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窠木郑板桥竹石图图是什么题材内容

到处云山是吾师-赵孟頫(fǔ)作品欣赏
到处云山是吾师-赵孟頫(fǔ)作品欣赏
赵孟頫 自画像 大都会博物馆藏 赵孟孚字子昂,号松雪,别号鸥波、水精宫道人等。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宗室,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德芳之后。年十四,以父荫补真州司户参军,宋亡后,他作为南宋遗逸而了仕元朝,累官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他生前“被遇五朝,官居一品,史满天下”。死后封魏国公,谥号文敏。元代,汉族尤其南方士人的社会地位急剧下降,朝廷废弃画院,使文人画队伍迅速壮大,绘画由贵族士夫趣味向世俗地主趣味转化。“荣际五朝,名满四海”的赵孟孚,以非凡的才干和毕生精力投入这场艺术运动,为文人画的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饮马图人骑图 人马图 大都会博物馆滚尘马图卷 在绘画上,赵孟頫是元代的泰斗。人物、鞍马、山水、花木、竹石、禽鸟,各种题材,下笔皆成妙品。犹如学习书法一样,他学画也是在复古的精神下博采众长,而后自成一格。在赵孟頫的传世绘画作品中,以人物与鞍马,或人骑图为题材的比重最大,见于著录者有百件之多。以技法而论,赵孟頫的人物鞍马,主要继承唐人传统,具有刚健、华美的特色,工写结合,设色高雅。他曾说:“宋人画人物,不及唐人远甚,予刻意学唐人,殆欲尽去宋人笔墨。”(詹景凤《东图玄览》)。他又说:“吾自幼好画马,自谓颇画物之性。友人郭信之尝赠余诗云:‘世人但解比龙眠,那知已出曹、韩上。’曹、韩固是过许,使龙眠无恙,当与之并驱耳。”(《书画汇考》)可见赵孟頫是自诩在宋人之上的。秋郊饮马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赵孟頫在元代历受元世祖和元仁宗的宠遇, 尤其是仁宗十分敬重他的才华, 将其与李白和苏轼相比。他博学多才, 工古文诗词, 通音韵, 精鉴赏。《秋郊饮马图》为赵孟頫人物鞍马画代表作。赵孟頫往往在人物与鞍马图绘画作品中寄托着自己的思想情绪。他笔下的马,雄姿英发,皆有千里骏马之相,有许多马则是拟人的,是赵氏人才自许的象征,流露了他的儒家行义达道思想及怀才不遇情感。赵孟頫虽自喻为千里马,但他的济世愿望只是一厢情愿,元廷并没有让他施展政治抱负与经济之才,而是让他在发颂词、写经文中消磨岁月,他的行义达道自然成为泡影。对此,赵孟頫十分苦恼。他壮志难酬,又难以摆脱元廷的羁绊,宛若和平时代禁苑中的千里马,只能充当“太平盛世”的车卫仪仗,“老向天闲无战功”而已。他的郁郁不得志的楚楚自怜之心,乃在《浴马图》、《人骑图》、《奚官调马图》、《秋郊饮马图》等作品中宣泄无遗。这些图中的骏马,虽然蹄势潇洒,毛色亮丽,逸态飞腾,矫健不凡,却只能在奚官的调教下活动于禁苑,嬉戏于溪涧,或到京郊放风,舒展筋络,仅为皇家气派的点缀,碌碌无为。赵孟頫曾自题《百骏图》,以“肥哉肥哉空老死”之句,道出了这些千里马的不遇悲剧。元末杨维祯阅赵氏马图后,也颇为伤感,写下“将军铁甲抛何处,独趁奚官缓步行”的诗句(《铁崖先生诗集·题松雪翁五马图二首》),对赵氏在政治上无用武之地表示同情。因此,赵孟頫的马图用意含蓄深沉,以百无聊赖之形象,巧妙地折射出他怀才不遇、失去自由的内心痛楚,也与其“在山为远志”,秉承母训应召仕元,却遭人猜忌,落得个“出山为小草”的尴尬行径相一致。 红衣罗汉图 辽宁博物馆藏《红衣罗汉图》是赵孟頫人物画的又一杰作。此图描绘西域僧人跌坐之状,深目高鼻,浓髯大耳,一手作平伸说法相,宁静而和睦,又不失庄重慈祥之态。僧人的红垫、红屐,皆刻画得很工细,尤其是脸部,傅色细腻,落笔精巧,质感强烈,形象生动;红衣则以意为之,着笔不多,而大略可观。僧人身旁之岸石,染以绿色,更衬映出僧人红衣域外客的特征;其前牡丹香花开放,其后菩提大树挺发,给全图增添了佛家吉祥、庄重之情。赵孟頫自己说曾在大都见到过西域僧人,又见到过唐人阎立本所作吐蕃僧人像,因此该图既有唐人古朴之态,又有元人现实之意,借古开今,形神相兼。赵孟頫 吹萧仕女图赵孟頫 西园雅集图 台北故宫赵孟頫 洞庭东山图赵孟頫 诸葛亮像赵孟頫 松阴高士图 (美)私人藏赵孟頫 老子像 北京故宫博物院赵孟頫 欧波亭图赵孟孚的作品,即维护了文人画的人格追求,又摒弃了文人画的游戏态度,为创建文人画特有的表现形式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赵孟孚博学多才,诗词、书法、绘画、音乐造诣均深,特别是书画方面成绩最为突出。