥才能的空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坚持不懈,总有水到渠成那一天。有没有南北朝历史的书_百度知道
有没有南北朝历史的书
不要文言,让我对明朝有了间接的兴趣,如果有知道【正史白话对照】的最好说下在哪买搞笑适度,废话少说——我只看过明朝那些事,感觉还不错历史书不是小说【入门级】
吕思勉的是不错,就是看不懂呀,我就是想先看看白话的,再看这个文言
提问者采纳
官制的书籍推荐两本1:梅毅2,适合初学者,方可阅读.《南北史演义》 作者,均需在对南北朝历史有一定了解之上.《两晋南北朝的另类历史。其他如对南北朝兵制:蔡东藩 或者《细说两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史纲》这两本书是比较浅显的读物:华丽血时代》 作者
提问者评价
网友推荐的&有关南北朝历史的小说
476126人推荐
428723人推荐
383901人推荐
319607人推荐
286038人推荐
283140人推荐
261371人推荐
257916人推荐
210028人推荐
182661人推荐
166094人推荐
132473人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6条回答
能直接看文言文的话,首先当然是三国志、晋书以及宋书、南齐书等等
然后有世说新语,可以下一本简译版的,再加一本笺注,笺注余嘉锡的很不错
另外再细一点的话:习凿齿的汉晋春秋、司马彪的九州春秋、唐庚的三国杂事、孙盛的晋阳秋等,还有各家的晋纪,不过有几本比较难找
如果楼主要的是现代文的概述,那就太多了,而且我看了一些,现在貌似还没有各方面都很好的书。
楼主随便到百度有关贴吧(直接就有魏晋南北朝吧),看顶上的帖子就好了,那里都是fans们,又有大家的回帖,比电子书好;这方面的论坛也很多
如果要的是专著,鲁迅就有一篇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另外我这里有一张表,以前往复论坛总结的:
刘驰《六朝士族探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
梁满仓《汉唐间政治与...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魏晋南北朝史札记》
五胡录有点像明朝那点事网上看吧或者下载
我推荐你可以看一下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吕思勉写的《两晋南北朝史》,行文虽然是解放前常用的文白相杂,但考据严谨,是真正的大家的手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南北朝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查看: 1487|回复: 15
求推荐五胡十六国的书
对五胡乱华这段历史感兴趣,求比较翔实的历史类读物,史书可,历史普及类的可,比较符合史实的小说亦可.
这些年这类书还是不少了~
最早看的是五胡录~这本书貌似是最早拿这个背景来写的~非小说~看完之后应该对这段历史有了个大的了解~
不过当时好像只看了3分之一就因为其他事耽搁到现在都没接着看,什么时候再接着看~
五胡录调侃的语调有些不适应
这段历史的基本史料无非晋书,资治通鉴,十六国春秋。
现代人写的通俗版的话,我记得天涯历史板块上有一本“细说两晋南北朝”写的十分详细而全面。
跳过开头三国归晋那部分从太康元年开始读起就行了,看的时候多对照一下地图。
注意我说的不是沈起炜写的那一本,那本虽然也叫“细说”,但实际上并不是很详细。
正在看这个,连载中未完成(刚写到北魏初创,倒是没有坑掉的迹象),分析多于叙述,不是太适合对这段历史一点都不了解的人,不过他的分析,以及这帖子里的讨论,我觉得还是值得看一下,观点个人不见得都认同,但是方法我比较喜欢
初步了解正史的话就如LS所说,晋书+通鉴足够了,通鉴作纲,读到哪一段就翻翻晋书的相关人物传记,应该会有个大体的认识了
引用第4楼真田安房守于 19:01发表的&&:
正在看这个,连载中未完成(刚写到北魏初创,倒是没有坑掉的迹象),分析多于叙述,不是太适合对这段历史一点都不了解的人,不过他的分析,以及这帖子里的讨论,我觉得还是值得看一下,观点个人不见得都认同,但是方法我比较喜欢
初步了解正史的话就如LS所说,晋书+通鉴足够了,通鉴作纲,读到哪一段就翻翻晋书的相关人物传记,应该会有个大体的认识了
大致读了一些,感觉这个作者太过强调历史的必然性了,总是去试图证明即使没有英雄A,也有英雄B去做同样的事。
这种史观导致他笔下的人物形象和英雄史观影响下的传统认知区别很大。他的很多观点可以说是类似于“诸葛亮之所以没有篡刘禅的位不是因为他忠心,而是因为他实力不够”这样的颠覆性解读。
所以这种分析确实不适合对这段历史一点都不了解的人,上手的话还是先去读资治通鉴吧。
作者在这方面确实过于极端了,这也是我不认同的地方,不过我个人倒是能够理解这种极端态度的成因,算是标新立异也好拂尘现珠也罢,把他的态度跟极端化的个人英雄主义中和一下,确实可以厘清很多事件背后的权力博弈
另外上面忘了说了,LZ想看两晋史的话,《世说新语》最好顺带着看了,这书还是蛮有意思的,也能比较直观的了解两晋士人的生活习惯(和由此展现的思想),进而帮助理解他们在历史上的形象
晋书通鉴完了………可以看吕思勉的两晋南北朝史,是个比较细的长编。
看过梅毅挺早前写的《华丽血时代》,讲的还算清楚
但是不大爱他的文风
想看正统的就蔡东藩两晋演义,虽然是小说但基本没有戏说,笔法也是正史路子,文言。比读晋书要简单多了。
现代文的话,五胡录算讲的很通俗了,时间线和事件线理得也还比较清楚。
吕思勉那本书不适合入门者,着眼点太过全面,经济民生科技这些东西还是对时代背景和历史记录有了一些了解后再读较好。
首推通鉴,其次通鉴记事本末,直接晋书会一头雾水的
如果一点都没看过,华丽血时代还行
引用第5楼Bowenchen于 14:04发表的&&:
大致读了一些,感觉这个作者太过强调历史的必然性了,总是去试图证明即使没有英雄A,也有英雄B去做同样的事。
这种史观导致他笔下的人物形象和英雄史观影响下的传统认知区别很大。他的很多观点可以说是类似于“诸葛亮之所以没有篡刘禅的位不是因为他忠心,而是因为他实力不够”这样的颠覆性解读。
所以这种分析确实不适合对这段历史一点都不了解的人,上手的话还是先去读资治通鉴吧。
....... 看了几段,感觉上这个作者最大的问题还不在这个,而是实在太啰嗦了。
就那么几个观点,几条论据,来来回回,不厌其烦地反复论述,实在让人看不太下去了。。。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stage1st
Powered by推荐几本书,我想补充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非常感谢...-中国学网-中国IT综合门户网站
> 推荐几本书,我想补充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非常感谢...
