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玄问太常刘瑾说:“我和谢太傅盘恒东山相比,怎么样?”题目

精华区文章阅读
Peopl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fenoria&(秋耘),&信区:&People
标&&题:&白话世说新语:品藻第九
发信站:&水木社区&(Tue&Jul&25&14:36:22&2006),&站内
  品藻第九
  品藻与赏誉的区别是:赏誊是称赞某人,品藻是拿某人与另一人比较进行评论。这也是当时的社会风气。
  一汝南陈仲举、颍川李元礼两人在一起争论各自的功业与德行,无法确定谁先谁后。蔡邕评议说:“陈仲举不畏强权,敢于冒犯上级;李元礼严于律己,可以威摄下属。犯上难,摄下易。”于是,仲举就列于“三君”之下,元礼排在“八俊”之上。(按:当时的人把窦武、刘淑、陈蕃称为“三君”。李膺、王畅、荀绲、朱寓、魏朗、刘佑、杜楷、赵典称为“八俊”。)
  二庞统来到东吴,东吴人士都把他当作朋友。他见到陆绩、顾劭、全琮后,一一为他们品题说:“陆绩真是所谓劣马有跑得快的用途,顾劭是所谓笨牛可以身负重物,运到远方。”有人问他:“照你所品评,陆绩应胜过顾劭了吗?”庞回答说:“劣马虽跑得快,只能骑上一人而已;笨牛日行不过百里,所载的却远远不止一人啊!”东吴人士没有把他难住。――全琮为了顾全名声,象汝南樊子昭(退能安守本分,进不奔竞名利)。
  三顾劭曾与庞统共宿,相互谈论。顾问:“听说您善于知人,我与您究竟谁胜过谁?”庞说:“改革社会风俗,随机应变,我不及你;议论古时王、霸遗留下来的策略,观察和分析战争中地势、地形的紧要方面,我似乎有些长处。”顾劭听罢,认为他说的没有什么不当。
  四诸葛瑾弟弟诸葛亮及堂弟诸葛诞,都有很大的名气,三人各在一国。当时的人认为蜀国得到的是龙,吴国得到的是虎,魏国得到的是狗。
  诸葛诞在魏国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国,士大夫都佩服他器量宏伟。
  五司马文王问武陔:“陈泰比他父亲司空陈群怎么样?”武陵说:“渊博通达而又文雅,把整顿天下声闻教化看作自己的责任,在这些方面,陈泰比不上他父亲,至于精明能干,建功立业,却超过他父亲。”
  六正始年间,一些名士议论,往往拿五荀和五陈相比:荀淑比作陈,荀靖比作陈谌,荀爽比作陈纪,荀比作陈群,荀朗比作陈泰。
  又用八裴比八王:裴徽比王祥,裴楷比王衍,裴康比王绥,裴绰比王澄,裴瓒比王敦,裴遐比王导,裴Q比王戎,裴邈比王玄。
  七冀州刺史杨淮有两个儿子:大的名乔,小的名髦。十二三岁时,两个小孩已经成材。杨淮与裴QQ、乐广都是好朋友,曾经命两个儿子分别去拜见裴、乐。裴Q器量恢宏,为人方正,喜欢杨乔的高雅。对杨淮说:“你的大儿子可以比得上你,小的稍为差一点。”乐广清高淳朴,喜欢杨髦的聪悟页能约束自己,对杨淮说:“杨乔自然可以比得上你,但是杨髦更为特出。”杨淮笑着说:“我两个儿子的优劣,正是裴、乐两位的忧劣。”当时议论的人认为杨乔虽高雅,但节制不够,乐广所说的很有道理。不过这两兄弟都是后起之秀。
  八刘令言开始来到洛阳,会见当时著名人物之后,赞叹着说:“王夷甫过于鲜明(按:原文为“解明”,姑从注家所释),乐彦辅为我所敬佩:张茂先我无从了解,周弘武很巧妙地把自己的缺点变为优点,杜方叔却不能发挥自己的优点。”
  九王夷甫说:“闾丘冲胜过满奋和郝隆。这三人都具有高才,但闾丘冲最先闻名于世。”
  十王夷甫用东海太守王承比尚书令乐广,所以后来王坦之撰写碑文时说:“当时标榜,是与乐广并驾齐驱的人。”
  十一庾子嵩与王平子象雁鸟一样比翼齐飞。
  十二大将军王敦在洛阳时期,每见到周f,就不停地用扇遮住自己的脸(羞于见到他)。后来渡江南下,便不再这样了。王叹息说:“不知道是我进步了,还是周伯仁退步了?”