他在绘画方面继承晋唐五代和北宋的优秀传统,博采众家之所长,自成面貌,而且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山水、人物、竹石、花鸟均“悉造微,穷其天趣”(杨载《赵公行状》,见《松雪斋文集》附录)。在艺术表现形式方面,无论工笔、写意、青绿、水墨也都十分精采。赵孟孚也是一位书画理论家,他主张作画要有“古意”,倡导“书画同源”,强调绘画中用笔的书法趣味,并主张师法自然,提出“到处云山是吾师”。赵孟頫 秀石疏林图卷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赵孟頫 二羊图赵孟頫 窠木竹石图赵孟頫 疏林秀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赵孟孚将师古与创新相结合,将高逸的士夫气息和散逸的文人气息融于一体,为“游观山水”向“抒情山水”转化提供了范例。元四家的杰出成就正是建立在赵孟孚成功尝试的基础上的。董其昌评价他说:“赵集贤画为元人冠冕。”赵孟孚的作品就像一座桥梁联接了唐宋和元以后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
热门微信号
最新微信号赵子昂目前有哪些作品保存下来?
赵子昂目前有哪些作品保存下来? 10
请问赵子昂目前有哪些作品保存下来?主要有几幅画?分别收藏在哪里?谢谢
补充:在答案中看不到他的一幅名画《八骏图》,是不是这画有别名。呵呵~~
补充:我在市文具市场看到赵子昂《八骏图》的印刷品,“八骏图”三字由他自己圆润的小篆写成,上有乾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段祺瑞等印章,还有和申的题跋。不知道是否还存有这样的真迹。
赵子昂的《八骏图》比徐悲鸿的珍贵
的感言:不是答案的答案
其他回答 (3)
赵孟俯:《鹊华秋色图》
赵孟俯:《浴马图卷》《调马图》《红衣西域图》
《三世人马图一》《三世人马图二》《三世人马图三》
《龙王拜佛》《枯枝竹石图》《浴马图》《幽篁戴胜图》
《水村图》《双松平远图》《窠木竹石图》《二羊图》
其夫人管道升,字仲姬,亦工水佛画,而墨竹梅兰尤妙。其两子一名雍,字仲穆;一名奕,字仲光。雍有二子,一名凤,字允文;一名彦徵;孟俯弟孟吁,字子俊;一家善画,照耀当代,而雍尤著。
管道升:《烟雨业竹图》
赵雍:《骏马图》
赵雍:《人马图》
赵子昂的山水,取法董源和李成,人物、鞍马师李公麟和唐人法,亦工墨竹和花鸟,均以笔墨苍润见长,以飞自法画石,以书法笔调写竹。突破了南宋画院,打破了马夏江山的“清一色”局面。他画的花鸟,成为以后的范本。他的画作,遗存的有《重汉叠嶂图》卷(在台湾),《双松平远图》卷(在美国〕,《鹊华秋色图》卷(在台湾),《秋郊饮马图》卷(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红衣罗汉》图卷(在东北)。其《人骑图》,人物雍和,意态从容,很有韵味。
参考资料:
回答者: 豪侠haoxia - 举人 五级
7-13 21:51
我来评论>>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0 个人评价
50% (0) 不好
《妙岩寺记》作者赵子昂
赵子昂的字画价值多少了
谁知道顾氏的来源?我姓顾,所以想了解一下
顾 姓氏的由来
赵孟頫是哪个朝代的人,他的画有什么特点
查看同主题问题:书法 绘画 代表作
赵少昂,字叔仪,1905午出生,广东省番禹县人。早年入私垫念书。原籍广东省番禹县,15岁入岭南画派高奇峰创办的私立美术学馆学画。1927年起在佛山市立美术学校任教员。1929年参加在上海举办的第一次全国美展。1930年,他的作用参加比利时万国博览会,获颁金牌奖。同年在广州创立岭南艺苑。1932年,在广州举行一次个展。作品参加在莫斯科、巴黎、柏林举办的中国艺术展览。1934年,旅游申国多个省份,包括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北和山丙,探访云冈、长城等名胜古迹,并于向京、天津、北京举行个展。
1937年任广州市立美术学校中国画系主任,后来移居香港,同年参加在南京举办的第二次全国美展。