推荐几本书,我想补充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非常感谢...
转载 编辑:李强
为了帮助网友解决“推荐几本书,我想补充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时”相关的问题,中国学网通过互联网对“推荐几本书,我想补充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时”相关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整理,用户详细问题包括:<,具体解决方案如下:解决方案1: 关于南北朝的书宁稼雨:《魏晋士人人格精神——&世说新语&的士人精神史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03年李建中:《乱世苦魂——世说新语时代的人格悲剧》,东方出版社98年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03年。胡守为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魏晋南北朝史》,上海辞书2000年万绳楠 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讲演录》,黄山书社87年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汤一介导读,上海古籍2001年刘大杰:《魏晋思想论》,上海古籍98年贺昌群:《魏晋清谈思想初论》,辽宁教育98年唐长孺:《魏晋南北朝论丛》,三联书店1955年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05年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北京大学2000年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2000年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余敦康:《魏晋玄学史》,北京大学2004年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华书局2004年五代十国的图书:强盛的帝国(隋唐五代十国)/二十五史通讲(二十五史通讲)五代十国风云录 作者: 姜狼 编著解决方案2: 两晋南北朝的另类历史 作者:梅毅 &#13;&#10;五代十国风云录 作者:姜狼 &#13;&#10;解决方案3: 网上搜索吧!解决方案4: 你还是买一套《二十四史》吧,里面很多是你说这时期的。精力有余,还可以补充其他朝代的东西。解决方案5: 梅毅(赫连勃勃大王)的华丽血时代、帝国的正午、刀锋上的文明,这三本书分别讲了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西夏的历史,非文言文,叙事流畅通过对数据库的索引,我们还为您准备了:问:主要是想了解:西晋至隋初的两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唐末宋初的五代...答:关于南北朝的书宁稼雨:《魏晋士人人格精神——的士人精神史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03年李建中:《乱世苦魂——世说新语时代的人格悲剧》,东方出版社98年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03年。胡守为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魏晋南北朝史》,上...===========================================问:主要是想了解:西晋至隋初的两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唐末宋初的五代...答:两晋南北朝:黎东方细说历史系列里的《细说两晋南北朝》可以给你一个比较全面地了解。进一步的话可以看吕思勉的《两晋南北朝史》, 此外还有: 《华丽血时代:两晋南北朝的另类历史》 王仲荦的《魏晋南北朝史》 陈寅愣魏晋南北朝史演讲录》 唐长...===========================================问:主要是想了解:西晋至隋初的两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唐末宋初的五代...答:华丽血时代,从西晋讲到隋朝,语言比较幽默 ,赫连勃勃大王写的,绝对值得看===========================================问:主要是想了解:西晋至隋初的两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唐末宋初的五代...答:想看穿越就!天下节度。想看历史就!唐末刀锋汇。别的不推荐===========================================问:主要是想了解:西晋至隋初的两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唐末宋初的五代...答:在古代写五代十国历史的主要有薛居正的《旧五代史》,欧阳修的《新五代史》,罗贯中《残唐五代史演义》,蔡东藩的《五代史演义》以及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关于五代历史的章节。《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是纪传体,历史事件往往孤立不连贯,不...===========================================问:主要是想了解:西晋至隋初的两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唐末宋初的五代...答:五代的开国之君,都是前朝的藩镇,靠军事割据发展起来的,故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是战争频仍,政权屡有更迭。在五个朝代中,后梁维持的时间最长,也只有十七年,其次后唐十四年,后晋十一年,而后汉仅仅四年,后周九年,都不足十年。其实,即使在...===========================================问:主要是想了解:西晋至隋初的两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唐末宋初的五代...答:当然是《如果这是宋史》的第一部,把宋朝之前的五代十国也有很好的交代,而且描写很丰富,人物刻画十分圆润,而且重大战役都有详细的描写。 至于魏晋南北朝,市面上没有这一类的书籍,非文言文的。===========================================问:讲关于南北朝或者五代十国的历史,故事,人物的书答:中国历史故事,有单独的南北朝或者五代十国的故事 ,就是一套好多本的===========================================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学网: []
用户还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