  十三会稽虞,晋元帝时与桓温共过事,其人有才气,通名理,具有声望。
  王导曾对他说:“孔愉有您这样的才能,却没有您这样的声望;丁潭有您这样声望,却没有您这样的才能。两者兼而有之,难道不是您了吗?”可惜虞尚未进入朝廷就去世了。
  十四晋明帝问周伯仁:“你自己认为比郗鉴怎么样?”周说:“郗鉴和臣比,似乎有功夫。”
  明帝又问郗鉴,鉴说:“周f比起臣来,具有国士门风。”
  十五王敦来到建康,庾亮问他:“听说你有四位朋友,究竟是哪四位?”王回答说:“你家中郎(庾),我家太尉(王夷甫),阿平(王澄),胡毋彦国。四人中阿平当然最差。”庾亮说:“他未必甘心排居四人之末。”同时又问:“哪个在他们之上?”王说:“自然有人。”庾追问:“是谁呢?”王说:“嗯,当然会有公论。”庾身边的人急忙用脚碰了碰他,暗示别再问下去了。于是中止了这番问答。
  十六有人问丞相王导:“周f比和峤怎么样?”王回答说:“和长舆(象高山峻岭般)嵯峨。”
  十七晋明帝问谢鲲:“你自己认为比庾亮怎么样?”鲲回答说:“身穿礼服,庄严地站立在朝廷之上,作为百官的表率,臣不如亮;但是,一邱一壑(纵意适情,自得其乐),臣自己认为超过了他。”
  十八丞相王导有两位老弟没有渡江南来,一名颖,一名敞。当时的人认为王颖可以和邓伯道相比,王敞可以与温峤相比。颖做过议郎,敞做过丞相祭酒。十九晋明帝问周f:“一些人把你和郗鉴相比,你看怎样?”周说:“陛下不必拉着臣和别人相比。”
  二十王丞相说:“近来有人拿我和王安期、阮千里相比,我也推重这两位。
  不过,大家都只推重太尉王夷甫,这位先生天才奇特。”
  二十一宋t曾经是大将军王敦的侍妾,后来属于镇西将军谢尚,尚问她:“我比王敦如何?”宋回答说:“王与您相比,一个是乡巴佬,一个是贵人。”是因为谢长得很美丽的原故。
  二十二晋明帝问周f:“你自己说说比庾亮怎么样?”周回答道:“萧闲自在,置身世俗之外,亮不及臣;从容端重,立身朝廷之上,臣不及亮。”
  二十三丞相王导用蓝田侯王述为掾,庾亮问丞相:“蓝田为人怎样?”王导回答说:“真率独特,不轻易与人相交,不比他的父亲和祖父差,不过,胸怀旷达、淡于荣利方面,就赶不上他们了。”
  二十四卞星之说:“郗鉴身上有三件事自相矛盾:用方正对待上级,却喜欢下属阿谀奉承,这是第一件矛盾的事;以清白贞洁要求自己,却处处计较他人,这是第二件矛盾的事,自己喜读书,却讨厌别人勤学好问,这是第三件矛盾的事。”
  二十五社会上评论温太真是过江名士中第二流中的杰出者。当时有地位的人在一起品题人物时,议论到第一流将尽之际,温常常感到不安,甚至脸上变了色。
  二十六王导说:“见到谢仁祖,常常使人有上进(之心)。”他与何充谈话时,只抬起手来指着地上说:“正是这个样子。”
  二十七何充做宰相,有人讥讽他所信任的人不得其人。阮思旷得知此事后,很有感慨地说:“次道当然不至于这样。不过,从普通老百姓破格提到宰相地位,使人感到美中不足的只有这一条而已。”
  二十八王羲之年轻时,王导说:“逸少有什么理由比不上刘万安呢?”