1939年起先后在香港和新西兰、葡萄牙及国内广州、1941年,由香港迁往澳门,然后赴广州湾。由于战乱关系,赵氏返回中国内地,路经桂林,在邢里欣赏到美丽的山水景色,然后北上经柳州、贵阳,到达重庆,受聘于国立中央大学和国立艺专学校。在四川期间,赵氏曾遍游峨嵋、三峡等名山大川,增益不少,开拓了新的绘画领域。自一九四一年至四四年,他在广州湾、柳州、桂林、曲江、贵阳、重庆、成都等多处到过的城市,举办个人画展。
1944年作品参加了在重庆举办的第三次全国美展。1946年,中日战争结束后,赵氏在澳门、香港两地举行画展。
1948年任广州大学美术科教授。同年移居香港并恢复岭南艺苑,从事艺术教育和绘画创作。一九四八年,广州大学聘为美术科教授。后来他离开广州,定居香港,在香港复设岭南艺苑。1951年,应日木"朝日新闻社"邀请,到东京举行个展。1952年,往南洋旅行,在新加坡、吉隆坡、怡保、槟城等地举行画展。1953年,访问欧洲,作品曾展出于瑞士。1954年,个展于伦敦、曼彻斯特、巴黎、罗马等地。
1960年起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及加州大学讲学,作品在美国旧金山、洛杉矶、华盛顿、波士顿、芝加哥、夏威夷及加拿大、西德、澳洲等三十多处地方展出。展出。1977年被台北中华学士院聘为博士。1973年起每年有作品参加亚洲现代美术展。1978年参加香港前辈艺术家展览。1979年在香港举办了个人画展。1982年北京举办个人画展。
代表作品有《木棉红占岭南春》、《清水池塘处处蛙》、《柳色绿如茵》、《草泽雄风》、《一池杨柳垂新绿》、《桐花孔翠》、《群鸟话春寒》、《迷朦月色满横塘》、《枝头小鸟惊初雪》、《秋林暮霭》、《悠然自得》、《烟雨归舟》、《荔熟》、《群鱼追落花》、《漓江雨过》、《苍松吐艳》、《归鸦认故枝》、《秋色》、《竹林幽思》、《小鸟话春寒》、《渔村小雨》、《晓来微雨焦花紫》等。
赵孟頫传世书迹较多,有《洛神赋》、《道德经》、《胆巴碑》、《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临黄庭经》、独孤本《兰亭十一跋》、《四体千字文》等。传世画迹有大德七年(1303)作《重江叠嶂图》卷、元贞元年(1295)作《鹊华秋色》卷,图录于《故宫名画三百种》;皇庆元年(1312)作《秋郊饮马》卷,现藏故宫博物院。著有《松雪斋文集》十卷(附外集一卷)。


赵子昂,即赵孟俯(年),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晚年曾作孟俯,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宋宗室,入元,世祖忽必烈搜访“遗逸”,经程钜夫举荐,官刑部主事,后累官至翰林承旨,封魏国公,溢文敏。他博才多学,诗,书,画,音乐造诣颇深。书画方面尤深,在继承晋唐,五代和北宋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博采众长,自成面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无论工笔,写意,青绿,水墨都很精彩。 
其绘画实践和理论在当时和以后的明清两代都有极大的影响。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各种题材的绘画精品。在元代画家中,他是最著名的一位。 
赵孟俯:《鹊华秋色图》 《浴马图卷》《调马图》《红衣西域图》 
《三世人马图一》《三世人马图二》《三世人马图三》 
《龙王拜佛》《枯枝竹石图》《浴马图》《幽篁戴胜图》 
《水村图》《双松平远图》《窠木竹石图》《二羊图》

至于分别收藏在哪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收藏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全部微信分类
当前位置:
【观点】赵孟頫的艺术成就
本网站文章均来自网络
搜索结果,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立场,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请与公众号原作者联系,亦切勿轻易相信文章内容。如有侵犯权益,或者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络我们做技术屏蔽! 邮箱:
赵孟頫的绘画成就:借古开今赵孟頫 饮马图卷(局部) 元 纸本 水墨 纵25厘米、横59.8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在绘画上,赵孟頫是元代的泰斗。人物、马牛、山水、花木、竹石、禽鸟,各种题材,下笔皆成妙品。犹如学习书法一样,他学画亦是在复古的精神下博釆众长,而后自成一格。尤其是他在书法、诗文、音乐、鉴赏和考据诸方面的学养,以及奔走南北的阅历,对他绘画风貌、艺术思想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赵孟頫在绘画中融入诗文,寄托了人文精神,既加深了中国绘画的文化内涵,又拓宽了文人表达思想精神的领域,对尔后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他也被后人称作“敞开文人画大门”的关键人物。  赵氏在其绘画中传达的人文精神主要有两方面,即忧国忧民的入世思想和人格独立的出世思想。亦即“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这种矛盾而统一的心态,一直伴随着他,成为其创作的不尽动力。赵孟頫擅长人骑图与竹石图,兹就此来探窥他在绘画中所阐扬的人文精神。  在赵孟頫传世的绘画作品中,以人物与鞍马,或人骑图为题材的比重最大,据刘龙庭先生统计,见于著录者即达百件之多。以技法而论,赵孟頫的人物鞍马,主要继承唐人传统,具有刚健、华美的特色,工写结合,设色高雅。 在学唐人以复古的基础上,他还从技法上予以创新,如元贞二年(1296年)所作《人骑图》(现藏故宫博物院),以及《人马图》(现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画面突出人物和马,而不画背景;人物的衣服用朱色染出重彩,但面部与手皆以赭色杂入朱色而傅以淡彩;马匹以细墨线勾勒,再以墨色烘染后傅以极薄的淡彩。这种舍去背景之法源于唐人韩干《牧马图》,而重彩与淡彩兼施,层层渲染,以增强质感,则是赵氏较韩干有所创新的。  赵孟頫的人物与鞍马图不仅以高超的技能给人以形象美感,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往往在这些母题的绘画作品中寄托着自己的思想情绪。赵孟頫笔下的马,雄姿英发,皆有千里骏马之相,有许多马则是拟人的,是赵氏人才自许的象征,流露了他的儒家行义达道思想及怀才不遇情感。  赵孟頫还创作了大量的竹石图,除以书法入画外,赵氏在图中寓以高风亮节、独立自由的含意。他在仕元之后因不受重用而十分尴尬,有“在山为远志,出山作小草”的悲叹。过去和他漫游林泉的士子,曾劝他不要入仕元廷的朋友,也因此而对他产生看法。赵孟頫为了表明自己的心迹,向友人申明,虽然人仕元廷,但并没有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而是依然保持着廉洁与正直,事实上他还和权臣桑哥展开斗争,最终将残害江南百姓的桑哥赶下了台。因此他要努力表白自己的清高,自省独立的人格,弥补仕元后带来的遗憾。他取“不改柯、不易节、虚心踏实”的竹子,及独立坚强的形状美丽的太湖石,来作为自己精神的象征。  此外,赵孟頫的山水画,大致有仿古与创新两类,前者如《吴兴清远图》、《洞庭东山图》(现藏上海博物馆)、 《鹊华秋色图》、《江村鱼乐图》(现藏美国克里夫兰美术馆)等,后者有《重江叠嶂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茅亭松籁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水村图》(现藏故宫博物院)等。而且前者所写山水,大致以实景为题材,后者所写山水,大致以虚景为题材。在绘画风貌上,他的山水作品并无一贯的作风与格调,而是在追求广泛的古意,追求集大成的古意,汲取多方面的艺术营养,并融以自己的创新成分。同时力图以深秀、苍润、含蓄,来改变南宋刘、李、马、夏以斧劈皴、墨块为特征的挺拔刚健的画风。赵孟頫的山水画,虽然每幅的面貌技法不尽相同,但他注意研究传统,重视师法自然,而又在作品中寄托自己的江湖之思和笔墨创意,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的情感,则是前后一致的。他的这种探索与尝试,为整个元代山水画风格的形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赵孟頫的绘画具有丰富的美学技巧涵盖,面对拘于形似的职业正规画,它揭示着士夫的寄兴写意精神;面对高人胜士的游戏翰墨,它又强调着绘画本体的功力修炼;面对严酷的技术标准,它关注着简率萧散的意兴;面对缺乏规则的竞争,它呼唤着传统价值的回归。从这些多元的表现上,我们可以看到赵孟頫绘画艺术的完美性。