  二十九司空郗鉴家中有个从北方带来的奴才,聪明,通晓文章,件件事办得很有意思。王羲之向刘闯圃匏A跷剩骸氨鹊蒙羡穑俊蓖跛担骸罢獠还蔷托∪死此担行┛扇“樟耍睦锬鼙熔兀俊绷跛担骸叭绻炔簧羡灾皇歉銎胀ǖ呐哦选!
  三十当时的人品评阮思旷说:“(他)骨气不如王羲之,简洁秀美不如刘矗挛亩挪蝗缤鳎枷肭槿げ蝗缫蠛疲醇嬗兴娜说挠诺恪!
  三十一简文帝说:“何晏灵巧,以致于给名理带来了牵累;嵇康才俊,以致于给道心带来了损伤。”
  三十二晋时许多人议论武帝下诏令齐王攸归国和立惠帝为太子,这两件事究竟哪件事造成的损失大?多数人认为立惠帝的损害大。桓温说:“不然!让儿子继承父业,弟弟归奉家祀,有什么不可?”
  三十三有人问殷浩:“当代王公大人把你比作裴遐,你认为怎样?”殷说:“本来要用卓识接通暗处。”(意思是说:我可以开导他裴遐。)
  三十四简文帝做抚军时,问殷浩:“你认定自己比裴Q怎样?”过了许久,殷回答说:“本来就胜过他。”
  三十五桓温年少时与殷浩齐名,彼此时常竞争。桓问殷:“你比我如何?”殷说:“我与我打了许久的交道了,宁愿(继续)作我。”
  三十六抚军将军司马昱问孙绰:“刘丛趺囱俊彼担骸扒辶蚪啵篮妹!蔽剩骸巴髟趺囱俊贝穑骸拔潞吞竦竦馈!薄盎肝略趺囱俊彼担骸案呙骱婪牛撼鲋凇!薄毙簧性趺囱俊彼担骸扒辶蛞祝ù锩篮谩!薄叭钤T趺囱俊彼担骸捌髁看蟆⑽潞穸滞ù铩!薄霸蛟趺囱俊彼担骸跋罅魉闱逅毂恪!薄耙笕诤稳纾俊彼担骸鞍谕蚜怂孜瘢哂欣硐搿⑶椴佟!薄澳阕约耗兀俊彼担骸跋鹿俚牟呕芰Χ疾蝗缫陨险庑┤恕V劣诤饬渴笔拢源缶肿鞒鲭⒒膊患八恰H欢蛭挥斜臼拢3<耐忻恚暄小独稀贰蹲罚羧怀就猓话咽浪字螺酉敌纳稀W约喝衔庵炙枷敫星椋⒉蝗跤谡庑┟鳌!
  三十七大司马桓温来到建康,问刘此担骸疤祷峄跆该斫胶艽螅钦庋穑俊绷跛担骸暗娜啡绱恕2还站渴堑诙髦械娜宋铩!被杆担骸暗谝涣骰褂兴兀俊绷跛担骸罢俏颐钦獗踩税樟恕!
  三十八殷浩罢官后,桓温对人说:“小时候,我和渊源共骑竹马,我抛弃掉,他常常捡起来用。因此(我知道他)本应居我之下。”
  三十九有人问简文帝:“殷浩清谈究竟如何?”回答说:“不能胜过别人,仅仅可以略为满足大家的希望罢了。”
  四十简文帝说:“安南将军谢奉清廉美好不如他的弟弟(谢聘),名理之学又比不上孔岩,(一任天真)自成名流。”
  四十一海西公没有废黜时,(按:晋哀帝去世后,其弟司马奕即位。后被桓温所废,降为海西县公。)王魑驶肝滤担骸盎印⒈雀伤龅氖虑樗淙徊煌眯氖且谎摹2恢衔撬撬牵俊蔽滤担骸八撬浔皇ト送莆剩夷缸龉苤佟!
  四十二刘础⑼髟谕吖偎孪嗷幔笔被敢烈苍谧蠹乙坏酪槁畚鹘诼逖羰币约岸山蟮闹宋铩S腥宋剩骸岸藕胫伪任阑⒃趺囱俊被敢粱卮鹚担骸昂胫渭》羟褰啵阔d精神奕奕而美好。”王,刘都认为桓说得很对。
  四十三刘磁淖磐鞯谋乘担骸鞍⑴绕鹭┫啵赐醯迹├矗愕男蚊病⑸裉醒诺枚喟。 
  四十四刘础⑼魍谧蹙坪鹊糜行┳砹耍屠肟唬骠嫫鹞琛A跛担骸鞍⑴裉煺婺芎拖蜃悠阪敲腊。 
  四十五桓温问孔岩说:“谢安比殷仲文怎么样?”孔想了想,没有回答。反转来问桓温说:“依您看怎么样?”桓说:“安石站在那里,谁也不敢动他一动。所以还是以他为优。”
  四十六谢安与当时名流在一起谈论,他的侄儿谢玄、谢朗都在坐。谢安问李充说:“你家平阳太守李重与尚书令乐广相比,怎么样?”李充流着泪回答说:“赵王伦作乱篡夺皇位时,尚书令乐广亲手把皇帝御玺交给赵王;我已故的伯父为人雅正,因处身乱朝,不能匡扶,深引为耻,结果只好吞药自尽。恐怕两人难以相比。这两人的事明摆着,并非出自私情之言。”谢听后,对谢朗说,“有见识的人,(说出话来)果然与别人所想的一样。”
  四十七王修龄问王鳎骸拔壹伊俅ㄌ赝豸酥肽慵彝鹆枇钔跏鱿啾龋趺囱俊蓖髅挥谢卮稹P蘖渌担骸傲俅ㄒ愿吖蠹啤!蓖魉担骸巴鹆晡闯⒉桓吖蟆!
  四十八刘吹酵鞔η逄福涫惫蹲硬攀辏吭谧奖咛撬祷啊?腿巳ズ螅蹲游矢盖祝骸傲跻涤氪笕讼啾热绾危俊蓖魉担骸坝锏饔琶溃氪市憷觯蝗缥遥坏牵ㄋ⒀杂梅偶幢扔鳎┮簧渚推频模词す摇!
  四十九谢万在寿春之役失败后,简文帝问郗超:“谢万的失败,自然不可避免。但是(作为主将来说),哪有象这样失去战士们的心的?”郗超说:“他凭自己的感情用事,想区分谁是智者,谁是勇者,(所以失去众心。)”
  五十刘炊孕簧兴担骸白源游矣辛搜栈兀械难雍臀仪捉恕!保ㄕ饫锪跽娉ひ钥鬃幼跃樱研簧斜茸餮栈亍#┝跤侄孕硌担骸白源游矣辛俗勇罚裁绰钊说幕埃僖蔡坏搅恕!保ㄕ饫锸前研硌茸髯勇贰#┬挥胄硖饷此担⒉槐硎痉炊浴
  五十一社会人士品评殷浩:思路广阔而通达,可与羊叔子相比。
  五十二谢安与王坦之哪个较强?有人就这个问题请教桓温。温略加思索,想回答,后来又中止了。说:“你喜欢传播别人的话,不能告诉你。”
  五十三王坦之曾经问长沙相刘此担骸拔冶韧豕蹲釉趺囱俊绷趸卮鹚担骸澳愕牟呕比徊蝗绻蹲樱牵悖┑妹牡胤蕉唷!蓖跆诵ψ潘担骸罢嫔担 蔽迨闹У懒治仕锎拢骸澳惚刃硌趺囱俊彼锼担骸案咔橐葜拢茏釉缫亚张逅2还灰饕挥剑砜赡芤菸椅Α!