赵孟頫的书法成就:当首推行草赵孟頫 行书秋声赋卷 元 纸本 纵35.7厘米、横182.2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自5岁起,赵孟頫就开始学书,几无间日,直至临死前犹观书作字,可谓对书法的酷爱达到情有独钟的地步。他初学书法以王羲之《兰亭集序》、智永辑王羲之《干文》为宗,后学王献之、钟繇、李邕、宋高宗等,泛览百家,而一直以二王为本,追溯东晋之风。在赵孟頫的大力倡导下,宋代以来苏、黄、米、蔡“书札体”独领风骚的局面得到改观,王羲之不激不励、秀丽平正、蕴藉沉稳的平和书风得到复兴。  在“赵书”各体中,成就最大者当首推行草,传世最多,对后世影响也最大。他的行草直入右军之室,形聚而神逸,秀美潇洒,宛若魏晋名士,风流倜傥,传世《归去来辞》(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兰亭十三跋》(现藏日本高岛菊物次郎氏)、 《赤壁赋》(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可窥见一斑。他的草书纵横放逸,得心应手,气韵高古,笔法精熟,却无草率之弊,于其尺牍中可见之,有《与中峰明本书》、 《与鲜于枢尺牍》(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等。  赵孟頫的楷书作品亦很精彩,其中小楷尤为世人所重,书写佛、道经卷,儒学名篇,往往首尾万言,而字字结体妍丽,落笔遒劲,流畅绵延,气韵生动如一。有《法华经》、 《心经》(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道德经》、 《洛神赋》(现藏故宫博物院)等传世。赵氏的大楷则绝去唐人颜、柳顿挫之笔,而增以飞动之势与峭拔之力,风姿流动,深得晋人灵髓,如《胆巴法师碑》、 《仇锷墓碑铭》、 《故总管张公墓志铭》(现藏故宫博物院)等。  在赵氏所擅各体中,章草颇见特色。他主要临写《皇象急就章》,虽从刻帖中来,但由于其熟谙二王法度,故所作《急就章》(现藏辽宁省博物馆)毫无枣木之味,用笔刚劲有力;晚年所书,杂以苍茫,高雅古朴。虽然赵氏之章草与汉简章草朴拙之风不同,但从文人书法角度审视,其章草则有潇洒、精巧之风,颇具创意。他所写的《绝交书》、 《酒德颂》等行草书中,亦融入许多章草笔意,成为康里子山、俞和、宋克等元明书家秀逸章草流派之嚆矢。  赵孟頫还善于篆书,古朴大方,却不失典雅秀丽,将金石之味与笔墨之趣融为一体,如《故总管张公墓志铭》 等;其隶书法梁鹄、钟繇,肥瘦得体,平稳而蓄有灵动,舒展而富有筋骨,在《六体干字文》中即可领略其隶书散朗而端庄之风韵。  综观赵氏书法,始终有遒媚、秀逸之特色。他在追取古人法度中,不论师法何家,都以“中和”态度取之、变之,钟繇之质朴沉稳,羲之之蕴藉潇洒,献之之流丽恣肆,李邕之崛傲欹侧,皆能融入其笔端,但华美而不乏骨力,流丽而不落甜俗,潇洒中见高雅,秀逸中吐清气,这是赵氏深厚的功力、丰富的学养、超凡脱俗的气质所致。明人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称他为“唐以后集书法之大成者”;王世贞在《弇山堂笔记》中称他为“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 “复二王之古,开一代风气”,这都并非虚言。 任道斌(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欢迎关注美术圈微信公众平台。
本网站文章均来自网络
搜索结果,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立场,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请与公众号原作者联系,亦切勿轻易相信文章内容。如有侵犯权益,或者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络我们做技术屏蔽! 邮箱:
上一篇:第一篇
下一篇:最后一篇
关注排行榜
友情链接:赵孟頫的古木竹石图与书画关系—word格式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赵孟頫的古木竹石图与书画关系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郑燮竹石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