  五十五王羲之问许询:“你自己说说,比谢安怎么样?”许没有回答。王因此又说:“安石本当称雄,但阿万会瞪着双眼来争呢!”
  五十六刘此担骸氨鹑怂到蚴鞘靥镎南绨屠校蛉肥涤涤凶约旱奶镎途邸!
  五十七谢安说:“(石崇在《金谷诗叙》中所列举的人物)当以苏绍为最胜。”绍是石崇的姐夫,苏则的孙儿,苏愉的儿子。
  五十八刘雌诽忖祝骸八淙凰祷安⒉话簿采钤叮笫茄У烙械玫娜耍柿⑽匏腊晕梢阅D庥械溃ㄖ浚!
  五十九孙统说:“谢安比无奕清(按:谢奕字无奕,安兄),比林道润(按:陈逵字林道)。”
  六十有人问支道林:“王胡之比谢安、谢万而人何如?”林公说:“应当攀安提万。”(意思是谢安高于王胡之,但谢万不及王胡之。)
  六十一孙绰、许询,都是一时著名的人。有的人敬重许有高尚的情操,鄙视孙品行龌龊,另外一些人,却爱孙的才华,认为许不及孙。
  六十二郗超说:“谢安造膝虽未达到深彻的程度,但是他缠绵纶至。”又有人说:“王羲之诣郗嘉宾。”嘉宾听后,说:“不能称‘诣’,只可称做‘朋’罢了。”(按:“彻”和“诣”都是指达到较高境界而言。页人不相上下,只能叫做“朋”。)谢安认为郗超的话有道理。
  六十三庾道季说:“思考名理有条理而融和,我不如韩康伯,毅力强正我不如王文度。除这两人外,其余我可以强过他们百倍。”
  六十四王髦床黄鹬У懒郑盖淄跏鏊担骸安灰憷闲郑ㄖ竿跆怪憷闲直纠淳捅炔簧纤!
  六十五简文帝问孙绰:“袁羊这个人怎样?”孙绰回答说:“不了解他的人,认为他有文才,了解他的人,看不起他的为人。”
  六十六蔡叔子说:“韩康伯虽然缺乏骨干,却也能凭肌肤自立。”
  六十七郗超问谢安说:“支道林谈名理比嵇康何如?”谢答说:“嵇公要双腿勤快,发狠跑,才赶得上啊。”
  又问:“殷浩比支道林何如?”谢说:“(在理论上)有超拔,不同于一般的新见解,支胜过殷;但是双方辩论时,说得娓娓动听,在口才方面,支可能要被殷难住。”
  六十八庾道季说:“廉颇、蔺相如虽然是千年之上的死人,但就使人敬畏,常常感觉有股生气,曹蜍、李志,虽然现在还活着,但是死气沉沉地象九泉之下的人一样。假使个个都象曹和李,天下就可以(象上古时期)结绳而治,但恐怕要被狐狸、野猪吃光呢。”
  六十九卫君长是萧祖周妻兄,谢安问孙腾说:“你们家对卫君长是怎样评论的?”孙说:“认为他是在世上建功立业的人。”谢说:“不是这样的,卫本是研究名理之学的人。”当时都把卫君长和殷融相比。
  七十王子敬问谢安:“支道林比庾亮怎样?”谢认为他这样提问极为不当,回答他说:“前辈早先都不谈论(这个问题),庾公自足以掩盖林公。”七十一谢玄一群人正在议论竹林七贤的优劣,谢安说:“前辈早些日子从来没有褒贬七贤的。”
  七十二有人拿王坦之比谢玄,谢玄听到后说:“他苦苦地用功,取得成就。”
  七十三谢安对王孝伯说:“刘刺乇鹆私庾约海永床凰底约菏すな贰!保ò矗撼な分竿鳎⒉淖娓浮#
  七十四王徽之兄弟三人同去拜见谢安。子猷、子重说了许多世俗之事,子敬仅说了几句问好之类的话,他们告辞出门后,座上客人问谢公:“适才三位贤者,哪个较优?”谢说:“最小那个最优。”客人说:“您怎么知道?”谢说:“(《易?系辞》不是说过)‘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我用这句话推想得知。”
  七十五谢安问王献之:“你的字比令尊的字何如?”王答说:”本来就不同。”谢说:“外间的议论却不是这样的。”王说:“外人哪里会知道!”
  七十六王孝伯问谢太傅:“支道林比长史怎样?”太傅说:“长史经常保持美好的兴致。”又问:“比刘尹怎样?”谢说:“噫!刘尹秀俊。”王说:“如果象您所说的,那么林公比这两位都不如。是吗?”谢说:“我正是这个意思。”
  七十七有人问谢安:“王子敬可以与先辈中哪一位相比?”谢说:“阿敬在近人中撮合了王(鳎⒘酰矗┑姆绫辍!
  七十八谢安对王孝伯说:“尊祖与丹阳尹刘幢龋强梢韵嗉暗摹!毙⒉担骸傲跻⒎遣荒芗埃皇遣幌爰鞍樟恕!
  七十九袁彦伯做吏部郎,王献之写信给郗超说:“彦伯已进入选部,很足以使他迈进的勇气受到顿挫。他当然知道(吏部郎)是要受鞭挞的,而挨鞭子是难以忍受做人的。希望过些时候就会又好转罢了。”(按:从汉代起,郎官如犯过失,当受杖。因此,许多人不愿担任这种官职。)
  八十王徽之、献之兄弟共同欣赏《高士传》中人物,以及作者所写的赞辞。
  献之欣赏井丹的高洁,徽之说:“不如司马长卿对世俗的傲慢。”
  八十一有人问侍中袁恪之说:“殷仲堪比韩康伯怎么样?”袁回答说:“对于名理之学心得谁优谁劣,我分不清楚。但是门庭萧寂,显然具有名士风流,殷比不上韩。”所以殷在诔辞中写道:“荆门昼掩,闲庭晏然。”(意思是:柴门在白天也虚掩着,庭院里安安静静地。)
  八十二王子敬问谢安:“郗嘉宾比庾道季怎么样?”谢答说:“道季的确用过功,钻研书本,达到了清悟;但嘉宾自然超拔,当然在他之上。”
  八十三王鞑≈厥蔽释踮姿担骸吧缁嵘系囊槁郏盐壹易隽炀母盖子胨啾龋俊壁姿担骸坝胪跏鱿啾取!庇谑谦翻转身面向墙壁,叹着气说:“人,不可不长命!”(意思是说:自己的父亲二十六岁就去世,不然,他在各方面都远远地超过王述,怎么会和他相比呢!)
  八十四王孝伯说:“谢安浓至(情意深厚)。”又说:“长史虚(清虚)刘尹秀(多才),谢公融(和畅)。”
  八十五王孝伯问谢安:“林公(支道林)比右军(王羲之)怎么样?”谢说:“右军胜过林公。但林公在王胡之面前,也算得高贵彻悟。”
  八十六桓玄做太傅,举行大会,朝廷上百官都集合在一块。刚刚坐定,桓问王桢之说:“我与你第七叔(即王献之)比怎么样?”当时所有宾客都不敢喘一口气,王桢之慢吞吞地回答说:“亡叔是一时的标帜,您是千古的英杰。”于是在坐的人无不高高兴兴。
  八十七桓玄问太常卿刘瑾说:“我比谢太傅谢安怎样?”刘回答说:“您高,谢太傅深。”又问:“比你的舅父王子敬何如?”答说:“楂梨桔柚,各有各的美味。”
  八十八过去,社会上的人拿桓谦比殷仲文。桓玄时,有一次殷仲文从外面进来,桓玄在庭院里望见他,对同座的人说:“我家中军将军(指桓谦)哪里能够赶得上他啊!”
|||&||&|||&|&||&||||&||
※&来源:?水木社区&newsmth.net?[FROM:&211.151.89.*]世说新语(品藻)翻译81-88
>>古文翻译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世说新语(品藻)翻译81-88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
世说新语(品藻)翻译81-88
八十一殷不及韩
有人问袁侍中曰:" 殷仲堪何如韩康伯?" 答曰:" 理义所得,优劣乃复未辨;然门庭萧寂,居然有名士风流,殷不及韩。" 故殷作诔云:" 荆门昼掩,闲庭晏然。"
有人问袁侍中(袁恪之):" 殷仲堪比韩康伯(韩伯)怎么样?" 他回答说:" 在玄理的收获方面,二人的高下还难以分辨;然而韩康伯门庭清净,显然是具有名士风范的人,可见殷仲堪不如韩康伯。" 所以殷仲堪写的诔文中说:" 柴门白天掩着,庭院里闲适悠然。"
八十二嘉宾故自上
王子敬问谢公:" 嘉宾何如道季?" 答曰:" 道季诚复钞撮清悟,嘉宾故自上。"
王子敬(王献之)问谢公(谢安):" 嘉宾(郗超)比庾道季(庾)如何?" 谢公答道:" 道季确实能汲取别人的优点,聪明颖悟,不过嘉宾更杰出。"
八十三人固不可以无年
王疾,临困,问王武冈曰:" 世论以我家领军比谁?" 武冈曰:" 世以比王北中郎。" 东亭转卧向壁,叹曰:" 人固不可以无年!"
王患病,在病得很厉害的时候,他问王武冈(王谧)说:" 世人认为我们家领军(王洽)可以和谁相比呢?" 武冈说:" 世人把他和王北中郎(王坦之)相比。" 东亭(王)转身面向墙壁,叹息道:" 人实在是不能短命啊!"
八十四王孝伯论人
王孝伯道谢公浓至。又曰:" 长史虚,刘尹秀,谢公融。"
王孝伯(王恭)评论谢公(谢安)厚重深邃。又说:" 长史(王鳎┣逍椋跻矗┛∫欤还踩凇"
八十五右军胜林公
王孝伯问谢公:" 林公何如右军?" 谢曰:" 右军胜林公,林公在司州前亦贵彻。"
王孝伯(王恭)问谢公(谢安):" 林公(支遁)比右军(王羲之)如何?"谢公说:" 右军胜过林公,不过林公在司州(王胡之)面前就显得高贵深刻了。"
八十六公是千载之英
桓玄为太傅,大会,朝臣毕集。坐裁竟,问王桢之曰:" 我何如卿第七叔?"于时宾客为之咽气。王徐徐答曰:" 亡叔是一时之标,公是千载之英。" 一坐欢然。
桓玄为太傅的时候,大会宾客,朝中的大臣们都来了。刚刚坐定,他就问王桢之说:" 我比你的七叔(王献之)怎么样?" 这时宾客们都担心得屏住呼吸。王桢之缓缓答道:" 亡叔是一时楷模,您是千载英豪。" 大家听罢都很高兴。
八十七各有其美
桓玄问刘太常曰:" 我何如谢太傅?" 刘答曰:" 公高,太傅深。" 又曰:"何如贤舅子敬?" 答曰:" 楂、梨、橘、柚,各有其美。"
桓玄问刘太常(刘瑾):" 我比谢太傅(谢安)如何?" 刘回答说:" 您高明,太傅深邃。" 桓玄又问:" 比你舅舅子敬(王献之)呢?" 刘回答说:" 这就像山楂、梨、橘子、柚子,各有其美。"
八十八中军那得及此
旧以桓谦比殷仲文。桓玄时,仲文入,桓于庭中望见之,谓同坐曰:" 我家中军那得及此也!"
从前人们把桓谦和殷仲文相比。桓玄执政时,仲文自外面进来,桓玄在大厅中看到他,对同坐的人说:" 我们家中军(桓谦)怎能和仲文比。"
浏览此文章的网友还同时浏览了:&
文章录入:szf98&&&&责任编辑:oldq&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谢太傅 的文章

 

随机推荐